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的药物分析
氯霉素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氯霉素注射液的功能主治1. 氯霉素注射液的基本信息•氯霉素注射液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药物,具有抗菌作用。
•化学名:氯霉素对乙酸棕榈酸酯•分子式:C22H25ClN2O8•分子量:478.9•规格:每支装1g2. 氯霉素注射液的适应症•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
•泌尿生殖系感染:如尿路感染、盆腔炎等。
•消化道感染:如胃肠炎、肠道感染等。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脓疱疮等。
•中耳炎、眼部感染等。
3. 氯霉素注射液的功能主治氯霉素注射液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作用:3.1 广谱抗菌作用•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对某些耐药菌株如金葡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氯霉素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3.2 抗菌谱广泛•氯霉素注射液可以对许多细菌产生抑制作用,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一些厌氧菌。
3.3 对肺炎链球菌的有效抑制•氯霉素注射液对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该菌引起的相关疾病。
3.4 抗阿米巴滋养体作用•氯霉素能够穿透阿米巴滋养体组织,对滋养体有抗菌作用,可用于阿米巴性痢疾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3.5 抗疟疾作用•氯霉素可抑制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抗疟疾作用。
3.6 高脑血浆浓度•氯霉素具有较高的脑血浆浓度,可用于治疗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7 适用于多种感染•氯霉素注射液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组织分布特性,使其适用于多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消化道、皮肤和软组织、中耳和眼部等感染。
4. 使用注意事项•只能经由医生处方,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儿、儿童和老年人,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使用剂量和疗程。
•对氯霉素过敏者禁用,对其他抗菌药物过敏者慎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贫血、肾功能损害等。
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咨询。
酰胺醇类抗生素

抗菌药分类--酰胺醇类(氯霉素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Chloramphenicols)也称氯霉素类抗生素主要有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氟苯尼考,现用化学合成法大量生产。
1、抗菌谱属于抑菌性广谱抗菌药,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弱;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有效。
2、抗菌机制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可逆),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活性,组织肽链延伸,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氟苯尼考最不易产生耐药性(甲砜基,F)。
3、常见品种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类别:抑菌性广谱抗生素。
因为氯霉素对70S核糖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被认为是抑菌性抗生素,在高药物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亦有杀菌作用,性状:白色或无色至微带黄绿色,针状或片状结晶,性状极其稳定,水溶液经5h 煮沸也不失效。
溶解性: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水、乙醚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pH值:4.5-7.5(25mg/ml混悬液)光学异构体:氯霉素有4个光学异构体,其中左旋异构体具有抗菌作用。
血药浓度:氯霉素在胃肠道吸收良好,口服后1-2h在血中即可达最高浓度(10-13ml/L),半衰期1.5-3.5h,可通过血脑屏障。
弊端:可导致再生性障碍贫血和免疫抑制。
敏感菌:肠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及炭疽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等。
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也对本品敏感。
配伍禁忌:1.忌强酸强碱;2.与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拮抗;3.干扰青霉素类的杀菌效果;4.与VB6和VB12拮抗。
禁用情况: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3号将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其制剂禁止在所有食品动物中添加。
结构式:琥珀氯霉素:②甲砜霉素类别:抑菌性广谱抗菌药(合成)。
系氯霉素的甲砜衍生物。
可逆性地结合在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上抑制肽链的形成,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氯霉素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比色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了解氯霉素在药物制剂中的含量分布,验证实验方法的有效性,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基于氯霉素与特定显色剂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通过测定该化合物的吸光度,计算氯霉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氯霉素标准品- 药物制剂样品- 乙醇- 硫酸- 磷酸二氢钠- 氯化钠- 显色剂- 实验用水2. 实验仪器:- 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 电子天平- 烧杯- 容量瓶- 滴定管- 移液器四、实验方法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准确称取氯霉素标准品适量,用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得到氯霉素标准储备液。
(2)取氯霉素标准储备液,分别用乙醇稀释成0.1mg/ml、0.2mg/ml、0.4mg/ml、0.6mg/ml、0.8mg/ml、1.0mg/ml的氯霉素标准溶液。
(3)取6个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标准溶液各1ml,再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显色剂1ml,混匀后置于分光光度计中,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以氯霉素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准确称取药物制剂样品适量,用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得到样品溶液。
(2)取样品溶液,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氯霉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氯霉素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 = 0.0065x + 0.0045,相关系数R² = 0.9987,表明该方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 样品测定对样品溶液进行测定,得到吸光度为0.876,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样品中氯霉素的含量为0.9mg/ml。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比色法测定了氯霉素在药物制剂中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氯霉素功效作用和副作用有哪些

氯霉素功效作用和副作用有哪些氯霉素是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特效药物之一,其次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需慎重使用。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氯霉素功效作用和禁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氯霉素的作用1、氯霉素为广谱抗菌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有效,而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强;特别是对伤寒、副伤寒杆菌作用最强;对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痢疾杆菌的作用亦强;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也有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因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氯霉素一般不用于轻度感染,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沙门氏菌属感染,可与氨苄西林用于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
2、氯霉素可以杀菌细菌细胞的70S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细胞成分,它包括50S和30S两个亚基。
氯霉素通过可逆地与50S亚基结合,阻断转肽酰酶的作用,干扰带有氨基酸的胺基酰-tRNA终端与50S亚基结合,从而使新肽链的形成受阻,抑制蛋白质合成。
由于氯霉素还可与人体线粒体的70S结合,因而也可抑制人体线粒体的蛋白合成,对人体产生毒性。
因为氯霉素对70S核糖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被认为是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药物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亦可产生杀菌作用,对流感杆菌甚至在较低浓度时即可产生杀菌作用。
3、氯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氯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
其中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强,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也有效,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抗菌作用机制是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各种细菌都能对氯霉素发生耐药性,其中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较为多见,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较少见。
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比较慢,可能是通过基因的逐步突变而产生的,但可自动消失。
氯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委内瑞拉链丝菌所产生的抗生素

_§7、氯霉素氯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委内瑞拉链丝菌所产生的抗生素。
现用化学合成法生产。
50年代,氯霉素应用甚广,它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但对前者的效力较强,如用来治疗伤寒等。
由于氯霉素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引起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因而后来限制它的使用。
氯霉素是第一个含硝基的天然药物。
氯霉素有四个光学异构体:NO 2HO C C HNHCOCHCl 2CH 2OHH NO 2C C H CH 2OHHCl 2CHCONH OH NO 2C C H NHCOCHCl 2CH 2OH H OHNO 2C HCH 2OH HCl 2CHCONH HO上面四个异构体中仅D (-)苏阿糖型有抗菌活性,为临床使用的氯霉素,因具有左旋光性,又称左旋霉素。
合成方法:O 2O 2NCOCH 2Br(CH)N . C H ClO 2NCOCH 2N 4(CH 2)6 .BrHCl . C H OHO 2N COCH 2NH 2 . HCl(CH 3CO)2O . CH 3COONaO 2NCOCH 2NHCOCH 3HCHO . C 2H 5OHO 2NC OCHCH 2OHNHCOCH 33CH 3CHOHCH 3CH CHOCH3CH 3C O O O CC CH 2HHOCHMe 23O 2NO 2NH CH 2OH3CCO 2NHO CH 2OHNHCOCH 3CCO 2NCH CH CH 2OHOHNHCOCH 3O 2NCH CH CH 2OHOHNH 2. HCl****O 2NCH CH CH 2OHNH 2O 2NCH CH CH 2OH OHNH 2**O 2NCH CH CH 2OHOHNHCOCHCl 2**O 2NCH CH CH 2OCOCH 2CH 2COONaOHNHCOCHCl 2**O 2NCH CH CH 2OCOC 15H 31OHNHCOCHCl 2诱导结晶拆分法的一个特别令人感兴趣的例子,是DL -氯霉素的母体氨基醇的拆分。
酰胺醇类抗生素

抗菌药分类--酰胺醇类(氯霉素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Chloramphenicols)也称氯霉素类抗生素主要有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氟苯尼考,现用化学合成法大量生产。
1、抗菌谱属于抑菌性广谱抗菌药,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弱;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有效。
2、抗菌机制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可逆),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活性,组织肽链延伸,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氟苯尼考最不易产生耐药性(甲砜基,F)。
3、常见品种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类别:抑菌性广谱抗生素。
因为氯霉素对70S核糖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被认为是抑菌性抗生素,在高药物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亦有杀菌作用,性状:白色或无色至微带黄绿色,针状或片状结晶,性状极其稳定,水溶液经5h 煮沸也不失效。
溶解性: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水、乙醚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pH值:4.5-7.5(25mg/ml混悬液)光学异构体:氯霉素有4个光学异构体,其中左旋异构体具有抗菌作用。
血药浓度:氯霉素在胃肠道吸收良好,口服后1-2h在血中即可达最高浓度(10-13ml/L),半衰期1.5-3.5h,可通过血脑屏障。
弊端:可导致再生性障碍贫血和免疫抑制。
敏感菌:肠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及炭疽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等。
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也对本品敏感。
配伍禁忌:1.忌强酸强碱;2.与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拮抗;3.干扰青霉素类的杀菌效果;4.与VB6和VB12拮抗。
禁用情况: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3号将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其制剂禁止在所有食品动物中添加。
结构式:琥珀氯霉素:②甲砜霉素类别:抑菌性广谱抗菌药(合成)。
系氯霉素的甲砜衍生物。
可逆性地结合在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上抑制肽链的形成,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氯霉素使用说明书

氯霉素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能力。
本产品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胸膜炎、尿路感染等。
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正确使用。
本产品仅限于医生处方使用,严禁自行用药。
二、适应症1.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2. 胸膜炎:包括结核性胸膜炎和化脓性胸膜炎。
3. 尿路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4.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脓肿等。
三、禁忌症以下情况禁用氯霉素:1. 对氯霉素过敏者禁用。
2. 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禁用。
3. 孕妇禁用。
四、用法用量1. 儿童年龄段:根据患者体重,每日用药量为25-50mg/kg分2-4次口服。
2. 成人年龄段:每日用药量为250-500mg分2-4次口服。
五、不良反应1. 肝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在使用氯霉素后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如黄疸、肝酶升高等,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2. 骨髓抑制: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如有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3.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瘙痒等,应停药并及时就医。
4. 胃肠道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一般情况下可自行缓解。
六、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用药,不得擅自更改剂量或停药。
2. 长期使用本产品时,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监测。
3. 对本产品过敏者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 孕妇慎用本产品,如确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七、药物相互作用1. 本产品与其他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同时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疗程的调整。
2. 本产品与心脏药物、抗凝药物等同时使用时,应注意可能的相互作用。
八、贮藏本产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九、处方药品,请遵医嘱购买。
以上为氯霉素使用说明书内容,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氯霉素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一 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
OH O OH O OH O NH2 OH H3C OH N(CH3)2
基本母核:氢化骈四苯(菲烷) 基本母核:氢化骈四苯(菲烷)
能在肝内积聚,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肝肠 能在肝内积聚,通过胆汁排入肠道, 循环
1、四环素(tetracycline) 、四环素( ) 土霉素( 土霉素(terramycin;oxytetracycline) ; )
抗菌特点
广谱快速抑菌剂 G( + )<青霉素、头孢 青霉素、 ( 青霉素 G( - )<氨基糖苷、氯霉素 氨基糖苷、 ( 氨基糖苷 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 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支原体 病及螺旋体病的临床治疗
肾外感染伴肾衰竭者及胆道感染 其他感染:酒糟鼻、痤疮等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舌炎、口腔炎和肛 门炎 ;易致光毒性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3、米诺环素(minocycline,二 甲胺四环素) 甲胺四环素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吸收率100%,2~3h达 峰浓度 脂溶性最大,组织渗透性好(中枢),肝、 胆、肺、扁桃体、泪、痰和唾液等均能达有 效治疗浓度,对前列腺组织穿透性更好,也 能进入乳汁、羊水和脊髓,在脑组织和脑脊 液也可达到较高浓度
Minocycline
抗菌作用最强,对四环素耐药菌仍敏感 对G+>G- ,对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立 克次体等有较好抑制作用 主要用于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性病、淋病、奴 卡菌病和酒糟鼻 易穿透皮肤,适应于痤疮 肝代谢,尿和粪排出原形药物较少 可逆性前庭反应:多见,运动失调,一般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关物质
目前各国药典均采用HPLC法检测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甲醇适量(每10mg氯霉素
加甲醇1ml)使溶解后,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含0.5mg的溶液,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 称取氯霉素二醇对照品与对硝基苯甲醛对照品适量, 加甲醇适量(每10mg氯霉素二醇物加甲醇1ml)使溶 解,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氯霉素二醇物 5µg与对硝基苯甲醛3µg的混合溶液,作为杂质对照品 溶液。
摇匀,密封,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精密量 取对照品贮备液1ml置顶空瓶中,精密加供试品贮 备液2ml,摇匀,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
•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附录Ⅷ P第二法)测定,以 6%清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 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为 4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10 ℃的速率升至 200 ℃,维持4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50 ℃;检测 器温度为300 ℃;顶空平衡温度为85 ℃,平衡时 间为45分钟。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顶空进样, 洗脱顺序依次为:乙醇、氯苯,各色谱峰之间的
4.紫外吸收 本类抗生素分子内具苯环含有共轭双键
系统,在紫外光区有吸收。在277nm波长处 有最大吸收。
5.氧化性 氯霉素含有对硝基苯基,其中硝基具
有氧化性,可以将其还原成胺基。
二 鉴别试验
1.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Ch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氯霉
素,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的主峰 的保源自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THE END
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取对照品溶液顶空进样,计
算数次连续进样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不得过 5.0%。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顶空进样, 记录色谱图,用标准加入法以峰面积计算,均应 符合规定。
四 含量测定
氯霉素的含量测定主要 用的是HPLC,除此之外还可 以用UV、TLC、LC/MS等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 色谱条件
• 干燥失重 在105◦C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
过0.5%(附录 VII L)。
•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附录 VIII N)。
• 溶出度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
Ⅹ C 第一法),以盐酸溶液(9→1000) 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 依法操作,30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用溶 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法(附录Ⅴ A),在278nm的波长处 测定吸光度,按C13H12CI2N2O3的吸收系数 (E 1%1cm)为298,计算每片的溶出量,限 度为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定。
● 本品分子中的硝基经锌粉还原成羟胺衍生物,在乙酸钠存在下 与苯甲酰氯进行苯甲酰化,再在弱酸性溶液中与高铁离子生成 紫红色的络合物。
例:ChP(2010) 取本品10mg,加稀乙醇1ml溶解后加1%氯化钙溶液 3ml与锌粉50mg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倾取上清液,加苯甲酰
● 取氯霉素1ml,加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2ml, 再加硝酸2ml,加硝酸银3滴,生成白色沉 淀,沉淀加氨试液溶解,再加硝酸银5滴, 沉淀复生(氯离子的鉴别)。
•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杂质对照 品溶液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
度,使氯霉素二醇物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 的25%;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杂质对照品 溶液各10µ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
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氯霉素 二醇物不得过1.0%,含对硝基苯甲醛不得 过0.5%。
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0.01mol/L庚烷磺酸钠缓冲溶液(磷酸 二氢钾6.8g 0.01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溶解并稀 释,加三乙胺5ml,磷酸调节pH值至2.5) 检测波长:277nm 对照品:氯霉素
• 测定法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甲醇适量(每10mg氯 霉素加甲醇1ml)使溶解,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 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摇匀,精密量取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外再精密称取 氯霉素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 积计算,即得。
• 残留溶剂 乙醇与氯苯 取本品0.5g,精密
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 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贮备液,精密量取2ml 置顶空瓶中,再精密加二甲基亚砜1ml,摇匀,作 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氯苯约36mg、乙醇约 500mg,置100ml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
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 贮备液1ml置顶空瓶中,再精密加二甲基亚砜2ml,
(二)性质
1.稳定性
性质稳定,能耐热,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 于水等。干燥时稳定,在中性、弱酸性(pH4.5—7.5)溶 液中较稳定,煮沸不分解。
2.水解性
● 强碱性(pH>9) 氯水解 ● 强酸性(Ph<2) 酰胺水解
3.旋光性
氯霉素结构中具有两个手性碳,有四个旋光异构体。 仅1R,2R(—)或者(—)苏阿糖型(Threo)有抗菌活 性,临床使用。此药物在无水乙醇中呈右旋性,在醋酸乙 酯中呈左旋性。
2.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 利用最大吸收波长鉴定法来鉴别。
将供试品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直接测定紫外吸收光谱, 根据其最大吸收波长或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进行鉴定。
3.鉴别反应
● 氯霉素中的丙二醇能发生醛酮缩合反应,酸水解 后产物与过碘酸作用,氧化生成对硝基苯甲醛; 与 2,4-硝基苯肼缩合,生成苯腙。
按下式计算含量(外标法)
• 含量(C X)=C R ·( A X ⁄ A R )
• 标示量%= C R ·( A X / A R ) ·D ·W— · 100%
W ·标示量
式中,C X 为对照品溶液浓度(mg/ml); A X 和 A R分别为供 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峰面积;D为稀释体积(ml);W为取 样量(g);W— 为平均重量(g);标示量为取样品规格(mg/支)
酰胺醇类抗生素之 —— 氯霉素
主要内容
• 一 化学结构与性质 • 二 鉴别试验 • 三 检查 • 四 含量测定
一 化学结构与性质
(一)化学结构
氯霉素结构中含有对硝基苯基、丙二醇与二氯二酰胺 三个部分,抗菌活性主要与丙二醇有关。
本品为D-苏式-(—)-N-[α-(羟基甲基)-β-羟基-对硝 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按干燥计算,含C11H12Cl2N2O5 应为98.0% 1̴ 02.0%。
三 检查
• 结晶性
取本品少许,依法检查(附录IX D),应
符 合规定。
• 酸碱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25mg的混悬
液,依法测定(附录 VI H),pH值应为4.5—7.5。
•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
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
录 VI E),比旋度为+18.5◦至+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