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课件

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课件

导 学 施 教 6.图所示的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是古代哪一文明最 有影响力的象征之一( D ) A.古巴比伦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埃及 7.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
③制定严格的赋税制度和人口普查制度。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形 状为底方上尖的角锥体,像 中文的“金”字,所以中国 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为“金字 塔”。 金字塔现存约90座,其中 以吉萨金字塔群最为壮观, 而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 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 最大的金字塔
高146.5米
金字的 甲骨文
边长230多米
7《法兰克王国》
8《西欧的乡村与城市》 9《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10《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1《古代日本》
19《殖民地的反抗斗争》
20《俄国的改革》 21《美国内战》 22《日本明治维新》 23《第二次工业革命》
12《文艺复兴》
24《近代科学与文化》
1
第一单元 ·上古亚非文明
古代埃及
四 大 文 明 古 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代中国
了解古埃及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认识古
埃及象征文明的物品。 学 习 目 标
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法老的专制统治
等。 通过学习金字塔,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 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 结晶。
查 学 诊 断
(一)发现古埃及史
1.概况:埃及位于 非洲 大陆东北部。 尼罗河 纵贯 全境,在浩瀚的沙漠中辟出一条狭长的绿洲,因而古希腊历 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2.象形文字: 公元前6 世纪始,因外族入侵,古埃及文明 衰亡。19世纪,欧洲古文字学家破译了古埃及 象形文字 ,
时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后练习六十八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后练习六十八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后练习六十八第1题【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其中由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是( )A、三国协约B、三国同盟C、法西斯集团D、反法西斯同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讨论过程中,小明认为这是一次恐怖袭击。

小龙认为这是一次捍卫民族利益的正义行为。

小华却认为他们都不对,它的最大影响是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老师总结时却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结论,这三个方面是同一个事件,这三个方面是( )A、原因、结果、影响B、手段、目的、影响C、原因、过程、结果D、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14年6月的一次突发事件,却成为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的导火线。

它是( )A、萨拉热窝事件B、萨拉托加大捷C、莱克星顿枪声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苏联成立②协调美日矛盾的华盛顿会议召开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④十月革命爆发A、④③①②B、④①③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

【知识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知识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该亚的传说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厄瑞斯忒的传说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

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习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习
【解析】:
明治维新的性质。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伴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奴隶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林肯政府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政府在战争初期……提出维护宪法和联邦统一的口号。材料二列宁在《关于纪念日》中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材料三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2课日本明治维新习题精选第二十二篇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答案】:
【解析】:
从材料一归纳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中“北方来的年轻水手”是谁?他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什么障碍?
土地是人类社会最早、最基本的生产资料,19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俄国三国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的土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三国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分别什么?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22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19张PPT)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22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19张PPT)

拥有庞大的领地和军队。1868
年,幕府军大举反扑,却在京 都附近的鸟羽、伏见被打败。
倒幕军乘胜进军,扫清了幕府
残余势力,长达260多年的德 川幕府统治从此结束。
大政奉还图
三、明治维新
1.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鼓励发展 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生活方 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等; 军事 : 改革军制,建立新式军队。
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新课导入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日语:めいじてんのう,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名睦仁(むつ ひと),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孝明天皇第二子,万延元年(1860)被定为储君,并 赐名睦仁。 庆应三年(1867年)睦仁继位天皇并经历江户幕府戊辰战争,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 并实行“王政复古”,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庆应四年(1868年)改元“明治”,采取“一 世一元制”。明治元年(1868年) [1] 颁布一系列维新举措,实行明治维新 ,带领日本自 封建社会迈入工业化世界大国。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 宪法),确立了自己的权力。明治二十一年(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推行封建的军国 主义的教育方针。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7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三分因尿毒症去世, 享年60岁 。陵墓为京都的桃山伏见陵。 明治天皇在位的45年期间,是近代日本改革最为显著的时期,日本实现了社会、经 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发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 转变,走上军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道路。

大 名
武 士 农 工 商
想一想: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和中国清朝的闭 关锁国有何异同?

岳麓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

岳麓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

第6课时 世界三大宗教【课前自主梳理】(5—10分钟梳理,轻松搞定基础。

)【课堂合作研习】(15分钟充分互动,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1. “彻底消灭和根除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与此教义相关的宗教是 (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2. 最早把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是( )A. 古印度B. 希腊C. 罗马D. 法兰克王国3. 戴维每周日都去教堂做礼拜,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上帝忏悔。

他所信仰的宗教是(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4. 信仰上帝并以宣扬对人类博爱为核心的宗教经典是 ( )A .《大藏经》B .《金刚经》C .《圣经》D .《古兰经》5.因去麦加朝圣,曾出现过惨烈的踩踏事件。

但还有许多虔诚的信徒,不惜一切代价前往。

他们信奉的宗教是(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6.下列有关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B. 阿拉伯帝国达到全盛是在7世纪中叶C. 在穆罕默德生前,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D. 630年,麦加贵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首领7.你知道与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吗?请各举一例。

当今世界与宗教有关的地区冲突 时有发生,请你举出几个与宗教有关的热点问题。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 佛教 教义:上帝面前 ,提倡信奉耶稣,忍受苦难 发展:公元4世纪末, 皇帝定佛教为国教 时间:公元 世纪左右 地区: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等地区 人物:创始人是 经典: 产生 背景:印度 引起人们的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产生:公元 世纪, 创立佛教教义:宣扬 ,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发展:公元前3世纪中叶, 定佛教为国教,此后,佛教广为流传 背景:6世纪时,建立统一国家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教义:号召人们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真主” 建国:622年,穆罕默德在 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发展: 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伊斯兰教时间: 世纪初 地区:阿拉伯半岛 人物: 创立伊斯兰教 经典: 产生【课后拓展探究】(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

XX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岳麓版

XX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岳麓版

XX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原因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德、美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德、奥匈、意)和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过程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四大战役: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海战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一战结束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影响:给交战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摧毁了德、俄、奥、土等国家;削弱了英、法等国;同时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要点阐释:、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美德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一、二位,但拥有殖民地少,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总产值退居三、四位,但却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后起的德、美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演化成两大军事集团。

2、20世纪初,帝国主义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3、帝国主义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

突尼斯问题法意普法战争后果世界市场殖民地问题英德巴尔干问题巴尔干问题俄奥4、想一想,20世纪初战争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答: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使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加剧。

直接原因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是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应用先进技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美、德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一、二位,英法发展相对缓慢,工业总产值退居三、四位。

2、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美德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一、二位,但拥有殖民地少,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总产值退居三、四位,但却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后起的德、美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演化成两大军事集团。

岳麓版《世界历史_》九年级上册第13课_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掠夺(共31PPT)

岳麓版《世界历史_》九年级上册第13课_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掠夺(共31PPT)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航行,哥伦布到达了一块陆地,他认为这里是亚洲的印 度,便把当地的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印度居民之意)。16世纪,意大 利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哥伦布发现的是一块新大陆。后来这块大陆就因他而 命名为亚美利加,简称“美洲”。
1492年—150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的赞助下,先后四次 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
地圆学说开始流行,这是1492年在德国制 成的地球仪。
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 的支持。
2、主要航海家及其成就: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意大利人哥伦布承 续了古希腊学者的看法,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一直 向西航行就能到达东方。1492年,他受西班牙王室派 遣,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思考:如果你在这一对纪念碑前,你会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
面对这两座遥遥相背的纪念碑,让人心生无限感慨。西班牙人因为麦哲伦 为西班牙带来殖民地与财富而纪念他,菲律宾则因为曾经遭受的苦难而纪念拉 布拉布。
1、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15—16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最早的殖民国家,侵占了非洲、亚洲和美洲 的大片土地,攫取了巨额财富。
(2)麦哲伦环球航行: 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
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试图绕过美洲向西航行到达亚洲。这 次航行历时三年,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了 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斐迪南·麦哲伦 (1480年-1521年),探险家、航海家、 殖民者 ,葡萄牙人,为西班牙政府效 力探险。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完成 环航地球,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 死于部落冲突中。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 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 类首次环球航行。
主要航海家及其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分析《20世纪 初欧洲列强的海外殖 民地》和《英法美德 经济政治地位比较 表》,培养学生提取 有效信息和比较分析 能力 ;通过观察《三 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形势图、绘制两大军 事集团示意图,培养 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 间想像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的形成,以及 它们之间的矛盾,使学 生懂得一个国家的利益 与实力是制定外交政策 的主要依据,认识帝国 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 明白帝国主义是战争的 根源,从而树立反对霸 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的世界观。
活动步骤
分角
色朗
理解基本矛盾 和主要矛盾
读对
话,
解决问题:
找矛
两大军事集
盾。
落实三国同盟、三国 团的形成
协约相关基础知识
(重点二)
活动三:画示意图

活动步骤
学生 观察
地图
执头 像图 找盟 友, 说明 理由。
学生 画示 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盟友活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 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收获知识。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第一次 世界大战》
第22课《欧洲两大 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23课《第一次 世界大战》
教材分析
能力与方法
知识与理解
记住19世纪末20世 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状况、三国同 盟和三国协约形成时间、 组成国,理解两大军事 侵略集团形成的原因及 其后果。
教学过程 学生情景对话
真的吗?殖民霸主英国同 意吗?
但是现在德国的经济实力比 英国强,他又怎能满足于现 状,他们之间的争夺战看来 是避免不了的。
法国人最近走运了,不久前 与意大利的争斗中,夺取得 了北非的突尼斯。而且蠢蠢 欲动, 是不是打算夺回被德 国人强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德国近来实力大增,野心勃 勃,怎么能轻意让法国夺回, 何况他们还打算称霸欧洲呢!
实力排位游戏 找盟友、画示意图 观看视频
(
(衡国主第 原 家要一 因 发资目 ) 展本
不主 平义
国三第 协国二 约同目 (盟 过和 程三 )
后战第 果争三 )危目

重点① ;难点
重点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程序
知看 经《 济工 实业 力产 变量 化变 。化
图 》 ,
活动一:实力排位游戏
走进历史
教学程序
第 一
竞猜历史人物


1.“发明大王、两千多项、电灯泡”


2.“汽车之父、三轮汽车、德国人”


3.“飞行者号、手足情深、飞机”


走 设计意图:以竞猜活动为形式,以旧知为切
近 入点,巧妙导入新课,为学生从心理和知识
历 史
上学习新课做合理铺垫。
教学程序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走进历史
决办法?
学生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提升
人类交往 应以和平为 主,避免战 争,实现共 赢。
第22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原因)
法意
三国协约
英德
三国同盟 (过程)
俄奥
(1907年)
(1882年)
设计意图:
战争危机
(后果)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运用图示学习
巴尔干最近不太稳 定,好多国家都在 争,尤其是俄奥争 得最激烈。
学生思考: 你从情景 对话中发 现哪些国 家之间有 矛盾?
教学程序
寻找盟友
假如英德领导人要找战略伙伴的 话,会找谁呢?为什么?
奥 皇
意 首 相
英 首 相
德 皇





教学程序
观察地图,画示意图
1904
1907
1879 1892 1882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 位次
教学程序
比较分析经济、政治实力排位
美、德、英、法经济政治比较表
项目
美 德英 法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 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 位次
你从英法美德这些国家经济实力与殖民地 的占据对比中发现了什么?
教学程序第二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
活动二:寻找盟友
排比用 位较数 ,表字 并》卡 说上片 明进在 理行《 由经经 。济济
实政 力治
论看 列《 强殖 为民 何体 热系 衷图 争》 夺, 殖分 民组 地讨 。
排比用 位较数 。表字
》卡 上片 进在 行《 政经 治济 实政 力治
比较 分析
教学过程
学生观察图表
英、法、美、德工业产量变化
1870年
1913年
1882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学会画图 归纳史实的方法,训练动手实践的能力,加强 对历史知识的巩固。
教学程序 第三目:战争危机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问题
问题: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 你认为世界形势的前景如何?
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设计意图:借用直观视频,调动学生的形象 思维,达到教与学事半功倍之效。
教学程序 第三环节:链接现实,借鉴历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社会的能力,
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学生展示图片
巴 以 冲 突
伊 拉 克 战 争
学生分组讨论
面临国际 矛盾,英法德 等国解决的方 式是选择战争 来解决,今天 我们面临同样 的问题,还有 没有更好的解
历史的方法。
广西柳州市第二十八中学 潘爱清
教法与学法
设计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已有的知
识背景来构建立体的课堂教学,自主地发现和探究 问题,获得结论,有效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比较分析、从图表提取有效信息、图示
归纳等方法
竞猜激趣 走进历史
自主 合作
3
链接现实
借鉴历史
探究
1
2
活动探究
教学程序 经济实力排位
美、德、英、法经济政治比较表
项目
美 德英 法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 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 位次
教学程序
学生观察地图
分组讨论:为
什么帝国主义国 家如此热衷于争 夺殖民地呢?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图
教学程序
政治实力排位
美、德、英、法经济政治比较表
项目
美 德英 法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 次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重 点 难
①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实力变 化的原因。

②两大军事集
团的形成。
教学难点
帝国主义经济 政治发展的不 平衡,即两大 军事集团形成 的根本原因。
学情分析
学习主体
九年级学生
思维特点
认知水平与能力、抽象逻辑思维 能力迅速提高,有一定的分析
能力,但思维方法仍简单、片面。
知识基础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对一战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 乏完整、深刻的认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