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开发考试题答案
茂名市2023年高二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
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
黄河三角州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成因是A. 黄河径流量大B. 黄河输沙量大C. 地壳上升运动D. 沿海海平面上升【2】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③在黄河人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A. 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B. 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C. 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D. 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答案】【1】B【2】C【3】B【解析】【1】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导致黄河含沙量极大,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向渤海推进,在入海口处沉积,从而使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2】河水为淡水,含盐量低,故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①对。
近海沿岸有河流的稀释作用,含盐量低,②错。
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受黄河水稀释,土壤盐分含量较低,③对。
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由黄河径流堆积而成,含盐量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受海洋影响,含盐量较高,④对。
选C。
【3】读材料可知:“黄河三角州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即磷主要来自陆地,故总磷含量整体上应由陆向海递减、由河道向外递减,C、D错。
“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故氮含量应与植物的分布一致,近海滩涂地区植物较多,故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B对、A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综合题提升训练 (7)(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综合题提升训练 (7)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80.0分)1.如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若该区有石油分布,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地,该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其中②和④环节分别是指______和______。
(3)图中戊处是______地形,其形成原因______。
(4)丙处是______(地貌名称),丁处是______(地貌名称)。
(5)乙处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______,理由是______。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每年12.1亿立方米的输沙量造就了这片年轻、宽阔的河口三角洲湿地,黄河在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渤海其实是一个地壳不断下沉的盆地。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如图),黄河主要水文站不同时期输沙量比较表(如表)。
从上游至下游水文站唐乃亥站龙门站小浪底站花园口站利津站年份1989年以前多年平均输沙量0.149.7212.2011.609.86(亿吨)1989-2015年平均输沙量(亿0.040.52 3.80 3.71 2.56吨)2016年平均输沙量(亿吨)0.04 1.190.0010.060.11(1)描述图中所示时间海岸线变化特点,试从地质作用角度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泥沙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推测黄河入海泥沙的变化对三角洲湿地产生的影响。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流域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达到高峰,80年代俄罗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如今伏尔加流域基本还原原生态。
伏尔加河源于东欧平原,注入里海;年径流量2456亿立方米,占流入里海径流量的85%,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伏尔加河平均含沙量较低,约是长江平均值的20%,但含沙量季节变化大;伏尔加河河口三角洲是在伏尔加河和里海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世界第十大三角洲。
2021年高考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习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跟踪训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为冲积性黄土,母质在海浸母质上沉淀而成。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当地发展了“上农下渔”的农业模式,即挖土成塘,注水养鱼;堆土成台,在上耕作。
下图示意该三角洲地区“上农下渔”的农业模式。
据此完成1~2题。
1.台田的盐碱程度一般比普通农田低,可能是因为( )A.台田气温低,蒸发弱B.台田降水量大,利于排盐C.台田地下水埋藏较深D.台田土壤板结,盐分不易上升2.限制该三角洲地区“上农下渔”模式大面积推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下图为“某市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a、b、c分别代表( )A.自然环境、市场、资源B.资源、市场、自然环境C.自然环境、资源、市场D.资源、自然环境、市场4.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中( )A.钢铁、石化等部门的污染物被完全回收利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B.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盐海水再回归大海,以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不被破坏C.中水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该示范区的突出特色D.该示范区运输总量虽大,但多以中小型货物运输为主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系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鱼塘、沼气池、果园B.鱼塘、果园、沼气池C.沼气池、鱼塘、果园D.沼气池、果园、鱼塘6.该地生态农业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③增加就业机会④增加农民收入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读杭州市、衢州市1960~2008年灰霾平均天数变化图,回答7~8题。
图1 图27.下列关于杭州、衢州两市灰霾天数季节变化及两市灰霾天数年际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杭州季节变化大,衢州季节变化小 B.杭州季节变化小,衢州季节变化大C.年际变化衢州大于杭州 D.杭州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8.杭州市灰霾天气频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①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多②工业烟雾、粉尘排放增多③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④建筑粉尘增多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读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图,回答9~10题。
高考一轮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测试

高考一轮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读以下图,完成1~2题。
1.以下关于图示区域资源状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厚B.临远洋洋,地热资源丰厚C.山地多,森林资源丰厚D.M、N海域油气资源丰厚2.关于图中黄河段水文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主流众多,水系兴旺B.河床水深流急,出现V字形C.河道开阔,流域面积广D.水量时节变化大,有结冰期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黄河、泰山等有关信息可知,该位置于山东左近,M为山东半岛之北的渤海海域,N为山东半岛之南的黄海海域,两个海域的大陆架地域蕴藏着丰厚的油气资源。
第2题,图中为黄河的下游河段,该段因是〝地上河〞,水系并不兴旺,流域面积也很狭小;该段位于温带季习尚候区,降水的时节分配不均,因此河流水量的时节变化大;该段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夏季有结冰期。
答案:1.D 2.D河段主流集水面积〔km2)年径流量〔108m3)年输沙量〔104t)①洮河24 97353.0 2 760湟水15 34224.7 2 000②无定河30 21714.116 800汾河28 72826.1 3 900③渭河106 49398.943 500泾河43 21621.728 700④沁河12 89419.1724大汶河8 26416.31953.平均含沙量最大的主流是〔〕A.泾河B.渭河C.汾河D.无定河4.黄河中游地域小流域综合管理的重点是〔〕A.改良盐碱地B.坚持水土C.处置乡村燃料缺乏D.管理风沙5.黄河水能开发主要在〔〕A.中下游B.中下游C.下游和下游D.下游解析:平均含沙量即年输沙量/年径流量。
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泾河平均含沙量最大。
黄河中游地域水土流失严重,坚持水土是其管理的重点。
黄河下游多为地上河,水流缓慢,落差小,水能不丰厚。
答案:3.A 4.B 5.B装机容量1 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正在树立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渤海南部、环渤海地区2、2015、20203、滨州4、生态经济5、一区三带
6、鲁北物流中心、黄河三角洲金融服务中心、环渤海南岸商贸信息服务中心
7、怎么干、学干同步、以学促干、以干促变、坐而论、起而行、大干2010,建设魅力滨城
二、单项选择题1、A2、C3、B4、C5、A6、A7、A8、C9、A10、B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哪些地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
共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2、“环渤海地区”是指哪些区域?环渤海地区由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
狭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廊坊、北京、天津、沧州、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18个城市。
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则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三省的广大地区。
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遵循哪些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一体化发展。
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
3、什么是高效生态经济?“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题,也是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独具特色之处。
生态领域的著名专家、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博士在其《生态经济》中指出,“所谓的生态经济就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的前景的经济。
”生态经济就是“一个能维系
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要求经济政策的形成,要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侯永志在谈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时指出,“高效”规定了这一区域应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生态”规定了这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与自然相融合的发展。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高效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
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5、什么是生产性服务业?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它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拓展的六种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
6、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如何培养和集聚人才?《规划》提出,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培养、引进和用好各类人才,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一是培养造就“五支队伍”。
即:廉洁勤政、务实高效、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市场拓展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
领军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技术能手和乡村科技人员队伍。
二是创造条件,积极引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三是充分利用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雄厚的科技力量,以及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扩大技术交流与合作。
四是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实行弹性兼职等柔性人才政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协作与资源共享。
7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
基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科技先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
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
此外,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
而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8、观念、政策、规划、体制、项目、人才、作风七个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