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与治疗经费的调查与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研究

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研究

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研究体育运动作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体育运动的频繁进行,运动损伤也时常会出现,给大学生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一、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种类1、拉伤:即肌肉和肌腱受到拉伤的损伤,严重时可以导致肌腱撕裂。

2、扭伤:指关节受到扭曲或旋转造成的损伤,通常发生在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

3、骨折:指骨骼断裂的现象,通常是因为承受了过大的压力或外力伤害造成的。

4、腰肌劳损:指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不合理运动造成的腰椎肌肉劳损,常见于跑步、举重等运动。

5、跟腱炎:指足部跟腱受到过度压力而发生炎症的现象,常见于跳跃、篮球等运动。

二、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1、过度运动: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中,如果身体没有足够的耐力和适应性,容易出现过度运动而导致的损伤。

2、不适当的运动方式:若运动姿势、力度不当,则会导致肌肉和骨骼部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

3、不合理的运动环境:如地面不平整、温度过低或过高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进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4、穿着不适合的运动装备:缺乏支撑或稳定性的鞋子和运动服饰,会增加脱臼、扭伤等损伤风险。

5、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等,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反应和适应性,如果不合理运动会增加损伤的风险。

三、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1、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案普及并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案进行运动,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运动装备的选择与搭配穿着适合的鞋子和服装,特别是强度较大的运动,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热身与拉伸热身和拉伸是减少损伤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可以帮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比较性调查与论文

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比较性调查与论文

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比较性调查与分析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对大理学院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数理统计等方法,统计分析对该校学生参加篮球运动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损伤原因、康复治疗等方面数据,并对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方面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篮球;运动损伤;治疗;康复篮球是大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项目。

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参加篮球运动非常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本文通过对高校篮球运动损伤情况及运动损伤机制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篮球损伤发生的原因,让学生对篮球运动损伤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对大理学院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2009级、2010级和2011级,有过篮球运动损伤在校大学生,分别抽取200人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1)文献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体育科研学术刊物和网络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信息和数据,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把相关研究方法相类似的调查数据作为本研究的来源资料和比较数据。

(2)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所获得的有关数据归纳整理,进行百分率等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1 篮球运动损伤部位分析在有效问卷中,有362人在篮球运动中发生过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损伤部位集中在四肢,以踝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为28.45%;其次为指关节20.44%;膝关节15.46%;腕关节14.64%。

2 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可分为内外两个因素。

一是内因,主要是篮球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篮球运动中技术动作不合理,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身体素质不强。

二是外因,参加篮球运动的场地或设施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服装不符合要求,他人动作过大造成的伤害等因素,都会引起篮球运动损伤或加大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1)篮球运动损伤的内在因素。

在有效问卷统计中,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是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其中两个主要内因,分别为23.20%和18.50%;而旧伤复发或伤病未愈而引起的再次受伤是体育专业学生另一较常见得致伤原因,占了体育专业学生的21.19%,而运动负荷过大或身体疲劳而引起的受伤,则是非体育专业学生另一较为常见的致伤原因,占了非体育专业学生的15.16%。

大学生运动损伤问题研究

大学生运动损伤问题研究
维普资讯
20 06年 5月 第 2 卷第 2期 2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J un l f h a x I i t o d ct n o r a o an i mtu e f ua i S t E o
Ma . 0 6 y 20 Vb . 2 No 2 12 .
居首位 ; 损伤部位多见于膝关节 、 踝关节 、 手关节等 ; 课外活动是损伤 的主要场合 ; 损伤常见原 因依次是准备 活动不
合理、 技术动作不正确、 场地器材情况等; 损伤类型以扭伤、 擦伤、 拉伤、 挫伤为主; 经过中药、 按摩、 理疗等治疗 , 可 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针对这些特点 , 提出预防措施, 以期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服务。
通过对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特点进行调查分析 , 旨在提出有效预防措施 , 从而防范和减少运动损伤 的发生,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此外 , 也希望提示人们 , 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 应重视对运动损伤防 治知识的学习, 从而减少在锻炼过程中受伤的机率 , 提高锻炼质量。
l 研究对 象和方法
损伤性质、 致伤的运动项 目、 损伤发生的部位、 间、 时 原因、 类型、 治疗方法 以及治疗效果 。共发放 问卷 4 0 4
份。回收 4 1 ,实地调查法 查看校医院门诊记录病例。 ..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各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
活动的多少、 运动量的大小 以及技术难度要求的高低都有直接的关系。
22 运 动损 伤致伤 项 目的调 查分析 .
表 2 运 动损 伤致伤项 目调 查
从表 2 , 知 在曾发生运动损伤的 5 9 8 人次中 , 致伤较多的项 目 是篮球 、 , 足球 损伤率为 3 .%和 2 .%。 96 26 这与此类运动对抗激烈、 技巧性高 、 运动量和强度大密切相关【 ; 2 其次是 田径 , 损伤原因不单单是不做或不

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大敌:运动损伤——旅游院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思考

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大敌:运动损伤——旅游院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思考

1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研 究 对 象 .
桂林 旅 专 、 林 工 学 院旅 游 学 院、 西 师 大 文 化 桂 广 旅 游 学 院 在 校 的 专 科 和 本 科 大 学 生 , 计 8 3人 , 共 8 其
中男 生 3 1人 , 生 5 2人 。 4 女 4
12 . 研 究 方 法
动 时间 , 游 院校 各 个 运 动 场 地 人 满 为 患 , 些 学 生 旅 有 甚至 花钱 消 费参 与 运 动 。但 旅 游 院 校 大 学 生 在 积 极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运 动 损 伤 的 发 生 率 ( 表 1 1 见 )
表 1 各年级 学生受伤情况统计表
参 加 体育 锻炼 的 同时 , 存 在 着 比较严 重 的运 动损 伤 也 问 题 。据 调 查 得 知 , 近 一 半 的 学 生 在 体 育 运 动 过 程 有
学校 体育 就是 通 过学 生参 加 体育 活动 , 获 得运 以 动 知 识 和 技 能 , 使 身 体 承 受 一 定 的 运 动 负 荷 , 到 并 达
问 : 余 活动 时 间深 入三 所 院校进 行现 场 调查访 问。 课
锻 炼 身 体 、 强 体 质 、 进 健 康 的 目的 , 成 终 身 体 育 增 增 养
维普资讯
第2 3卷第 4 期
20 0 8年 8月


师 专


VO . 3 No. 12 4 Au .2 0 g 08
J u n l f i h u a h r ol e o r a o L u o Tec e z sC l g e
中 男 生 1 7人 占发 生 过 运 动 损 伤 的 4 9人 的 4 9 , 6 0 0. %

普通高校足球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普通高校足球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tem i r sn as geec ei uy f ol e tdns ay t etw ohv o gt r — m et h a e o s ui xri jr l g.u et.M u n h aent o fs t e r - n a c n s n oc e s n sd s t i ta i
Colg o b l Ply r l eFo t al a e s e
李泽峰
U Ze—fn eg

要 : 用 问卷调 查 , 理 统 计等 方 法 , 普通 高校 非 体 育专 业 的 20名 学 生进 行 了足 球 运 动 损 伤 及 运 数 对 0
防治对策的调 查研究。结果表明 : 没做准备活动 , 活动缺乏针 对性 , 准备 技术上 的错误和运动装备不 当
eec ei uyadpeet nm a r n 0fo a l e i o h s a eu ao a rrmui xr s n r n r n o es e tf 0 t l a rwt nnp yi ct nm j o n i j v i u me o2 o b p y s h l c d i l of —
表 1 普通高校男子足球运动损伤部位的统计表 《 例数 % )

法 。对学生进行运动损伤调查 , 在于了解普通 高校大学生足球
运动损伤的特点 , 出原 因, 找 以便在 以后 的活动 中采取有效措
施, 预防和减少足球运动损伤 的发生。
1 研 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1 研 究 对 象 .
调查西南大学, 河南大学非体 育专业 的在校男大学生 20 0 名。其 中有效 问卷 12份 , 6 , 9 占9 % 无效 问卷 8份 , 4 ; 占 % 访 谈学生 2 4人。非体育专业 的大学生 20名 , 0 平均年龄为 2 . 16 岁, 身高为 18—19 m,体重 5 7 k 。 6 7c , 4— 8 g

大学生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调查与分析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1摘要采用问卷法、现场观察法和咨询法、数理统计法,以天河学院各系(部)篮球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产生损伤的情况、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原因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力求减少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篮球运动运动损伤篮球运动是深受在校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它不仅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而且对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各项机能有积极作用,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大学生对篮球运动中损伤的机制不清,对预防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缺乏预防观念,从而对自身造成运动损伤,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对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对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增强大学生的运动自信,活跃大学生的兴趣,提高运动效果,保证篮球运动的开展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天河学院各系(部)篮球队,共190人,其中男生100人,女生90人,平均年龄20岁。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和咨询法、数理统计法。

(三)调查结果调查表明,190名学生中运动损伤的患病人数为95人,患病率为50%。

在损伤部位构成比中,手指占18.32%,膝关节占18.15%,踝部占18.02%,腕关节18.00%,大腿占17.82%。

这一排列顺序反映了篮球项目本身的技战术特点和人体在这一项目上体现出的生理弱点。

二、损伤原因(一)准备活动不合理1.准备活动的内容与专项内容结合得不好,把一般准备活动认定为专项准备活动。

2.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没有事先得到“预热”。

3.准备活动的量、强度及时间安排不合理。

(二)负荷过量局部负荷过量,在训练时方法单一,加上生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易造成损伤。

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人 ) 。
1 2 研 究 方 法 .
同。体育专业的学 生受伤 率明显高 于非体育 专业 。 这是 由于 他 们所从事专业的特殊性 , 无论是运 动强度和运动量 , 还是 身 体 的对抗性都要 比非体 育专业学 生的强 和大 , 再加 上运动频
率 高, 就大大增加了受伤的机率。( ) 这 2 男女受伤 率不同。无
12 1 问卷 调 查 法 ..
发 放 问 卷 4 0份 , 收 4 2份 , 中 有 5 回 4 其
论体育专业还是非体育 专业女生 受伤率都 普遍低 于男 生 。 这
是 由于他们的性格所决定的 , 的来说男 生比较好动 , 总 喜欢刺 激性或对抗性 强的运 动项 目, 如篮球 、 足球 、 武术 等。而女生 性格 比较温顺 、 斯文 , 喜欢不 太激烈或对 抗性不 强的运 动。 如 乒乓球、 踢毽 子、 健美 操等。这些项 目相对不 易受伤 … 1。( ) 3 年级不同受伤率不 同。大 二学 生受伤率 明显低 于大一 学生 ,
效问卷 4 6份 , 3 有效率为 9 . %。 69 12 2 数理统计法 .. 对回收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 统计处理 , 用百分 比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描述 。
2 结 果与 分 析
2 1 受伤的时间和受伤人数基本情况 . 本研究调查 了学 生在大学一 、 二学年期间 的受 伤情况 , 因 学生第三学年课 程安 排 比较少 , 多数时 间在校 外进 行教育 大 实习和实训 。 故未统计在内 , 调查结果见 表 1 。 表 1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受伤情况统计表
者居多 , 其他部位 的损伤相对较少 。损伤程度 以轻 、 中度损 伤 居多 , 重度损伤者较少 。其 中以急性损伤为主 , 慢性 损伤较 为
少见 。

大学生武术运动损伤的研究

大学生武术运动损伤的研究
等 因 素 。 应激 状 态 是指 出乎 意 料 的 紧 张 情 况 所 引起 的 一 种特 殊 的情 绪 状 态 ,其 表 现
肉 、韧 带 及 关 节 的 摩 擦 力加 大 ,很 容 易 引 起 膝关 节损 伤 。 2 . 1 . 4 、局 部 负担过 重 下肢 肌 肉力 量 不 足 , 重心 降 的过 低 , 技 术 动 作 不 准 确 ,都 容 易 导致 膝 关 节 局 部 负 担过 重 ,从而 导致膝 关 节损伤 。 2 . 1 . 5 、其他 原 因 大 学 生 的 自我 保 护 意 识 差 也是 导 致 膝 关 节 损 伤 的原 因之 一 。调 查 发现 有 些 大 学 生在 太 极 拳 运 动 中下 肢 出 现肌 肉酸 痛 、僵 硬 、关 节 疼 痛 ,韧 带 疼 痛 等症 状 时 ,还 再
武术
普通大学生
运动
太极拳要求动作柔和、协调和舒展 。
根 据 调 查 ,许 多 大 学 生 开始 太 极 拳 运 动 前 往 往 忽 视 了准 备 活 动 或准 备 活 动 不 充 分 ,
此避免损伤的发生。
3 . 2 、科 学合 理地 安排 运动量 根 据 武 术 的 运 动损 伤 特 点 ,大 学 生要
大学 生武术运动损伤 的研 究
◆文 / 吴 妲( 无 锡市滨湖 区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 江苏 无锡 2 1 4 1 2 1 )

要 :在 高校武术体育教学实践中,非
半蹲位 ,并且伴有有缓慢 的屈伸动作 ,而
且要求身体在不断的起伏旋转 ,如果身体 起 伏 旋 转 的速 度 太 快 ,或 立 身 不 中正 ,摇 摆 不 稳 ,会 加 大 膝 部 负担 而 导 致 膝 关 节 损 伤。 2 . 1 . 2 、腿 部肌 肉力 量较 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与治疗经费的调查与研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黑龙江普通高校随机抽取了调查样本进行运动损伤和治疗经费
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损伤主要以关节韧带拉伤和肌肉拉伤为主,分布在四肢部,下肢为主;治疗经费每年以从几十元到八九千不等。

损伤常发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中;导致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差等。

关键词:运动损伤体育教学经费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25—02
高校大学生在运动时经常发生运动损伤,损伤治疗和恢复都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

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将损伤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此,针对黑龙江省高校的学生运动损伤和治疗经费的开销情况作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损伤的特点及治疗经费情况。

为教学和训练提供基础依据。

为今后开展运动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高校部分大学生,共265名,其中男子153名,女子112名,平均年龄20.6岁。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历年来
全国体育期刊中有关运动损伤方面的论文i00余篇,力求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2)问卷调查法。

组织各校大学生(有过运动损伤史的)在调查人员和老师的指导下,依据有关单位对其运动损伤的诊断,认真填写表格。

(3)访谈法。

访谈了省体育中心运动医学专家、体育特招院校的教练员等,有关运动损伤及预防方面听取了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与调查对象进行座谈,就其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解。

二、结果与分析
1.运动损伤性质。

从表1可见,在被调查的265名学生中,出现关节韧带扭伤的有117人,占44.1%;肌肉拉伤的有86人,占3
2.4%;挫伤的有31人,占11.7%;擦伤的有11人,占4.1%;撕裂的有9人,占
3.3%;刺伤的有3人,占1.1%;骨折的有1人,占0.3%;关节脱位的有1人,占0.3%。

结果可见,损伤主要集中关节韧带扭伤和肌肉拉伤,这主要是与运动的特点及踝、膝、肘、腕关节的结构有关(表1)。

八种不同运动损伤性质统计表明,学生中发生损伤最多的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活动所需状态,身体训练水平不够,疲劳、负荷过度、技术上有缺点等,当肌肉突然受到猛烈冲撞打击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受刺激的肌肉保护性收缩而造成主动拉伤。

由于肌肉受力牵伸时超过肌肉本身特有的伸展程度而引起被动拉伤。

2.运动损伤部位。

运动项目不同,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不同。

通过调查,运动损伤的部位中,首先踝关节损伤最多,有103人占38.8%。

踝关节损伤皆因进行身体冲撞和激烈对抗而造成。

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是球类、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其次膝关节损伤,有56人占21.1%。

膝关节是人体中关节面最大、负重较多、保护结构相对较少、结构最复杂、不甚稳定的一个滑车椭圆形关节,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都需要膝关节参加活动,由于这些特点,膝关节损伤较为常见。

足部损伤,有45人占16.9%;大腿损伤,有31人占11.6%;小腿损伤,有27人占10.1%;腕关节损伤,有20人占7.5%;腰背损伤,有8人占3.0%:掌指损伤,有5人占1.8%;肩损伤,有2人占0.7%;前臂损伤,有1人占0.3%;(表2)。

从这些数据来看,我省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集中在各关节,并且80%集中在下肢。

因此,要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运动损伤的原因。

从表3可见,在被调查的265名学生中,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有86人,占32.4%;技术问题的有63人,占23.7%;身体状况不良的有52人,占19.6%:身体局部负担过大的有32人,占12.0%;场地的有12人占
4.5%;其他的有10人,占3.7%。

调查结果表明,准备活动不足和技术问题是引起运动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前往往忽略做准备活动,或者做得不充分或者准备活动内容与专项运动练习结合不好等,从而导致损
伤的发生。

准备活动是各项运动开始前必须进行的肌肉运动,可以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人体内物质,能量代谢活动,有利于克服人体自身的物理与生理惰性,明显提高肌肉、肌腆、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坚韧性,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4.运动损伤的场合。

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

调查表明,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引发运动损伤者为数最多,有109人,占41.1%;各种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少,有34人,仅占12.8%;体育课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有49人,占18.4%;训练课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有35人,占13.2%(表4)。

学生进行课外锻炼一般是自发的,缺少具体的组织,无计划安排,很少循序渐进地进行,缺乏合理安排活动和科学的运动量,往往是一哄而起。

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运动中不考虑运动量和技术动作,有时相互逗闹,不守规则,特别是男生,因此课外锻炼中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体育课上发生较少,因为有老师根据课的内容、任务预先带领学生有序的做好准备活动,在基本部分的组织教法上合理安排,运动强度控制得当,并注意保护帮助,因此发生损伤比较少见。

三、结论与建议
1.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各部位的负担及技术动作要求不同,造成的损伤也各不相同。

因此预防损伤应采取综合措施与项目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2.提高对预防运动损伤重要性的认识。

在体育教学中应结合各项运动技能的特点传授有关运动生理、运动解剖和运动医学方面的
知识及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只有认识提高了、思想上重视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损伤。

3.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量,应根据练习内容、身体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定。

准备活动应充分且有针对性。

对易伤部位和局部负担量较大的部位,应多做准备活动。

4.合理安排运动锻炼。

练习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宜小不宜大,并正确掌握运动方法与技巧。

对于那些难度大,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要加强指导,可采用专门性或诱导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技术要领。

5.加强场地、器材的维护。

要认真对运动场地、器械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膝等)进行安全检查,不要在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的场地上,或穿着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的服装、鞋子进行运动锻炼。

6.加强医务监督。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

对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应减小运动量或暂时停止练习,更不要让其参加比赛等剧烈运动。

(作者单位:黑龙江高校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责编:贾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