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熨敷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热熨疗法讲解课件

者安全。
学员互动交流环节
学员提问
如何准确判断热熨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回答
热熨治疗适用于慢性疼痛、肌肉紧张、关节炎症等症状的缓 解。禁忌症包括急性炎症、皮肤破损、感染、出血性疾病以 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在进行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 询问和检查,确保安全有效。
学员提问
热熨治疗过程中如何控制温度和时间?
通过热熨作用,可以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 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等,对于多种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等具有显著疗效。
起源与发展历程
起源
热熨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发现利用热敷或热石可以缓解疼痛和治 疗某些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熨疗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物理治疗方 法。
案例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热熨治疗。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经过热熨治疗后,关节炎症得到明显缓解。 成功经验在于早期干预、持续治疗以及患者积极配合。
失败案例剖析及教训反思
01
案例一
急性扭伤患者热熨治疗失败。患者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错误地选择
了热熨治疗,导致症状加重。教训在于急性损伤期应避免使用热熨治疗,
临床试验与效果评估
01
02
03
适应症范围
热熨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 如慢性疼痛、关节炎、肌 肉劳损等。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症状改善程度、生活 质量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
临床试验结果
多项研究表明,热熨疗法 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等 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副 作用较小。
03
操作方法与技巧要点
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热熨疗法讲解课件
目录
• 疗法简介与历史背景 • 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 操作方法与技巧要点 • 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措施 • 临床应用案例分享与讨论
中医热敷ppt课件

可用热毛巾敷于下腹部 及腰部,缓解痛经症状
并改善宫寒状况
20
可用热毛巾敷于疲劳的 肌肉部位,促进肌肉放
松和血液循环
05
热敷效果评估及注意事项
2024/1/28
21
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热敷部位皮 肤颜色、温度变化、疼痛 缓解程度等来判断热敷效 果。
2024/1/28
询问法
通过询问患者热敷后的感 受,如舒适度、疼痛减轻 程度等来评估热敷效果。
活质量有所提高。
操作简便易行
学员们认为热敷操作相对简单, 容易上手,适合在家庭中进行自
我保健。
需要专业指导
部分学员提到,在热敷过程中遇 到一些问题,如选穴不准确、敷 贴不舒适等,需要专业医师的指
导。
2024/1/28
27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中医热敷治疗将更加 注重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进行选穴和敷贴。
01
热敷部位
腰部及臀部
2024/1/28
02
03
04
热敷药物
川芎、当归、桂枝等中草药
热敷方法
将中草药煎汤后,用毛巾蘸取 药液热敷于腰部及臀部,每次
30分钟左右,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急性期不宜热敷,避免过度弯 腰和提重物
18
关节炎热敷治疗方案
热敷部位
关节处
热敷药物
生姜、艾叶、红花等中草药
2024/1/28
达到缓解疼痛、舒筋活络的效果。
热敷的操作方法
02
详细讲解了热敷的操作步骤,包括选穴、敷贴、固定等,以及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中药热熨 PPT

• 胃下垂 • 升胃饼(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8):8) 蓖麻子仁lOg,
升麻粉2g,蓖麻子仁捣烂如泥,拌入升麻粉,制成直径 2cm、厚lcm圆药饼。剃去患者百会穴周围2cm内头发 ,敷以升胃饼并加以固定。患者仰卧,放松裤带,用灌 有80℃热水的瓶子熨烫升胃饼30分钟,每日3次。每块 药饼连用5天,10天为1疗程。功能补气升提。主治胃 下垂。
• 冻疮 •解冻祛疮液(《偏方大全》) 陈醋250m],将醋煮热,用纱 布蘸取醋液,乘热敷于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功能温 经散寒。主治冻疮。
• 丹毒 •乳没醋调散(《偏方大全》) 乳香末6g,没药末6g,淀粉 60g,米醋250mi。将米醋放入砂锅内煮沸,下乳没药末搅 匀,随搅随下淀粉,待成糊状后倒在牛皮纸上涂抹,厚度 约1.5cm,面积要大于患部,趁热敷于病变部位,然后用 纱布包扎固定。功能清热解毒活血。主治丹毒。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Hale Waihona Puke • 腹痛• 1.腹痛热熨方I(《中医内科急症证治》) 食盐1000g, 或麸皮250g,或姜渣500g,任选一种放锅内炒热,布 包,遍熨腹部。一般先由上而下,由右至左,冷则易 之。功能温经通络。主治寒性腹痛。
• 2.腹痛热熨方Ⅱ(《中医内科急症证治》) 莱菔子(打 碎)120g,生姜(切碎)60g、葱连根须(切碎)500g,白 酒1杯,上药放锅内炒热,布包,遍熨腹部。一般先由 上而下,由右至左,冷则易之。功能理气止痛。主治 气滞腹痛。
• 面神经炎 • 面痛热熨方(《中医外治法集要》) 生乌头(川乌、草乌均
可)、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过筛, 每30g药粉用大葱50g,鲜生姜15g捣如泥,纱布包好蒸 热。熨阿是穴和患病神经走向有关的腧穴,每日2~3次 ,每次20~25分钟。功能散寒通络止痛。主治寒瘀阻滞 型三叉神经痛。
升麻粉2g,蓖麻子仁捣烂如泥,拌入升麻粉,制成直径 2cm、厚lcm圆药饼。剃去患者百会穴周围2cm内头发 ,敷以升胃饼并加以固定。患者仰卧,放松裤带,用灌 有80℃热水的瓶子熨烫升胃饼30分钟,每日3次。每块 药饼连用5天,10天为1疗程。功能补气升提。主治胃 下垂。
• 冻疮 •解冻祛疮液(《偏方大全》) 陈醋250m],将醋煮热,用纱 布蘸取醋液,乘热敷于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功能温 经散寒。主治冻疮。
• 丹毒 •乳没醋调散(《偏方大全》) 乳香末6g,没药末6g,淀粉 60g,米醋250mi。将米醋放入砂锅内煮沸,下乳没药末搅 匀,随搅随下淀粉,待成糊状后倒在牛皮纸上涂抹,厚度 约1.5cm,面积要大于患部,趁热敷于病变部位,然后用 纱布包扎固定。功能清热解毒活血。主治丹毒。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Hale Waihona Puke • 腹痛• 1.腹痛热熨方I(《中医内科急症证治》) 食盐1000g, 或麸皮250g,或姜渣500g,任选一种放锅内炒热,布 包,遍熨腹部。一般先由上而下,由右至左,冷则易 之。功能温经通络。主治寒性腹痛。
• 2.腹痛热熨方Ⅱ(《中医内科急症证治》) 莱菔子(打 碎)120g,生姜(切碎)60g、葱连根须(切碎)500g,白 酒1杯,上药放锅内炒热,布包,遍熨腹部。一般先由 上而下,由右至左,冷则易之。功能理气止痛。主治 气滞腹痛。
• 面神经炎 • 面痛热熨方(《中医外治法集要》) 生乌头(川乌、草乌均
可)、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过筛, 每30g药粉用大葱50g,鲜生姜15g捣如泥,纱布包好蒸 热。熨阿是穴和患病神经走向有关的腧穴,每日2~3次 ,每次20~25分钟。功能散寒通络止痛。主治寒瘀阻滞 型三叉神经痛。
吴茱萸热熨PPT课件

2、适应症:颈肩痛、腰腿痛、膝痹等。 3、禁忌症: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及水泡
者;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及局部 无知觉处。
-
29
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 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
原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减轻或消除 脘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之功效。
适应症: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 秘、大便不畅者。
应用于腹部手术、全麻及腰硬麻醉术后,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促进排尿。减轻机械通气引起的 腹胀、长期卧床引起的的肠胀气及消化不良等。如腰椎压缩性骨 折、腰椎术后腹胀;痔疮术后尿潴留;阑尾炎、疝术后腹胀;全 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
熨法实乃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一种简便有效、应用广泛的治疗方 法。
-
20
(二)吴茱萸热熨治疗肠梗阻
1.原理:吴茱萸上可暖脾胃,下可温肾阳,有行气活血、 散寒止痛、燥湿降逆的作用,可有效促进肠蠕动,减轻肠 胀气及腹痛。吴茱萸热熨是利用蒸气的渗透作用,使药物 蒸气透过肌表,内传经络脏腑,起到治病的作用。
2.适应症:适用于中焦虚寒、虚寒气滞型的肠梗阻。
3.禁忌症:
-
25
四、【实施程序】
(五)注意事项 1、熨法一般需要裸露体表,故操作时应注意室温适
宜,空气新鲜,注意避风,以免感受风寒。 2、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3、药熨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不宜超
过50℃。药熨过程中若冷却后应立即更换或加热, 若患者感到局部疼痛或出现水泡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进行适当处理。 4、熨烫过程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头晕、心 慌应停止治疗。 5、热熨治疗后的患者要注意避风保暖,半小时内不 得外出,不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
者;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及局部 无知觉处。
-
29
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 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
原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减轻或消除 脘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之功效。
适应症: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 秘、大便不畅者。
应用于腹部手术、全麻及腰硬麻醉术后,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促进排尿。减轻机械通气引起的 腹胀、长期卧床引起的的肠胀气及消化不良等。如腰椎压缩性骨 折、腰椎术后腹胀;痔疮术后尿潴留;阑尾炎、疝术后腹胀;全 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
熨法实乃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一种简便有效、应用广泛的治疗方 法。
-
20
(二)吴茱萸热熨治疗肠梗阻
1.原理:吴茱萸上可暖脾胃,下可温肾阳,有行气活血、 散寒止痛、燥湿降逆的作用,可有效促进肠蠕动,减轻肠 胀气及腹痛。吴茱萸热熨是利用蒸气的渗透作用,使药物 蒸气透过肌表,内传经络脏腑,起到治病的作用。
2.适应症:适用于中焦虚寒、虚寒气滞型的肠梗阻。
3.禁忌症:
-
25
四、【实施程序】
(五)注意事项 1、熨法一般需要裸露体表,故操作时应注意室温适
宜,空气新鲜,注意避风,以免感受风寒。 2、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3、药熨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不宜超
过50℃。药熨过程中若冷却后应立即更换或加热, 若患者感到局部疼痛或出现水泡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进行适当处理。 4、熨烫过程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头晕、心 慌应停止治疗。 5、热熨治疗后的患者要注意避风保暖,半小时内不 得外出,不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
中药热熨敷技术

四、注意事项
• 1.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四肢和腰部。 • 2.毛巾必须折叠平整,这样不易烫伤皮肤,并可使热
。 • 3.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在热敷时或刚
其他手法,否则容易破皮。 • 4.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要避免发生烫伤
觉迟钝的病人尤需注意。
谢谢!
•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滑利关节。 • 【熨敷验方】
• 组成:顽荆90g、蔓荆子60g、白芷60g、细辛60g、防风60g、桂心60g、川 羌活60g。
• 制法:上药研末,和匀备用。 • 用法:每次取药末90g,加葱白7根,煎水去渣。用毛巾浸泡药液熨敷痛处
• 组成:桂心30g、生附子30g、细辛30g、白芷30g、五加皮60g、桑叶60g、 • 制法:上药研末,和匀备用。 • 用法:每次取药末90g,加葱白10根,煎水去渣。用毛巾浸泡药液熨敷痛处
(二)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引起肢体严重畸形,关节滑膜炎及浆膜、心 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 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
• 1.干热熨法。
• 2.湿热熨法。
1.干热熨法。
• 1.干热熨法。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将60~70℃ 热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注意不要漏 水袋装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热敷2 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金属水壶(注意用 ,或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来代替。
中药热熨敷技术
定义
• 中药热熨敷技术是将中药加热后,热熨患处,借助药 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性和温度作用,使腠理开阖、气血通调,散热(或散 祛风除湿,达到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 种关节炎的治疗。
中药热敷(溻渍)法课件

(2)戴手套取出药包,装入塑料袋保 温。
四、热敷方法
1.根据药包的大小,将毛巾按三折或两折折叠成 大于药袋面积的护垫(约4—6层),放于患处,将 药包放于护垫上抚平,上盖塑料布,再盖以棉垫或 棉被。对皮肤敏感度较差者或小儿,应待药包热量 散发,以腕部掌侧,可 将药包及护垫一同抬起散热,或向两旁移 动位置,直至病人可以耐受。随药包温度 下降,将贴近皮肤的毛巾渐次抽去,直至 药包敷于皮肤上。感觉温度不热时,取下 药包。每日1—2次,每次约30—40分钟。
五、注意事项
1.敷药包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2.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 疼痛,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 理。
3.布袋、毛巾、塑料布用后清洗消毒备 用(或专人专用),一副药可连续使用3— 4天。
4.夏季应防止药物变质,将药包的药物 倒入盆内置阴凉处或放入冰箱冷藏。
二、禁忌症
1.实症、热证、局部无知觉。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月经期、孕妇 禁敷腹部、腰骶部。 3.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 4.出血性疾病。
❖ 蒸汽法
(1)将药物放入盆内,加水浸泡药物 约1∕3量,再加入适量黄酒、陈醋,浸泡1— 2小时,适当搅拌,药物经浸泡膨胀,装入 布袋,放入蒸锅,蒸30—40分钟(水开计 时)。
中药热敷(溻渍)法
一、概述
中药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 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药热敷疗法 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 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 中药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 炎症及瘀血的吸收,中药热敷还可使药 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 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四、热敷方法
1.根据药包的大小,将毛巾按三折或两折折叠成 大于药袋面积的护垫(约4—6层),放于患处,将 药包放于护垫上抚平,上盖塑料布,再盖以棉垫或 棉被。对皮肤敏感度较差者或小儿,应待药包热量 散发,以腕部掌侧,可 将药包及护垫一同抬起散热,或向两旁移 动位置,直至病人可以耐受。随药包温度 下降,将贴近皮肤的毛巾渐次抽去,直至 药包敷于皮肤上。感觉温度不热时,取下 药包。每日1—2次,每次约30—40分钟。
五、注意事项
1.敷药包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2.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 疼痛,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 理。
3.布袋、毛巾、塑料布用后清洗消毒备 用(或专人专用),一副药可连续使用3— 4天。
4.夏季应防止药物变质,将药包的药物 倒入盆内置阴凉处或放入冰箱冷藏。
二、禁忌症
1.实症、热证、局部无知觉。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月经期、孕妇 禁敷腹部、腰骶部。 3.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 4.出血性疾病。
❖ 蒸汽法
(1)将药物放入盆内,加水浸泡药物 约1∕3量,再加入适量黄酒、陈醋,浸泡1— 2小时,适当搅拌,药物经浸泡膨胀,装入 布袋,放入蒸锅,蒸30—40分钟(水开计 时)。
中药热敷(溻渍)法
一、概述
中药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 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药热敷疗法 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 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 中药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 炎症及瘀血的吸收,中药热敷还可使药 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 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中药湿热敷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五、基本操作方法
• 4.及时更换敷料或频淋药液于敷料上,以保 持湿度及温度,观察患者皮肤反应,询问患 者的感受。
• 5.操作完毕,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 位。
ppt课件 9
六、注意事项
•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 现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 止治疗,报告医师。
• 4.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保暖。
ppt课件
10
谢谢大家!
ppt课件
11
5
Hale Waihona Puke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液、敷料、水温计、镊子2把、 纱布,必要时备中单、屏风等。
ppt课件
6
五、基本操作方法
•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取合理体位,暴露 湿热敷部位。
ppt课件
7
五、基本操作方法
• 3.测试温度,将敷料浸于38~43℃药液 中,将敷料拧至不滴水即可,敷于患处。
• 中药湿热敷技术
ppt课件
1
概念
• 中药湿热敷是将中药煎汤或其它溶媒浸 泡,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常温或加热,将 中药浸泡的敷料敷于患处,通过疏通气 机、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疏通腠 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一种操作方 法。
ppt课件 2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软组织损伤、骨折愈合后肢体功 能障碍,肩、颈、腰腿痛,膝关节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ppt课件
3
二、评估
• • • • 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 2.主要症状、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3.对热的耐受程度。 4.局部皮肤情况。
ppt课件
4
三、告知
• 1.湿热敷时间20~30分钟。 • 2.如皮肤感觉不适,过热、瘙痒等,及时告 知护士。 • 3.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中医热敷ppt课件

三、热敷的分类
• (一)干热敷 • 干热敷又称热熨通常的热水袋热熨、砖热 敷法及现代常用的烤灯(立灯、护架灯、地 排灯)、红外线灯等均属此列。 • 干热敷有良好的理气止痛的功效,
湿热敷
• 具有驱风散寒地、温筋通络、活血止痛的中 草药,置于布袋内,将袋口扎紧,放入锅中加 适量清水,煮沸数分钟,趁热将毛巾浸透后绞 干,折成方形或长方形等。敷于患处,但毛巾 不太热时,即可换上另一条,常用于擦法后, 使局部毛孔开放,随即将热毛巾敷上,最好是 施以拍法,使热量更易项背、四肢和腰 • 2、毛巾必须折叠平整,这样不易烫伤皮肤, 并可使热量均匀传递。 • 3、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在 热敷时或刚热敷后使用其他手法,否则容 易破皮。 • 4、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要避 免发生烫伤。对皮肤感觉迟钝的病人尤需 注意。
四、湿热敷操作方法
• 1、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方剂。 • 2、将中草药置于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锅内, 加适量清水。加热煮沸数分钟。 • 3、医者趁热将毛巾在药液中浸透后拧干。根据 治疗部位的需要,折成方形或长条形,外敷于 患部。待毛巾不太热时,即用另一块毛巾换上 (也可放在上一块毛巾的夹层中)。一般换2~ 4次即可。 • 4、患者也可自我治疗。将药袋从锅中取出,滤 水片刻,然后将药袋放在治疗的部位上。
二、热敷疗法的作用
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 占有重要的位置。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 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 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 • 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 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 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 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热敷疗法适合 于各种闭合性损伤。
中医热敷
一、文献记载:中药热敷
• 运用热敷法治疗某些疾病,在我国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内经》中称之为“熨” 法。古代应用热敷法的方法有很多,有药 熨、汤熨、酒熨、葱熨、土熨等。热敷的 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具有不 同功效的方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热 敷;有温热肌肤、祛风散寒、行气活血、 祛瘀止痛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9
香子散包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10
(四)颈肩腰腿痛等痹症
•【治则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活络、补肾强骨 •【熨敷验方】 •药酒:川乌、草乌、天南星、桂枝、麻黄、豨莶草、半夏、
土元、蜈蚣、全虫、川断、伸筋草、透骨草、肉桂、威灵仙、 牛膝、桃仁、红花、羌活、独活、乳香、没药、细辛等。
• 【治则治法】温经散寒,祛邪通络。 • 【熨敷验方】 • 1.历节痛风熨方 • 组成:炭灰2500g、蚯蚓粪500g,红花20g、醋适量。 • 用法:共入锅内炒烫,装入布袋,置于患处,上加热水袋保持温度。 • 2.熨烙当归散 • 组成:防风30g、当归30g、藁本30g、独活30g、荆芥30g、顽荆叶30g。 • 用法:研粗末,加上粗盐120g,慢火炒热,装入布袋,置于患处。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4
二、常见疾病的中药热熨敷治疗技术
• (一)骨折后关节活动不利
• (二)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三)胃痞及胃脘痛(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 消化不良、胃下垂)
• (四)颈肩腰腿痛等痹症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5
(一)骨折后关节活动不利
• 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由于骨折的固定,造成部分关节的活动受限。采用本法,可舒筋活络, 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其他手法,否则容易破皮。 • 4.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要避免发生烫伤。对皮肤感
觉迟钝的病人尤需注意。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14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15
三阴交等,应禁止中药熨敷,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 引进流产。 • 4.糖尿病、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慎用。 • 6.肢体感觉障碍(例如部分糖尿病人)者慎用。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13
四、注意事项
• 1.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四肢和腰部。 • 2.毛巾必须折叠平整,这样不易烫伤皮肤,并可使热量均匀传递。 • 3.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在热敷时或刚热敷后使用
• 热熨必须在伤后2天后方可使用,情况严重者至少在5天后方可使 用。 热熨法技术的常用方法有“干、湿”两种:
• 1.干热熨法。
• 2.湿热熨法。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2
1.干热熨法。
• 1.干热熨法。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将60~70℃的热水灌满 热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将热 水袋装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 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金属水壶(注意用毛巾包好), 或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来代替。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6
(二)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引起肢体严重畸形,关节滑膜炎及浆膜、心肺、皮肤、眼、 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是由 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3
2.湿热熨法。
•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剂,将中草药置于布袋内,放入锅中加热 煮沸或蒸20余分钟。把两块小毛巾、纱布趁热浸在药液内,轮流 取出并拧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 烫时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 5分钟更换一次,总计20~30分钟。每日可敷3~4次。亦可将药 袋从锅中取出,滤水片刻,然后将药袋放在治疗的部位上。
定义
• 中药热熨敷技术是将中药加热后,热熨患处,借助药性及温度等 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本法通过药 性和温度作用,使腠理开阖、气血通调,散热(或散寒)止痛, 祛风除湿,达到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疼痛及各 种关节炎的治疗。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1
一、基本操作方法
•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滑利关节。 • 【熨敷验方】 • 1.顽荆散方 • 组成:顽荆90g、蔓荆子60g、白芷60g、细辛60g、防风60g、桂心60g、川芎60g、丁香皮60g、
羌活60g。 • 制法:上药研末,和匀备用。 • 用法:每次取药末90g,加葱白7根,煎水去渣。用毛巾浸泡药液熨敷痛处,冷即再换。 • 2.桂附散方 • 组成:桂心30g、生附子30g、细辛30g、白芷30g、五加皮60g、桑叶60g、白矾60g。 • 制法:上药研末,和匀备用。 • 用法:每次取药末90g,加葱白10根,煎水去渣。用毛巾浸泡药液熨敷痛处,冷即再换。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入75%酒精中浸泡10后备用,患处覆盖纱布,将药酒用
温奶器加热后倒到纱布上,再用TDP神灯照射患处。每次约30min,一天一次、 一周为一疗程。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11
药酒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12
三、禁忌症
• 1.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 • 2.颜面五官部位慎用。 • 3.孕妇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
2/9/2021
中药热熨敷技术
7
(三)胃痞及胃脘痛(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
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病证属脾胃虚寒、肝气 犯胃、瘀血停胃、饮食伤胃证型。 【治则治法】温胃散寒、化瘀通络、行气止痛。 【熨敷验方】 香子散包 组成:白芥子、莱菔子、菟丝子、橘核、荔枝核、紫苏子、 山楂子、香附子、陈皮、佛手、肉豆蔻、吴茱萸、半夏、蒲黄、 当归等。 用2/9/热1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