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临床实践

合集下载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1例诊治分析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1例诊治分析

泡一 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 。1 0 %一1 5 %的P E 患者 中 这些指标可正常 , 故动脉血气改变对 P E的诊断仅具 有参 考价值 。7 0 %以上 的 P E 患者 表现为心 电图异 常, 但无特异性 。8 0 %P E 患者胸片有异常 , 其 中6 5 % 表现为肺实变或肺不张, 4 8 % 表现为胸膜渗 出。尽管 这些改变不能作为 P E 的诊 断标准 , 但有助于与其他 心肺疾病鉴别 。D 一 二 聚体检测对急性 P E的敏感性 高, 但特异性较低 , 肿瘤 、 创伤 、 心脑血管病等因素均 可使 D 一 二聚体升高。所以, D 一 二聚体> 5 0 0 I  ̄ g / L 需高 度警惕 V T E的可能性 , 但D 一 二聚体< 5 0 0 g / L 可基本
诊患者价值大 , 可有效地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多层螺旋静脉血管成 像中, 可采取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为从足背静 脉穿刺注入用 生理盐水稀释 的造影剂后进行扫描 。 间接法为从肘前静脉穿刺 团注非离子型碘对 比剂后 延迟进行扫描。但直接法有 造成栓子脱落 的风 险 , 目前提倡足背静脉直接给药( 降低 注射造影剂速度)
联合 间接 法检 查可 提高诊 断率 。
者表现为低血压 、 休克 , 甚 至猝死。常见的临床症状 有呼吸困难 、 胸痛 、 咯血 、 晕厥等 。P E的体征无 特异
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 P E 的标 志 , 查体可见双 下 肢 不对 称 水 肿 , 深静脉区压痛 , 浅 表 静 脉 曲张 , 皮 肤僵硬等 。P E的常规筛查包括 : 动脉血气分析 、 心电 图、 胸部 x 线平片 、 血浆 D 一 二聚体 ( D — d i m e r ) 检查等 , 这些基本检查手段能够短时间完成并初步疑诊 P E 或 排除其他疾病 。 P E 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一般表现为 : 肺通

32例肺栓塞临床分析

32例肺栓塞临床分析

5023讨论胰腺囊腺瘤和胰腺囊腺癌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肿瘤,1978年C om pagno将胰腺囊腺瘤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前者一般不发生恶变,后者有恶变倾向。

但有近10例浆液性囊腺癌的报告,是否由浆液性囊腺瘤发展而来尚不清楚。

胰腺囊腺瘤和胰腺囊腺癌的I艋床表现无特征性,如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纳差、乏力、消瘦,甚至扪及腹部肿块.本组2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上述表现.文献报道56%的浆液性囊腺瘤患者无症状.本组l例患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而误诊为结肠炎达6个月,查B超才发现。

1例上腹部饱胀不适3年患者以胃炎治疗,直至扪及上腹部巨大包块才发现。

故对有上腹部隐痛不适、消瘦、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表现者,要常规行胰腺B超检查,C T则具有更可靠的定位价值.有报告在C T检查时可发现肿瘤有钙化现象,浆液性囊腺瘤可有典型的“日光放射状”钙化,而出现边缘性钙化者多为恶性病变。

术前甚至术中对囊腺瘤抑或囊腺癌的鉴别有困难,术前血清C EA、C A l9-9、a-FP等的检测,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一般囊腺瘤患者血清C EA、C A l9-9不增高,而囊腺癌患者可有增高,且提示病期较晚,肿瘤有侵犯血管或已有转移.本组1例患者术前a-F P557.53ng/m l,术后降至91.72ng/m l,其升高与肿瘤相关,机制尚不清楚,但该患者术后3个月即发现有肝转移。

囊腺瘤或囊腺癌均需手术治疗,根据肿瘤性质、部位、大小等决定术式;单纯肿瘤切除因有复发、胰漏、肿瘤性质不能确定等因素,作者认为不宜提倡,本组有1例粘液性囊腺瘤行局部切除术后3年复发,腹腔广泛转移,再次手术病理为粘液性囊腺癌,究竟是囊腺瘤未彻底切除恶变抑或是原本即为囊腺癌不得而知。

胰头部囊腺瘤可考虑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而囊腺癌以胰头十二指肠切除为宜,胰颈、体部囊腺瘤则可行胰腺区段切除,囊腺癌则需行根治性胰体尾切除。

胰腺囊性肿瘤性质未明确前切忌盲目行。

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21例分析

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21例分析

亡。FIE临床表 现多种多样 ,缺乏特异 性” 。误诊的原 因是对 荷增加 ,放射性核素肺灌注 (Q)、通气(V)显像呈肺栓塞高度可
本病认识不足和对本病的诊断意识不强。 疑改变 或肺 动脉造影显示 充盈缺损、阻塞等征象 。本组 13例
肺 癌并发的 FIE通常具有多发、易反复发生和治疗效果差 肺栓塞患者有较 典型 临床表 现 ,动 脉血氧 分压 (PaO:)39.1~
因 PTE可促进肿瘤 的迁徙 与生长 ,故 抗癌治疗是 必要 的措 施。 腹股沟 内侧 (有时有索状 物 )压痛 ,霍夫曼 (hofman)征 阳性 ,本
本组有 2例患者合并 PTE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 ,动脉血氧 组 6例次有典 型 DVT临床表 现 ,7例次经多 普勒 超声 血管 检
分压 (PaO:)提高 ,复查 V/Q,原灌注 缺损 区消失 。因此 ,肺 癌 查 。其 中 6例次下肢髁静脉 、股静 脉或胫后静 脉血栓 形成 ,有
患者并发肺栓塞 只要 发病 时间少于 2周 ,无 禁忌证 ,应倡 导溶
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另 1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栓抗凝联合治疗 。
1.2.3 NBTE:1例 ,经尸检证实 。1例心脏二 尖瓣 有无菌性 赘
生物约 11 mln×20 mm,同时)细胞学确诊的肺癌患者 中 ,对 21例合并 患者呈高凝状态 ,促使血栓的形成 。本组有 8例 患者 测定 纤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肺血 栓栓 蛋白降解产物(FOP)均增高 。
塞(pulmonary thombolism,PTE)和无菌性血栓性心 内膜炎 (non—
及诱发 PTE的基础疾患存 在,突然发生 的呼吸困难 、胸痛、咯血 例 。其他 6例在发生 DVT和(或)VIE2—6个月后肺癌确诊 ,1

妇科恶性肿瘤导致Trousseau综合征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妇科恶性肿瘤导致Trousseau综合征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妇科恶性肿瘤导致Trousseau综合征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崔慎艳;张腾;崔保霞【期刊名称】《现代妇产科进展》【年(卷),期】2015(24)6【摘要】目的:通过病例回顾及文献复习提高对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的认识。

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4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3例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策略、疾病预后及转归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2例患者因腹胀、憋气首诊于消化内科,后因发现盆腔包块收住于妇科,术前查体发现肺栓塞;1例以下肢静脉血栓取栓后突发胸闷收入呼吸内科,诊疗过程中发现妇科恶性肿瘤。

3例患者中,2例卵巢癌(IIIC期1例,IIB期1例),1例子宫内膜癌(III期)。

2例患者在抗凝基础上给予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后行手术治疗,1例抗凝治疗症状缓解后行手术治疗。

术后均接受铂类+紫杉醇类的化疗6疗程。

随访至今患者均存活,术后抗凝3个月后停止抗凝治疗后未再发生血栓。

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易合并栓塞性疾病,有时以血栓性疾病首发。

有胸闷、憋气等症状时应排除肺栓塞。

治疗肺栓塞后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去除血栓形成的诱因,改善患者预后。

【总页数】3页(P451-453)【关键词】妇科肿瘤;肺栓塞;Trousseau综合征;诊断;抗凝治疗【作者】崔慎艳;张腾;崔保霞【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日照市莒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Trousseau综合征-恶性肿瘤并颈内静脉血栓形成三例并文献复习 [J], 刘喆隆;严江涛;熊盛道;熊维宁;张珍祥;付强2.Jacobsen综合征合并Paris-Trousseau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林俊;陈小红;赵培伟;黄玉凤;毕博;何学莲DC40基因突变导致不动纤毛综合征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文小艳;陈鹏;刘富华;郑璨;韦晓莲;侯显良4.骨饥饿综合征导致低钙抽搐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王玉霞; 于露; 曾庆萃; 刘晓峰; 龙怀聪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的Trousseau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马盛伟;刘辉;杜卫;王东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研究

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研究
管 内膜损伤 。 加强输液流程 的管理 , 严格无菌操作 , 防止穿刺
部位感染 。在溶栓 过程中 , 尽量避 免有创操作 , 注射 、 穿刺 完
毕要适 当延长 按压 时间 , 防止皮下 淤血 。对于凝血功 能不 正
肿瘤合并 v T E的患者有着非常痛苦与复杂的心理 , 一方 面, 他们有 着强烈的求生欲望 和对 康复 的渴求 , 但D V T导致 的患肢肿胀 , 剧 烈疼痛 、 活动受 限 , 使他们对所患疾病 又充满 了恐惧与疑虑 。 因此 , 患者入院后 , 我们 即. 1 一般资 料 : 7 例患者 中 , 男性 5 例, 女性 2 例; 年龄 4 0 ~
6 9岁 , 平均 6 l岁 ; 肺癌 3例 , 胃癌 2 例, 乳 腺癌 1 例, 卵巢癌 1 例; 均为左 下肢血栓 ; 髂股 静脉血栓 1 例, 远端静 脉血栓 6 例; 病程 2 h至 5 d ; 入院时均表现 为患肢肿胀 、 疼痛 、 皮温升 高、 皮 肤略呈淡紫色 、 活动受 限 、 患肢足 背动 脉可及搏动 。患 者均经多普勒超声 和( 或) 静 脉造影 明确诊断 。 1 . 2 方法 :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即开始抗 凝溶栓治疗 。在抗凝 溶栓 治疗前 , 首先排 除溶栓抗凝 禁忌证 , 并 对患者进 行出血 风险评估 , 并通过基础情况的评估 给予个体化抗凝 [ , ] 方案。 采 用低分 子肝素 ( L MWH) 皮下 注射 、 同时配合华 法林 口服 , 以 及应用尿激酶进行 外周静 脉溶栓 。并酌情 给予七 叶素 、 丹参 、 低分子右旋糖苷等 改善微循 环的药物。用药前 、 用 药过程 中
进行凝血系列的监测。根据检查结果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或停
药。出院后继 续应用 L M WH给予个体化抗凝 治疗 。

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20年第60卷第24期恶性并血栓栓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方法研究:李霞,王茂筠,梁宗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610041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是非癌症患者的6倍,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恶性并发VTE的因素高龄、女性、非洲种族、肥胖、存在合并症、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分期、诊断的初始阶段、住院、手术、全身化疗、放疗、血管抑制剂、酪氨酸抑制剂、肿瘤支持治疗等。

恶性肿并发VTE的风险评估方法Khorana评分(KS)、Caprmi风评估量表等,根据评分对行分层,得分越高,发生VTE风险越大。

恶性并发VTE的预防械预防及药物预防;在住院癌者中,VTE生风险高,无抗凝禁忌时需药物预防抗凝;围术性者建议抗凝时间应从术前开始,采用药物和机械预防的联合方案,持续至少7~10d;门诊化疗患者建议KS>2分行药物预防抗凝;恶性留置中管患者.VTE几率较低,不建议常用药物预防抗凝;多发性骨者低风险时司匹林或低分子素,高风险时选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

恶性并发VTE者在无抗凝禁忌证的情况下应行抗凝治疗,如果在抗凝禁忌,或者采用适当的抗凝治疗仍有的肺栓者,可考虑使用下滤器;在急性高栓塞或深VTE致肢体受损的患者中可选择溶栓治疗。

关键词: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症;Khorana评分;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抗凝治疗;栓治疗doi=0.3969/j.issn.1002-266X.2020.24.026中图分类号:R3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02-266X(2020)24-0096-05标识码(OSID)血栓栓(VTE)深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恶性的常见并发症,癌者的大原因。

流行究分析,0%~30%次VTE的病例与相关,者VTE的发生率比非者高6[]。

VTE可使手术复杂化,亦可能会中延迟癌症治疗,影响患者,性者VTE 率和抗凝血的风险均高,最佳治疗对临来说大。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研究
(V ) D T 患者 中痊愈 1 例 (7 9 ) 好转 5例 (7 2 ) 无效 1 1 3.% , 1. % , 3例(4 8 ) 其 中 2例死 于溶 栓后肺栓塞 。上肢 发生 D T的 4.% , V
患者中位生存期为 20天 , 1 高于其它部 位发 生 D T的患者 ( 0 0 8 。恶性肿瘤患 者发生 V E时血浆 D 二聚体及纤维蛋白 V P= . 1 ) T 一 原水平 明显高于正常值 , D二 聚体 高水平患者 的中位生存期( 0天 ) 且 一 7 远低于低水 平的患者 ( 5 ) 4 0天 。结论 恶性肿瘤 患者
C r so dn uh r XUJa — ig E m i:m u 0 3 a o.o orp n iga to : inm n , — al j x 2 0 @y ho cm e
【 bt c】 O j t e T uyt fec gf t s ta et n r ns f agatu o ptn i eos A s at r b cv os d eil ni c r,r t n a p go s lnn t r aetwt v u ei t h nu n a o em d o iom i m i s h n
中图分类号 : 70 6 R 3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9— 4 0 2 1 )2— 13— 10 06 ( 00 0 0 s t o b e b lc e e t o i i a t dy o e u hr m o m o i v n sc mplc t d wih ma i n tt o ia e t lg an um r:An a l ss o 5 c s s na y i f3 a e
o e e e fti y f e VTE pai t t ain n u o r n lz d. Re uls Amo g6 c e o pi ae t u mo ay e g n l v lo h r v t i t swi m lg a ttm rwee a ay e en h s t n as sc m lc t dwih p l n r mbo— l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初步诊断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初步诊断

・专题笔谈・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初步诊断程显声 当前在肺栓塞诊断中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一般医院的医师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某些基本实验室检查去怀疑肺栓塞,并做出初步诊断。

无论是患者的临床表现,还是实验室检查所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肺动脉栓塞的范围和原心肺功能状态。

肺栓塞可从1~2个肺段栓塞无任何症状,到十几个肺段栓塞引起急性肺原性心脏病,甚至猝死,因此肺栓塞的临床谱较广。

常见的临床类型有:(1)猝死型;(2)急性肺原性心脏病型;(3)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型;(4)肺梗死型;(5)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型。

一般讲,有症状的肺栓塞通常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实验室检查改变,如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动脉血气等,这对制订肺栓塞的初步诊断策略有一定帮助。

愈来愈多的资料证实,肺栓塞在我国并不少见,因此,非常重要的是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要考虑到它。

绝大多数肺栓塞患者都有发病诱因,如下肢和盆腔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长期卧床或不活动(乘机、乘车),慢性心肺疾病,手术、创伤,恶性肿瘤,肥胖症,血液病,妊娠及口服避孕药等,在询问病史时要特别注意。

在症状中特别要认真询问和辨别患者“胸憋闷”的主诉是呼吸困难还是心绞痛;晕厥是心原性的还是肺原性的;胸痛是胸膜痛还是心绞痛。

需特别指出的是,临床有典型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的患者不足1/3,多数仅有一两个症状,以原因不明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最为常见。

在呼吸和循环系统体征中,绝不能忽视重要的呼吸(>20次/ min)和心跳(>90次/min)次数。

要重视颈静脉(充盈、搏动),特别是下肢静脉的检查,前者反映右心室负荷增加,后者是肺栓塞的标志。

如患肢浅静脉扩张、僵硬度增加、肿胀,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大1cm,即有诊断意义。

肺栓塞心电图改变是非特异性、非诊断性的,但却是有价值的。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变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急性右心室扩张,其心电图改变常是一过性的、多变的,需动态比较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