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U型通风系统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

U型通风系统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

116
而导致上隅角瓦斯积聚,如图 1。 (2)采用 U 型通风系统时,上隅角风压最小,
工作面回采时产生的瓦斯在上隅角处出现斡旋现 象,而且瓦斯体积小,一般分布在工作面顶板处, 导致风流无法把上隅角瓦斯带出,加上采空区瓦斯 溢出,造成上隅角瓦斯积聚。
(3)5202 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工作面回采 期间预计揭露 14 条断层,断层平均落差为 1.1 m, 平均倾角为 45°。受地质构造影响,工作面回采后 采空区内遗煤量大,采空区内遗煤长期堆积释放瓦 斯,并在漏风流的作用下带入上隅角,导致上隅角 瓦斯超限。
(1)四老沟 8112 工作面开采的 3-5# 层虽然瓦 斯原始含量较小,但是由于采面开采强度大、煤层 较厚,从而导致瓦斯涌出量较高,若仅采取风排瓦 斯措施存在瓦斯超限风险。
(2)为了确保采面生产安全,提出在风排瓦 斯基础上增加布置高抽巷辅助抽采瓦斯,并通过在 采面各瓦斯容易积聚点布置传感器,实现对采面开 采时瓦斯浓度的实时监测,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保 障能力。
Gu Jiyu1 Yang Zhiyong2 (1.China Inspection Group Gongxi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Zaozhuang 277500; 2.Longwanggou Coal Mine of Guoyuan Mining Development Co., Ltd., Inner Mongolia Ordos 017000)
(上接第 116 页)
柱孔带抽”联合瓦斯治理技术后,通过工作面后期 回采 3 个月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联合措施后解 决了工作面传统 U 型通风系统导致上隅角瓦斯积 聚、瓦斯治理难度大等技术难题。工作面后期回采 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 0.2%~0.4% 范围,未出 现因上隅角瓦斯超限导致工作面断电现象,保证了 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瓦斯突出矿井综采工作面U型通风瓦斯治理技术的研究

高瓦斯突出矿井综采工作面U型通风瓦斯治理技术的研究

煤炭科技COAL SCIENCE&TECHNOLOGY MAGAZINE 2019年第5期No.52019104文章编号:1008-3731(2019)05-0104-02高瓦斯突出矿井综)工作面!型通风瓦斯治理技4的研究解志胜(山西晋煤集团沁水胡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晋城048214)摘要:胡底煤业属髙瓦斯突出矿井,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和髙位钻孔与采空区埋管进行瓦斯抽采,杜绝了工作面上隅角及采空区瓦斯积聚现象,实现了工作面全年瓦斯零超限目标,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关键词:瓦斯治理;千米高位钻孔;采空区埋管抽采;"U#型通风中图分类号:TD712.6文献标志码:WStudy on Gas Control Technology of U-type Ventilation in Fully-mechanized Working Face of High GasOutburst MineXIE Zhi-sheng(Qinshui Hudi Coal Industry,Shanxi Jincheng Coal Industry Group,Jincheng,Shanxi,048214) Abstract:Hudi Coal Industry belongs to a high gas outburst mine.High-level boreholes,buried pipes and U-type ventilation were used to extract gas on fully-mechanized working face to eliminate gas accumulation in up­per corner and goaf,which has realized the goal of zero gas overrun on working face throughout the year,and has ensured the safety of mine production.Key words:gas control;kilometer high-level borehole;buried pipe drainage in goaf;U-type ventilationCLC number:TD712.6Document identification code:B1概况1303工作面为胡底煤业投产后的第二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800m,倾向长175m,采高3m。

U型和Y型通风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U型和Y型通风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Ke y wo r d s : Y- t y p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 U— t y p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 g o b a r e a ; g a s mi g r a t i o n
中图分类号: T D 7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5 1 6 8 ( 2 0 1 3 ) 2 3 — 0 0 4 5 — 0 2 传 统 的 u型通风 系统不 能很 好 的解决 巷道 瓦斯 超 限 问 题, 尤其 是工作面上隅角 , 瓦斯浓度常常超 限, 造成这种现象 的
2 0 1 3. N0. 1 2
工业 工程 与技 术
J o u r n a l o f H en a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U型和 Y型通风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郑 鹏
( 平煤神马集 团 勘探 工程处 , 河南

d t d x
进 风巷人 口设置 为速度人 口 ( v e l o c i t y — i n l e t ) , 两 条巷道总 进 风量 为 2 5 0 0 m3 / m i n ,其 中主 进风 巷 1 8 0 0 m S / m i n ,副进 风巷 7 0 0 m 3 / mi n ,由此 可推算 主 、副进 风巷 入 口速度分 别为 2 m / s 、 0 . 7 8 m / s , 回风巷 出 口设 为 自由出 口( o u t l f o w ) , 采 空区及充 体墙
量 三个 守恒定律 。控制方程是对守恒 定律 的数学描述 , 下 面对
采空区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作简单 的介绍 。
1 . 1 质量守恒定律

煤矿U型通风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煤矿U型通风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煤矿U型通风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研究摘要: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中,煤矿开采技术得到了升级和完善,在有效提高煤矿井下的开采质量和效率的同时,煤矿企业也更为关注井下开采的安全性,尤其是在高瓦斯矿井中,要做好瓦斯治理技术的应用。

结合很多煤矿企业在高瓦斯治理中的工作,通常会使用U字型通风结构降低高瓦斯的影响,不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高瓦斯U型工作面中并无法有效落实瓦斯处理技术,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对高瓦斯矿井U型通风工作面的瓦斯治理技术进行分析,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关键词:煤矿;U型通风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是工作面回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多数煤矿综采工作面主要采用U型、U+L型等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风压对工作面内瓦斯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进行排除。

但是,由于风流经过上隅角时出现窝风现象,很容易造成瓦斯积聚,严重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1工作面概况该工作面编号为12507,通风系统使用了U型结构,主要回采2#及3#煤。

该通风系统构造简单,大致由皮带及轨道顺槽、工作边及瓦斯治理巷等构成,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东面与12505工作面相接,而西面则与南五盘相接,地下矿井的位置处于南五盘左翼。

该工作面的总长可达到780米,2#、3#煤混合同时开采,煤层厚度差不多为4.5m,瓦斯含量最大可达13.94m3/t,每分钟的瓦斯涌出量可达35m3。

另外,该煤矿具有大量的煤尘,极易造成粉尘爆炸的危害,其爆炸指数能够达到25.76%,而且该煤层属于Ⅱ类自燃煤层。

2高瓦斯矿井U型通风工作面问题在12507工作面中存在着预抽效果差、瓦斯透气性低和衰减速度快的现象,为了更好的了解U型工作面中的预抽效果影响因素,不仅需要进行煤层钻孔窥视工作,还需要进行轨迹、漏气分布规律的统计与分析。

具体需要将首先钻孔窥视和成孔分析的间隔控制在4h左右,会发现在出封孔管后,存在塌孔问题,深度在8.6~9m之间、钻孔深度和最大窥视深度分别为210m和36m。

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埋管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

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埋管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

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埋管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①②(1.2.晋煤集团沁秀煤业公司岳城煤矿通风科,山西晋城048000 )摘要:以山西晋煤集团岳城煤矿1303(下)综采工作面为例,探讨了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埋管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隅角采空区尾部埋管抽放技术能够改变采空区瓦斯流场,抑制上隅角瓦斯向回风巷涌出,有效降低上隅角及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

关键词:采空区上隅角抽放瓦斯引言采用U型通风系统通风的综采工作面,受采空区漏风汇影响,上隅角和工作面容易产生瓦斯积聚、发生瓦斯超限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地隐患,严重制约工作面安全回采。

长期以来,上隅角瓦斯治理都是煤矿通风领域中的重点和研究方向。

传统上采用上隅角封堵技术、均压通风、搭建风障稀释上隅角瓦斯浓度、沿工作面上隅角推进方向埋管抽放均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上隅角涌出瓦斯对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威胁。

针对这一现状,岳城煤矿创新瓦斯治理思路,结合矿井大力发展采空区抽放的现状,利用大能力采空区抽放系统构建上隅角瓦斯抽放针对性系统,从改变采空区瓦斯流场的角度综合治理上隅角瓦斯,取得了良好工作效果。

1 U型通风系统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及其治理技术特点采空区一般是由采空区内遗落的煤,上、下临近层有瓦斯解吸和流动的固体煤岩,以及空隙所组成的空间区域,该区域内的最大特点是存在两种特性相差很大的空隙,即采动空隙和原有空隙,采动空隙的分布往往有很大的随机性,空隙间距比较大,且与工作面采高、冒落带岩块大小及其排列状态、本煤层和临近煤岩层的岩性等因素有关;而原有空隙则可被认为只与煤岩性质和原始应力因素有关,且同一煤岩层的原有空隙相比之下可视为均匀分布。

由于采空区内2种空隙并存,因而瓦斯在采空区内的运动表现为煤块内的解吸、扩散和煤岩采动空隙系统的层流渗透、紊流,尽管大量的采动空隙与原有空隙构成了采空区内极为复杂的气体流动网络,但从整体上来看,采动空隙是瓦斯流动的主要通道,在一般U 型通风系统的工作面,风流从进风巷进入回采工作面,携带着工作面瓦斯等气体和粉尘后汇入工作面回风巷,其中部分风流将漏入采空区、形成漏风流。

并列双u型通风不同风量配比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的研究

并列双u型通风不同风量配比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的研究

并列双u型通风不同风量配比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的研究引言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是一种常见的煤矿灾害风险,对矿井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通风系统在煤矿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控制瓦斯运移的路径和速度,可以有效防止瓦斯积聚引发爆炸事故。

针对双u型通风系统中不同风量配比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的研究,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

1. 双U型通风系统概述1.1 双U型通风系统的定义双U型通风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矿井通风系统,其通过两条并行的通风道来达到瓦斯抽采和空气供给的目的。

其中一条通风道用于排出瓦斯,另一条通风道用于供应新鲜空气。

1.2 双U型通风系统的优势相比于其他通风系统,双U型通风系统具有以下优势:•瓦斯抽采效果好:通过两条并列的通风道,可以有效地降低瓦斯积聚的风险。

•保持工作面正常气流分布:双U型通风系统可以保持工作面正常的气流分布,减少瓦斯运移路径的交叉,并提高瓦斯抽采效率。

2. 不同风量配比对瓦斯运移规律的影响2.1 高风量配比下的瓦斯运移规律高风量配比意味着供给工作面的新鲜空气流量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瓦斯运移规律表现为:•瓦斯向排风巷方向迅速流动:由于通风流量大,瓦斯被迅速抽离,并通过排风巷排出矿井。

•瓦斯扩散范围减小:高风量的供风使得瓦斯无法在工作面附近积聚,因此瓦斯扩散范围相对较小。

2.2 低风量配比下的瓦斯运移规律低风量配比意味着供给工作面的新鲜空气流量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瓦斯运移规律表现为:•瓦斯在工作面附近积聚:由于通风流量不足,瓦斯无法迅速被抽离,容易在工作面附近积聚。

•瓦斯扩散范围增大:由于瓦斯积聚,气体浓度逐渐增加,瓦斯运移范围相对较大。

3. 实验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双U型通风系统在不同风量配比下的瓦斯运移规律,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法:1.设置煤矿实验场地:选择一处具有代表性的煤矿场地,建立实验区域。

2.安装监测设备:在实验区域内设置瓦斯监测仪器和风速监测仪器,用于采集实验数据。

3.调整通风系统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调整通风系统风量配比,并记录相关参数。

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埋管抽放治理采空区瓦斯技术

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埋管抽放治理采空区瓦斯技术
U型 通 风 系统 特有 的通 风 方式 ,导 致采 空 区 内的 瓦
原 有 空 隙 构 成 了采 空 区 内极 为 复 杂 的 气 体 流 动 网 络, 但 从 整 体上 来 看 , 采动 空 隙 是 瓦斯 流 动 的 主要 通 道, 在 一 般 u型通 风 系统 的工 作 面 , 风流 从 进风 巷 进 入 回采 工作 面 ,携 带 着工 作 面 瓦斯 等 气 体 和粉 尘 后 汇入 工作 面 回风 巷 ,其 中部 分 风 流将 漏 入采 空 区形 成漏 风 流 。进 入采 空 区 的风 流 由于上 隅 角 及 回风 巷 负压 作 用 , 又将 通 过上 隅 角外 溢 出来 , 夹 带 大量 采 空 区瓦斯等有害气体 ,导致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浓度 增 加 。同时 由于 工作 面与 采空 区 之 间存 在 压力 差 , 采 空 区瓦 斯还 会 涌人 工作 面 ,进 一 步增 加 工作 面 瓦 斯 浓 度 。如 图 1 所示 。
为 2 4 2 . 7 1 m 3 / m i n , 相 对 瓦 斯 涌 出量 为 7 7 . 6 9 m / m i n , 属
于 高 瓦斯 矿井 。经过 上 分层 瓦斯 抽放 和采 空 区接 抽 之后 , 下分层煤体瓦斯含量约为 4 . 3 6 m 3 / m i n , 但 下 分 层 采空 区瓦斯 赋存 量 大 ,对 工 作 面 回采 构 成 安全 威 胁。 该 工作 面 配风 量为 1 0 0 0 m3 / mi n , 采 用 u型通 风 系
证明, 在 工作 面 回风巷敷 设 采 空 区瓦斯 抽放 管路 , 并在 管路 末端 分成 两趟 , 一趟 插入 上 隅 角进 行抽 放 , 另一趟埋 入 采 空区进行 埋 管抽 放 , 利 用抽放 负压 增加 工作 面 向上 隅角采 空 区的漏风 汇 , 可有 效地 遏制 采 空 区瓦斯 涌 出 , 消除 工作 面上 隅 角瓦斯积 聚现 象 , 确保 工作 面安全 生 产。 关 键词 漏风 汇 ; 上隅角; 埋 管抽 放 ; U型 通风 系统

U型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

U型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
因此此种方法在焦煤集团不允许使用。
3.5、安设移动瓦斯抽放泵站
在工作面回风巷中布置一移动抽放瓦斯管路, 如图7所示。抽放管路管口始终保持伸入采空 区10-30m处,用于抽放切顶线后方采空区的 瓦斯,以减少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入到上隅角, 同时在管路上设一三通,留一管口接到上隅角 内,对上隅角进行抽放,移动泵站抽放出口接 至采区回风巷,以确保管内瓦斯在与全风压风 流汇合前降到1%以下,移动泵抽放后,上隅 角瓦斯涌出大量减少,瓦斯积聚次数减少。
某矿2-504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经常处在1%2%之间,经使用移动式瓦斯抽放泵对上隅角 瓦斯进行抽放后,瓦斯浓度降低至0.3%左右, 切实有效的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
利用移动式瓦斯抽放泵处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瓦斯超限的办法是切实可行的。且抽放泵结构 紧凑,体积小, 有可靠的机械安全性能,还可根据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情况选型。
漏风。在进行工作面设计时,要尽量避免相邻工作面贯通或设置联
巷。
(4)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风机处理上隅角瓦斯超限存在安全隐患,
我们禁止使用。
谢谢大家!
(1)采面隅角的高浓度瓦斯可尽快地进入风 筒内部,经抽出式风机排入回风巷;
(2)可增大隅角的风量,及时冲淡此处的 高浓度瓦斯;
(3)在风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此种方式 抽排上隅角瓦斯效果还比较明显。
但此种方法也存在以下缺点:
局部通风机安设在乏风中,且从上隅角抽 出的高浓度瓦斯从局部通风机中流过,一旦风 机失爆,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果不堪 设想。

某矿340W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上隅角瓦斯异常
的现象,CH4和C02浓度分别达到2%和0.5%左右,于是在上
隅角附近加设了一道挡风帘。根据现场观测发现,采用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应用与研究2019·0793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esearchU 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分析*刘明明(山西省阳煤集团寿阳景福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 045000)摘要:对于存在较高瓦斯涌出量的矿井,U型通风系统具有较小的通风量,因此瓦斯易在工作面的上隅角积聚,从而阻碍了矿井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据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浅析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以实现瓦斯与煤的高效共采。

关键词:瓦斯抽采;U型通风系统;工作面上隅角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Gas Drainage Technology in Goaf of U-type Ventilation SystemLiu Mingming(Shanxi Yangmei Group Shouyang Jingfu Coal Industry CO., LTD., Shanxi, 045000)Abstract :For mines with high gas emission, the U-type ventilation system has smaller ventilation, so gas is easy to accumulate in the uppercorner of the working face, which hinder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mine safety production. Based on thi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cases,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gas drainage technology in goaf of U-type ventil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co-mining of gas and coal.Key words :gas drainage ;U-type ventilation system ;upper corner of working face目前,采煤工作面全面实现了综合机械化生产,并提高了工作面的单产量,同时在采煤工作面,U型通风系统凭借其风流优质、风流稳定、工作面漏风量少及巷道施工维修量小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

但U型通风系统的巷道结构较为简单,因此其对工作面瓦斯积聚的防治能力较弱,从而增加了工作面瓦斯的控制难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工作面瓦斯积聚的问题。

本文以某煤矿井为例,首先分析该煤矿井工作面出现瓦斯积聚的原因,然后再进一步探讨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以期实现煤矿井安全生产目标。

1.工作面瓦斯积聚的原因某煤矿井运用了综采放顶煤工艺,并采取自由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瓦斯涌出量的绝对值、相对值分别是207.05m 3/min和34.04m 3/min,因此被认为是高瓦斯矿井,而目前开采的15号煤层为自燃煤层。

15103工作面是该煤矿的回采工作面,全长186m及其煤层平均厚8m,因此设计采用了一进一回的U型全负压通风方式。

在煤矿矿井中,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会在采空区遗留下一些煤炭,并释放出大量的瓦斯,且在采空区内,煤柱与相邻的煤层同样会释放出大量的瓦斯。

2.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1)风速与瓦斯浓度的关系现场实测发现,在矿井工作面,越与机尾靠近的瓦斯浓度越高,且在工作面的上隅角出现最高值。

但若改变风速条件,瓦斯浓度会随之发生改变,但是但是绝对瓦斯涌出量不会发生改变,见表1。

风速(m/s)1.522.5距离(m)10 1.2 1.1 1.24012.210.210.17025.524.824.510045.544.826.713053.252.752.516064.363.862.9表1 风速与瓦斯浓度的关系据表1可知,虽然工作面内的瓦斯浓度随风速的增大而降低,但因降幅太小而无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因此针对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单纯增加风量的办法不可取。

(2)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案设计针对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本文依照下列原理完成了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案的设计:在回风巷处,直接朝向采空区设置抽采管路,然后借助外部负压抽出采空区内的瓦斯,以免其涌入工作面。

该煤层是自燃煤层,则为了防止煤矸石自燃,可在采空区划分“三带”,即窒息带、散热带和氧化升温带,同时初步设计在采空区45m范围内——散热带布置抽采。

案例煤矿井是高瓦斯矿井,因此在抽采瓦斯时,会增加采空区的漏风量,且当漏风量增至一定限值后,便会引起采空区遗煤自燃,最后导致瓦斯爆炸。

为此,深入研究不同抽采负压下采空区的漏风范围非常必要。

通过运用ANSYS FLUENT数值模拟发现,采空区漏风范围随瓦斯抽采负压的增加而增大,且采空区“三带”的范围与抽采负压有关,表明采空区漏风与瓦斯抽采负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因此,为了确保瓦斯抽采效果及防范瓦斯因采空区遗煤自燃而爆炸,要求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案的设计考虑进抽采负压,即抽采负压应≤1000Pa。

(3)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案的应用本文选定该矿的15103回采工作面,并将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应用其中。

为了验证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对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的解决效果,决定监测对比工作面上隅角四周瓦斯在抽采前、后的浓度,并以16d为分界点,即:0-16d时,采空区瓦斯抽采前上隅角瓦斯浓度;16-30d时,采空区瓦斯抽采后上隅角瓦斯浓度。

结果显示,在16d时进行采空区瓦斯抽采后,上隅角瓦斯的浓度范围从0.78-1.1%降至0.43-0.6%,可见降幅非常大。

据此表明,采空区瓦斯的抽采效果非常好,足以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煤矿井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3.U型通风系统的风量管理技术应用与研究2019·0794Modern Chemical Research当代化工研究在工作面瓦斯治理中,科学管理U型通风系统的风量对保证瓦斯抽采效果至关重要,即:严格管理采空区的漏风量、工作量的负压与风量,以控制采空区游离瓦斯流动及防止其扩散到工作面。

研究发现,如若工作面的配风量太大,极有可能带出采空区的瓦斯,从而不利于上隅角瓦斯的治理;而若配风量太小,则有可能使工作面的瓦斯超标。

据此,经现场试验得到,为了使工作面与上隅角的瓦斯浓度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按1500m 3/min控制工作面的配风量。

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采空区的漏风量,要求及时拆除连接工作面上隅角与采空区的锚索、锚杆的托盘,以确保端部切顶线后顶板安全落下,同时将风幛设在工作面的上隅角。

从安全的视域分析,采空区瓦斯涌出通常是汇集在上隅角方位,上隅角方位瓦斯浓度高,而且高浓度瓦斯在该区域流动量相对较大,最终整合进回风系统内,这将会致使上隅角、作业面以及作业面回风巷瓦斯超出额定限额,严重情况下会有瓦斯爆炸事件产生,对矿井安全运行造成危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处理上述问题,增加作业面的进风风量措施的实施,尽管增加了进入采空区的风流,但上隅角瓦斯涌出量也相应增加,无法从根源上消除上隅角瓦斯问题。

4.讨论首先采用ANSYS FLUENT数值模拟法探讨了案例煤矿井回 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分布,然后根据风速与瓦斯浓度的关系,设计了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案,并进一步探讨了抽采负压的影响,确定抽采负压应≤1000Pa,以确保瓦斯抽采效果及防止采空区内瓦斯因煤矸石自燃而爆炸。

最后,笔者选定15103回采工作面,并分析了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案的应用。

总之,深入分析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其核心思想是确保煤矿井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因此促进了和谐设备的构建;其次,我国煤矿事故以瓦斯爆炸为主,而研究课题正是瓦斯治理的范畴,因此有助于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参考文献】[1]赵少波.基于U型通风系统的瓦斯治理试验研究[J].现代矿业,2016,32(12):149-150+152.•【作者简介】刘明明(1985-),男,山西省阳煤集团寿阳景福煤业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瓦斯抽采。

地质测量中数字化制图的运用*韩 涛(山西省阳煤集团寿阳景福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 045000)摘要:煤矿地质测量资料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最为基础的资料,而煤矿地质测量的图形文件是煤矿安全生产最为全面的成果表现形式,并共同成为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性资料。

因此,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目标,运用数字化制图技术自动生成煤矿地质测量所需的图形文件非常必要。

据此,本文举例探讨数字化制图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运用。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数字化制图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of Digital Mapping in Geological SurveyHan Tao(Shanxi Province Yangmei Group Shouyang Jingfu Coal Industry CO., LTD., Shanxi, 045000)Abstract :The data of coal mine geological survey is the most basic data to ensure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and the graphic files of coalmine geological survey are the most comprehensive manifestation of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and they become the guiding data of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together.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use digital mapping technology to generate the graphic files needed for coal mine geological survey automaticall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apping in coal mine geological survey with examples.Key words :coal mine ;geological survey ;digital mapping前言阳煤寿阳于家庄井田是一座极具开发前景的煤矿区,其至今探明的资源量超过8亿吨,资源潜在价值达到近千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