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合集下载

矿井瓦斯防治及粉尘防治课件

矿井瓦斯防治及粉尘防治课件

第一章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瓦斯从广义上说是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

它的主要成分通常是以甲烷(沼气)为主的烃类气体。

它的来源一般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在煤层与围岩内赋存并能涌入到矿井的气体;二是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如放炮时产生的炮烟、充电过程产生的氢气;三是井下空气与煤岩、支架和其它材料之间的化学或生物化学的反应生成的气体;四是放射性物质蜕变过程生成的或地下水放出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氡(Rn)及惰性气体氦。

第一节矿井瓦斯的生成与赋存一、矿井瓦斯的生成煤层瓦斯的来源主要是煤层和煤系地层,它主要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的。

一般分为两个成气时期:一是从植物遗体到形成泥炭属于生物化学成气时期;二是地层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从褐煤到无烟煤属于煤的化学作用成气时期。

瓦斯生成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原始母质的组成和煤的化学作用所处的阶段。

二、煤层瓦斯的赋存煤层进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煤化过程生成的瓦斯,在其压力和浓度差的驱动下进行运移,其中大部分脱离产气煤层排放到古大气中;当在运移中遇到良好的圈闭和储存条件下时,会聚集起来形成天然的气藏。

留存在现今煤层中的瓦斯,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占3%—24%)。

煤层瓦斯含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封闭条件。

如煤层埋藏深度、煤层与围岩的透气性、地质构造与存储条件。

如煤的吸附能力、孔隙率、含水程度、温度与压力等。

三、瓦斯的存在状态瓦斯在煤层或岩层中存在的状态有两种:一种叫游离状态;另一种叫吸附状态。

游离瓦斯存在于煤层、岩层的裂隙或空洞中,它可以自由地从煤层或岩层的裂隙中散放出来。

吸附瓦斯是指被吸附在煤体或掩体孔隙壁上,形成一个极薄的薄膜或进入煤体内部,瓦斯分子与煤的分子之间由于引力作用,紧密的吸附着。

以吸附状态存在的瓦斯含量大小,决定于煤的孔隙结构特点、瓦斯压力、煤的温度和湿度等。

据估算,在天然条件下,煤体中以吸附状态储存的瓦斯约占90%,而以游离状态存在的瓦斯的约仅占10%。

这说明瓦斯绝大多数是以吸附状态存在。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知识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知识
(一).瓦斯爆炸
瓦斯和空气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遇高温火源发生的一链式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上升的现象。瓦斯爆炸时能出现高达2150~2650℃的焰面、爆炸压力可达1.0~2.0 Mpa;爆速可达340m/s、还会产生每秒数千米速度的冲击波,并产生大量剧毒的CO等有害气体,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摧毁井巷设施与设备。有时还会引起煤尘爆炸或火灾,是煤矿特有的后果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例如:重庆中梁山煤矿南井在1960年12月15日12时40分启封5412工作面过程中发生特大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24人、重伤1人、轻伤49人。
9 1.30 0.65 0.39 0.23 0.14 0.044 0.015
10 1.40 0.68 0.41 0.24 0.15 0.049 0.018
12 1.60 0.74 0.44 0.25 0.16 0.055 0.020
在各种热源中,炸药爆破后的产物和电火花的作用时间很短(10-6~10-2S)电弧及瓦斯爆炸的火焰锋面有较长的作用时间(10-4~1S),明火和灼热体的作用时间最长。对于瓦斯矿井,在炸药与雷管质量合格,炮泥充填符合要求,尽管炸药爆破产物温度可达4500℃,但由于作用时间短,不会引起瓦斯爆炸。
我国是世界上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国家之一。建国前在辽源矿务局富国二矿就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建国后,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采掘深度不断加深、地压与瓦斯压力不断加大, 煤与瓦斯突出的次数、强度也不断增加,图( 1)
图 1 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历年煤与瓦斯突出次数统计表
表5感应期与瓦斯浓度、热源温度的关系
瓦斯浓度
(%)
热源温度℃
775 825 875 925 975 1075 1175

矿井灾害防治瓦斯防治ppt

矿井灾害防治瓦斯防治ppt

VS
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在矿井灾害 防治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例如,新型 的通风技术可以改善矿井内部的空气质量 ,降低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提高矿工 的安全性。此外,新型的地质勘探技术也 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矿井的地质 情况,为灾害防治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 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矿井灾害防治技术创新
装备配备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 备,包括通风设备、灭火器材、防护用品等。
物资储备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在瓦斯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足 够的应急物资。
物资管理
对应急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04
矿井灾害预防与管理
矿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帮助我国了解世界各国在矿井灾害防治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在该领域 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国在矿井灾害防治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技术创新推动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我国在矿井灾害防治领域的技术创新。例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 设备,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加适合我国矿井实际情况的灾害防治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在矿井 灾害防治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矿井灾害风险评估与控制
进行全面风险评估
针对矿井内各种灾害风险源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瓦斯、水、火、 顶板等灾害,明确风险等级和危害程度。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通风管理、优化开采 方案、加强现场监控等,有效控制风险。
定期进行风险复评和更新
根据矿井条件的变化及时对风险进行复评和更新,确保风险评估 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矿井瓦斯防治(1)

矿井瓦斯防治(1)
矿井瓦斯防治(1)
划分依据:大多国家多采用相对瓦斯涌 出量作为划分依据。我国2001年以前也用的 是相对瓦斯涌出量。但相对涌出量受产量影 响大,仅用这一指标作为划分依据,不能直 观的反映出矿井瓦斯涌出量的真实大小和灾 害程度。
矿井瓦斯防治(1)
绝对涌出量很小、相对涌出量较大的矿 井可能被定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瓦斯防治(1)
同一煤层内瓦斯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倾 角越小,瓦斯运移路程越长,煤层瓦斯含量越大, 有露头,易排放,含量低。
④ 煤的变质程度 变质程度越高,生成瓦斯量越大,其他条件 相同时,瓦斯含量就越大。 ⑤ 煤层围岩的性质 围岩致密、完整不透气,易保存瓦斯。 ⑥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跃的地区,裂隙比较发育,且处于 开放状态,为瓦斯排放提供了通道,地下水在漫 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也可以带走大量瓦斯,降低 煤
qCH4=1440QCH4·n/T 式中qCH4——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矿井瓦斯防治(1)
QCH4——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n——矿井瓦斯鉴定月的工作天数,d/m; T——矿井瓦斯鉴定月的煤炭产量,t/m。 两者之间关系如下:
qCH4= QCH4 /A A —— 矿井日产量 t/d 3.影响瓦斯涌出因素 (1)煤层的瓦斯含量及特性 含量大、涌出量大,煤层的透气好涌出大。
4.矿井瓦斯涌出量的一般规律
①封闭性断层两侧、岩溶陷落柱周围(封 闭的)、背斜地区瓦斯涌出量大。
②煤层由湿变干、由薄变厚、倾角小、 煤质由硬变软时,瓦斯涌出量大。
③煤层顶板为致密完整的岩层,其煤层 瓦斯涌出量大。
④地面大气压力下降或温度升高时,井 下瓦斯涌出量普遍增大。
矿井瓦斯防治(1)
⑤开采深度越深、开拓与开采范围越大,矿 井产量越大,瓦斯涌出量越大。

矿井瓦斯防治 课件(1)矿井瓦斯性质及危害

矿井瓦斯防治 课件(1)矿井瓦斯性质及危害

1) 瓦斯性质
(5)矿井瓦斯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当瓦斯 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5%~16%),遇到引爆 热源,就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严重影响和威胁 矿井安全生产,一旦形成灾害事故,常会给国 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健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 瓦斯是矿井灾害之首。 (6)当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较高时,会相对 地降低空气中的氧气而使人窒息死亡。
3)瓦斯爆炸的危害
当前现状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瓦斯涌出量增大,发生爆 炸的可能性增大;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火源点增多,摩擦火花增 多; 导致伤亡的爆炸事故仍然不少,未杜绝; 多数事故是人为的、组织管理上的缺陷; 爆炸次数与矿井瓦斯涌出量之间无必然联系, 1/3的爆炸发生在低瓦斯矿井。
瓦斯爆炸

2007-5-5,山西蒲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 故。遇难21人,矿山全部摧毁。
特点:时间上:连续不断
空间上:普遍存在 涌出强度:缓慢、均匀。 特殊涌出: 突然集中大量涌出,如瓦斯喷出、煤与 瓦斯突出。
5. 瓦斯涌出
4.实际采掘工作面现场瓦斯涌出的“不均匀”性 1、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的构成及变化 1)瓦斯涌出构成:巷道壁、迎头煤壁、采落煤炭。
掘进巷道
工作面 巷道壁面 掘进落煤
1) 瓦斯性质
(3)瓦斯有很强的扩散性。一处有瓦斯涌出, 就能扩散到巷道附近。这样,既增加了检查瓦 斯涌出源的难度,也使瓦斯的危害范围扩大。 (4)瓦斯的渗透性很强。在一定瓦斯压力和 地压共同作用下,瓦斯能从煤岩中向采掘空间 涌出,甚至喷出或突出。利用这个特性向煤层 中打钻抽放瓦斯,可降低煤层瓦斯赋存量并变 害为利、开发利用。
氧气浓度 对人的影响
19.5%~23.5%
15%~19% 12%~14% 10%~12% 8%~10% 6%~8% 4%~6%

煤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煤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煤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矿井瓦斯防治管理制度》、《矿井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管理制度》、《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和《矿井水害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矿井瓦斯防治管理制度为深入贯彻“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十二字方针和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防治十六字工作体系,完善矿井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一、所有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在每月瓦斯测点计划中安排,根据需要,及时变更。

施工地点变动,施工单位必须提前2天向通防监区提出书面申请,通防监区增加新的瓦检点。

二、采掘工作面瓦斯管理1、采煤工作面设计要充分考虑防治瓦斯的需要,合理设计通风系统。

2、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工作面上下顺槽发生高冒区要及时处理,防止瓦斯积累,否则追究事故责任。

3、回采工作上下安全出口要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工作面进回风道要保证足够的通风断面(不小于原断面的70%)。

4、维护好本工作面的瓦斯检查牌板,保护好安全监控设施,损坏安全监控设施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理。

5、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和采煤机上都要按规定悬挂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当隅角瓦斯涌出量较大时,采煤监区应及时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采取超前放顶、设导风帘、局扇处理等措施。

6、巷道掘进在贯通、过溜煤眼、揭露煤线、地质破坏带或透老空、老巷等危险区时,及时编制如加强瓦检等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7、采面回风隅角密集支护不能拖后,综放面支架后部浮煤不能太多,影响风流畅通,由上述原因造成瓦斯超限,追究采煤监区责任。

8、掘进迎头风量不足时必须停止作业,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停电停风要立即撤人,否则按严重违章论处。

瓦斯防治责任制

瓦斯防治责任制

瓦斯防治责任制瓦斯防治责任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关于煤矿瓦斯防治的方针、政策、指令,加速建设“通风靠得住、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明确各职位在瓦斯防治工作中应负的责任,并进一步规范公司瓦斯防治管理,杜绝通风瓦斯事故,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领导干部、全部员工必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瓦斯为天”、“宁停三天,不抢一秒”、“瓦斯事故能够预防和避免”的观念;必需把贯彻执行本制度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必需把通风瓦斯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必需真正熟悉到:抓住了通风瓦斯管理,就抓住了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控制住通风瓦斯事故,就控制和稳固了安全生产的大局。

第三条瓦斯防治工作实行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各单位必需踊跃主动完成所属范围的瓦斯防治任务,公司通风部负责瓦斯防治齐抓共管责任制度落实情形的日常检查考核工作。

第四条严格瓦斯防治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各单位、部门行政正职是本单位瓦斯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瓦斯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总工办、生产部在编制生产计划和安排生产衔接时,必需优先考虑通风系统及通风瓦斯管理的需要,必需提前征求通风部门的意见,经通风部门确认符合瓦斯防治要求时,方可安排生产。

各业务部门在组织开完工验收时,必需把瓦斯防治纳入重要检查验收内容。

风量配备、通风防尘设施、通风安全监测装备等必需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煤矿标准的规定。

不然,不准动工生产。

第五条全公司干部职工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每一个职工都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拒绝任何人违章指挥,对于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或不符合瓦斯防治管理要求的地址,有权当即停止工作撤到安全地址。

第六条董事长是本公司瓦斯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公司的瓦斯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必需大力支持总工程师抓好瓦斯防治工作;必需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瓦斯防治技术管理体系;落实预防瓦斯事故各项技术办法;确保瓦斯防治资金投入;切实做到管理到位、防范办法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靠严、细、硬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各类瓦斯防治事故,坚决杜绝无风、轻风作业、瓦斯超限作业等违章行为。

矿井灾害事故防治

矿井灾害事故防治

煤矿总数的36.77%,安全科研投入总计5878万元,平 均每矿10万元左右。美国2002年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局 经费预算总额为4.26亿美元,矿山安全健康监察局为 2.46亿美元。合计6.72亿美元,我国在这方面的经费预 算无法相比,2002年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经费预算 仅是美国的1/60,而煤矿数量约是美国的300倍。中国 煤矿长期以来的安全投入不足、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青
校共培养学生37931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仅3583人, 只占总数的9.3%。有些矿业集团甚至近10年来未能引 进1名矿业类的本科毕业生。技术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 制约着煤炭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在
煤矿井下一线作业很多是农民工,小煤矿基本都是农 民工,有的未经认真培训就下井,违章现象大量存在。 近年来,煤矿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90%以上是由于 违章操作造成的。煤矿技术人员“断代”、流失也很 严重。由于煤矿工作苦脏累险而又收入不高,矿业院 校和采矿专业招生不足,分配到煤矿的学生也留不 住。
75%,而我国煤矿开采松软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约占 60%,属极难抽放瓦斯煤层,瓦斯灾害危及我国大部 分矿区。近五年来,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发,造成严
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近五年煤矿灾害事故统计 如下: 2000年死亡10人以上瓦斯爆炸事故69起,死 亡1319人。 2001年死亡10人以上瓦斯爆炸事故49 起,死亡1015人。 2002年1月~11月死亡10人以上 瓦斯爆炸事故51起,死亡1067人。 2003年死亡10人 以上瓦斯爆炸事故44起,死亡701人。 2004年中国 有6009名煤矿工人因发生矿难而死亡。 2000年,我 国百万吨煤死亡率为5.77人,2004年降低到3.08人, 下降幅度确实较大。但是,还应看到,这一数字是美 国的100倍,是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10倍以上。一方面, 煤矿自然条件差、灾害源增多,使生产条件恶化,瓦 斯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3-12 风筒分支法排放瓦斯
36
5.掘进工作面局部的瓦斯积聚处理技术 (1)对于瓦斯涌出量大的掘进工作面尽量 使用双巷掘进,每隔一定距离开掘联络巷,构 成全负压通风。 (2)盲巷部分要安设局部通风机供风。 (3)掘进工作面及其巷道中很容易出现冒 落空洞或裂隙发育带,对于这些地点积聚的瓦 斯应使用上述有关方法予以及时处理。
23
2.瓦斯爆炸的点火源
(1)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与电器设备的不合格和人员违
章操作有关。
(2)井下爆破引起的瓦斯爆炸和燃烧事故呈增加的趋势,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 使用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炸药或炸药已经超过安全有效
期限。
② 充填炮泥不合格,造成放炮火焰存在时间过长。
③ 爆破炮眼布置不合理,抵抗限过低,或者放明炮、糊炮
《 规程》规定: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 个煤(岩)层中发现过瓦斯,该矿井即定为 瓦斯矿井,并依照矿井瓦斯等级的工作制度 进行管理。
矿井瓦斯等级,按照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 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
15
六、矿井瓦斯等级
❖ 低瓦斯矿井:相对涌出量不大于10 m³/t 且绝 对涌出量不大于40m³/min;
气体作用于孔隙壁的压力。
11
四、矿井瓦斯的涌出
1.矿井瓦斯涌出形式 瓦斯从煤层或围岩中涌出的形式有两种: (1) 普通涌出。 (2)特殊涌出。 瓦斯喷出和煤(岩)与瓦斯突出
12
四、矿井瓦斯的涌出
❖ 2.矿井瓦斯涌出量
❖ (1)Q绝=Q×C×60×24

Q—矿井总回风道风量,m3/d;

C—回风流中的平均瓦斯浓度,%。
16.55 10.20 3.00 3.20 4.12 2.16
失爆点处的气体(体 积)浓度/%
可燃气体
O2
4.3
5.1
5.3
8.4
6.1
12.1
7.3
14.6
13.9
6.0
18.6
8.6
21
(三)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 (爆炸界限和引火源) 1.瓦斯积聚(定义) 瓦斯积聚是指体积超过0.5m3时的空间瓦斯浓度超
❖ (2)q相= Q绝×n/T

Q绝—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m3/d;

月;
n—矿井瓦斯鉴定月的工作天数,d/

T—矿井瓦斯鉴定月的产量,t/月。
13
五、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
(1)煤层和围岩的瓦斯含量 (2)开采深度 (3)开采规模 (4)开采顺序与开采方法。 (5)地面气压的变化。
14
六、矿井瓦斯等级
按照突出动力源的不同,突出又可分为倾出、 压出和突出。
25
(二)煤(岩)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和条件 1. 突出机理 煤(岩)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力学现象,是
地应力、瓦斯和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3 个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应力、瓦斯和煤 (岩)强度是突出的主要自然因素,突出的发 生与否取决于这3 个因素的一定组合。
害气体。
18
( 二)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1、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 ① 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 ; ② 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不低于12% ; ③ 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 以上三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 瓦斯与高温热源接触后,不是立即燃烧或爆炸,
而是要经过一个很短的间隔时间,这种现象叫引 火延迟性,间隔的这段时间称感应期。
大家好
1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爆破工(煤矿生产技术、爆破采煤技术、 掘进爆破技术、矿井通风)
2
矿井瓦斯 灾害防治

(讲义)
❖ 爆破工(煤矿生产技术、矿井通风)
❖ 四级安全培训中心 ❖ 主讲:陈晓阳
3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 瓦斯爆炸及突出的规律 瓦斯爆炸的防治与处理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与处理
34
图1-3-9 钻孔抽放裂隙带的瓦斯
2)顶板冒落空洞内积存瓦斯处理 (1)隔离法,见图1-3-10 。 (2)引风吹散法,常见的方法有:
图1-3-10 隔离法
图1-3-11 挡风板引风处理冒 落空洞中的瓦斯
1-挡风板;2-坑木;3-风筒
①导风板引风吹散法。(如图1-3-11所示)
35
②风筒分支吹散法。见图1-3-12 ③压风管分支吹散法。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
瓦斯比空气轻,其比重为O.554 ,因此在煤 矿井下常积聚在巷道顶部或上山迎头。瓦斯 的扩散能力是空气的1.34倍,且渗透能力很 强。瓦斯微溶于水,瓦斯不助燃,但条件适 宜时能发生燃烧和爆炸。 危害表现:窒息性、爆炸性、燃烧性和突出 性
(一)瓦斯爆炸的过程及其危害 1. 瓦斯爆炸的化学反应过程 最终的化学反应式为: CH4+2O2=CO2+2H2O +能量 如果煤矿井下O2不足,反应的最终式为: CH4+O2=CO+H2+H2O +能量 2.瓦斯爆炸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3.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内瓦斯爆炸的有害因素是:高温、高压(冲击波)和有
8
图1-1-l 顿巴斯煤田煤层瓦斯组分在各瓦斯带中的变化 I—N2-CO2;II—N2;III—N2-CH4;IV—CH4
9
三、煤层瓦斯的赋存状 态
1、瓦斯的赋存状态 矿井瓦斯在煤、岩
层中以两种状态存在, 即自由状态和吸附状态。 自由状态又称游离状态。 吸附状态分为两种表现 形式,即吸着状态和吸收状 态。 自由瓦斯和吸附瓦斯关 系: 二者是处于一种动平衡 状态,即在一定条件下自由 瓦斯和吸附瓦斯可以互相转
等。
④ 爆破电路连线不合格,产生电火花。
⑤ 放炮器不合格或使用明电放炮等。
(3)摩擦撞击火花有时难以避免。
(4)井下严禁使用明火。
(5)其他情况有。
24
二、煤(岩)与瓦斯突出
(一)煤(岩)与瓦斯突出分类 按照突出物质的不同,突出可分为煤与甲烷
突出、岩石与甲烷突出、砂岩和二氧化碳突出, 以及煤、岩、二氧化碳和甲烷突出。
27
(三)煤(岩)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和预兆 1. 煤(岩)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1)危险性随开采深度及煤层厚度增大而增大。 (2)绝大多数发生在掘进工作面。 (3)引起应力状态突然变化的区域: (4)主要诱导因素是采掘作业,其次为爆破、风镐、手镐 作业。
2. 突出预兆 突出预兆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声响预兆。 ② 煤结构变化预兆: ③ 地压方面的预兆。④ 瓦斯方面的预兆。 ⑤ 其他预兆。
图1-1-2 煤体中瓦斯的赋存状 态示意图
1-自由瓦斯 ;2-吸着瓦斯; 3-吸收瓦斯;4-煤体;5-空隙
10
2. 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 (1)煤田地质史。 (2)地质构造。 (3)煤层的赋存条件。 (4)煤层的围岩性质。 (5)煤的变质程度。 (6)岩浆活动。 (7)水文地质条件。
3. 煤层瓦斯压力 煤层瓦斯压力是指煤孔隙中所含游离瓦斯的气体压力,即
28
第三节 瓦斯爆炸的防治与处理技术 主要内容
❖ 一、防止瓦斯积聚的技术措施 ❖ 二、防止点火源的出现 ❖ 三、加强瓦斯的检查和监测 ❖ 四、瓦斯爆炸的处理要点
29
一、防止瓦斯积聚的技术措施
(一)按照《规程》的要求做好通风工作 (1)矿井通风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2)所有没有封闭的巷道必须保持足以稀释瓦斯到规定界 限的风量和风速。 (3)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风路畅通,避免形成串连通风。 (4)掘进工作面供风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5)对高瓦斯矿井,必须使用“三专两闭锁” 。 (6)整个矿井的生产和通风是相匹配的。
❖ 高瓦斯矿井:相对涌出量大于10 m³/t或者绝 对涌出量大于40m³/min;
❖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只 要发生过一次煤与瓦斯突出,该矿井即为突 出矿井,发生突出的煤层定为突出煤层。
16
第二节 瓦斯爆炸及突出的规律 主要内容
一、瓦斯爆炸 二、煤(岩)与瓦斯突出
17
一、瓦斯爆炸
30
(二)及时处理局部聚积的瓦斯 1.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积聚处理技术 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增风吹散法 (1)风障引流法。 (2)液压局部通风机吹散法。 (3)脉动通风技术吹散法 2)无火花设备抽排法 (1)风筒引射导风法。 (2)移动泵站抽放法。 (3)尾巷排放法。
31
《 煤矿安全规程》 对该方法的应用提出如下要求: ① 工作面风流控制必须可靠; ② 专用排瓦斯巷道内不得进行生产作业和设置电器设备进。 ③ 专用排瓦斯巷道内风速不低于0.5 m/s; ④ 专用排瓦斯巷道内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有防止产生 静电、摩擦和撞击火花的安全措施; ⑤ 专用排瓦斯巷道必须贯穿整个工作面推进长度且不得留有盲 巷; ⑥ 专用排瓦斯巷道内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应悬挂 在距专用排瓦斯巷道回风口15m处。 ⑦ 煤层的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
4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 主要内容
一、 矿井瓦斯的定义及性质 二、 矿井瓦斯的成因和分带 三、 煤层瓦斯的赋存状态 四、 矿井瓦斯的涌出 五、 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 六、 矿井瓦斯等级
5
一、矿井瓦斯的定义及性质
1.矿井瓦斯的定义 -广义,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层或岩层中放出或生产 过程中产生并涌入到矿井内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 总称。 - 狭义,专指甲烷(CH4)。
过2%的现象。 积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串联通风、扩散
通风、无回风道独眼井及通风设施不全) (2)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 (3 )风筒断开或者严重漏风。 (4)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5)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
22
(6)风流短路。 (7)对封闭的区域或停工一段时间的工作面 恢复通风,未制定专门的排放瓦斯措施。 (8)采空区和盲巷中往往积存大量高浓度的 瓦斯。 (9)当采掘工作面推进到地质构造异常区域 时,有可能发生瓦斯异常涌出,造成瓦斯积聚。 (10)巷道冒落空洞由于通风不良容易形成瓦 斯积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