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孙富森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随着水力发电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资源的利用和调节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另一个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一、水资源调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资源的调控主要涉及到水库调蓄、引水和输水等,这些操作会改变河流、湖泊和水域等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影响水体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 水库蓄水前后需要进行调查评估水库蓄水前后水质、水温、水流速度和水位等生态环境的变化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得出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2. 采取恰当的水库调蓄策略在水库的调蓄策略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采取合理的调蓄方案,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例如,在洪涝期,可将水库作为过水口,把洪水引入水库,减缓洪峰;同时,在枯水期,可根据生态环境需要及时调节水位,以维护河流的生态系统。

3. 水资源利用需要谨慎在水资源的利用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减少水分流和浪费。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通常需要摧毁原生森林,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规划水利水电工程在审批建设计划时,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利用,使用紧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减少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 严格环境保护同样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规定,保留生态系统的原貌,保持水环境的平衡,实行污染治理,尽可能地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可预期的事故或者意外。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伴随着这些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我们也要正视其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实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引发多方面的生态问题。

工程建设常伴随着土地使用变化和水体的改变,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栖息地丧失。

这对当地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产生负面影响,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减少,一些物种可能受到威胁。

水质污染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

引言:水力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满足人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水力资源的重要开发途径,为能源供应和农业灌溉提供了关键支持。

这些工程所涉及的水资源管理和能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与自然生态环境产生联系。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态环境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生态系统的破坏、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质污染以及对流域生态平衡的干扰。

这些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因为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

1.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和清洁能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建设和运营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系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生态系统、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节将深入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的关系。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通常需要改变自然河流、湖泊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格局。

这种改变可能导致水体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受到干扰。

例如,水库的兴建会淹没大片土地,改变原有的生态格局,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造成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水利水电工程必须需要修建大坝和水库等设施,这样会导致河流的断流或减少流量,进而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库淹没了大量的湿地和河流岸边的植被,使得湿地生态系统的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二是水位变化引发的河道侵蚀和泥沙淤积。

大坝调控水位的变化会导致河道水流速度和泥沙输运变化,进而引发河道侵蚀和泥沙淤积,威胁岸边生态环境的稳定。

三是水利水电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大坝拦截了上游的污染物和废水,导致下游的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植被的减少。

二是大量的建筑材料开采对土地的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开采对土地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三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和尾水排放对周边生物环境的干扰。

这些噪音、振动和尾水排放可能对周边的生物造成一定的干扰和损害。

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和选址。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和选址阶段,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二是采取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对于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需要在工程竣工后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是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噪音、振动和尾水排放等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管理,减少对周边生物环境的干扰。

四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环保设施的应用。

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和应用环保设施,可以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来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是综合利用水资源的综合工程,主要包括水库、大型灌溉工程、水电站、运河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可以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

例如,在建设水库时,需要拦截河流的水流形成水库,这会对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涨水、退水、淤泥、断流等,从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建设水电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梯级水电站会影响鱼类的迁徙和繁殖,对鱼类资源造成威胁。

同时,国家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大规模的水电站在建设的同时,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1、加强环评审批: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法律规定,对工程进行环评审批,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保护生态环境: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对周围生物的影响,例如建立删除器、鱼梁、返回水、排泥等设施,保护水生动物的繁殖和迁移。

3、采用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应采用新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施工方法,使用新设备和新工艺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市民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同时,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建设环节、运营阶段以及保护措施三个方面对其影响及保护措施作出分析。

一、建设环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土地利用变化。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这会改变原有的土地类型和利用状态,进而影响生态环境。

2、水资源的调节。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水文地质条件,进而改变水流分布、水量大小、流速等,造成水资源的调节,这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不利影响。

3、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建设过程中的采石、填筑、开挖等,会破坏植被的根系体系,使植被成熟度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1、水库蓄水对下游环境的影响。

水库蓄水过程中,大量的水涌入下游,导致水流强度增加,进而改变原有的河流形态和水质环境。

2、鱼类资源减少。

水库和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会减少河流的流速,使河流水深减小,引起其生态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

3、涉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涉水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开挖河床,造成砂石淤积,进而影响了河道的泥沙平衡和水流环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三、保护措施1、精确评估。

在建设工程前,对影响范围做精确评估,同时完成相应的生态补偿工作,保证生态环境受影响的最小化。

2、环保措施。

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水等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同时大力推行绿色施工,保护水土资源。

3、复绿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后,保证在生态环境受影响的地区栽植适宜的植被,保证生态系统的恢复。

综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保护环境也是人类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做好各种保护措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对策论文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对策论文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对策论文•相关推荐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对策论文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更深层次化的推进与改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保护生态环境思想逐渐进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并受到了足够的重视.自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也变得越发重视,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原因之一[1].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阶段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规模程度大小应该符合总体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目标,但工程的规模程度大小又对该工程影响环境的程度起了决定作用.因此,如果完成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也就相当于对各个流段的开发目标进行了确定,这就无形地影响了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并且对以后的规划实施阶段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应该重视.1.2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影响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地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等.(1)土地问题:料场开采和工程弃渣堆放会将大量土地占用,导致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损害了自然土壤和地貌景观.(2)水污染:施工开挖、冲洗骨料、灌浆、填筑围堰等施工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并且这些生活污水和施工费水悬浮物的含量非常高,如果不处理直接将其排入河道,就会导致下游水质出现污染.(3)空气的污染: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会污染周围空气质量,还有生活与生产燃煤废气和施工车辆尾气也会污染周围的空气质量.(4)噪声污染: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期,会大量地使用大型施工机械,这些机械日以继夜会产生很多噪声,开挖山体的过程中使用爆破技术也会产生大量噪音.(5)固体废弃物污染: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堆放这些废弃物,容易导致泥石流和局部水土流失,不利于河道正常流通,若放任堆积不做清理,这些废渣会严重危害当地生态.(6)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期产生的一系列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都会对周围居民正常的工作和日常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危害.施工工地上卫生条件相对来说很是简陋,很大程度会导致当地的流行病、传染病得到发散和传播,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2-3].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也为改善人们生存、工作、生活状况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问题出现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过量,这免不了会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把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水利工程建设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水利工程能否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并且带来环境效益.所以,我们应该从各个层面采取科学的方案措施来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危害2.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1)要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比如和环境有关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建设单位和工程设计进行法律的'约束,彻底贯彻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法.严格评估和审查严重影响破坏世界遗产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水电建设项目.(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开发目标.以往传统的水力资源规划,往往会忽视工程开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追求百分之百的开发率.因为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所以考虑社会稳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在规划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开发目标,坚持保护生态和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例如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少、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的河流,采取百分百开发的方案;而对那些生态环境问题比较大、移民与淹没耕地较多的河流,可以适度的开发.以达到水利水电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统一的效果.(3)创建区域环境监测系统.创建区域环境监测系统可以促进对工程附近区域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了解,预防即将发生的风险,一旦发现风险,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4].3结束语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并且更加有利于改善人们生存、工作、生活状况.但问题出现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过量,这免不了会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且因地制宜,确定适当的开发目标,创建区域环境监测系统,合理的保护环境,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和谐统一,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壮大.参考文献[1]曹晨野,曹晨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06):1420-1420,1421.[2]刘正军.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2(34):1367-1367,1368.[3]胡丰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2(36):4405-4405,4406.[4]张嘉,侯晓翠.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15):2234-2235,2236.。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摘要:近些年来,伴随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进步与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与数量与日俱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环保目标,应采用切之可行的措施进行处理。

本文深入探究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保护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前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虽说为周边经济的建设发展用水提供了便利,可同样为生态环境的发展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

水利水电工程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我国工程建设实现稳定发展目标带来影响,还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鉴于此,相关人员势必要在明确水利水电工程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及时探索生态环境问题的保护对策。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质就是彻底消除为社会大众带来的危害,创建为社会大众有利益的事业。

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就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为人们带来用水便利的情况下,推进旅游行业的日益发展、农田灌溉、带来生活用水等水利水电工程非常直观的体现。

不仅如此,从能源归属的角度来讲,水利水电资源属于绿色可再生资源。

近年来,能源危机的发生现已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难题,鉴于此,世界各个国家都将希望寄托于开展发挥水利水电方面。

而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水利资源,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推动下,水库的作用并非用于防涝防旱,而且可用于水库发电,这样做不仅可避免环境污染,而且可大量节省煤炭资源等。

然而,对于当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比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有效提升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属于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基础,应该从技术方面进行提升和改善,才能解决开发利用水资源遇到的技术问题,在保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提高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促使经济得以良性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2.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陆生环境造成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占用其他土地,而这些土地一般是耕地或周边的绿化带和草地,也可能会占用人们的居住区等。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
1.3 生活垃圾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文化等方面的欠缺,会出现随意排放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现象,这些废水的随意排放进入河流以后就会给水体带来严重污染, 对河流里面动植物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增加水体中的疾病,给当地人 们健康带来影响。除了污水给当地人们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以外,在水利项目建设中也会产生 大量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比方,施工中一些沙子等固体材料容易污染土壤; 土石、石灰、粉末以及水泥等悬浮颗粒物也会造成大气污染,同时,因为地表水的侵蚀,这 些施工材料也会随之流入河流造成水体污染。
[7]李帮学.水利项目规划计划多目标决策办法研究[J].低碳世界,2008(31).
[8]易诚.水利项目规划中的抗旱防涝设计分析[J].珠江水运,2008(14). [9]孙华林.水利项目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探析[J].项目建设与设计,2008(18).
[3]张亚龙.水利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12).
[4]付长浩.水利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水利项目探析[J].决策探索(中), 2008(12).
[5]贾高云.水利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10).
[6]赫军.水利项目规划中生态环境设计的重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8(21).
1.4 生态平衡的破坏
在水利项目建设中导致的就是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就是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中对水生生 物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造成物种的灭绝,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打破原来生物链,严重 也会引发瘟疫等一系列灾害。
2 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爱护的措施
2.1 定制生态环境爱护计划
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一般规模都是比拟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防止地会给当地生态 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定制生态环境爱护计划,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比方,在 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之前,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预测项目施工会给环境造成什么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孙富森
发表时间:
2019-07-05T11:54:00.0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 作者: 孙富森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青海益宏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
的工程,对于人们的基本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着一定的作用。然而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时期,对于生态环
境的影响十分严重,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施工时的污染,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视程度。本文根据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思考与想法以期望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状分析

(一)对水生物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水资源的保护有着很大的作用,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后整个水系的生态环境都有着大的变化。例如说建造水库
当然就会导致水流减缓,浮游生物也逐渐蔓延生长起来。而且,在泥沙沉降之后,水体的透明度也将有所提高,更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
作用。但是,在此同时,由于水库的蓄水将切断洄游性水中鱼类的通道,从而造成水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退化,水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洄游的通道也将被阻断,使得一些生物的产卵场逐渐消失,而在水流速的改变下,对很多鱼类的产卵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给鱼类的传代
带来灭顶的灾难。另外,水库建成之后,由于水过清,正所谓
“水至清则无鱼”,清水能够给下游鱼类带来的饵食极少,对鱼类的养殖产量造
成极大的影响。

(二)对整个水体水质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对于整个水体的循环平衡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对不同区域的水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自然也就导致了水域之
间的区别。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当中很容易造成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没有一定速度的水流来进行快速的循环对于整个水域都
有着很大的影响。滋生许多浮游生物,水体的清澈程度也逐渐降低,许多水流中的污染物也都沉积下来,直接造成对水体的毒性增加,为
整个流域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当今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需求,对于水库建造的需求也慢慢增多,这种影响流域平衡的行为也慢慢增
加。水库的建造极大的影响了水流水质问题,由于与空气的截面交换速度减缓,对于水复臭氧能力逐渐减弱,也就是降低了河流的自我净
化能力,不论是对于水流中的生物环境还是水质的平衡都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对气候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会建立起许多蓄水池和水库,使得一个局部地区在阳光照射的情况下蒸发量大幅度增加,所以在水库的周
边,一般空气都比较湿润,有着十分潮湿的气候,这也使得库区附近的降水量降低,而附近周围区域的降水量就会有所增加。降雨时节的
分布也会发生改变,库区的迎风面的降水量会大幅度增加,但是在背风面的降水量会明显降低。进入冬季后,因为气流的作用,使得降水
量有所上升,但是夏季的因为气层稳定,大气流的作用会减弱,使得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对于陆地和水文的保护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对于陆地的生态保护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在进行水利水电设计的前期需
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做好前期调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对于水文、地质、气候、生态平衡等等都要详细的调查。还有重要的一点要减
少占用的陆地面积,城镇化的不断提升也就造就了陆地面积的珍贵,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科学严谨的排查地质,减少陆地占地面积降低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即使是进行了科学严谨的选择,仍然需要尽力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施工完毕之后及时清理施工
污染,保障周围的生态环境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水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在进行水库蓄水的过程当中,为了保障流域下流的水流
量正常,在水库的工作期间就有着很大的挑战。通常来讲水库对于下游的流量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那么就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设置好生态
防水孔,一定要确保在枯水期下游流量也可以维持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行,对于水量和水位的变换多加观察关注,保证随时可以进行调控。
当然对于水生生态的保护也要进行专业的调研才可以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许多水生生物对于水流的生态环境有着很严格的要求。普
遍的的水生生物保护方法主要是栖息保护和流放两种方式,根据实际的情况区分水生生物的品种尽心划分,根据不同的流域规划水生生
态。专业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状况划分流域规划水生生态,在合适的位置建立鱼类的不同生活流放站,根据相应的检测结构选择影响范围内
的鱼类产卵场。

(二)加强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关注

切实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保护工作,在水利水电施工之前,就应当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周边的地形、地质、水文、民俗风情
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形成专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针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要充分的进行论证,提前制定针对性的保护
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水利水电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对于原有的生态物种要妥善安置,努力创造更加
适应的生活环境,确保对这些自然物种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还需要对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新出现的问题及
时的进行评估。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周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随时了解他们的新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得到他
们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三)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

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水利水电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之下,需要做好相关的
补偿措施,对此,应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着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
坏、谁恢复的建设原则,积极做好生态环境的补偿工作,有效的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开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针对生态补偿机制应完
善相应的法律机制,对一些没能及时做好生态环境补偿的企业,应给与一定的处罚,有效的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
系。另外,对一些受到影响的水生物,可以有针对性的建立水生物保护区,从而保证水生物种类的延续,避免水生物的灭绝或减退,加强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通过人工增殖的方式,积极做好生态环境的补偿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降低生物资源的衰退,
更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以及生态环境的长期发展。

三、结语

近年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展十分迅速,为了维持经济效益的不断发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十分有必要的。当然建设水利水电
工程也给予了生态环境很大的压力,为了有效的降低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对于水流平衡的破坏,移动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生态保
护。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给予相关部门一定的提示,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大前提下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

参考文献:
[1]
陈光辉,黄玉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河南科技,2018(02):93-94.
[2]
汤鹏.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居舍,2018(25):17.
[3]
王国礼,秦国亮.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4):2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