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

张文辉1

,刘国彬

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712100,陕西杨凌)

摘要 根据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实施植被生态修复的经验和黄土高原生态安全考察成果,论述植被生态修复的特点和功能,提出植被生态修复的核心内涵是将人为促进群落演替的人力与天然群落演替的自然力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恢复与局部快速恢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的目标是:区域内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平均增加10%~15%;地带性植被的代表种盖度在群落中占到20%~25%;植被总覆盖度75%~85%;水土流失强度有显著性减少。目前植被生态修复的关键问题是有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措施积累不足,方法简单,效益不高。未来应采取正确生态修复思路,尽快解决生态修复中关键技术理论;科学规划,在典型地区黄龙森林区和安塞森林草原区建立示范点,实施综合的植被生态修复措施,建立法律保障体系,为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态修复;指导思想;目标;黄土高原

收稿日期:2008 11 24 修回日期:2009 04 01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课题 林草植被恢复与生态稳定性研究与示范 (KZC X2 XB2 05);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

撑课题 植被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建设技术 (2006BAD09B0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KZCX2 YW BR 02)第一作者简介:张文辉(1954!),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E mail:zwhckh@163.

com

Countermeasures and strategy to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in Loess Plateau,China

Zhang Wenhui 1

,Liu Guobin

2

(1.The Envi ronment and Ecol ogy Key Laboratory of of Educati on Mini stry in Wes t Chi na,Northwes t A &F University;

2.Soil and Water Cons ervation Ins titute of CAS and MWR:712100,Yangling,Shaanxi,Chi 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and the result of ecological safety investig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the func tions and characters of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had been explained,and the core content of ve getation rehabilitation combining the artificial power for promoti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with the natural power of plant community succession is shown in order to achieve that all area vegeta tion rehabilitation combing with part area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quickly.The aims for the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 that biodiversity increase 10%-15%on average.The coverage of typical species of the geography belt should acheive 20%-25%.The total vegetation coverage should acheive 75%-85%.The soil erosion decrease evidently.At present,the disadvantage for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is no enough research accumulation for technology and the theory of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rehabilitation is not ideal.In the future the key techno-theoretic problems should be solve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by the sketch ideas.The typical demonstration area for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should be set up for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s for rehabilitation.The law and regulation system for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should be formed for the Loess Plateau.

Key words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leading ideas;aim;Loess Pla teau

2009年6月7(3):114 118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7 No.3Jun.2009

生态建设的基础是植被恢复与建设[1],但是,由于人力物力所限,在生态建设中,人们不可能短时间投入足够的财力用于植被的人工恢复和建设。目前实行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国家投入比较大,参与农户收益大,政府部门积极;但面对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退化天然森林和草地恢复,国家不可能像退耕还林一样进行足额经济补偿。为了能在西部大范围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以最少资金投入,恢复起能够持续利用、实现自然更新的植被系统,水利部决定在全国5个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开展生态修复的试点工程。经过近8年的实践证明,植被生态修复确实是投入少,效益显著,是非常有效的植被恢复措施;但是,迄今为止,尽管植被生态修复被不少学者作为建议或对策提出,而植被生态修复的界定、特色和目标等系统论述尚未见到[2]。凡属于大的生态工程,在实施前必须有成熟的技术措施,成套的可操作性模式,作为工程实施单位(或政府部门)才可能将其推广应用,体现其功能,发挥其效果,否则可能导致措施实施不力,浪费资财。面对黄土高原更大范围的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明确植被生态修复概念、目标、实施策略和对策,显得更为迫切,对未来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意义更为重大。

2005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水利部组织了全国7大区域的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西北黄土区考察组对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发现植被生态修复深受干部群众欢迎,效益突出。植被小组将植被生态修复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对其在环境建设中的定位、指导思想、目标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明确了未来植被生态修复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路线和对策。笔者根据西北黄土区考察组的考察成果,对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的功能、目标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亟待解决的植被生态修复技术理论问题着眼,提出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对策和策略,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1 植被生态修复的概念与特色

生态修复是一定区域内在充分发挥自然恢复潜力基础上,通过人为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使自然恢复力与人为促进的恢复力有机结合,促使群落向良性方向发展(演替),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措施体系,也是以当地天然植被恢复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系统功能修复技术体系。植被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的一个分枝,从大尺度看,植被生态修复是在人为促进条件下,一个区域植被系统质量整体提高;从小尺度看,可以是一种植被类型,甚至一个天然群落在人为促进条件下的恢复,特点是以天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为轴心,顺应群落自然演替规律,人工补植或播种乡土植物种苗,提高群落持续恢复速度。通过生态修复的植被类型或者群落具备一般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建群种能够自我更新,群落能不断向更高级阶段演替。

生态修复不仅适合天然植被类型或群落的促进恢复,也适合人工退化群落的天然化培育。很多人工群落由于在建群种选择、培育措施上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特征,如 小老树 土壤干层等问题,通过生态修复,完全可以实现持续发育。例如适当间伐退化人工林(草地)的建群种,补植乡土植物或者抚育自然侵入的乡土灌草种,促进建群种自我更新,可以逐步实现人工林持续发育和永续利用。

植被生态修复可以改变人工群落建群种单一的纯林现象,使人工群落向天然化发育,物种多样性增加,病虫危害下降,也可避免由于人工群落建设中由于传统整地而引发水土流失。在一个地区,对天然林草植被全面生态修复,对人工群落进行天然化培育,再加上合理的农业、经济、生态防护植被景观布局调整,对该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

植被生态修复不同于简单封禁,不是简单地将一定区域保护起来,让植被类型或者群落通过相当漫长的时间实现自然恢复。植被修复增加了人为促进的措施,调整群落中种间关系,促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目的植物充分发育,群落演替速度加快。如果说封禁后的植被恢复是一辆缓慢行进的列车,人为修复就是为修复增加了动力和能源;因此,生态修复与单纯封禁恢复比较,缩短了植被恢复时间,使群落尽快发挥生态功能。

植被生态修复也不是低产群落的改造,不会对现有群落进行大幅度间伐或者清除非目的植物,而是在现有群落中栽植一些演替后期才出现的建群种或优势种,通过增加它们的繁殖体,加速群落演替。通过在现有群落林间空地补植植物,有意识保留入侵的乡土植物,使群落覆盖度整体性提高,群落质量、生态功能更加完善。

生态修复大幅度节约资金,经济高效。植被生

115

第3期张文辉等: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

态修复的植物是从当地选择土著种,通过播种、补植等促进自然演替,免去了人工群落建设时必须的整地过程、苗木购买、栽植、管护等一系列费用。一定范围的植物群落一旦修复成功就会进入持续演替,达到具有全面功能的生态系统,能够自我更新,不再需要资金投入。达到一定阶段后,还可以有限制地利用,如适度放牧、砍柴、间伐木材等,从而获取经济效益。

2 植被生态修复现状

近年来,黄土高原相关省区已经开展不少植被生态修复工程,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区,以及实施禁伐、禁牧的地区。有些地区在实施植被生态修复过程中积极开展有关研究,设立固定样进行效果监测,有些科研院所结合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学术积累工作,使植被生态修复研究很快成为热点。例如,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结合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积极开展生态修复研究工作,根据适地适树(草)的原则,在延安安塞县,在不同年限的退耕地上,补植乡土植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在退耕3a以内自然恢复群落(1年生草本为主的群落)中补植多年生乡土草本植物;在退耕3~7a自然恢复群落(多年生草本为主的群落)中补植灌木;在退耕7~10a自然恢复群落(灌木为主的群落)或林间空地中,补植先锋乔木树种,促进了群落演替,提高了覆盖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卢彦昌等[4]、吴涛等[5]在黄龙山林业局采用了森林近自然经营的理念,在对地带性植物群落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林、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中进行间伐或封禁的同时,抚育或补植乡土优势树种的幼苗,促进同龄林的异龄化发育、纯林混交林发育、人工林天然化发育,取得突出成果。连续3a监测表明,试验群落比对照群落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目的树种生长速度提高,幼苗幼树比例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土壤水肥条件改善。这些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为植被修复这一重大课题积累经验和相关技术理论。

3 植被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对比其他植被恢复措施,植被生态修复措施是黄土高原地区目前的最佳选择;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对植被修复的技术理论探索主要是在科研院所开展的研究课题中进行,更大范围实施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只有封禁,人为修复活动很少,生态效益有限。

1)针对一定区域的生态修复技术、理论研究积累不够。生态修复通常是较大尺度上的植被恢复措施。地理位置、生境条件差异,必然导致修复的技术途径、补种植物种类、修复方式以及生态修复后的效果监测、评价等有差异。只有对当地自然条件和生物因素及其关系作出客观判断,才能提出快速、高效的恢复措施;但目前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深入研究不多,特别是在人为促进时机选择、补植物种选择、适宜生境选择、群落持续发育进程判断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如何做到人工补植的物种与原有物种互利互惠?采用什么样的整地方式,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物种多样性,而不导致新的水土流失?中小尺度修复如何与大尺度修复结合,实现小流域景观格局优化?如何在一个区域内将人力与自然恢复力结合起来,促使植被生态系统局部快速恢复和区域内生态系统整体恢复?这方面的技术理论研究积累很少。很多内在机理、群落演替的原动力、人工修复的功能不清,使植被生态工程实施带有很大有盲目性,效果不明显。

2)生态修复适宜范围、技术途径有待确定。植被恢复措施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条件多样,有些地区适合单纯封禁;有些地区适合封禁的同时,再加上人工抚育;有些生境适合轮封轮放;有些植被类型适合人为促进。不同气候、土壤条件,生态修复标准有差异。就是在同一地区,由于生境条件差异,生态修复的途径、技术路线也有差异。只有针对不同区域生态条件,对生态修复地区实行合理地理区划,制订具体措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此外,不同植被类型需要生态修复的急切程度也存在差异。例如,植物群落处在水土保持关键部位,如沟头、峁顶等,直接影响区域内水土保持效果,必须优先安排。因此,植被生态修复范围、措施和优先程度需要深入研究之后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3)生态防护、生态修复成果的维持缺乏法制化管理。植被生态修复涉及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时效长久,有些生态恢复工程可能延续多年,修复成果的维持和利用更关系到子孙后代;因此,植被生态修复与政府行为、公民意识密切相关,对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投资、维护必须通过行政法规约束,才可能确保持续发展。目前主要问题是,从农户到乡、县级政府部门都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农户期待着立竿见影

116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

的经济效益,政府官员期待着任期内的能表明自己业绩的 形象工程和 政绩工程;因此,如何通过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县级和乡级生态修复规划正常实施,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

4 植被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

黄土高原地区地域辽阔,土壤条件特殊,不同地区生境条件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和途径不同。水土流失是核心问题,水分是影响植被发育限制因素;因此,整个地区的植被生态修复必须围绕核心问题和限制因素,明确指导思想和修复目标。

1)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植物群落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存场所,在植被恢复中,物种之间互利共生的关系、多样性维持是自然恢复力的基础。生态修复的各类措施,应以协调种间关系、平衡各种生态因素为最高目标;依靠自然力,顺应植被演替规律,才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潜力。

2)区域选择。适合植被生态修复的区域包括森林、草原和荒漠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密度小(< 200人/km2)、生态建设经费不足,不可能大幅度投入资金进行次生天然群落(林地和灌草丛)或退还人工群落改造的地区,都可以纳入植被生态修复的区域;在退耕还林(草)区,>25?的陡坡耕地以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退化的植物群落,包括处于荒山、荒坡、沟缘边坡地群落,应尽量集中连片,一般封育区在20a内不安排大的基本建设或经济开发项目。

3)植被生态修复措施。要结合各地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因地制宜,分区采取不同措施。在森林区,要以人为促进天然林恢复为主,结合群落特点,选择最佳修复措施,包括演替阶段判定,优势乔灌草物种选择和抚育,乡土物种补植,整地方式选择。人工林天然化培育要实施近自然经营的理念,促进人工群落向混交、异龄林方向发展。在森林草原过渡区和草原区,要以封禁为主,选择灌草群落演替适当时机,补植乡土灌草。有条件的可以结合飞播造林种草,促进演替。传统牧区,要结合舍饲养畜,建立围拦,轮封轮牧,控制大面积病虫鼠害的发生,提高生态修复的能力。

4)建立和完善与生态修复有关的法规体系。以县、乡、村和流域为单元,制订本地区切实可行的中长期生态修复规划,并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使其成为不可轻易改动法规。要根据各地情况,制订维持生态修复成果的乡规民约。各级政府要把规划执行情况纳入党政工作监督范围,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不受政府换届或领导人更替影响。

5 植被生态修复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通过修复使中度、轻度水土流失区及易治理区的水土流失强度减少到允许范围之内,水土流失中、强度地区侵蚀强度明显减弱。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社区经济,初步具备区域内不同植被类型自我修复和成果维持能力。

2)通过生态修复,区域内植物物种多样性平均增加10%~15%,地带性植被的典型物种盖度在群落中超过20%,植被总覆盖度为75%~85%,水土流失强度有显著减少。

6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亟待深入研究的技术

问题

1)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的机理和生态学过程研究。重点是:不同地区典型植被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研究及其演替阶段划分,探索人工促进生态系统演替中人为促进的契机以及促进方式;不同群落建群物种自我繁衍方式研究,探索建群种群更新与群落持续发育潜力;不同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种间关系研究,特别是植物群落演替与物种替换、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的关系,物种之间互惠互利关系、人工补植种与原有种的关系,探索利用中间关系,进行植被生态修复措施和途径;植被生态修复后续生态学过程研究,重点是乡土建群种补种、补植后的时空效果及其对生态系统演替的促进作用;人工群落天然化培育途径研究;单纯封禁与生态修复的成本、植被生态功能等,阐明植被生态修复的关键性机理。

2)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生态监测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重点研究典型生态系统可修复性的基本评价,不同生态系统修复的基本步骤,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生物因素(物种多样性、土壤微生物、植物种类)变化规律及其监测指标选择,植物群落演替、修复过程中物理因素(水、温、土)等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动态可监测性指标的选择与评价,不同类型群落普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为植被生态修复建立评价体系。

3)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区划及不同地区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制订。根据气候、土壤、植被指标对可修复生态系统评价与分类;研究生态可修复性与农、林、牧用地以及粮食安全、畜牧持续发展的基本关

117

第3期张文辉等: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

系;明确一定区域内生态修复、人工植被建设、封禁的比例、强度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为不同地区植被封、育、修复、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4)地区性生态修复法规、执法和管理队伍建设及民众教育规范研究。在项目建设区内,重点研究法规建设维持生态修复效果以及执行法规所需的基本条件;植被生态修复法律法规建立及其后续效应;执法队伍建设和民众生态保护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思路。建立不同级别的执法规范和民众教育规范。

7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和措施

1)根据气候、土壤和植被特点,对黄土高原进行植被生态修复的全面区划。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基本思路是:生态保护、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合理配置,社会经济、粮食安全和植被恢复协调发展,如图1所示。制订不同地区、不同生境的植被生态修复的原则、途径、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乡土建群植物种类推荐、补植和播种时间,

封禁范围等。

图1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F ig.1 Sketch ideas for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in Loess Plateau

2)在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选择3个典型植被类型区开展植被修复机理研究。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是主要植被类型和各类群落代表性区域,多年来,植被恢复有关研究积累已经相当丰富,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3个区域植被生态修复机理,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恢复策略与对策。优先研究内容包括:天然群落恢复过程和人工群落天然化培育中物种变化、土壤肥力、土壤水分协同变化规律,探索不同类型天然群落恢复和人工群落天然化培育途径;分析人工林天然化培育与天然群落生态修复的群落稳定性差异;研究不同植被类型恢复途径的投入产出比、生态功能比(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等),选择最佳恢复途径。

3)在不同植被生态区域建立示范区。分别在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建立示范基地,将黄土高原区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基本措施、修复规划和

法规建设全面落实。可以选择具有研究积累治理基础的小流域,全面调查流域内的社区经济、社会发展

现状和生态保护现状,制订生态修复规划,建立生态修复、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强化民众教育和法规建设,确保修复规划全面实施。

4)建立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将植被类型划分为生态防护型(森林、灌丛、草地)和生产经济型(农田、果园、经济林及其他)2类,分别制订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和评价体系。生态防护型植被类型评价标准将生态防护效益作为第一考核标准;生产经济型植被类型也要兼顾生态防护效益。在流域范围内合理配置生态修复植被类型景观分布格局,缓坡、梯田、川地用于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体系维护,陡坡、退耕地、修复植被用于生态安全。对防护型植物群落评价要通过样地调查和时空对照分析,以不同地区的典型顶极群落和偏途顶极群落为稳定群落的参照,确定生态修复评价标准,包括自然环境指标(土壤水分、养分、土壤有机磷、有机氮)、群落持续发育潜力指标(群落盖度、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和密度、优势种重要值等)、物种多样性指标( 指数和不同演替阶段的 指数),分析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优势种的替代程度、群落指数变化、环境指数变化规律,为生态修复后的群落评价、生态功能评价提供数量化指标体系。

5)植被生态修复区生态保护法规和民众教育。参照现有的生态保护法规,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文

化水平,制订本地区生态建设投入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生态修复成果管理与维持、民众生态保护教育

等法规或条例,使生态建设的成果能永久维持。

8 参考文献

[1] 邹厚远,关秀琦,韩蕊莲,等.关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

生态学依据探讨.水土保持学报,1995,9(4):1 4[2] 刘国彬,李敏,上官周平,等.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现

状与综合治理对策.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1):16 21

[3] 张文辉,刘国彬.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

对策.林业科学,2007,43(1):102 106

[4] 卢彦昌,张文辉,陆元昌.黄龙林区不同培育措施对辽

东栎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006,26(7):1407 1413

[5] 吴涛,张文辉,陆元昌,等.黄龙山林区不同培育措施

对油松种群数量动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006,26(5):1007 1013

(责任编辑:程 云)

118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年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 黄土高原 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释的。譬如,黄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洪水的杰作等等。为了解黄土高原的“变脸”过程,专家们特意到黄土高原西部甘肃静宁县、秦安县、定西县等地采集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质剖面的黄土标本,从中获得了700余块孢粉样本和209块表土孢粉样本,这近千份孢粉样本大约记录了公元前4.6万年至今黄土高原植被变迁过程。通过对碳14的测量,在6个典型剖面中共测得年代34个。经过分析,专家们发现,从黄土高原采集的20克样品中最多分离出孢粉颗粒达到1112粒左右,最少的则不足50粒,显示着4万多年来,环境和植被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程。从孢粉的分析来看,发现了松、云杉、冷杉、铁杉、栎、菊科等数十种植物孢粉的记录,专家们认为黄土高原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姓“黄”,在4.6万年的历史中,有一多半的时间,黄土高原是森林和草原的成分相互消长,在这段时间里,黄土高原经历过多次快速的“变脸”———历经过草原、森林草原、针叶林以及荒漠化草原和荒漠等多次转换。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加快了侵蚀和风化的速度,在高原周围的低洼地区堆积了大量卵石、沙子和更细的颗粒。每当大风骤起,在西部地区便形成飞沙走石、尘土弥漫的景象。 被卷起的沙和尘土依次沉降,颗粒细小的粉尘最后降落到黄土高原区域,形成了一条荒凉地带。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基本概况 黄土高原(英文:Loess Plateau 亦作Huang-t'u Kao-yuan或Huangtu Gaoyuan) 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循环关系

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循环关系 摘要:为了改善水土保持效果,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和水循环的相互关 系。以黄土高原51个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与降水和蒸散发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多年平均降水量越多的区域, 植被密度越大, 实际蒸散发量也越高。在降水越充沛的区域, NDVI 的变差系数较小, 植被的年际波动也较小。植被密度大的地区, 蒸发效率高, 但蒸发系数较低; 增加植被会增加地表水和地下径流的分配比例。提高土壤含水量是增加植被覆盖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黄土高原; 植被; 降水; 蒸散发; 归一化植被指数 黄土高原(英文:Loess Plateau 亦作Huang-t'u Kao-yuan或Huangtu Gaoyuan)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海拔1500到2000。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公尺之间,最厚达150~180。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即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表现为地址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以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过樵、过牧,都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强烈反应,所以使得自然灾害发生地频度增多,据记载,1999年, 中国开始在黄土高原地区展开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程。然而, 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实践需要考虑到植被覆盖与当地水量平衡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探究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和水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黄土高原特殊的地形和地貌使得当我们是当前急迫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降雨、蒸散发、径流成分等之间的关系; 研究目的在于预测干旱半干旱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生态水文响应, 并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及资料情况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的51个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 图1) 。研究区内85个站的长期气象观测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 包含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间、风速、相对湿度、辐射等。研究区域内51个子流域出口的月径流数据来源于水利部水文局( 图1)[ 3]。流域边界从1km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 中提取。降水

1、近三十年来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

近三十年来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 —以环县封山禁牧为例 吴巧利 (历史系2010级历史文化产业) 摘要: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风沙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封山禁牧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偷牧、割草偷草、农民经济收入减少、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该地区封山禁牧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封山禁牧与农民的利益协调发展。 关键词:黄土高原封山禁牧效果问题原因建议 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除了地形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黄土层疏松深厚、降雨集中且多暴雨等自然因素之外,主要与土地利用不合理、天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有关。植被最大程度上的恢复和重建才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风沙飞舞的根本措施。植被建设主要包括人工造林、种草、封山禁牧等几项措施。而在此篇文章中主要围绕封山禁牧来进行说明。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根据孢粉分析、考古发现及文献资料,都反映进入全新世纪以来至三四千年前黄土高原地区普遍分布有茂密的天然森林植被[1]。但近年来由于天气变冷并且越来越干燥,再加上人们乱砍乱伐,无止尽的开垦,环境变得无比的恶劣,刚开始人们还没怎么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恶果。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沙尘满天飞舞,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时人们才迫切的认识到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已经是势在必行了。所以在进入21世纪,封山禁牧这一政策在环县拉开了序幕。 一、封山禁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偷牧现象屡禁不止。 环县自全县实施封山禁牧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山区草场生态恢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恶劣的沙尘天气状况。但禁牧政策的实施对当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关系生计大事的外来干预,牧民由野外自由放牧变为圈养饲舍,彻底打乱了农民的传统养殖方式。“圈养是目前的替代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自然有其优势,但乡、镇、村的基础条件和自然状况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政策的反应自然会有所不同”。[2]禁牧时期,由于实行圈养,而家里缺少饲料,全乡出现不少卖羊的情况,羊只总数骤然下降。很多由于资金、劳动力和耕地状况等因素无法转向圈养的农民,经常冒着被罚款的危险违规放牧,出现“白天入舍晚上放,中午入舍早晚放,紧时入舍松时放,小群入舍大群放,近处入舍远处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2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臵、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并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3.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的位臵和范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媒体展示:黄土高原景观 同时媒体播放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师播放课件——黄土高原的位臵与范围。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然后教师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做个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文明的摇篮) 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请同学结合教师课件,看课本第67页活动2题,小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读图8.3看课本第67页活动第1题,小组讨论,分析“风成说”证据。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 1.内容:包括① 、② 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③ 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④ 等方面。 3.水土流失 (1)概念:在⑤ 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2)分布:多分布在⑥ 、⑦ 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⑧ 降水⑨ ,多暴雨 植被○ 10 2.人为原因??? ? ? 森林、草原被毁不合理? [思维活动] 1.人类社会之前和之后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否相同?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 ,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 发展,威胁? 安全。 3.造成? 恶化。 4.淤积? ,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 合理和有效利用。 [思维活动] 2.位于河南省的小浪底水库为什么每年都要进行调水调沙? 探究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现在,黄土高原平坦耕地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

黄土高原

位置:105°E~114°E ,34°N~长城(36°N、110°E穿过黄土高原中部)。 范围及面积: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峭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 地形:高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 汾河谷地、渭河平原、晋陕峡谷 地势: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貌及原因:外力作用为主 风力搬运、堆积———黄土高原 流水侵蚀————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内力作用:断层:上升———华山;下沉———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河流及水文特征:河流多为外河流、流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结冰期短。黄河(中游,河口~旧孟津)、汾河(山西)渭河(陕西) 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温:暖温带温度较高。降水: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雨季较短)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木、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表裸露。 资源: ①矿产资源:煤矿:神府、大同、朔州、西山、阳泉 ②水能资源:(万家寨引水工程)三门峡、小浪底 ③旅游资源:平遥古城、五台山、华山、秦始皇陵兵马俑、云岗石窟、壶口瀑布 农业生产:优势:雨同期热、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温差大 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寒潮 主要粮食作物:高粱、谷子、冬小麦 主要经济作物:苹果、梨、桃、杏、柿子 工业生产:主要部门:有色金属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 主要城市:太原、大同、西安、兰州

①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使这里进一步成为中国能源基地。 ②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适当限制能源耗费,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旱涝、寒潮、沙尘暴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交通:陇海—兰新线、同蒲线、太焦—焦柳线 运煤线路:大秦线、神骅线、焦—兖—日线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国土整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度,地形坡度大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度,植被覆盖率低; ④土壤: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 ①毁林开荒; ②过度樵采; 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开矿 整治方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基本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①农: 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 ②林:扩大林草栽种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用材林,四旁绿化。 ③矿:土地复垦,存放表土。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浅谈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浅谈 南丽娟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甘肃定西 743000 ) 摘要: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其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本文阐述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现状及其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了影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环境治理;恢复生态 引言 黄土高原[1]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包括半湿润地带、半干旱地带、和干旱地带。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 。 长城。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总面积为64万km2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

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1.1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使得黄土高原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 1.2气候差异较大 黄土高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黄土高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日较差在10℃~25℃之间。就降水来说,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基本上介于400~600mm之间,而且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可占全年降水的60%,往往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其他季节降水少而蒸发强烈,干旱问题比较普遍[2]。 1.3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 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二倍多,而且降水集中。黄土高原的特性决定了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1.4山地丘陵面积大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这种起伏的地貌构造不适合农耕,加之该地区贫穷落后,人口增长速度快,农业单一经营、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等,同时,乱垦滥挖现象十分严重,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1.5植被覆盖率低 在黄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秃岭,给人留下满目疮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由于过垦山坡,表土流失严重,显露出基岩,而植被覆盖率的进一步降低更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2.1自然因素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 主备人:杨丽梅审核: 班级:八(1)姓名:杨丽梅组名: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学习目的】 1 .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 2 .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习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习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二、新课导入 1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以及黄土高原所垮的省级行政区。 2 .黄土高原有什么地形景观? 3 .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4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5 .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6.你能说出在同等降水量的条件下,地面植被的多少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吗? 7.水土流失有什么危害?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南连___________、北抵___________。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 .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 .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移动规律看,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月份,而且多______雨。 4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后者更为突出。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2 .下列叙述不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有() A、黄土坡 B、黄土塬 C、黄土峁 D、黄土梁 3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黄土高原的成因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 103°~114°。东西千余 千米,南北700千 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 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 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 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 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 积约40万平方千米。 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 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 目录 ??概述 ??来源 ??历史 ??水土流失 ??治理 [显示全部] 黄土高原-概述

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 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 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 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 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 壤 分明显。黄土颗粒细, 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 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 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 久。黄土高原是中国古 代文化的摇篮。 在中国北方,它东起太 行山,西至乌鞘岭,南 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 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厚50—1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 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 科学在不断发展,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 释的。譬如,黄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 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

(完整word版)黄土高原练习题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 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 B.位于从湿润向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 2.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其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高原地面破碎 C.由于气候干旱,早期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 D.引发水土流失的原因,人为原因是最主要的 3.“轮荒”这种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 )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林草生长茂密 C.原有林草种源被破坏殆尽 D.水土流失得以抑制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4~5题。 4.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 5.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 )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 C.森林减少 D.荒漠化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6-8题 6.该区域在我国多种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分布中具有明显的( ) A.过渡型 B.多变性C.不确定性 D.单一性7.该区域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 ①水旱灾害②台风③寒潮④土壤侵蚀⑤火山爆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③④⑤ 8.该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②水土流失严重③人地矛盾尖锐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 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 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 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 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11.有关黄土高原泥沙大量流入黄河的主要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黄土高原有黄河的主要支流 B.黄土高原上植被破坏严重 C.黄土高原上的河流流量大 D.黄土高原的黄土土质疏松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 的一项措施。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13.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14.分析下表资料(资料来源于对黄土高原的研究)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55~20 40 30 80~40 60 60~30 95~70 80 75~50 98~80 ≥9070 100~90 B.人为因素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在于植树种草 D.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无法治理的 二、综合题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一.简介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如北部的阴山,南部的秦岭,东部的吕梁山、西部的六盘山。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世所罕见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5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主要有黄绵土、褐土和黑垆土。 二.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750毫米之间。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毫米,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800 毫米,中部400~600毫米,西北部200~300毫米。以200毫米和400毫米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中部为半亚湿润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中部半亚湿润区 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陕北、晋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12℃,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干燥指数1.5~2.0,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带大体一致 东南部半湿润区 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平原、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干燥指数1.0~1.5,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体一致。 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 主要位于长城沿线以北,陕西定边——宁夏同心、海原以西。年均温2℃~8℃,年降雨量100~300毫米,干燥指数2.0~6.0。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均增大,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风沙活动频繁,风蚀沙化作用剧烈。该区的范围与温带荒漠草原带大体一致。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降水量为枯水年的3~4倍;年内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以暴雨形式为主。 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暖温带、少许的中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热量充足;夏季降水多.社会经济:劳动力数量多,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劳动力经验丰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治理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治理和措施。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黄河的水为什么那么黄,它流经了那个地形区?引出新课。板书: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文明的摇篮 (一)黄土高原的范围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观察黄土高原在哪些地理事物的什么方位?再 总结出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最后找出黄土高原主要跨越的省级行政区。 (二)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 同学阅读课本第25页,回答。承转过渡: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二、风吹来的黄土 (一)黄土高原的形成 请同学阅读课本第27页活动1和第26页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风成说”的观点是什么? 2.支持“风成说”的证据有哪些? 3.讨论每一条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黄土高原的地形景观 介绍黄土高原地形景观分类。(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川)

多彩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摘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脆弱的生态系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土保持是该地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现状,探讨了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建议。本文提倡采用节水型水土保持模式,加强淤地坝工程建设,防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提高生态植被建设质量和效率,推进退耕还林、退人还植工程建设。只有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发展“混林农业”,加快山区的梯田建设步伐,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减轻或根除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水土流失;退耕还林;梯田建设;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叠加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最为集中的地区,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一些地区在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水土流失仍然是黄土高原上很严峻的一个环境问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努力。搞好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恢复生态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全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顺利进行。 1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概况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中北部地区,其范围东起太行山,西到日月山,北起长城沿线,南抵秦岭,总面积为 6.15×105km2,其中水土流失总面积为 4.54×105km2,平均海拔800—1800m,地貌类型为山地,黄土丘陵和高原沟壑;气候属于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区过渡地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降水量200—600mm,主要集中在6月,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强度大,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辐射总量为4.60—6.30×109J/m2[1] 。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基本现状 黄土高原区土壤侵蚀模数为0.5—2.6×104t/km2·a,地面分割强烈,形成塬、梁、峁独特的高原景观。2006年黄土高原五省区因水蚀、风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高达1.2×105 km2。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1.6×109t,相当于损失N、P、K养分8.0×106t,其中甘、陕两省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占总量的80%左右[1]。据统计,黄河每年从中游带来的泥沙约有4×108t,淤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每年抬高10cm,给下游防洪造

植被恢复问题

植被恢复(vegetation restoration)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草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从生态和社会需求出发,确定植被恢复希望达到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2)确定能够达到上述效益的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3)通过对植物群落的物理、化学、生物乃至社会文化要素的控制,带动植被的恢复,达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因此,植被恢复可概括为恢复植被的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和谐的关系。根据植被系统退化的程度和类型,植被恢复的途径包括自然恢复、人工促进的自然恢复和生态工程恢复 3 种模式。自然恢复是指不通过人工干扰,完全依靠植被生态系统本身的恢复能力使其向典型自然植被系统顺向演替的过程,封山育林、撂荒演替就是典型的自然恢复方式。虽然一般的退化生态系统停止人干扰后,经过一定时间,生态系统凭借自身的能力可恢复到退化前的自然植被系统,但其恢复速度慢,周期长,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而且要严格控制人为活动的影响。人工促进的自然恢复主要是依靠自然力来恢复受损的植被系统,同时加以人工措施的辅助,例如改善土壤营养条件、改善种源、改变种间关系,使植被群落快速形成并促进其向自然植被系统的演替过渡。生态工程恢复是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人工途径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建人工优化的植被系统,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基本就是构建优化人工植被系统的过程。 国外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成功恢复了一片温带高草草原,其中,著名生态学家Leopold提出植被恢复只是生态恢复中的第一步,如何保持一个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稳定性才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并在1941年进一步提出土地健康(land health)的概念。此后,北美针对各自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植被恢复的实践探索,主要是集中在北方阔叶林、混交林等生态系统的恢复试验研究以及探讨采伐破坏及干扰后系统生态学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面。在此期间,欧洲共同体国家,特别是中北欧各国从森林营养健康和物质循环角度对生态恢复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欧洲共同体森林退化和研究分享网络,并开展了大量的恢复试验研究。20世纪70年代,生态恢复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中对温带陆地、淡水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关注较多。1985年,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成立,该组织先后开展了森林、草地、海岸带、矿地、流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并出版了一系列植被恢复实例专著。20世纪90年代以后,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初步形成,在理论构建和实践方面都有明显进展,相继召开了一系列相关的学术会议和活动,成立了一些生态恢复相关学术机构,涌现出大量有关植被恢复的学术论文和刊物。2000年在英国利物浦举行的第十二届恢复生态学国际大会,是首次在北美以外举行的以植被恢复为主题的国际性研讨大会,这标志着恢复生态学的研究重心由北美开始向世界拓展。2010年世界土地退化防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西安召开,大会的目标是追求在更大空间尺度上有应用意义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建立协作关系并发挥其作用,从而成功实现退化土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1.1. 2.2 国内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系统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对生态恢复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自从上世纪50 年代开始,我国就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和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了相关的植被恢复工作,其中,任海, 彭少麟等人提出了在一定的人工启动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可分三步走、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是动物和微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森林恢复过程中结构与功能不同步恢复等植恢复理论。从此以后,先后有多个单位开展了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80 年代以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植被资源调查和对其质与量的评价,对

植被类型

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称作植被,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于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其它有关的自然要素。在地球的不同地区,水热条件的组合配置不同,因而导致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图14-1)。 图14-1植被分布与不同水热条件的关系 阴影区是土壤和火对植被边界的影响 (仿Whittaker,1975) 一、热带植被类型 (一)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5~10°以内,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气候区。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可划分为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热带雨林区和印度—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区内水热条件充沛,平均温度为25~30℃,平均年温差只有1~6℃,无明显的冬季和旱季,年降水量约2000~4000mm,多的可达12000mm(如夏威夷),空气中相对湿度达90%以上。土壤为砖红壤,质地为壤质或粘质,土壤内缺乏盐基,也缺乏植物养料,几乎都呈酸性,腐殖质含量因分解而低下,土层内富有铁铝氧化物。植被群落最明显的特点是大量种类组成乔木层,在1hm2范围内,可能有40~100种之多。树冠参差不齐,色彩不一,树干高大笔直,分枝少,具有板状根(如紫茉莉、龙脑香科植物)、气生根(如榕树属植物)。中型叶或大型羽叶常绿,下层植物常具滴水叶尖及花叶现象。茎花现象也是雨林乔木的一个特征。另外,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几个层片,构成了雨林的特殊景观。 中国雨林是印度—马来西亚雨林群系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广东和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二)季雨林 季雨林(monsoon forest)是分布在热带有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地区的森林类型,主要分

黄土高原典型生态区基础数据库技术规范

黄土高原典型生态区基础数据库技术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黄土高原典型生态区基础数据的相关内容、数据的组织层次、数据表结构等,提供了数据分类和命名体系以及数据的组织结构图信息,适用于黄土高原典型生态区基础数据的采集及建库工作。 2 参考标准 本技术规范参考了以下技术资料。 GB/T 14721.1—1993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森林类型 LY/T 1438—1999 森林资源代码森林调查 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4754—200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LY/T 1440—1999 森林资源代码林业行政区划 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制定的林业、森工统计报表 3 术语和定义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指东起太行山西坡,西止于青海民和附近,北到阴山,南迄秦岭北坡的区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最集中和黄土地貌最典型的地理单元。由于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特点,再加上长时期的人为活动影响,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数据内容与建库的技术规范 4.1数据内容的分类 数据按照组织的层次分为两级,一级数据分为生态区背景资料数据和生态区典型特征数据。生态区背景资料数据按照数据的性质又分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

数据和空间数据;生态区典型特征数据包括黄土高原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植被资源、耕地资源、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等黄土高原特有的各种资源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 黄土高原典型生态区基础数据的分类如表4.1。 表 4.1 黄土高原典型生态区数据分类表 4.2数据组织和结构 4.2.1区域层次和时间序列 数据的区域层次和时间序列结构如图1。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理学部地理科学一班杜春林2013510034 摘要: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分析,指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经济系统结构的不合理性和人口的过快增长是该区生态破坏和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也是该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总目标出发,尤其是从防治黄河下游水患的需要出发,通过政策调控,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放在首位,建立黄河流域的生态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国黄土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惟一正确途径。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恢复与重建;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地区地处34°N~45°5′N,101°E~114°33′E之间,南北分别以横贯东西的秦岭和阴山山脉作为天然屏障,西到日月山、贺兰山,东以太行山为界与华北平原相望。总面积62.38×104km2,总人口约占全国的8%。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辽阔,光热充足,具有发展农林牧业的有利条件。该区还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宝库,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大煤田和特大型天然气田,煤炭探明总储量占全国的2/3。按照中国国土开发整治的地域战略规划,黄土高原地区将建成我国最重要的、规模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中,它的战略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然而,黄土高原又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在这一巨大的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仍表现为强烈冲突的不协调状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未有效调和,不少地区生态破坏与经济贫困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仍在继续。所以,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途径与对策,对于该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1 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 1.1 地表物质疏松易蚀地表物质疏松易蚀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的内因。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最广的地区,该区70%覆盖着第四纪黄土,其次为第三纪红粘土、基岩和其他地质时期的堆积物。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性差,极易流失。加之地貌类型以黄土塬、梁、峁与其间的沟壑为主,地表破碎,相对高差较大,这种地表形态与岩性的组合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1.2 植被覆盖差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去除苗圃地、未成林地,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2%;去除灌木林和疏林地,森林覆盖率仅为6.5%。现有草场面积中,中度和重度退化的占总面积的68.8%,草场的植被覆盖度为25%~65%。植被覆盖差,严重限制了植被在水土保持方面作用的发挥。 1.3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黄土高原地区是全国著名的缺水地区之一。这里水资源量少质差,人均水量和单位面积水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和10%,干旱灾害严重。同时,该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这不仅加剧了少雨时期的干旱程度,而且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降水集中的时段每年在7~9月,也是该区水土流失最为强烈的时期。另外,暴雨还容易引起洪涝等灾害。 1.4 水土流失严重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垦殖的综合作用下,黄土高原地区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 3.4×105km2,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t/km2 ·a的面积约为2.9×105 km2 ,大于5000t/km2·a的面积约为1.66×105km2,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000t/km2·a[1]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该区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