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特殊投照体位

合集下载

X线常见特殊体位摄影方法

X线常见特殊体位摄影方法

X线常见特殊体位摄影方法阅读 4287Bon工作室1.髌骨改良30°轴位髌骨改良轴位的体位摄影方法及角度,在力求体位舒适的情况下,根据膝关节实际屈曲角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投照角度。

膝关节屈曲30°~45°时,X线球管向足端倾斜5 °~12 °,中心线与髌骨长轴平行,从髌股关节面水平射入。

体位设计1: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患侧膝关节屈曲30°~45°。

足部平放于摄影床面上,这时同侧髋关节处于自然屈曲状态。

将平板探测器垂直置于患侧小腿中部、使其下缘紧贴患侧小腿前缘,髌骨处于平板探测器中心位置。

中心线向足端倾斜5°~12°,经髌骨后缘,髌股关节面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需要注意的是:入射角度随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加大而相应增加,其原则是中心线与髌轴平行。

体位设计2:Merchant髌骨轴位片拍摄法(示意图示):患者平卧,膝关节在桌边屈曲30°~45°置于一支撑物上。

平板探测器置于膝下30㎝皮肤上(或足底部),与X线投照方向垂直。

X线在水平线下与其成30°角。

经髌骨后缘,髌股关节面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体位设计3: Laurin轴位片摄片法患者坐于检查桌上,足部靠近边缘。

X线平行于胫骨前缘,膝关节屈曲30°~45° ,患者手持照相盒置于大腿上,与X线呈90°。

体位设计4: Bon轴位片摄片法患者面向平板探测器,患膝关节紧贴平板探测器中央屈曲30°~45°(足部或置于一支撑物上)。

平板探测器倾斜紧贴小腿上部前缘。

X线球管移动至平板探测器上方,中心线经髌骨后缘,髌股关节面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注:(此法用于尚无明显双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2.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即Y位)局部解剖冈上肌是肩袖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斜方肌的深层,相当厚,呈圆锥形。

起于肩胛骨冈上窝内侧2/3的骨面,肌束向外通过肩峰之下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跨越肩关节,移行为短而扁平的肌腱,止于肱骨大结节最上的小面(如图)。

【优秀文档】肩关节的摄影体位PPT

【优秀文档】肩关节的摄影体位PPT
中心线:经对侧腋下水平射入,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肺部含气量充分,肱骨上段与周围软组织界限分明。
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②肩峰下间隙(或称冈上肌出口、肩峰肱骨关节)
中心线:经对侧腋下水平射入,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上肢伸直并外展,掌心向前。
标准片显示:肩胛骨的正位影像;肩胛骨 内缘与肋骨少量重叠。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上肢 伸直并外展,掌心向前。身体旋转,对侧 肩关节离开暗盒向前倾斜15°角,被检侧 肩部紧贴摄影架。
中心线:对准喙突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 屏气曝光。
肱骨头、肩峰及锁骨骨小梁清晰,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 被检侧上肢不能上举者,可将肘关节屈曲内收,前臂放在上腹部前方。 中心线:经对侧腋下水平射入,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上肢伸直并外展,掌心向前。 摄影目的:观察肩胛骨的形态和结构。 也有将喙锁间联系称为喙锁关节 肱骨上段骨小梁清晰显示。 摄影目的:观察肩胛骨的骨折及背部肿瘤的情况。 也有将喙锁间联系称为喙锁关节 中心线:对准喙突下方5cm处垂直射入。 肩关节于前后缘重叠良好,呈切线位显示,关节间隙清晰。 肩关节于前后缘重叠良好,呈切线位显示,关节间隙清晰。
肩胛骨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肩胛骨的骨折及背部肿瘤 的情况。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被检 侧胸壁紧贴暗盒,环手抱头,肩胛骨内外 缘垂直暗盒,对侧上肢手内旋,肩、肘向 前倾斜,避免与被检侧肩胛骨重叠。被检 侧上肢不能上举者,可将肘关节屈曲内收, 前臂放在上腹部前方。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内缘中点垂直射入, 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被检侧上肢不能上举者,可将肘关节屈曲内收,前臂放在上腹部前方。 中心线:经对侧腋下水平射入,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肩关节X线检查的特殊体位2讲课文档

肩关节X线检查的特殊体位2讲课文档
➢ True AP 肩胛骨正位
➢ West Point view 西点位
➢ Apical-oblique view 尖斜位 ➢ Stryker notch view
➢ True AP in internal rotation肩胛骨内旋正位
第十页,共18页。
Instability series
西点位
肩关节X线检查的特殊体位
第一页,共18页。
优选肩关节X线检查的特殊体位
第二页,共18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RAUMA SERIES 创伤系列
➢ True AP ➢ Scapular lateral ➢ Axillary
肩胛骨正位 肩胛骨侧位 腋位
第三页,共18页。
Trauma series
True AP 肩胛骨正位
第十一页,共18页。
第十二页,共18页。
Instability series
Apical-oblique view 尖斜位
第十三页,共18页。
第十四页,共18页。
第十五页,共18页。
Instability series
第十六页,共18页。
第十七页,共18页。
Impingement series 肩关节撞击系列
第四页,共18页。
第五页,共18页。
Trauma series
Scapular lateral 肩胛骨侧位
第六页,共18页。
第七页,共18页。
Trauma series
Axillary 腋位
第八页,共18页。
Trauma series
改良腋位
Velpeau
第九页,共18页。
Instability series 肩关节不稳定系列

肩关节肩腋轴位的摄影方法

肩关节肩腋轴位的摄影方法

肩关节肩腋轴位的摄影方法
肩关节肩腋轴位摄影应该在端正体位下进行,前后臂和上肢应分别与上肢平行,肩膀要后仰,内外侧的照片分别拍摄。

1. 腕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上肢抬高,使大小腕垂直于胸部,内外翻或侧臂可将前后照片分别拍摄。

2. 手部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上肢应平行于躯干,可拍摄不同部位的照片,以及手指外翻和内翻的照片。

3. 膝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膝盖要保持伸直,使内外侧分别转换成90度,以拍摄前后照片。

4. 踝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膝盖要保持伸直,胫骨可根据不同的角度,拍摄各个方位的照片,并保持内外侧45度角。

5. 胸腰椎的摄影方法:用抬头体位将胸腰椎的照片拍摄,可以更清晰的查看病患的病变情况。

6. 手肘关节的摄影方法:在端正体位下拍摄,前后臂分别以45度角展开,以清晰拍摄患者的手肘关节病变照片。

7. 下肢脊柱的摄影方法:在半横位下,两腿自然分开,两肩平行,以便拍摄脊柱的病变情况。

8. 骶尾椎的摄影方法:在半横位下,两腿分开,两肩平行,头往后凹陷,通过正侧位照片来清晰拍摄骶尾椎椎体情况。

9. 胸部X光摄影:在端正体位下,可以摄取正侧位及平片照片,配合血气分析,查看患者呼吸道感染等病变情况。

10. 脊段X光摄影:在半横位下,两肩平行,以便正侧位及平片照片拍摄,以及可以查看脊柱退行性病变情况。

肩关节X线拍照方法

肩关节X线拍照方法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Trauma series
Scapular lateral 肩胛骨侧位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Trauma series
Axillary 腋位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Trauma series
改良腋位
Velpeau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Instability series 肩关节不稳定系列
➢ True AP 肩胛骨正位 ➢ West Point view 西点位 ➢ Apical-oblique view 尖斜位 ➢ Stryker notch view ➢ True AP in internal rotation肩胛骨内旋正位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Instability series
西点位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Instability series Apical-oblique view 尖斜位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Instability series
Xray Evaluation of the Shoulder
肩关节X线检查的特殊体位投照
TRAUMA SERIES 创伤系列
➢ True AP ➢ Scapular lateral ➢ Axillary
肩胛骨正位 肩胛骨侧位 腋位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Trauma series
True AP 肩胛骨正位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北J.S京.T 积水潭医院

肩关节出口位摄影体位

肩关节出口位摄影体位

• 反之,如肩胛骨投影形状与“Y”差 异较大,肱骨头没有投影于“Y”的 中心,肩胛骨与胸廓部分或全部重 叠,各部分结构显示不清晰,则评 定为图像质量较差。
• 临床价值:
• 冈上肌出口位影像上,肩胛骨与胸 廓完全分离开来,能清晰地显示其 整体观,肩胛骨内外缘重叠在一起 成标准侧位,能够很明确的显示出 外伤引起的肩胛骨骨折、移位,在 冈上肌出口位影像亦能清晰地显示 肱骨头与肩峰之间的间隙,
冈上肌的解剖
冈上肌被斜方肌和三角肌覆盖,其 肌腱与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 共同组成肩袖。冈上肌起于肩胛骨 冈上窝,肌腱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 滑液囊下,肩关节囊之上通过,止 于肱骨大结节。
• 其形状如马蹄形,其作用为固定固 定肱骨于肩胛盂中,并与三角肌协 同动作使上肢外展,冈上肌由肩胛 上神经支配,肩胛切迹处一易受损 伤的嵌压点,为人体局部解剖的一 个薄弱点,冈上肌肌纤维细长且跨 度大,运动中易受损。
冈上肌出口位影像学检查
放射科
1.怎样摄影好‘‘Y’’型位? 2.‘‘Y’’型位的临床意义?
肩关节解剖: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 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关 节盂小而浅,边缘附有盂唇;关 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 长头腱通过;
关节囊外有喙肱韧带、喙肩韧带及 肌腱加强其稳固性,唯有囊下部无 韧带和肌加强,最为薄弱,故肩关 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部脱出, 脱向前下方。关节面大小相差较大, 关节囊薄弱松弛,连接它约有三条 韧带和肌腱,三角肌包裹在肩峰的 三面。
• 正常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 的范围为10~15mm,<10mm位狭 窄,<5mm提示有广泛的肩袖撕裂。 在肩关节慢性疼痛患者中,除了常 规体位,还必须注意采用规范的肩 关节冈上肌出口位片,才能准确的 测量A-H间距,为临床诊断和进一 步检查提供依据。

肩关节的摄影体位PPT培训课件

肩关节的摄影体位PPT培训课件
于前后缘重叠
良好,呈切线位显示, 关节间隙清晰。 肱骨小结节显示于肱 骨头外1/3处。 肱骨头、肩峰及锁骨 骨小梁清晰,周围软 组织层次分明。
肩关节侧位(穿胸位)
摄影目的观察肱骨的头、颈、骨干的情况, 主要是肱骨近端的骨折移位情况。
摄影体位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 上肢自然下垂并紧贴暗盒,对侧上臂环手 抱头,尽量使对侧肩部上移,使两侧肩关 节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肱骨上段骨小梁清晰 被检侧上肢不能上举者,可将肘关节屈曲内收,前臂放在上腹部前方。 显示。
肩胛骨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肩胛骨的形态和结构。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被检侧上
肢外展与躯干垂直,肘部弯曲90°角,肩 胛骨背部紧贴暗盒。 中心线对准喙突下方5cm处垂直射入。平 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标准片显示肩胛骨的正位影像;肩胛骨内 缘与肋骨少量重叠。
肺部含气量充分,肱 一肱水骨平 颈线部上位。于照片正中,肱骨不与胸椎重叠。 骨上段与周围软组织 摄影目的观察肱骨的头、颈、骨干的情况,主要是肱骨近端的骨折移位情况。
摄影目的观察肩胛骨的形态和结构。
界限分明。 肱骨颈部位于照片正中,肱骨不与胸椎重叠。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胸壁紧贴暗盒,环手抱头,肩胛骨内外缘垂直暗盒,对侧上肢手内旋,肩、肘向前倾斜,避 免与被检侧肩胛骨重叠。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上肢伸 直并外展,掌心向前。身体旋转,对侧肩 关节离开暗盒向前倾斜15°角,被检侧肩 部紧贴摄影架。
中心线对准喙突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屏 气曝光。
也有将喙锁间联系称为喙锁关节 中心线对准喙突下方5cm处垂直射入。 摄影目的观察肱骨的头、颈、骨干的情况,主要是肱骨近端的骨折移位情况。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胸壁紧贴暗盒,环手抱头,肩胛骨内外缘垂直暗盒,对侧上肢手内旋,肩、肘向前倾斜,避 免与被检侧肩胛骨重叠。 肱骨头、肩峰及锁骨骨小梁清晰,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内缘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身体旋转,对侧肩关节离开暗盒向前倾斜15°角,被检侧肩部紧贴摄影架。 肱骨颈部位于照片正中,肱骨不与胸椎重叠。 摄影体位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肢自然下垂并紧贴暗盒,对侧上臂环手抱头,尽量使对侧肩部上移,使两侧肩关节不在同 一水平线上。 也有将喙锁间联系称为喙锁关节 摄影目的观察肩关节、肩锁关节的骨折和脱位的情况。 摄影目的观察肩关节、肩锁关节的骨折和脱位的情况。 也有将喙锁间联系称为喙锁关节 肱骨颈部位于照片正中,肱骨不与胸椎重叠。 摄影体位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肢自然下垂并紧贴暗盒,对侧上臂环手抱头,尽量使对侧肩部上移,使两侧肩关节不在同 一水平线上。 摄影目的观察肩关节、肩锁关节的骨折和脱位的情况。 肱骨上段骨小梁清晰显示。 摄影目的观察肩关节、肩锁关节的骨折和脱位的情况。 中心线对准喙突下方5cm处垂直射入。 肱骨颈部位于照片正中,肱骨不与胸椎重叠。

肩关节的摄影体位ppt课件

肩关节的摄影体位ppt课件
肱骨上段骨小梁清晰显 示。
肩胛骨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肩胛骨的形态和结构。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被检侧上肢外展与 躯干垂直,肘部弯曲90°角,肩胛骨背部紧贴暗盒。
中心线:对准喙突下方5cm处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 屏气曝光。
标准片显示:肩胛骨的正位影像;肩胛骨内缘与肋骨 少量重叠。
摄影体位: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肢自然 下垂并紧贴暗盒,对侧上臂环手抱头,尽量使对侧肩 部上移,使两侧肩关节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中心线:经对侧腋下水平射入,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肩关节侧位(穿胸位)
标准片显示:
肱骨颈部位于照片正中, 肱骨不与胸椎重叠。
肺部含气量充分,肱骨 上段与周围软组织界限 分明。
肩胛骨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肩胛骨的骨折及背部肿瘤的情况。 摄影体位:被检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胸壁紧贴
暗盒,环手抱头,肩胛骨内外缘垂直暗盒,对侧上肢 手内旋,肩、肘向前倾斜,避免与被检侧肩胛骨重叠。 被检侧上肢不能上举者,可将肘关节屈曲内收,前臂 放在上腹部前方。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内缘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 屏气曝光。
光。摄取双侧锁骨时,对准胸骨上切迹。 标准片显示:锁骨的正位影像;锁骨内1/3与胸部重叠,
锁骨呈S形显示。
右锁骨远端骨折
肩胛骨侧位
标准片显示:
肩胛骨投影于肋骨外侧, 呈侧位影像。
肩胛骨前后缘呈切线位Y 形显示。
锁骨后前位
摄影目的:观察锁骨的骨折情况及结构。 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肢内旋,
掌心向上,头向对侧偏转,锁骨紧贴暗盒。 中心线:对准锁骨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屏气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三、肩关节前脱位
•1、急性前脱位(正位,Y位 )
术后复查(合并关节盂损伤)
2、复发性肩关节脱位
•需加:腋位(排除后脱位) ,喙突正位(排除肱骨头骨折 及Hill-Sachs损伤),西点位 (除开骨性重叠影像,判断盂 缘病变及关节囊钙化)
四、肩关节炎
•即肩关节周围炎又称粘连性 肩关节囊炎,俗称冻结肩、漏 肩风,是肩关节滑膜组织的感 染和非感染性炎症,通常表现 为关节部位的肿胀(滑膜腔积 液)、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 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50肩)。 •方法:正位,Y位 •肩峰及肱骨大结节骨质边缘 硬化,肩关节及肩锁关节间隙 变窄。
治疗
• 特点:预防为主,自限性,持续8-12月,保 守治疗,但有少数病人效果不明显,需手术 治疗。
五、肩锁关节脱位
•分不全损伤及完全损伤,临 床上不全损伤为完全损伤2倍 。方法:肩锁关节前后位,腋 位,Zanca斜位片,特殊情况 时可摄应力位片。 •临床上将肩峰移位程度和喙 锁韧带撕裂程度采用 Rockwood分为6型。
肩关节不稳
➢ True AP 肩胛骨正位 ➢ West Point view 西点位 ➢ Apical-oblique view 尖斜位 ➢ Stryker notch view ➢ True AP in internal rotation肩胛骨内旋正

一、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定义: 由于解剖结构原因或动力学原
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 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 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 • 方法:冈上肌出口位,又称“Y”
位片
二、肩袖损伤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所 组成的,并附着于肱骨大结节 和解剖颈的边缘。又称肩胛旋 转袖。
肩关节特殊投照体位
刘成东
小结:
• 临床症状:疼痛(创伤,慢性疾病)

➢ True AP
肩胛骨正位
➢ Scapular lateral 肩胛骨侧位
➢ Axillary
腋位
➢ AP view 肩关节正位(胸片位) ➢ Supraspinatus outlet view 冈上肌出口位 ➢ True AP view 肩胛骨正位 ➢ Axillary view 腋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