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硬膏热贴敷操作评分标准

患者
核对姓名、年龄、诊断、介绍并解释,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注意保暖,遮挡。
4
体位适宜,充分暴露贴药部位。
4
操
作
流
程
清洁 皮 肤
1、揭去原贴药,方法正确,不增加患者的痛苦。
(如有原膏等)
2、以酒精棉签擦去原药迹。
3、观察皮肤情况。
10
35
准备 药物
1、检查药膏完整
2、正确撕去贴纸
3、贴药部位准确,不污染他物。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中药硬膏热贴敷评分标准科室姓名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中药硬膏热贴敷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着装端庄。
2
物品
治疗盘,药物,弯盘,棉签,75%酒精。
15
贴药
温度掌握适当,松紧度适宜,位置正确。
10
操
作
后
整理
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
5
15
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健康教育。
3
评价
1、体位是否合理。2、贴药部位,方法准确度。3、患者的感受。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全名。
2
技能熟练
运用贴药法正确,动作轻巧。
中药热熨敷技术

2.湿热熨法。
•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剂,将中草药置于布袋内,放入锅中加热 煮沸或蒸20余分钟。把两块小毛巾、纱布趁热浸在药液内,轮流 取出并拧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 烫时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 5分钟更换一次,总计20~30分钟。每日可敷3~4次。亦可将药 袋从锅中取出,滤水片刻,然后将药袋放在治疗的部位上。
(二)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引起肢体严重畸形,关节滑膜炎及浆膜、心肺、皮肤、眼、 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是由 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 • • • • • • • 【治则治法】温经散寒,祛邪通络。 【熨敷验方】 1.历节痛风熨方 组成:炭灰2500g、蚯蚓粪500g,红花20g、醋适量。 用法:共入锅内炒烫,装入布袋,置于患处,上加热水袋保持温度。 2.熨烙当归散 组成:防风30g、当归30g、藁本30g、独活30g、荆芥30g、顽荆叶30g。 用法:研粗末,加上粗盐120g,慢火炒热,装入布袋,置于患处。
(三)胃痞及胃脘痛(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ຫໍສະໝຸດ 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
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病证属脾胃虚寒、肝气 犯胃、瘀血停胃、饮食伤胃证型。 【治则治法】温胃散寒、化瘀通络、行气止痛。 【熨敷验方】 香子散包 组成:白芥子、莱菔子、菟丝子、橘核、荔枝核、紫苏子、 山楂子、香附子、陈皮、佛手、肉豆蔻、吴茱萸、半夏、蒲黄、当归等。 用法:将上述药物混合后装入香子散布包中用微波炉加热1min 左右后局部热熨胃脘部,一次30min,冷即微波炉加热再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1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目录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目录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2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3 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4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5 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6 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7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2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9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0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1 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2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3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4 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5 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6 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7 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8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19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2 1 1 1 0 0 0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评估 7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是否妊娠否妊娠4 4 3 3 3 2 2 2 1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注射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患者合作程度及患者合作程度 3 3 2 2 2 1 1 1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 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取得患者配合 4 4 3 3 3 2 2 2 1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 9 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核对医嘱,配置药液核对医嘱,配置药液3 3 2 2 2 1 1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扣1分;配药不规范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 4 4 3 3 3 2 2 2 1 1 1 少备一项扣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 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 5 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操作部位,注意保暖注意保暖3 3 2 2 2 1 1 1 0 0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不充分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最高扣3分操作操作过程过程49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确定穴位,询问患者感受确定穴位,询问患者感受 4 4 3 3 3 2 2 2 1 1动作不规范扣1分;穴位不准确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 消毒方法正确:以所取穴中心由内向外消毒,范围>外消毒,范围>5cm 5cm 4 4 2 2 2 0 0 0 0 0 0 消毒方法不正确扣消毒方法不正确扣2分;消毒范围不规范扣2分 再次核对医嘱,排气再次核对医嘱,排气4 4 3 3 3 2 2 2 1 1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未排气扣2分;排气不规范扣1分注射手法正确注射手法正确 8 8 6 6 6 4 4 4 2 2未绷紧皮肤扣2分;未对准穴位扣4分;注射方法不正确扣2分将针身推至一定深度,询问患者感受将针身推至一定深度,询问患者感受 6 6 4 4 4 2 2 2 0 0 0 手法不规范扣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 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 6 6 4 4 4 2 2 2 0 0 0 未抽回血扣未抽回血扣4分;注入药液速度不规范扣2分 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弯针、折针等异常情况折针等异常情况4 4 2 2 2 0 0 0 0 0 0 未观察扣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片刻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片刻 2 2 0 0 0 0 0 0 0 0 0 未按要求按压扣未按要求按压扣2分 观察注射部位皮肤,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不适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观察皮肤扣未观察皮肤扣1分;未询问患者扣1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24小时内避免着水小时内避免着水 2 2 0 0 0 0 0 0 0 0 0 未告知扣未告知扣2分 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单位3 3 2 2 2 1 1 1 0 0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 操作后操作后 处置处置 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2 1 1 1 0 0 0 0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洗手 2 2 0 0 0 0 0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记录扣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 6 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问患者感受6 6 4 4 4 2 2 2 0 0 0 一项不合格扣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 理论理论提问提问 10穴位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穴位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 5 5 3 3 3 0 0 0 0 0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5 5 3 3 3 0 0 0 0 0得 分 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考核日期:年 月 日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6临床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是否月经期月经期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 推拿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8 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受,取得患者配合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 推拿时及推拿后局部可能出现酸痛的感觉,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感觉,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推拿前后局部注意保暖,可喝温开水推拿前后局部注意保暖,可喝温开水 2 1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4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 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必要时备屏风备齐并检查用物,必要时备屏风 2 1 0 0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2分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6 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 操作者:修剪指甲,避免损伤患者皮肤2 0 0 0 未剪指甲扣2分 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按摩部位,注意保护隐私位,注意保护隐私 2 1 0 0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不充分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最高扣2分操作操作过程过程50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遵医嘱确定经络走向与腧穴部位遵医嘱确定经络走向与腧穴部位 10 8 6 4动作生硬扣4分;经络与穴位不准确扣2分/穴位,最高扣10分正确选择点、揉、按等手法正确选择点、揉、按等手法10 5 0 0 手法手法//每种不正确扣5分,最高扣10分 力量及摆动幅度均匀力量及摆动幅度均匀 10 5 0 0 力量不均匀扣5分;摆动幅度不均匀扣5分摆动频率均匀,时间符合要求摆动频率均匀,时间符合要求10 5 0 0 频率不符合要求扣5分;时间不符合要求扣5分 操作中询问患者对手法治疗的感受,及时调整手法及力度及时调整手法及力度 6 4 2 0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未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手法及力度扣2分/穴位,最高扣6分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操作后处置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 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伤、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 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 理论理论提问提问 10经穴推拿的常用推拿手法经穴推拿的常用推拿手法 5 3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经穴推拿的注意事项经穴推拿的注意事项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1 0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1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5 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史、是否妊娠4 3 3 2 2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敷药部位皮肤情况敷药部位皮肤情况 1 0 0 0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敷贴时间,取得患者配合间,取得患者配合4 3 3 2 2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 6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 2 1 1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4 3 3 2 2 1 1 少备一项扣少备一项扣1分;分;未检查一项扣未检查一项扣1分,分,最高扣最高扣4分环境与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 10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 2 1 1 0 0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1 1 0 0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保护隐私 6 4 4 2 2 0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2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过程敷药41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1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清洁局部皮肤,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清洁局部皮肤,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4 3 3 2 2 0 未清洁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未观察扣2分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或薄胶纸上,厚薄适中纸或薄胶纸上,厚薄适中12 12 8 8 8 4 4 0 棉质敷料大小不合适扣4分;摊药面积过大或过小或溢出棉质敷料外扣4分;药物过厚或过薄扣4分 将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避免药物溢出污染衣物溢出污染衣物 10 10 6 6 6 4 4 0 0 部位不准确扣部位不准确扣6分;药液外溢扣4分 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固定牢固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固定牢固 4 2 2 0 0 0未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扣2分;固定不牢固扣2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询问患者有无不适1 0 0 0 0 0 0 未询问扣未询问扣1分告知注意事项告知注意事项 2 1 1 0 0 0 0 未告知扣未告知扣2分;告知不全面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2 2 0 0 0 0 未安置体位扣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1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取药8 取下敷药,清洁皮肤取下敷药,清洁皮肤 2 1 1 0 0 0 0 未清洁扣未清洁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观察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4 2 2 0 0 0 0 未观察皮肤扣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扣2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 2 1 1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 操作后操作后 处置处置 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2 1 1 0 0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2 0 0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1 0 0 0 0 未记录扣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伤、询问患者感受6 4 4 2 2 0 0 一项不合格扣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 理论理论提问提问 10穴位敷贴的使用范围穴位敷贴的使用范围5 3 3 0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5 3 3 0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6 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是否妊娠4 3 2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热熨部位皮肤情况、对热的耐受程度热熨部位皮肤情况、对热的耐受程度 2 1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热熨前排空二便,取得患者配合热熨前排空二便,取得患者配合 4 3 2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 准备准备6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 2 1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4 3 2 1 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10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2 1 0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 暴露热熨部位,暴露热熨部位,用垫巾保护衣物,用垫巾保护衣物,用垫巾保护衣物,注意保注意保暖,保护隐私暖,保护隐私6 4 2 0未保护患者衣物扣2分;未注意保暖扣2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 48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将药物加热至6060~~7070℃备用℃备用℃备用 4 0 0 0 0 温度不符合要求扣温度不符合要求扣4分药熨部位涂少量凡士林药熨部位涂少量凡士林2 1 0 0 0 未涂抹扣未涂抹扣2分;涂抹不均匀扣1分 药熨温度应保持在50-6050-60℃,老人、婴幼℃,老人、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不宜超过5050℃℃2 0 0 0 0 温度不正确扣温度不正确扣2分推熨:力量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
中药湿热敷技术评分标准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
敷布的湿度适当。
5
湿热敷部位频频淋湿。
5
宣教
湿热敷完毕,清洁皮肤,交待注意事项。
3
操
作后整理合理 Nhomakorabea排体位、整理床单位。
3
14
清理用物。
3
评价
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3
洗手
记录
六步洗手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5
终末评价
湿热敷部位准确,操作熟练、轻柔,运
镊子2把、纱布,弯盘,必要时备中单、
屏风。
6
护士
洗手、戴口罩。
3
操
作
流
程
核对
体位
再次核对相关信息,明确湿热敷部位,
体位舒适合理。
5
48
定位
暴露湿热敷部位、保暖、遮挡。
5
湿敷
再次评估皮肤情况。
5
测试温度,将敷料浸于药液中。
5
拧干后敷于患处,敷料大小合适。
3
湿热敷时间、部位正确。
5
及时更换敷料或频频淋药液于敷料上,以保持湿度及温度。
中药湿热敷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成绩: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5
服装、鞋帽整洁,符合要求。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核对医嘱、执行单。
6
25
评估
核对:床号、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
评估患者,取得理解与配合。
评估环境。
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附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目录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1)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3)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4)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6)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7)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8)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9)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生姓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考生姓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生姓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中药硬膏热贴敷操作评分标准

15
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健康教育。
3
评价
1、体位是否合理。2、贴药部位,方法准确度。3、患者的感受。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全名。
2
技能熟练
运用贴药法正确,动作轻巧。
5
15
理论提问
理论回答正确全面。
10
合计
100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
中药硬膏热贴敷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着装端庄。
2
物品治疗盘,药物,弯盘,棉签,7 Nhomakorabea%酒精。
10
患者
核对姓名、年龄、诊断、介绍并解释,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注意保暖,遮挡。
4
体位适宜,充分暴露贴药部位。
4
操
作
流
程
清洁皮肤
1、揭去原贴药,方法正确,不增加患者的痛苦。
(如有原膏等)
2、以酒精棉签擦去原药迹。
3、观察皮肤情况。
10
35
准备药物
1、检查药膏完整
2、正确撕去贴纸
3、贴药部位准确,不污染他物。
15
贴药
温度掌握适当,松紧度适宜,位置正确。
10
操
作
后
整理
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
药熨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环境:整洁,温度、光线适宜,必要时屏风遮挡。
2
3
3
2
操
作
流
程
60分
1.再次核对医嘱,备齐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
2.取合适体位,暴露药熨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3.患处涂少量凡士林,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施力来回推熨。力量要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偏凉时,更换药袋。操作过程约15~30分钟,每日1~2次。
药熨法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
年月日考核组成员:
流程
考核评分标准
分值
评估
10分
1.核对医嘱。患者是否有感受寒凉史、外伤史、过敏史。.
2.女患者评估月经期、孕产史;外科腹痛者评估证候属性。
3.患者体质及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如皮肤有无炎症、破损及对知觉的敏感度。
4.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5.5.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心理状况。
2
2
2
2
2
准备
10分
1.护士: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鞋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治疗盘,药物,白酒或食醋,炒具,布袋2个,凡士林,棉签,大毛巾、弯盘,必要时备屏风。
3.药物:将药物用少许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置于锅中,用文火炒至60~70℃,装入布袋,用大毛巾保温。
4.药熨过程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5.药熨后擦净局部皮肤。。
6.整理床单位与用物,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7.洗手,记录。
8
8
12
8
6
中药热熨敷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10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5
评价
药熨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科室姓名
主考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环境
衣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士
遵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纱布或纸巾、烤箱或微波炉、弯盘、凡士林、棉签、屏风毛毯(必要时)、药包(根据疾病制定)、水温计、治疗巾或大毛巾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药熨的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药熨
再次核对药熨的部位。
5
35
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
5
药包温度适宜加热至(60-70℃)。
5药包在相应穴位处用力来回推来自;药熨的力度适宜均匀。5
药熨温度适宜,一般50-60℃,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不宜超过50℃。药熨时间15-30分钟/次,每日1-2次;部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品准备
开污物桶,(1分)洗手(1分)戴口罩(1分)。
3
治疗盘(1分)药物及器具(1分)凡士林(1分)棉签(1分),纱布袋2个(1分),大毛巾(1分),纱布或纸巾(1分),必要时备屏风(1分),毛毯(1分),温度计(1分),手消毒液(1分)。
11
操
作
流
程
药
熨
推腕带、床号、姓名、住院号)(1分)部位(1分)、药名(1分)、浓度(1分)时间(1分)、用法(1分)。
9
观察询问: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及情况(2分),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受(2分),有无不适(2分)
6
告知:药熨结束后,要卧床休息(1分),避风保暖(1分),多饮温开水(1分),饮食宜清淡(1分)。
4
药熨完毕:擦净局部皮肤(1分),协助患者衣着(1分),安排舒适体位(1分),注意保暖(1分)
4
查对医嘱:患者身份(床号、姓名、住院号)(1分)部位(1分)、用法(1分)、药名(1分)、时间(1分)。
7
患者准备:根据药熨部位取适宜体位(1分),充分暴露药熨部位(1分),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1分)。
3
根据医嘱将药物加热至60~70℃,备用(2分)
2
先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2分),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处(2分)用力顺时针或来回推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分),每次15~30分钟,力量要均匀(2分)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更换药袋或加温(1分)操作中注意保暖。
5
整理
整理床单位(1分)、整理用物(1分)。
2
盖污物桶(1分),洗手(1分)、摘口罩(1分)。
3
记录
填写中医技术操作单并签名(1分),记录治疗时间(1分)、部位(1分)温度(1分)及局部皮肤情况(1分)。
5
评价
药熨部位准确(1分)手法及时间合理(1分),皮肤情况(1分)患者感受(1分)操作准确(1分)目标达到的程度(1分)
7
评估
病室环境,温度适宜(1分)核对患者,解释(1分)介绍自己(1分)主要症状(1分),既往史(1分),过敏史(1分),是否妊娠(1分),对热及疼痛的耐受程度(1分),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1分)。
9
告知
中药热熨敷的作用(1分)及简单的操作方法(1分)出现红肿、丘疹、水泡等情况,及时告知护士(2分)热熨敷的时间(1分),取得患者配合(1分)嘱患者排空二便(1分)。
6
合计
100
注:1、理论回答正确、全面加5分。 2、烫伤皮肤扣10分
检查人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1分)举止端庄(1分)态度和蔼(1分)
3
服装、鞋、帽整洁。缺一项扣1分.修剪指甲(1分)。
4
操
作
前
准
备
核对医嘱
患者基本信息(1分)、诊断(1分)、临床症状(1分)既往史(1分)药熨部位(1分),时间(1分),用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