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个人小传--赵云(字子龙)

合集下载

三国。赵云

三国。赵云

轶事典故

常胜将军
所谓常胜将军,就是每战必胜的将军,但是无论是历 史上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赵云都有一次打败仗 的经历。虽然也打过败仗,但是赵云仍然被称作是常 胜将军,其主要原因是赵云在唯一的一次败仗中没有 受到较大的损失,类似的情况在长坂坡也有发生。长 坂坡之战虽然是刘备军战败了,但是在赵云的努力下 救出了刘备的夫人和孩子,而在小说中对赵云大战长 坂坡进行了艺术加工,赵云闯入八十多万曹军里无人 能挡。 箕谷之战也是一样,大军已经决定撤退,为防止敌军 追击,赵云亲自断后,虽然年老,却仍能斩将破敌。 而在其他的战役里,赵云也常能在失败的战斗里有突 出表现,即使战局处于劣势,赵云也能斩将杀敌,立 于不败之地,所以长久以来就给广大民众造成了赵云 不会被打败的印象,一些民间传说中,甚至有赵云征 战一生,从未受伤的说法,由此可见,常胜将军赵云 早已经深入人心了。[27]
单骑救主
单骑救主是指赵云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 的事情。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长坂坡 之战,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别发生在建安十三 年与建安十四年。赵云的单骑救主的情节常被艺 术加工出现在小说、评书、戏曲等文艺作品里。 其实截江救阿斗是赵云和张飞共同完成的,并且 二人有带领兵马,所以严格来讲不是单骑救主, 但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民间还是习惯性的 将此行为也称为单骑救主
赵云简介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 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 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 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 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 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 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 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赵云死后,刘 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 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蜀汉名将赵云生平简介

蜀汉名将赵云生平简介

蜀汉名将赵云生平简介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时期的名将,字子龙,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赵云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赵云生平简介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将领,相传其长相不凡,身高八尺,身姿雄伟。

赵云在汉末军阀混战的时候,投奔公孙瓒,在跟随公孙瓒的期间结识了依附公孙瓒的刘备。

后赵云的兄长去世,赵云于是请辞,回到了故乡。

公元200年,刘备依附袁绍,赵云前去求见,二人重逢,刘备非常赏识赵云,遂令其募集士兵对外称是自己的余部,赵云自此开始跟随刘备。

公元208年,曹操打败刘备,情势非常危急,于是刘备丢下妻儿,仅带张飞等数十人逃往江陵,只赵云反向进入曹操的势力区中,平安地带回了甘夫人和刘禅,因此被封为牙门将军。

公元209年,刘备得了荆州,逐渐得势,孙权于是提出双方结亲,将妹妹孙夫人嫁给了刘备,后孙权派人来接孙夫人回去,孙夫人欲带刘禅一同走,赵云于张飞一起截住孙夫人,成功将刘禅夺回。

赵云跟着刘备东征西战将近三十年,在各个战役中都有非常好的战绩,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公元229年,赵云寿终正寝,刘禅追谥其为顺平候。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常山赵子龙,这个名号在三国时期是极为响亮的,他的实力并不亚于吕布,而且一方枭雄曹操也是对他赞赏有加,只恨没能引入自己帐下。

但是有人发现,能力出众的赵云在归到刘备麾下数十年里,在战略层面上貌似没有什么重大贡献,认为刘备没有重用赵云。

那么真的是刘备不重用赵云吗?刘备认为后来的魏延勇冠一方,令他为汉中太守。

要知道赵云可也是勇猛无敌,曾经七进七出曹操的猛虎大营还安然无恙,更何况赵云跟随刘备是除了关张之外最早的人了,但是四大将军中(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并没有赵云。

实际上并不是赵云不受重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因为赵云很早就跟着刘备了,可以说刘备对他的信任仅次于对关张二人的信任,所以才会将保护自身安危性命的警卫一职交给赵云了。

很多时候赵云都是在刘备身边的,这也是很大程度上造成赵云没能立大功的原因,但是这不能说刘备不重用赵云,要知道自己身家性命都交给赵云保管了,能说不重用吗?再者,因为赵云时常呆在刘备身边,所以很少有独自领兵的经验。

三国人物分析——赵云

三国人物分析——赵云

三国人物分析——赵云赵云,字子龙,琅琊阳都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抗曹名将之一、在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赵云是刘备帐下最为忠诚、勇猛无比的武将之一,被称为“子龙一世,关云长后”。

首先,赵云以其勇猛无比的战斗力和军事才智在三国时期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他在战场上常常单骑敌阵,屡建奇功。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长坂坡之战中,他身先士卒,单枪匹马冲入曹军阵营,成功解救了被困的刘备,换得了无数曹军的尊敬。

在赤壁之战中,他还身披葱笼,以一己之力断后,保护了刘备的安全。

其次,赵云以其对主公的忠诚赢得了刘备的深厚信任。

刘备之子刘禅在危难之际将带着皇帝的印绶逃走,赵云无论如何坚决不肯撇下刘禅而自行逃生,最终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坦然面对反乱的吴国的诸葛亮的人。

他全心全意为刘备效忠,甘愿为刘备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这种对主公的忠诚在当时乱世更加彰显了赵云的家国情怀与高尚品质。

此外,赵云还有一种深深的家国情怀,不仅仅是为了主公而战斗,更是为了保卫家园与民众而战。

他在刘备到达益州后,率领军队沿着川江河道游击作战,保卫当地百姓的安全。

他不仅仅关心主公的利益,更重视人民的生活。

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无私奉献的英雄,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目标。

最后,赵云的谦虚谨慎的个性也是他备受敬佩的原因之一、虽然他有着无与伦比的武勇和统帅才能,但他从不骄傲自满,总是保持低调和实干,这让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尊敬和喜爱。

正因为这种为人处事的态度,使得赵云与其他英雄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亲密的姻缘。

综上所述,赵云是三国时期备受崇敬的一位英雄人物。

他以其勇猛无比的战斗力和军事才智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以对刘备无尽的忠诚和家国情怀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和钦佩。

与此同时,他谦虚谨慎的为人态度也使得他与其他英雄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赵云的形象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一个存在,更是一种具有崇高价值观的人格力量,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崇拜和学习的对象。

【三年级作文】三国名将赵子龙

【三年级作文】三国名将赵子龙

【三年级作文】三国名将赵子龙赵子龙,字子龙,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之一。

他出生在蜀国的凉州(今甘肃武威),自小聪明机智,勇敢果敢。

他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兄弟们相依为命。

虽然生活贫困,但赵子龙并没有放弃努力,他勤奋读书,让自己拥有了广博的知识。

赵子龙的军事才能在年轻时就展露无疑。

与刘备一同游历途中,赵子龙想出了一个聪明的计策,成功解救了刘备。

刘备看到他的能力后,对他十分赞赏,并将他留在身边,任命为五虎大将之一。

在赵子龙的指挥下,蜀军取得了多次胜利。

有一次,蜀军与敌人作战,赵子龙兵微将寡,但他不畏艰险,带领着蜀军奋勇杀敌,最终取得了大胜利。

赵子龙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众人的称赞,大家都说他是“万人敌”。

赵子龙武艺高强,箭术出众。

有一次,他和曹操的将领张郃在庐山展开一场大战。

赵子龙一箭射中了张郃的盔甲,又一箭射中了张郃的帽子,大大提振了蜀军的士气,也让曹军感到恐惧。

除了勇敢的战斗风格,赵子龙还有一颗仁爱之心。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人在草原上迷路了,他主动上前帮助老人回家。

为此,老人非常感激,并对赵子龙说:“你就是中国最仁爱的人!”赵子龙谦虚地笑了笑,继续前行。

三国时期,赵子龙帮助蜀汉守卫了边境,并多次征战北方,为蜀国的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也一直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努力为他们谋福利。

正因为他的努力,蜀国的百姓得到了繁荣和安定。

在一次战斗中,赵子龙以身殉国,为蜀降将向曹操军求情的刘封争取机会阵亡。

蜀国失去了一个忠诚勇敢的将领,为此深感悲痛。

如此英勇而又忠诚的赵子龙是一个伟大的将领,他的智勇双全,善于指挥和战斗。

他为蜀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子龙”,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备受敬仰的名将之一。

三国正史赵云

三国正史赵云

三国正史赵云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三国正史赵云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赵云生平早期经历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时为常山王国,建安十一年改为郡治。

[2] )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

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您。

”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3]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

[4] 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

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5]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

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6]跟随刘备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

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

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刘备余部,袁绍并不知道此事。

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7]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

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于是向刘备求情,免夏侯兰一死。

而夏侯兰又明于法律,刘备用他为军正。

[8]两扶幼主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

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而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

当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便禀报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

人物评析:赵云

人物评析:赵云

人物评析:赵云一、背景介绍赵云,字子龙,汉族,雍容貌美,生于东汉末年。

他的家族世代务农,但赵云自小聪明伶俐,父母视其为希望寄托,全力培养。

在赵云十岁那年,乱世之中,他的家族遭到了残忍的,只有赵云幸存。

他随后流落至袁术处,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二、勇猛善战的武将赵云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武将,他精通骑术和剑术,并以百步之内能射十步之内的名射手而闻名天下。

在历史上的多次大战中,赵云凭借他超群的搏击技巧和出色的战术思维,战胜了许多敌人。

赵云以善于临危不乱而倍受赞誉。

在长坂坡之战中,他凭借着出色的马术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顶住了曹军的多次冲击,并成功保护了刘备的安全。

此战后,赵云的名声更加远播,被誉为当世无双的勇将。

三、忠诚与仁爱的代表赵云不仅是一位勇猛的将领,更是一位忠诚与仁爱的代表。

在他为袁术效力期间,赵云尽力维护着袁术的权益,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袁术的安全,展现了他对主上的忠诚。

然而,赵云的忠诚并非盲目服从,他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当袁术行动不顺利时,赵云敢于坚持己见,力劝主上改弦易辙,展现了他的智慧与见识。

赵云对他人的关爱与仁爱也是人们称颂的。

作为刘备的忠实护卫,他以自己的身体为盾牌,将刘备护送至安全之地,成为刘备最重要的得力助手之一。

他对士兵更是关心备至,常常鼓励士兵们奋勇作战,保护平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四、人格魅力的体现赵云的个性坚毅而又低调,他不张扬,不欲功名,一直把个人的荣辱寄托于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之上。

他为人谦逊有礼,带着对他人真诚的微笑。

除了个人魅力,赵云还具备敢于追求梦想的决心。

在长坂坡之战后,他义无反顾地追随刘备,并加入了刘备的军队,积极参与洞庭之战,奠定了刘备在荆州的地位。

他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能力。

五、结语赵云是一个勇猛善战、忠诚仁爱、低调坚毅的将领。

他不仅以出色的军事才能赢得了无数战功,而且因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事迹将永远被传颂下去。

历史人物赵子龙简介

历史人物赵子龙简介

历史人物赵子龙简介历史人物赵子龙简介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人物赵子龙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历史人物赵子龙人物生平早期经历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时为常山王国,建安十一年改为郡治。

)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

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您。

”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

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

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

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寿终正寝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刘禅下诏说:“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

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大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

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

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 ;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赵子龙主要成就跟随刘备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

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

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刘备余部,袁绍并不知道此事。

我为英雄写小传600字

我为英雄写小传600字

我为英雄写小传600字
标题:烽火岁月中的侠影——赵云传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赵云如同一颗划破长空的流星,以他的勇猛和智谋书写下不朽传奇。

他,身披银甲,手执长枪,是三国时期蜀汉国的一名武将,人们更习惯于称他为“子龙”。

赵云生于常山赵国,自幼习武,青年时便以勇力过人著称。

但他并非一介武夫,其忠诚与仁义同样令人敬佩。

历史的长河里,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那一次惊心动魄的“单骑救主”。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兵败当阳长坂坡。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云挺枪立马,逆流而上,孤身突入曹军重围,救出了刘备的幼儿刘禅及妻子甘夫人。

他的英名因此威震四方,成为后世赞颂的英雄典范。

不仅如此,赵云还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他在赤壁之战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屡建奇功,尤其是在定军山之战中,他巧妙利用地形,大破曹军,斩将夺旗,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赵云之所以能成为流传千古的英雄,不仅在于他的武功盖世,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

他忠心耿耿,对刘备始终如一;他谦和有礼,待人接物总是温文尔雅;他严于律己,生活俭朴,从不居功自傲。

岁月流转,即使风云变幻,赵云的事迹依旧被世人传唱。

他那骁勇
的身影仿佛还在长坂坡上飞驰,他那坚定不移的眼神似乎仍在凝视着后人。

赵云,这位古代的勇士,用他的一生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永远的侠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云(字子龙)
生年:不详 卒年:229
赵云(?-229),字子龙,蜀汉禁军首领。初为公孙瓒手下随从,
刘备救援徐州时,向公孙瓒借兵,公孙瓒便将赵云借给刘备。徐州之
战后,赵云回到公孙瓒处。后来看到公孙瓒难成大事,便离开了公孙
瓒。赵云离开公孙瓒后不久,公孙瓒便被袁绍灭掉了。赵云离开公孙
瓒后,在古城遇到了刘备,便投奔了刘备。此时赵云已年过40岁。
他说:“云漂零半生,今得使君,云心愿足矣。”刘备任赵云为“主骑”,
相当于亲兵队长。依赵云的能力,与这个职务太不相称。但赵云没有
拒绝,还是从此后忠心于刘备,认真保护刘备家小。
208年,曹操南下,大败刘备。刘备带了几万民众逃走。长板一
战,赵云趁曹军不知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得以顺利救出了刘禅和甘
夫人。在争夺荆南的战争中,赵云率兵攻打桂阳。桂阳太守赵范投降,
并有意将其嫂嫁与赵云。赵云坚决不从,并在事后对刘备解释道:“赵
范新降,其心未定。”后来赵范果然降了曹操,此事可见赵云过人的
冷静。其后刘备入川,赵云作为二路援军,与诸葛亮一起入川,由于
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所以也没有立什么太大的功劳。刘备取下西
川后,欲封赏诸将,赵云当然也在封赏之列,但赵云不愿受赏,他说
道:“昔日霍去病以匈奴未灭而永不成家,今国贼尚存,不能受赏。”
刘备听后就不再重赏众人。赵云的这一段话实是为刚刚建立的西蜀政
权很是节约了一笔开支。
汉中之战时,赵云以空营示曹操,并单枪匹马立于营前,使得曹
军不敢进入而退。刘备见此情景后,感叹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也就是“一身是胆”的由来。刘备封汉中王时,只封了赵云作偏将军,
后提升至虎威将军。这一职务便使得赵云不可能列入虎将的行列,蜀
汉所谓“关张赵马黄”之说是源于后人的意造。
221年,刘备称帝后欲起兵伐吴。赵云苦谏,他说:“关将军之
仇,私也;汉室之仇,公也。今国贼是曹丕,而非孙权。陛下万不可
因私而废公,今只应伐魏,而不能伐吴。”可见赵云并非一般的武将,
实在是难得的一员文武全才。但刘备不听,结果被陆逊大败于彝陵。
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赵云就是六员托孤之臣之一。
其后诸葛亮南征,已六旬开外的赵云随诸葛亮出发,立下了大功。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和邓芝守住箕谷,因兵少而败。赵云及时
退兵,使得损失不大。兵败后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次年赵云病逝,
被追封蜀汉大将军。
历史上的赵云虽有很多功劳,但官职始终不大。因为他亲兵队长
的身份,使得赵云不可能有独挡一面的机会。在蜀汉内部,赵云甚至
只能算一名文官。但赵云确实是难得的一员将领,从后人对他的美化,
送他一个“五虎将”的名号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后人对赵云的喜爱了。
关于赵云的年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三国演义》中关于赵云的
描写显然有点不能自圆其说。长板坡时赵云好像还是一个面白无须的
小将,而诸葛亮南征时赵云就已经是一员白发飘飘的老将了。其实长
板之战(208年)距离诸葛亮南征(225年)年相隔最多不超过十八
年,怎么会使一个青年人就变成了老年人了呢?一般认为,赵云在长
板时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病逝时大概就在七十岁左右。至于传说中的
血战长板坡,史书上没有这一场战斗的描写。更为关键的是,史书上
并未有縻夫人自杀的描写,这也就意味着赵云很有可能是在长板坡同
时救出了甘夫人、縻夫人和刘禅。其实,没有了血战的长板坡更能反
映出赵云的随机应变,脱下了“五虎将”外衣的赵云,他那智勇双全的
中年将领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永远在夜空中闪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