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

合集下载

我的语篇,我做主!--建构语篇的自主性,提高语言的语用功能

我的语篇,我做主!--建构语篇的自主性,提高语言的语用功能

我的语篇,我做主!--建构语篇的自主性,提高语言的语用功

司中坚
【期刊名称】《求知导刊》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围绕本节课单词和句子反复操练,往往单元的重点就是放在这些新词和新句型的教学上,真正对学生语篇中的语用能力的培养和练习却很少。

而在现实语言交际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输入还是语言输出,都要求交际者具备感知和处理语篇的能力,以便对先前听到或读到的句子和句群进行快速准确的理解。

【总页数】1页(P101-101)
【作者】司中坚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盐河中心小学,江苏淮安 223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31
【相关文献】
1.生态批评语言学视角下生态语篇的建构 [J], 王惠萍
2.外贸信函英语语言特点及语篇建构策略 [J], 贾永青
3.从元语言观看商务语篇的特色短语及语篇建构--以公司年报之主席报告书为例[J], 乐思伟;;;
4.从元语言观看商务语篇的特色短语及语篇建构--以公司年报之主席报告书为例[J], 乐思伟
5.论语篇语言学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建构意义 [J], 张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篇功能和语义功能

语篇功能和语义功能

语篇功能和语义功能
一、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语言现象在语篇中的表现和发挥作用,它是研究语言的基础。

语篇功能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结构功能和表达功能。

结构功能是指语言表达方式的结构在语篇中的作用,它主要指的是语篇中的篇章结构如宏结构、微结构等,负责表达信息的宏观架构;表达功能是指词语、句子在语篇中的表达作用,它提供语篇的辅助信息,视角是“细节”。

二、语义功能
语义功能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来传递语义信息的技巧。

它与语篇功能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强调语言表达的语义特性。

语义功能分为三类:顺序功能、对比功能和标记功能。

顺序功能是指语言表达的顺序来传达语义;对比功能指通过对比来表达语义;标记功能是指通过某种标记机制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或逻辑关系。

总结来说,语篇功能主要指语言形式,而语义功能则重在表示语义,两者之间彼此补充,共同起到语言表达的作用。

- 1 -。

新时代政治演说语篇中疑问句的语篇语用功能

新时代政治演说语篇中疑问句的语篇语用功能

新时代政治演说语篇中疑问句的语篇语用功能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演说在新时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政治演说语篇中的疑问句在引起听众兴趣,激发思考,增强说服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政治演说语篇中疑问句的语篇语用功能,分析其在政治演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激发听众兴趣在政治演说中,疑问句可以有效地激发听众的兴趣。

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疑问,演讲者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地聆听演讲内容。

克林顿在1992年的总统竞选演讲中曾提出“今天你们生活得更好了吗?这个国家是否更加繁荣了?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有更好的未来?”等引人深思的疑问,成功地激发了听众的兴趣,使演讲更加引人注目。

二、促使听众思考政治演说中的疑问句可以促使听众进行思考,加深对演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提出深刻的疑问,演讲者能够引导听众思考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等重要问题,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演讲的主题和内容。

马丁·路德·金在其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中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疑问,成功地促使听众进行深入的思考,产生共鸣和触动。

三、增强说服力疑问句在政治演说中还具有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通过提出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疑问,演讲者能够更加直接地影响听众的情感,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肯尼迪总统在其“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中提出的疑问,成功地激发了听众的爱国情感,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四、引发共鸣政治演说中的疑问句还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使演讲更加接地气和有温度。

通过提出贴近生活、接地气的疑问,演讲者能够更加直接地触动听众的情感,引发共鸣。

在中国的政治演说中,领导人常常通过提出“你们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还是充满挑战的?”等疑问,成功地引发了大众的共鸣,使演讲更加贴近人心。

五、加强对立观点在政治演说中,疑问句还可以用来加强演讲者对立观点的表达和阐释。

通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疑问,演讲者能够更加清晰地对对立观点进行表达和阐释,使听众更加清晰地理解演讲内容。

演讲中如何运用自问和自答

演讲中如何运用自问和自答

演讲中如何运用自问和自答先写目录,目录要求在7点-10点之间,且目录两个字不在文档内显示:1. 自问:文章写作中自问的重要性2. 自答:运用自问自答的技巧3. 自问:如何提出有深度的问题4. 自答:展示清晰、准确的回答5. 自问:如何引起读者的兴趣6. 自答:使用吸引人的言语和故事情节7. 自问:如何保持文章的连贯性8. 自答:运用过渡词和段落结构9. 结论:总结自问和自答的重要性1. 自问:文章写作中自问的重要性在文章写作中,自问是一种重要的技巧。

通过向自己提出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绪,明确文章的目标和主题。

自问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帮助我们深入挖掘主题,提供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2. 自答:运用自问自答的技巧自问自答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技巧。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向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用自己的话回答。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突出主题,使文章更加凝练和有说服力。

3. 自问:如何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在文章中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这些问题应该与文章的主题相关,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提出深度问题,我们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文章感到认同并继续阅读下去。

4. 自答:展示清晰、准确的回答在回答自己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尽量清晰和准确地表达。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词语。

通过准确回答问题,我们可以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他们对文章产生更多的兴趣。

5. 自问:如何引起读者的兴趣在写作中,我们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使用吸引人的言语和故事情节。

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我们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使他们对文章感到好奇并希望了解更多。

6. 自答:使用吸引人的言语和故事情节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吸引人的言语和故事情节。

例如,使用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色彩鲜明的画面;通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篇尾自问自答句的组织功能

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篇尾自问自答句的组织功能

[ 作者简介 ] 杜娟 ( 1 9 7 6一) 。 女, 河南省开封人 , 河 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副教授 , 博士。
① ② 本 文在写作和修改过程 中得到 了导师张克定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 特此致 谢 ! 国内外对语篇和篇章的定义 、 涵盖范围等看法和用法不一 , 国内对 t e x t 、 d i s c o u r s e的译法也不尽相 以 “直 接 体 现 语 篇 的 互 动 性 或 对 话
的需求 紧 密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 _ 4 J ( H ¨, 这 样 才 能 确 保 这
性” 儿 。本文主要探讨位于英语政治演讲语篇篇尾
( 收稿 时间】 2 0 1 5—0 3—0 9
[ 项 目基金 ] 河南省教育厅 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项 目“ 书面 语篇 中提 问 一回答模式 的理据研 究”( 编号为 2 0 1 5一GH一 5 1 9 ) 的阶段 性 研 究成 果 ; 河南大学教 学改革项 目“ 提 问 一回答模 式在大 学英语 口语教学 中的可行性研 究 ”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3 1卷 第 4期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英 语 政 治 演 讲 语 篇 中 篇 尾 白问 白答 句 的组 织 功 能
杜 娟
开封 4 7 5 0 0 1 )
( 河 南 大学 外语 教 学部
[ 摘 要] 自问 自答句是 讲话人提 出问题但不 需要 听话人 回答, 而由讲话人 自己提供答语 的问句。根据 讲话人提 供答语 的方式 , 这种 f q 句 可 以分为提供显性答语 的 自问 自答句 ( 简 称显性答 语句 ) 和 提供 隐性答语 的 自问 自答句 ( 简

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

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

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一、引言近年来,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语篇组织方式,即自问自答结构。

该结构在演讲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就这种语篇组织方式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其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语篇组织功能。

二、自问自答结构的特点自问自答结构即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随即给出答案。

其特点如下:1. 引发听众的思考:通过提出问题,演讲者能够引起听众的思考,使其进行积极的思考和互动。

2. 增强说服力:自问自答结构利用问题与答案的对立,从而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演讲者通过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够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其观点。

3. 增进与听众间的联系:自问自答结构使演讲和听众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演讲者通过提问,与听众产生沟通和互动,增进了双方的联系。

三、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自问自答结构在英语政治演讲中发挥了重要的语篇组织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起注意并吸引兴趣在演讲开始时,通过提问的方式,演讲者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并吸引其兴趣。

这种语篇组织方式在政治演讲中尤其重要,因为政治议题通常对公众具有重要性,而利用自问自答结构可以迅速激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

例如,在一场关于环境保护的政治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问:“我们是否应该关心地球的未来?”这样的问题能够迅速捕捉听众的注意。

2. 清晰明了地传递信息自问自答结构使演讲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通过提问和解答,演讲者能够向听众清晰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加强信息的印象和凝聚力。

例如,在一场关于减少贫困的政治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问:“我们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并随即回答:“通过加强教育和创造就业机会。

”通过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演讲者能够明确传递出自己对解决贫困问题的观点,使听众更易于理解。

3. 增强说服力自问自答结构能够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通过提问问题并给出答案,演讲者能够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突出和令人信服。

基于功能语法的英语政治语篇系统功能分析——以肯尼迪就职演说为例

基于功能语法的英语政治语篇系统功能分析——以肯尼迪就职演说为例

基于功能语法的英语政治语篇系统功能分析——以肯尼迪就职演说为例李茂莉;汤敬安【摘要】语篇分析没有既定的公理和分析步骤,也没有公认的指导方法.而Halliday 构建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理论框架.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理论分析探讨了肯尼迪就职演说中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以及主位结构、衔接系统来实现语篇功能.本文基于系统功能的观点对语篇进行分析,以其彰显政治演说中的语言特点和社会意义.【期刊名称】《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0)001【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语篇分析;系统功能;政治演讲【作者】李茂莉;汤敬安【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4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构建了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它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可以分析书面语篇也可以分析口语语篇[1]。

黄国文认为语篇分析理论的系统功能语法可操作性强、使用性强[2]。

方琰指出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对语篇分析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来“揭示语篇的深层含义,理解和解释语篇的语义和文体特点”[3]。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观点,在语言系统中,元功能(Metafunction)通过三个意义功能来表达,即概念功能(experiment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的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加以表达的功能[4]。

在此,韩礼德说的概念还包括经验功能(experimental func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两个部分。

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验的表达。

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涉及的人和物以及与之相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

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探析

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探析

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探析【摘要】演讲者在演说时不仅要体现自己的权威性,还要弱化交际中的权势关系以求和听众建立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笔者试图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人际功能为依托,从语气和情态两个方面重点分析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以揭示演讲语篇中的人际意义。

【关键词】政治语篇;功能语法;人际功能引言由21个国家参加的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会议于2014年11月11日在北京闭幕。

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现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现场,并发表演讲。

在其18分钟的简短演讲中,多次谈及中美之间的友好关系,奥巴马强调,美国欢迎一个繁荣、和平、稳定的中国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总能发挥各种各样的功能。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其中,人际功能指的是表达发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等功能,主要是通过语气和情态来实现。

二、人际功能分析(一)语气系统1、语气在交际过程中讲话者最基本的任务只有两个:给予和求取,即要么他传递给听者某些东西,要么向听者索要一些东西。

政治演讲同样具备给予和求取,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提供给听者信息,表明他的立场和观点,使听者清楚他的主张,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在演讲稿中陈述句占大部分,祈使句和疑问句占很少。

此演讲稿共122句,其中大部分都为陈述句,祈使句仅1句,而疑问句则未使用。

这是由演讲的目的决定的,此演讲多是围绕中美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当前经济状况展开的,陈述句在此用于陈述观点较祈使句和疑问句更有说服力,例如:The United States welcomes the rise of a prosperous,peaceful and stable China. 演讲稿中祈使句使用较少,本次演讲中奥巴马仅使用了一个祈使句“But keep in mind...”,使演讲脱离了单一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本文试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位结构理论和信息结构理论以及Winter的小句关系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Answer-providing Structure)的语篇组织功能。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修辞、语用、功能等不同角度对英语自问自答结构作了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是,从整体上看,少有学者以大量的语料分析作为支撑或将这种结构置入特定的语篇类型,研究它们的组织功能,更少有人研究其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就英语政治演讲语篇的研究而言,虽然以往的研究视角比较丰富,但少有对该语篇类型中某一结构的组织功能的研究。

由此可知,自问自答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并且可以将研究限定在英语政治演讲语篇这种语篇类型之中。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的自问自答结构,即讲话人提出问题并自己提供答语的结构。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修辞方式,其特征表现为无疑而问和自问自答。

根据讲话人提供答语的方式,这种结构可以细分为两种:提供显性答语的结构(explicit-answer-providing Structure,简称EAP结构)和提供隐性答语的结构(implicit-answer-providing Structure,简称IAP结构)。

自问自答结构是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经常出现的语言现象。

演讲人通过提问并显性或隐性地为听众提供答语,可以有效地组织语篇,促进演讲目标的实现。

本文是以大量语料为支撑的定性研究,语料主要来自权威的美国修辞网以及Washington(2009)。

通过语料观察发现,这类语篇中绝大多数问答结构的提问与回答两部分都由演讲人一人提供,体现为自问自答模式,这一点与口语语篇中问答相邻对不同,但与书面语篇中提问-回答模式相同。

与书面语篇中的提问-回答模式相比,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模式的独特之处为:1)在多数情况下,问句之前会出现一些语气提示语或直接提示
语;2)yes-no自问自答结构的使用频率较高;3)EAP和IAP这两种结构都存在,并且出现频率相当。

此外,在这类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按照问句和答语出现的个数及次序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一问一答型、以问作答型、多问一答型、答语隐含型、问答-问答型及连问-连答型。

语篇中某一语句与相邻语句及更大的语篇之间必定由一定的关系维系,政治演讲语篇中的自问自答结构亦是如此。

作为一种非常规的用法,它在政治演讲语篇中会具有独特的组织功能。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1)自问自答结构在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有哪些组织功能?2)自问自答结构是如何组织、构建语篇的?由对主位结构理论、信息结构理论以及小句关系理论等理论的梳理可知,语篇中的小句与其上文语篇和下文语篇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为承前关系和启后关系。

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自问自答结构的类型特点、政治演讲的特点等因素,本文提出演讲人运用自问自答结构组织英语政治演讲语篇时主要采取的两条策略:承前性策略和启后性策略。

承前性策略为,自问自答结构的出现是显性或隐性地以上文为基础的,主要体现为直接承接如补充说明关系、时间顺序关系、阐发关系、归纳关系、比较关系等,和层级间承接如解释说明关系、补充说明关系、转折关系等组织方式。

启后性策略为,自问自答结构中的问句可以为语篇下文发展定位,主要体现为答语以一般-个别型、否定-修正型、列举型、提问-推论型、对比型、时间顺序型等方式组织语篇。

这两条策略不仅适用于语段层面,而且也适用于整个语篇层面。

自问自答结
构的承前力和启后力的强弱要依照该结构在语篇中的位置而定。

通过对语料的观察和分析,本文回答了所提出的两个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1)自问自答结构在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主要具有导入-详述功能、总结-诱思功能和框定功能。

导入-详述功能和总结-诱思功能在语段层面上分别由EAP结构和IAP结构实现,而框定功能是由EAP结构在整个演讲语篇的层面上实现的。

EAP结构中问句的启后力强于承前力,不仅通过问句导入新话题,而且通过答语对该话题进行详述;IAP结构的承前力强于启后力,通过问句诱导听众思考,并通过隐含答语对上文进行总结;不同的EAP结构之间也会发生联系,组成一定的发展类型,共同构建整个语篇的框架。

2)在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EAP结构可以以补充说明关系和时间顺序关系等直接承接上文相邻语句的组织方式导入一个新话题,也可以通过层级间承接话题的方式,如解释说明关系、层级间补充说明关系和转折关系等方式导入新话题。

同时,其答语常常以一般-个别型、否定-修正型、提问-推论型、列举型、对比型和时间顺序型等方式对所导入的话题进行详述。

IAP结构主要通过阐发关系承接、归纳关系承接和类比关系承接这三种组织方式诱导听众思考、总结语篇。

篇尾的这种结构主要通过总结-延续型和总结-突显型这两种方式实现总结-诱思功能。

另外,在整个语篇层面上,自问自答结构还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型、综述-详述型、成就-手段型和问题-解决型等方式框定语篇构架。

总之,本文以大量真实的语料为支撑,对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具有的承前和启后功能及这些语篇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等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描写和探讨。

本研究不仅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工作框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而且进一步拓深了对自问自答结构以及英语政治演讲语篇的研究,为这两个研究领域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