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复合地基简述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复合地基

第二章  复合地基

e 1i − e 2 i hi = 1 + e 1i
n

i =1
Hi
σ
σc(i-1)
zi
E si
hi
p1i
σz(i-1) Δp1i σzi
σz线 p1i=(σci+σc(i-1))/2 Δpi=(σzi+σz(i-1))/2
计算下限
σci
σc
σz=0.2或0.1σc
加固区的计算方法:
一、复合模量法 将桩和土视为一复合体,采用复合压缩模量法来评价复合 将桩和土视为一复合体, 土体的压缩量: 土体的压缩量: n
第二章
复合地基理论
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复合地基 由两种刚度不同材料组成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 工地基。 工地基。 变形协调指桩和土变形一致、共同变形。 变形协调指桩和土变形一致、共同变形。
砂 桩
散体桩复合地基
碎石桩
按 材 料 分 类
土 桩 灰土桩
柔性桩复合地基
石灰桩 粉喷桩 旋喷桩 树根桩
4、加筋作用: 提高土体 τ f 增强土体抗滑能力
5、垫层作用: 桩与桩间土复合形成的复合地基或称复合层,由于其性能优 桩与桩间土复合形成的复合地基或称复合层, 于原天然地基,它可起到类似垫层的换土 类似垫层的换土、 于原天然地基,它可起到类似垫层的换土、均匀地基应力和增 大应力扩散角等作用 等作用。 大应力扩散角等作用。 在桩体没有贯穿整个软弱土层的地基中, 在桩体没有贯穿整个软弱土层的地基中,垫层的作用尤其明 显。
f pu = σ ru k p = (σ z0 + aCu )k p = a′Cu k p
σ ru 侧向极限应力 σ z 0 深度Z处的初始总侧向应力 深度Z

复合地基概论

复合地基概论

部分—复合地基加固区压缩量和下卧层压缩量,于是,在荷 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可表示为这二部分之和
复合地基承载力
复合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破坏时,一般情况下桩体和桩间土 两者不可能同时到达极限状态,或者说两者同时达到极限状态
概率很小。通常认为复合地基中桩体先发生破坏,但也有例外。
若复合地基中桩体先产生破坏,则复合地基破坏时桩间土承载 力发挥度达到多少是需要估计的。若桩间土产生破坏,复合地 基破坏时桩体承载力发挥度多少也只能估计。另外复合地基中 的桩间土的极限荷载与天然地基是不同的。同样,复合地基中 的机体所能承担的极限荷载与一般桩基也是不同的。因此桩体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比较复杂。
2
(2-6)
c —桩间土抗剪强度; p —桩体抗剪强度;m—复合地基置换
率;c—桩间土粘聚力; p —复合地基上作用的荷载; -应
c s
s
力降低系数, 1/ 1 n 1 m ; —应力集中系数, n / 1 n 1 m ;
p
s
n—桩土应力比; , —分别为桩间土体和桩体的重度; , -
若能有效地确定复合地基中桩体和桩间土的实际极限承载 力,而且破坏模式是桩体先破坏引起复合地基全面破坏,则承 载力计算式(2—1)可以改写为
pcf mppf 1 m psf
ppf-桩体实际极限承载力(kPa); psf-桩间土实际极限承载力(kPa) ; λ-桩体破坏时桩间土极限强度发挥度 m-复合地基置换率。
复合地基常用形式 1.按增强体设置方向分类 (1)竖向; (2)水平向; (3)斜向。 2.按增强体材料分类 (1)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栅、土工布等 (2)砂石桩; (3)水泥土桩、土桩、灰土桩、渣土桩等; (4)各类低强度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等。 3.按基础刚度和垫层设置分类 (1)刚性基础,设垫层; (2)刚性基础,不设垫层; (3)柔性基础,设垫层; (4)柔性基础,不设垫层。 4.按增强体长度分类 (1)等长度; (2)不等长度(长短桩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示意图
粉喷桩复合地基
(2)复合地基分类
复合地基
1)根据地基中增强体的方向分类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土工聚合物、金属材料格栅等 形成的复合地基 。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体复合地基

均质人工地基
双层地基
水平向增强 体复合地基
竖直向增强 体复合地基
图2-2 人工地基分类
2)复合地基中桩的分类
4)挤密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振动、挤压、排土等原因,可使桩间土起到一定 的密实作用。
5)加筋作用
各种复合地基除了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整体刚度外,还可提高 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加土坡的抗滑能力。目前在国内的深层搅拌 桩、粉体喷搅桩和砂桩等以被广泛地用于高速公路等路基或路堤 。 的加固,这都利用了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加筋作用。
σp
σs
图2-8复合地基计算简图
3.复合模量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加固区由桩体和桩间土两部分组成,呈 非均质。在复合地基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将加 固区视作一均质的复合土体,则复合地基的复合模 量Esp: Esp=m Ep+(1-m) Es (2-4a) (2-4b)

Esp=〔1+m(n-1)Es
式中:Esp—复合地基压缩模量,MPa ; m—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 n—桩土应力比; Ep—桩体压缩模量,MPa; Es—土体压缩模量, MPa 。
K2—反映复合地基中桩间土实际极限承载力的修正系数 ,可能大于1.0,也可能小于1;
λ1— 反映桩的极限承载力发挥程度的系数,若桩体先达到极限强度引起复合 地基破坏,则λ1 =1.0,否则,桩间土先达极限强度则λ1 ﹤1.0; λ2— 反映桩间土的极限承载力发挥程度的系数,在0.4-1.0之间 ;

第2章 复合地基简述

第2章 复合地基简述

1) 对于不同类型的桩,可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如 CFG桩是刺入破坏;而碎石桩是鼓胀破坏; 2)相同类桩,由于桩身强度不同,可能是不同 的破坏模式; 3)桩长的不同,可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 4)土层的不同,可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
碎石桩破坏机理
复合地基破坏的模式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其取决 于桩体与桩间土的破坏特性,其中桩体的破坏特性是主 要的。
复合地基的p--n关系曲线(桩与土的模量影响)
n与桩土模量比的关系 应力一定时,Ep/Es 越大,n越大
碎石桩复合地基n与m 的关系
n随着m的增大而 减小,但幅度不大
L/d
桩的长径比L/d与n的关系曲线
n随着L增加而增大,但当桩长达到某一值时,n值基本上不再
增加。为此,存在一有效桩长Lo的概念。
第 2章
复合地基理论概要
(Composite Subgrade)
一、概述 二、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三、复合地基应力特征 四、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五、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六、基础刚度和垫层对桩体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一、概述
1、概念
复合地基一般指由两种刚度(或模量)不同材料 (桩体和桩间土)所组成,在相对刚性基础下两者共 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包括剪切变形)的地基。 其研究方法是在众多根桩所加固地基中,选择一 根桩及其影响的桩周土所组成的单元体作为研究对象。
六、基础刚度和垫层对桩体复合地基 性状的影响
1. 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和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
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示意图
柔性基础(路堤)下复合地基示意图
2. 基础刚度对桩体复合地基性状影响:
a. 参数相同时,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比 小(即: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中桩体承担的荷载要比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中桩体承担的荷载大)。 b. 当荷载不断增大时,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破坏是由土 体先破坏造成的,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破坏是由桩体 先破坏造成的)。 c. 条件相同时,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比柔性基础下复合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大。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只有很小一部分)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只有很小一部分)

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土的分类土是不同岩石受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

由于岩石矿物成分的不同,土在自然界经历的剥蚀、搬运、分选、堆积的过程也不同,使土的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很大。

人类生存与土密切相关,除了利用土地耕种之外,更多的是在土上或在土中修建各种类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来自建筑物的荷载是通过基础传给土体的。

承受来自基础的全部荷载的这一部分土层,称为建筑物的地基。

从工程角度来看,人们更关心的是建筑物下面的地基土。

为了更好地认识土,按照其特性,将之分成若干类,以便使工程技术人员大体把握不同类型土的性状。

出于不同的目的,土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建筑工程按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土进行分类,将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

岩石又可分为三个亚类,按风化程度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

碎石土也可分为三个亚类: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

砂土分为五个亚类: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粘性土分两个亚类:塑性指数Ip>17的为粘土;10<Ip≤17的为粉质粘土。

粉土是塑性指数不大于10,其性质介于砂土和粘性土之间。

填土分三个亚类;素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

淤泥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第1页形成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

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1.0的土称为淤泥质土。

此外,有些土是在特殊工程地质环境中生成的,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这些土称为特殊土,如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红粘土、盐渍土等。

山区地基土也有许多与一般土不同的工程性质。

第二节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一、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非弹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应力很小时可近似地认为是具有线性和弹性性状,但实际上从加荷一开始就呈非线性、非弹性性状。

4.复合地基理论与设计

4.复合地基理论与设计

5.垫层的作用:
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表明,基础和复合地基加固 区之间设置垫层不仅可保证各类增强体与桩间土 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荷载,而且可以有效 改善复合地基中浅层的受力状态,如减小桩土荷 载分担比、提高桩间土的抗剪强度、提高增强体 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等。
二、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 1. 复合地基承载力:
二、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 复合地基承载力:
2)桩间土极限承载力计算
二、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2.复合地基加固区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当复合地基加固区下卧层为软弱土层时,按复合地基加 固区容许承力计算基础的底面尺寸后,尚需要对复合地基 下卧层承载力进行验算。要求作用在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 力和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下卧层土的容许承载力,即
一、概述 3.浅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地基
3)复合地基
特点:复合地基中,上部结构荷载通过基础板直接 同时将荷载传递给土体和基础板下地基土体。
4. 小结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浅基础、桩基 础和复合地基的分类主要是考虑了荷载传 递路线。荷载传递路线也是上述三种地基 基础形式的基本特征。简言之, 1. 对于浅基础,荷载直接传递给地基土体; 2. 对于桩基础,荷载通过桩体传递给地基土 体; 3. 对于复合地基,荷载一部分通过桩体传递 给地基土体,一部分直接传递给地基土体。
量为△,则相应加固区土层的压缩量s1的计算式为:
三、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2.下卧层土层压缩量s2的计算方法
三、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2.下卧层土层压缩量s2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下卧层压缩量s2时,作用在下卧层上的荷载是比 较难以精确计算的。日前在工程应用上,常采用下述几 种方法计算。 1)压力扩散法
若复合地基上作用荷载为p,复合地基加固区压力扩散角 为β ,则作用在下卧土层上的荷载Pb可用下式计算: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简述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简述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简述【摘要】在建筑、交通、水利、市政基础和土木工程等各大领域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正不断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对复合地基的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深切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

本文对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复合地基技术处理方法选择复合地基是指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天然地基中的部分土体得到加强、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按照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一般把复合地基分为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水平向增强复合体地基、斜向增强复合体地基和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其中,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又可细分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类。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主要复合地基处理方法有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和水泥搅拌法等。

一、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1、方法概述: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即在施工时采用柔性桩土桩或灰土桩,将其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

先在地基上打入钢套管或振动沉管,或者利用爆破等手段打洞成孔,然后在打好的孔中分层依次填入素土或灰土。

此方法强调通过挤压使地基土得到加密,即在成桩的过程中,通过横向挤压作用,使孔内的土被挤向四周,得以挤密挤实。

2、加固机理及优点: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属于深层加密处理地基的方法,其加固机理是利用土的侧向挤密作用、灰土性质作用和桩体作用,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的压缩性。

其方法具有显著的优点和适用性,在复合地基的处理中适用范围较大,与其它地基处理法相比,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省去了土垫层的开挖、回填这两道工序,因此大大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工作量,也可进一步加深处理深度;而且,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法虽是横向挤密,但同样可以达到施工要求指标,确保加密处理后的最大干密度;另外,采用此方法,其填入桩孔的材料属于就地取材,无需开挖和回填,相对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的方法,可以极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第2章 复合地基理论

第2章 复合地基理论
成,是非均质的、各向异性的; ②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 同直接承担荷载的作用。
地基处理
2.2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
(1)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①桩体作用;②加速固结作用;③振密、挤密作用 ④加筋作用;⑤垫层作用
(2)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地基处理
2.3 复合地基的有关设计参数
(1)面积置换率
f. 时间 ②桩土应力比n的计算公式 a. 模量比公式
b. Baumann(1974)公式
c. Priebe公式
地基处理
2.3 复合地基的有关设计参数
d. Rowe剪胀理论的改进公式
如不考虑桩间土的剪胀性则式(2-9)变为:
e. 据复合地基和天然地基载荷试验p-s曲线推算公式
(3)复合模量
地基处理
2.4 复合地基承载力
(1)散体材料桩桩体承载力计算
①侧向极限应力法 ②被动土压力法 ③Brauns计算式 桩体极限承载力为:
根据极限承载力可由式(2-16)得出承载力标准值:
地基处理
2.4 复合地基承载力
(2)柔性桩桩体承载力
①按桩体材料强度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②按土的支持力计算 (3)刚性桩桩体承载力 (4)复合地基承载力
(3)桩身压缩量法
地基处理
Thank you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置换率m为:
复合地基置换率分别为:
地基处理
2.3 复合地基的有关设计参数
(2)桩土应力比 桩土应力比n为: ①影响桩土应力比的因素 a. 荷载水平
b. 桩土模量比
地基处理
2.3 复合地基的有关设计参数
c. 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 d. 原地基土强度 e. 桩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p
△——桩底端刺入下卧层土体的刺入量 。
2、复合地基加固区下卧层土层压缩量 s2
计算:
通常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作用在下卧层土体上的荷载或土体 中附加压力是难以精确计算的。目前在工程应用上,常采用下述三 种方法计算:
1)压力扩散法:
加固区下卧层上附加压力示意图(右下)。作用在下卧层上的 pb 为:
2、确定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a. 桩体极限承载力ppf 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首 选)。 b. 无试验资料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和柔性桩复 合地基,桩体极限承载力可采用类似摩擦桩极 限承载力计算式计算,其表达式为:
p pf ( fSa Li Ap R) / AP
按上式计算桩体极限承载力外,尚需计算桩身 材料强度允许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即:
4)挤密作用
砂桩、土桩、夯实桩、砂石桩等由于施工过程中对桩 周土具有挤密作用;生石灰桩由于其材料吸水、发热和膨 胀等作用,对桩周土也具有挤密作用;据有关资料,其它 类桩也对桩周土具有挤密作用,但其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5)加筋作用
各种桩土复合地基不 仅可提高地基土的承 载力外,还可提高土 体的抗剪强度,增加 土坡的抗滑能力。
按强度:柔性桩―散体材料类桩,其与桩身材料 的密实度有关; 半刚性桩―水泥土类桩,其与水泥的 掺入比有关; 刚性桩―混凝土类桩,其与砼的强 度等级有关。 柔性复合地基、半刚性复合地基、刚性复合地基
3、从荷载传
递路线看:
浅 基 础
复合地基 的本质是桩和 桩间土共同直 接承担荷载。
桩 基 础
桩 体 复合 地 基
复合桩基与桩基受力比较示意
2、分类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柔性桩复合地基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粘结材料桩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 刚性桩复合地基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按材料:散体土类桩―如碎石桩、砂桩等; 水泥土类桩―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 水泥土夯实桩等; 混凝土类桩―素砼桩、树根桩等。
式中 μs ——应力修正系数;
s
1 1 mn 1
n ——桩土应力比; m ——复合地基置换率; △psi——复合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第i层桩间土的附加应力增量,相当于未加 固地基在荷载ps作用下第i层土上的附加应力增量; s1s ——未加固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相应厚度内的压缩量。
3)桩身压缩量法 :
p pf q
取二者中较小值为桩的极限承载力。
c. 无试验资料时,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体 极限承载力可通过计算桩间土侧向极限应力确 定,其表达式为:
PPf ru K p
式中,
σru-桩侧土体所能提供的最大侧限力,kPa;( P22 ) Kp-桩体材料的被动土压力系数,kPa;
3、确定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psf
式中 p-复合地基上荷载密度 B-作用宽度;D-作用长度 β-压力扩散角; h-加固区厚度
条形基础:
2)等效实体法:
加固区下卧层上附加压力示意图(右下)。作用在下卧层上的 pb 为:
式中 p-复合地基上荷载密度 B-作用宽度;D-作用长度 f-等效实体侧平均阻力密度; h-加固区厚度
条形基础:
3)改进Geddes 法:
b.
c.
二、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1、作用机理
1)桩体作用 由于桩体的强度较桩间土为大,在刚性基础等量变形 时,地,大部分荷载由桩体承担,桩间土上应力 减少。 2)垫层作用 桩与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层,由于其性能优于原天然地 基,它可起到类似垫层的换土、均匀地基应力、增大应力 扩散角的作用。
强度增加 / 原强度
2、破坏模式
刺入破坏 鼓胀破坏 整体剪切破坏 滑动破坏 刺入破坏:桩体向下刺入,导致其承担荷载急剧下降,桩间土发生破坏,
极易发生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 鼓胀破坏:桩周土不能提供足够侧向压力,导致桩体变形过大,易发生在 散体材料桩中; 整体剪切破坏: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桩体发生剪切破坏,从而引起复合地基 的全面破坏,易发生在低强度的柔性桩复合地基中; 滑动破坏:复合地基沿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柔性地基较刚性地基易发生。
a. 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psf 可通过载荷试验确定 (首选)。 b. 土工试验资料,查阅有关规范。 c. Skempton极限承载力公式。
五、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s的表达式:
s s1 s2
s1为加固区的压缩量, s2为加固区下卧土体的压缩量。
1、加固区土层压缩量s1计算:
1)复合模量法:
在荷载作用下,桩身压缩量sp为:
sp

p
p pbo 2E p
l
式中 μp ——应力修正系数;
p
n 1 mn 1
l ——桩身长度,即等于加固区厚度h n ——桩土应力比; m ——复合地基置换率; pbo——桩底端端承力密度 ; Ep——桩身材料变形模量 。 加固区压缩量s1: s s
第 2章
复合地基理论概要
(Composite Subgrade)
一、概述 二、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 三、复合地基应力特征 四、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五、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六、基础刚度和垫层对桩体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一、概述
1、概念
复合地基一般指由两种刚度(或模量)不同材料 (桩体和桩间土)所组成,在相对刚性基础下两者共 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包括剪切变形)的地基。 其研究方法是在众多根桩所加固地基中,选择一 根桩及其影响的桩周土所组成的单元体作为研究对象。
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同属地基范畴,两者之间有 内在联系,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复合地基与桩基都是 采用以桩的形式处理地基,故两者具有相似之处,但 复合地基属地基的范畴,而桩基属于基础范畴,两者 又有其本质的区别。
复合地基计算简图
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层在加固体内,而桩基的主要受力 层是在桩尖以下一定范围内。由于复合地基理论的最基本 的假设为桩与桩间土的协调变形。为此,从理论而言,复 合地基中不存在类似桩尖中的群桩效应。
在桩体未有贯穿整个软弱土层时的复合地基中,垫层 的作用尤其明显。 3)加速固结作用 除碎石桩和砂桩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加速地基的固 结外,水泥土类、混凝土类桩也可加速地基的固结。 Cv=k(1+e。)/γw· a t=2.47H2/Cv 式中:Cv-固结系数;k-渗透系数;e。-天然孔隙比; γw-水的重度;a-压缩系数;H-土层固结的厚 度;T-最终沉降完成所需时间。 水泥土类桩使k降低,同时使a减小,而且后者的减小 幅度要前者为大。
碎石桩复 合地基n 与t的关系 曲线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碎石桩 复合地基实测n与t的变化 情况
四、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pcf :
pcf= k1λ1m ppf + k2λ2(1-m) psf 式中
(2-2-1)
ppf -单桩极限承载力,kPa; psf -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kPa; k1 -反映复合地基中桩体实际极限承载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不同的修正系 数,与地基土质 k2 -反映复合地基中桩间土实际极限承载力与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同的修 正系数 λ1-复合地基破坏时,桩体发挥其极限强度的比例 λ2-复合地基破坏时,桩间土发挥其极限强度的比例 m -复合地基置换率, m=Ap/A,其中,Ap为桩体面积,A为对应的加固面积
六、基础刚度和垫层对桩体复合地基 性状的影响
1. 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和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
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示意图
柔性基础(路堤)下复合地基示意图
2. 基础刚度对桩体复合地基性状影响:
a. 参数相同时,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比 小(即: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中桩体承担的荷载要比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中桩体承担的荷载大)。 b. 当荷载不断增大时,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破坏是由土 体先破坏造成的,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破坏是由桩体 先破坏造成的)。 c. 条件相同时,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比柔性基础下复合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大。
d. 计算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pcf 时:
pcf= k1λ1m ppf + k2λ2(1-m) psf (2-2-1)
λ1-复合地基破坏时,桩体发挥其极限强度的比例 λ2-复合地基破坏时,桩间土发挥其极限强度的比例
对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 λ1=1.0, λ2<1.0 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 λ1<1.0, λ2=1.0
水泥土桩体与桩间土应力应变关系
复合地基的二次屈服现象
三、复合地基应力特征
1、基底反力
2、附加应力
实测载荷板下复合地基反力分布图
复合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等值线图 m-置换率 Ep/Es-桩土模量比
3、桩土应力比
桩土应力比是复合地基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它关系 到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它与荷载 水平桩土模量 比、桩土面积 置换率、软地 基土的强度、 桩长固结时间 和垫层情况等 因素有关。
复合地基总荷载为p ,桩体承担p p ,桩间土承担p s= p - p p 。 桩间土承担的荷载p s在地基所产生的竖向应力σz,Q ,其计算方法和 天然地基中应力计算方法相同。桩体承担的荷载p p在地基中所产生 的竖向应力采用Geddes 法计算。然后叠加两部分应力得到地基中总 的竖向应力。
单桩荷载分解为三种形式荷载的组合 Geddes将长度为L 的单桩在荷载Q 作用下对地基土产生的作用力,近似为如 上图所示的桩端集中力 Q p ,桩侧均匀分布的摩阻力 Q r和桩侧随深度线性增长 的分布摩阻力 Q t等三种形式荷载的组合。Geddes 根据弹性理论半无限体中作用 一集中力的Mindlin 应力解积分,导出了单桩的上述三种形式荷载在地基中产生 的应力计算公式。
1) 对于不同类型的桩,可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如 CFG桩是刺入破坏;而碎石桩是鼓胀破坏; 2)相同类桩,由于桩身强度不同,可能是不同 的破坏模式; 3)桩长的不同,可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 4)土层的不同,可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