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探讨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几点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几点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作者:杨为东贾军明侯彬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6期摘要:随着建筑节能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绿色建筑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TS958.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峻,绿色建筑发展正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政策选择。
我国现今城镇化速度加快,节能减排的形势紧迫,亟需在各方面发展水平都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绿色建筑,以形成一个绿色的产业链,进而产生经济效益,为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或可持续建筑。
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 也包括建筑内部, 特别是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
1.老的建筑能耗非常大, 现在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利用太阳能和地热, 这样的建筑可以做到能耗非常低。
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相比耗能可以降低70%~ 75%,最好的能够降低80%。
而且随着能源消耗的降低, 水资源的消耗也降低了, 在这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
2.一般的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 建造过程的标准化和产业化造成了大江南北建筑风貌大同小异, 千城一面。
而绿色建筑强调的是采用本地的文化、本地的原材料, 尊重本地的自然、本地的气侯条件, 这样在风格上完全是本地化的,所以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
3.传统建筑是封闭的, 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 室内环境往往是不利于健康的。
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 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
也就是说它对房子人员的负荷、环境的负荷, 是敏感地、自动地进行调节, 这就为人类创造了一个非常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4.旧的建筑形式仅仅是在建造过程或者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 而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一直到使用, 直至建筑物的废弃、拆除的全过程。
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建议

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建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建筑行业正面临着绿色发展的重要挑战。
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我对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是实现建筑环保的关键。
建筑行业应积极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环保性能的材料,如可再生材料、环保水泥等。
此外,发展新型的环保建筑材料也是必要的。
建筑商和开发商应鼓励使用这些绿色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加强建筑节能措施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因此加强建筑节能措施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
建筑设计应该注重建筑的隔热性能,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的遮阳和通风系统,以减少能耗并保持建筑内部舒适度。
三、提倡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要注重环保,运营管理阶段同样重要。
建筑行业应鼓励建筑物的经营者采用绿色运营管理策略,如减少水和能源的浪费,解决废物处理问题等。
此外,建筑物的定期维护也是保持绿色建筑状态的重要因素。
四、加强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建筑行业对资源的消耗较大,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建筑行业应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相关部门应制定废弃物管理政策,推动建筑废弃物的有效分类和处理。
建筑商和开发商应鼓励采用可回收和可再利用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认证为了推动建筑行业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相关机构应颁布并推广绿色建筑认证制度。
该制度将有助于鼓励建筑师和开发商更加注重绿色设计和环保施工,为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六、加强行业协作,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各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建筑行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浅谈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及评价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及评价研究作者:王颖赵鲁冠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文章从国外发展绿色建筑的启示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国外发展绿色建筑经验的总结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策略;评价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foreign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proceed with, analyse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is facing some problems. Through the foreign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alysis, combine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our country to develop the green buil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your reference.Key words: the new situation; green building; strategy; 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前言:建筑行业给地球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分析研究表明,大约有一半的温室效应气体来自与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建造以及运行管理有关的能源消耗。
我国的绿色建筑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实施和推广有赖于建立明确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
绿色建筑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需要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定量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
论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论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作者:金路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2期摘要:绿色建筑是实现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新建筑模式,是对资源、经济与环境的集成应用,以能源节约和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通过建造健康、高效及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减少对环境的负荷,从而达到人和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情况,并探讨了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建筑经济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建筑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性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自身能源供给的储量不足且产能不够,而发展所带来的对能源的需求和利用日益旺盛,这一冲突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得到一定的缓解,有利于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不仅如此,对绿色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能够促进对环境的优化和改善,对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作用绿色建筑也被称为低碳建筑、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是指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低耗能的居住或者是经营活动的建筑空间。
绿色建筑还能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以及建筑的回收利用时,实现对建筑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其主要内涵是能够在建筑的选址设计、施工管理、使用运营或者是报废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利用建筑资源,从而在满足人类经营及活动的情况下,维护环境和生态的平衡,实现人与建筑的生态和谐。
绿色建筑经济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对环境资源进行影响,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
在空间上的影响,是通过绿色建筑来影响居住者的生活环境、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区域性生态环境;在时间上的影响就包含了建筑物的存续的生命周期,涉及到建筑物从材料开采、建筑物的建造使用到建筑的拆除回收等每一个环节。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绿色建筑已逐渐成为一个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中考虑到环境、资源和健康的全过程,旨在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舒适性。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能源利用、水资源、空气质量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为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一种激励税收政策被提出。
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税收政策来激励企业或居民采取绿色建筑方式,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具体措施包括减免、退税、抵扣、奖励等,适用于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这样的政策有利于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绿色建筑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需要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首先,绿色建筑具有众多优点,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降低建筑物运维成本等,但这些优点并不必然能够被客观地反映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中。
其次,由于各种原因,传统建筑设计和建造往往忽略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一些企业或居民缺乏环保意识,认为绿色建筑将导致建造成本的增加。
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和居民采取环保措施,提高绿色建筑的应用普及率。
实际上,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早已在国内外得到了探索和实践。
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税收优惠政策,如瑞典、德国、美国、加拿大等。
中国也在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重要的一条。
2019年,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绿色建筑税收政策购买建筑环节服务反馈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境内企业购买绿色建筑环节服务和境外公司提供的绿色建筑环节服务等,可以享受增值税免税、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税收优惠政策。
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可以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区域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在实施政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做好政策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支持度。
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及优化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绿色建筑技术的介绍和分析,本文将阐述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同时,本文还将提出一些优化策略,以降低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建筑工程造价;优化策略引言:绿色建筑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还可以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然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1.1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特点1.1.1 绿色建筑技术的定义和原理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通过采用环境友好的材料、节能和环保的技术手段,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其原理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设计、施工到运营,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1.1.2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建筑设计阶段,绿色建筑技术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的形态和布局,改善通风和采光条件,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在施工阶段,绿色建筑技术可以通过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合理利用,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此外,在建筑运营阶段,绿色建筑技术可以通过使用节能设备和系统,管理室内环境质量,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因此,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如何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如何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全球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在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然而,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并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政策引导政府在绿色建筑方面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提供经济激励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等方式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例如,可以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项目给予财税优惠政策,对不符合标准的建筑项目进行处罚。
政府还应增加绿色建筑相关方面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积极支持和参与绿色建筑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中,使建筑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建筑中可以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供电,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测和调控,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绿色建筑还需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进行创新,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教育培训加强绿色建筑领域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加强对建筑师、设计师、施工人员等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具备绿色建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需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理解,鼓励更多人支持和参与绿色建筑的建设。
四、合作共享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政府可以建立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体系,企业可以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开发,学术机构可以开展相关研究并提供技术支持,社会组织可以推动公众参与绿色建筑的行动。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总结起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需要政策引导、技术创新、教育培训和合作共享等多方面的努力。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案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2)1.2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3)1.3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重要性 (3)第二章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3)2.1 国家政策法规概述 (4)2.2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4)2.3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实施与监管 (5)第三章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5)3.1 设计原则与方法 (5)3.1.1 设计原则 (5)3.1.2 设计方法 (5)3.2 节能设计 (6)3.2.1 建筑布局与形态 (6)3.2.2 建筑外围护结构 (6)3.2.3 设备系统优化 (6)3.3 环境友好设计 (6)3.3.1 绿色建材应用 (6)3.3.2 室内环境质量 (6)3.3.3 废弃物处理 (6)3.4 生态景观设计 (6)3.4.1 绿化配置 (6)3.4.2 水体景观设计 (6)3.4.3 生态驳岸设计 (7)3.4.4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7)第四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7)4.1 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与特点 (7)4.2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7)4.3 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普及 (8)第五章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8)5.1 绿色建筑施工原则 (8)5.2 施工现场管理与环保措施 (9)5.3 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与环保 (9)第六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9)6.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指标 (9)6.1.1 基本指标 (9)6.1.2 综合指标 (9)6.1.3 附加指标 (10)6.1.4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10)6.2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与流程 (10)6.2.1 评价方法 (10)6.2.2 评价流程 (10)6.3 绿色建筑评价结果的应用 (10)6.3.1 政策引导 (10)6.3.2 设计改进 (10)6.3.3 市场推广 (10)6.3.4 业主选择 (10)6.3.5 社会监督 (11)第七章绿色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7.1 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规划 (11)7.2 绿色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1)7.3 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质量改善 (11)第八章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 (12)8.1 绿色建筑与能源利用 (12)8.2 绿色建筑与碳排放 (12)8.3 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13)第九章绿色建筑与人类健康 (13)9.1 绿色建筑与室内环境质量 (13)9.1.1 引言 (13)9.1.2 室内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 (13)9.1.3 绿色建筑与室内环境质量的关系 (14)9.2 绿色建筑与室外环境质量 (14)9.2.1 引言 (14)9.2.2 绿色建筑对室外环境质量的影响 (14)9.3 绿色建筑与人类生活质量 (14)9.3.1 引言 (14)9.3.2 绿色建筑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 (14)第十章绿色建筑推广与发展策略 (15)10.1 政策扶持与激励措施 (15)10.2 市场驱动与产业创新 (15)10.3 社会参与与公众宣传 (15)10.4 绿色建筑教育与研究 (15)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因素,以降低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物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摘要 .................................................... 2 关键词 .................................................. 2 一、绿色建筑产业经济概述 ................................. 2 二、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经济现状与问题 ....................... 3 (一)绿色建筑产业经济的现状 .......................... 3 (二)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境 ................ 3 三、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 ................... 5 (一)政策手段——政府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 ............ 5 (二)市场手段——经济杠杆撬动绿色建筑 ................ 6 四、结语 ................................................ 7 参考文献: .............................................. 7
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探讨 摘要: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是温室
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建筑及其运行对气候和环境的巨大影响,掀起了发展绿色建筑的高潮。但是在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尤其是在激励策略方面。本文拟就如何在我国建立相关的有效、成体系的鼓励政策,提高市场各方参与积极性进行分析探讨。 Abstract: build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need to consume large amount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ergy, is the main source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one. Currently,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a climax. But the green building industry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ill faced with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especially in incentive strategies. This paper intends to establish related how effective in China, becomes the system encourages policy, improve market parties discussed in enthusiasm.
关键词:绿色建筑 产业经济 激励策略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industry economic incentive strategy
一、绿色建筑产业经济概述 绿色建筑是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建造低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环境空间,是人、环境与建筑共生共容、永续发展的新建筑模式,是“四节两环保”的建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绿色建筑是最重要的应对领域。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全球共识。 我国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三点: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减少室内外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具有现实意义。发展绿色建筑,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庄严承诺的重要抓手。
二、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经济现状与问题
(一)绿色建筑产业经济的现状 我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占据了大约1/4;用电结构中,建筑用电也占据了约1/4。现有的430 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中,95%为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建筑面积中80%仍为高耗能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对原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可带动多个产业的扩张。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长,约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经占全社会总能耗的约2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作为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下的优先项目。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为契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通过实现绿色建筑的“四节两环保”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境 1、缺乏有效的政府运行要素导致各方参与积极性低 对于开发商而言,由于现阶段绿色建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市场认知度低,成本相对较高,利润空间有限,加之房价处于高位,开发商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的矛盾仍然突出的情况下,卖方市场格局主导下的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更多关注短期收益,对提升住宅品质的认识不够,推行绿色建筑的动力严重不足。 对于购房者来说,由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而这部分附加成本往往会转化成用户的负担。在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掉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绿色建筑往往只能成为高档住宅的尝试,难以赢得绝大多数市场。 2、产业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导致推行效果不佳 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相关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及技术导则先后出台,绿色建筑逐步从示范性阶段步入实际操作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实践经验少、基础数据不足,现有的评估标准往往偏重于对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引导,使得评估结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一方面,评估体系的设置主要以定性条款居多、量化数据较少,过多的主观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估质量。另一方面,在标准设置上,评估体系侧重建筑环境质量的评价,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内容,忽视了建筑本身的经济性和使用的舒适性,不利于实现包括开发商和建筑使用者利益在内的绿色效应最大化,也影响到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拓展。同时,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过分强调技术应用而缺乏对运行过程整体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估,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市场和公众。 3、设计能力欠缺难以保证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 在我国,由于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完善,评估标准过多强调技术和部件的应用,忽视了设计环节对技术部件的集成整合效应,造成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目标偏离。同时,现行的体制环境对绿色建筑设计重视不够,相应的绿色建筑节能生态设计体系尚未成熟,符合要求的设计师人才相当缺乏,设计能力较为落后,是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行的一大难题。在目前设计市场相当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建筑设计师为了“抢业务”“赶任务”,往往没有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空间去雕琢好作品,在生存压力下难免“粗制滥造”。一旦难以调动设计师去探索和研究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也就丧失了最为核心的要素。 4、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的初期投资不足 在实际操作层面,现有存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的来源不稳定,使“绿色化”之路面临着巨大压力。资金来源不足仍是改造缓慢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部门规章,行政约束力与法律效力有限,致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工作长期落后,成为薄弱的环节。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还缺乏有效的民用建筑节能激励措施。对民用建筑节能在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非常有限,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推进起来难度较大。 此外,我国目前还未成功搭建起与绿色建筑项目相关的融资平台,包括从政府层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政府对部分绿色建筑项目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等等,还处于摸索阶段。尽管各地在努力探索融资模式,但目前多是“零敲碎打”,尚未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同时,中央财政资金是以“以奖代补”方式支出,主要是事后奖励,很难用于项目启动。地方财政和企业的配套资金仍然是最主要的部分,特别是对于一些改造资金不足的企业,或是没有企业依托的住宅小区,改造资金主要依赖地方财政,资金压力仍然较大。
三、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 (一)政策手段——政府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 在房地产行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指导者、监督者和推动者,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将推行绿色建筑的宏观动力真正转化为微观动力。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曾表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是建立在国家觉悟基础上的、市场驱动的和旨在加速推进绿色建筑开发和实施的绿色评价体系。目前来看,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政府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承担起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的替代推动功能,促进和培育各种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动员建材供应商、制造商、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设计事务所和物业公司等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并从法律上支持和保护各主体的利益,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切实降低经济成本,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将绿色建筑全面铺开。 目前的评估体系标准很容易达到,往往是优秀的开发商与相对较差的开发商都被这些标准划在了一个水平,“鱼龙混杂”,不能真正做到“奖优罚劣”。而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节能减排起步较晚的地区来说,目前尚不具备按照统一标准推广的条件。当务之急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人文、地域环境等特征建立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低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 1、完善绿色建筑法规体系。完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起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