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巡检仪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仿真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仿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仿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201350712130 姓名宋红娜主要内容:1.系统硬件设计。
2.模块化设计。
3.主控电路的设计。
4.系统设计的仿真实现。
基本要求:1.能够实时测量对象温度,超过设定值声光报警。
2.DS18B20测温范围-55o C~+128o C,以0.1o C递增。
3.得到优化的仿真软件程序;蜂鸣器的原理是由振动产生声音。
主要参考资料:[1] 张开生,郭国法.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7) 68-69[2] 余发山,王福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3]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4] 高云红.数字温度传感器在多点温度测量系统中的应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02):61-63.完成期限:指导教师签名:专业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课题设计的背景 ............................................................1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1.3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及水平 ............................................2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1.4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 ....................................................3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2 方案的论证比较与选择 (4)2.1方案设计 ........................................................................4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测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测系统毕业设计一、引言在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环境温湿度的准确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温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设备运行以及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因此,设计一个可靠、精确且易于使用的温湿度监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本毕业设计旨在基于单片机技术开发一款实用的温湿度监测系统。
二、系统总体设计(一)系统功能需求该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采集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同时,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功能,以便后续分析和查询。
此外,还应设置报警阈值,当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能发出警报。
(二)系统组成本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温湿度数据,选用了精度高、稳定性好的DHT11 温湿度传感器。
单片机控制模块作为系统的核心,采用了 STC89C52 单片机,负责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控制其他模块的工作以及进行逻辑判断。
显示模块采用了液晶显示屏(LCD1602),能够清晰地显示当前的温湿度值。
存储模块使用了 EEPROM 芯片,用于保存历史数据。
报警模块则通过蜂鸣器和指示灯实现,当温湿度异常时发出声光报警。
三、硬件设计(一)传感器接口电路DHT11 传感器与单片机通过单总线进行通信,连接时需要注意数据线的上拉电阻。
(二)单片机最小系统STC89C52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包括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时钟电路采用晶振和电容组成,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复位电路用于系统初始化和异常情况下的复位操作。
(三)显示电路LCD1602 通过并行接口与单片机连接,需要配置相应的控制引脚和数据引脚。
(四)存储电路EEPROM 芯片通过 I2C 总线与单片机通信,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五)报警电路蜂鸣器通过三极管驱动,指示灯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到单片机的引脚,由单片机控制其工作状态。
四、软件设计(一)主程序流程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操作,包括单片机内部寄存器的设置、传感器的初始化、显示模块的初始化等。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已经成为了电子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学习中,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是一种常见的设计形式,下面将介绍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案例。
设计题目:智能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温湿度的监测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温湿度的变化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
因此,设计一个能够实时监测温湿度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系统,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湿度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温湿度数据并通过LCD显示屏进行展示,同时能够将数据存储到SD卡中,并通过串口传输到电脑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设计方案:1. 硬件设计:a. 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根据设计需求选择一款适合的单片机,考虑到数据处理能力和接口数量等因素。
b. 温湿度传感器:选择一款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准确地采集环境温湿度数据。
c. LCD显示屏:选择一款适合的LCD显示屏,能够清晰地显示温湿度数据。
d. SD卡模块:选择一款适合的SD卡模块,能够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功能。
e. 串口模块:选择一款适合的串口模块,能够实现单片机与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
2. 软件设计:a. 单片机程序设计:编写单片机的程序代码,实现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LCD显示屏、SD卡模块和串口模块的控制。
b. 电脑端程序设计:编写电脑端的程序代码,实现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将温湿度数据传输到电脑上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3. 系统测试:a. 硬件测试:将设计好的电路进行焊接和连接,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常工作。
b. 软件测试: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通过LCD显示屏和串口模块观察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情况,通过SD卡模块检查数据的存储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摘要: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为了满足疫情条件下对温度快速测量的需求,采用无接触式测温既有效规避病毒传染风险,又可以第一时间检测疑似病例。
在此基础上添加口罩识别功能极大减轻了工作人员人工识别的负担,为防疫工作提供保障。
目前市场现有系统存在价格高以及不易携带的问题,并且目前市场应用的大部分装置都是单独的口罩识别或是无接触测温系统。
与之相比该系统将两种功能结合在同一系统中,具有体积小、便携、易操作等优点,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装置适用于学校、工厂、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可以为进出人员提供检测服务。
人机交互式装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其效率远高于人工检测。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引言患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因此体温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以当今人流密集场所疫情防控情况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的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与身份识别系统。
该系统利用OPENMV对目标人脸进行快速检测,精准识别目标身份信息和口罩佩戴情况,利用MLX90614准确测量目标体表温度,实时将测量信息通过显示屏直观地展示并通过蓝牙发送到手机App上,实现系统逻辑结构的完整性与任务完成的效率最优解。
1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1系统的组成以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基础,利用传感器测量温度,通过通信和控制技术,形成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具体可分为基于MLX90614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检测模块、LCD12864液晶屏显示模块、4X4矩阵键盘模块、电源模块、复位模块、晶振模块、报警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震动传感器模块。
1.2系统工作原理该系统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进行设计,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红外测温传感器、震动传感器、LCD显示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键盘输入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通过MLX90614红外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数据的处理。
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简介该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可以监测环境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来自动调节温度以达到预设的目标温度。
系统构成该温度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
2. 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控制。
3. 控制器:根据单片机的指令,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来调节环境温度。
4. 显示器:用于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
工作原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温度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
2. 单片机收到传感器数据后,与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
3. 如果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单片机将发送指令给控制器,要求控制器启动加热器以升高温度。
4. 如果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目标温度,单片机将发送指令给控制器,要求控制器启动制冷器以降低温度。
5. 控制器接收到单片机的指令后,相应地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的工作状态。
6. 当环境温度接近目标温度时,单片机将发送指令给控制器停止加热器或制冷器的工作。
7. 显示器实时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以便用户监测和控制系统状态。
设计步骤以下是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步骤:1. 确定所需的温度范围和目标温度。
2. 选择适合的温度传感器,并将其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引脚。
3. 编写单片机的程序代码,包括读取传感器数据、与目标温度比较、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的指令等。
4. 选择适合的控制器,并将其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引脚。
5. 编写控制器的程序代码,包括接收单片机指令、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的工作状态等。
6. 将显示器连接到单片机,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以实现温度显示功能。
7. 进行系统硬件和软件调试,确保各个组件能够正常工作。
8. 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系统测试和优化。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环境温度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试,可以实现系统的稳定和准确性能。
智能型多路温度巡检仪设计——毕业设计教材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智能型多路温度巡检仪设计(硬件部分)Design of intelligent multi-channeltemperature inspection instrument(hardware)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5 年6 月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温度控制的发展概况 (1)1.3课题研究内容 (2)2方案设计与硬件选择 (3)2.1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2.2硬件总体结构 (3)2.3系统硬件的选择 (3)2.4单片机概述及选择 (4)2.5温度传感器的简介及选型 (9)2.6 显示模块的对比选择 (10)2.7键盘的设计 (14)3系统硬件设计及调试 (15)3.1硬件设计方框图 (15)3.2 STC90C516RD+最小系统及工作电路 (15)3.3 温度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 (16)3.4 液晶显示原理简介 (21)3.5 按键设计 (22)3.6 报警控制模块 (23)3.7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23)3.8 电路仿真实验 (24)3.9 四路温度巡检仪的适用 (24)4系统的软件仿真与调试 (25)4.1 温度显示 (25)4.2 报警控制 (26)4.3 电路仿真设计 (30)4.4 仿真分析 (33)5巡检系统的实物调试 (35)结论 (34)致谢 (36)参考文献 (35)附录A系统总的仿真电路图 (37)附录 B 初始化完成图 (38)附录 C 仿真结果图 (38)附录 D 元器件清单 (39)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1 绪论1.1 课题背景在当今工业化大生产日趋扩张的过程中,检测生产过程温度变化的智能温度巡检仪也被赋予了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在生产工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温度巡检仪的设计技术已基本成熟,设计方案也各种各样,许多心的设计方案也层出不穷,当然随着当今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温度巡检仪的设计也只能是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在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更加的高效。
基于单片机实现温度巡回检测系统方案

摘要为保证仓库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首要问题是加强仓库温度与湿度的监测工作。
但传统的方法是用湿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和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库房进行通风、去湿和降温等工作。
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与湿度误差大,随机性大。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的温湿度测量仪。
本系统研制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DS18B20与HS1100传感器的温度和湿度自动检测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对库区每个库房中的温度与湿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自动检测,一旦出现异常现象便于与时处理,有效地提高了事故的预见性和工作效率。
单片机应用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单元、湿度显示单元、温度显示单元、温湿度控制、报警单元等五个单元组成。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I / 65AbstractFor guaranteeing the warehouse daily smoothly progress, the major problem is to enhances the monitoring of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humidity inside the warehouse .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to use testing devices of Hygrometer, Hair Hygrometer, Double Metals measuring and Humidity Paper etc. Passing the labour power proceed examination, to match with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questing to proceed ventilating, reducing the Damp and the temperature etc. This kind of artificial testing method Wasted a lot of time and the efficiency is very low,and the error is big. Therefore we need a kind of device that is the price cheaply, usage Conveniently and accurated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humidity .The design of this system is consist of to the machine of AT89C51MCU that as to control core, according to DS18B20 and HS1100 measure automatically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humidity.This system can be getting to the automatic examination for the variety circumstance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humidity of every areas inside the warehouse, once appearing the abnormality phenomenon is easy to handle,therefor the system increases effectively the prediction of the accidents and the work efficiency.SCM application system is mainly from the smallest single-chip system unit, temperature sensor unit, humidity display units,temperature display unit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of, alarm units five modules.Key words AT89C51MCU temperature sensor humidity sensor displayII / 65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目的与意义11.3 系统要求21.3.1 基本功能21.3.2 主要技术参数21.4 系统概述2第2章方案设计42.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42.2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52.3 主控部分62.4 本章小结6第3章硬件设计73.1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73.2 主控模块分析73.2.1 AT89C51概述73.2.2 主要特性83.2.3 引脚说明83.2.4 串口结构103.3 温度信号采集单元133.3.1 DS18B20概述133.3.2 DS18B20部结构143.3.3 DS18B20工作时序173.3.4 DS18B20与AT89C51的接口设计183.4 湿度信号采集单元193.4.1 湿度传感器193.4.2 HS1101特点203.4.3 HS1101与AT89C51的接口设计213.5 LCD1602显示输出单元233.5.1 LCD1602简介233.5.2 LCD1602 的基本参数与引脚功能233.5.3 LCD1602的指令说明与时序25III / 653.5.4 LCD1602硬件设计283.6 报警设计293.7 本章小结30第4章软件设计与调试314.1 软件程序设计314.1.1 系统总程序设计314.1.2 温度采集模块程序设计314.1.3 湿度采集模块程序设计324.1.4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334.1.5 按键模块程序设计344.2 系统硬件调试344.2.1 硬件环境344.2.2 硬件调试344.3 软件程序调试354.3.1 软件环境354.3.2 软件调试364.4 湿度调试374.5 系统联调384.6 本章小结39结论40致41参考文献42附录143附录255附录356IV / 65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近几年据海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进出口同比均呈下降趋势,我国粮食供求开始进入紧平衡阶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仪(软件设计)

第一章绪论1.1 引言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一个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先导的,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中心的信息革命方兴未艾。
为使我国尽快实现经济信息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必须加速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
而计算机技术怎样与实际应用更有效的结合并有效的发挥其作用是科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
单片机以其集成度高、运算速度快、体积小、运行可靠、价格低廉、等优势,在过程控制、数据采集、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仪表、家用电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标志着计算机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作为计算机两大发展方向之一的单片机,以面向对象的的实时控制为己任,嵌入到如家用电器、汽车、机器人、仪器仪表等设备中使其智能化。
目前国内外各大电气公司,大的半导体厂商正不断地开发、使用单片机,使用单片机,使其无论在控制能力,减小体积,降低成本,还是开发环境的改善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功能也不断增强,许多高性能的新型机种不断涌现出来。
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自动化和各个测控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器件,在工业生产中称为必不可少的器件,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1.2 课题研究背景温控仪表发展快速,使它集成了许多自动控制功能,众多温控仪表的发展来看,智能温控仪表的发展前景看好。
其主要表现在它的“智能性”。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是比较智能而简单化的,它是通过一块智能芯片加上外部信号输入和输出功能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测试整体,它的工作原理像电脑一样,是通过一块处理芯片,像电脑中的CPU,但又没有CPU功能强大,再加上信号输入,信号放大,数模转换,控制输出等几个部份组成。
而信号的转换主要是通过单片机来完成的。
智能温控仪(亦称数字温控仪)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巡检仪设计 对于工业过程小型测控设备或者专用的智能化仪表,自动化工作者一般是采用以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配以相应接口电路的模式来实现。单片机本身只是一个微控制器芯片,只有当它和外围电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配臵适当的工作程序后,才能构成为一个单片机智能应用系统。 本章以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温度参数测量为例,说明一台智能温度巡检仪的设计思路、硬件配臵、软件编程、系统结构及调试考核过程。 2.1 设计任务 2.1.1 主要功能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过程监控的要求,设计的智能温度巡检仪应当具有如下功能:能与常用温度传感器配合检测多路温度,本例是与温度传感器Pt100型铂热电阻配合,巡回检测8路温度;可选择定点显示方式,也可选择巡回显示方式;在全量程内,可设定超限报警值,当实测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且有常开接点输出;将检测的每路温度转变为与之线性对应的4~20mA电流输出;支持RS-485通信方式,方便组成局域监控网络,使实测温度、温度超限设定值等参数在网络中共享。 2.1.2 技术指标 • 测量范围:200℃~850℃。 • 测量精度:优于0.5级。 • 温度巡检周期:1s。 • 巡回显示周期:以秒为单位,可选定。 • 工作环境温度:0℃~50℃。 • 相对湿度:小于85%。 • 供电电源:220V AC,±10%,50Hz。 • 结构形式:盘装式。 • 外形尺寸:160mm(长)×80mm(宽)×160mm(深)。 开孔尺寸:152mm×76mm。
2.2 总体设计 首先要确定实现主要功能与技术指标的硬件、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必须遵守以下三个设计理念。 ① 智能温度巡检仪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有些功能既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配臵实现,应当遵守“能软不硬”的理念,即凡是能够用软件方案实现的功能就不用硬件方案实现,其目的是降低制造成本。软件方案只需在软件开发设计中一次性投入,一旦开发成功,在制造过程中将降低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同时能够提高整机的可靠性。任何电子元器件都有老化失效的问题,整机的可靠性与采用元器件的数量成反比,减少使用的元器件数量,就相当于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 ② 设计过程应当兼顾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再高的仪表设备,如果制造成本高、售价高,将不会有市场前景。 ③ 在设计过程中,选用的元器件与材料的市场供应渠道必须畅通。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必须选用目前市场敞开供应的元器件与材料,否则将给日后的制造与维护带来很多麻烦。如果设计中选用了一些早已淘汰的元器件,将无法实现样机的研发。即便样机开发成功,以后生产制造中的材料采购也十分困难。 1.硬件总体方案 主机电路采用以8位单片机为核心的方案,片内要有足够多的资源,尽量减少扩展外部功能芯片,减小体积,降低造价。单片机要有如下资源: 1.足够的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不小于20KB 2.足够的片内数据存储器,容量不小于256B 3.定时器/计数器不少于3个。(通讯和A/D转换要求)。 4.中断源不少于3个 5.有串行通讯接口 6.有通用I/O接口 为保证测量精度,前向通道A/D分辨率不低于12位。为了降低造价,8路温度通道通过多路开关技术,公用一个放大器、一个A/D转换器。 后向通道的多路模拟量输出,采用一个D/A转换器,8路保持器,利用软件定时刷新的方法实现多路模拟量输出。 人机接口的显示器采用LED数码管,其亮度高,有效观测距离远,成本低。按键采用薄膜按键,手感好,寿命长。 通讯接口采用RS-485传输技术,方便按照总线式网络拓扑组成局域测量网络,而且RS-485传输技术成熟,成本低。 2.软件总体方案 软件任务比较简单,不需要嵌入操作系统,主要包括监控程序、人机服务程序、数据采集处理程序、通信服务程序几部分。为了保证实时性要求,提高运行效率,采用ASM51汇编语言编制。 3.外形结构方案 按盘装仪表结构设计,其外形结构尺寸、安装尺寸、安装方式、接线方式与常规测试仪表保持一致,便于替代传统测试仪表。 2.3 硬件系统及驱动程序设计 8路温度巡检仪的硬件由主机电路、前向通道、后向通道、人机接口电路、通信接口及供电电源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其中,主机电路由CPU、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通用异步串行收发器、中断控制器、WDT定时器及通用并行接口等部件组成;前向通道电路由Pt100转换电路、滤波电路、多路模拟开关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组成;后向通道电路由D/A转换电路、多路模拟开关电路、V/I转换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组成;人机接口电路由按键和LED数码管组成;通信接口电路由RS-485接口电路组成;供电电源电路分别向系统数字电路提供逻辑5V电源,向模拟电路提供±12V与±5V模拟电源。 2.3.1 主机电路设计 主机电路设计的核心是选择一款恰当的嵌入式处理器,其处理速度、内含的存储器容量、内含的功能部件尽可能满足系统要求,同时,市场售价满足整机硬件成本要求。 系统对处理速度的要求:根据设计任务中关于温度巡检周期为1s,巡检8路的要求,处理器应当在1/8s,即125ms内完成1路温度的数据采集、标度变换、线性化处理、显示等各项任务。在一般情况下,以上所列任务在8位微处理器中可以通过执行2000条指令实现,以执行每条指令需要2us来计算,共需要4000us,即4ms。比起系统要求的125ms来说明相差甚远。所以,对8路温度巡检仪这样一个系统来讲,一般8位微处 理器的处理器的处理速度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系统对程序存储器的要求:就设计任务中规定的功能及技术指标而言,软件任务的复杂程度一般,当采用汇编语言编程实现时,一般5000条指令可以完成全部编程任务。以MCS51指令代码效率推算,每条指令平均占有2B,共需10000B即10KB的程序存储器容量。 系统对数据存储器的要求:数据存储器主要作为计算缓冲区、堆栈区、实时数据存储区、中间数据存储区使用,对本设计任务而言,一般200~300B可以满足需要。 系统对EEPROM存储器的要求:EEPROM存储器的使用性能是指,程序运行时可以向其中写入数据或擦除数据,当系统关机或掉电时,写入的数据能够可靠长久的保留。它主要用来存储使用者存储的数据,如巡回检测的路数(8路温度巡检仪在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巡检路数)、超限报警值、巡回显示周期。也可以存储系统标定数据,如各路温度A/D转换的零点值与满度值、零点迁移值等,这些数据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仪表基本的系统数据。对本设计任务而言,一般200~300B能够满足要求。 系统对定时器/计数器的要求:8路温度巡检仪属于实时性很强的嵌入式系统,实现实时性操作的硬件基础是定时器。对本设计任务来讲,需要1路定时器来产生时钟节拍,实现实时操作;需要1路定时器来作为串行通信的波特率产生器;需要1路定时器来实现A/D转换操作,因此至少需要3路定时器/计数器。 系统对中断控制的要求:根据设计任务要求,软件任务主要有:通信服务、每路A/D转换完成时的数据采集与打开下一输入通道、温度计算、人机接口服务共4项任务。其中,通信服务、A/D转换服务的实时性很强,需要通过2个中断源,2级中断管理实现。系统时钟需要通过中断提供实时操作。因此,必须有不少于3个中断源、2级中断的中断控制机制,以便根据各项任务的实时性要求进行抢占式调度。 系统对通用异步串行收发器(UART)的要求:为了支持RS-485通信,必须有1路UART。 系统对硬件抗干扰的要求:迄今为止,看门狗定时器(WDT,Watchdog Timer)是微机系统唯一完全有效的硬件抗干扰措施,因此系统必须采用WDT。 系统对通用并行接口(GPIO)的要求:为了实现主机电路与前向通道、后向通道、人机接口部分的硬件接口,主机电路应当具备20~30个GPIO。 综合上述各项要求,采用以MCS-51为内核的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AT89C55WD单片机比较适宜。
1.AT89C55WD 单片机的片内资源及性能 与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兼容,引脚兼容。 内部具有可重复编程的20KB的Flash型程序存储器,重复编程次数达1000次。 工作电压范围:4~5.5V。 时钟频率:静态到33MHz,当时钟频率选择33MHz时,以每条指令执行时间平均为2个机器周期进行计算,CPU处理速度达1.375MIPS,即每秒可执行137.5万条指令,处理速度非快。 256B数据存储器。 32根可编程I/O口线。 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6个中断源,2级中断优先级。 1个可编程的UART。 具有闲臵方式与掉电方式两种省电工作方式。 1个WDT硬件定时器。 2个数据指针。 2.X5045 性能简介 由于选定的单片机AT89C55WD内部没有EEPROM存储器,而单片机上电时必须有自动复位 电路,因此主机电路中除了单片机外,必须扩展EEPROM存储器和上电复位电路。美国XICOR公司生产的X5045集成芯片,集4项功能于一身,除了内部具有EEPROM存储器外,还有上电复位功能、WDT功能、电源电压监控功能。具体指标如下: ① 内部具有WDT电路,可以编程选择WDT超时周期。 ②具有低电压监测和强制复位功能。 ③具有上电复位控制功能。图2-2 X5045的引脚布臵 ④内含4Kbit的EEPROM存储器,可以编程选定进行分块保护,保证重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⑤支持高达33MHz的时钟频率。 ⑥功耗低,工作电流小于50A,便于电池供电。 (1)引脚描述 X5045的引脚布臵图如上图所示,由于X5045采用SPI接口,因此使用有限几条I/O口线,就能实现与单片机的接口。各引脚功能说明如下。 串行输出(SO):SO是串行数据输出引脚。在读周期内,数据在此引脚上移出,数据由串行时钟的下降沿同步输出。 串行输入(SI):SI是串行数据输入引脚。所有操作码、字节地址及写入存储器的数据均在此引脚上输入。数据由串行时钟上升沿锁存。 串行时钟(SCK):串行时钟用于数据输入和输出的串行总线定时。操作码、地址或出现在SI引脚上的数据在时钟输入的上升沿锁存,而SO引脚上的数据在时钟输入的下降沿之后发生改变。
片选信号(CS):当CS为高电平时,X5045不被选择,SO输出引脚处于高阻状态。 写保护(WP):当WP为低电平时,向X5045的写操作被禁止,但是器件的其他
功能仍正常。当WP保持高电平时,所有的功能,包括写操作,都正常。 复位(RESET):X5045的RESET高电平有效。漏极开路的输出端,只要Vcc下降至低于最小Vcc检测电平,RESET变为高电平。它将保持高电平直至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