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概要

合集下载

半潜式钻井平台电气系统设计要点

半潜式钻井平台电气系统设计要点
Ab s t r a c t : Se mi — s u bme r s i bl e d r i l l i ng u ni t s a r e t he e q ui p me nt f or t he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e
y s i s ,s e l e c t i o n o f ma i n p o we r s o u r c e ,p o w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y s t e m g r o u n d i n g, h a r mo n i c r e - s t r a i n,e l e c t r i c e q u i p me n t l a y o u t a n d t h e e l e c t r i c a l s y s t e m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e e n DP a n d a n c h o r
PI NG Zh a o — c h un ,FENG We i ,CHEN Li — s he n g ,LI Xun — k e ,
Z HU Z h e n g — y u ,W U J u n — c h e n g 。
( 1 . CNOOC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Be i j i n g 1 0 0 0 2 8 ,Ch i n a ; 2 . Ch i n a Oi l f i e l d S e r v i c e s Li mi t e d,Be i j i n g 1 0 1 1 4 9 ,Ch i n a )
moo r i ng s e mi — s u bm e r s i b l e d r i l l i n g u ni t s a r e me nt i o ne d . Ke y wo r ds :s e mi — s u bme r s i bl e dr i l l i n g un i t s;e l e c t r i c a l s y s t e m ;d e s i gn o ut l i ne

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动力定位系统设计简介

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动力定位系统设计简介

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动力定位系统设计简介【摘要】动力定位(DP)系统广泛应用与海洋工程机各种特种船舶,中集来福士建造的COSL项目就是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典型代表,文章简要讲述了DP系统的起源、定义和应用、入级符号,并以COSL项目为实例概括介绍了DP系统的设计、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等。

【关键词】海洋工程;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动力定位系统;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1 起源动力定位(DP)系统最早起始于20 世纪60年代的海底钻井作业。

随着向更深海的不断推进,自升式钻井驳等近海钻探装备难以满足深海作业的需要,而深海锚链定位作业又非常复杂,且成本高昂。

由此便开始了DP系统研究和应用的技术探索。

2 定义和作用DP系统是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由集控手操或自动响应系统,通过水动力系统的作用是船舶位置和航向保持在环境条件限定范围内。

DP系统的环境条件主要指风、浪、流等环境力。

船舶在环境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即纵荡、横荡、升沉、横摇、纵摇和艏摇。

事实上,DP系统主要是控制船舶在海平面上纵荡、横荡和艏摇三个自由度运动,由推进器产生适当大小的推力和力矩,以抵消环境力,从而使船舶尽可能保持预设的位置和航向。

如今,DP系统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使船舶定位于海洋石油钻探船舶和平台,也广泛应用与布缆船、铺管船、起重船、平台供应船、科考勘探船等特种船舶。

3 入级符号DP系统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船舶定位能力的设备、电缆、管路和通风等,其安全可靠性取决于所有这些方面的冗余程度,根据DP系统的不同冗余程度,各船级社可授予相应的船舶符号标志,如表1所示。

本文将DP系统设计分成系统原理设计和详细生产设计两大部分。

系统原理设计,分为动力、控制和参考基准三部分。

动力部分,分为发电、配电和推进系统;控制部分,包括电力、推进系统的自动或手动控制,以及位置测量控制系统;参考基准部分,就是各种提供船舶位置、环境和状态信息的测量系统及其传感器。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_建造关键技术探讨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_建造关键技术探讨

30船艇Ships &Yachts·第266期·2·2007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石油、天然气需求快速增加,内陆和近海油田潜在资源日趋减少和枯竭,美国和其他工业大国早在20年前就把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目光投向了深远海。

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在“十五”期间,国防科工委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中优先安排了“新型多功能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制”科研项目,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和第七○八研究所承担,对深远海石油、天然气开发装置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十一五”期间,国防科工委、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再次投入研究经费,以我国南海油田的实质性开发项目为依托工程,对深远海油、气开发装备的关键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人参与了这些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实施的管理工作,广泛地接触了我国有关的高等院校、中石油、中海油、石油装备研究所以及国外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方面的学者和专家,特别是,在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领域的难点和关键技术作了十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就针对这些技术问题作些学术讨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奚立康目前世界上能在大于1500米水深进行深海钻探的装置只有钻井船和半潜式平台二种。

而半潜式平台性能更加优良:具有极强的抗风浪能力、巨大的甲板面积和装载量、适应更广的水深范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全球共有约175座半潜式平台。

最新型的深水半潜式平台(第六代)的工作水深已超过3000米,钻井深度超过12000米,甲板可变载荷超过10000吨,作业系统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并且出现了双井架的配置。

半潜式平台虽然被许多国家采用,但由于设计建造的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能设计建造半潜式平台。

开发设计集中在美国、瑞典、荷兰和挪威等;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通过引进技术和设计图纸,已成为半潜式平台建造的主要承担者。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自主设计建造了工作水深200米的半潜式平台“勘探三号”;近年来建造了工作水深2000米的半潜式平台主体结构。

第七章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

第七章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

第七章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五章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第一节半潜式钻井平台简介一、半潜式平台应用背景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油气资源的开发是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的平均水深为3730米,其中90%以上海洋面积的水深在200米至6000米之间,74%以上的水深在3000米到6000米间,而目前已探明的海洋石油储量80%以上在水深500米以内,因此有大量的海域面积还有待勘探。

随着世界油气需求的增加,陆上及近海常规水深的开发已趋饱和,海底油气的开采向深水域(水深450-1500米)和超深水域(水深1500米以上)发展。

随着水深的增加,传统的导管架和重力式等平台由于自重和成本的大幅度增大而不适合深水开发,因此适合于深海作业的钻采生产系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近几十年来,由于墨西哥湾、巴西、西非、北海等深水油气的不断开发,涌现出多种适于深海油气钻采生产的平台型式:张力腿平台(TLP)、Spar、半潜式平台(Semisubmersible)等,其外形及对比如下:半潜式平台又称立柱稳定式平台(Stable Column Platform),是浮式海洋平台的一种常见类型。

半潜式平台由平台主体、立柱(Column)、下体(Submerged Body)或浮箱(Buoyancy Tank)组成,在下体与下体、立柱与立柱、立柱与平台之间通常布置一些支撑连接。

平台上设有钻井机械设备、器材和生活舱室等,供钻井工作用。

平台本体高出水面一定高度,以免波浪的冲击;下体或浮箱提供主要浮力,沉没于水下以减少波浪的干扰力(当波长和平台长度处于某些比值时,立柱和浮体上的波浪作用力能互相抵消,从而使作用在平台上的作用力很小,理论上甚至可以等于零);平台本体与下体之间连接的立柱,具有小水线面的剖面,使得它具有较大的固有周期,不大可能和波谱的主要成分波发生共振,达到减小运动响应的目的;立柱与立柱之间相隔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平台的稳定。

半潜式平台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

半潜式平台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

半潜式平台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提要半潜式平台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类型、结构组成和特.点分析,设计工况及其在近海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1半潜式平台工作原理2半潜式平台是浮动型的移动式平台,其稳性主要靠稳性立柱,它也是柱稳式平台。

柱稳式平台包括半潜式和坐底式平台,坐底式平台在浅水作业,半潜式平台主要在深水作业,但也可以在浅水坐底作业,作业时和坐底式平台性能相同。

半潜式平台是用数个具有浮力的立柱将上壳体连接到下壳体或柱靴上,并由其浮力支持的平台。

在深水半潜作业时,下壳体或柱靴潜入水中,立柱局部潜入水中,为半潜状态;浅水坐底作业时,下壳体或柱靴坐在海底为坐底状态。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产生晚于浮船式(水面式)平台,它是克服了浮船式钻井平台抗风浪性能差的缺点而产生的。

它可以在深水海域、恶劣环境条件下作业,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抗风浪性能好。

半潜式平台在设计中巧妙地运用了以下原理,使其减小外力,增加稳性,具有良好的性能。

1.1 利用半潜原理减小平台的波浪力半潜式平台最大特点是半潜作业,半潜状态下,将大体积的下壳体或柱靴潜到水下一定深度,从而使波浪力大大减小,避开了海面波浪作用区,因此,它比浮船式平台浮在海面所受的波浪力小得多。

1.2 利用稳定大立柱和立柱大间距原理增加平台稳性半潜式平台另一特点是柱稳式平台,即利用立柱保证平台的稳性。

它在半潜状态时,其水线面积主要是立柱的水线面积,水线面积虽不大,但立柱间距较大,因而平台的惯性矩较大,使其有较大的初稳性高度。

它比浮船式平台惯性矩大得多。

1.3 利用外力互相抑制原理减小平台运动合理地选择平台立柱横向和纵向间距,可以使外力互相抵消一部分,而使平台运动减小。

例如对于两个下壳体、左右两排立柱的半潜式平台,当立柱横向间距设计为波浪的半波长时,作用在平台两边的立柱、下壳体的波浪‘盼性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使平台运动减小。

当波峰位于平台中心线时,左、右两边的立柱、下壳体同时受到向外的劈力,其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互相平衡;之,若波谷位于平台中心线时,左、右两边的立柱、下壳体同时受到向内的挤压力,也互相平衡。

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钻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钻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钻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摘要:随着大量石油天然气资源在海底深层区域中被发现,使得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发展的重点。

考虑到钻井平台对其供配电系统安全性和连续供电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网结构及其配置方案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深水钻井设计研究随着海洋工程的飞速发展和在恶劣环境中对定位工作的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船舶平台配置了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且业主对作业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环网运行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

因为环网的运行可减少投入电网的发电机台数,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这就对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对设备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钻井系统设计流程以超深水钻井作业需求为目标,进行钻井系统中钻井模块、循环系统、固控系统等的关键参数匹配计算,完成钻井系统的配置选型,建立模块化动力系统、循环系统、固控系统等的性能和结构参数配置数据库。

结合超深水钻井隔水管在各工况下的力学行为分析,为钻井系统设备的选型、设计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以功能区模块规划、作业成本规划和降低平台质心等为优化策略,进行钻井系统的设备布置计算,完成钻井系统的布局设计。

开展钻井系统与钻井平台的接口体系分析研究,综合分析钻井系统与钻井平台或钻井船之间的人机接口、机电动力接口、智能接口、气液接口等,进行钻井系统电力模块、液压模块等的匹配分析和控制信道需求设计。

确定不同作业工况下各设备匹配时的电力、液压及控制信号等需求量,进行钻井系统输入接口与钻井平台输出接口的关联性分析,研究相互间的接口关系。

开展钻井系统输入接口与钻井平台输出接口的功能设计,包括动力接口、人机接口、气液接口等,研究通信接口协议与标准。

2钻井系统配置2.1概述海洋深水钻机用于作业水深大于500m的浮式海洋平台,深水钻机有三种形式:交流变频钻机、液压钻机和双列多功能塔钻机,其中双列多功能塔钻机是新型钻机。

由于深水钻机设备的功率大,且受到平台甲板载荷和甲板空间的限制,因此深水钻机多采用体积小且功率大的交流变频设备。

有关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概述.docx4

有关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概述.docx4

有关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概述(A13船舶4;李庆宽;130305432)摘要:海洋里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为一种能够在深水区作业的海洋平台,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半潜式平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其结构特点,简述其工作原理和适用条件及有关半潜式钻井平台最新技术的应用等关键词:半潜式钻井平台,定位方式,工作水深Abstract: the ocean is extremely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s a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 can zone assignments in the deep ocean platform,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resourc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analysis it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s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and relevant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test technology, etcKeywords: semi-submersible offshore platform, positioning , the working depth引言: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几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跨越式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工业化推动着人类不断的向前发展,各种类型的能源为工业化的生产提供了动力保障,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近几十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已迫使人类将能源开发伸向海洋,并逐渐形成了从前海到深海的开发顺序和梯度。

探讨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技术

探讨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技术

探讨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技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油气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陆地油气资源储量越来越少,因此人们加大了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海洋石油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发海洋石油开始从近海浅水开发向远海深水开发的方向发展,为了有效开发深水石油,人们研制出了之中适合深水石油开发的技术,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

本文针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深水石油开发效率,满足人们对石油资源的需求。

标签: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技术随着海洋石油开发事业的不断发展,深海石油开发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深海石油开发效率,同时也使海洋深水石油开发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针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的设计流程、特点以及系统配置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的使用效率,保证深水石油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统的设计在设计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时,应该将钻井模块设置在整个钻井平台的中心位置。

对于平台上的钻机,例如双井架钻机,可以将其放在双井架的中心位置,或者是以主转盘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将钻井放置在中央。

深水石油钻井作业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下工具,对水下工具进行下放和回收,因此可以月池设置在钻井平台的中部地区,方便钻井工作人员进行水下器具的使用。

除此之外,深水钻井作业还会用到泥浆泵、泥浆池以及防喷器等设备,这些设备应该统一放置到钻井平台上的船体内的专门用来放置设备的舱室内,方便对设备的储存和维护。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上的钻井设备主要集中在平台上的上层和下层甲板区域,或者是钻台上的月池区域。

对于钻井平台管子堆场的长层甲板区域,可以放置各种各样的吊车设备,例如隔水管吊车、防喷器吊车,也可以将排管机和固控设备房安置在这个地方。

在钻井的钻台区域可以布置有钻台、仪表房、转盘以及泥浆防喷盒等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这篇发言稿较简练地介绍了深水半潜平台的设计思路和考虑要点,可作为总体专业的一个较好的参考。

限于当时大会发言时间的限制,没有细节性的展开。

对各个设计细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个论坛里展开讨论。

比如钻井平台的甲板面布置;钻杆隔水管的横放/竖防;单井架和双井架的选择和作业;动力定位的安装注意事项;钻井系统的配置等等。

下面是发言稿正文。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海工部总工程师李小平先生
我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的想法。

主要分成四个方面,先讲一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基本情况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从这个图片大家知道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是两个浮体,从系统的角度来讲是三大系统,船用系统、钻井系统、定位系统。

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的平台抗风浪能力比较强,能够适应水深范围的开采。

目前世界上能在大于1500米水深进行深海钻采作业的只有钻井船和半潜式平台两种移动式装置。

它的技术特点,一个是它的应用性比较好,具有很强的抗风能力,包括它的作业面积,适合在深海进行作业,既可以作业,也可以作为钻采的平台。

半潜式平台应该是高端的平台,目前的造价在7个亿美金左右,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半潜式平台的建造。

我们国家上世纪80年代,建造了“勘探三号”。

目前国内也有一些船厂,正在建3000米,现有的装备水深只有500米。

目前这个平台已经进入了完整性的建造阶段和系统的调试。

这个是目前最新的状态,前两天井架吊装完毕。

现在油气资源的开发逐步向深水发展。

深海油气资源,虽然有一段时间,但还是处于前期阶段,正在开
发的区域主要在墨西哥湾和北海,还有未开发的我们国家的南海,包括巴西,海洋油气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从技术发展的特点来看,钻井深度也是越来越深了,逐步超过了3000米。

越到深海,环境越来越恶劣。

另外装备大型化,载荷大于100吨。

这张图片越到深海,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越大。

这是墨西哥湾两次飓风,对平台多少有一些损害。

深海台风、季风带来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这个是对于油气开发装备不是很好的事件,就是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对海洋的污染,生态的影响非常大。

确实油气开发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开采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标准。

我们看到国外的主流平台的特点,也就是两大类型,一个是四立柱的,虽然外形看上去差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左下角这个是更适合恶劣的环境。

现在第六代的半潜式平台,工作水深3000米了,我就不展开讲了。

基于它的特点,四立柱,减少建造的连接点,降低建造费用,另外可变载荷7000到9000吨。

另外排水量控制在500吨到54000吨。

独立设置二机舱、二配电板舱,四推进器舱、四泵舱。

DP3独立设置四机舱、四配电板舱、八推进器舱、八泵舱。

另外一个海洋环境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思路。

包括正常的作业钻井。

对于一个平台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

实际上半潜式平台是布置型的,都是相当复杂的,上部区域主要是围绕着钻井系统进行布局。

现在的井架系统是两种,一种是双井架,一个是单井架。

隔水管存放,有立放也有平放的,一般考虑7500立放和2500平放较佳。

四机舱的布置在四个角上,DP2通常是在平台的甲板。

一个半井架,双井架的功能都可以实现,在钻井作业的时候,井架的系统也可以进行套管,应该说它的结构更紧凑,重量相对来说比较经济,它的功能也是同样实现了。

第三个方面,半潜式平台的系统以及设备的配置情况。

锚泊定位,目前是8点,一个是12点,基本上500到600米水深的时候,采用自带锚链。

动力定位,是DP3,对应不同的等级配置是不太一样的。

压载系统,也是半潜式平台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

钻井系统这一块,国外这几个主流的3000米平台,井架、绞车配置大同小异。

我想重点讲一下3000米平台设计主要的关注点。

海洋工程这一块,不一样的地方,有一个总体概念和基本的设计。

总体概念方案也是非常关键的,它是在确定一个平台的图象,另外海洋环境条件,平台运行环境,都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第一个总体概念方案,围绕业主的要求,未来作业的海面,设计标准,投入的规模确定一个总的方案。

从环境条件,从总体布局,从结构,从这些设计的论证确定用户需要的总体概念包。

首先海洋环境条件是非常关键的参数。

有时候海洋环境确定得太高的话,你的作业效率和成本非常高,如果设定得低的,海洋作业的效率就会低一点。

海洋环境的设计关系到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包括平台综合性能指标建造成本以及综合能力。

平台运动性能、稳性、可变载荷等综合性能指标的平衡。

平台运动性能良好,平台具有足够的稳性储备。

第四个方面是总体布局,对于一个平台来讲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参与981的项目,带来了设备容量的变化,包括一些管线和电缆的设计。

所以对平台来说,碰到很多挑战。

无论是上部区域的配置是相当复杂的。

下浮体里面有泵舱、压载舱等,也是布置上相当复杂,我们也是跟外高桥一起合作,不断优化总体的布局,最终解决了布置上的困难问题,是一个非常紧凑的布置平台。

第五个方面,就是重量控制,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平台重量的空气对平台的稳定性、可变载荷都有很大的影响。

要通过自己的积累,在前期是很难确定的,在新设计的时候,对重量的控制是相当困难的。

从前期到后面的设计,包
括建造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要确定重量控制的很精准的要素,包括材料的选用,焊接的工艺,包括设备的选型等等各个环节都是以重量控制的要素,最后是称重,平台的重量对于平台稳定的因素是非常大的。

第六个方面是结构设计,因为本身结构是平台的载体。

包括强度的设计,包括碰撞,这个结构的设计,需要非常复杂的,这里是一个流程,实际上对平台关键结构区域的分析也是非常关键的。

第七个方面,系统的集成设计,第一个是钻井系统,本身这个设备,还有平台总体设计上,包括八个方面。

还有一些区域的布置,基本上钻井从立柱到下面,基本上这个区域都有。

压载系统这一块,跟常规的船舶相比,是比较特别的压载系统,压载舱的数量特别多。

另外它的要求,平台破损之后,它的首尾差比较大,所以对压载的要求比较高。

对于整个压载系统的压载功能分析,压载管线的布置,跟其他的管线也是非常复杂的。

还有网络定位系统,基本上在1500米系统,对于网络定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系统。

从它的定位分析,从某个形式的选择,都是非常关键的,就不做展开了。

动力定位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核心的系统。

在超过1500米水深基本上用动力定位系统。

包括三个方面,动力定位控制,推进器控制,系统器的转移。

还有电力和电站,都是在3万多到4万,我们对于各种工况的电力计算,包括电力系统的设计都是非常复杂的。

电力系统的配置,四个机舱,四个配电板。

空调通风系统这一块,是比较常规的系统,但是对于平台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另外平台因为人员比较多,所以空调机组也比较大,所以综合来讲,空调通风系统布置也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到韩国的平台上、新加坡的平台上去看,确实是非常复杂的。

下面讲讲接口的这一块,对于我们平台的总体设计单位,钻井系统和供应系统的接口系统供应也是非常关键的,包括电气的控制方面。

中空系统,对于海洋工程来讲,各个系统信息的集成是一个核心的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的系统,主要对于动力定位、推进器、功率管理、平台监控系统等等。

最后一个,主要长线设备的订货。

设备订货周期是非常长的,少则一年,多则一年半,钻井系统、主电站,推进器,机舱泵、通信系统,都是一个长线设备。

以上简单介绍平台设计的情况,海洋工程是我国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国家南海尤其开发,作为我们船舶工业来讲,希望海洋石油界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为我们国家南海的开发共同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