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诠解》读后感

合集下载

论语诠解心得作文

论语诠解心得作文

论语诠解心得作文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

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

”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

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

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

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

他们是社会的良心。

”用动机而不是用行为判断人,这是早已被唾弃的谬论,让人联想起卫道、道德杀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钟情的君子身上所为何来?历史上心怀悲悯手举利刃和流着眼泪杀人的人着实不少,莫非他们也是君子?不知该敬佩还是同情作者,一位《论语》的信徒,却无心快语道破了“君子”的伪善本质。

论语诠释读书心得体会5篇

论语诠释读书心得体会5篇

论语诠释读书心得体会5篇论语诠释读书心得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常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旧时之“崛起”,与今之“崛起”,同为崛起,而意不一。

前人为国家之安危,为战争之和平而崛起;如今国泰民安,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故而现之读书,为谋国之发展也。

当今之势,正如孔子弟子点所言“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天下归心,民心定,国富强,故吾等青少年无忧于国之大事。

吾观国之上下,但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人严于律己,驻守己责,故则吾辈欲成“新时代全新青少年”之目标,立乎居安思危之时,应以知识报效祖国之科技也。

以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为奋斗之目标,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幸福皆由奋斗而来”。

荀子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然不读前人之著作,不可以史为鉴也。

正如其言:“吾尝终日而思已,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蚑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可如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故吾辈当立前人之巨肩,读前人之精华,“悟”君子之行,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天下之忧为忧。

经典之文字,经千百年时间磨炼,经久不衰。

于焚书坑儒之浩劫中依然如凤凰涅磐般重生;于走过繁华盛唐的文字热潮后,一直延续巅峰。

一劫复一劫,后浪推前浪,文字仍在,风韵犹存。

经典,文化之积淀也,存于世代人心之中,薪火相传,永不磨灭,得以传承发扬。

文字经岁月之冲刷虽古朴,却于任何时刻鼓励吾辈奋勇拼搏,激励吾辈不屈不挠,使其或斗志昂扬,或居安思危,亦或格物致知。

一如《论语》全书所示,阅之,民可安居、仕可励志,君可治理天下,古人智慧可见一斑。

《论语》教吾修生之道,齐家之法,治国之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为教吾辈需好学善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为教吾等需诚信待人,不求虚名于世;“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论语诠解普及本读后感7篇

论语诠解普及本读后感7篇

论语诠解普及本读后感7篇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

论语很好看,你会写论语诠解普及本读后感吗?下面我给大家带来论语诠解普及本读后感,盼望大家喜爱!论语诠解普及本读后感1今日,我最终读到论语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来读的辛苦。

有很多字不会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

虽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孔子的仁和礼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

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从课前导读上也读到孔子主见有教无类:不管社会地位凹凸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

我读论语时发觉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

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头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听到的都能区分是非;到了七十岁时才能到达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法规。

我从这句子中模糊体会到一个含义。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家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章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到达了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进过长时间的熬炼和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次,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说道德规范,而不是牵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论语》是一本好书,大家好好读吧,我信任大家。

论语诠解普及本读后感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二十个篇章,言简意赅而又面面俱到地讲解并描述了人世之道。

《论语》的学而第一篇中,我记忆犹新的是这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诠释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论语诠释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论语诠释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论语诠释的读书心得(篇1)泡一杯香茗,手捧一卷论语,轻坐于窗前。

悄然翻看,仿佛那哲理底蕴随热气在空中袅袅升腾,氤氲了空气,舒适了心灵。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意思是“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于丹也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_论语诠释的读书心得(篇2)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在开篇的“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

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质量,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态度积极、和亲人朋友。

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

但这种宽容变有尺度,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报怨,以德报德。

其实面对自己过往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当时有过许许多多的情绪,可是走过来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其实也没什么,不管是帮助爱护自己的,还是曾经嘲弄甚至伤害过自己的,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嘲讽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人觉醒与自强。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

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通篇读完综合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定、温暖、朴素、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

学生写论语诠解读书心得5篇

学生写论语诠解读书心得5篇

学生写论语诠解读书心得5篇天地人之道:就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和感悟的吧。

孔夫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圣人。

《论语》教给我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柔的生活的态度。

“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于障锝,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认得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为无比强大。

我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什么叫天人合一?我认为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有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我认为:一个人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

感悟: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

佛家有个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

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膛目结舌,又不敢问。

这样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我们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自己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论语》告诉我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的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给与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论语》读后感心得高一作文800字10篇

《论语》读后感心得高一作文800字10篇

《论语》读后感心得高一作文800字10篇《论语》中国文化导读之一,它蕴含了中华千年的智慧,值得我们用我们的一生去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心得高一作文800字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论语》读后感心得范文一【韶华易逝,寸阴是竞】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从它简洁朴实的文字里,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感叹时光飞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时间虽然可以很长很长,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认为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事物,不愿多等待一秒钟,可时间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就像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人生中我们走过很长很远的路,一步两步,一秒两秒,一年两年,一直积成我们烟花般灿烂辉煌的人生。

世事变迁如此之快,我们要好好珍惜,虽然我们没有超能力让时间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们可以过好每一秒钟。

在这大好青春年华里,我手持一本书——《论语》,坐在梦幻一般的教室中品读书中教给我的人生真理。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虽说时间无情,但它又是有情的,它对每一个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时间,那么时间将会回报你的付出,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它一定不会辜负你。

时间会帮助那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真正宝贵的,人生是珍贵的!。

如果我们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显得空虚,我们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时间让它从我们指尖流逝。

每天中我们都会浪费许多时间,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浪费的时间对那些已经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曾经听我班主任说过:“时间不会等你,只有你去等待时间。

如果你浪费别人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谋杀,如果你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自杀。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可世上不会有后悔药,也不会有时光机,如果不想让未来的自己后悔,那么此刻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知道时间的可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诠解》读后感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诠解》是对《论
语》中言论进行注解和翻译的书,它配有精确的注释和译文,能够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内涵,使我们真正读懂经典。这是我们
新时代好队员传承祖国优秀文化,诵读经典名篇的必读之书,里
面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各个方
面的言论,从中告诉我们许多学习知识和做人道理。
关于学习,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有:“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地复习,不断地
练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我想起了自己在期末语文考试时,有一
道题我使劲想了好久才下笔作答,这就是平时没有认真复习到这
个知识点的表现啊!我决心在新学期里努力做到经常性地复习老
师教过的知识。还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
句话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也是对待学问的正确态度。有时候,爸爸给我讲解数学题,爸爸
问我听懂了吗?我说懂了,可是再让我做类似题目,我又做不出
来。以后,我一定要改掉不懂装懂的坏毛病,这样我的数学成绩
才能越来越好。
这本书不光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告诉我们很多做人、做
事的道理呢!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告诉我们为人之道,替别人办事要做
到尽心竭力,跟朋友交往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去复习。我
从小到大,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小学与人交往都是诚心诚意的,
从来不和同学们吵架闹矛盾,因此在班级里有很好的人缘,大家
都非常喜欢和我做朋友。还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
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作为小学生,我要向表现
好的同学看齐,学习他们的优点,看到爱捣乱、表现差的同学,
我就要反省自己上课有没有分心、不积极举手,下课有没有追逐
打闹等跟他们相似的毛病。
《论语诠解》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从中得到知识和道理
不计其数。它真的是一本值得我们每个新时代好队员用心去阅读
的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