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国现当代文学年小说与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目

14.《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 16.《茶馆》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 18.《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19.《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台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阿城的小说:《棋王》 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 路遥的小说:《人生》 张承志的小说:《心灵史》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 贾平凹的小说:《废都》 史铁声的散文:《我与地坛》 余华的小说:《活着》 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王朔的小说:《顽主》等 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
主要参考书
A、教材: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 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 社。 3、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 育出版社。 4、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人 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B、综合参考书: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5年7月。 2 、 司 马 长 风 : 《 中 国 新 文 学 史 》, 昭 明 出 版 社,1980年4月。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 出版社,1995年。 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人民出 版社,1998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单选题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
A.鲁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正确答案: C2.收入()中的《补天》《理水》《非攻》等八篇作品,都是改写神话和历史题材的。
A.《故事新编》B.《山海经》C.《祝福》D.《鲁迅全集》正确答案: A3.()于1921年成立,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文学社团。
A.文学研究会B.新潮社C.青年杂志社D.创造社正确答案: A4.1921年郭沫若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
A.《创造月刊》B.《创造季刊》C.《新创造》D.《新文学》正确答案: B5.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A.《湖上散记》B.《屐痕处处》C.《西湖漫拾》D.《漂泊杂记》正确答案: B6.《画梦录》是囚禁在自我世界中的()在纸上创造的一个精致丰富的文本世界。
A.何其芳B.林语堂C.丰子恺D.朱自清正确答案: A7.代表着田汉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作品是创作于1929年的()。
A.《获虎之夜》B.《咖啡店之一夜》C.《名优之死》D.《梵峨嶙和蔷薇》正确答案: C8.()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也代表了当时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A.《女神》B.《屈原》C.《碧血花》D.《海国英雄》正确答案: B9.()与艾芜的名字常连在一起,他们是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班同学,创作上同时起步,友谊终身,同年生同年死。
A.张天翼B.将光慈C.茅盾D.沙汀正确答案: D10.“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柏子的水手与辰河岸边一个做娼妇的女人之间男欢女爱的故事。
”此小说出自沈从文的()A.《柏子》B.《边城》C.《萧萧》D.《月下小景》正确答案: A11.1929年,《小说月报》发表了茅盾的三个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组成了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

三、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 的文学及其它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 同丰富了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
乡土叙述体:
东北作家群:萧红《呼兰河传》萧军
2024/3/12
小说由于其表现手法的多样、表现范围的 广阔成为文学的主要体裁。
鲁迅《狂人日记》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而 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近代所产生 的文学改良,它所带来的是文学观念、内 容形式上的全方位的革新。
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 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 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 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共识。
注,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上升。 市场经济对文学的潜在影响开始凸显。
(商品文学、官方文学、纯文学)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王朔《动物凶猛》
《十八岁出门远行》 苏童《米》,《妻妾成群》 格非 短篇小说《欲望的旗
陈忠实《白鹿原》 毕飞宇《青衣》
帜》
史铁生《命若琴弦》
阿城 《棋王》
王小波 《青铜时代》
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 主义思想,充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在语言和形式上,摒弃了文言文和僵化的 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文写作,并广泛吸 收了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手法。
第二个十年(1927-1937):“革命文学”
一、“五四”所开启的相对自由的思想氛 围消失,文学主潮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得 空前政治化;
2024/3/12
由于中国现代性不是自然发生而是被迫反应,这 种创伤经验使中国现代性同时面对反抗传统的难 堪与质疑西方的尴尬。西方现代性无力为中国现 代性提供一个完整体系而是在知识和价值之间充 满了巨大裂痕,这就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 代性具有两面性:中国文学现代性一直企图以断 裂方式展开:“文学革命”率先触发由传统向现 代的激变,“革命文学”更以激进方式为一个阶 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鸣锣开道,“社会 主义文学”成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强有力的意识 形态,文革中大字报铺天盖地淹没冤死者与惨死 者的尸体,改革文学又为改革摇旗呐喊20世纪中 国文学的现代性始终在激进中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
-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19部,《中国小说史略》。
- 巴金:《寒夜》《随想录》《憩园》《鸟的天堂》《家春》《秋》《海行杂记》《长生塔》。
- 茅盾:《春蚕》《创造》《白杨礼赞》《林家铺子》《子夜》《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
- 老舍:《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茶馆》《断魂枪》《正红旗下》《离婚》短篇《月牙儿》。
- 沈从文:《边城》《长河》(短篇《三三》《潇潇》《丈夫》《神巫之爱》《湘行散记》《长河》《虎雏》《柏子》《菜园》《月下小景》《新与旧》《灯》《龙朱》《绅士的太太》《八骏图》《媚金豹子与那羊》《石子船》)《从文自传》《古人的文化》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
- 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
-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文史类专业课复习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1917年2月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最初的理论倡导。
1918年5月,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括小说。
胡适的《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成为最早的白话新诗集。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创作有《呐喊》和《彷徨》、《故事新编》三部短篇小说集,收入《狂人日记》、《药》、《阿Q 正传》、《祝福》、《伤逝》、《奔月》等33篇短篇小说,鲁迅还写了两本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16部杂文集,两部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和50余首旧体诗。
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又名鼎堂。
“五四”新文化时期,他创作了《女神》,《前茅》等多部新诗集,还写了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
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多部历史剧。
1949年后,又写《蔡文姬》、《武则天》等剧作和一些新诗。
他在考古和古文字研究方面也有诸多贡献。
1921年1月,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在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倡导下成立,坚持“为人生”的创作方法。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子夜》,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以及长篇小说《腐蚀》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1981年底去世时,留下遗愿用稿费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李甘,安尧棠,他创作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爱情三部》(包括雾、雨、电),《寒芾》,《憩园》,《第四病室》等。
1978年后,写出了散文集《随想录》(包括话集,病中集等),鲁迅称为“一个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中国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老舍是北京的满族人。
原名舒庆春,字会舍。
他以前写出了《猫城记》、《骆驼样子》、《月牙儿》《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等小说,1950年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剧本,被誉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中国文学作品,涵盖了各个时期和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国际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一、小说类代表作品:1.《红楼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而成。
作品通过展示贾宝玉一家的生活和情感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政治腐败、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以及家族衰败的命运,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2.《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的苦难生活,呈现了战争、饥荒、家庭的痛苦,并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部小说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反思。
3.《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另一部代表作品,讲述了农村人民为生存而卖血的故事。
作品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揭示了中国农村的贫困现实,并对人性的尊严和人类的尊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二、诗歌类代表作品:1.白居易的《长恨歌》: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描绘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以其优美的词藻和动人的情感而闻名。
2.北岛的《泥石流》:北岛是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
《泥石流》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困境和无奈,反映了人们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焦虑和迷茫。
3.舒婷的《雨巷》: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大都写实而富有感情。
《雨巷》通过描绘一个雨天的巷子,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追忆,给读者带来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三、散文类代表作品:1.鲁迅的《狂人日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压迫与盛衰的真相,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2.余秋雨的《桐华烟雨》:这是余秋雨的代表作品之一,集合了他的散文创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下)必读作品阅读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下)必读作品阅读指导(共81篇)5月1日李平鲁迅小说散文五篇1.《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
全文由文言小序和13节正文组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
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
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
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
《狂人日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说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的日记体结构和病态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冲破了传统的思想和手法,用现实主义来表现写实成分,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而用象征主义来表现潜藏的寓意,构成了小说的灵魂。
《狂人日记》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基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我以为,除了要注意鲁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即对‚吃人‛(包括‚被吃‛)这个循环的食物链的发现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结构上的反讽性。
这种反讽性表现为作品开端部分的‚识‛作为全文的真正结尾,表明了狂人此时‚病愈‛——也就是不再疯狂,重新回到‚大众‛的队伍中了,因此,‚到某地候补‛去了。
这意味着狂人反抗的失败和倒退,意味着日记里所有的‚吃人的人‛正夹道欢迎狂人回归到传统的队伍中。
这与日记的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希望的呐喊构成了一种消解。
联想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谈到的钱玄同来规劝自己从绍兴会馆里走出,寄托于醒转来的人们起来打破‚铁屋子‛,和自己答应‚听将令‛,并‚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的‚对希望的承诺‛,鲁迅这篇小说乃至于他整个人文精神的起点和创作姿态实际上是‚绝望‛的。
但绝望并没有使鲁迅走向虚无,而是更加绝决地战斗,表现出鲁迅式的韧性精神。
联系到当代小说的创作,不妨可以读点残雪和余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中国现当代⽂学必读书⽬清单中国现当代⽂学必读书⽬清单鲁迅(周树⼈):⼩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诗)集:《野草》《朝花⼣拾》冰⼼(谢婉莹):《斯⼈独憔悴》叶圣陶(叶绍钧):《这也是⼀个⼈?》《潘先⽣在灾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李太太的头发》《英⽂教授》王统照:《沉思》《微笑》王鲁彦:《柚⼦》《菊英的出嫁》彭家煌:《怂恿》台静农:《拜堂》许钦⽂:《⿐涕阿⼆》蹇先艾:《⽔葬》许杰:《惨雾》郁达夫:《沉沦》《茑萝⾏》《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迷⽺》《南迁》庐隐:中篇⼩说《海滨故⼈》冯⽂炳(废名):《⽵林的故事》许地⼭(落花⽣):《命命鸟》《缀⽹劳蛛》《春桃》散⽂集:《空⼭灵⾬》以及诗⽂名篇《落花⽣》⽥汉(戏剧):《梵峨岭与蔷薇》《苏州夜话》《名优之死》《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南归》《放下你的鞭⼦》丁西林(戏剧):《⼀只马蜂》《压迫》《酒后》《北平的空⽓》《三块钱国币》茅盾(沈雁冰):蚀的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霜叶红于⼆⽉花》《腐蚀》⽼舍(舒庆春):长篇⼩说:《⽼张的哲学》《赵⼦⽈》《⼆马》《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天赐传》《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传体未完成)中篇⼩说:《我这⼀辈⼦》《⽆名⾼地有了名》短篇⼩说:《断魂枪》《⽉⽛⼉》《柳家⼤院》《微神》话剧:《⽅珍珠》《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全家福》《宝船》巴⾦(李尧棠):长篇⼩说:《灭亡》《新⽣》爱情三部曲:《雾》《⾬》《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中篇⼩说:《砂丁》《雪》《憩园》短篇⼩说集:《光明集》《将军集》散⽂集:《随想录》沈从⽂:《朱龙》《旅店及其他》《⽯⼦船》《虎雏》《阿⿊⼩史》《⽉下⼩景》《如蕤集》《⼋骏图》《从⽂⼩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凤集》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萧萧》《柏⼦》《丈夫》《三三》散⽂:《从⽂⾃传》《记丁玲》《湘西散记》《湘西》张恨⽔:《⾦粉世家》《啼笑因缘》曹禺(万家宝)(戏剧):《雷⾬》《⽇出》《原野》《北京⼈》《家》赵树理:长篇⼩说:《三⾥湾》中篇⼩说:《⼩⼆⿊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邪不压正》短篇⼩说:《地板》《福贵》《孟祥英翻⾝》《传家宝》《登记》《“锻炼锻炼”》《实⼲家潘永福》柳青:《种⾕记》《铜墙铁壁》《创业史》(两部)浩然:《喜鹊登枝》《艳阳天》沙汀:《淘⾦记》萧红:《呼兰河传》林语堂:《京华烟云》冯⾄:《伍⼦胥》丁玲:《太阳照在桑⼲河上》路翎:《财主底⼥⼉们》张爱玲:《⾦锁记》徐訏:《风萧萧》钱钟书:《围城》周⽴波:长篇⼩说:《暴风骤⾬》《铁⽔奔流》《⼭乡巨变》短篇⼩说集:《⽲场上》《⼭那⾯⼈家》(同名短篇⼩说)孙犁:《荷花淀》《铁⽊前传》(中篇)《风云初记》(长篇)王蒙:中短篇⼩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布礼》《春之声》《蝴蝶》《杂⾊》《在伊犁》长篇⼩说:《活动变⼈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青狐》杜鹏程:《保卫延安》刘知侠:《铁道游击队》吴强:《红⽇》曲波:《林海雪原》罗⼴斌、杨益⾔、刘德彬:《在烈⽕中永⽣》(⾰命回忆录)《红岩》(长篇⼩说)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第四种剧本代表:岳野:《同⽢共苦》海默:《洞箫横吹》杨履⽅:《布⾕鸟⼜叫了》地下写作:赵振开(北岛):《波动》靳凡:《公开的情书》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刘⼼武:《班主任》《伤痕》⾼晓声:《李顺⼤造屋》《“漏⽃户”主》《陈奂⽣上城》《陈奂⽣转业》《陈奂⽣包产》《陈奂⽣出国》汪曾祺:《受戒》《⼤淖记事》陆⽂夫:《⼩巷深处》《献⾝》《⼩贩世家》《唐巧娣翻⾝》《美⾷家》路遥:《⼈⽣》《平凡的世界》(三部)阿城:《棋王》王安忆:《⼩鲍庄》《长恨歌》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词典》张炜:《古船》《九⽉寓⾔》张承志:《北⽅的河》《⾦牧场》莫⾔:《透明的红萝⼘》《红⾼粱家族》《檀⾹刑》《丰乳肥臀》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错误》余华:《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古典爱情》《活着》《许三观卖⾎记》刘索拉:《你别⽆选择》《蓝天绿海》残雪:《⼭上的⼩屋》王朔:《橡⽪⼈》《顽主》《看上去很美》“新写实”:池莉:《烦恼⼈⽣》《⽣活秀》⽅⽅:《风景》《桃花灿烂》刘震云:《⼀地鸡⽑》《官场》刘恒:《狗⽇的粮⾷》《伏羲伏羲》陈忠实:《⽩⿅原》王⼩波:《黄⾦时代》《我的阴阳两界》《⾰命时期的爱情》铁凝:《玫瑰门》《⽆⾬之城》《⼤浴⼥》⼥性⽂学:陈染:《私⼈⽣活》林⽩:《回廊之椅》徐⼩斌:《双鱼星座》张洁:《从森林⾥来的孩⼦》《沉重的翅膀》《⽆字》阿来:《尘埃落定》《空⼭》毕飞宇:短篇⼩说:《是谁知深夜说话》《哺乳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这部作品的第一、二卷于一九五八年和一九六二年相继问世。第 一部以相当充分的篇幅描写了解放初期上海滩上以徐义德、朱延年为 代表的一群工商业资本家向无产阶级发起的猖狂进攻。他们自恃有外 国政治、经济势力作靠山,阴谋策划抽逃资金,构筑好上海、香港、 纽约三道防线,准备与无产阶级作最后的较量。
• 《乘风破浪》(草明) • 《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
周而复(1914--2004),原名 周祖式。安徽 旌德人。1938 年毕业于上海 光华大学英国 文学系。
干预生活
• • • •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 《田野落霞》(刘绍棠) 《改选》(李国文) 《灰色的帆蓬》(李准)
人情人性
• • • • • 《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 《在悬崖上》(邓友梅) 《红豆》(宗璞) 《小巷深处》(陆文夫) 《达吉和她的父亲》(高缨)
第二节
《保卫延安》、《红日》和《林海雪原》
——英雄史诗的追求与乐观英雄主义基调的确立
( ) 作 家 吴 强
↓
(↑)1979年杜鹏程摄于西安东木头市
↗革命战争历史题材——《保卫延安》、《红日》 中国当代文学的红色经典 →革命成长主题叙事 ——《青春之歌》、《红旗谱》 ↘革命斗争题材 ——《红岩》、《小城春秋》
《 青 春 剧 之 照 歌 》
《 青 杨 与 春 沫 之 歌 》
(←)作家出版社1958年1月出版
三、 本时期小说的取材
(一)历史 (二)现实
(一)革命历史题材
民主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 其它历史
革命历史
革命历史题材
《小城春秋》(高云览) 《青春之歌》(杨沫) 《三家巷》(欧阳山) 《红旗谱》(梁斌) 《党费》(王愿坚) 《七根火柴》(王愿坚)
1、民主革命
(一)革命历史题材
2、抗日战争 《风云初记》(孙犁) 《铁道游击队》(知侠) 《敌后武工队》(冯志) 《野火春风斗古城》 《苦菜花》(冯德英)
(↑)作家曲波
《 林 海 雪 原 》
新 旧 剧 照
样板戏 《智取威虎山》
编剧:上海京剧团集体创作 主演:童祥苓、沈金波等
与西方战争题材小说比较
西方: 反思心理、战争的残暴、非人 道、荒诞 • 我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 • 原因:1、胜利的自豪感 • 2、补足文学史 空白的愿望 • 3、以历史斗争激发建设热情
新的婚姻家庭观 农业合作化 工业建设 干预生活 人情人性
现实题材
新的婚姻家庭观
• 《登记》(赵树理) • 《结婚》 (马烽) • 《新事新办》 《强扭的瓜不甜》 (谷峪)
农业合作化
• 《不能走那条路》李准
写翻身贫农宋老定想买地的作品,除了在《人民日报》等全 国四、五十个报刊转载外,还被改编成话剧、梆子、坠子、 连环画等,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对推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 开展,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一、关于“英雄史诗”
—— 文学作品既要有史的价值,又要有诗的造诣,全面 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杜甫诗被称为“诗史”,即“善陈 时事,律切情深”, 杜诗《兵车行》、“三吏”、“三别”、 《哀王孙》、《悲陈陶》、《洗兵马》、《喜闻官军已临贼 境二十韵》就构成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的精神风貌,表现 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黑格尔认为,史诗叙述的是全民族的大事,它的史诗力 量的根源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一般来说,战争情境 中的冲突提供史诗最适合的史诗情境。
• 《三里湾》(1955)
第一部以农业合作化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 《山乡巨变》
出现了较明显的矛盾冲突。
• 《创业史》
阶级阵线分明,两种思想、道路、阶级。
周立波 (1908--1979) 原名周绍 仪,湖南 益阳人。
工业建设
• 《铁水奔流》(周立波) • 《百炼成钢》(艾芜)
1957年出版,小说以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背景,描写了某 炼钢厂在恢复和扩建过程中既炼钢又炼人的故事。热情歌颂了以秦德 贵为代表的先的道德气息 • 杨子荣刀劈蝴蝶迷的场面: “蝴蝶迷看刀!”随着喊声,蝴蝶迷从右肩到胯下 , 活活地劈成两片,肝肠五脏臭烘烘地流了满地。 • 土匪刀劈老百姓的一个场面: 程小武的新媳妇 , 几次扑了上去 , 都被蝴蝶迷抓 着头发甩回来。她再也忍不住胸中的仇恨,便拼 命地扑向蝴蝶迷,双手一抓,把蝴蝶迷的大长脸, 抓了十个血指印。她正要再掐那女妖的脖子,不 幸却被许福抓住了她的乱发,抽出了战刀剖开了 她的肚子。她那坚贞的肝胆坠地了……
• 大战四方台
座山雕
• 座山雕坐在正中的一把粗糙的大椅子上, 上面垫着一张虎皮。他那光秃秃的大脑 袋,像个大球胆一样,反射着像啤酒瓶子一 样的亮光。一个尖尖的鹰嘴鼻子,鼻尖快 要触到上嘴唇。下嘴巴蓄着一撮四寸多 长的山羊胡子,穿一身宽宽大大的貂皮袄。 他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大条山,条山上画 着一只老鹰,振翘着双翅,单腿独立,爪下 抓着那块峰顶的巨石,野凶凶地俯视着山 下。
3、塑造典型英雄人物——十七年文学创造英雄人物的范例
《保卫延安》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形象——从惨 烈的战争、残酷的环境和生死考验的战火中锻造出来的人物, 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其特征是:a.“钢铁战士”, 无所畏惧、勇猛顽强,表现人民解放军有压倒一切敌人的气 概;b.“集体主义的英雄”,永远和自己的战斗集体联系在一 起,个体的生命价值溶解于集体的胜利之中;c.在战斗中成 长的英雄。 《红日》中的英雄人物塑造同样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 造原则,基本特征、基调一致。但有更丰富的揭示—— 其一,从军一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的人物群像:军长沈 振新、副军长梁波、团长刘胜、连长石东根、班长秦守本、 机要员姚月琴; 其二,注意对人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身份的揭示。刘胜 团长对知识分子的偏见;石东根胜利后的醉酒纵马,带着农 民出身的性格弱点。
五虎将
• 忠勇双全的少剑波 • 骁勇威猛刘勋苍 • 百战百胜的杨子荣 • 身怀绝技的栾超家 • 忠厚老实的“长腿”孙达得。
《林海雪原》的情节
• 智取威虎山:抓住了‚一撮毛‛ 、搜
到‚先遣图‛,杨子荣假扮胡彪,舌 战小炉匠—栾平,活捉座山雕 • 绥芬草甸大周旋:侯殿坤和谢文东偷袭 夹皮沟,苦练滑雪技术,神枪手姜青 山和猎犬赛虎,调虎离山计,逃向长 白山方向,滨绥路埋伏
第三节
《青春之歌》与革命成长叙事
一、关于成长叙事 用叙事的方式来表现人的成长“母题” 是西方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于18世 纪的德国。其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 发展,意味着人物从某个设定的点上的水 平向某种理方向的提高,人物是动态的, 时间注入人的性格发展中。 《青春之歌》是以成长的方式来表现 革命的成长。
第三章
17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十七年小说创作的风貌与特征
一、文学的抒情时代,歌颂的表达方式
A.语境:这是一个在废墟上重新建立的国家,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 时代;1840年对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是一个不可忘记的历史记忆;新中国给 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B.革命浪漫的情绪:对历史的辉煌史绩采取抒情的歌颂方式。——这 种歌颂既是一种艺术手段,也代表了一种政治态度、道德行为,三者中, 最重要的是政治态度。 主题 —— 歌颂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歌颂共产党、人民领袖;歌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思想揭示——单一的文学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于社会主 题的揭示,不思考人生、生命、人性等人的文学主题。 艺术风尚——明朗雄奇,抒豪情、寄壮志的浪漫英雄主义(从气势上睥 睨前代)。 ——“政治第一性”的原则改造扭曲了作家的生活发现,逼使个人话语向 国家话语转换,留下了意识形态改造规定个人的抒情话语的痕迹。 ¤ 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与茅盾《子夜》的艺术处理方式。 ¤ 梁斌《红旗谱》对‚复仇‛母题的改造。
4、反面人物的描写——
《保》反面人物(敌对人物的形象)简单化,漫画化。 《红》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漫画化手法。敌74师师长张灵 甫具有国民党军第一主义“天之骄子”的性格,刚愎自用、 骄横狂妄,虽对孤军作战内心恐慌,危急中却又沉着干练。
5、揭示战争的决定因素,强化了当代文学的政治功能
①揭示毛泽东思想和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用描写战争 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 ②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 任何敌人所压倒”,在“二元对立”的战争思维模式确立中, 淡化消除了人物自我灵魂的搏斗过程。
二、人物
十七年文学创作中人物的特征——
1、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代替了普通人的形象 文学史人物:神 → 英雄 → 人 ↓ ↓ ↓ 古希腊神话 中世纪传奇 现实主义文学 荷马史诗 骑士文学 狄更斯、巴尔扎克等 ——十七年文学塑造的是阶级的英雄,代表了国家意志的理想与期待。 2、有形的现实追求遮敝了无形的精神揭示 3、英雄人物的完美化与美学实用性 A .英雄人物的定型化倾向:阶级身份贫穷、革命要求强烈,有良 好的道德品质,忠诚、坚贞、无畏、刚强、朴素、大公无私。 B .对英雄的理解塑造,体现一种绝对的观念,尽使英雄人物完美 化、极端化 C.“歌颂”表达方式的特点 诗歌——比兴 散文——“杨朔模式” 小说——大团圆模式、单一的时序顺进的叙事方式
2、战争叙事的差异
《红日》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了中国 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故事。三个大的战役、一个军的 行动;叙事中心是以一支“常胜英雄军”与一支王牌军 之间的对立角逐展开大规模战役的描绘。 《保卫延安》追求史诗、宏大图景,其主线是周大 勇连队脱离大部队之后的孤军作战,出现诸多传奇情节 (沙漠迷路、打粮站等) 叙事的节奏上,《保卫延安》更强调“打”,从一 个战斗转向另一个战斗,显得极其激烈,视野集中于战 场。 《红日》视野比较开阔,战争叙事有张有弛,从军师 团到连排班,从军队到地方,前方与后方,战场与医院, 战争与和平、爱情,有较生动的结构安排。
三、《林海雪原》——革命传奇
描写一支智勇精悍的小分队剿灭东北土匪的斗争,一场 特殊军队所进行的一场特殊战斗。利用民族文学的传奇因素 表现战争,属革命传奇类小说。这一类小说还有《铁道游击 队》、《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