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用材林资源基本状况
广西林业基础知识

广西林业基础知识
广西是中国优秀的林业资源区,各种植被类型丰富,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植被类型,其中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类型相对较多。
广西林业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天然森林,也有大面积的人工林。
林业是广西的重要产业之一,其林业基础知识如下:
1.森林类型
广西分布着丰富多样的森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以及温带针叶林等类型。
2.林木资源
广西的森林覆盖面积广泛,森林资源丰富。
其中,常见的林木资源包括杉木、马尾松、柿子树、芒竹、茶树等,而且广西的南美洲松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纹理清晰,因此品质较高,常被用作高档家具、地板等的材料。
3.防治林火
广西林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森林火灾的发生,因此广西的林火防治非常重要。
广西林业部门通过定期巡逻、监测和预警、开展宣传教育和加强立法等方式,全面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监测和及时处理,有效保护了广西丰富
的森林资源。
4.森林经济
广西的林业经济是重要的产业之一。
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地域性。
林业经济主要依托于木材、竹子、药材、食用菌等资源的采集和加工,发展广西林业经济既可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总之,广西是中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区之一。
广西的林业资源丰富、品种多样,有着宝贵的林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广西的林业发展需要广大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需要广西林业部门加强立法和管理,积极推动广西林业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红锥纯林及混交林营林效果比较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下文简称广西)森林调查数据,2021年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2.55%,纯林占森林总面积的94.2%、混交林仅占5.8%;杉木、松树和桉树三大树种占比71.5%;每公顷蓄积量为84.5m 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9.1%;广西80%以上的木材为桉树小径材[1]。
为改变林业大而不强、木材多而不珍的局面,广西实施了国家储备林、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广西壮族自治区珍稀优质用材林可持续经营等项目工程。
自2015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下文简称高峰林场)积极探索维护国家木材安全、提升林地土壤地力和提高林木质量的路径,营造珍稀优质用材林0.76万hm 2,主要培育红锥、醉香含笑、木荷等树种。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 )是壳斗科锥属乔木,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木材坚硬耐腐等特点,是高级家具、造船和建筑装修等的优质用材[2-3]。
醉香含笑(Michelia macclurei )是木兰科含笑属乔木,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木材易加工,切面光滑,美观耐用,是家具、建筑的优质用材[4-5]。
木荷(Schima superba )属山茶科木荷属乔木,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湖南、江西及贵州等地[6]。
1珍稀优质用材林营造技术1.1技术依据依据《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15)、《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导则》(LY/T 2118—2013)、《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等已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于高峰林场内落实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广西壮族自治区珍稀优质用材林可持续经营项目。
1.2珍稀优质用材林的营建2015年12月,在高峰林场长客分场内营造珍稀优质用材林,营建红锥+醉香含笑同龄混交林55.68hm 2、红锥+木荷同龄混交林29.90hm 2、红锥纯林28.74hm 2。
广西种植什么木材好

广西种植什么木材好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种植多种木材树种。
以下是几种适合广西种植的木材树种:1. 桐木:桐木是一种质地坚硬的优质木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防蛀性能。
桐木具有优雅的纹理和天然的色泽,广泛用于家具、地板和装饰材料等方面。
广西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桐木的生长和发展。
2. 橡胶木:橡胶木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木材,常用于家具、地板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橡胶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抗虫蛀能力,适合广西湿润的气候环境。
3. 桉树:桉树是一种快速生长的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
桉树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是一种理想的家具和装饰材料。
广西气候湿润,土壤条件适宜,适合桉树的种植。
4. 欧洲杨:欧洲杨是一种快速生长的树种,具有良好的木质纤维和机械性能,广泛用于家具、建筑和造纸等方面。
由于欧洲杨在耐湿润和适应性方面表现出色,因此适合广西的种植环境。
5. 樟木:樟木是一种优质木材,具有良好的抗虫蛀和耐候性能。
樟木的木纹清晰,纹理美观,适合制作高档家具和工艺品。
广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樟木的生长。
除了以上几种木材树种,广西还适合种植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木材,例如南丹红木、深山茶油木等。
南丹红木是广西的特产,具有纹理独特、色泽丰富的特点,适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和工艺品。
深山茶油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耐候性,是一种理想的户外建筑材料。
总的来说,广西适宜种植的木材树种较多,从桐木、橡胶木、桉树、欧洲杨到樟木等,每种木材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根据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木材树种进行种植,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广西木片行业报告

广西木片行业报告一、行业概况。
广西木片行业是指以广西地区为主要生产地的木片加工和生产行业。
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木材加工条件,成为了中国木片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二、产业链分析。
1. 原材料采集,广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原材料包括杉木、樟子松、马尾松等,这些木材被用于生产木片的原材料采集环节。
2. 木片加工,原材料经过锯材、刨片、烘干等加工流程,生产成木片产品。
3. 产品销售,木片产品主要用于家具制造、建筑装饰、地板生产等领域,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际市场。
三、市场需求分析。
1. 家具制造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木片作为家具制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大。
2. 建筑装饰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装饰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木片作为装饰材料的应用范围广泛。
3. 地板生产业,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地板产品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木片作为地板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大。
四、竞争格局分析。
广西木片行业竞争格局主要集中在本地区的大型木片生产企业之间,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同时,由于木片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本地区的木片生产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五、发展趋势分析。
1.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木片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升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2. 环保要求,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木片生产企业将更加注重环保要求,推动木片行业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3. 品牌建设,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木片生产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发展建议。
1.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加大环保投入,推动木片行业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3.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结语。
广西木片行业作为中国木片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木材加工条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广西珍贵树种发展情况汇报201103到国家局速丰站汇报

广西发展珍贵树种情况汇报广西区林业厅(2011年3月)一、广西珍贵用材树种发展现状(一)树种资源情况我区已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354种(含亚种、变种及变型),隶属于1717属288科,其中:蕨类植物56科150属900种,裸子植物7科21属48种,被子植物225科1546属7406种,被子植物的科、属、种数占总科、属、种的78.1%、90.0%、88.7%。
具有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生长适应性强的优良树种430种,在我区森林植物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其中阔叶树种395种,特类及一类材树种55种。
适于广西栽培的珍贵树种有100多种,珍贵树种资源丰富。
近年来,我区大力开展珍贵树种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红锥、西南桦、任豆、柚木、格木、油杉、降香黄檀、铁力木、枧木、苏木等20多种速生、材质优良的珍贵树种。
(二)面积和蓄积以及分布情况据初步统计,全区珍贵树种(含一般阔叶树种)面积492万亩,蓄积808万m3;面积超过15万亩的树种有:任豆、红椎、桦木等3个,超过1.5万亩的树种有:香椿、青冈栎、枧木、水青冈(山毛榉)、酸枣、麻栎、福建柏、光皮桦、火力楠、银杏、枫香、苏木、亮叶水青冈、其他硬阔等。
蓄积量超过100万m3的树种有:任豆;蓄积量超过10万m3的树种有:红椎、其他硬阔、青冈栎、香椿、西南桦、福建柏,蓄积量超过1万m3的树种有:酸枣、樟树、麻栎、枫香、火力楠、米椎、南酸枣、光皮桦、蚬木、荷木、米老排、长苞铁杉、苏木、其他栎类、香樟、桉树、刨花楠、海南蒲桃、木荷、银杏、蒜头果等。
其水平分布情况是:河池市面积最大,有328万亩,第二是百色市,面积39.9万亩,第三是玉林市,面积27.3万亩。
(三)试验研究开展情况1.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已经展开区林科院在南宁、桂林植物研究所在桂林、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在凭祥分别建立引种树木园,并开展了优良珍贵树种引种驯化、种质资源收集和异地保存技术等方面研究。
2000年以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广西争取到了国家种苗基地工程投资,建立了广西天峨县西南桦采种基地、广西百色市西南桦采种基地、广西环江县香椿采种基地和广西忻城县任豆采种基地等珍贵树种采种基地,采种基地的建成,为广西珍贵树种的发展提供了良种和壮苗保障。
广西大明山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管理建议浅析

广西大明山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管理建议浅析广西大明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境内,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
其地势险峻,气候湿润,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珍稀的动物种群,是一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广西大明山的森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目前,广西大明山森林资源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森林覆盖率下降严重。
由于过度的砍伐和烧毁,大明山原本茂密的森林逐渐减少,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
这不仅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还使得山体易受侵蚀和滑坡的危害。
植物物种多样性减少。
广西大明山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拥有众多的植物物种。
由于过度采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植物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也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动物资源锐减。
广西大明山是珍稀动物的天堂,有许多保护动物在这里栖息繁殖。
由于盗猎和栖息地的破坏,许多动物种群锐减,濒临灭绝。
这不仅损失了宝贵的遗传资源,也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广西大明山森林资源的现状,为了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大明山的管理责任,加大对非法砍伐、盗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应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向当地居民提供相应的补偿,增加他们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力度。
要加强对大明山生态环境的长期监测,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
通过科学研究,探索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为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加强教育和宣传。
要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责任感。
推动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要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发挥其经济价值,推动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通过引进合适的产业和项目,开发森林资源的利用模式,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广西松树杉木现状的发展与探究

广西松树杉木现状的发展与探究广西作为我国南方省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以杉木、松树种植较为广泛。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迅猛增长和环境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广西松树和杉木的种植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广西松树现状1、种植分布广西松树主要分布在广西中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如桂林、梧州、北海等地。
这些地区土壤质量较好,气候适宜,因此非常适合种植松树。
2、品种特点广西种植的松树品种包括云南松、马尾松、海南松等。
这些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木材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在广西地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种植。
3、发展前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对于木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广西地区的松树种植不断在不断发展壮大,未来也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目前,在广西的一些地区还有大面积的优质松树种植空间。
未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优质、环保、可持续的松树原木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广西松树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广西种植的杉木品种主要包括香杉、长白杉、云南杉等。
这些品种具有纹理均匀、颜色艳丽、材质坚实等优点,因而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近年来,杉木的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其未来发展的前景光明。
而随着人们对环保、高品质原木的需求不断提高,广西杉木将会在未来市场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同时,在杉木种植质量提高、加工技术提升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综上所述,广西松树和杉木种植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在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不断推进,有望不断提高木材品质,同时也有望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积极投入到种植和加工中去,共同推动广西松树和杉木产业的健康发展。
广西木材行业市场分析

广西木材行业市场分析概述:广西是我国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广西南宁木材市场、广西柳州木材市场等多个木材交易市场,木材行业已经成为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将从市场概况、需求状况、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广西木材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概况1.1木材资源丰富广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木材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61.9%,天然林面积为1437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为630多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达6.04亿立方米,是我国最主要的木材供应地之一1.2木材市场规模庞大广西的木材市场规模庞大,南宁木材市场、柳州木材市场、桂林木材市场等多个木材交易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
1.3木材行业发展迅速广西的木材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涵盖了木材采伐、加工、销售等环节,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二、需求状况2.1地方建设需求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其中木制家具、装修装饰等领域对木材的需求量较大。
2.2国内外市场需求广西木材也远销国内外,国内建材市场、国际木材市场对广西木材的需求也很旺盛。
2.3绿色、环保需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环保的木材需求也越来越高。
广西拥有优质的木材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三、竞争格局3.1供应商众多广西木材供应商众多,包括木材采伐企业、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等,市场竞争激烈。
3.2品牌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木材行业的品牌竞争也日益加剧。
一些品牌企业通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3.3新兴业态的竞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的木材电商平台也开始涌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来抢占市场份额。
四、发展趋势4.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广西的木材行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增加附加值木材行业应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木结构、木塑复合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用材林资源基本状况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属北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非常适宜林木生长。
全区国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527.17万公顷,森林面积1340万公顷,居全国第六;森林蓄积量6.0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广西是我国人工林面积和速丰林面积最大的省区,人工林面积达833.3万公顷,约占全国的1/7,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也是全国重点速丰林基地省(区)之一。
在全国林业建设总体布局中,广西被列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的重点战略区域。
2001年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以来,广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实现了广西用材林资源总量、木材供应量双增长,为广西林浆纸、木材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用材林资源现状据2010年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八次复查统计结果,广西全区用材林面积645.59万公顷,蓄积3.33亿立方米。
其中,天然用材林面积246.93万公顷,蓄积1.31亿立方米,分别占38.25%和39.27%;人工用材林面积398.66万公顷,蓄积2.02亿立方米,分别占61.75%和60.73%。
1、主要树种资源分布(1)杉木。
全区现有杉木用材林面积为124.42万公顷,蓄积1.00亿立方米。
杉木以广西北部、西北部、中部大瑶山为主要中心产区,涉及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贺州市、百色市、梧州市及来宾市等。
目前,杉木优良种源主要有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白云糠杉和四荣油杉等。
(2)松类。
广西松树类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国外松及云南松。
全区现有马尾松用材林面积为110.02万公顷,蓄积6403.62万立方米;国外松12.96万公顷,蓄积437.96万立方米;云南松用材林面积0.48万公顷,蓄积7.26万立方米。
马尾松广泛分布在砂页岩、花岗岩山地;国外松在广西各县(区)均有分布,以荔浦县、苍梧县、防城区、钦北区、钦南区、灵山县、博白县等县(区)为主;云南松主要分布在西部云贵高原边缘的乐业、天峨、西林、隆林等县;马尾松主要优良种源有忻城县古蓬松、宁明县桐棉松和容县浪水松等。
(3)桉类。
广西适合种植桉树的范围较广,各地市均有分布。
全区现有桉树用材林面积161.38万公顷,蓄积5841.65万立方米。
桉树品种很多,主要有尾叶桉及其杂交种、邓恩桉、柳隆桉、大叶桉、窿缘桉、柠檬桉、细叶桉、柳桉等。
尾叶桉及其杂交种已大量用于营造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
(4)竹类。
广西竹类主要分鞭生竹、丛生竹两大类。
鞭生竹以毛竹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桂林、柳州北部、河池市东北部及贺州市东北部。
丛生竹喜欢湿热的环境,主要分布在桂南及桂西石山地区。
全区现有毛竹用材林面积8.16万公顷,1.19亿株;丛生竹用材林面积12.48万公顷,8.01亿株。
(5)珍贵用材树种。
广西珍贵树种资源丰富,其中适宜广泛人工栽培的达100多种,主要有可供军工、造船用的柚木、铁力木、格木、红锥等;供制乐器特种工艺用的檀香、小叶红豆、苏木等;供制特殊器材、高级家具用的枧木、金丝李、坡垒、桃花心木、降香黄檀等。
全区现有珍贵树种用材林面积2.88万公顷,蓄积132.02万立方米,全区均有分布,但以桂南十万大山、桂中大瑶山、桂北九万山、花坪林区、猫儿山等最为丰富。
2、类型结构全区乔木类用材林面积624.95万公顷,材用竹林面积20.64万公顷,分别占全区用材林面积的96.80%和3.20%。
(1)乔木类用材林。
幼龄林面积258.02万公顷,蓄积5472.72万立方米;中龄林面积264.14万公顷,蓄积17265.20万立方米;近熟林面积51.41万公顷,蓄积5600.22万立方米;成熟林面积41.78万公顷,蓄积4283.17万立方米;过熟林面积9.60万公顷,蓄积689.92万立方米。
用材林面积以幼中龄林占优势,其面积占83.55%,而蓄积却以中龄林占优势,其次是近熟林和幼龄林,三者蓄积合计占85.07%。
中幼林培育潜力大。
(2)材用竹林。
全区材用竹林株数9.20亿株。
1、2、3、4度竹的株数分别为5041万株、4768万株、1779万株和288万株,分占42.45%、40.14%、14.98%和2.43%。
全区材用竹林株数以1度竹占优势,其次是2度竹,1、2竹度合计占全区用材竹林株数的80%以上。
3、林分质量(1)乔木林。
全区现有乔木类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53立方米/公顷,每公顷年均生长量为5.20立方米。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分别为21立方米/公顷、65立方米/公顷、109立方米/公顷、103立方米/公顷、72立方米/公顷。
(2)竹林。
毛竹立竹度为1455株/公顷,丛生竹立竹度为6422株/公顷。
4、木材采伐量及产量“十一五”期间,广西商品材年均采伐量为1990.80万立方米,年均木材产量为1313.60万立方米;年均生产毛竹2.79亿根,年均生产篙竹3.50亿根。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下达我区的年森林采伐限额为3681.8万立方米,总量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的1/7,其中短轮伐期人工用材林年森林采伐限额为2769.2万立方米,超过全国的1/3。
(二)用材林建设成效评价长期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在全区林业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林业发展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年营造速丰林85.47万公顷,总投资约120亿元。
“十一五”期末,广西速丰林总面积达233.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8%,人工商品林木材产量1260万立方米,跃居全国第一,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76亿元。
1、造林面积迅速增加,速丰林面积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按《广西林业“十一五”和2020年发展规划》,到2010年广西速生丰产林面积达200万公顷,新增66.67万公顷。
“十一五”期间,广西速丰林基地建设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每年新增速丰林16.67万公顷,五年营造速丰林85.47万公顷,总投资约120亿元,至2010年广西速丰林总面积达到233.33万公顷,与2005年142.47万公顷相比,增长了63.8%,年均增长12.8%,速丰林面积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6.7%,在全国排名第一位。
图1-1 “十一五”期间广西森林资源建设成效图2、活立木蓄积量显著增加,木材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十一五”期末,全区速丰林活立木蓄积量达9911.00万立方米,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943.00万立方米,增长了66.1%,人工商品林木材产量1260万立方米(出材量),增加了760万立方米,超过《广西林业“十一五”和202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生产木材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规划目标的26.0%,跃居全国第一。
3、经营水平明显提高,林木单产稳步增长2005年,全区人工商品林成熟林分蓄积量每公顷平均84立方米,2010年为92.10立方米,净增8.10立方米,增幅为10%。
人工林单位面积生长量的提高,表明广西的人工林生长和经营状况总体上得到不断改善,森林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区直林场和中、大型造林公司的经营水平稳步提升,引领广西速丰林的科学发展。
4、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总产值突破千亿2010年全区林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76亿元,从全国第十一位跃居第六位,速丰林初级林产品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全区木(竹)浆造纸产量约200万吨,人造板产量达到1300万立方米,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
林业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446亿元、783亿元和47亿元。
5、林业科技成果丰硕,科研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全区建设各类林业示范点30多个,总面积达0.2万公顷;确定了东门林场等5处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选育出林木优良品种37个,推广面积200万公顷以上;获得林业科技成果80项,是“十五”时期的2.5倍;人工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65%,林业科技贡献率由“十五”的35%提高到45%;马尾松、湿地松、杉木、桉树等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桉树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引种改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碳汇效益明显增强,保护生态贡献巨大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结果,松类每公顷每年固碳3.15吨、杉木4.05吨、桉树4.50吨、阔叶类4.20吨、竹林2.70吨,全区现有各类速丰林面积233.33万公顷,每年固碳约970多万吨,碳汇潜在市场价值达117亿元。
同时,由于速丰林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增加木材供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减少因木材紧缺而盗伐公益林现象,有效保护生态公益林,促进生态建设。
(三)用材林基地建设的经验与问题1、建设经验长期以来,广西作为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全国重点速丰林基地省(区)之一,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用材林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1)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营造用材林发展宽松环境2001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若干意见》(计办〔2001〕141号)后,广西为了加快速丰林的发展,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2〕22号)、《关于加快沿海地区林浆纸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04〕66号)、《关于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5〕14号)等意见、通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了努力打造全国林业强区的战略决策,决定全力实施以林业产业为重点的“三步走”战略,自治区林业厅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快转变林业第一产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关于加快珍贵树种发展的意见》和《广西林业发展“23452”工作思路》等文件,在林地落实、种植造林、林木采伐、林产品初级加工、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将速丰林作为全区十大优势农业产业进行扶持。
党委和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广西速丰林的发展。
(2)科技创新,集约经营,提升用材林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通过对现有的林业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开展速丰林良种良法、森林培育技术研发和推广,探索不同区域最佳速丰林栽培模式,形成了一整套的速丰林集约经营技术体系,提高了造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
各级林业部门积极抓用材林建设,实施基地化、产业化经营战略,提高林地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度,推动森林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
(3)完善机制,创新模式,促进用材林全方位发展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广西用材林基地建设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地通过收购、租赁、联营、合资、合作、承包等形式,使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化程度高、有实力的企业和林农大户集中,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林场+基地+农户”、订单林业等多种经营模式,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机制的完善促进了用材林基地的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