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名词解释:
1、 市场风险:
指未来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影响。
2、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3、 风险管理:
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决定如何对待并规划项目风险的管理活动。
4、 风险监管:
解释一:风险监管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与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解释二:指监管当局根据对银行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确保银行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来鉴别、衡量、监测及控制风险的监管方法。
5、 金融风险文化:
指今金融机构成员面对风险时的共同的态度、价值观和实务操作程序的组合。
6、 流动性负债:
指在一份资产负债表中,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
7、 监管评级:
指银行业监管机构根据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其他渠道获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对该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资产质量、经营管理状况、盈利能力、流动性及市场风险敏感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定量分析及定性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该机构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的方法和过程。
8、 风险留存:

9、 风险容忍度:
是指风险容忍度是指在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差异的可接受程度,是企业在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定的对相关目标实现过程中所出现差异的可容忍限度。
10、项目融资:
是指以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抵押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活动。
二、 简答:
1、 金融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有哪些意义?
答:A.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 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银行的盈利必须通过承担风险才能获得,存贷利差的获得必须要承担贷款资金收不回和存款资金到期必须支付这样一种风险。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B.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中,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导致倒闭、被政府接管的不乏其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是关乎到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C.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核心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它的稳健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奉行审慎经营原则,而且要求金融监管当局必须将风险管理放在监管工作的首位。把风险管理作为金

融监管的核心,这种强调风险管理的理念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资本负债管理的区别?
金融机构推行的风险管理和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
1、管理层面不同。
资产负债管理强调从整体出发,在机构层面对所有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综合管理。而风险管理贯穿于所有的活动中,既考虑具体业务,也考虑机构整体。
2、管理目标不同。
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风险管理目标则是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通过风险管理来提高经营能力,把风险、收益与增长联系了 起来。
3、管理对象不同。
资产负债管理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来完成的,而风险管理并不局限于资产负债表项目,随着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表外 项目已变成了双刃剑,一方面成为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成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
4、管理内容不同。
资产管理重点关注的是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而风险管理覆盖了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在内的所有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根据管理主体不同可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3、 影响风险容忍度的因素?

4、 信用风险特征有哪些?
A.风险的潜在性。很多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明知还不起也要借,这种高负债造成了企业的低效益,潜在的风险也就与日俱增。
B.风险的长期性。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C.风险的破坏性。不良资产形成以后,如果企业本着合作的态度,双方的损失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
D.控制的艰巨性。当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措施,都具滞后性,这与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有关,同时还与银行信贷风险预测机制、转移机制、控制机制没有完全统一有关。

5、简评Z评分模型:

6、将金融工程理论应用于风险管理存在哪些局限性?
(一) 模型假设条件的理想化导致估计无效
金融工程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如CAPM模型、投资组合理论、APT 模型、期权定价模型、市场效率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都是以理想的均衡市场为假设条件的。这就难免会与现实不符。投资者并不都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对于获取非零的利润并不满足,却甘冒一定风险获取利润。
(二) 无法有效回避不确定性的变化
金融工程的技术和模型是建立在数理基础之上的,在理论研究和具体运用中,都离不开严密的数理推理和精确计算。但是,总是充满了种种难以确定的变化。
(三)

衍生金融工具有可能进一步增加风险
金融工具一旦被频繁地用来投机而不是保值,则会带来极大的风险,这主要来自金融工程工具的主体—衍生金融工具的灵活性和杠杆性。金融工程以基础性金融工具为基础通过各种手段创造出衍生金融工具,然后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新的衍生金融工具。
(四) 对决策过程缺乏足够的重视
金融工程理论虽然在分析金融风险、进行金融创新与组合,从而提出最优解决方案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却像经济学一样重视演绎而忽视了决策过程,导致了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反应不一,其观点和行为有较大的差别。
(五) 对历史数据的依赖影响了其预测技术的准确性
数据越多,一般来说获得的精度越高。但是,过于久远的历史数据对于预测未来可能不起作用。以历史预测未来存在其内在的不可靠性。

三、 论述:
(一)请阐述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方法的措施。
 答: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时,就会形成实质性的利率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资产负债匹配风险。2.客户选择权风险。3.利率结构风险。4.管理体制风险。
5.利率决策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对策
1、加快商业银行综合改革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缺少灵活的运行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缺乏核心的企业文化,加上严厉的制度约束,基层行难以充分调动积极性,难以提供高水平的综合金融服务,缺乏核心竞争力。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快速多变的经营环境及加入WTO后随之而来的国际银行业的高水平竞争,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自身改革,整合内部资源,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全面成本管理,压缩成本总量,合理确定成本结构,量化各项业务单笔成本,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整合机构设置,再造业务流程,健全经营机制。?
2、建立提高资本充足率,迅速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机制
银行资本金是决定其经营实力和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入WTO后,国有银行作为国家经济的主体,其经营也将全部市场化,包括利率市场化经营的成败直接涉及到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的走向是难以预测的,资本充足率的高低代表着银行应付金融风险能力的强弱。为有足够能力抵御市场化经营所带来的风险,国有银行必须及早解决资本金的补充问题。它不仅是保证国有银行正常经营活动,应付偶发性“挤提”的需要,而且是维护存款人正当利益和公众对银行信心的需要。因此,必须尽快使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达到《巴赛尔资本协议》的要求。?增补资本金最快的快捷方式:一是

发行次级资本债券,对国内外发行来补充次级资本;二是上市筹资,增资扩股,在国家控股的基础上,在国内或国外资本市场上向公众和机构投资者募集,实现所有权多元化,使(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为股份制银行。总之,银行应从多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
3、建立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已经成为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总行设立专门的利率决策机构,一般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资产负债管理部门承担着日常利率管理职能。就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并且逐步向境外延伸,分支机构所处环境千差万别,经营管理水平有高有低,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建立“统一决策、两级管理、合理授权”的利率管理体系。统一决策是指总体利率政策、原则、基本利率和内部资金定价等由总行资产负债委员会统一制定,形成全行利率管理的基础框架;两级管理是在总行和一级分行建立两级利率管理机构,一级分行管理机构在总行授权范围内针对辖内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利率管理实施方案,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具体管理部门承担利率决策和管理职能;合理授权是指利率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根据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客户结构给予基层行一定的浮动权限,结合客户的综合贡献度确定适用利率。
4、建立先进的利率信息系统
利率信息系统包括利率预测系统和利率风险分析评价系统。科学准确的利率预测是商业银行正确决策的依据。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利率预测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一系列宏观指针的变化来预测利率变动方向、利率变动幅度和利率变动转折点。西方商业银行在利用科技手段把经济学方法转换成数学模型进行利率预测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国有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充分考虑国内与国际环境的显著差异,建立起适合自身需要的利率预测模型,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利率风险分析评价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利率风险进行分析和量化。西方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利率风险分析模型是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科技化水平的提高,实施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对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动态监测,预测未来缺口变化趋势和某一时点的缺口状况已基本具备条件。以工商银行为例,应当依托综合业务系统对利率风险进行动态的或实时的缺口管理,以达到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在动态中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有效防范结构风险和基差风险。

利率风险的量化可以采用在险价值法。这是一种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来评价风险的方法。在险价值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在特定的时间区间内的最大期望损失,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确定可接受的最大风险值。置信水平的选择应该让使用者能够对估算进行正常的判断。目标期间的选择应考虑将监督成本与潜在收益进行权衡。商业银行交易非常频繁,选择的目标期间通常为一天,这样便于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
5、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体系
利率市场化使产品定价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定价过高会使商业银行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定价太低可能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金融机构有效配置资源参与竞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定价覆盖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类金融产品,同时涉及对各类资产的配置和管理,商业银行应从传统的信贷定价模式中跳出来,主动加强对金融资产风险度及盈利能力的分析与研究,为合理定价与有效配置资产奠定基础。目前,商业银行应成立利率定价委员会,确定每一时期的利率定位和利率政策,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建立以效益为中心,高效协作的产品定价机制。
6、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人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90%的业务仍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其经营收人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的弊端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及之后,商业银行所承受的利率风险将很大。况且,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不发达,也使商业银行缺乏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外资银行就特别注重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中间业务。从已进人中国的外资银行实践来看,其主要精力一直放在中间业务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差距非常明显:(1)实际经营范围窄,品种少,主要集中于利润低的结算和一般性代理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最近才规定各商业银行经过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后,可以开发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2)业务规模小,收人水平比较低。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普遍占到总收人的60%左右,多的达80%。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人占银行业务收入不足10%。由于我国己经加人WTO,今后应该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也就可以减弱利率风险的困扰。
7、积极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加强基础研究与市场营

销并重
利率市场化时代解决利率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金融衍生工具,提高资金收益要加强金融业务创新及金融工具创新,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于专业化的“金融工程师”队伍的研究开发操作和高效能的客户经理的推广。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必须依靠一支靠近市场、贴近客户,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具有敏锐分析能力的快速反应的营销队伍,通过为客户提供存、贷、中间业务和创新产品一体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扩大客户资源,提高客户忠诚度,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试论述商业银行应对控制市场型金融风险的策略和手段。
答:中国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是:违规操作衍生交易,资产效益低下,呆帐坏帐率偏高,金融诈骗严重、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炒作、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等。审视现有金融新风险隐患的成因,除了体制的不健全外,关键是相关法制不完备,甚至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随着美国金融危机通过美元汇率的传导机制对世界产生严重影响,我国某些金融机构在资金、财产和信誉等方面同样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
防范风险关键在于规范和加强管理,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从而加以防范可能出现的新风险和相关问题,因而,有必要从完善金融法律的视野来研究防范金融新风险的相关问题。
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风险和金融隐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建立利益与风险、权利与义务对称机制,要求实现决策权利、决策利益与决策风险的企业化、分散化,能够在微观层次上自动、公平地抑制体制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这种避险功能的发挥表现在两个层次上:首先,有利于实现市场风险与政治国家的隔离,既避免了政治国家制造的市场风险,又能把现有的市场风险局限于市场机制之中,从而防止了市场风险对政治国家的冲击;其次,能够合理地在市场主体之间分配市场风险,从而实现市场机制本身对市场风险的吸收和消化。

1.严格按照巴塞尔协定,控制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资本充足率尽量保持同业水平之上。
2.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和信贷审核,防范信贷违约风险。
3.银行资本不得投资于除政府债和金融债以外的其他高风险债券,确保投资收益的稳定和资产的安全。
4.大力开展如第三方存管、代理基金买卖等无风险中间业务,扩大收入来源,增强风险防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