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性》测试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 《诗经》二首-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窈窕(yǎo)嫩芽(nèn)瘫痪(tān)酝酿(liàng)B.嶙峋(líng)怦怦(pēng)烂漫(màn)匿笑(nì)C.瞬间(shǔn)脸颊(jiá)沐浴(yù)祷告(dǎo)D.溯洄(huí)并蒂(dì)攲斜(qī)菡萏(dàn)【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
【解答】解答本题,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A项,“酿”应为niàng,B项,“嶙”应为lín,C项,应为“瞬”应为shùn。
2.【答题】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睿智无与伦比一代天骄寤寐求之B.亵渎重蹈覆辙弥足珍贵参差荇菜C.繁衍心无旁鹜断章取义克尽职守D.雎鸠怒不可遏强聒不舍自知之明【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具体汉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3.【答题】对下列句子中的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答案】C【分析】考查字的含义。
【解答】“琴瑟友之”的“友”是“以……为友”的意思,这里是动词的意动用法。
4.【答题】下列传统文化知识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少年中国说(节选) 》说课稿和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少年中国说(节选)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 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和课后作 业及答案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 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 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 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 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 ,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 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 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
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
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 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在教学中 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 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 去汲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 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线上(期末)语文试题

哈师大附中2020级高三上学期1月份线上测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研究村落里的艺术,我们首先要知道村落里有哪些可以称为艺术的东西,人们把村落誉为文化的宝库,也是乡村艺术的宝库。
如村落景观,那是由特色民居、村落形态、田园风光、山水林田路等共同构成的诗意乡村。
还有生产场景,从牛耕田到联合收割机田间作业,从脱粒打场到晾晒贮存,从对农产品的粗加工到美食制作,再到乡村手艺,都充满着丰富的艺术内涵,给人们美的享受。
理解乡村艺术要注意其中的三个特点:第一,乡村艺术的乡土性。
乡土性首先指乡村艺术内容是乡土的,因为它直接来源于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牛耕田景观、花海景观,园艺、农艺、手艺等都是乡村艺术的重要内容。
乡土性同时也指艺术的形式也是乡土的,最接近老百姓的劳动和生活习惯,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本身就具有艺术价值,像年画、剪纸、绿化美化,还有唢呐、快板、评书、对歌等都是来源于生活。
第二,乡村艺术制作材料的自然性。
自然性是指乡村艺术具有天人合一理念,是天时地利人和在乡村生产与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就地取材的民居建设,黄土高原的窑洞、夯土墙,太行山区的石头墙、石板房,海南的竹楼,等等。
手工艺也是这样,竹编、柳编、草编、荆条编,制茶、酿酒、做粉条,等等,都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条件,取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
第三,乡村艺术资源利用的综合性。
一方面乡村艺术体现的是乡村整体,包括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农田、作物、村落建筑、生活方式、节日庆典、习俗与娱乐等,以及农业劳作和生活方式本身都是乡村艺术的重要资源和构成要素,乡村艺术就蕴含在这些要素之中。
另一方面,很多乡村艺术品的制作使用农产品的副产品作为材料,如利用麦秆制作出的草帽,用玉米皮编制的生活用品、工艺品等,体现废物利用和综合利用理念。
乡村艺术还表现为融合特征,一是生产与生活的融合。
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人民的建立》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人民的建立》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清末“新政”推行的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类的知识分子群体。
材料旨在说明“新政”( ) A.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B.推动了思想解放C.挽救了清王朝的危机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2.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签订了《孙文越飞宣言》,宣言把“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作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
这表明孙中山( )A.极力地维护民主共和政治B.用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C.认识到联合苏俄的重要性D.放弃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3.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由此可知,孙中山这一主张( )A.超过同时期康梁维新思想水平B.具有成熟的民主主义思想C.没有跳出维新改良主义的范围D.根本上认识到中西间差异4.如表中是近代中国出现的革命与改良的“赛跑”。
由此可知,两者都( )C.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D.是民族矛盾的集中体现5.“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
”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6.1906年,孙中山在《军政府宣言》中对“创立民国”作出具体说明:“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河南省焦作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焦作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 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A.《国殇》B.《楚辞》C.《九歌》D.《九章》2.在鲁迅的作品集中,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开端的是()A.A.《呐喊》B.《彷徨》C.《坟》D.《野草》3.以下词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的是( )A.辛弃疾B.柳永C.李清照D.苏轼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字义相同的一组是( )A.B.C.D.5.《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现代生活飞速地发展,人的一辈子再不是蜷缩在一个小村或小镇,而是______、漂洋过海。
②这片大地看似虚无,其实它______了多少大自然的礼物,我至今收藏的一些石斧、石刀还有三叶虫的化石都是那里得来的宝贝。
③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______A.纵横捭阖蕴涵明明净净B.纵横捭阖蕴藏明明亮亮C.纵横驰骋蕴藏明明亮亮D.纵横驰骋蕴藏明明净净7.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A.《郑伯克段于鄢》B.《马伶传》C.《张中丞传后叙》D.《五代史伶官传序》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不归罪于年成不好。
B.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向东眺望。
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私下认为那是过去的事了。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诏书急切而严厉。
9.下列作者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白居易B.柳宗元C.刘禹锡D.元稹10.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与北海若11.李煜《虞美人》的主旨是()A.抒写行役之苦、羁旅之愁B.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C.抒写家破之衰,人亡之痛D.抒写失意之忧,遭贬之悲12.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A.A.散曲B.套数C.诸宫调D.杂剧13.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马致远B.王实甫C.关汉卿D.白朴14.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梁启超15.《左传》是一部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史书D.通史二、填空题(10题)16.《诗经》古称《诗》或《__________》,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
2022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分)A.抖擞.(sǒu) 齐喑.(yn) 惶.恐(hung)B.剔.除(t) 灰烬.(jn) 陵.墓(lng)C.亥.时(hi) 矛.盾(mo) 鱼鳞.(ln)D.自恃.(ch) 隐瞒.(mn) 地域.(yù)二、看拼音,写词语。
(7分)1.每年到了清明时节,祖父都要赶回háng zhōu( )老家jì diàn( )祖先。
2.他擅自chuǎng rù( )了收费yóu lǎn( )区。
3.他年纪轻轻,已成为所在领域的diàn táng( )级人物,且qián néng( )无限。
虽然他目前还未取得什么傲人的成就,但他前途bùkěgūliang( )。
三、选字填空。
(6分)壮状( )烈 ( )态 ( )观形( )寇冠贼( ) ( )军敌( ) 树( )拱供哄洪( )桥 ( )闹 ( )水 ( )品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1分)A.诸葛亮忠于蜀汉政权,诡计多端....,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B.臭名远扬....的秦桧,使用奸计杀害了岳飞。
C.他日复一日呕心沥血....地从事着音乐创作.D.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辉煌一时的唐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五、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填序号)(1分)玲珑:①指物体精巧细致;②指人灵活敏捷。
1.这个娇小玲珑..的姑娘跳舞非常棒。
()2.院子里有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每到夏天,很多老人都会到亭子里乘凉、聊天、打牌。
()六、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7分)众星拱( ) 亭( )楼阁国( )民安兵( )马乱生灵( )炭路不( )遗1.和战争有关的词语是:、。
2.形容圆明园景致的词语是:、。
3.描写人们生活安稳的词语是:、。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上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填空读拼音,写词语。
huīhuáng xiāo huǐdiàn táng jìng jièbǎo lǎn jūshùqián rùxiàng zhēng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恰当的字音或字形,打“√"。
抖擞(shǒu sǒu)船艇(tǐng tíng)倾(泄泻)波(澜斓)打搅(jiǎo rǎo)剔透(tītì)步(履覆)(矛予)盾选择填空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或加点字不正确的解释。
(1)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兴起全)世(文明闻名)的皇家园林。
(2) 将军(果然果断)地把菜倒在桶里并搅(搅拌扰乱)了几下。
单选下列诗词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B.王师北定中原日南望王师又一年C.直把杭州作汴州飞流直下三千尺D.西湖歌舞几时休物是人非事事休填空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
不一格忘形哀遍野马乱呕心血珍宝兴高烈心积(1) 补全词语。
(2) 画“"的词语中含有一对近义词,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3) 上面的词语中,形容一个人为工作、事业等费尽心血的词语是;形容一个人千方百计地盘算的词语是。
这两个词语都有“费尽心思”的意思,但一个属于褒义词,一个属于贬义词。
我知道上面词语中还有一对类似的词语,其中褒义词是,贬义词是。
(4) 圆明园中有大量的,它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圆明园建筑宏伟。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按要求写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
(用加点词语造句)按要求写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为反问句)单选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崇高的心情去扫烈士墓。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八单元奴性3120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八单元奴性测试题 2019.9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常被人引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自然法则的诗句是:“,。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古代文人常用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_ ,”的语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高远的志向;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用“,”的诗句,表现了自己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用“,”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
5,“水”是大自然的精灵。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
6,品读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按要求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请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7,从今年开始,国务院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和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日。
古诗词中有许多吟咏这些节日的句子,请你从这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
8,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
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
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
(2)请你说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
9,下面是某校九(1)班黑板报《学英雄,见行动》中的一段文字,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在学习孟祥斌的活动中,我班王丽同学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
事后她觉得自己因为家庭困难捐得少,就把自己心爱的长发剪掉,卖了20元钱,也捐给了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