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硬膏热贴敷操作评分标准

患者
核对姓名、年龄、诊断、介绍并解释,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注意保暖,遮挡。
4
体位适宜,充分暴露贴药部位。
4
操
作
流
程
清洁 皮 肤
1、揭去原贴药,方法正确,不增加患者的痛苦。
(如有原膏等)
2、以酒精棉签擦去原药迹。
3、观察皮肤情况。
10
35
准备 药物
1、检查药膏完整
2、正确撕去贴纸
3、贴药部位准确,不污染他物。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中药硬膏热贴敷评分标准科室姓名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中药硬膏热贴敷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着装端庄。
2
物品
治疗盘,药物,弯盘,棉签,75%酒精。
15
贴药
温度掌握适当,松紧度适宜,位置正确。
10
操
作
后
整理
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
5
15
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健康教育。
3
评价
1、体位是否合理。2、贴药部位,方法准确度。3、患者的感受。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全名。
2
技能熟练
运用贴药法正确,动作轻巧。
中药热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
素质要求
护士操
作
物品前
准
备患者
敷药
部位
的准操备作药包流的准程备
敷药
整理操
作
评价后
记录技能熟练理论提问合计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衣帽整洁。
5
洗手,戴口罩。
2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治疗车,手套,包布,橡胶单 1-2 ,大毛巾,
10
纸巾。
25核对姓名、床号、诊断、介绍并解释,取
7
得配合。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湿敷部位,保暖。
6
抬高患者,取舒适体位。
7
用清水洗,擦干。
7
观察患处有无伤口感染。
6
确定敷药面积大小,准备热敷包。
5
35用包布包好,厚度、温度适中。
5
敷药部位准确。
2
敷药部位大于患处。
2
协助患者穿着,安排舒适体位。
5
整理床单位。
2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2
体位合理,敷药法是否正确。
2
15患者感受,目标实现程度2
洗手、记录、签名。
2
操作正确、动作轻巧。
3
操作程度,方法正确215回答正确。
10
100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中药热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
素质要求
护士操
作
物件前
准
备患者
敷药
部位
的准操备作药包流的准程备
敷药
整理操
作
评论后
记录技术娴熟理论发问合计仪表大方,举止庄重,态度平和。
5
10衣帽整齐。
5
洗手,戴口罩。
2
依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治疗车,手套,包布,橡胶单 1-2 ,大毛巾,
10
纸巾。
25查对姓名、床号、诊疗、介绍并解说,取
7
得配合。
体位舒坦合理,裸露湿敷部位,保暖。
6
抬高患者,取舒坦体位。
7
用清水洗,擦干。
7
察看患处有无伤口味染。
6
确立敷药面积大小,准备热敷包。
5
35用包布包好,厚度、温度适中。
5
敷药部位正确。
2
敷药部位大于患处。
2
辅助患者衣着,安排舒坦体位。
5
整理床单位。
2
清理用物,送复原处,洗手。
2
体位合理,敷药法能否正确。
2
15患者感觉,目标实现程度2
洗手、记录、署名。
2
操作正确、动作轻盈。
3
操作程度,方法正确215回答正确。
10
100
查核者署名:查核时间:年月日。
药熨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环境:整洁,温度、光线适宜,必要时屏风遮挡。
2
3
3
2
操
作
流
程
60分
1.再次核对医嘱,备齐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
2.取合适体位,暴露药熨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3.患处涂少量凡士林,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施力来回推熨。力量要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偏凉时,更换药袋。操作过程约15~30分钟,每日1~2次。
药熨法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
年月日考核组成员:
流程
考核评分标准
分值
评估
10分
1.核对医嘱。患者是否有感受寒凉史、外伤史、过敏史。.
2.女患者评估月经期、孕产史;外科腹痛者评估证候属性。
3.患者体质及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如皮肤有无炎症、破损及对知觉的敏感度。
4.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5.5.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心理状况。
2
2
2
2
2
准备
10分
1.护士: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鞋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治疗盘,药物,白酒或食醋,炒具,布袋2个,凡士林,棉签,大毛巾、弯盘,必要时备屏风。
3.药物:将药物用少许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置于锅中,用文火炒至60~70℃,装入布袋,用大毛巾保温。
4.药熨过程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5.药熨后擦净局部皮肤。。
6.整理床单位与用物,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7.洗手,记录。
8
8
12
8
6
中药热熨敷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10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5
评价
药熨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科室姓名
主考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环境
衣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纱布或纸巾、烤箱或微波炉、弯盘、凡士林、棉签、屏风毛毯(必要时)、药包(根据疾病制定)、水温计、治疗巾或大毛巾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药熨的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药熨
再次核对药熨的部位。
5
35
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
5
药包温度适宜加热至(60-70℃)。
5药包在相应穴位处用力来回推来自;药熨的力度适宜均匀。5
药熨温度适宜,一般50-60℃,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不宜超过50℃。药熨时间15-30分钟/次,每日1-2次;部位正确。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药外敷技术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

题目: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评分表
编号:ABC D-GC-B-OIO.2 版次:2制订日期:2009.7.28修订日期:2023.12.31页数:共页
题目: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评分表
编号:ABC D-GC-B-OIO.2 版次:2
制订日期:2009.7.28修订日期:2023.12.31页数:共页【发生原因】
1、中药外敷处皮肤嫩薄;
2、药物刺激性太强;
3、外敷时间
过长。
【临
床表现】
皮肤出现发红、瘙痒、丘疹、水疱,甚至破损。
【预防处理】
1、中药外敷前评估患者体质及敷药部位皮肤情况;
2、中药外敷前评估患者药物过敏史;
3、敷药摊制厚薄均匀、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4、重视患者的主诉,出现过敏现象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敷药法中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分
2.摊药要厚薄均匀、大小适度,以免药量不够或药物受热后溢出,污染衣被。
1分
3.敷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及时汇报医师,配合处理。
1分
4.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敷药时应将药物围敷于四周,中间留出空隙,不应完全敷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应使乳头外露,以免影响乳汁排出而污染敷料。
3分
3.病人文化层次、心理状态,对本操作的认识、合作程度。
2分
4.病室的温度、光线是否合适,是否需要遮挡。
2分
准备
(5分)
1.护士:仪表大方,鞋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1分
2.病人:核对、确认,再次解释,关闭门窗,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服药部位,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2分
3.用物: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或压舌板、棉纸、纱布、胶布、绷带等,必要时备毛毯、屏风。
4.包扎:覆盖纱布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度,包扎稳妥、美观,并使肢体处于功能位。
10分
5.观察:患处局部情况及病情变化,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5分
6.安置病人: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5分
7.终末处理:整理用物,器械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洗手。
5分
8.记录:按要求记录签名。
5分
注意事项(5分)
2分
流程
(60分)
1.清洁皮肤:取下原敷料,方法正确,用盐水棉球擦去原药迹,观察患处情况及敷药效果。
10分
2.摊药:摊药方法正确,不污染他物。根据患处的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用油膏刀或压舌板将药膏均匀的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将棉纸四周反折。
10分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整理
整理床单位(1分)、整理用物(1分)。
2
盖污物桶(1分),洗手(1分)、摘口罩(1分)。
3
记录
填写中医技术操作单并签名(1分),记录治疗时间(1分)、部位(1分)温度(1分)及局部皮肤情况(1分)。
5
评价
药熨部位准确(1分)手法及时间合理(1分),皮肤情况(1分)患者感受(1分)操作准确(1分)目标达到的程度(1分)
7
评估
病室环境,温度适宜(1分)核对患者,解释(1分)介绍自己(1分)主要症状(1分),既往史(1分),过敏史(1分),是否妊娠(1分),对热及疼痛的耐受程度(1分),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1分)。
9
告知
中药热熨敷的作用(1分)及简单的操作方法(1分)出现红肿、丘疹、水泡等情况,及时告知护士(2分)热熨敷的时间(1分),取得患者配合(1分)嘱患者排空二便(1分)。
6
合计
100
注:1、理论回答正确、全面加5分。 2、烫伤皮肤扣10分
检查人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
7
患者准备:根据药熨部位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宜体位(1分),充分暴露药熨部位(1分),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1分)。
3
根据医嘱将药物加热至60~70℃,备用(2分)
2
先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2分),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处(2分)用力顺时针或来回推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分),每次15~30分钟,力量要均匀(2分)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更换药袋或加温(1分)操作中注意保暖。
9
观察询问: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及情况(2分),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受(2分),有无不适(2分)
6
告知:药熨结束后,要卧床休息(1分),避风保暖(1分),多饮温开水(1分),饮食宜清淡(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询问: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及情况(2分),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受(2分),有无不适(2分)
6
告知:药熨结束后,要卧床休息(1分),避风保暖(1分),多饮温开水(1分),饮食宜清淡(1分)。
4
药熨完毕:擦净局部皮肤(1分),协助患者衣着(1分),安排舒适体位(1分),注意保暖(1分)
4
查对医嘱:患者身份(床号、姓名、住院号)(1分)部位(1分)、用法(1分)、药名(1分)、时间(1分)。
5
整理
整理床单位(1分)、整理用物(1分)。
2
盖污物桶(1分),洗手(1分)、摘口罩(1分)。
3
记录
填写中医技术操作单并签名(1分),记录治疗时间(1分)、部位(1分)温度(1分)及局部皮肤情况(1分)。
5
评价
药熨部位准确(1分)手法及时间合理(1分),皮肤情况(1分)患者感受(1分)操作准确(1分)目标达到的程度(1分)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1分)举止端庄(1分)态度和蔼(1分)
3
服装、鞋、帽整洁。缺一项扣1分.修剪指甲(1分)。
4
操
作
前
准
备
核对医嘱
患者基本信息(1分)、诊断(1分)、临床症状(1分)既往史(1分)药熨部位(1分),时间(1分),用法(1分)。
7
患者准备:根据药熨部位取适宜体位(1分),充分暴露药熨部位(1分),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1分)。
3
根据医嘱将药物加热至60~70℃,备用(2分)
2
先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2分),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处(2分)用力顺时针或来回推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分),每次15~30分钟,力量要均匀(2分)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更换药袋或加温(1分)操作中注意保暖。
6
合计
100
注:1、理论回答正确、全面加5分。2、烫伤皮肤扣10分
检查人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
7
物品准备
开污物桶,(1分)洗手(1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口罩(1分)。
3
治疗盘(1分)药物及器具(1分)凡士林(1分)棉签(1分),纱布袋2个(1分),大毛巾(1分),纱布或纸巾(1分),必要时备屏风(1分),毛毯(1分),温度计(1分),手消毒液(1分)。
11
操
作
流
程
药
熨
推车至病室
调节室温(1分)核对患者身份(腕带、床号、姓名、住院号)(1分)部位(1分)、药名(1分)、浓度(1分)时间(1分)、用法(1分)。
7
评估
病室环境,温度适宜(1分)核对患者,解释(1分)介绍自己(1分)主要症状(1分),既往史(1分),过敏史(1分),是否妊娠(1分),对热及疼痛的耐受程度(1分),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1分)。
9
告知
中药热熨敷的作用(1分)及简单的操作方法(1分)出现红肿、丘疹、水泡等情况,及时告知护士(2分)热熨敷的时间(1分),取得患者配合(1分)嘱患者排空二便(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