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卫星组网设计
Ka频段低轨遥感卫星数传接收链路设计

第40卷第6期遥测遥控V ol. 40, No. 6 2019年11月Journal of Telemetry, Tracking and Command November 2019Ka频段低轨遥感卫星数传接收链路设计杨建国,王芹英,王海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76)摘要:介绍一种用于Ka频段低轨遥感卫星数传接收链路设备的组成、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对接收链路的接收动态范围、等效噪声温度、线性度指标进行分析。
该数传接收链路实现了接收动态范围–92dBm~–24dBm,3dB带宽±760MHz,幅相变换≤0.32︒/dB的技术指标,在最高码率2Gbps的Ka频段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
关键词:Ka频段;遥感卫星;高阶调制;接收链路中图分类号:TN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11-1780(2019)06-0071-06Design of Ka-band LO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datatransmission receiving linkYANG Jianguo, WANG Qinying, WANG Haibo(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lemetry, Beijing 100076,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major function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a data transmission receiving link for Ka-band LO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data receiving. The receiving dynamic range, equivalent noise temperature and degree of linearity of the receiving link are analyzed. The data transmission receiving link achieves a receiving dynamic range of –92dBm~–24dBm, a 3dB bandwidth of ±760MHz, and the amplitude-phase conversion not more than 0.32︒/dB,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a Ka-band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data receiving system with a maximum bit rate of 2Gbps.Key words: Ka-band;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High order modulation; Receiving link引言遥感卫星星地链路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所占用的带宽也随之更宽,Ka频段可用的带宽可以满足较大的传输带宽和较高码速率的传输需要,已成为星地数据传输的发展方向,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已经在低轨遥感卫星上采用Ka频段下传数传数据[1,2]。
一种低轨卫星星地链路评估系统的设计

一种低轨卫星星地链路评估系统的设计
吴跃春;丁斗博;徐瑞丰
【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
【年(卷),期】2023(20)1
【摘要】低轨卫星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对低轨卫星星地链路特性的研究,可有效提高系统容量和组网应用效率,也迫切需要建立真实可信的实验验证平台。
文章以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地链路验证及评估为目标,从低轨卫星星地链路特点出发,分析星地链路评估中关键指标,设计低轨卫星星地链路实验验证平台,可满足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地链路质量的评估要求,为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体制、组网协议等各类设计提供支撑。
【总页数】3页(P123-125)
【作者】吴跃春;丁斗博;徐瑞丰
【作者单位】中电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7
【相关文献】
1.一种低轨卫星星座系统中的路由算法设计
2.低轨层内星际链路的一种新的链路重构算法
3.低轨卫星星座星际链路后向切换的时延指标
4.一种低轨卫星星座系统中的路由算法设计
5.一种低轨卫星动态链路预算评估模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轨道卫星CDMA传输系统的射频和中频设计

星 地 面 基 站 发 送 突 发 的 数 据 包 , 此 时 反 向 上 行 链 路 是 一 个 多 接 入 信 道 。 系 统 采 用 码 分 多 址 技 术 ( DMA) 设 计 并 实 现 了 一 套 C C , DMA 数 字 中 频 传 输 系 统 ,并 且 具 有 同时 按 时 隙 和 按 码 随 机 选 择 信 道 的 能 力 。尤 其 在 接 收 机 的 设 计 上 采 用 中频 采 样 ,不 仅 简 化 了传 统 接 收 机 的 设 计 ,而 且 提 高 了接 收 机 的 性 能,符合未来 软件无线 电发展趋 势 。
该 系 统 所 包 含 的关 键 问 题 主 要 有 :
枣 射 频 技 术 :包 括 天 线 、L NA/A、低 噪 声 上 下 变 频 、带 通 滤 波 、 中 频 AGC 等 过 程 。 P
枣 抗 多 普 勒 频 移 枣 功 率 控 制 问题 枣 卷 积 编 码 和 Vi r i 码 tb译 e 枣 测 距 过 程
输方 程 ,提 出 了一种 适 合 于 C DMA 低 轨 卫 星 传 输 系 统 的 射 频 和 中 频 模 块 的 实 现 方 案 , 并 给 出 了 接 收 机 关 键 参 数 和 有 关模 块 的 设计 和 实现 方 法 。
关 键词 :低 轨道 卫 星 ( E ;C L O) DMA ̄射 频 ; 中频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 2期 2 0 年 6月 02
文 章 编 号 : 1 o . 2 9( 0 2 0 — 0 3 0 o 70 4 2 0 ) 2 0 4 ・ 6
电路 与 系 统 学 报
J OURNAL OF CI RCUI TS AND YS M S S TE
2 系 统 总 体 结 构
新的低轨星座组网认证与群组密钥协商协议

2018年6月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June 2018 第39卷第6期通信学报V ol.39No.6 新的低轨星座组网认证与群组密钥协商协议张子剑1,周琪1,张川1,童逍瑶1,李春磊2,王龙1(1.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081;2.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北京 101318) 摘要:由于低轨卫星具有通信和持续监测的功能,其在航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卫星通信系统中没有专门的认证系统。
为了解决该问题,针对低轨星座组网设计了轻量级的认证协议,考虑了认证过程中链路切换的情况,对协议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3GPP AKA协议进行对比。
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低轨星座组网认证协议比3GPP AKA协议效率提高了20%,同时群组密钥协商时间约为300 ms。
关键词:低轨卫星组网;认证;密钥协商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18102New low-earth orbit satellites authenticationand group key agreement protocolZHANG Zijian1, ZHOU Qi1, ZHANG Chuan1, TONG Xiaoyao1, LI Chunlei2, WANG Long1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2. China TravelSky Holding Company, Beijing 101318, 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the low-earth orbit satellite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aerospace field. However, there is no speci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in the exist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lightweight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which considering the switch of communication path in the authentication process was designed for the low-earth orbit satellites, and the proposed protocol wa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3GPP AKA protoco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col has a 20% higher efficiency than 3GPP AKA protocol, and the spend of group key agreement protocol is about 300 ms.Key words: low-earth orbit satellites, authentication, key agreement1引言在低轨星座组网中,卫星数目相对较多,如铱星通信系统中一共有66颗低轨卫星,全球星通信系统中一共有48颗低轨卫星。
低轨卫星倾斜轨道设计及优化

Th b tDe in a d O p i a a i n f r Lo Ea t r i S t lie e Or i sg n tm z to o w rh O b t a elt
由半 长轴 a 偏心率 e 轨道倾 角 i升交 点赤 经 、 、 、 、 近 地点 幅 角 和真 近 点 角 厂 共 6个 轨 道要 素 确 定 。
其 中 :, 确定轨道 平 面在 空 间 的取 向 ; i ∞确 定 轨道
在轨道平 面的 取 向 ; , a e确定 轨 道 的大 小 和形 状 ; f 确定空 间飞行器 的轨道位 置 。由于轨道 要素 的特定
ton i
0 引 言
轨 道设计是 卫星系 统设计 的基础 。卫星 轨道 可
地球公转 的角速 度 相 同 , 行 于太 阳同 步轨 道 的卫 运 星 , 轨道 倾 角 须 大 于 9 。轨 道 倾 角 小 于 9 。 其 0, 0 的被 称 为倾斜 轨道 。一旦 降 交点 地 方 时确 定 后 , 阳 同 太
上
海
航
天
AE 0S A S R P CE HANGHAI
文章 编 号 : 0 61 3 ( 0 0 0 —0 60 1 0 — 6 0 2 1 ) 30 2 — 4
21 0 0年 第 3期
低 轨卫 星倾 斜 轨道 设计 及 优 化
魏 占新 , 王 强 , 姚 建
( 海卫 星 工程 研 究所 , 海 20 4 ) 上 上 0 20
摘
要 : 据 有 效 载 荷 性 能 和任 务 需求 对 低 轨 卫 星 的倾 斜 回归 圆轨 道 设计 进 行 了研 究 , 升 交 点 赤 经 为 参 数 , 根 以
低轨巨型星座构型设计及覆盖分析方法

CATALOGUE 目录•低轨巨型星座构型设计•星座覆盖分析方法•数值模拟与仿真•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低轨巨型星座的概念构型设计的目标构型设计概述卫星平台的选择根据任务需求和系统要求,选择适合的卫星平台,考虑其性能、可靠性、成本等因素。
卫星有效载荷根据任务需求,配置合理的有效载荷,如通信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频率源等。
卫星平台设计通信频段和带宽通信协议和调制方式有效载荷设计轨道与部署策略轨道高度的选择部署策略的制定覆盖需求分析030201星间通信与网络拓扑覆盖性能评估覆盖效率评估星座的网络性能,包括网络吞吐量、延迟、丢包率等。
网络性能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模拟工具与环境Python卫星通信仿真器MATLAB/Simulink星座构型参数优化卫星轨道高度和倾角优化低地球轨道的高度和倾角,以实现更好的覆盖效果。
卫星布局优化卫星在轨道上的布局,以提高覆盖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卫星通信链路设计优化卫星之间的通信链路,以确保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覆盖性能仿真与验证先进通信技术应用随着5G、物联网等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低轨巨型星座的通信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满足更高要求的应用场景。
卫星平台的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平台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更高的数据处理能力、更强的通信能力等。
新型传感器与设备新型传感器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将增强低轨巨型星座的感知能力,提升其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技术创新与升级频谱管理与干扰协调频谱共享与优化随着低轨巨型星座的发展,频谱资源将越来越紧张,因此需要研究更高效的频谱共享和优化策略,提高频谱利用率。
干扰抑制与协调由于低轨巨型星座的卫星数量众多,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将日益突出,需要研究有效的干扰抑制和协调策略,保证星座的正常运行。
1安全性与防护策略23随着低轨巨型星座的发展,其面临的安全漏洞和威胁也不断增加,需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星座的安全稳定运行。
新的低轨星座组网认证与群组密钥协商协议

新的低轨星座组网认证与群组密钥协商协议张子剑;周琪;张川;童逍瑶;李春磊;王龙【摘要】由于低轨卫星具有通信和持续监测的功能,其在航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卫星通信系统中没有专门的认证系统.为了解决该问题,针对低轨星座组网设计了轻量级的认证协议,考虑了认证过程中链路切换的情况,对协议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3GPP AKA协议进行对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低轨星座组网认证协议比3GPP AKA协议效率提高了20%,同时群组密钥协商时间约为300 ms.【期刊名称】《通信学报》【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9页(P146-154)【关键词】低轨卫星组网;认证;密钥协商【作者】张子剑;周琪;张川;童逍瑶;李春磊;王龙【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081;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081;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081;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100081;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北京 101318;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1 引言在低轨星座组网中,卫星数目相对较多,如铱星通信系统中一共有66颗低轨卫星,全球星通信系统中一共有 48颗低轨卫星。
同时,低轨星座组网中卫星的用途广泛[1],由于低轨卫星距离地面很近,其广泛用于检测和通信。
然而,现有的卫星系统大多都是由单颗卫星组成的。
目前,国外的卫星组网仅有铱星通信系统和全球星通信系统。
由于低轨星座组网的实现和维护成本较高,实现代价较大,国内并没有成熟的低轨星座组网。
针对低轨星座组网,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认证协议进行了研究。
张小亮等[2]设计了一种端到端认证协议并构建了安全认证仿真系统。
徐志博等[3]基于IKE协议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卫星网络的端到端认证协议。
徐日新等[4]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结合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持续认证方案。
高婧等[5]针对传统认证方案中认证效率较低、认证过程较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LGmamal数字签名的卫星网络认证方案。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中调制分类器的研究与设计

子 侦查 与对 抗 , 这 个 角 度 看 , 获 敌 方 信 号 显 得 从 侦 越来 越 为重要 , 是 如果 我 们 不 能对 各种 信 号 调 制 但 样式 进 行 分 类 识 别 , 获 的 敌 方 信 号 也 就 毫 无 用 侦 处 。信号 调 制 样 式 的分 类 识 别 有 助 于 我 们 选 取 最
佳 干扰样 式抑 制敌 方 干 扰 和通 信 , 到 电子 对 抗 的 达
目的 。
D ‘ 老 ∑p 卜 p ) H 胛 ( m () ( m
() 2
通 过上 面 的分 析 , 以提 取 出数 字调 制 信 号 在 可
小 波变换 后 的 幅度 、 率 和 相 位 的 特 征 , 下 一 步 频 为 调 制识别 的 实现 打下基 础 。
1 1 不 同载频 数调 频信 号之 间 的识别 . .
本文 主要 研 究 低 信 噪 比环 境 下 卫 星 移 动 通 信
中常 见 的 数 字 调 制 方 式 ¨ 识 别 分 类 , 2 S 、 如 FK
4S B S F K、P K和 Q S P K等 , 对其 分 类 器 进 行设 计 和 并
征量 的不 同调制数调相信 号的分 类算法, 研究 了以小波 变换 产 生的 阶梯 波为特征 量 的不 同调制数 调频信 号的分 类算法和调 频调相信号之 间的分类算法 , 最后利用这些算法对其分类器进行 了设计 , 通过 M T A A L B仿真证 明, 所设 计 的分 类器 , 在低信 噪
2S FK和 4 S FK的小 波 变 换 的波 形 分 别 如 图 1 、
图2 所示 , 中图 1 a 为未加入噪声的波形图, 1 其 () 图 () b 为信噪 比为 5d B时的波形 图。从 图中可 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 卫星星座是指由多颗卫星按照一定规则和形状 构成的可提供一定覆盖性能的卫星网络,是多颗卫星进行协同工作的基本形式。卫星星座结构会影响网络覆盖区域、网络时延和系统成本等。传统的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高、链路损耗大,对地面终端的 EIRP和接收天线的G/T值要求过高,难以实现手持机与卫星直接进行通信;而低轨卫星由于链路损耗小,降低了对用户终端EIRP和G/T值的要求,可支持地面小型终端与卫星的直接通信,有利于信息的实时传输。 现代通信的发展要求卫星通信系统应具有全球通信能力。低轨卫星实现全球覆盖所需的卫星数目 较多(Iridium系统66颗星),系统实现成本很高,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在短期内构建全球性低 轨卫星通信系统,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都 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预期星座的整体构型下,通过设计和筛选,合理部署少数卫星以满足当前任务 和需求,并在今后发展中通过不断发射新卫星进行补网,最终实现星座的预期覆盖和通信能力,是我国卫星通信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2星座参数设计 2.1轨道设计 椭圆轨道多用于区域性覆盖,但轨道倾斜角必须为63.4°(为了避免拱点漂移),这对中低纬度地区的覆盖十分不利,而圆轨道的倾斜角可在0°~90°。 之间任意选择。考虑我国所处纬度范围为北纬4°~ 54°之间,星座设计宜应采用倾斜圆轨道。轨道高度选择主要是系统所需卫星数目与地面终端EIRP和G/T值的折衷。同时,轨道高度的选择还需考虑地球大气层和范·阿伦带两个因素的影响,通常认为LEO卫星的可用轨道高度为700~2 000 km。 2.2卫星周期设计 为了便于卫星轨道控制,通常选择使用回归轨道,即卫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成整数比。卫 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关系如下式所示: nkTsTe (1)
式中,k、n为整数,Ts为卫星运行周期,Te为地球自转周期,且Te=86 164 s。
根据开普勒定理,可得卫星周期Ts(单位s)与轨道高度h关系如下: 3
Re2hTs
(2)
式中,地球半径Re=6 378.137 km,开普勒常数23sm98.398601K。取k=2,n=25,可得卫星周期 Ts=6893 s,轨道高度h=1450 km。
2.3星座相位关系设计 星座相位关系的确定是指确定卫星在星群中的位置,它包括轨道倾角、轨道平面
的布置、同一平面 内卫星的位置和相邻轨道卫星的相对位置关系。通常,为了使卫星具有最大的均匀覆盖特性,同一轨道 平面内的卫星应均匀分布,即相邻卫星的相位差应 满足360/m,m为该轨道平面内的卫星数量。对于不同轨道平面内卫星,相对相位角的不同会使星座 的覆盖特性相差甚远。 根据立体几何的关系,推导出两个星下点(卫星与 地心连线和地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d的公式如下: 2cossin2sin2sincossin2arccos212212122eRd 式中,1、2为两星下点的纬度,妒为两星下点经度差的绝对值。相对相角优化算法准则是使星下点间的最小距离最大化。
3覆盖分析 为了研究方便,假定卫星对地球的覆盖是对准地心的且只有一个大波束。圆轨道时单颗卫星对地覆盖几何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圆轨道卫星覆盖几何关系示意图 其中,系统观察点的仰角:
••sineRe-cosearctanRhRh
E
覆盖区半径: sinRe•X
当卫星高度较低时,如果仍保持较大的仰角,则 单颗卫星的覆盖范围将大大减
E d H+Re X
α
β 观察点地平观察点
O Re 星下点 小。虽然小仰角时电 波的传输衰落大从而需要较大的系统余量,但是由于卫星高度低,链路相应较短,传播损耗本身比较小,系统提供较大余量并不存在特别的困难,因此可以适当减小系统的最小仰角以增大卫星的覆盖范围。通常规定系统的最小仰角为10°左右。
4星座设计方案 4.1连续覆盖低轨卫星星座设计方案 综合考虑星座设计的上述因素后,假定低轨卫星星座共由3个轨道平面构成,轨道高度1450 km,利用相位优化准则及STK仿真研究可得,相邻轨道之间卫星的最佳相位差为14.5°,假定星座覆盖目标为包括我国全部海域及其周边区域在内的中低纬度地区。表1列出了不同轨道倾角时星座设计方案与其覆盖特性统计。
参数 方案 轨道高度/km 轨道平面数 卫星总数 轨道倾角/(°) -45°~45°覆盖率 -50°~50°覆盖率 -55°~55°覆盖率 方案A 1450 3 24 30 100 100 99.05
方案B 1450 3 24 38 100 100 100 方案C 1450 3 24 42 99.89 99.63 99.90 方案D 1450 3 24 45 99.26 99.19 99.80
表1不同低轨星座方案及覆盖统计 由表可知,方案B的覆盖性能最优,能够满足 对中低纬度地区的完全连续覆盖。通过仿真还可以发现,方案B有较大的系统余量,即当设定系统最小仰角大于50时,该星座对于指定纬度地区仍有良好的覆盏陛能,能够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4.2区域覆盖型星座设计 4.2.1背景假定 远程指挥控制与通信保障能力是影响和制约军队作战半径和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地面通 信手段受地理环境限制较大,难以实现对通信距离 的有效扩展,相反,卫星通信由于不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可以作为扩展通信保障半径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我国周边的复杂形势下,现有的地面通信手段无法满足在敏感区域行动的需求,而静止轨道卫星又难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因此,在卫星通信的阶段性发展中应首先解决敏感区域内的通信问题,为有效扩展作战半径和作战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4.2.2非连续单星均匀覆盖方案设计 结合方案B,假定第一阶段发射4颗卫星,轨道 高度为1 450 km,轨道倾角38°,卫星平均分布在2个轨道平面上,轨道平面升交点赤经相差120°。要求星座能够以一定时间间隔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定时覆盖。 通过仿真研究,各卫星轨道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
轨道参数 卫星 轨道高度/km 轨道倾角/(°) 升交点赤经/(°) 近地点辐角/(°) Sat1 1450 38 0 90 Sat2 1450 38 0 270 Sat3 1450 38 120 60 Sat4 1450 38 120 240 表2 卫星轨道参数设置
假定目标区域是以我国某地为中心、半径为 2 000 km的圆形区域,利用STK对一个周期(48 h)内 星座对目标区域的覆盖特性进行仿真统计,结果可得: 星座可以在平均每45 min内完成对目 标区域的一次覆盖,每次覆盖时间约为10~20 min,星座在5:30—11:30时间段内覆盖尤为集中。事实上,可以通过改变卫星的近地点辐角来调整卫星集中 覆盖所对应的时间区间,从而满足实际需要。同时在后期的发展中,只需调整卫星的相位关系即可满足方 案B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4.2.3连续覆盖星座设计方案 在4.2.2节所设计的方案中,由于单颗卫星过顶的时间较短(一般10—20 min),很难满足大业务量信息的传输要求,因此,设计能够实现对目标区域 较长时间覆盖的卫星星座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由于4颗卫星不可能完成对目标区域的实时连续覆盖, 为了尽可能增加星座每次覆盖时间,设定4颗卫星分布在同一轨道平面上,通过调整卫星的近地点辐角差值使卫星能够实现前后协同,从而延长每次覆 盖时间。各卫星参数设置如表3所示。
轨道参数 卫星 轨道高度/km 轨道倾角/(°) 升交点赤经/(°) 近地点辐角/(°) Sat1 1450 38 120 60 Sat2 1450 38 120 20 Sat3 1450 38 120 340 Sat4 1450 38 120 300 表3卫星参数设置
目标区域不变,通过仿真,可知:星座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对目标区域的7次覆盖,每次覆盖时间约80 min,可以实现较大业务量的信息传输,星座同样存在覆盖集中时间区间,通过调整卫星的有关参数可以改变集中覆盖所对应的时间区间。与4.2.2节中方案相比,该星座对目标区域的覆盖次数大大减少,并且存在一定 的覆盖空白区。但是由于每次过顶时间较长,可以满足大业务量信息的不间断实时传输。 经过对上述两种方案的对比可以发现,连续覆盖星座设计方案在实际通信中可以满足信息的实时与大量传输,对于军队作战半径的扩展和保障需求 较为有利,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应用价值。
5系统传输技术体制 5.1调制方式 本系统采用π/4-QPSK调制机制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中QPSK四相移键控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卫星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它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较强的抗干扰性、在电路上实现也较为简单。 但是,当QPSK进行脉冲成形(信号发送前的滤波,减小信号间干扰,将信号通过设定滤波器实现)时,将会失去恒包络性质,偶尔发生的弧度为π的相移(当码组0011或0110时,产生180°的载波相位跳变),会导致信号的包络在瞬时通过零点。任何一种在过零点的硬限幅或非线性放大,都将由于信号在低电压时的失真而在传输过程中带来已被滤除的旁瓣。为了防止旁瓣再生和频谱扩展,必须使用效率较低的线性放大器来放大QPSK信号。OQPSK是在QPSK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恒包络数字调制技术。消除180°的相位跳变。恒包络技术所产生的已调波经过发送带限后,当通过非线性部件时,只产生很小的频谱扩展。这种形式的已调波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是包络恒定或起伏很小;其二是已调波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