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信息化建设状况报告2004年
000839_中信国安_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_2004年_年度报告

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二OO五年三月重要提示本公司董事会及其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刘晓光独立董事、罗宁董事、李雄董事、李建一董事、张建昕董事因公务未能亲自出席本次审议200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董事会会议,已分别委托崔建民独立董事、李恒发董事、夏桂兰董事、孙亚雷董事、秦永忠董事代为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
公司董事长李士林先生、总经理秦永忠先生、总会计师吴毅群先生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
目录第一节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1)第二节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2)第三节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第四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 (7)第五节公司治理结构 (12)第六节股东大会情况简介 (13)第七节董事会报告 (15)第八节监事会报告 (27)第九节重要事项 (28)第十节财务报告 (30)第十一节备查文件目录 (32)第一节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一、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定英文名称:CITIC Guoan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二、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士林三、公司董事会秘书:廖小同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关东店北街1号国安大厦五层电话:(010)65068509传真:(010)65061482电子信箱:*************************四、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32号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关东店北街1号国安大厦五层邮政编码:100020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公司电子邮箱:************************五、公司选定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登载公司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址: 公司年报备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关东店北街1号国安大厦五层六、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股票简称:中信国安公司股票代码:000839七、其他有关资料(一) 公司变更注册登记日期:2003年3月31日注册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32号(二)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001002787(三) 税务登记号:110108100027876(四)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建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五层第二节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一、公司本年度主要会计数据(单位:元)利润总额 322,435,901.74净利润:215,961,853.85193,090,665.8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06,400,526.24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10,043,928.46280,385,652.38营业利润:14,824,003.53投资收益:补贴收入: 28,484,025.52 营业外收支净额: -1,257,779.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92,541,230.3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4,037,249.08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项目金额短期投资收益512,305.36股权转让收益-1,900,228.22政府补贴28,364,978.70资产减值准备转回5,763,164.57营业外收支净额 -1,257,779.69扣除所得税影响 8,611,252.68 合计22,871,188.04二、公司近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单位:元)2003年 2002年2004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主营业务收入1,783,636,046.281,627,245,122.041,627,245,122.04937,566,222.77937,566,222.77净利润215,961,853.85192,292,697.74192,292,697.74180,687,875.51180,687,875.51总资产6,976,568,723.615,938,753,477.735,924,044,261.394,600,186,934.864,585,477,718.52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2,937,950,953.082,796,781,489.732,782,072,273.392,668,407,592.012,653,698,375.67每股收益0.32720.29140.29140.27380.27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0.29260.21020.21020.21400.2140每股净资产 4.4514 4.2375 4.2153 4.0430 4.0208调整后每股净资产 4.2437 4.0929 4.0706 3.8727 3.8504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493-0.8418-0.84180.23690.2369净资产收益率(%)7.35 6.88 6.91 6.77 6.81三、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要求计算报告期利润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元)报告期利润全面摊薄加权平均全面摊薄加权平均主营业务利润24.04 24.72 1.07031.0703营业利润9.54 9.81 0.42480.4248净利润7.35 7.56 0.32720.32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6.57 6.76 0.29260.2926四、股东权益变动情况表(单位:元)项目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未分配利润股东权益合计期初数659,999,989.00 1,583,613,779.81122,137,861.9961,068,931.00355,251,711.59 2,782,072,273.39本期增加- 5,916,824.7421,596,185.3910,798,092.69215,961,853.85 254,272,956.67本期减少 98,394,276.9898,394,276.98期末数659,999,989.00 1,589,530,604.55143,734,047.3871,867,023.69472,819,288.46 2,937,950,953.08变动原因对合并单位新增资本公积进行权益法核算本年度提取盈余公积本年度提取法定公益金本年度实现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及分派股利第三节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一、股本变动情况(一)股份变动情况表(数量单位:股)(二)前三年股票发行与上市情况公司于2002年4月20日向社会公众公开增发人民币普通股7,000万股,发行价每股13.10元,增发股份于2002年5月20日上市。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过程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过程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恢复发展期(1982年-1991年):1982年,中国寿险业务开始恢复,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
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普通型寿险产品为主,保障程度相对较低。
2. 初步发展期(1992年-1998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寿险业开始快速发展,产品种类逐渐增多,保障程度也得到提高。
同时,一些新的保险公司开始进入市场,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
3. 市场化改革期(1999年-2004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寿险业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保监会成立,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同时,保险产品不断创新,如分红险、万能险等开始出现。
4. 全面发展期(2005年至今):在这个阶段,中国寿险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银保渠道、电销渠道等开始兴起,互联网保险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健康险、意外险等新型保险产品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总体来看,中国寿险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恢复发展期到市场化改革期,再到全面发展期的过程。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寿险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基本分析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基本分析1.1公司基本情况分析(1)公司的基本概况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或“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作为《财富》世界500 强和世界品牌500 强企业——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本公司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专业领先的竞争优势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赢得了社会最广泛客户的信赖,始终占据中国寿险市场的主导地位。
中国人寿的前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是国内最早经营保险业务的企业之一。
1949 年10 月,中央政府批准组建了国内唯一的保险公司,由此开启了中国人寿的发展元年。
2003 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功改制重组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成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年12 月17 日、18 日, 中国人寿成功在纽约和香港上市,创造了2003 年全球最大IPO。
2007 年1 月9 日中国人寿成功回归A 股,在上海上市,成为首家在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
本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8,264,705,000 元。
多元的产品与服务中国人寿是中国领先的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年金产品、意外险和健康险供应商,公司控股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股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逐步涉足于其它保险相关领域。
广泛的分销和服务网络中国人寿拥有由保险营销员、团险直销人员以及专业和兼业代理机构组成的广泛分销和服务网络。
遍布全国的最广泛的分销网络最大的代理人队伍最多的直销人员最广泛的代理网点•1,290,000 余名保险营销员••60,000 余名团险直销人员50,000 个银行保险渠道销售代理网点•174,000 名客户经理及保险规划师无可比拟的客户服务网络• 1.8 万个营业网点•2600 多家客户服务柜面•专职客服人员•全天候服务热线“95519”广泛的客户基础中国人寿拥有最广泛的客户基础,是中国最知名的保险品牌之一。
截至2016 年 6 月30 日,中国人寿拥有约2.31 亿份有效的长期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
中华工商时报:检视2004年保险业

2004年,当各路资本争先投资保险业之时,中国保险业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曾被业内研究了多年但却始终停留在“纸上谈兵 阶段的诸多事情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试点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一一展开2004年,中国保险业可谓是在转型中执着前行……航意险风波不断航意险,尽管在保险业占比不大,但却渡过了一个风波不断的2004年。
紧接着就传来了首都机场宣布在3月15日只允许与之合资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在机场销售航意险产品,这被称作首都机场航意险风波。
一直关注航意险发展的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指出,之所以会出现纷争,关键是我国保险法规存在制度缺陷。
这种制度缺陷无论是对民族保险业,还是对外商独资的保险公司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为此,郝演苏提出,打破这种垄断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是理顺公司股权关系,增加股东,以平衡关系,减少垄断概率;第二就是要借助“有形的手 ,政府加以干预,把计划经济体制下残存的不合理的东西去除掉。
审计风刮及国寿先是巨额违规事件摊上审计风波,后是美国公民诉讼惹上官司。
曾被2003年全球最大IPO光环笼罩着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曾经以时间为界区分新老保单并以此为资产分拆子母公司的上市模式,会给自己的2004年带来接二连三的麻烦。
2004年春节后的国家审计署披露,对中国人寿的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审计发现,母公司涉嫌各类违规资金约54亿人民币。
为此,美国律师事务所对外宣称,任何在2003年12月22日至2004年2月3日期间购买中国人寿股票的投资者均可以在60天内到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登记,以加入原告队伍。
美方原告指控中国人寿在募股期间没有披露不利的事实。
拷问寿险负增长中国寿险业在2004年第一季度划出了一条抛物线,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寿险市场开始掉头直下。
2004年2月各保险公司收到了保险业协会的同业汇总数据,1月整个寿险业保费收入为279.22亿元,比2003年同期的286.78亿下降了7亿多元。
2004年中国信息化稳健前行

2004年中国信息化稳健前行
高新民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化》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2004年中国信息化建设依然蓬勃发展.从总的形势讲,呈现出稳步向前、稳健发展的态势。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高新民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9
【相关文献】
1.面向应用理性务实--2004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成功召开 [J], 春柳
2.面向应用理性务实——2004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成功召开 [J], 春柳;
3.2004年中国信息化学品行业20强 [J],
4.2004年江苏企业进入中国信息化学品行业20大企业排行榜名单 [J],
5.《中国信息化》杂志入选2004年度行业用户影响力显著媒体 [J], 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机构开业信息化建设验收指引》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机构开业信息化建设验收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11.15•【文号】保监发[2004]137号•【施行日期】2004.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2012)(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1日,实施日期:2012年11月21日)废止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机构开业信息化建设验收指引》的通知(2004年11月15日保监发[2004]137号)各保险公司筹备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筹备组:为规范保险机构筹备及开业验收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相关方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以及《保险统计管理暂行规定》,我会制定了《保险机构开业信息化建设验收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保险机构开业信息化建设验收指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以及《保险统计管理暂行规定》,为规范并指导保险机构筹建以及开业验收过程中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制定本指引。
一、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保险机构开业时的信息化建设应能够实现公司各项主要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和管理流程的信息化,信息系统应满足保险监管部门数据采集的要求。
确保保险信息的及时、正确与安全,保障保险机构持续、稳定、高效运营,保护保险机构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二、适用范围保险集团公司、保险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法人机构,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保险公司分公司适用本指引。
三、信息化建设审核及验收标准(一)公司应设立信息技术的主管部门,配备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明确信息安全的主管领导和责任人,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岗位;(二)公司应建立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规章制度;(三)公司应建立较为完备的网络体系,主要设备和重要通信线路具有冗余备份,并具有合理的网络结构;(四)公司应具有核心业务系统,系统应具有可稽性,并具备授权、分权制约、超标警示等功能,经营保险业务的公司应能够实现电脑出单;业务、财务系统数据实现无缝连接;(五)公司的信息系统必须满足监管部门数据采集的要求;公司应按中国保监会要求,完成与监管部门的网络连接以及各项对接系统的开发、建设与对接调测工作。
中国平安深度研究报告

中国平安深度研究报告
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和全球最具价值的保险公司之一,在中国的保险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中国平安的发展历程、经营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度研究。
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
大的综合金融保险集团。
其经营范围涵盖了人寿保险、非寿险、健康保险等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
业务覆盖范围广泛,客户数量众多,公司市值居于业内领先地位。
中国平安的经营模式非常独特,通过在保险行业的创新进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口碑。
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在保险产品设计和销售过程中采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客户体验和产品智能化程度。
此外,公司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通过线上平台推广销售,提高了销售效率和市场渗透度。
未来,中国平安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中国的保险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的保险保障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升值以及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都将推动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医疗健康、养老和教育等领域。
中国平安已经意识到这些潜在的市场机会,并在产品创新和渠道布局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总的来说,中国平安是一个非常有潜力和前景的保险公司。
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将继续在中
国保险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也需要公司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市场的洞察力和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以保持持续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情况汇报

•核保 •核赔 •财务开支 •固定资产 •资金交易 •授信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明确界定授权范围 •授权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对授权、授信定期检查、监督,严禁超越
和突破 督
•上级对下级的授权授信行为进行检查、监 •制定岗位职责,实行目标责任制
8
PAI971120-HK-misc-01
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素质,为此,公司逐步健全了培训体系, 加强了培训力量和基础建设。
6
PAI971120-HK-misc-01
本着对客户、对股东、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公制措施 从严加强会计核算 说明 效果
总公司
•从93年起聘请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 •按国际会计标准和国内会计标准对公司进行全面审计 •建立并强化了结算中心功能,健全了资金资金管理的办
•董事长不任委员会职务 •实行主任负责制 •每一个委员会由一名副总
任主任,两名副总/助总任 副主任 •一人一票,严禁投弃权票 •设委员会秘书,记录会议 情况及表决情况 •委员会例会每月至少一次 •委员任期一年,可连选连 任
工 作 管 理 委 员 会
•电脑工作委员会 •精算工作委员会 •人事工作委员会 •培训工作委员会 •财务工作委员会
分支机构 培训部门
–二级机构领导人至每年回总公司 培训一次 –重要政策、法制教育、金融风险 防范和内控制度、企业文化 –实行培训积分制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核保、核赔、电脑、审计、财务 培训及考试 –与国外合作或海外培训 –稽核人员上岗培训 –实行培训积分制
9
PAI971120-HK-misc-01
保险业务
总公司
•考核和规划管理
要点: 产、寿专业 指标可按需要 适当调整,并贯彻 到各下级经营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8月8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一)信息技术部门的基本情况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于1988年3月21日,总部位于深圳,信息部门名称为信息管理中心。
总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下设六个部门,即新科技部、公共项目部、专业公司项目部、系统运营部、技术支持部、网络管理部构成。
目前设首席信息官(CIO)一职,由CFO张子欣兼任。
全公司现有员工43748人,其中IT 部门1095人,占全公司员工的比重为2.5,总公司IT人员占IT 部门人员的比例为(481人)43.93。
IT部专本硕博门人员的学历分布:科11.87,科75.98,士6.8,士及以上学历0.2。
(二)核心业务系统平安人寿目前使用的核心业务系统是1997年自主开发的系该数开统,系统运行环境为HP小型机,据库为Oracle8.174版,发语言为OracleDeveloper/2000。
系统运行方式为C/SB/S。
核心业务系统分为个人寿险和银保业务系统LBS、团险业务系统GBS、健康险业务系统HBS。
分公司集中出单。
计划准备改造部分功能,但底层支撑系统不动。
(二)数据大集中平安人寿在今年的3月份实现了全系统的数据大集中,分公司的数据全部迁移到深圳总部,小型机服务器相应的回收到总公司;大集中后的数据库系统仍为Oracle。
本次大集中的策略采用的是同构集中,即数据结构不发生变化,只是数据物理进行迁移,因此,总分公司的工作量和技术难度都相对异构数据的集中小得多。
总分公司原有开发的相关外延软件得到了很好的继承,本次升级对平安业务的影响基本没有。
集中以后,由于数据量的增加,总公司服务器
的压力增加,在业务处理时,已感觉速度较慢,目前,总公司正在采取改造措施。
集中以后,分公司IT人员的系统压力减轻了,面临着分公司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工作。
例如平安北分的业务数据平台采用Linux,数据库为Oracle,总分公司之间业务数据处理模式为:分公司及时报表数据从总公司集中数据库内读取,分公司每日定制的数据,晚上定时从总公司抓取。
(三)CRM和CallCenter系统尚未建立全国性的CRM系统。
在分公司方面,北分采用TurboCRM,其他三分公司家采用Oracle的CRM,主要为销售支持。
在建立统一的客户数据库上,平安也在尝试建立产/寿/证统一的一个客户号,在集团保证一个客户只有一个标识,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平安人寿在苏州建有一个全国集中式电话中心系统,为PBX制式,300坐席,采用了华为公司的交换机和CTI平台,软件开发商为长天科技公司。
支持平安公司的产险、寿险、证券、投资等四大业务。
2002年底坐席242人,管理48人,兼职196人,人员流失率20。
累计话务量815万,其中人工515万,语音271万,呼损29万,呼损率低于5。
人均每天受理呼入话务量104个人均呼出每小时29件。
每一个呼入电话成本5.65元呼出成本1.44元。
粗略估算苏州年运营成本为4000万左右。
考虑到苏州人才的瓶颈问题,计划在上海建立1000坐席的电话中心,以呼出业务为主。
除此以外,平安还在北京等几个分公司建有分公司级的电话中心。
平安的全国特服号码为95511。
(三)OA系统和MIS系统OA系统从2002年建成,
互连。
局域网采用1000M以太网。
广域网从1995年建立以来,主要服务于OA系统,业务系统,信息发布,数字电话/电话会议,多媒体传输,远程数据备份,以及程序包的更新等。
网络对外连接主要包括银行、医院、海关、电信、代理点。
与其它企业公司实行网络互联主要目的是保费结算、代理出单、网上交易、资料获取等。
(八)信息安全广域网数据传输安全的实施方案为租用电信DDN数据专线构建企业内部专网,以及采用VPN+因特网构建企业虚拟专网。
实现网络互联主要采用的安全技术为防火墙、公钥体系PKI、SSL以及身份认证。
具体采用的产品如下:防火墙为CheckpointNokiaPixNetscreenSunscreen;VPN为Checkpoint;防病毒软件为Mcafee;漏洞扫描为ISSInternetscanner;IDS为LinkTrust;备份软件为Veritas。
目前公司正在制定新的信息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