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简要【最新版】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正式、结构化、系统上的方法,能将各种类型的数据信号进行传输。

它在数据中心、企业和组织网络、学校和公共建筑等场所被广泛使用。

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系统实施和维护,综合布线系统要求设计方案的全面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一、需求分析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类型、速率、传输距离、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等要求。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客户提供各种信息,例如:预算、建筑布局、规模等基础数据,也需要确定系统的实际需求。

为了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和满足需求,确定如下设计要求:1.系统适合场所:这个是最基本的一块,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满足其适应场所的要求。

例如:建筑类型、使用意图、场所大小等。

2.可观测性:要求制定计划、列出检查点和实现文档。

系统的每个组件都应该能够轻松标识和检测,以便于更好的管理和故障排除3. 技术需求:这意味着该系统应包含多种类型的线缆。

例如:传统的电缆、光缆、纤维等可以在同一个系统中使用和管理。

4. 同步性:为维持一个高度同步的系统,要在网络上定义数据的传输速率,以便让数据和应用程序能够同步运行。

二、设计方案1. 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首先,基于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对Access和Trunk路由进行细化规划。

在建筑物内,需要安排Horizontal和Backbone网络分布,同时个人工作站也需要覆盖到区域内。

2. 线路类型的选择如上所述,综合布线系统包含多种类型的线缆,包括电缆和光缆。

在选择线缆类型之前需要了解一下建筑的使用情况。

对于人员流量特别大的区域,需要使用标准Cat6a电缆来保证网络的顺畅。

在难以访问的区域,为了便于管理,可以选择单模和多模光缆。

3. 安全性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安全性永远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布线系统中,防火墙和安全措施应该要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杜绝安全漏洞,为用户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网络环境。

4. 高可及性在综合布线系统中,要求提供高可及的网络环境。

这就意味着需要为组件和服务器提供冗余。

机房装修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

机房装修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

机房装修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一、概述信息系统机房的建立是为了全面、集中、主动并有效地管理和优化IT基础架构,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管理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保障业务的顺畅运行和服务的及时传递。

综合布线作为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为数据中心构建安全、高效、统一的物理基础平台是数据中心布线的核心所在。

信息系统机房需要能够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单体文件的容量也越来越大。

这样,选择一套先进的布线系统是及其有必要的。

其将确保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无需更换或升级布线系统本身。

信息系统机房通讯系统包含数据、语音等各个方面,本需求要求根据数据中心的功能布局和当今技术的发展,使用业界成熟的技术,并为综合布线提供设计依据。

二、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2-200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YD/T-926(1-2-199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TIA-942《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本布线系统需符合以下标准:ISO/IEC 11801(国际布线标准,1995年7月)ANSI/EIA/TIA 568A(北美布线标准,1995年)CENELEC EN50173 (欧洲布线标准,1995年8月)《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三、设计目标为了实现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适应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发展,实现数据通信、图像传输等多种需求,综合布线工程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开放性: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标准,以利于系统的互联、扩展。

灵活性、扩展性: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建立通用性的通道,灵活多样的组网,便于扩展和支持各种数据及多媒体通信;可靠性: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

简述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及设计原则

简述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及设计原则

简述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及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是由一系列电缆、连接器、配线架、插座等组成的网络基础设施,用于连接各种数据、通信和电力设备。

其结构包括主干布线和水平布线两个部分。

主干布线是指将建筑物中心机房或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与其他各个区域之间连接起来的电缆系统。

主干布线通常采用较高速率和大容量的光纤电缆,通过光纤交换机或光纤转换器进行光电转换,保证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水平布线是指将电缆从主干布线引入建筑物各个房间或工作区域的电缆系统。

水平布线包括水平主干线和水平分线两个部分。

水平主干线负责将信号从主干布线引入到每个房间或工作区,通常采用铜质或光纤电缆。

水平分线负责将信号从水平主干线引入具体的设备或工作区,通常采用模块化电缆或连接器。

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1.合理规划布线路径: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合理规划布线路径,避免过长的布线距离和复杂的布线路径。

同时,要预留充分的冗余空间,便于后续扩容和维护。

2.选择合适的电缆和连接器:根据网络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和连接器,考虑带宽和传输距离的要求。

常用的电缆包括Cat5e、Cat6和光纤等。

连接器的选择也应考虑质量、性能和可靠性。

3.考虑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综合布线系统应能够有效抵御电磁辐射和外部干扰,保证数据传输质量和安全性。

可以采取屏蔽电缆、地线连接和选择合适的设备等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4.合理安排配线架和插座:选择合适的配线架和插座,使其布置紧凑、便于管理和扩容。

同时,要保持布线规整、整洁,便于维护和故障排除。

5.充分测试和标识:在完成综合布线系统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充分测试,确保所有连接的稳定性和质量。

同时,要做好标识工作,使布线系统易于管理和维护。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遵循相应的原则,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提供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满足企业和机构的通信和数据传输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000字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将所有需要的网络设备(如计算机、交换机、路
由器和打印机等)集中连接到一个中央控制设备上,并通过专用网
络设备互相通信的网络架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以
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需求分析
首先需要对网络实际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需要进行连接的设
备及其数量、连接距离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网络使用的环境和要求,如建筑结构、使用方式等。

二、布线系统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场环境设计合适的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一般分为
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水平布线指的是连接不同楼层的设备,而垂
直布线指的是连接相同楼层内的设备。

1. 确定布线路径和线路走向
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走向,并考虑线路所造成的影响和成本。

2. 选择和配置合适的设备和材料
选择和配置合适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3. 分配布线容量
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分配合适的布线容量,以满足未来扩展需求。

三、接口标准确定
确定综合布线系统接口标准,因为综合布线系统通常涉及多个厂商
提供的设备和配件,需要确定接口标准以确保组件之间的兼容性。

四、安全性控制
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其特性需要追求一定的安全控制,如访问认证、
数据加密、防火墙、安全域等。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网络流量、拓扑结构、布线的可靠性、功能性和可扩展性等。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
择适当的设备和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网络通信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全套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全套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全套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主要为用户信息插座(包含数据点与语音点)的设计。

子系统所配的信息插座是标准的RJ45插座以及RJll插座等,与国标的86型预埋盒兼容,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墙上、地上、桌上、软基等处安装。

插座可采用的型号有单、双孔两种型号。

每个信息点(即插座渚6有明显、清晰的标号。

使得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透明化和简单化,除了能支持直接的或现有的服务之外还要符合当前定义的ISDN(综合数据业务网)接口标准。

信息插座以嵌入式方式安装,位于墙面信息插座距地30cm安装,隔断上的信息插座根据现场情况安装,位于地面的信息插座采用地面插座。

同时与强电电源插座相距大于15CM o工作区在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1)从RJ45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一般不要超过5m o2)RJ45插座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离地面30cm以上。

3)插座和插头不要接错线头。

水平区子系统由各层配线间至各个工作区之间的电缆构成。

数据传输线缆推荐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支持250Mbps的传输速率;语音传输线缆推荐采用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设计中水平线缆的最长长度不大于90米,且保证了小于10米的机械长度用于分配给工作区电缆、接插软线、跳物口设备电缆。

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1)水平干线子系统用线一般为双绞线。

2)长度一般不超过90m o3)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

4)用3类双绞线传输速率为16Mbps用5类双绞线可传输100Mbps o5)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

6)计算水平区所需线缆长度。

3、垂直子系统设计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和光纤总芯数,应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并留有适当的备份容量。

主干缆线宜设置电缆与光缆,并互相作为备份路由。

大楼每层预留1个弱电管井,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敷设光纤和大对数电缆的垂直电缆桥架安装的长方形地面孔,弱电井开孔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桥架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跳线架的地方。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综合布线是指将网络、电话、音频、视频等各类信息传输设备通过一套统一的布线系统进行集成,从而形成一个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网络。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各类办公场所、商业区域、学校等机构的必备设施。

本文将就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需求分析在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场所的需求进行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所需网络带宽、信息传输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区域结构、未来扩展需求等。

通过充分的需求分析,能够帮助设计师确定合适的布线结构和设备配置。

三、布线结构设计1. 水平布线:根据场所的实际情况,将不同区域的信息传输设备通过水平布线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

2. 垂直布线:对于大型建筑或多层楼的场所,需要使用垂直布线将各层楼的信息传输设备进行连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

3. 主干布线:针对大规模的机构或企业,需要设计主干布线系统,将不同的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连接起来,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传输。

四、设备选型与配置1. 网络交换设备: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合适的交换机类型和数量,以满足场所的网络带宽需求。

2. 电缆选择:根据不同的传输距离和频段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如铜缆、光纤等。

3. 终端设备:根据场所的需求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并进行适当扩展预留。

五、布线规范与安装1. 合规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设计师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技术规范,确保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线缆安装: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离不开合格的线缆安装。

设计师需要严格控制线缆的弯曲半径、固定件的使用以及接地等方面的要求。

3. 标识与测试:在布线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每条线缆进行标识,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

六、系统运维与管理1. 维护计划:合理制定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和线缆,预防和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

2. 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记录每一条线缆的信息,包括长度、类型、连接等,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综合布线系统说明

综合布线系统说明

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一、系统概述综合布线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智能建筑通讯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实现内部通讯及外部通讯的信息通路,是数据、信息交换与处理的重要环节。

建筑物内部与外部信息(数据信息、语音信息、闭路电视信息等)的交流与交换,需通过线缆组成的布线系统来实现。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有电话程控交换机、网络交换机、RJ45配线架、电话配线架、底盒和面板、语音模块、数据模块等部件组成。

主要完成对语音、数据线路的铺设、测试以及有关参数的设置等。

二、系统框图图4-1 综合布线系统系统框图三、主要模块及安装1.电话程控交换机将电话程控交换机放置在网络机柜的矩阵主机上面。

2.以太网交换机.将以太网交换机固定到网络机柜内的下方合适位置。

3.RJ45配线架和电话配线架将配线架固定到网络机柜内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下方合适位置,它们的安装方式相同。

4.底盒和模块的安装将底盒固定到网孔板上,并将模块固定到底盒的面板上,安装时要注意安装方向,避免安装后无法正常连接水晶头。

四、系统接线1.RJ45 配线架的接线在RJ45 配线架背面放置标示后,参考T568B标准,颜色对应打线,左边为花色,右边为纯色,如下图所示:图4-2RJ45配线架卡线2.110 100对配线架的接线(1)先将从程控交换机出来的电话线全部对应地卡进网络机柜内110 100对配线架的卡槽内,接着手持连接模块,使连接模块上面的灰色标识向下,对准卡槽使劲插入,并使用5对打线工具将其固定到110电话配线架上面。

(2)使用打线工具切断多余的导线。

(3)剥去电话线的绝缘胶皮,并将电话线按照红、绿颜色分别卡在连接模块的色标两边。

(4)手持打线钳,将卡刀(有刀刃口的一端朝外)一端插入已插好线的接线模块的卡槽内,用力往下压打线钳的另一端,当听到“卡”的一声,则表示已将线卡入接线块的卡槽内;使用相同的办法将其他线缆卡接到连接模块的卡槽内。

3.模块的接线(1)手持压线钳(有双刀刃的面靠内;单刀刃的面靠外),将超五类线从压线钳的双刀刃面伸到单刀刃面,并向内按下压线钳的两手柄,剥取一端超五类线的绝缘外套约30mm长(注意,该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导线被误切断);(2)取一根剥除绝缘胶皮的线,按照信息模块上标识(B类线标准)的颜色,放入对应信息模块5或信息模块6接线块的卡槽内;(3)手持打线钳,将卡刀(有刀刃口的一端朝外)一端插入已插好线的信息模块接线块的卡槽内,用力往下压打线钳的另一端,当听到“卡”的一声,则表示已将线卡入接线块的卡槽内;(4)用步骤1)~3)的同样方法,将超五类线的另外7根线卡入信息模块接线块的卡槽内。

综合布线设计示例说明

综合布线设计示例说明

综合布线设计1.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提供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并使得现代企业能更快速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及时决策反应,提供更快捷更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

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计算机及通信网络均依赖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连接的物理基础和信息传输的通道。

传统的基于特定的单一应用的专用布线技术因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的需要。

而新一代的结构化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同时提供用户所需的数据、话音、传真、视像等各种信息服务的线路连接,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2.工程概况该项目按照四人一间标准进行设计。

;楼内备有电话、电视和电脑高速网络终端。

此方案是针对学生一栋公寓的综合布线设计,共有6楼。

一楼20间,2-6楼每楼30间。

按照用户需求,没人需要分配一个信息插座。

信息点统计如下:房间数网络点170 680综合布线拓扑图:3.设计原则网络布线系统具有实用性、灵活性、扩展性、通用性、经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简要
综合布线系统
1.1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将建设通信线路和数据线路,综合安全防范系统监控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及导引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区域定位系统、护理呼叫系统、排队叫系统及楼宇自控系统、智能灯控系统的通讯线路都纳入到综合布线系统内,实现同网传输的目标,以节省网络设备方面的投入。

系统分为内网(含无线)、外网、设备网、语音网、数字电视网等5个网络,网络之间物理隔离。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星型布线方式,保证语音、数据、图文、图像的传输。

本工程采用基于光纤的万兆主干以太网解决方案。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星型拓扑结构。

实施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实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介质通路。

1.2系统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ISO/IEC11801及TIA/EIA568标准,能够支持1000MHz的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等具体的应用,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

2. 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所有插座端口均为模块化的标准件,支持数据通讯、话音和图象传输,为将来的功能扩展和互换提供方便。

3. 完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1.3系统建议方案
综合布线设计等级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

结合用户的使用和管理需求,综合考虑未来10~15年的科技发展,本工程采用综合型设计等级,用光缆和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混合组网。

根据EIA/TIA 568A 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在本工程中体现为:工作区、水平部分、干线部分、设备间部分、管理5个部分。

苏州市XX公寓(XX家园)(XX家园)布线系统采用星型结构。

在各单元建筑中,工作区信息插座直接汇至楼层配线间,最后由主干线缆通过内网及外网路由集中连接至公寓的综合布线系统主机房,实现集中式管理。

架构:
(1)工作区
工作区是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包括信息插座、语音插座、插座盒(或面板)、连接软线等。

所有终端插座模块均按六类标准布放,接口形式为RJ45型,可实现电话、网络、终端的通用互换。

另外,根据信息点布设区域使用要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墙面插座
安装底边距地面300mm,统一与房间中的强电插座等标高设置。

各信息点通过楼层配线架或总配线架的跳接管理可实现数据、语音的互换。

所有的信息插座、语音插座、面板和配线架管理系统模块都有标记,标记符号表明不同特性的应用及物理位置。

并且同时考虑不同建筑功能(公寓、配套服务楼、医护楼)的技术需求和规格要求的异同。

(2)水平部分
水平线缆的一端端接在信息插座上,另一端端接在设备间的配线架上。

所有水平线缆全部采用六类八芯非屏蔽双绞线钢管暗埋敷设方式。

六类水平线最高支持1000Mbp、ATM622Mbps传输速率,既满足话音和数据的传输;又满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传输要求。

(3)干线部分
为支持千兆以太网及未来更高数据速率的应用,数据垂直干线采用62.5/125μm六芯多模光纤。

光纤具有容量大、速率高、保密性强的特点,多模光纤的光耦合率高,当弯曲半径大于其直径的10倍时不影响信号的传输,是符合IEEE802.5 FDDI和EIA/TIA 568标准的主干传输线缆。

语音垂直干线采用三类100对大对数铜缆,完全可以满足未来10~15年通信技术的要求。

整个系统干线汇集到汇聚层交换机机房内。

(4)建筑群部分
建筑群之间为万兆以太网数据速率的传输,采用室外24芯单模
光纤,符合IEEE802.5 FDDI和EIA/TIA 568标准的主干传输线缆。

语音建筑群干线采用室外三类100对大对数铜缆。

(5)设备间部分
主配线间内采用标准机柜安装方式,楼层配线间采用墙装配线箱安装方式。

在各配线间内,在完成分组、上架、理线、绑扎后进行最后的线缆或光缆的安装,总体上保证线缆的安全和理线的整齐美观。

(6)管理
考虑到日后扩展的需要,配线架的端口上留有一定的余量。

主干光纤端接在光纤配线架上,连接选用SC耦合器和SC连接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