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的角度写《搜索》影评

合集下载

影评《搜索》

影评《搜索》

影评《搜索》人物与表述手法这部电影人物关系盘根错节,情节线索纷繁复杂。

从对电影叙事结构的贡献的角度看,可以这样为影片人物定性:叶兰秋是矛盾冲突的承担者,故事发展的核心,以牺牲自我讽刺和反抗泛滥而良知泯灭的网络传媒的化身,她并不是英雄式的人物,仍然因真实而让人感动。

以女记者为代表的包括男主角的妹妹、老板、老板的二秘、网友和群众、构成了一个见利忘义的网媒所领导和控制的社会环境,丧心病狂、漠不关心、无能为力、尔虞我诈、推波助澜,比比皆是。

可以说电影试图为我们展现一个真实的、复杂的、立体的网媒社会。

我们看到姑嫂、夫妻、同事、同学等等种种关系都被这个事件不可预料的发展冲击的七零八落,人们的沟通障碍与信任危机成为这场闹剧的主题。

男主角可能是诚实与勇敢,爱与正义的象征,男主角对记者女友的背叛是导演通过他向叶兰秋这样的受害者表达同情和理解,或者说他是为衬托叶兰秋的悲剧形象而存在,即便是男主角的爱情也不能挽回叶兰秋对这个世界的恐惧与绝望。

陈红饰演的老板娘的角色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角色,这个美丽却软弱的女人几乎就是另一个叶兰秋,她得不到信任和爱,她在无奈和失望之下徒劳的反抗,她试图寻求帮助但任然投诉无门,她在家庭中收到的冷暴力与叶所面对的社会冷暴力又有何异,当她拿出写着“对不起”的卡片容易让我们想起叶的“对不起”,就像老板娘对老板的歉意都无法直接表达,这张卡片也被老板为了商场利益故意误读为“我爱你”,我们就明白这无疑是对叶以及媒体环境绝妙的隐喻和讽刺,无路诉求又遭受任意猜测歪曲。

可以说老板和老板娘的关系就是习惯强权与习惯弱者的关系,与电影主线中网媒及其他利益操控者与关于沉默的受害者的关系不谋而合。

现在我们好像就可以理解影片的结尾为何是老板娘轻松得意而意味深长的笑容,电影通过这个角色表达对于整个事件的态度,就是习惯弱者终有爆发和反抗的时候,习惯强权不过是纸老虎。

可以说叶兰秋的自杀还带有无奈和自暴自弃,老板娘的出走则是一次堪称壮美的“自杀”。

影视作品《搜索》中的道德问题探析

影视作品《搜索》中的道德问题探析

影视作品《搜索》中的道德问题探析影视作品《搜索》是一部聚焦于网络搜索引擎、隐私保护和道德伦理问题的电影。

影片以高科技公司和个人隐私之间的冲突为主线,深刻地揭示了信息时代的道德难题。

本文将从影片中凸显的道德问题进行探析。

影片中展现了科技公司对用户隐私的侵犯与监控。

在现实生活中,科技公司通过用户的搜索记录和个人信息获取巨大利润,同时也对用户的隐私进行了侵犯。

《搜索》中的科技公司更是在隐私保护上做出了极具争议的举措,直接从用户个人笔记本电脑中获取数据,而这些数据在未经过用户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被擅自使用。

这种对隐私的侵犯引发了观众对科技公司道德底线的思考。

影片中揭示了个人操纵搜索结果的道德问题。

在影片中,主人公通过操纵搜索引擎的结果来控制他人的命运,这种行为不仅令人匪夷所思,更引发了对搜索引擎中立性和公正性的质疑。

搜索引擎应当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呈现搜索结果,而不应受到个人利益的操控。

这种道德问题的揭示引发了观众对搜索引擎权力和责任的深刻反思。

影片中还涉及到了信息泄露和道德责任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信息泄露已成为一个极其棘手的社会问题。

影片中,当个人敏感信息被泄露出来,其所带来的后果不可挽回。

这引发了观众对于信息保护和责任落实的深刻反思。

科技公司和个人在获取和处理用户信息时,对于信息的合法、合规处理以及信息泄露后的赔偿和道歉等问题,都需要深刻思考和妥善处理。

影片中还涉及到了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冲突成为了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在《搜索》中,主人公为了推翻一个错误的法律判决,使用搜索引擎来操纵搜索结果,最终导致了更大的道德灾难。

这个情节引起了观众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深思,道德与法律之间如何协调和统一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搜索》影片中所揭示的道德问题,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反思和讨论。

科技公司的隐私侵犯、搜索结果操纵、信息泄露以及道德与法律的冲突等问题,都需要社会、科技公司以及个人进行严肃的思考和探讨。

搜索影评

搜索影评

搜索影评电影搜索影评(一)我们的工作是要努力记录生活中的真实,但什么是真实?”这是电影里名记陈若兮的经典语录,也是剧中每个人苦苦追寻的终极真相。

导演没有给出答案,他选择在电影最后一帧播毕时,每个观众自行脑补。

所有人都看到了叶蓝秋不让座的举动,但没有人知道她身患绝症的隐情;陈若兮搜到了男友劈腿的照片,但她不知道两情相悦的无辜;莫小渝抓到了丈夫偷情的现行,但她不知道这只是上下级的温情;沈流舒查到了小秘卷款逃走的行踪,但他不知道这是一次绝望之旅。

当我们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看到陈凯歌勾勒出的这幅众生百相图,也许心里不禁鄙视剧中人自以为是的愚蠢。

可换个角度,如果:如果开片时我们没有看到叶蓝秋的癌症报告书,当她在公交车上绝望的说出“我就不让座”时,我们会不会也如车上那位售票员,叉着腰大声炮轰叶蓝秋?你会么?当然,你也可以悄悄掏出新买的爱疯,无声无息拍张叶蓝秋“绝对真相”的照片,手指轻轻一划就把它传送到网络上。

再配上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给段义愤填膺的评论;;那么恭喜你,很快这则消息就会得到上千回复。

每一个正义感爆棚的网民都会对这张新闻照吐口唾沫,然后极尽所能评价、责难、辱骂甚至;;人肉丫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多数在生活中文质彬彬的路人会干的事。

在这个公民意识极强,可权利却极其有限的时代,我们都学会了通过网络发出自己微弱但是真实的声音。

但当你一鼓作气写下140个字或者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点击“发表”的那一刻,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什么是真相?“在全民狂欢的网络平台上,在无孔不入的智能手机的监察下,我们能肯定自己发出的声音一定是自己的么?每个人认知的特殊性,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每个人置身环境的影响,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眼见不一定为实,评论也不一定正义”。

当隐藏在电脑屏幕后的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世间苍生嗤之以鼻时,他的道德难道就真的无可指摘?在这场搜索的保卫战中,人人都有杂念,除了心境澄澈的叶蓝秋;但人人也都活得真实,除了自绝人民的叶蓝秋。

电影《搜索》观后感100字

电影《搜索》观后感100字

电影《搜索》观后感100字
电影《搜索》讲述了一宗失踪女孩案的故事,通过网络搜索、视频监控、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展开。

故事设置恰到好处,“局部”,“时间点”明确。

影片通过许多真实性的手法,将网络
媒体真实的表现出来,符合大众的观感要求,极具观赏性。

该影片展现了人们在网络世界中不同的表现和角色。

警察依靠网络科技手段有效调查、搜捕;搜索者通过网络信息寻找
关键线索;被搜人则借助网络防范和隐私权维护。

影片将在线
和现实融洽交织,展现了网络技术的利用和不足。

电影的音乐运用非常巧妙,音乐的悬疑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特别是在电影高潮处,音乐和画面的配合给人非常紧张的感觉,让人倍感压抑。

其中片中一句话“人心总会有一扇无法关上的门”让人印象深刻。

观影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网络的双面性。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不仅是一个人与世界交流思想的平台,也是各种恶意行为爆发的检验场。

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而放松警惕,更不能以身试法,搜索就像海洋,诱人入迷,在最后却可能要将我们吞噬。

《搜索》电影观后感2000字

《搜索》电影观后感2000字

《搜索》电影观后感2000字《搜索》电影观后感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搜集并利用人们的信息逐渐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

而电影《搜索》便将这一社会现象娓娓道来,引领着观众们去完成一次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与思考。

本片讲述了父亲大卫(约翰·赵)多年来与女儿玛戈(米歇尔·拉)之间的感情密切程度,却突然惊觉女儿消失。

通过一步步地深入她的数字足迹,大卫成功地追踪到了玛戈的位置,但却发现了她的一些秘密和真相。

整个电影也就围绕着这样一个主线展开,把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等高科技描绘的极为准确。

在电影中,大卫不断引领着观众进入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故事中。

而且。

该影片的剧情不仅出奇制胜,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紧凑精彩,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情。

另外,在情感上,大卫一方面描述无助的父亲,另一方面也是一位修改器大师。

他一分钟就能对别人的关系修整完美的视频,却对自己崩溃不堪。

这种巨大的内心反差,使得大卫不仅仅是一位平凡的父亲,而更像是一个“修图师”。

此外,电影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引用台词、画面和音乐等元素,例如玛戈和当地警局警员的打击,大卫与拉维(迈克尔·佩邦)的关系相互交叉,并且处处遍布着类似漏洞、监视和网络安全等平常却又沉重的事实,使得影片更具观赏性和可读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给予观众一定的学习和启发方面的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大力普及,网络监管,用户隐私保护成为社会重要问题。

在实现未来的美好愿景时,如何处理网络安全和信息隐私与人权之间的矛盾?电影《搜索》不仅仅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更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概括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在剧情反转、情节跌宕和意义探索方面都无可挑剔,以独特而又新意的视角给观众们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和思考方式。

虽然故事中各类虚拟技术都是科技制造的规范性幻想,然而里面充斥了具有生命和情感的角色,让我们重新审视科技的本质,呼吁人们要珍视我们拥有的现实生活,如何在真实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幸福与喜悦,这才是人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搜索影评

搜索影评

搜索影评搜索影评(一)听到陈凯歌要拍当代题材,而且还是讲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当时我心想,难道他要报当年馒头血案的仇吗?看完《搜索》我明白了,这“仇”,报得很漂亮。

以充满怀疑的心态去揣测,在多部古装大片的包裹下,陈凯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借古喻今”的导演。

一位年届六十的导演,能否处理好跟互联网有关的、如此新潮的故事题材,再加上上一次拍当代故事已经是十年前的《和你在一起》,以及陈凯歌这次又亲自来编剧,因此,的确让人对这部《搜索》表示怀疑。

不过看完整部电影之后,这些疑虑都可以打消了。

先谈一剧之本。

国产电影目前最被人诟病的莫过于在剧本上的问题,包括陈凯歌之前的《梅兰芳》和《赵氏孤儿》都存在在剧本上让人崩溃的地方(当然《无极》就更不用提了)。

但是《搜索》没有犯这样的错误。

整个剧本的结构很完成,每个角色的铺排很均匀,也有着各自的使命,每场戏的力度都拿捏得很好。

《搜索》的故事,讲述高圆圆饰演的叶蓝秋检查出癌症晚期,因此情绪失常的她,在公车上不肯给老人让座,被路人拍下来,随即引发的一系列波澜。

想升职的电视台小助理、雷厉风行为报道不择手段的女编导、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一根筋的雷姓青年……事情发展到最后,所有卷进事件当中的人都控制不了局面,所有人的命运都因此而改变。

所以这出有点像蝴蝶效应一样不断扩散发展的大戏,故事的发展能否合情合理,让观众信服,很重要。

在这一点上陈凯歌做得不错,每次转折、剧情的推进都具备充分理由,但又让观众意想不到,达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戏剧性。

这个故事改编自小说,原著对于为什么一个简简单单的“不让座”会弄得那么大,变成一个社会话题,其实剧情细节的铺排并不具备说服力,但陈凯歌却在电影版本里,将之合情合理化,提升了原著最为薄弱的环节。

青出于蓝,这次,陈凯歌做到了。

再及,这部把背景放在当下的电影,当中又以年轻人作为绝对的主角,所以,60岁的陈凯歌如何去理解20岁的年轻人的生活,也是我看之前的一大疑问。

《搜索》的观后感500字

《搜索》的观后感500字

《搜索》的观后感500字
电影《搜索》是一部犯罪悬疑片,讲述了一个高中女生突然失踪,其父母和警方展开了一场搜寻的旅程,然而真相却逐渐浮出水面——女孩被自己的同学谋杀。

整部电影中,探讨了犯罪动机、社交媒体的力量以及心理学等话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在结构上布局合理,情节严谨,每个细节都有所追踪和呈现。

该电影的镜头调度以及音乐的运用都很精妙,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剧中人物的塑造也很成功:被害者的母亲一味地锁定凶手;调查员的拼搏与努力;凶手自暴自弃的表现等等,都表现出人物的独特性格。

台词的使用也使得观众易于理解和理解人物,如未成年人“责任在我,我要承担我的责任”和母亲“我祈求的,已不是找她还是不是能找到她,我祈求的是她还能活着回来”。

电影中也探讨了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影响。

社交媒体之间的联系可能比现实生活中的关系更紧密,公众对未知的谣言、偏见和过度言语的传播会极大影响案件的进展和人物的发展。

电影中对于心理问题的描述也很到位,展示了凶手的内心世界,并揭示了她的内心纠葛和扭曲,启示人们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细节描写、戏剧性效果的设置、音乐的运用,电影让人们深刻理解到了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总体来说,电影《搜索》不仅是一部紧张刺激的电影,还揭示了民众对于谎言、虚假报道和热闹现象的认知习惯。

电影
让我们深入思考社交媒体、犯罪心理学、对于未成年人的管教等问题。

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犯罪悬疑片,引人入胜。

它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困境中,维持社会安宁的责任不仅在法律机构和执法单位,更在于每一个人——只有用更加明智和宽容的方式去看待世界、去面对生活,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搜索》观后感600字作文

《搜索》观后感600字作文

《搜索》观后感600字作文《搜索》观后感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无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娱乐等,在此背景下,网络上搜索引擎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电影《搜索》通过一宗与网络搜索引擎有关的谋杀案,展现出现代社会的便捷和困境。

作为一名观众,我深有感触。

首先,电影的结构清晰、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看得又享受又紧张。

电影从一名女大学生失踪的谋杀案入手,展开关于网络搜索引擎的调查与揭秘。

一系列的新线索和真相交织在一起,让观众捉摸不透,引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案欲。

全片画面的布置让人感受到浩瀚无垠的网络世界,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人心神俱醒。

同时,电影还巧妙地穿插了“直播神器”等新媒体元素,让影片更加现代化。

其次,电影反映出现代社会网络信息的深刻影响,文化的消费和传播已经可以被网络所掌控。

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成为了网络世界的“常态”,通过这样一起惨烈的谋杀案,电影揭示出了网络世界人们的不仁,加强了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深刻认识。

同时,电影中的人物、情节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男主角马力,每当他解开一个问题时,他眼中的光芒会让人感到他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反派追捕者,他的智慧、勇气和技能让人不得不佩服。

而女主角,萧妍,她是一名非常具有才智的警探,她在案件的推动与进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她每次都无法亲自去追查,但她的指挥可以使队友迅速解决问题。

所有的演员都十分出彩,尤其是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精彩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我要说的是,电影《搜索》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

面对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思考网络信息的价值和安全问题,并学习保护我们自己的信息和安全。

同时,电影对所有人都提供了新的观点和体验,我们可以改变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从而构建指导识别并应对网络风险的体系。

总之电影《搜索》让人感到令人满意,它突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问题和危机,并在紧张悬疑的框架下展示了故事的真相,让人心情激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搜索》影评
在我的理解中,电影,就是把一些偶然的巧合汇集在一起,通过一个贯穿全篇的线索,
展开整个故事,从而表达出作者寄予的情感及影片所反映的某个主题。在《搜索》中,所有
的巧合,所有的冲突的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给观影者带来的,不仅是表面视觉的冲击,
更是深深的思考与无限的联想。
都市职场女性叶蓝秋在一次公司的例行体检中无意得知自己身患淋巴癌晚期,这一突如
其来的打击差点没有把她给击倒,但是无论如何,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好起来的。回公司后
就向老板(城中富豪,上市公司老总)沈流舒借100万,说是要救一个人的性命。正当她悲
伤时刻,扑在老板怀中哭泣之时,沈太太推门看见此景。不容分说就形成误会。而此后,她
更是被一系列的事件推到一个悬崖边,让她对自己、对人世都彻底地绝望。
借得100万后,她本打算积极治疗(虽然查阅过网上资料,治疗和自己需要承受的痛苦
都是 需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的),却因为一件极为意外的小概率事件而彻底改变了。在偶尔
乘坐的公交车上,因为没有给旁边的老人让座,而被《今日事件》记者杨佳琪拍成视频,并
被该电视台的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做成一档电视节目,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漫骂
声如潮水而来,陈记者为了收视率,自以为义,继续深入走访报道(到叶篮秋初中的学校寻
找到班主任,而昔日以她为荣的学校如今却以她为耻,等等),网络上更是人肉到叶的具体
个人资料。
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在媒体和网络的过分关注下,复杂化了。记者杨佳琪曾经单独
找到叶篮秋,并且拍下她向公众道歉的视频,然而在这一档节目正最受大家欢迎的时候,电
视台的陈若兮决定暂时不播放这一视频,以追求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叶蓝秋也在接受完杨佳
琪的采访后,提出要雇佣杨守诚(一个职业婚庆人,陈若兮谈了三年的男朋友,刚被老板解
雇)当一个星期的保镖的要求,杨守诚成为她一周的保镖(杨对陈称,在外面谋得新的职业,
为某情感救助站面试期内)。
《搜索》中,姚晨扮演的陈若兮便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记者,从某个角度来说她是个优秀
的记者,她能敏锐的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并且能将之放大到全民讨论的程度,这足以证
明她的能力。随着网民对“墨镜女”叶蓝秋不让座事件议论的升级,陈若兮陷入癫狂,她的
道德感渐渐模糊,对叶蓝秋毫不手软,继续批判。叶蓝秋也成为了街头巷尾议论的“小三”。
孰不知,叶蓝秋只是个淋巴癌晚期的可怜姑娘,她想在最后的时光里过得尽量快乐点。但是
她面对的却是舆论的苛责,她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招架得了。值得庆幸的是,杨守诚成为了她
最后的避风港,影片专门用一个桥段介绍了杨守诚的诚实,这也为他俩最后相爱最好了铺垫,
当全世界都在指责叶的时候,杨看到了真实的她,也看清了他女友的真实面目以及事情的真
相。这场事件中,无数人敲打几下键盘便轻易地评价了一个人,只因这一动作如此便捷,评
价也相应的变得廉价。
小小的一个让座事件就能引发全民大讨论,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的传播媒介又是如何
起到作用的呢?
事件的传播者是在这个事件上最为推波助澜的拍下“让座事件”视频的电视台实习记者,
后来陈若兮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记录生活中的真实,努力还原生活中的真相。”起因就是因
为实习记者拍下的视频,经过陈若兮之手将视频发布出去,受众开始注意到这个视频。在生
活中,传播无处不在,传播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但是传播往往最常遇到的是道德问题,
传播容易以讹传讹。但是道德审判从来都不能如此草率,更不用说在还不知道事实真相的时
候。人们总是喜欢对某起事件做主观臆断,你貌似在审判所谓的罪人,其实你自己变成了凶
手。残酷的是,很多人在事后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并将自己对社会新闻的热情投入到下
一起事件。这样的恶性循环必将导致社会上的人们价值观的扭曲。
且不论《搜索》的故事是否伟大,对人性的展示却让人久久沉思。正如陈凯歌为影片摇
旗呐喊时说的,“你自己也置身其间,成了影片中间的角色,因为你能看到身边发生的人和
事。”
当上网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正反效应也同时凸现出来:海量信息的传递与时间成
本在互联网中降到最低,于此同时,对个人隐私的肆意践踏又无时无刻在发生。片中的角色
似乎都没有做错什么,却携手酿成了一场人间悲剧。这是《搜索》的隐喻,当汹涌的网络民
意被搅动,当事人就难以独善其身。
有了网络生活,人们喜欢搜索,因为这样高速度的生活人们需要发泄,这是现代人的悲
剧,可怜的有些无法自拔。陈凯歌导演《搜索》。聚焦这样的社会现实问题,让人倍感无奈,
人们在网络强大的攻击下,很容易瘫软自己的意志,很容易崩溃向上的信念。有些媒体为了
挖掘聚焦点,居然草率的认定一桩不给老头让座的墨镜姐美女事件,继而引发社会大讨论,
其实出发点本无可厚非,但这样的匠心独具还真有些别出心裁。
为什么有时候好心做坏事,为什么有时候人钻进了自己下的套,我觉得《搜索》引发的
这一现实病症值得大家纠结。其实故事原本到了墨镜姐不让座事件本可以戛然而止,但小三
事件紧跟而出,这又是一种人的私欲的膨胀和毫无理性的判断和添乱。

电影也把对绝望人群的精神救助和临终关怀这个命题提了出来,高圆圆通过自己的纵身
一跳和遗愿,希望社会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她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们。我觉得这个主题是非常积
极有意义的。我们不要做自以为是的所谓的审判者,更不能做“网络暴民”。世界需要热心
肠,这样,这个世界才会有更多的爱和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