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十七年短篇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十七年短篇小说

第一节孙梨小说的中的战争与人

一、关于孙梨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小说家、散文家。孙梨小说以秀雅隽永、清新自然和散文化、诗化追求成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代表作,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二、《荷花淀》分析

(一)战争时期的非战争、非冲突构思

小说以另一角度理解战争和把握了战争,即题材非战争化,非冲突化,追求人物和情节的淡化,构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二)诗化的纯美境界

①景物的纯化②情节的淡化③情调的浪漫化

(三)人物形象的群像化特征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形象。

三、《山地回忆》分析

(一)散文化的叙事方式

小说采用倒叙的笔法,由故人相逢引起联想、回忆,进而引出根据地人民热爱和关心八路军的动人故事。

通过河边“争吵”、做袜子,贩枣、买织布机等生活片断,生动地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为纯朴、热情的“山地女孩子”唱了一曲优美的赞歌。

(二)先抑后扬的人物塑造技巧

作品塑造了一个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妞儿”,使其成为“山地女孩子的化身”。“妞儿”是个普通的农村女性,她一出场就责备“我”弄脏了河水,那挑衅的姿态,咄咄逼人的话语,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开朗、爽快、泼辣的个性。通过“争吵”到“硝烟”散尽,她性格的另一面又逐渐显露出来。“不穿袜子,脚不冷吗?”异峰突起,“我给你做”尽显真诚。一个外表伶牙俐齿、大胆泼辣,而内心火热真诚、纯真鲜亮的山地女孩,已活脱脱地站在读者面前。

通过“贩枣”得利,“妞儿”却提出了买织布机的要求,又从一个侧面写出她勤劳、质朴的美德。

孙梨说:“《山地回忆》里的女孩子,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当然,我在写她们的时候,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山地回忆〉的回忆》)

四、总结:孙梨小说中战争与人的新构架

1.淡化战争以抗拒战争的冷酷

2.强化和平以理顺人际关系

3.在对立中彰显人的价值

第二节女性视觉中的战争与人性——茹志鹃《百合花》分析

一、“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作品不是爱情故事,却让人感到了爱情一般的浪漫与美好,作者说《百合花》是一支“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作者选取的题材,决定了其中的一男二女不可能成为恋爱对象,故曰“没有爱情”。但作家把他们安置在不同的爱情年龄的阶梯上,让他们在互相接触与交往的过程中,由于碰撞、排斥、吸引而迸射出虽然不能导致婚姻,却能显示出人物美好情操的精神火花,从而唱出了一曲反映理想人际关系的优美而清新的“爱情牧歌”。

二、女性视界下的两大突破

1.突破了建国以来以宏大叙事为主的文学格局,给读者提供了细腻的微观叙事新格局。

2.突破了通常写作模式中的男性气质,给人以温柔细腻内向含蓄的阴柔之美。

三、明晰的情感流程图

作品在结构上以叙述人“我”为视角,采用交叉情感流动方式,展示了战争年代中最真实的人性。

1.在路上小通讯员的举止给“我”带来情感的变化

2.由借被子到离去,小通讯员的行动给“我”引起的情感变化

3.战斗开始前后“我”对小通讯员的牵挂

4.小通讯员的出现(牺牲)激起新媳妇的情感涟漪

四、小说人物具有不同寻常的人格力量

1.小通讯员形象——天真憨厚、纯朴可爱的年轻战士

他是一个19岁的农村小青年,诚挚、纯朴,尚未脱尽稚气。他接触女性极为拘束,但却不幸陷于两位年轻美丽的女性中间。这是一个带有抒情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他的手足无措和难以抑制的兴奋,似乎都与一个英雄的品格无关,但作者却反复表现他的这一性格特征,散发出平常亲切的日常气息。他一路上的行为举止、借被子的冲突都能展示其淳朴、羞涩、腼腆、憨直、关心体贴别人的一面,关键时候的舍己救人,又体现出勇敢无畏、大义凛然的一面,直至为掩护他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最后,一个平凡普通的年轻战士形象得以升华,其崇高的心灵震撼了读者。

2.新媳妇形象——美丽娴静、善良多情的农村少妇,幸福漩涡中的美神

她“是一位特殊情况下特殊性格的新娘子”。她单纯、善良、深明大义,为革命战争借出了自己珍爱的唯一嫁妆——新被子。对子弟兵怀有最真挚的感情。小说通过借被的细节把她与小通讯员之间的心理与情感的微妙变化和纠葛蒙上了轻喜剧的色彩,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充满生活的情趣,收到了很好的美学效果。通过她还反衬了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小通讯员。小通讯员的牺牲,让她既惊

讶又愧疚,为他揩拭身子、缝补破洞、毅然献出象征洁白无瑕的百合花被子,一个感情丰富,心灵纯朴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五、“百合花”在作品中的作用

“百合花”在作品中是一个象征性器物,她代表了纯洁和庄严。她既是作品的篇目,也成为了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纽带。小说围绕百合花被子的借与不借、把袜子辅在何处和毅然献出给英雄送行,把新媳妇与小通讯员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美都展露无遗。因此,百合花是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优美品格的象征,以此作为篇目让小说主题有了形象化的表达,意蕴深刻。

第六节满储着温情的人性赞歌——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分析一、关于路翎

路翎(1923—1994),中国现当著名作家。路翎是一个洋溢着艺术天才的作家,17岁就闯入文坛,未满20岁就进入创作高峰。1944年创作了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评论家邵荃麟认为“在中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中放射出一道鲜明的光彩”。1945年发表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成为七月派作家中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创作,善于揭示社会的复杂内涵,描写人物心理的多层性,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建国写作了以《人民万岁》为代表的众多剧本和《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小说。1955年由于受到胡风冤案的株连遭逮捕判刑。1975年出狱。1980年评反,恢复工作。

作为“七月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在文学观方面路翎与胡风走得很近,胡风曾说:“别人都说路翎的文艺创作,受我的文艺理论的影响,岂不知我的文艺理论,正有不少地方受路翎文艺创作的影响呢,正是从他的创作中,形成了我的一些理论观点。” 到底是胡风的理论启发了路翎的创作,还是路翎的创作启发了胡风的理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我们可以说,路翎的小说创作与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的创伤”的理论是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的。所谓“主观战斗精神”,一方面是指,创作过程必须是作家本人和现实生活的肉搏过程,是作家本人用真实的爱憎去深入观察并反映生活的过程,反对客观主义和公式主义。另一方面是指,作家要发扬主体性,要把个性解放的命题贯彻到文学创作中。

二、战争题材的非主流意识

建国初,军事战争题材的小说一度成为主流,路翎《洼地上的“战役”》中所传达的那种既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成分,又对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歌颂,对人道主义、人性、和平的执著守望,展现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纯洁和崇高的感情,在普遍忽视体察人物的情感世界,一味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的创作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