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

通, 1年未 孕 ; ) 效 : 卵管 仍 未 通 畅 。总有 效 率 = 3无 输 ( 愈+ 效 ) 痊 显 例数 / 总例 数 x 0 %。 10
15 统计 学 方 法 .
选 择 20 0 8年 8月至 2 1 年 9月在 江 西 中医药 01
用 S S 1 P SI . 0统计 软件 。 量资料 以 计 为差 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表示 , 比
较采 用 t 验 , 检 计数 资料 比较 采用 检验 。 P 0 5 以 <. 0
2 结 果
2组 临 床疗 效 比较 见表 1 。
表 1 2组 临 床 疗 效 比较 例
发 性 不孕 l 2例 . 发性 不孕 1 继 4例 。 2组患 者一 般情
或 中途 退 出 ; ) 0岁 以上 。 64
1 . 一 般 资 料 2
除不 使 用 “ 红 通 管汤 ” 二 治疗 外 , 余 同治疗 组 。 其
1 . 观察 指标 与 评定 标 准 4
输 卵 管 碘 油 造 影 检 查 输 卵 管 的 通 畅 度 及 治 疗 后 1 内妊 娠率 。疗效 标 准 : ) 愈 : 年 1痊 治疗 3个 月 经
关 键 词 :输卵管性不孕 ;中药“ 二红通管汤” 灌肠 ; 输卵管通液 ; 理疗 ;通畅率 ; 妊娠率
中图分 类号 : 7 1 R 1. 6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09 89 (01 1—04 0 10 — 142 1)20 5— 1
卡 因 5mL于月 经 干净 后 3 7d行输 卵 管通 液 术 。 ~ 每
・
5 4・
中药保留灌肠加理疗联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

或 双 侧 输 卵 管 梗 阻 。具 备 上 述 诊 断 标 准 内前 三 条 或 第 一 条 . 第
四 条 者 即 诊 断 为 输 卵 管 梗 阻性 不 孕 症 。 两组 年 龄 , 孕 年 龄 及 不 既 往 病 史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表 1 见 。
表 1 两 组 不 孕 症 患 者 基 本 情 况
数 为 2 安 全 范 围 大 。阿 扼 品 能 解 除 平 滑 肌 的 痉 挛 和 迷 走 神 ,
子 宫 颈 由结 缔 组 织 、 滑 肌 、 管 和 弹 力 纤 维 组 成 , 感 觉 平 血 其
神 经 丰 富 , 别是 压 力 感 受 器 丰 富 , 宫 有 丰 富 的 神 经 支 配 , 特 子 除
但 其 操 作 简 单 安 全 , 颈 松 弛 作 用 强 , 需 要 扩 张 宫 颈 。 能 避 宫 不 并
免 人 工 流 产 综 合 征 的发 生 。 总 之 , 文 对 人 工 流 产 对 象 采 用 二 种 镇 痛 方 法 施 术 , 取 本 均
得 了很 好 的 镇 痛 效 果 , 预 防 了人 工 流 产 综 合 征 的 发 生 , 术 并 而 中 出 血 量 未 受 影 响 。 根 据 人 工 流 产 对 象 对 镇 痛 程 度 的 不 同 要 可
1 1 临 床 资 料 自 1 9 . 9 8年 1 2月 至 2 0 0 0年 1 2月 , 我 院 诊 在
治 为 输 卵 管 梗 阻 性 不 孕 症 的 患 者 共 2 2例 , 机 分 为 2组 , 3 随 研 究 组 1 7例 , 照组 1 5例 , 卵 管 梗 阻 性 不 孕 的 诊 断 标 准 : 1 对 1 输 婚
1 资 料 与 方 法
后 夫 妇 同 居 la以 上 不 孕 ; 产 , 娩 后 1a以 上 不 孕 ; 超 声 流 分 经 检 查 排 除 生 殖 器 官 畸 形 、 瘤 , 生 殖 内 分 泌 激 素 检 测 等 排 除 肿 经
加用中药灌肠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肠方配合 宫腔镜下通液术治疗 , 对照组 3 O例只用官腔镜下通液术治疗。结果 : 治疗组在妊娠率、 疗效方面优于 对照组; 治疗后在官腔镜下 的反流量及推注阻力方面 , 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结论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通 液术后予中药灌肠方治疗能明显地提高 临床疗效。 关键 词 输 卵管 阻塞 ; 孕症 ; 不 中药灌肠 ; 卵 管通液 术 输 中 图分类 号 : T 1 R 1.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3 0 1 ( 0 2 0 — 0 3 0 1 0 — 7 9 2 1 )3 0 1 — 2 纳入标准… : 符合不孕症的诊 断依据 , 同时符合输卵管阻塞的诊 断依据, 且男方生殖功能正常者 ; 符 合湿 热瘀 阻证诊 断 。 1 一般 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 于 . 2 20 年 1月至 2 1年 2 09 1 0 1 月福 建 省泉 州 市 中 医 院妇 科 病 房 及 门诊 的 患 者。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 例患者采 0 用 简 单 随机 数 字 表 法 分 为2 , 组 治 疗组3 例 , O 对照组3 例。治疗组年 O 龄 2 .6 47 岁 , 83  ̄ . 5 病程 65  ̄ . 年 ; .4 26 0 对 照 组 年 龄 2 -1 52 岁 ,病 程 73 ± .0 6 12 O ; . ± . 年 两组在年龄 、 2 2 病程 上 差 异无 显著 意义 。 因为先 天缺 如 或 后 天 手 术 等 因 素 导 致 一 些 患 者 输 卵管只剩单条 , 以治疗组共4 条 所 8 输卵管 ,而对照组有5 条输卵管 , 0 1 临床 资料 两 组 治 疗 前 在 输 卵 管 阻 塞 程 度 上 1 诊 断标 准 不 孕 症 的 诊 断 依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有 可 比性 , 够 . 1 具 能 据 : 后2 、 规律的性生活 , 婚 年 有 配 进行 同步研究 。 偶 生殖 功 能正 常 , 采 取避 孕 措施 未 未 能受 孕 。 2 治 疗 方 法 输 卵管 阻塞 的诊断依 据 [ ] 21 治疗 组 于 月经 干 净 后第 2 3: . ~ ①输 卵管通液或通气2 次均不 通 ; 3 天行宫腔镜下通液术 1 , 次 具体操 ②子宫输卵管 造影证实输卵管 不 作方法 : 术前常规消毒外阴、 阴道 , 通畅 , 阻塞 ; 官腔镜下做输 卵管 经宫颈 口置入官 腔镜 ,术 中先用 ③ 通 液 ,证 实输 卵 管不 通 畅 或不 通 ; 5 %葡萄糖液膨 宫 ,在 内窥镜 引导 ④腹腔镜下做输卵管通液 , 证实输 下找到左侧或右侧输卵管 口后 , 行 卵 管不 通 畅或 不 通 , 且盆 腔 内粘 输 卵管 口插 管 加 压 注液 ; 般 插入 并 一 连。 以上4 中有 l 项 项符合 即可诊断 输 卵 管 口 内深 度 不宜 超 过 1 m, .c 5 为 输 卵管 阻塞 。 注入液体为美兰液2l 、 1 丁胺 卡那 l l 目前 不孕症 已成为 困扰大 多 数生育期妇女的主要疾病 , 而在不 孕症诸多病因中, 以输卵管 因素 又 为 最主要 的原 因 。 近几 年输 卵管 阻 塞性不孕症 的临床发病率逐 年上 升 , 而 输 卵 管 阻 塞 性 不 孕 症 有 7 . %是 由非特异性输卵管炎 引 09 5 起 的 _] 症 引起 输 卵管 梗 阻 、 1。炎 瘢 痕形成 , 使输卵管管壁僵硬及和周 围盆腔 组 织粘 连 , 而 影 响输 卵 管 从 蠕 动及 纤 毛运 动 , 碍 受精 卵 的 通 妨 过 而造 成不 孕 。 笔者 采 用 中药 灌 肠 方配合宫 腔镜 下通液术治疗输 卵 管阻塞性不孕症3 例 , O 并与单行通 液 术治 疗 的 3例 对 照 ,效 果满 意 , 0 现 报道 如下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81例观察

3 4 远 期 疗效 :治 疗 2月余 发 现 宫外 孕 2例 ,均 为 . 对 照组 ;治疗 结 束 3月 后 复 查 妊 娠 4 2例 ,其 中治 疗 组 3 4例 ,妊娠 率 为 4 . 8 ,对 照组 8例 ,妊 娠率 为 1 9 9 7 ,治疗组 妊娠 率高 于对 照组 ( <0 0 ) .6 . P . 5 ,流产 率 均为 0 。
治疗 组 脱 落 4例 ( 中 失 访 1例 , 中 断 治 疗 3 其
例) ,对 照组脱 落 1例 ( 中失访 1 ) 其 例 。 3 1 疗效标 准 :治愈 :经子 宫输 卵 管碘 油造 影 证 实双 . 侧输卵管通 畅或 已受孕 ;好转 :碘油造影证实较历 史记 录阻塞程度 明显改善 ,通液量 增大 ,压力下 降或 由不通
较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O 0 ) . 5 。详 见表 1 。
表 1 治 疗 前 后 两 组 临床 症状 比较 [ ( ) 例 ]
1 2 入 选 标 准 :西 医诊 断标 准 参 照 《 产 科 与 计 划 . 妇 生育诊 疗 常规 》 ] 《 、 中医妇 科 临 床研 究 》 1 [ 定;中 拟
较 , #P< 0 0 。 . 5
3 3 两 组 临 床 疗 效 比 较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 9 . 2 ,对照 组为 7 . 9 。两者 比较 ,差 异 有统 计 0 1 4 3
学 意义 ( < O0 ) P . 5 。详 见 表 2 。
表 2 两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 ) 例 ]
浙 江 中 医 杂志 2 1 0 2年 4 第 4 月 7卷 第 4 期
中药 保 留灌 肠 治 疗 输 卵 管 阻 塞性 不 孕 8 例 观察 1
熊 翡 桑 晓 庆
活血化瘀方灌肠辅助手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效果

oups.Theva
l
ue
so
fh
i
l
oodv
i
s
c
o
s
i
t
ow
ghb
y (HBV),l
b
l
oodv
i
s
c
o
s
i
t
LBV),andp
l
a
smav
i
s
c
o
s
i
t
PV)o
ft
hepa
t
i
en
t
si
nt
hetwog
r
oupswe
r
ede
t
e
c
t
ed.Re
su
l
t
s:The
r
ewa
s
y(
y(
nos
i
i
f
i
LBV)与 血 浆 黏 度 (
PV). 结 果:持 续 治 疗 3 个 月 经 周 期,观 察 组 总 有 效 率
(
93.
9% )与对照组(
87.
8% )无差异(
P >0.
05),两组下腹疼痛、带下偏多、神疲乏 力 中 医 证 候 评 分 均 低 于 治 疗 前 且 观 察
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 HBV、
关键词 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输卵管介入腹腔镜下再通术;活血化瘀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中
医证候评分;妊娠率
Cu
r
a
t
i
v
ee
f
f
e
c
to
fs
u
r
盆腔灌注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60例

主题词 不 孕 , ( ) 中西 医结合 疗法 清热解毒 剂/ 女 雌 性/ 治疗应 用 活血祛瘀 剂/ 治疗应 用
【 图分 类号】 R7 1 6 【 中 1.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l 0 —3 9 2 1 ) 70 0 —2 O 07 6 (0 O 0 —8 40 我 院开 展盆 腔灌 注 结合 中药 红藤 汤 保 留灌 肠 治 疗慢性 盆腔 炎多年 , 疗效显 著 , 并将 此 方法应 用于单 纯
后 双侧输 卵 管均 通 畅为 治愈 ; 为 双侧输 卵管梗 阻 或 原
具体操 作 : 盆腔灌 注用 药 : 0 9 氯 化钠 注射 液 ① .
20 5mL加左 氧氟 沙星针 0 3g 地 塞米 松针 5 、 激 . 、 mg 尿 . 0 mL。
1 c 术 者左 手 于脐外 侧 向上 提起 一 侧腹 壁 , 由助 5m, 或
采 用秩 和检 验 S S 1 . P S 2 0统计 软件
治疗 结 果 3组治 疗方法 的疗效 附表
见 附表 。
手协 助于 脐外侧 向上提起 两 侧腹 壁 , 8 1 G×1 8 I 静 . 8N
脉 留置 针 于脐 窝下 缘垂 直进 针 , 觉有 落 空感 时 为进 感
的 临床 疗效 。 方法 : 单 纯输 卵 管炎性 因素不孕 症 患者 1 0例 , 将 8 随机分 为 3组 : 组抗 生素 A
盆 腔 灌注 结合红藤 汤加 减 ( 红藤 、 败酱 草 、 蒲公英 、 紫花 地 丁、 金银 花 、 虎杖 等) 留灌肠 ; 保 B
组 单用抗 生素盆 腔灌 注 ; 组单 用红 藤 汤加 减保 留灌肠 。 C 治疗 3个疗程后 评价 疗效 。 结果 :
段 膨 大扩 张 , 造影 剂呈 “ 油滴珠 ” 样堆 积 , 远端 不显 影 。
中药灌肠结合通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观察

中药灌肠结合通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结合通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果。
方法:选择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20例,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灌肠结合通水)和对照组1(通水)、对照组2(中药灌肠),每组40例。
结果:治疗组25例受孕,受孕率为60%。
对照组1为12例受孕,受孕率为30%。
对照组2为9例受孕,受孕率为22.5%。
结论:中药灌肠结合通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中药灌肠;通水;临床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在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不孕不育科黄海波主任医师门诊就诊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灌肠结合通水)和对照组1(通水)、对照组2(中药灌肠),每组40例。
表1三组一般资料比较(n=40,±s)组别例数年龄病程临床分型原发性继发性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 404040 29.7±1.230.1±2.3229.1±4.21 5.2±0.114.9±.0095.1±0.21 131215 272825注:三组年龄、病程、临床分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夫妻同居2年或以上,性生活正常,男方生殖功能正常;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阻塞或腹腔镜下通液证实输卵管不通。
1.3排除标准生殖器先天性发育异常;遗传、内分泌功能异常或免疫因素致不孕;生殖器、盆腔急性炎症或结核;输卵管间质部炎症及阻塞;肿瘤患者;造影剂过敏者;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香附9g ,丹参30g,赤勺,白芍各9g,桃仁9g,红花9g,川芎6g,当归12g,连翘12g,小茴香6g络石藤9g炙甘草6g,水煎后灌肠(黄海波老师的经验方),日一次,共45天。
中药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120例病例临床分析

『 . 玉 洁, 芳, 志红 , . 腔镜 、 腔镜 联 合 诊 治输 卵管 不 孕 7- ]- t : 何 刘 等宫 腹
『I 国微 创 外科 杂志 , 0 , 1 5— 8 J. 中 2 4 ()7 5. 0 4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或 有 阻 力 但 加压 后 药 液 可 推 人 , 下 见 药 液 渗 透 肌 层 进 入 盆 13 分析 f . B超 1例 J生殖 医学杂 志, 0 ,1 ) 3— 3 . ] 2 21( : 6 27 0 42
腔 , 附 件未 见药 液 通过 亦为 不通 。 双侧
2 结 果
【] 洪 昌, , 长 瑞, . 腔镜 下输 卵 管间质 部 疏 通 2 0 报 3陶 宋敏 杨 等宫 0例
肠 可 经 直肠 黏膜 的吸 收直接 作 用 于盆 腔 组织 。易达 到 病 变部 位 , 超 短 波 的治 疗机 制足 利 用超 短 波 的 高频 电场 作用 人 体 进行 互 摩 擦 而产 生热 效应 。 种 热效 应使 患 处血 管 扩 张 , 局 部组 此 促进
消除 局部 充 血水 肿 , 炎 症 吸 收 。 促进 1. . 1中药 煎 剂 制做 : 苓 1g苡 仁 1g 红 藤 3g 败 酱 草 3g 改 善 盆 腔局 部 微循 环, 2 茯 5; 5; 0; 0; 1 ; 延胡 索 1g 将 上 药方 l 剂 用 B Y 5A 3 自动 煎药 包装 的 。 高频 的作 用下 , 机 体组 织 的分 子 和离 子 发 生振 动, 2。 5 Z 10 一 型 在 患处 并相
7%, 而 欠 畅 占 8 通 而不 畅 占 5 总有 效 率为 8%。 3 通 %, %, 7 随访 10 析 『 . 庆 医学, 0 , ( 1 13 — 5 8 2 J重 ] 2 3 2 1) 5 7 13 . 0 3 : 例 中,年 内妊娠 5 例 , 5%。 1 9 占 3 【 聂晓 辉 . 卵管 阻塞性 不 孕放 射 介入 治 疗 3 5 】 输 2例 ,床 分 析 『. 临 J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分析目的:为了寻求更好地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方法,提高不孕症患者的
治愈率。
方法:月经干净后3 d,无禁忌证者,行输卵管造影示输卵管病变,即给予中药灌肠加妇科多功能治疗仪理疗,连续7 d为一疗程。
结果:109例患者中67例治愈,20例好转,22例无效。
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逐渐增长,治疗3个疗程后,随着治疗疗程增加,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增长缓慢。
结论:对卵巢功能良好,不孕年限不长,生育要求不迫切的年轻患者使用该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不需手术,患者易于接受。
标签:中药灌肠;妇科多功能治疗仪;输卵管性不孕
输卵管因素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1]。
为了寻求更好地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方法,提高不孕症患者的治愈率。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5月共计109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妇科多功能治疗仪理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治疗,治疗前均经输卵管造影检查为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且自愿接受治疗,无禁忌证的患者109例,包括曾有阑尾炎手术史,婚后不孕且行腹腔镜输卵管疏通术后半年不孕2例,输卵管造影双侧输卵管通畅,但形态上举,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考虑经费问题,患者决定先试行保守治疗的1例。
年龄20~45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常规检查,无禁忌证,在月经干净后3 d,常规消毒下行输卵管造影示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周围粘连者,即次日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加妇科多功能治疗仪理疗,连续7 d,7 d为一疗程。
(方剂: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蒲公央各30 g,1剂/d,水浓煎成100 ml温热保留灌肠;妇科多功能治疗仪给盆腔炎治疗选择理疗,1次/d,30 min/次)。
一疗程结束后下次月经干净后3 d再行输卵管造影,如双侧通畅,且形态正常,则停止治疗,如一侧或双侧不通或通而不畅,则再次如上重复治疗,直至治愈。
1.3 疗效评定标准
(1)治疗:治疗后经造影证实输卵管通畅,形态正常;(2)好转:治疗后经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度较治疗前得到改善;(3)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总有效=治愈+好转。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109例患者中67例治愈,治愈率60.15%,20例好转,总有效率79.82%,22例无效。
2.2 治疗反应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反应,仅30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轻度腹泻,考虑药物副作用,未经任何处理,均自愈。
2.3 治疗疗程与疗效的关系
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逐渐增长,治疗3个疗程后,随着治疗疗程增加,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增长缓慢,详见表1。
表1 109例患者治疗疗程与疗效关系
疗程治愈(例)好转(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治疗1疗程42 27 40 63.30
治疗2疗程42 37 30 72.11
治疗3疗程53 31 25 76.15
治疗4疗程61 23 25 76.15
治疗5疗程65 22 22 79.82
治疗6疗程67 20 22 79.82
2.4 治疗后妊娠情况
治疗后追踪随访50例治愈患者中41例受孕,除3例早期妊娠流产,1例胚胎停止发育,1例因脐带过短孕6月胎死宫内终止妊娠外,均正常妊娠分娩。
治愈患者自然受孕率82%,妊娠分娩率72%,另3例治疗后输卵管通而不畅,未坚持治疗,宫外孕破裂流产手术1例,经药物保留治疗2例;无效中1例45岁,考虑年龄时间问题,治疗1疗程无效后即改用腹腔镜疏通术,术后2个月妊娠并顺利手术产一女婴。
余失访。
3 讨论
输卵管炎症可使输卵管黏膜粘连,管腔变窄或纤毛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运行受阻;输卵管炎症也可使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管胫狭窄,管壁肌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运行[2]。
炎症引起输卵管的阻塞引起卵子无法受精;炎症可导致输卵管纤毛上皮细胞显著减少及输卵管变性而直接影响输卵管的生理功能的恢复[3]。
且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约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2,因此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4]。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至少80%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可通过非外科手段达到输卵管再通,获得自然受孕的机会。
结合文献[5]报道,近年来感染所致输卵管内膜被炎症破坏,引起输卵管阻塞,瘢痕形成,使输卵管壁僵硬和输卵管周围粘连、扭曲,改变其与卵巢关系,影响输卵管的拾卵,使输卵管病变所致不孕发病率升高。
本院应用中药灌肠加妇科多功能治疗仪理疗进行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达到输卵管再通,恢复输卵管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愈输卵管性不孕症,提高自然受孕率。
本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能明确输卵管异常部位,对输卵管病变的诊断更准确,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
通液术可以冲去输卵管内残留的脱屑,以提高治疗效果,可起到诊断与治疗双互作用,防止堵塞和粘连[6]。
治疗后复查可判断治疗后输卵管病变,盆腔粘连有无改善,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明确诊断后对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形态异常、盆腔粘连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加妇科多功能治疗仪理疗进行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因输卵管炎症阻塞,多由慢性盆腔炎引起,慢性盆腔炎还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导致输卵管形态异常上举、粘连、扭曲,输卵管管腔黏膜纤毛细胞失去功能,子宫内膜炎等,而子宫内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炎性反应可引起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多合并不孕。
已有研究认为;可能是长期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精子运输受阻,影响卵子受精、受精卵着床发育。
本院运用中药灌肠加妇科多功能治疗仪理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既可治疗盆腔炎所致的各种输卵因素性不孕症,也可治疗输卵管炎症引起的阻塞性输卵管不孕症,本组方针对所有慢性盆腔炎症所致不孕,加上理疗更进一步改善盆腔炎症。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其主要病机是血液淤滞,胞脉受阻,两精不能相博而不孕。
本院使用的中药组方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蒲公英四者均为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痛散结之品,且红藤、败酱草善消内痈,药理且对多种病菌、某些病毒、真菌有抑制作用。
配合使用妇科多功能治疗仪选择盆腔炎治疗进行理疗,有促进药物更好吸收,促进血液循环,松懈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的作用,联合使用起到协调互补的作用,减轻输卵管炎症水肿,输卵管内膜炎症消退,盆腔炎症改善,周围粘连松懈,使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周围炎症均得到改善,从而使输卵管通畅,输卵管蠕动及拾卵正常,盆腔炎输卵管炎症均得到很好改善,使输卵管生理功能得到恢复,使患者无论心理与生理上易于接受,以达到非手术治疗自然受孕目的。
本院治疗中2例曾有阑尾炎手术史,婚后不孕且腹腔镜疏通后半年不孕的患者中1例治疗6个疗程后怀孕,1例治疗3个疗程后无效放弃保守治疗,改行辅助生育技术。
另1例输卵管造影示双侧输卵通畅,但形态上举,拟行腹腔镜手术但考虑经济问题,试行保守治疗一疗程结束后未追踪治疗情况,3个月后回访受孕。
无效中1例45岁患者因考虑年龄疗程问题,治疗一疗程无效后改行腹腔镜疏通术,术后2个月妊娠并顺利手术产一女婴。
综上分析发现,对卵巢功能良好,不孕年限不长,生育要求不迫切的年轻患者先试行保守治疗,中药保留灌肠、理疗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吸收,从而达到输卵管通畅,盆腔炎症改善。
本组病例中自愿接受治疗者最长时
间为6个疗程[2]。
治疗总体治愈率与总疗程成正相关,因此,对患者年轻且经济困难,不孕时间不长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就近医院选择中药灌肠加理疗治疗,无疑是最佳的治疗选择。
既避免了宫腹腔镜手术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又避免了高昂的手术费用及医院的选择性。
中药灌肠加理疗治疗在基层医院即可进行,经济、安全、有效,非手术治疗自然受孕率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玉英,冯赞冲.输卵管检查与疏通术的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1995,15(4):207.
[2]李玉莲,刘云华,张亚明,等.异位妊娠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5):77.
[3]李萍,于长清,刘爱兰.再次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5):705-706.
[4]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
[5]张帝开,杨冬梓.211例输卵管性不孕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16(7):429-430.
[6]乔攀峰.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2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