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共24张PPT)(教与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共24张PPT)(教与学课件)

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
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
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D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 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是攻克东都洛阳,而后夺取潼关,
威胁长安,之后唐玄宗仓惶逃走。这里的“叛军”首领包括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皇帝终日沉溺酒色、 歌舞之中,对所面临的各种危机置之不理,至此一派繁华的盛 唐气象,一去不复返。这一场景出现于( B )
初中历史课文教与学
【教育教学】 【教学课件】【教育培训】【课文教育】【课文教学】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开放的时代
※学习目标
1. 了解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史实。 2. 了解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以及之后五代十国 的更迭与分立。
※知识梳理

背景:①__开_元_____末年以后,朝政日益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日 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史 爆发:755年,②_安__禄__山___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
之 一起发动叛乱
安 乱 平定:③__7_6_3__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影响:唐朝的国势从此④_由__盛__转__衰___,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之 乱 与 唐 朝 衰 亡
黄巢 起义 与唐
黄 巢 起 义
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⑤ ___藩__镇__割__据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趋势:_统__一_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
趋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0张PPT)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忆昔开元全盛日, 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
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1)哪位同学能简要说说材料一的意思?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小邑犹藏万家室。 朕尝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 在唐朝皇帝的墓碑中,有一座“无字碑”,它是谁的呢?为什么没有文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无字碑”,探究“无字之谜”。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武则天病逝了。 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朝代: 唐朝 建立者: 李渊 时间: 618年 都城: 长安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于长安 。唐朝开国皇帝、 军事统帅。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因隋文帝独孤皇后
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爱,历千牛备身,谯、陇、岐三州刺史。大业九年 (613年),迁卫尉少卿。 隋炀帝征高句丽,督运粮草于辽东。大业十一年(615年),率兵击破毋 端儿起义军于龙门。大业十二年(616年),率兵御突厥,屡捷。大业十 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时隋朝土崩瓦解,李渊与李世民等于五 月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晋阳。建大将军府,与李建成、李世民等 率兵3万南下。攻克霍邑,斩宋老生;又招降关中孙华起义军。十一月, 攻取长安。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2张PPT)
七年级下历史网上授课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校:远东第二中学
你对唐朝的印象是什么?
女皇武则天
杨贵妃
大唐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目录
一、唐高祖:建立唐朝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贞观遗风 四、唐玄宗:开元盛世(开天盛世)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资治通鉴》
房 谋 杜 断
房玄龄
著 名 宰 相
杜如晦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二)完善科举制度,严格考核官员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
科举制度
科目: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
明经:以帖经为主——考察记忆、背诵
进士:帖经、诗赋、时务策——文才、独立思考能力
贞 完善制度、减轻刑罚 政治清明 观
经济发展 之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 社会安定 治
击败突厥、巩固西域
三、女皇帝武则天——贞观遗风
武则天(624~705), 本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 帝。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 为周,自称为大周圣神皇 帝,并自以“曌”字为名。
三、女皇帝武则天——贞观遗风
的“人”指 ( C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 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 ( A )
A、合并州县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
4.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 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共28张PPT)

以史为鉴篇
推动“一带一路”进程中,能从唐对外关系中获 得什么启示?
国家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
坚持平等合作与开放发展方针 鼓励与支持各行主动走出国门
主权独立才是国家开放的前提
课堂小结 双向交流 开放包容
欧洲、印度
西
唐朝

日本、新罗
原因
影响
启示
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的原因( B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 共派出遣唐使 13 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 过 200 人,从 8 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 717 年)、二十一年(③遣唐规模大 733 年)和开成三年( 838 年)派出
④人员素质高 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
脑洞 时间
英国唐人街 美国唐人街 日 本 唐 人 街
唐朝时期,外国 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
国外华人聚居的地方叫
什么?你们知道其中的
原因吗?
学习新知
遣 唐 使 印
遣唐使船
1 含义: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珎 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 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
端午节 唐装 和服 (始铸于 621 年) 708年) 唐代斗茶 日本 茶道 日本文字 中国文字 (始铸于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史事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 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 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 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 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对边疆的管辖
中书省
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
行中书省
全国其他地区
(除吐蕃、畏兀儿外)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采取因 地制宜的方式,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1.对台湾的管辖
台湾地图
台湾 阿里山
1.对台湾的管辖
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 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 政机构。
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台湾和西藏的统治的, 请说一下具体措施和影响(或意义)?
1.对台湾: 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 湖和琉球。
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 行政机构。 2.对西藏: 措施: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 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 区域。
机构:澎湖巡检司。
(4)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 什么重要意义?
地区:西藏。 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70.人生是厚重的,生活是褶皱的。人生不能一帆风顺,生活不是事事如意;人生不是完美无瑕,生活不是完美顺心;人生不能随意涂画,生活不是想怎么就怎么;人生有路途漫漫,生活是苦乐 参半;人生不都是风轻云淡,生活有悲欢离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是丰富的世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
元朝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 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范围:“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 历史上最大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元朝是如何管理国家的!
二、行省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子、 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还盖小宫 被世人称为“木匠皇帝”。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因果关系)
表现: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 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 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 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 等(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 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 离失所。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课后活动 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答: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树皮 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B.吴三B桂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初一下册历史第15课演示课件.ppt

初一下册历史第15课演示课件.ppt
18年
1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2
A
18年
B 3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18年
4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今南京) 开国皇帝: 朱元璋(明太祖)
18年
5
18年
6
换位思考:
假如你是当朝皇帝朱元璋,你想 采取哪些措施让所有的臣民伏首贴耳 的听从皇帝的指令呢?
( 八股取士增加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考试向标准化、 规范化的重要发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②消极作用: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 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因素之一。它禁锢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 使其致力于钻研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尤其是压抑了科学技 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最严 重的是到了近代继续阻碍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于西方文化 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1、 “靖难之役”: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 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 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 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
23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生于 元至正二十年 (1360年),死于明 永乐二十二年 (1424年),是明太 祖(朱元璋)第四
②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你收集到的故事。
18年
12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明代锦衣卫
18年
锦衣卫印
13
2、加强君权的措施
⑴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
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  (共26张PPT)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画面描绘了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 行乐、众人静听琵琶的情景。
一、安史之乱 1、原因:朝政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内轻外重 2、经过: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 763年,在北方少数民族帮助下,唐朝平定叛乱 3、影响:唐朝由盛转衰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黄巢率众起义,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2、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2、实质和影响
1、黄巢起义
(2)影响:
875年黄巢转战南北,并 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
2、唐朝灭亡: 时间: 907年
人物: 朱温
建立政权: 后梁
相关史事: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 檄文,指斥宦官当政, 纲纪紊乱,贿赂公行, 并宣布要“洗涤朝 廷”,为民除害,对 贪污的地方官吏处斩。 黄巢深受民众拥护, 队伍发展到65万人。”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 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 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 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课 后 活 动: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 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 □节度使势力膨胀
□杨贵妃得宠
□农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 √
课 后 活 动:
2.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 首诗是黄巢起义的预兆。“九月八”是 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 起义时间。 “杀”是要起义。“长安” 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 起义地点。 “黄金(巾)”是凡是支持 尽带黄金甲。 ” 他的人都戴黄巾,以免错杀自己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