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

合集下载

周围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周围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1.1 正常动脉二维声像图
① 管径变化均匀,随心搏而搏动,加压管径变化小 ② 管壁平整(比同水平
静脉壁厚),分三层: 内膜+中层+外膜, 内膜面光滑 (IMT:内中膜厚度<1mm) ③ 腔内呈无回声,透声好
1.2 正常静脉二维图
① 管壁薄无层次,静 脉瓣纤细
② 管径随呼吸而变化 ③ 加压变扁 ④ 乏氏试验管腔增宽
➢ 静脉:血流颜色与伴行 动脉相反,且随呼吸周 期而呈明暗交替变化
➢ 层流:中间亮,周边暗
2.2 狭窄血流束特点
3. 血管超声检查内容---频谱多普勒
➢ 动脉:观察血流速度快慢变化,有无频带增宽, 频窗消失,舒张期反向血流是否消失,双侧是 否存在差异
➢ 静脉:要进行乏氏或屈趾试验,确定静脉回流 情况,观察有无静脉返流等
III.完全型盗血: 完全性椎动脉返流
1级
隐匿型盗血: 患侧 椎动脉的峰值流速 降低或收缩期出现 早期血流切迹频谱
部分型盗血: 患侧椎 动脉双向血流频谱,收 缩期部收缩期和舒张期均见血流逆向
小结和重点
1、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表现 2、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
① 狭窄率<50%时: 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
② 狭窄率>50%时血流动力学将发生改变: 狭窄处血流速度加快,CDFI: 呈五彩镶嵌血 流束,PW: 频带增宽,频窗消失
狭窄处血流速度加快,CDFI: 呈五彩镶嵌血 流束,PW: 频带增宽,频窗消失,流速增快
③ 明显狭窄近闭塞时血流动力学改变: CDFI: 彩色血流束纤细,暗淡,或探及不 到彩色血流信号;PW: 低速充填血流频带
2. 超声检查内容---彩色多普勒超声
➢ 血流方向:红迎蓝离 ➢ 血流速度:流速越快—色彩越鲜亮

血管内超声IVUS的相关资料

血管内超声IVUS的相关资料
冠状动脉IVUS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01
IVUS对易损斑块的识别 IVUS对冠心病诊断 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 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02
输入标题
指导支架置入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判断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机制
2
评价治疗效果
评价PCI术后并发症
1
4
3
IVUS在冠心病PCI中的应用
指导冠脉支架的置入
对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直径>3 mm的冠状动脉),最小管腔面积<4.0 mm2是判断病变严重性的标准,而最小管腔面积>4.0 mm2者采用药物治疗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对于左主干病变,最小管腔面积<6.0 mm2 是判断病变严重性的标准。 应该进行介入干预。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血管内超声(IVUS)
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是将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心导管技术相结合,对心血管病变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IVUS
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探头插入心血管腔内进行探测,再经电子成像系统显示心血管断面的形态和血流图形,可提供血管的横截面图象。不仅可以了解管腔的形态,还能直接显示管壁的结构,了解管壁病变的性质,被认为是血管检查的新的“金标准”。
(三)评价PCI术后并发症
支架扩张不充分
支架贴壁不良
支架分布不均匀
支架断裂
支架间缝隙
支架边缘部位“区域丢失”
(四)判断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机制
IVUS弥补冠造不足,解决冠状动脉病变诊断问题
IVUS准确定量、定性诊断冠脉病变

2024版超声诊断学(全套课件)

2024版超声诊断学(全套课件)

多胎妊娠诊断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确定胎儿的 数量以及绒毛膜性和羊膜囊性。
胎儿生长发育监测
超声可以测量胎儿的双顶径、 股骨长等参数,评估胎儿的生
长发育情况。
胎盘及羊水监测
超声可以观察胎盘的位置、厚 度、成熟度以及羊水的量和性
状。
胎儿畸形筛查与诊断
泌尿系统畸形
消化系统畸形
如肾积水、多囊肾等。
如食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等。
统等,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超声探头的类型与特点
02
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超声探头,如线阵探头、凸阵探头、相控
阵探头等,并分析其各自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超声探头的性能指标与评价
03
阐述评价超声探头性能的标准与方法,包括频率、带宽、灵敏
度等指标,并提供选择探头的建议。
02
超声诊断技术与方法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
01
02
03
淋巴结结核的超声特征 与分型
04
淋巴结转移癌的超声特 征与鉴别
其他浅表器官及软组织疾病超声诊断
涎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疾病的超 声诊断与鉴别
阴囊疾病的超声表现与分型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超声特 征与诊断
THANKS
感谢观看
肝囊肿
超声可显示肝内液性暗区,边界 清晰,后方回声增强。
肝血管瘤
超声表现为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
肝癌
超声可显示肝内实性肿块,边界不 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伴有声 晕和后方回声衰减。
胆道系统疾病超声诊断
胆囊结石
超声表现为胆囊内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胆囊炎
三维超声成像

心血管内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技术规范(医务科定稿).

心血管内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技术规范(医务科定稿).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重点介绍各种心脏病和临床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在特殊检查和治疗篇,简要地介绍了心电图、食管心房调搏、心导管检查、心脏病介入治疗、经皮肾动脉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基因诊断和分型应用等临床常用的检查、治疗技术和新方法。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各章节均参考了国内外当前最新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并增加了线条图、疾病诊治流程图和表格,内容翔实、新颖,简便实用,编排规范,可作为心血管内科医师的工具书。

目录第一篇心血管病各论第一章先天性心血管病第一节总论第二节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各论一、房间隔缺损二、室间隔缺损三、动脉导管未闭四、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五、法洛四联症六、三尖瓣下移畸形七、完全性大血管转位八、肺静脉畸形引流九、主动脉缩窄十、乏氏窦瘤破裂十一、艾森门格综合征第二章急性风湿热第三章瓣膜性心脏病一、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二、二尖瓣关闭不全三、主动脉瓣狭窄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五、三尖瓣狭窄六、三尖瓣关闭不全七、肺动脉瓣狭窄八、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九、多瓣膜病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动脉粥样硬化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心绞痛四、心肌梗死五、急性冠脉综合征六、缺血性心肌病七、冠心病猝死八、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九、X综合征第五章高血压第一节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二、肾动脉狭窄三、嗜铬细胞瘤四、库欣综合征五、睡眠呼吸暂停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七、肾性高血压八、醛固酮相关高血压九、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第三节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及治疗第六章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二、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脏传导异常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七、预激综合征八、长QT间期综合征九、Brugada综合征十、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处理第七章感染性心内膜炎第八章心肌疾病第一节原发性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二、肥厚型心肌病三、限制型心肌病第二节特异性心肌病一、风湿性心肌炎二、围生期心肌病三、糖尿病性心肌病四、病毒性心肌炎第九章心包疾病一、急性心包炎二、心脏压塞三、缩窄性心包炎第十章肺血管疾病一、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二、肺栓塞三、深静脉血栓形成第十一章心血管神经症第二篇临床综合征第十二章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二、急性心力衰竭第十三章晕厥第十四章休克第十五章高脂血症第十六章心房颤动的诊疗进展一、心房颤动的诊断进展二、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第三篇特殊检查和治疗第十七章心电图一、常规心电图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三、动态心电图四、心率变异性五、心室晚电位六、直立倾斜试验第十八章食管心房调搏第十九章超声心动图一、超声心动图基本图像二、心脏功能的超声评价三、主要心脏疾病的超声表现第二十章心导管检查一、心导管检查的基本设备二、右心导管检查三、左心导管术四、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五、心内膜心肌活检术第二十一章冠状动脉血管内检查进展一、血管内超声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三、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查第二十二章心内电生理检查第二十三章磁共振与心血管疾病诊断一、磁共振(MRI)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优点与缺点二、MRI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第二十四章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一、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二、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三、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四、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五、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六、房间隔穿刺技术七、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八、经皮肾动脉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九、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化学消融及起搏治疗第二十五章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第一节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第二节心房扑动的射频消融第三节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适应证二、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策略和设备三、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方法四、心房颤动的外科消融第四节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第五节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第六节心室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第二十六章人工心脏起搏器与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第一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一、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二、永久起搏器第二节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第二十七章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一、心脏再同步治疗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第二十八章血流动力学监测第二十九章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第三十章体外膜肺氧合第三十一章电击复律与除颤第三十二章基因诊断与分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附录一病史采集一、完整病史二、心血管专科病史要点三、住院病史记录要点四、病例示范五、专科症状及体征附录二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循环系统疾病附录三心脏内科常规检查正常参考值一、血液学二、血液生化三、内分泌检查四、血流动力学检查正常参考值五、心电生理检查六、超声心动图主要测量值的正常范围。

血管内超声(IVUS)操作规范

血管内超声(IVUS)操作规范

血管内超声(IVUS)操作规范[原理]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是指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使用末端连接有超声探针的特殊导管进行的医学成像技术。

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换能器置入心血管腔内,多晶片换能器环形阵列或单晶片换能器高速旋转(1800转/分)完成360°动态血管截面扫描,通过成像处理系统,回波信号强弱以灰阶形式显示,二维横截面成像,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

[适应症]血管内超声主要应用于冠状动脉系统的诊断、指导、评估。

1.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临界病变、模糊病变;2.指导一些复杂、特殊病变,如:左主干病变、开口及分叉病变、 CTO病变、桥血管病变等;3.需明确病变形态和斑块性质;4.评价病变长度,明确支架的选择和放置;5.评价支架植入术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6.冠状动脉病变的远期随访性研究。

[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

[用物准备]1.IVUS主机、IVUS连接盒(PIM盒)、自动自动回撤装置;2.IVUS导管;[操作流程]1.如需VH-IVUS和FFR功能,开机前先连接主机后下方的ECG和BP电缆线,导入心电信号和有创压;2.启动主机,新建病例,视屏右上角红心闪烁证明心电信号连接成功,无心电信号将丢失VH-IVUS功能,但不会影响灰阶IVUS的录制;3.进入HOME界面(实时录制状态);4.将PIM盒(IVUS导管连接盒)放入无菌袋,IVUS导管连接PIM盒,待视屏左下方提示catheter Insert再将导管送入体内;5.在血管造影检查的基础上,选定所需检查的血管和病变部位;6.同普通介入治疗,按1000IU/Kg追加普通肝素,防止导管血栓;7.采用6 F及以上的指引导管放置到冠状动脉口,将0.014英寸的指引导丝送至靶血管的远端;8.将血管内超声导管(电子相阵控)沿指引导丝送至指引导管口(冠脉开口)暂停,按下RING DOWN键待环晕伪影消失再继续推送;9.将超声导管送至需要进行检查的病变部位的远端,按下RECORD键,自靶血管的远端至冠脉开口以一定的速度连续回撤,完成完整超声影像录制,然后对感兴趣的部位再重点检查的;10.录制过程VH Off,只要接通心电信号就具有VH-IVUS信息;彩色血流功能需要事先选择,按Chroma键,视屏下方显示Chroma Flow on;11.最后对采集的影像进行测量、分析、整理、存档。

ivus ppt课件

ivus  ppt课件
存储等。
IVUS的成像原理
01
声像图的形成
IVUS通过向血管内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形成声像图。
声像图上的亮度表示超声波的回声强弱,反映了组织结构的声学特性。
02 03
旋转扫描技术
IVUS系统采用旋转扫描技术,通过探头的旋转和推进,实现血管内壁 的全方位扫描。每次旋转都会形成一张声像图,最终通过连续的声像图 叠加形成三维图像。
个体化医疗
根据个体血管结构和病变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VUS设备需要不断更新换代,以满 足临床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临床应用普及
加强IVUS在临床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医生对IVUS的认识和 操作技能,有助于推动IVUS的发展。
跨学科合作
图像重建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连续的声像图进行重建,形成三维超声图像,有助于 更全面地了解血管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03
IVUS的应用场景
血管疾病的诊断
诊断血管狭窄和阻塞
通过IVUS可以清晰地观察血管内部结构,判断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为诊断血管 疾病提供有力依据。
鉴别动脉粥样硬化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IVUS能够观察血管壁的形态和回声特征,有助于区分动脉粥样硬化与其他非动脉 粥样硬化性疾病。
IVUS检查使用的药物通常是安全的,且检 查过程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其它不良反应 。
缺点
价格较高
IVUS检查相对于其他血管检查方法价格较高,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经济 负担。
操作难度较大
IVUS检查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操作难度较大,对医生的技 术要求较高。
适用范围有限
IVUS检查主要适用于冠状动脉、颈动脉等血管,对于其他部位的血管 可能不太适用。

超声诊断系统技术参数

超声诊断系统技术参数

超声诊断系统技术参数一、设备名称:全数字化全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二、工件条件:温度:5-35℃,电压范围:220-240V/50HZ三、主要用途:腹部、妇产科、小儿科、小器官、心血管、穿刺介入性超声等四、技术指标(一)系统概述:4.1.1全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全数字化多路波束形成器4.1.2全数字化彩色血流成像单元4.2.3全数字化彩色能量血流成像单元4.1.4全数字化组织谐波成像单元4.1.5全数字化频谱多普勒(脉冲及连续波)显示和分析单元4.1.6全数字化二维灰阶成像及M型显示单元4.1.7解剖M型成像功能4.1.8纯净组织谐波成像功能4.1.9原始数据采集、处理单元(二)主要技术规格及要求:4.2系统通用功能:4.2.1高分辨率彩色逐行专业显示视器215英寸,可上下水平倾斜,左右旋转4.2.2探头接口:2电子探头接口3个,全部激活4.2.4探头个数:浅表探头一个4.5.5全数字化平台,数字化通道25124.5.6数字化声束形成器,动态聚焦,动态变迹孔径可调,多倍信号并行处理,A/D212BIT4.2.7系统动态范围2170DB*4.2.8时间增益控制TGC:8段,水平向增益控制LGC:8段(附图)4.2.9显示方式:B型、D型、C型、M型、B+C、B+D、B+C+D、CDE.B+M、4.2.10主机可实现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双幅实时动态显示功能4.2.11实时、冻结图像均可选择性局部放大,可对实时局部放大的图像进行多普勒取样4.2.12自然组织谐波成像,适用于腔内、腹部、高频探头、组织谐波成像方式(或频率)23种4.2.13动、静态图像存储功能,电影回放2500幅4.2.14显示功能:二维、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M型可同时同屏实时显示*4.2.15解剖M型功能:M型取样线可任意角度调整,任意改变位置,取样线23条,精确分析心功能(附动态图像)4.2.16原始信号处理:图象冻结后增益(二维、彩色)可调整,可继续取多普勒、M型、多普勒角度、基线可重新调整*4.2.17内置穿刺、介入软件包:主机可实现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双幅实时动态显示功能,穿刺引导线具有刻度指示,并可实时显示进针的深度(附图)*4.3探头规格:4.3.1探头技术为宽频带并有多中心频率选择。

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

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

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在当今医学领域,波科医疗(Bard Peripheral Vascular)是一家享有盛誉且备受推崇的公司,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和安全的医疗设备和解决方案。

其中,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血管影像技术,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是一种通过超声波在血管内部产生成像的方法,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影像信息。

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对血管内部病变的检测和评估能力。

1. 什么是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是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图像获取和处理系统,通过将超声波探头置于患者的血管内,实时传递超声信号并生成精细而清晰的血管内部图像。

2. 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相比传统的血管造影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精确的血管内部检测能力: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能够提供关键的血管内部信息,包括血管壁的结构、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和形态等。

这一技术的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病变程度和病变位置,从而制定更合理和精确的治疗方案。

2.2 安全性和便利性:相对于传统的血管造影技术,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更低,且无需使用造影剂。

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还减少了对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和肾脏功能不全等不良影响。

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的操作便捷,医生能够通过导丝将超声探头准确置入血管内,无需手术切口。

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3.1 血管狭窄和闭塞病变的评估: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可用于评估血管狭窄和闭塞病变的程度和部位,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措施。

3.2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波科医疗血管内超声彩页参数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
设备数量:一套
设备主要功能及用途:适用于全数字化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检查,原装进口
设备型号:投标人说明,要求该机型为最新机型和最新的硬件、软件版本,所投标设备必
须为用户认可机型。

主要技术规格
硬件系统
显示器:19寸高分辨率平面液晶显视器,分辩率》1280*1024
主机:数字化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系统处理器为双CPU配置,》4G内存,配250G以
上硬盘
操作界面:专用的一体化血管腔内图像工作站,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操作简便,系统可
靠,触摸屏控制,操作简单
所有导管都可以适用于自动回撤装置而不是只有部分导管适用,确保测量精度,提供清晰
的图像用于精确测量
有精准的自动回撤功能,同时可以自动显示回撤距离
提供清晰的图象用于精确测量
两种回撤速度:0.5MM/SEC、1.0MM/SEC
具备打印机
软件系统
具备多种显示组合:血管横截面图像,定格图像,三维血管矢状面重建
具备导管自动识别功能:根据导管频率自动调节景深和其它参数
具有DICOM 3.0格式的标准存储及输出功能,支持》512 x 512分辨率,支持JPEG 压缩格式
具备DAA动态聚焦功能提供均匀远距近距分辨率
具有动态录像及图像的书签标记功能,可以无数量限制的进行标签标注
3.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参数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