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设计和制作
电路板基本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

电路板基本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说实话电路板基本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就说这设计流程吧,最开始肯定得有个想法,你得知道这个电路板是干啥用的,就好比你要建房子,你得先知道这房子是住人的还是当仓库的。
我刚开始就不管这个,上来就想画线路,结果画到一半发现完全不满足功能需求,那只能推倒重来,这可老费劲了。
有了功能想法之后呢,就得开始选型。
这里面涉及到选各种元件,像是芯片啊、电容电阻啥的。
我那时候就有点贪便宜,选了些不知名小厂的元件,结果在测试的时候,性能不稳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
后来就明白,元件选型还是得选质量可靠、口碑好的,哪怕贵点。
这就像你挑食材做饭,你想做顿大餐,要是用烂菜叶子那肯定是不行的。
选完型就开始画原理图了。
这一步就相当于搭房子的框架。
我试过好多绘制原理图的工具,像Altium Designer啊、Cadence啊。
在画原理图的时候,很容易就因为粗心犯连线错误。
有时候找不到元件的正确引脚连接,这可能就需要你又回头去仔细揣摩元件的数据手册。
我就经常犯这种低级错误,浪费好多时间去排查。
原理图完成之后就到了布局布线这块。
布局的话就把元件按照一定规则摆放好,比如功率大的元件要分布合理,避免热量聚集。
这像啥呢,就像在屋子里安排家具,东西摆不好那空间利用就不合理。
布线就更头疼了,要考虑信号完整性、电磁干扰啥的。
我一开始时就随便走线,结果电路板工作起来就受到干扰了。
后来才知道一些基本原则,好比电源线要尽量宽一点,而且信号之间要避免平行走线太长等等。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是进行设计规则检查。
这就像对你建的房子进行质量安检一样。
有时候看着设计得挺好,一检查就发现各种隐患,像间距不够啊之类的问题,如果不检查,等电路板做出来那就只能报废了。
这就是我对电路板基本设计流程和方法的一些摸索了,这里面坑不少,但慢慢也能找到自己的一套方式。
我觉得多实践、多总结失败的教训才能不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培训课件

4.元器件排列方式 不规那么排列:指元器件轴线方向不一致,在板上的排 列顺序无规那么。其优点是印制导线短而少,减小了印 制电路板间的分布参数,抑制了干扰。尤其是对于高频 电路有利。但看起来杂乱无章,不太美观。
规那么排列:是指元器件轴线方向排列一致,并与印 制电路板的四周垂直或平行。其优点是元器件排列标 准,板面美观整齐,安装、调试、维修方便。但导线 布设较为复杂,印制导线相应增多。
一、设计印制电路板的准备工作
1.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前提 ➢确定设计方案,完成电路设计; ➢元器件的选择; ➢仿真验证; ➢电路方案试验; ➢对电路试验结果的分析及对电路设计的改进; ➢考虑整机的机械结构和安装使用。
2.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目标 ➢ 准确性:元器件和印制导线的连接关系必须符合印制
板的电气原理图。 ➢ 可靠性:印制电路板的可靠性是影响电子设备可靠性
5. 元器件焊盘的定位 ➢焊盘的中心(即引线孔的中心)距离印制板的边缘不 能太近,一般距离应在2.5mm以上,至少应该大于板 的厚度。 ➢焊盘的位置一般要求落在正交网格的交点上,如图415所示。在国际IEC标准中,正交网格的标准格距为 2.54mm(0.1in);国内的标准是2.5mm。
§4.3 印制电路板上的焊盘及导线
四、印制导线的抗干扰和屏蔽
1. 地线布置引起的干扰
原因:
I1
I2
如印制导线AB长为10cm
要尽可能防止异形孔,以便降低加工本钱。
2. 焊盘的外径
密度的单面电路板: Dmin=d+1mm
双面电路板: Dmin≥2d
D
3. 焊盘的形状
岛形焊盘:
适用于元器件密集、不规那 么排列的电子产品。由于焊盘 面积大,抗剥离强度增大,可 以降低覆铜板的档次。
电路板生产工艺流程

电路板生产工艺流程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是一种用于将电子元器件连接起来的载体。
电路板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设计、制版、印刷、锡膏涂覆、贴片、回流焊接、印刷测量、电测试、组装、包装。
首先,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从设计开始。
设计师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和尺寸要求设计出电路板的布局和线路连接图,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元器件。
接下来,使用电路板设计软件将电路图转换成制版文件。
制版文件包括钻孔图和线路图,用于制作导电层和非导电层。
然后,使用光敏胶制成的制版膜覆盖在铜箔板表面,通过曝光、显影和蚀刻等工艺,将不需要的铜箔腐蚀掉,形成导电层的线路路径。
接着,将印刷机械上的制版膜对准基板,通过高压加热的方式将匹配运动的刮刀在基板的表面刮除厚度适中的植锡膏,以位置精确、覆盖均匀的方式将锡膏涂覆在导电层上。
然后,利用自动贴片机将预先按需求编排好的贴片元器件粘贴到电路板上的相应位置。
接下来,将贴片的电路板送入回流焊接炉中,利用高温炉将贴片元器件焊接到导电层上,并让焊接点与线路连接点形成可靠的连接。
然后,通过印刷测量仪对电路板进行自动化检测和测试,检查焊接质量和电路连接的可靠性。
接着,将电路板送入电测试设备,通过精密的测试仪器对电路板进行测试,确保电路板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将经过测试合格的电路板送往装配线上进行组装,将其他必要的元器件和配件安装到电路板上,如开关、显示屏、连接器等。
最后,将组装好的电路板进行最后的检验,确保没有疏漏和瑕疵,然后进行包装和出货。
总结起来,电路板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设计、制版、印刷、贴片、焊接、测量、测试、组装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需要经过精密的操作和严格的检验,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以保证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
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与制作

Rb1
Rc
C2
V C1
ebc
C3
Rb2 Re1
C2
元器件图形
印制板图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印制电路板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而发展, 由此可以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 电子管分立器件
导线连接
● 半导体分立器件
单面印刷板
● 集成电路
双面印刷板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多层印刷板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电子管体积大、重量重、耗电高,使用 导线连接。
1. PCB的分类
按孔导通状态分:埋孔板,盲孔板,通孔板
盲孔 Blind Via 盲孔 Blind Via
埋孔 Buried Via
通孔 Drilled Through Via
1. PCB的分类
按成品软硬区分 :
▪ 硬板 Rigid PCB (刚性板) ▪ 软板 Flexible PCB (挠性板) 见左下图 ▪ 软硬板 Rigid-Flex PCB (刚挠结合板)见右下图
电解电容
电阻 接线端子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相对于电子管,半导体器件体积小、重量 轻、耗电小、排列密集适用于单面印制板
电子管
三极管
电阻
电解电容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焊接面(底层)
单面板
元件面(顶层)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布线更加复杂,此时单面 板已经不能满足布线的要求,由此出现了双面 板——双面布线。
显示器 端口
内存插槽 硬盘端口
电源端口
PCI插座 软驱端口
电源开关、指示灯等端口
3. 确认元器件安装方式
① 表面贴装 ② 通孔插装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本章主要介绍印制电路板的元件布局及布线原那么;应用PROTEL设计印制电路板的根本步骤及设计例如;印制电路板的手工制作和专业制作的方法,并以实验室常用的VP108K电路板制作系统为例,介绍了PCB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章末附有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训练。
现代印制电路板〔简称PCB,以下PCB即指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大多使用电脑专业设计软件进展,PCB的制作也是通过专业制作厂家完成的。
因此,大批量的PCB生产常常是用户自己设计好印制板,将文档资料交给印制板生产厂家,由其完成PCB板的制作。
PROTEL就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印制板设计软件,它设计出的印制板文档可以广泛地被各专业印制板生产厂家所承受。
因此本章首先介绍使用PROTEL进展印制板设计的一般步骤,给出一个设计例如,然后简单介绍手工制作印制板的一般方法,最后介绍适合于实验室的印制电路板制作设备VP108K。
121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原那么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艺环节,假设设计不当,会直接影响整机的电路性能,也直接影响整机的质量水平。
它是电子装配人员学习电子技术和制作电子装置的根本功之一,是实践性十分强的技术工作。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根据电路原理图进展的,所以必须研究电路中各元件的排列,确定它们在印制电路板上的最正确位置。
在确定元件的位置时,还应考虑各元件的尺寸、质量、物理构造、放置方式、电气连接关系、散热及抗电磁干扰的能力等因素。
可先草拟几种方案,经比拟后确定最正确方案,并按正确比例画出设计图样。
画图在早期主要靠手工完成,十分繁琐,目前大多用计算机完成,但前述的设计原那么既可适用于手工画图设计,也可适用于计算机设计。
对于印制电路板来说,一般情况下,总是将元件放在一面,我们把放置元件的一面称为元件面。
印制板的另一面用于布置印制导线〔对于双面板,元件面也要放置导线〕和进展焊接,我们把布置导线的这一面叫做印制面或焊接面。
如果电路较复杂,元件面和焊接面容不下所有的导线,就要做成多面板。
pcb电路板制作流程

pcb电路板制作流程PCB电路板制作流程可以分为六个主要步骤:设计、制版、蚀刻、钻孔、贴装和焊接。
设计是整个流程的第一步,通过使用软件,设计师将电路板的图形化表达出来。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所需的电路结构和功能,在软件中进行布线,确定元器件的位置和走线。
设计完成后,将电路板的设计文件导出,准备进行制版。
制版是将设计文件转换为实际电路板的步骤。
首先,将设计文件打印在透明膜上,形成透明膜模板。
然后,将透明膜与覆胶剂粘合在一起,形成覆盖了电路设计图案的覆胶模板。
接下来,将覆盖了设计图的覆胶模板与铜制电路板压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曝光。
曝光后,使用化学溶液洗掉未曝光部分的覆胶,暴露出的铜将作为电路连接。
蚀刻是将暴露在铜电路板上的部分通过化学处理去除的过程。
将蚀刻液倒入特殊容器中,将设计图案的覆盖了覆胶的电路板放入其中。
通过蚀刻液的作用,未被覆胶保护的铜将被腐蚀掉,留下设计图案的形状。
完成蚀刻后,将电路板清洗干净,准备下一步的钻孔。
钻孔是将电路板上的孔凿开的过程。
将设计图纸放在电路板上,使用钻床在图纸上标注的位置上钻孔。
这些孔将用于安装元器件和连接电路。
完成钻孔后,将电路板清洁干净,准备进行贴装。
贴装是将元器件粘贴在电路板上的过程。
现代的PCB制作中,通常使用机械贴片技术(SMT)来进行元器件的贴装。
通过特殊的粘贴和热风熔化技术,将元器件粘贴在电路板上的相应位置。
完成贴装后,需要进行焊接。
焊接是将元器件与电路板焊接在一起的过程。
通过使用烙铁或其他相关设备,将元器件的引脚与电路板上的焊盘相连接。
焊接完成后,对焊接部分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焊点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PCB电路板制作的基本流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PCB制作过程也在不断进化,但整体的制作步骤基本保持不变。
PCB电路板在现代电子产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制作流程是一项精密的工艺,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严格控制。
这也是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简述pcb设计流程

简述pcb设计流程PCB设计流程是指在电路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工具将原理图转换成PCB版图,实现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
该过程包括电路设计、原理图绘制、PCB布线、元器件库管理、印刷板制造等多个环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PCB设计流程的具体步骤。
1. 电路设计在进行PCB设计前,需要对电路进行设计。
这个环节需要考虑电路的功能、性能、稳定性等因素,通过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分析与测试。
此外,电路设计还需要确定电路的元器件、参数、布局等方面,为后面的PCB设计提供基础。
2. 原理图绘制原理图是电路设计的核心,是电路板设计的基础。
原理图绘制需要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将电路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布局,并根据电路连接关系进行连线。
原理图绘制的质量、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面PCB布线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3. PCB布线PCB布线是将原理图转换成PCB版图的过程,是整个PCB设计流程中最核心的环节。
在布线过程中,需要按照原理图的布局和连接方式进行导线布置,并根据元器件的性质、功率等因素进行走线规划和优化。
此外,在布线时还需要考虑信号完整性、电磁干扰等因素,提高电路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4. 元器件库管理元器件库管理是PCB设计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包括元器件库的建立、维护和更新。
元器件库的正确建立和维护,能够提高PCB 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5. 印刷板制造印刷板制造是将PCB版图制作成真实的印刷板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PCB制作、贴片、焊接等多个环节。
印刷板制造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电路的工作效果和稳定性。
总结以上就是PCB设计流程的主要步骤。
整个流程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细致的设计和精细的制造过程,才能保证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进行PCB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PCB 尺寸、元器件布局、阻抗控制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电路的性能。
因此,在PCB设计中需要细致认真,不断改进和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电路板的五大设计方法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很多pcb电路板制作爱好者,在业余时间会常常喜欢自己操作制作些电路板,总结了以下制作五大方法,相信总有一个适合你。
制作方法一:1、将敷铜板裁成电路图所需尺寸。
2、把蜡纸放在钢板上,用笔将电路图按1:1刻在蜡纸上,并把刻在蜡纸上的电路图按电路板尺寸剪下,剪下的蜡纸放在所印敷铜板上。
取少量油漆与滑石粉调成稀稠合适的印料,用毛刷蘸取印料,均匀地涂到蜡纸上,反复几遍,印制板即可印上电路。
这种刻板可反复使用,适于小批量制作。
3、以氯酸钾1克,浓度15%的盐酸40毫升的比例配制成腐蚀液,抹在电路板上需腐蚀的地方进行腐蚀。
4、将腐蚀好的印制板反复用水清洗。
用香蕉水擦掉油漆,再清洗几次,使印制板清洁,不留腐蚀液。
抹上一层松香溶液待干后钻孔。
制作方法二:在业余条件下制作印制板的方法很多,但不是费时,就是“工艺”复杂,或质量不敢恭维。
而本人制作印刷板的方法就属于综合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如下:1、制印板图。
把图中的焊盘用点表示,连线走单线即可,但位置、尺寸需准确。
2、根据印板图的尺寸大小裁制好印板,做好铜箔面的清洁。
3、用复写纸把图复制到印板上,如果线路较简单,且制作者有一定的制板经验,此步可省略。
4、根据元件实物的具体情况,粘贴不同内外径的标准预切符号(焊盘);然后视电流大小,粘贴不同宽度的胶带线条。
对于标准预切符号及胶带,电子商店有售。
预切符号常用规格有D373(0D-2.79,ID-0.79),D266(0D-2.00,ID-0.80),D237(OD-3.50,ID-1.50)等几种,最好购买纸基材料做的(黑色),塑基(红色)材料尽量不用。
胶带常用规格有0.3、0.9 、1.8、 2.3、3.7等几种。
单位均为毫米。
5、用软一点的小锤,如光滑的橡胶、塑料等敲打图贴,使之与铜箔充分粘连。
重点敲击线条转弯处、搭接处。
天冷时,最好用取暖器使表面加温以加强粘连效果。
6、放入三氯化铁中腐蚀,但需注意,液温不高于4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