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唱四要素之

合集下载

浅谈歌唱中的“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

浅谈歌唱中的“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

浅谈歌唱中的“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1. 引言1.1 什么是“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指导歌唱者在演唱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在歌唱中,要做到音准稳定、音色美妙、情感真挚、形象生动等方面,就需要遵循“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

所谓“四字标准”,即以“准、美、情、形”为标准。

“准”是指音准要准确无误,要求歌唱者能够唱出准确的音高;“美”是指音色要美妙动人,要求歌唱者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情”是指情感要真挚感人,要求歌唱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中;“形”是指形象要生动丰满,要求歌唱者能够根据歌曲内容塑造出逼真的形象。

而“六字定律”则是指“准、稳、正、饱、净、韵”六个方面的要求。

“准”、“稳”、“正”是指音准、音节、节奏要准确稳定整齐;“饱”、“净”、“韵”是指声音要饱满圆润、清澈纯净、有韵律美感。

遵循“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有助于提高歌唱者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表演效果,是歌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原则。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这两个概念在歌唱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

2. 正文2.1 “四字标准”的内涵“四字标准”是指歌唱中的四个基本要求,包括“准、稳、准、美”。

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歌唱的四个方面:音准、节奏稳定、音色准确和声音美感。

在歌唱中,音准是最基本的要求,指的是唱歌时音高要准确无误,不能走音。

节奏稳定则要求歌手能够准确把握节拍,保持音乐的稳定性。

音色准确要求歌手能够根据歌曲的情感和风格调整声音的音色,让听众产生共鸣。

声音美感则是指歌手要有优美动听的声音,让人感觉舒适愉悦。

在实际歌唱中,要想做到“四字标准”并不容易,需要歌手有扎实的音乐基础和练习技巧。

需要不断地练习提高自己的音准感和节奏感,同时要学会调整声音的音色,让自己的声音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只有在不断地练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四字标准”,达到高水平的歌唱表演。

关于歌唱科学发声的四个要素

关于歌唱科学发声的四个要素

关于歌唱科学发声的四个要素国家大剧院李欣桐歌唱中最重要的技巧在于气息控制。

连贯圆滑的旋律线条是建立在稳定连贯的气息的基础上。

声带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只能通过气息来间接的控制。

气息要少而稳定。

每个人每天都在不间断地呼吸,在人们日常说话的时候,也很少会顾及到呼吸的存在,这是因为的大脑和身体已经习惯和适应了自身活动所需要的气息量,从而可以自发的作出调整。

唱歌的终极目标也是如此,意大利有一句流行语就是:谁懂得很好的呼吸和吐字,谁就懂得了很好的歌唱。

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勤奋的练习,从而是自己的肌肉适应个体本身在歌唱时所需要的气息状态,而达到下意识的调整。

学习歌唱最常用的呼吸练习是颤音练习。

颤音练习也分唇部颤音和舌尖颤音两种。

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产生相对稳定的气流来通过舌尖或唇部,从而产生持续的稳定的颤音。

初学者最好每天至少半小时的气息练习,保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持续的气息训练可以使歌者腹部的肌肉慢慢变得协调而有力,从而为进一步的歌唱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气息的另一个很好的练习是跳音练习。

通过快速的腹部运动挤压气体通过喉头,从而大大增加歌者腹部肌肉的灵活性,从而适应快速的音程变化,这个练习对于罗西尼男高音、罗西尼女高音、女中音尤为重要。

跳音听起来是变化多端充满跳跃的,而气息本身是非常稳定的保持在身体下腹部的。

音准节奏的准确其实就是气息控制的准确。

特别是17 世纪末,盛行即兴演唱高难度的花腔华彩乐段,演唱这些技巧性极高的花腔需要很好的音准听觉节奏,说到底还是气息的运用。

还有一种训练方法就是长吐气。

为了演唱缓慢优美的乐句,歌者也需要这一方法的练习,就是尽可能使自己的吐气越缓慢、越均匀越好。

吐气的同时,保持住下腹部内部的压强。

这需要下腹部肌肉和横膈膜协作用力。

这个练习是非常有用的一个练习,要养成一口气唱完一个乐句的习惯。

刚开始练习时也许会感觉很困难,长时间练习后就会知道这绝对是一个良好的习惯。

同时,气息量的控制也需要注意,气吸的过满会觉得很憋气,影响声音的流动和连贯;气吸的不充分不足够,就难以完成连贯句子的优美表达。

浅谈歌唱中的“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

浅谈歌唱中的“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

浅谈歌唱中的“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四字标准”。

所谓“四字标准”,指的是“准确、清晰、自然、真实”。

这个标准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要求,是歌唱者必须要严格遵守的。

首先是“准确”,这指的是歌唱者要准确地把握音高,要保证唱得准确无误。

音准是歌唱的基础,如果音准不准确,就会严重影响歌曲的表现效果。

其次是“清晰”,歌唱者要将每个音节都清晰地发音,不能含糊不清。

清晰的发音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歌词和情感。

接下来是“自然”,歌唱要自然而不做作,要把握好节奏和气息,不要过于刻意。

最后是“真实”,歌唱者要把握好歌曲的情感,要用心去诠释歌曲,让观众感受到歌曲的真实情感。

这四个标准对于歌唱者来说非常重要,只有严格遵守这四字标准,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歌唱水平。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六字定律”。

所谓“六字定律”,指的是“放松、均匀、自然、流畅、宽广、有力”。

这六个要素对于歌唱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它们是歌唱表现的关键。

首先是“放松”,歌唱者在歌唱时要放松身体,要保持松弛的状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声音。

其次是“均匀”,歌唱者要保持音质的均匀,不能有明显的起伏或断裂。

再次是“自然”,歌唱要自然而不做作,声音要自然地流畅,不能生硬刻板。

接着是“流畅”,歌唱者应该在歌唱时保持声音的连贯流畅,不应该有明显的颤抖或突兀。

然后是“宽广”,歌唱者要在歌唱时注意声音的扩散和呼吸的宽广,以便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气势。

最后是“有力”,歌唱要有力度,要用力唱出歌曲的情感,要让观众感受到歌曲的力量。

在歌唱的过程中,要同时遵循“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歌唱水平。

歌唱者要严格遵循这些规律,不断地进行训练和练习,以期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在歌唱中还要注重舞台表现和情感表达,要将“四字标准”和“六字定律”贯穿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在歌唱的过程中,歌唱者还要注重歌曲的情感表达。

歌曲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在唱歌时要通过声音和表情来表达出歌曲的情感,要让观众从中感受到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

浅论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

浅论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

歌唱的技巧包括很多方面 , 其中气息 的运用 、 力度 的对 比、 音色的变化 、 速度 的快慢等都是基本要
素 。本 文对这 几个 歌 唱的要 点浅 谈一 下 自己的认 识 和感受 。


演 唱 中气 息 的 运 用
声乐 艺术发 展到 今天 , 歌 唱者 对歌 唱 的呼吸基 本 上都有 统 一认 识 , 认 为气 息是 歌 唱 基础 , 良好 的呼
黔 南 民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 1 3年 第 2期
浅 论 歌 唱 黔 南 民族 师范 学院 音 乐 系, 贵州 都 匀 5 5 8 0 0 0 )
摘 要: 对歌 唱的四个基本要素 气息 、 力度 、 音 色、 速度进行研 究和探讨 , 可以为演唱者 了解和 掌握演唱技 巧、 提 高声
U U Ya n g
( D e p t . , o fMu s i c ,Q i a n n a n N o r ma l C o l l e g e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 D u y u n 5 5 8 0 0 0 , C h i n a )
音的表现 能力提供借鉴 和帮 助 , 以期使 演唱更具感染力。 关键 词: 歌唱要素 ; 研 究探 讨 中图分类号 : J 6 1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2 3 8 9 ( 2 0 1 3 ) 0 2— 0 1 0 8— 0 3
An I n i t i a l S t u d y u p o n t h e F o u r El e me n t s f o r S i n g i n g
以上甚 至全身 都处 于 紧张状 态 。因为 如果 只把注 意力放 在 吸气 上 的话 , 必定 会造 成胸 、 喉、 下 巴用劲 , 而 导致 横膈 膜落 不下来 , 声 音搭 不 上气息 , 发 声时必 定 会造成 发 声腔 体 紧 张 , 声 音 岂 能不 僵 ?我们 不 妨体 会 一下平 常说 话 , 不论 说多 长句 子 , 音 量 多大 , 都不会 特意 的 去吸 气 , 不 会说 完 一 句话 , 接着 特 意 吸一 口 气 再说 下一 句 。我 们 没有 主动 去吸气 的意识 , 可我们 却 能一 直长 时 间 的说 下 去 , 气 也 没觉 得 不够 用 , 也 没有感 到憋得 难 受 , 这 又是 为何 呢 ?因 为我们 在 自然 的生 活状态 中 , 吸气 时是 被动 的吸气 。说 话用 多少 气, 就流放进 肺里 多少 , 一 点不 多 , 一 点不 少 , 比较适 度 。在 正 常的生 活状 态 , 人 被 动吸气 呼 吸 自然 , 这样 人 的身 体是 放松 的 , 身 体各 部位 也 是平衡 的。而一 旦特 意去 吸气 , 必 定会 牵扯 胸 、 喉、 下 巴等 肌 肉用 力 ,

浅谈歌唱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浅谈歌唱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浅谈歌唱中的几个重要因素【摘要】歌唱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喉音控制、气息管理、咬字发音、情感表达和练习方法。

喉音控制是指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来保护声带,避免出现声音失真或疼痛。

气息管理是指控制呼吸的力量和流量,确保声音富有表现力和持久力。

咬字发音是指清晰地发音每个音节和词语,使歌曲更具表现力和情感。

情感表达是歌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投入感情和情绪,使演唱更加动人和感染力。

练习方法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持之以恒地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和表现能力。

歌唱中的这些重要因素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首优秀歌曲的精髓,也是歌手不断提高和突破的关键。

【关键词】歌唱、重要因素、喉音控制、气息管理、咬字发音、情感表达、练习方法1. 引言1.1 引言歌唱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传达情感,让人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在歌唱这个领域里,有许多重要因素可以影响一个歌手的表现水平。

从喉音控制到气息管理,从咬字发音到情感表达,每一个细节都能对歌唱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练习方法更是决定了一个歌手能否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自己的关键所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歌唱中的这几个重要因素,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技巧,帮助读者了解歌唱的奥秘,提升歌唱的技巧水平。

无论你是已经有一定歌唱经验的歌手,还是初入这个领域的新手,都可以从本文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和方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歌唱的世界,感受音乐的魅力,用声音传递情感,用歌声感动世界。

结束。

2. 正文2.1 喉音控制喉音控制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喉音控制指的是通过调节声带的张力和震动频率来产生不同音调的能力。

在歌唱中,喉音控制直接影响着声音的音色、音质和音准。

正确的喉音控制可以让歌唱者发出清晰、准确的音调,同时也能够保护声带,避免出现嗓子疼痛或声音嘶哑的情况。

要提高喉音控制的能力,歌唱者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加强声带的肌肉记忆。

可以通过练习发声音阶、唱长音符等方式来训练喉音控制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歌唱的基本要素及其训练体会

歌唱的基本要素及其训练体会

教学研究歌唱的基本要素及其训练体会沈阳音乐学院 何月从普通角度来看,歌唱几乎是每一个人都会的技巧,而从专业角度看,歌唱则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艺术技巧。

近年来,随着歌唱艺术的发展,人们对歌唱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从听觉上得到满足,更需要从歌唱者的歌声当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思想的慰藉。

这就需要歌唱者能够在平时的训练中,牢牢掌握和应用歌唱的四大基本要素,从呼吸、发声、语言、共鸣等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与舞台表现力。

一、歌唱基本要素之呼吸呼吸对于歌唱重要性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呼吸、运气对于歌唱的重要性。

人类的发声主要是通过气息冲击声带造成的,气息的频率不同、强度不同、形式不同,其冲击声带所带来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

因此,在歌唱中,各个声调的发声都应有标准的呼吸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气息冲击声带的准确性,得到我们想要的歌声。

呼吸的训练体会歌唱的呼吸一般包括三种类型:第一,胸式呼吸,也就是将气息吸入胸腔,在吸气的过程中,双肩在呼吸作用下略微向上抬起,颈部的肌肉应保持紧张状态,胸式呼吸方法是人们日常的生存呼吸方法,在歌唱中并不常用,其原因在于吸气的深度太浅,发声时常见挤卡、刺耳等问题,声音不够圆润;第二、腹式呼吸,气息可直达腹腔,随着气息的吸入,腹部逐渐隆起,腹式呼吸方法也不利于歌唱,发出的声音较为沉闷,常出现气息不够用的问题;第三、胸腹式联合呼吸,这是目前歌唱专业中一种最为合理有效的呼吸方法。

对于呼吸技巧的训练,可从生活入手。

例如板凳训练法:训练者坐在板凳前三分之一的位置,打开双腿,作弯腰姿势,将双肘关节自然放在膝关节处,感受吸气时的身体状态,此时胸腔会自然生出气息,以手按压自身后背和腰部位置可以明显感觉到气息的存在,此时的状态即为歌唱的吸气状态,常做此训练,可以形成对歌唱吸气状态的肌肉记忆和体感记忆。

呼气仍然按照吸气的感觉进行,让气息缓慢从身体中呼出去,反复训练可以提高隔膜的力量。

浅谈歌唱的基本要素

浅谈歌唱的基本要素

浅谈歌唱的基本要素【内容提要】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是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声带通过气息的冲击产生声音,声音经过共鸣腔体得以扩大和美化,最后通过语言的装饰和深化,融入作者的情感,形成美妙动听的歌声。

四个要素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关键词】歌唱呼吸发声共鸣语言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

呼吸是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声音经过共鸣腔体得以扩大和美化而形成动听的声音。

在歌唱活动中,呼吸、发声、共鸣这三者是同时存在的有机统一体,如果没有呼吸,没有共鸣,嗓子的运动也不存在。

只有用歌唱所需要的呼吸、共鸣,嗓子才能唱出歌唱所需要的声音。

如果说嗓音是构成歌唱的物质基础,那么语言则构成歌唱的情感基础,它是演唱赖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一、歌唱的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是声音技巧的能源。

歌唱中,强、弱、快、慢、欢乐和悲伤、幽默和愤怒等音节和情绪的变化,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与呼吸的正确运用和控制分不开的,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歌唱效果的好坏。

但是歌唱的呼吸与生理性的呼吸是大不相同的,生理性的呼吸是本能的,人人都会,歌唱的呼吸变化很多,而且吸的深,用的久,可以说是一种运动。

人的呼吸有两组肌肉带动,一组是管吸气的肌肉群,包括前胸以下(主要是两肋)、腰部周围和后背;另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生活中感叹的“啊”、“唉”、咳嗽、打喷嚏都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这组肌肉群很强但歌唱时不需要很多,一般呼气肌肉的动作就够用。

歌唱者在吸气时要用鼻子和嘴一起吸,并且吸气时的口腔应当是放松的,那么怎样才算是深呼吸呢?这里有两个方法:一是坐在椅子上,身体放松,两腿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吸气,会感觉到吸的深度和力量是在腰围、后背、后腰等部位,并都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深呼吸的部位,站着呼吸不易感觉到;另一个方法就是弯腰90度,两臂放松自然下垂,两脚略分开,这时吸气,气息很自然地吸到腰的周围,后背后腰有明显地膨胀感,这是唱高音用气的位置。

如何理解歌唱中的四个重要环节

如何理解歌唱中的四个重要环节

如何理解歌唱中的四个重要环节[摘要]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知识性、系统性以及实践性高度结合的综合学科。

我在声乐的学习、演唱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众多的声乐理论著作中,对演唱技术、发声训练的要求基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一般可以总结为“沉”“挡”“挂”“亮”这四个重要环节。

这四个环节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是下一个环节的前提、基础,它表现出从吸气到发声这一个瞬间的依次有序的运动过程。

因此,在歌唱的发声过程中,必须掌握和运用好这四个重要环节,才能演唱出明亮集中、圆润通畅、轻盈飘逸、优美动听的声音。

关键词: 气沉丹田呼吸声带挡气高位置共鸣一、“沉”,即气沉丹田歌唱需要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歌唱。

气息就是歌唱的源泉和动力。

早在我国古代的《乐府杂录》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的说法。

气息掌握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歌唱的声音,没有较好的气息控制,也就不会有优美动听的声音。

歌唱的呼吸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较为自然的一种呼吸方式,这一类的呼吸主要是用胸腔来控制气息,采用这种呼吸时,双肩容易上提,只采用胸部的空间来进行呼吸活动,这样就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气息吸的就会浅,也就不能充分的利用横膈膜和腰腹部的力量去控制气息,同时也容易造成喉咙的紧张,音域也不容易扩展,声区也不容易统一,极易产生生硬的音响效果。

我国民族传统的演唱方法讲究“气沉丹田”。

这里就采用了腹式呼吸的方法,这种呼吸主要是用我们的腹部来控制气息。

当我们吸气时,小腹和腰部之间会有憋住和缩紧的感觉,横膈膜下压形成对抗的力量,这时气息的压力就会增大形成气流并冲击声带,从而发出声音。

这一类的呼吸气息吸的过于深,虽有集中的声音,但缺乏弹性和灵活性,音域也不容易扩展。

腹式呼吸的方法与欧洲传统的唱法存着这不同之处。

欧洲的传统唱法讲究的是胸腹联合式呼吸,这也是目前声乐界公认的最理想、最科学的一种呼吸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歌唱四要素之摘要:在声乐研究中,有许多研究是针对歌唱要素来展开的,在这些研究中,歌唱要素的范畴定论都不尽相同。

笔者通过声乐理论学习和对声乐浅显的研究,则更加倾向于现代理论研究上所通指的四大歌唱要素,即字、声、情、气这四要素。

从这四要素中,本文着重从“声”这一要素加以分析,浅析了咬字吐字、气息、共鸣腔体与发声状态这四个要素在“发声”中的重要性与关联性。

关键词:发声;咬字;气息;共鸣;状态一、发声中的咬字与吐字(一)准确咬字、吐字的重要意义声乐艺术作为一门叙述情感的艺术,从本质上说,就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

语言,就是通过“文字”来以字傳情;音乐,就是通过音调的此起彼伏,抑扬顿挫来把语言串通起来。

在声乐里,“说”是“唱”的基础,“字”是“情”的载体。

因此,在声乐发声中,准确的“咬字”“吐字”不仅对传递歌词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是缔造情感艺术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歌唱发声中,为了塑造完美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使歌声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就必须做到正确的咬字和吐字。

具体来说,咬字,就是按照拼音中声母的发音要求来予以咬准。

吐字,则是指正确的将韵母部分的发音吐出来。

咬字时做到咬音清晰,吐字时做到收清字尾。

在声乐中,根据汉语发音的特点,一般而言,把字分为了头、腹、尾三部分。

字头就是指的声母,字腹则是指韵母,字尾又叫收音,也叫归韵。

在歌唱发声中,咬字吐字的过程都必须从这三个部分来进行严格要求和掌握。

声母作为字头,实际上,只是发音中的一种阻力而已;韵母作为发声的主要部分,要求发声时字正腔圆;字尾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收尾,却要求轻巧、准确,而且字尾的拖音,往往也是传递歌唱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咬字、吐字在发声中的具体运用第一:咬字、吐字与声音中的情感在声乐演唱中,我们常说道时“以字传情”、“声情并茂”。

这里的“情”,是指歌曲中的情感,情感作为一种艺术的升华,是歌声中的灵魂,是抵达声乐艺术顶端的重要保障。

在歌唱中,要抒发歌唱情感,首先就要做到正确、合理的咬字、吐字。

在声乐歌唱中,不同情感特点的歌曲具有不同的咬字吐字方法。

比如,在演唱情感强烈,感情色彩雄壮的歌曲时,咬字就要咬得紧,要咬出一种结实感,释放一种喷弹力,声音则以“钢”为主。

以声乐歌曲《松花江上》为例,《松花江上》是一首描述“九一八”事变的爱国歌曲,其情绪悲愤,情感饱满。

在演唱这首歌时,尤其是在高潮处的“爹娘啊”、“欢聚在一堂”这几个词上时,做到咬字要硬,且声音要钢。

只有这样,演唱者才能把心中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充分的演绎出来。

而在演唱《玛依拉》这种曲调活泼的歌曲时,则要通过快速、活泼的咬字的方法来表现歌曲的欢快之情;在演唱《摇篮曲》这种充满母爱的歌曲时,就要注重咬字的轻柔和圆滑,收音也要较为缓慢。

只有把握好咬字吐字与歌曲情感的关系,才能科学、合理的完成对歌曲艺术的二度创作,才能做到“字里传情”“声情并茂”。

第二:咬字、吐字与声音的艺术与自然界的各种发声相比,歌唱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它是诗的语言与音乐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歌词作为表现这种艺术形式的重要载体,既要传递歌曲的思想内容,又要承载歌曲艺术情感。

因此,在歌唱中,正确的咬字与吐字是准确表达歌词的唯一途径。

如果没有正确的咬字、吐字,不仅影响歌词的正确表达,而且将会影响到整首作品的情感抒发,将会在毁掉歌词美感的基础上,破坏歌曲的艺术韵味。

二、发声中的气息在发声的四要素中,气息作为重要的因素,是决定声乐演唱好坏的关键因素。

沈湘教授曾说:“在歌唱发声中,最要紧的是气息和声门的关系,歌唱发声时,一定要把这种关系找对,将它们摆在最协调,最合理的状态之中”。

可见,在歌唱时,发声要达到最佳状态,就要平衡气息在声音中的运用。

(一)歌唱中气息的动力系统歌唱中的气息与现实生活中的呼吸有着本质区别。

二者虽然都是依据呼吸系统的来进行机体控制的,但实际上,歌唱发声中所提到的气息,是靠着震动的声带,按照音乐艺术的要求在音高的变化上来回起伏的。

从生理上讲,人们的呼吸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即安静呼吸、劳动呼吸以及歌唱呼吸。

相比起前两种呼吸,歌唱呼吸是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掌握的一项呼吸技巧,也就是声乐中我们常常说到的“练声”。

歌唱呼吸时,注重的是吸气快、呼气慢。

一首歌曲,表达的情感是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还是明朗欢快,都与气息的运用紧密相连。

在声乐中,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肌,肋肌这些动力系统相互配合,以此来平衡气息,是声乐歌唱中最完善,也是最科学的呼吸方法。

(二)气息与歌唱发声中的具体运用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主要是依靠气息这个源动力的支撑。

气息在歌唱发声中的运用,对歌唱者发声过程中的音色、音质与声音的大小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

正确的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就掌握了歌唱发声的精髓;正确的掌握气息中的换气点,就能将歌曲中的情绪演绎的淋漓尽致。

第一,气息在歌唱发声中能决定声音音高。

在歌唱发声中,我们主要是通过胸腹式呼吸方法来控制气息的。

胸腹式呼吸方法,主要是运用气沉丹田的方式,让胸腹式连接的部位作为气息的支撑点,使喉咙呈现松弛,依靠气息与声带的震动来调节音高的状态。

比如说,在演唱高音歌曲时,演唱者是通过对气息的控制,使喉咙呈现管状,让声音从下而上,喷涌而出。

而在演唱低音歌曲时,则是通过对气息的控制,将气息源源不断的提上来。

在歌唱发声中,注重的是“唱”,而不是纯粹的用嗓子去“喊”,气息的运用,能赋予歌曲情感和灵魂。

第二,气息在歌唱发声中能决定声音的情感。

与说话不同,唱歌是在说话的基础上,用音乐的形式,将情感寄托在歌曲中,通过“唱”的过程表现出来。

而歌唱艺术的关键点,就在于这个“唱”的过程赋予了声音以情感。

然而,在歌曲中,这些隐含的情感要如何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对气息有较好的控制力度。

比如说,在演唱曲调欢快的歌曲时,对气息的控制就不用太过夸张和生硬,依照灵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表现出真情实感;而在演唱类似于《松花江上》这类具有仇恨情感的歌曲时,就要增加对气息的把控力度,不断的运用气息的变换,让气息与声带产生不同程度的震动,以此来表达创作者的愤怒感。

在歌唱中,要正确的运用气息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情感的歌曲中,依据气息对声带的控制,使声音的高低、强弱、连顿都逐一运用到位,配合情感表达,刻画歌唱的艺术性和形象性。

三、发声与共鸣腔体(一)共鸣与共鸣腔体从物理学上来讲,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要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就称之为“共鸣”。

在声乐上讲,共鸣腔体指的就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与声带之间的相互振动产生的不同效果,因为只有呼吸通道能发声。

在声乐演唱中,发出的声音是否优美,情感是否丰满,艺术形象是否生动,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共鸣腔体的运用是否有效,合理。

根据发声的原理,声乐中,将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音区划分为了不同的共鸣类型。

比如,高音,我们也可以说是头音,因为在发出高音时,主要运用的是头腔共鸣。

各个共鸣腔体之间,他们的关系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

比如,在口腔共鸣与鼻腔共鸣的共同使用下,声音就会变得更加洪亮,清脆,这样的声音效果,就比较适合年轻女性的歌唱角色。

而胸腔共鸣,因为声音低沉,深厚,所以在演唱低音歌曲或者情感比较庄严的歌曲时使用的比较多。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在具体歌唱发声时,演唱者都要通过不停的变换共鸣腔体来维持声音的立体化,情感化,和艺术化。

(二)共鸣腔体在发声中的具体运用在声乐艺术中,一切正确的发声和艺术性的歌唱,都与共鸣腔体的合理、正确使用密不可分,正确的掌握共鸣腔体在发声中的关键位置,是使歌唱艺术表现的事半功倍的重要依据。

在歌唱发声中,要运用好共鸣腔体,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良好的基音是获得共鸣的前提。

基音作为与声带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它需要声带保持充分的舒展性才能发出来,只有在声带充分舒展和完全闭合的张力下,各个呼吸通道里的空腔才能自由的进行振动,从而产生良好的基音,引发共鸣。

第二,通畅的气息是获得共鸣的基礎。

共鸣的出现得益于正确的呼吸和通畅的气体,如果在共鸣腔体的使用中,气息出现停顿、断续都会影响到到气压、气流与气量的排除,从而导致共鸣的正确使用。

在发声中,良好的共鸣对声音而言,不仅有着扩大音量,改善音色的积极作用,还能使发声达到一个整体性和融会贯通的艺术感。

在歌唱发声中,要保持好良好的呼吸状态和歌唱状态,将头腔、口腔及胸腔共鸣这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配合歌曲情感特征进行细致的发声艺术化。

四、发声状态歌唱中,除了与咬字、气息、共鸣腔体这三者与歌唱发声息息相关以外,还有最为客观的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发声的状态。

歌唱发声作为人体心理与生理运动交织的一种反应,常常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因为受心情影响、身体状态影响都会导致发声状态发生变化。

而且这两者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者休息不足的情况,这些生理反应势必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紧张、缺乏自信、怯场等负面情绪,导致演唱者不能以最佳的演唱状态去进行歌唱。

反之,如果出现心理上的情绪波动,比如说怯场、紧张、心神不定等现象时,也会给生理上的发声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麻烦,如果不能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进行演唱,在歌唱时就会导致身体的各个技能和器官不能收放自如的配合时发声,进而影响到歌唱的真实水平。

所以,发声状态在演唱中虽然不是一项需要去训练的声乐技巧,但是它作为一个变数,常常影响到声音的正常发挥。

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声乐演唱者,在歌唱中,如果要做到顺利的发声,平常也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加强,使自己的发声状态随时保持到一个可以“应战”的状态之中。

参考文献[1]贺丽员.论音乐要素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6.[2]郭燕龙.也谈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J].黄河之声,2013(21):89-90.[3]周友爱.论歌唱艺术的四要素—“字”、“气”、“情”、“声”[D].西北民族大学,2013.程龙(1989—),男,山东菏泽,江苏师范大学,音乐表演(声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