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润滑油系统
浅谈润滑油故障对氨压缩制冷系统的影响

浅谈润滑油故障对氨压缩制冷系统的影响摘要:本文介绍了天然气浅冷装置氨压缩制冷系统流程,并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氨压缩制冷系统的润滑油部分统在运行过程中系统出现的故障,并总结了3点操作经验,包括氨压机运行期间切换油泵,对蒸发器进行收油以及油气压差低问题处理。
关键词:天然气氨压缩制冷系统润滑油故障1 概述天然气浅冷装置设计处理天然气40万立方米/日,操作波动范围60-110%,最低制冷温度为-25℃。
制冷压缩机C-502由英国豪顿公司引进,型号为WRVH-255/16500/650螺杆式压缩机。
制冷系统辅助设备由国产配套组成,主要设备有制冷油泵、氨油分离器、油冷却器、氨冷凝器、液氨储罐、氨蒸发器、经济器、节流阀等设备组成。
氨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系统经常出现油压低的现象,导致氨压缩机由于油汇管压力超低报警联锁停机,直接影响装置制冷合格率和轻烃产量。
2 氨压缩制冷系统流程介绍氨气在压力0.02MPa、温度-31℃条件下,进入C-502压缩机,被压缩成为压力1.72MPa温度90℃的氨油混合气体,进入D-516氨油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油重新使用,氨气从D-516顶部排出,进入E-511氨冷凝器进行冷却,冷却后液氨进入D-517液氨储罐,冷凝器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从D-517出来的氨分成两路去节能器D-519,一支经节流阀节流降压0.2MPa,蒸发温度为-19℃,另一支路为过冷氨走管层,冷却到-13℃后经节流降压阀减压后去E-506氨蒸发器,在蒸发器中蒸发,形成压力0.02MPa温度-31℃的气体,所需蒸发的潜热由天然气降低温度的潜热和液化放出的潜热提供,使天然气冷却到-25℃,蒸发后的氨气进入C-502氨压缩机,从而达到连续循环制冷。
3 氨制冷润滑油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3.1 制冷油泵出口单流阀不严对氨压机运行的影响氨压缩制冷机组有两台制冷油泵P-510A/B,氨压机正常运行时,一台油泵运行为主泵,另一台辅助泵作为备用泵。
氯气串入润滑油系统的原因及预防

工” ) 3 O 万t / a 离子膜 法烧 碱项 目一期工程氯气输 送设备选用 的是锦西化工机械 ( 集 团) 有限责任公 司生产 的 3 H一 3 / 4 5 0 0型离心式氯气压缩机组。为
防止氯 气 串人 润滑 油系 统 , 该 机 组采用 了充 、 抽气密
Ke y wo r d s : c h l o i r n e g a s c o mp r e s s o r ;l u b ic r a t i n g o i l s y s t e m ;c h l o i r n e ;l a b y i r n t h s e a ] ;a i r — t i g h t s e a l A b s t r a c t :T h e a i r — t i g h t s e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l u b i r c a t i n g o i l s y s t e m f o r c h l o i r n e c o mp r e s s o r u n i t ,a n d t h e p h e n o me n o n a n d h a r m o f f a u l t c a u s e d b y c h l o i r n e g a s p o l l u t i n g l u b i r c a t i n g o i l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r e a s o n s o f c h l o in r e p o l l u t i n g l u b r i c a t i n g o i l a t s t a r t — u p,s h u t d o w n,a n d d u i r n g r u n n i n g a n d ma i n t e n nc a e a 】 a n a —
压缩机板式润滑油冷却器

两两换热波纹板之间构成流体 介质通道层,作为换热元件的 波纹板一侧是冷却循环水另一 侧润滑油,构成油水的换热通 道层交错布置,压紧板和波纹 板之间不通换热介质。油(或 水)通道层的水进出口周围的 两片波纹板之间采用密封垫密 封,防止油(或水)进入水通 道和冷却器外,两个波纹板之 间的油通道(或水通道)采用 密封垫密封构成完整封闭的油 通道层(或水通道层)并防止 油(或水)泄漏到冷却器外。
压缩机板式润滑油冷却器
板式润滑油冷却器
板式冷却器的特点 板式冷油器的结构 冷油器主要参数 冷油器切换阀 冷油器投运操作
板式冷油器的结构
冷却水和润滑 油采用纯逆流 换热,如图左 侧红色流体为 热流体润滑油, 右侧蓝色流体 为冷流体循环 水。
板式冷油器采用换热波纹板叠装于上下导杆之间构成主换热元 件。导杆一端和固定压紧板采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活动压 紧板开槽口。压紧板四周采用压紧螺杆和螺母把压紧板和换热 波纹板压紧固定。
手柄转不动 阀芯等处卡涩或压 紧板手不放松,如 系阀芯卡涩应清洗 切换阀 更换密封圈 1. 检查阀芯与阀体贴合面, 修磨该贴合面 2. 阀芯未切换到位,继续搬 动手柄,使其到位 3. 冷油器充油管路未关
切换阀密封架漏油
切换后,处于备用侧冷 油器,仍有润滑油流动
切换阀的特性参数
公 称 直 径 工 作 压 高 使用安全可靠 结构紧凑、占地小、易维护 阻力损失少 有利于低温热源的应用 热损失小 冷却水量少 经济性高 随即应变
板式冷却器的特点
(1)传热效率高
换热片采用高导热 的波纹板,板片波 纹所形成的特殊流 道使流体在极低的 流速下即可发生强 烈的扰动流(湍 流),扰动流又有 自净效应以防止污 垢生成因而传热效 率很高。
板式冷却器的特点
离心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离心压缩机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离心压缩机系统组成众说周知,整套离心压缩机组是由电气、机械、润滑、冷却、控制等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
虽然由于输送的介质、压力和输气量的不同,而有许多种规格、型式和结构,但组成的基本元件大致是相同的,主要由转子、定子、和辅助设备等部件组成。
第二节主机部件一、离心压缩机的转子转子是离心压缩机的关键部件,它高速旋转。
转子是由叶轮、主轴、平衡盘、推力盘等部件组成。
叶轮叶轮也叫工作轮,是离心式压缩机的一个重要部件,气体在工作路轮中流动,其压力、流速都增加,同时气体的温度也升高。
叶轮是离心式压缩机对气体作功的唯一元件。
1.在结构上,叶轮典型的有三种型式:⑴闭式叶轮:由轮盘、轮盖、叶片三部分组成。
⑵半开式式叶轮:无轮盖、只有轮盘、叶片。
⑶双面进气式叶轮:两套轮盖、两套叶片,共用一个轮盘。
⒉叶轮的结构以叶片的弯曲形式来分:⑴前弯叶片式叶轮: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
叶片出口角>90°。
⑵后弯叶片式叶轮: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叶片出口角<90°。
⑶径向叶片式叶轮:叶片出口方向与叶轮的半径方向一致,叶片出口角=90°。
主轴主轴的作用就是支撑安装其上的旋转零部件(叶轮、平衡盘等)及传递扭矩。
在设计轴确定尺寸时,不仅考虑轴的强度问题,而且要仔细计算轴的临界转速。
所谓临界转速就是轴的转速等于轴的固有频率时的转速。
平衡盘、推力盘在多级离心压缩机中,由于每级叶轮两侧的气体作用力不一致,就会使转子受到一个指向低压端的合力,这个合力,我们称为轴向力。
轴向力对于压缩机的正常运转是不利的,它使转子向一端窜动,甚至使转子与机壳相碰,发生事故。
因此应设法平衡它,平衡盘就是利用它的两侧气体的压力差来平衡轴向力的零件。
热套在主轴上,通常平衡盘只平衡一部分轴向力,剩余的轴向力由止推轴承来承受。
推力盘是固定在主轴上的止推轴承中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就是将转子剩余的轴向力通过油膜作用在止推轴承上,同时还确定了转子与固定元件的位置。
压缩机油系统进水原因分析及防治_1

乙烯裂解气压缩机连续出现轴振动联锁,在 两个月内造成压缩机非计划停车 4 次,其中导致 乙烯装置整体停车 2 次,经济损失非常大。对压 缩机组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
析和检查,在分析润滑油取样时,发现油箱内有 较多游离水存在,油内水含量远远超过 0.1%的允 许值。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由 E—GBT201 透平 (SIEMENS 制造)驱动,设有专门的润滑油站, 储油量 8000L,用油为 MOBILDTEOILMEDIUM 透平 油,其 40℃时的运动粘度 46mm2/s,最低燃点为
况进行检查,发现透平汽封漏气较大,汽封疏水 是从汽封体较低部位的一个孔排出的,但如果蒸 汽泄漏量太大或疏水不好,将有蒸汽或冷凝水越 过,漏出的部分蒸汽将通过轴承油封进人润滑油 系统。
3.防治措施
我爸爸讲谁谁谁都不看书,成绩还很好“可是,可是”我似乎不知道说些什么
首先疏通了底部疏水孔,油箱的日排水量降 为 5L,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润滑油 带水问题。为此在轴承箱油封外侧加了氮气密封 线,轴承箱内润滑油油压为 1.8MPa,如果通人的
我爸爸讲谁谁谁都不看书,成绩还很好“可是,可是”我似乎不知道说些什么
201℃。该透平油同时作为透平和压缩机的密封 油和润滑油,并作为透平调节系统的控制油。
2.原因分析
通过比较油箱底部每天的排水量,发现每天 有大约 10~20L 游离水排出。这说明外界水进人
压缩机油系统是连续的,有 3 种原因可能引起油 系统进水,
氮气压力过大,一方面氮气会通过油封进人轴承 箱,影响润滑油的正常,另一方面会造成较大的 浪费。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把通人的氮气压力控制 在 0.05~0.07MPa 左右,从而在隔热板与油封外 侧维持一定的正压,使透平泄漏蒸汽不能进人隔 热板内,从根本上避免了凝结水进人润滑油系
加氢一日一题情况[1]
![加氢一日一题情况[1]](https://img.taocdn.com/s3/m/c759a2df9ec3d5bbfd0a7470.png)
加氢车间一日一题内容1、活塞式压缩机的润滑油系统分哪两类?油路走向如何?通常分传动机构润滑油系统和气缸填料润滑油系统两类。
油路走向是:传动机构润滑油系统:油箱→油泵→油过滤器→油冷却器→曲轴轴承连杆小头→十字头滑道→回入油箱。
气缸填料润滑油系统:油箱单向阀→气缸各点。
单向阀→填料函各点。
2、钴钼催化剂从反应器重卸出之前,如何处理?为什么?答:钴钼催化剂在正常使用中以硫化态的钴钼形式存在,硫化态的钴钼催化剂在高温下与空气接触会引起激烈氧化燃烧,因此,该催化剂从反应器中卸出之前,则需要用氮气降温,直至降到室温附近,才能暴露于空气中。
卸出后,注意用水喷淋,防止催化剂中硫化物在空气中燃烧。
3、C2101底通入过热蒸汽的作用是什么?答:塔底通入一定量的过热蒸汽,在塔内总压一定的情况下,就降低了油气分压,使油品在较低的温度下沸腾汽化。
4、加氢为何要注入软化水?答:注软化水的目的是洗涤加氢反应生产成的NH3和H2S,同时防止生成的多硫化胺或其它氨盐(包括硫化氨、氯化氨、碳酸氨),低温洁晶,堵塞换热器和管道,造成设备管道堵塞事故和系统差压增大,为此注入软化水来溶解铵盐。
5、加氢精制过程中生成的硫化氢、氨、水如何脱除?答:在加氢过程中生成的硫化氢、氨部分在D2105顶排出系统,部分溶解在加氢生成油中的硫化氢、氨和水在低压分离器和汽提塔中脱除。
溶解在水中的硫化氢、氨随水送至污水汽提装置脱除。
6、提高炉子热效率有哪些措施?提高炉子的热效率的方法有:(1)提高燃烧空气温度。
(2)保证燃料完全燃烧。
(3)尽量降低过剩空气系数。
7、压缩机填料严重泄露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1)密封环、锁闭环的相对位置装置或波形弹簧失效;2)密封环、锁闭环或元件平面不平整或平面上有固体颗粒;3)密封环、锁闭环磨损过快,收缩不够,存在摩擦或活塞杆磨损失圆,存在纵向拉痕,严重时应更换活塞环。
8、温度对变换反应有何影响?答:从变换反应式CO+H2O→CO2+H2+41.2KJ/mol可以得知变换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反应平衡常数增大,有利于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但反应速度随之减慢,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但对降低平衡CO含量不利;为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变换工艺和变换温度。
螺杆制冷机组操作手册

三、压缩机的油分离系统
由于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时喷入大量的润滑油与制冷剂蒸汽一起排出,所 以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了高效的卧式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作用是分离压 缩机排气中携带的润滑油,使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纯净,避免润滑油进入冷凝器 而降低冷凝器的效率。油分离器还有贮油器的功能。本机组采用卧式油分离器, 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管进入油分离器,降低流速,改变方向,向 油分的另一端排去。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润滑油因为惯性及重力的作用沉降到 油分底部,剩余的含有微量冷冻机油的气体再通过油分滤芯,此微量冷冻机油被 最后分离,通过油分离器底部的回油阀回到压缩机中,以确保挡油板之后的筒体 底部尽量少存油。靠近油分离器出口的过滤芯采用的是高分子复合材料,油分离 效果可达10ppm,当分油效果不够理想时可更换。
角度以后,齿间容积越过吸入孔口位置与吸入孔口断开,吸入过程结束。
2、压缩过程
当转子继续转动时,被机体、吸气端座和排气端座所封闭的齿槽内的气体, 由于阴、阳转子的相互啮合和齿的相互填塞而被压向排气端,同时压力逐步升高 进行压缩过程。
3、排气过程
当转子转动到使齿槽空间与排气端座上的排气孔口相通时,气体被压出并自 排气法兰口排出,完成排气过程。
低于0.35MPa时,油泵投入运行。
2、压差供油
压缩机启动完毕,正常运行时的供油靠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压差保证。油 分离器中分离出的油在高压作用下,流向油冷却器,然后经滤油器,油分配座流 向压缩机内,最终随工质一起被排至油分离器内。
五、压缩机的油冷却方式
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油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润滑油温度较高,不能 直接喷入压缩机中,需经油冷却器冷却达到压缩机所需的粘度和温度后才可重复
HXN5介绍

课程介绍
◆ 润滑油系统 ◆ 低压燃油系统 ◆ 燃烧空气系统 ◆ 双重模式水冷却系统 ◆ 设备冷却空气系统 ◆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 压缩空气系统 ◆ 牵引电机系统 ◆ 转向架 ◆ 结业考试
1
润滑油系统(1)
系统位置
2
润滑油系统(2)
示意图
3
润滑油系统(3)
维护周期
◆ 92天修/184天修/1年修 更换机油滤清器滤芯 更换机油滤清器O形圈 更换机油*
36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3-1)
维护作业
◆ 安全事项 高压/高温/电击/旋转部件危险!
禁止对安全阀进行油漆、润滑或改造!
31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2)
空滤
单向阀
旁通阀
空滤
单向阀
旁通阀
空压机1
热机阀 堵头
空压机2
抽气阀
截止阀
气水分离器 总风
排水阀
油箱
油气分离器
油气分离器 油封负压节流器 安全阀
4.75bar背压阀
总风后冷器
负压节流器, 滤网及油表
抽气阀
截止阀
机油滤清器
机油后冷器
温度选择阀
示意图
冷却水循环 32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3)
7
低压燃油系统(2)
示意图
8
低压燃油系统(3)
维护周期 ◆ 184天修/1年修
更换燃油滤清器滤芯 更换燃油滤清器O形圈 更换燃油粗滤器
9
低压燃油系统(4)
传感器位置
10
低压燃油系统(5)
问题及讨论 各部件的作用和位置? 如何进行故障查找? …………………………………….
11
燃烧空气系统(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润滑油系统运行中的检查内容
• 注意:润滑油系统投运前确认隔离气系统已投 用
1、 检查确认润滑油所有放空、排污口均已关 闭;
2、 打开润滑油加热器开关; 3 、启动油雾分离器; 4 、油温达到25℃以上时,启动主油泵 ; 5 、打开高位油箱补油阀,直到玻璃视窗观察 到有油流过时,关闭补油阀。
15
6 、每2小时巡检一次确认油箱中的油位,确保没有发生泄漏。 7 、记录润滑油系统运行有关参数。
16
2.4 压缩机润滑油参数表
参数名称 PCV305 PCV310 PIT306
描述
标准值
润滑油泵背压控制阀,控 0.75MPa 制油泵出口总管压力
润滑油供油总管压力控制 0.25MPa 阀,控制润滑油供油总管 压力
添加剂按作用分两类:一类是为改善润滑油物理性能 的,有黠度指数改进添加剂、油性添加剂、降凝剂和抗 泡剂,它能使润滑油分子变形、吸附、增溶;另一类是 为改善润滑油的化学性质的,有极压抗磨剂、抗氧剂、 抗氧抗腐剂、防锈剂和清净分散剂,它们本身与润滑油 进行反应。
3
1.2 润滑油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 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对减少机械磨损,延长机械使用 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背压控制阀PCV305后 L=0.65MPa 润滑油压力
17
PIT354,PIT355,PIT356 监测润滑油供总管压力,LL=0.12MPa 三取二,低低报停车
PIT353
监测润滑油供油总管压力,LL=0.16MPa 低低报时压缩机禁止启动, 启动辅助油泵
PI350, PI351
PI352
径向轴承油压 推力轴承
0.1-0.13MPa 0.03-0.05MPa
PDIT308
润滑油撬过滤器前后压差,H=0.15MPa 达到高报值时更换过滤器 滤芯
18
PI316 TIT302 TI305
润滑油储能罐压力
氮气压力为最小运行压力 的0.9
润滑油箱温度, 低低报禁止启动油泵, 低报启动油箱加热器 高报停止油箱加热器
中油投产运行公司 邹柏全 2012.12
9
压缩机和齿轮箱润滑系统齿轮箱压缩机润滑油系统图
中油投产运行公司 邹柏全 2012.12
10
压缩机电机润滑系统 主电机冷却与润滑油流程图
中油投产运行公司 邹柏全 2012.12
11
2.2 润滑系统投用前的检查确认
1、确认润滑油系统已经清洗完毕,管道中无任何污物。 2、检查确认合格的润滑油已经按照要求加注完毕; 3、检查润滑油油箱液位,确认达到规定液位。 4、检查并确认所有电气线路接头正确、牢固、绝缘、无腐蚀。 5、检查防爆接线箱螺钉已经固定好,进线密封良好,油泵电机接线正确。 6、检查管路无磨损,接头、套管、卡子等无损坏,各管路接头处均不得 泄漏。
污染。
5
(二) 油品安全: • 1.油品独立存放,周围不得放置可燃品。 • 2.严禁烟火,不得携带火种进入油库。 • 3.油品间需配备灭火器。 • 4.擦试机械后之油布或清除之油污不得堆积, 以免助燃。 • 5.易燃的特种油品或化学溶剂分离储存并放置易燃品标志。
6
(三)使用注意: • 1.向厂家咨询,用适当规格的润滑剂,尽量减少用油种
•压缩机润滑油系统
1
目录
第一章;润滑油基本知识 1.1 润滑油的组成; 1.2 润滑油的作用; 1.3 润滑油使用须知;
第二章;压缩机润滑系统 2.1 系统概述; 2.2投用前的检测确认; 2.3 运行中的巡检内容; 2.4 压缩机润滑油参数表
2
1.1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 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 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 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7、油箱内油位和油箱盖处已用惰性气体冲洗,避 免油箱内出现氧化和易爆气体环境。
8、润滑油系统连接单体用电设备(油泵电机、油 箱加热器、油雾分离器电机)电力供应正常。
9、润滑油系统各单体设备装置资料齐全,包括工 厂测试报告、操作和维修手册、用于组装调试包 装和运输的有关数据、各装置的结构图和装配图、电气原理及端子 接线图、现场检查、设备台帐;
13
10、检查确认润滑油系统所有阀门状态。 11、检查确认控制阀PCV305、PCV310的旁通阀关闭,隔离阀 打开; 12、检查确认冷却器、过滤器、液位计和管线的所有放油阀 关闭; 13、检查压力开关、压力表、压的所有放油阀关闭;压力变 送器、液位计、开关和阀门启动器的隔离阀打开; 14、检查确认高位油箱进油阀关闭; 15、检查确认油冷却器的冷却水管隔离阀关闭; 16、检查确认液压气动蓄能器入口管线上的隔离阀关闭。 17、检查确认 润滑油所有放空、排污口均已关闭。
润滑油供油总管温度
LL=25℃, L=35℃, H=40℃
主要作用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 作用。
4
1.3 润滑油使用须知
(一)油品储存: • 1.不可直立放于露天环境,以防止水份及杂物的入侵污染。 • 2.室内储存可立放,桶面朝上,方便抽取。 • 3.拧紧封口盖,保持油桶密封。 • 4.保持桶身面清洁,标识清晰。 • 5.保持地面清洁,便于漏油时及时发现。 • 6.做好入库登记,先到先用。 • 7.频繁抽取的油品、放置在油桶架上用开关控制流放。 • 8.新油与废油分开放置,装过废油的容器不可装新油,以防
7
第二章 压缩机润滑系统
2.1、 系统概述
•
每台机组有一套独立的润滑油系统,与压缩机组成撬。
•
每套润滑油系统包括两台油泵(一用一备)、两个冷却器、储
油箱、高位油箱、蓄能器、油雾分离系统等主要部件,为压缩机、
变速箱和主电机提供润滑油。
• 机组所用润滑油为高性能涡轮机油。
8
压缩机油站系统图
润滑油控制台系统流程图
类。 • 2.每种机械以简单图样示出需要加油的部位,油品名称、
加油周期等并由专人负责,避免用错油品。 • 3.每次加油前须清洁擦拭油抽、油壶等容器和工具。 • 4.每种用油专用的容器,且在容器上注明盛载油品的名
称,以防污染。 • 5.换油前须将机械容器冲洗干净,切不可用水溶性清洗
剂。 • 6.每次添加或更换润滑油后,做好机械保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