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导线测量1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全站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地质、采矿和测绘等领域。
在井下测量中,全站仪可以用来支导线,这是井下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和布测方法。
1. 精度估算方法全站仪支导线的精度,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全站仪的精度:全站仪的精度是影响支导线测量最基本的因素。
在选择全站仪时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好的全站仪的精度可以达到0.5mm。
(2)自定义误差:自定义误差是由全站仪本身的性能、测量环境、人为操作等因素产生的误差。
全站仪在进行支导线测量之前,需要校准自定义误差。
(3)天气条件:天气条件也是影响全站仪支导线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湿度大、气压低的情况下,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将会更差。
(4)转角测量误差:在进行支导线测量时,必须进行转角测量,而转角测量误差也是影响全站仪支导线测量精度的因素之一。
因此,在进行全站仪支导线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精度估算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布测方法在进行全站仪支导线测量时,需要从开发区向巷道布测支导线。
具体的布测方法如下:(1)确定起点和终点:首先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为支导线铺设做好准备。
(2)设置支导标志:根据支导线的要求,在起点和终点之间适当距离处,设置支导标志,用于全站仪进行后续测量和定位。
(3)安装全站仪:在支导标志处,安装全站仪,同时调节全站仪高度和水平,以确保测量精度。
(4)进行转角测量:在全站仪的指导下,进行转角测量,确定各个点位之间的角度和距离。
(5)记录数据和校验:在进行全站仪测量时,需要记录数据,并及时进行校验,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6)支导线铺设:根据转角测量结果,铺设支导线,并对支导线进行拉伸和校对,确保支导线的精度。
总之,在进行全站仪支导线测量之前,需要认真设计测量方案,选择好全站仪,了解测量现场的环境条件,全方位考虑影响全站仪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不断校准和优化测量方案,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一井定向公式

一井定向公式
一井定向(single shaft orientation)是在一个竖井进行的竖井定向测量。
以下是有关一井定向公式的相关介绍:
1. 竖井定向测量的概念:
竖井定向测量是通过在竖井中悬挂重锤,使其与地面测量基准点连接,从而确定井下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的高程测量方法。
2. 一井定向公式:
一井定向公式是用于计算井下导线点坐标和方位角的公式。
它基于地面测量基准点和竖井中悬挂重锤的位置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计算出井下导线点的位置信息。
3. 一井定向公式的应用:
一井定向公式广泛应用于矿山、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中,用于确定井下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为矿山的开采、隧道施工、地铁建设等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公式会因测量方法、计算方法和数据精度而有所差异,具体的计算和应用需要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摘要:目前,地下矿山勘测的主要方法是导线测量,全站仪同时具有角度测量和测距功能,目前生产的全站仪内置了多种测量软件,因此负责人的勘测方式根据要求的不同测量方法也不同。
全站仪广泛应用于各个测量领域,在煤矿,铁矿石等的生产和建设中,特别是在地下测量时,全站仪是最常用的测量仪器,而横移测量则是最多的。
全站仪线测量技术被广泛用于采矿勘测中,因为它可以同时测量地下目标的三维位置。
基于全站仪测量,边缘测量以及全站仪分支遍历端点误差的估计和分析,本文对全站仪遍历点布局提出了一些警告。
它为矿井中全站仪分支电缆的布局,测量和最终点误差估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全站仪;全站仪支导线;精度;角度测量误差;测量边缘误差;布局;注意事项引言全站仪支导线是矿山开发,准备和采矿中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铺设线。
由于在分全站仪支导线上没有多余的观测值,因此没有检查角度或边长的条件。
其中,完全机械化的洞穴勘探工作面的设计和开挖相应地提高了对渗透率测量的要求,《煤矿勘查规程》通常要求点位置误差小于±0.3m。
因此,估算已铺设全站仪支导线终点的精度尤为重要,并且在布置和测量全站仪支导线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问题。
1地质勘测的重要性矿物质是我国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不仅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还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效率。
由于我国有多种类型的矿山,因此在采矿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例如极有可能发生的倒塌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很多破坏,这也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给建筑工人造成严重的伤害和致命的事故,并对一些家庭造成致命的伤害。
因此,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看,地质勘测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矿山勘测会执行矿山生产和建设的全过程,并在监督项目质量方面发挥作用,这样可以使各种项目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顺利进行。
同时,按矿山测量的矿石产量,矿产流失数据统计数据可以设计出最合理采矿计划,以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测量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井下导线测量内容的一项是()A 选点埋点B 测角量边C 井下水准测量D 导线延长和检查2.已知某井下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A 220°B 40° C南西50° D南西40°3.井下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A总为0 B与路线形状有关C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 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4.如图所示井下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150°,转折角如图,则CD边的坐标方位角为()A.30° B.40° C.50° D.60°5.矿井工业广场井筒附近布设的平面控制点称为()A.导线点 B.三角点 C.近井点 D.井口水准基点6.以下不能用作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是()A.一井定向 B.导入高程 C.两井定向 D.陀螺定向7.为了满足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需要,在矿井工业广场附近布设的高程控制点叫()。
A 近井点B 井口水准基点C 导线点D 贯通点8.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一般采用的是()A ±7″和±15″级两种B ±30″和±60″级两种C 一级导线D ±15″和±30″级两种9.井下水准测量时,前后视点均在顶板上。
在后视点A上的读数为1.226,在前视点B上的读数为1.737,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h AB为()A 1.226mB 1.737C 0.511mD -0.511m10.用经纬仪测竖直角,盘左读数为81º12´18",盘右读数为278º45´54"。
则该仪器的指标差为()A.54" B.-54" C.6" D.-6"11.井下两点A、B的坐标分别为A(1256.234,362.473),B(1246.124,352.233),则A、B间的水平距离为()mA.14.390 B.207.070 C.103.535 D.4.51112.标定巷道中线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 一井定向 B经纬仪法 C 伪倾角法 D假定坐标系统法13.以下不属于八大矿图的是()A采掘工程平面图 B井筒断面图C工业广场平面图 D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4.以下几种方法中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可以采用的是()A 导入高程B 水准测量C 极坐标法D 测回法15.井下水准测量时,在后视点A上的读数为-1.456,在前视点B上的读数为-1.212,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h AB为()A 2.668mB 1.456mC –0.244 mD 0.244m16.两井定向中不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教程..

图1-7 野外比长器检定
项目四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外业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选点、埋点、测角、 量边、碎部测量以及导线的延长及其检查测量。
一、选点和埋点
选择导线点埋设的地点时,应全面考虑下列各项要求:
(1)前后导线点通视良好,且便于安设仪器,并应尽可能使点 间的距离大些;
(2)为了不影响或少影响运输,应将点设在巷道的一边;
(1)工厂在制造上存在着公差。 (2)钢尺的长期使用而引起的金属的剩余变形。 (3)钢尺的扭折或铆接。
1、室内检定方法
(1)用标准米尺逐米检定
这种标准米尺又叫检定尺,其长度在一定温度下为一 米。
逐米进行检定得出钢尺每米的实际长度l0,每米的尺 长改正数δi=l0i-1从而求得全长的尺长改正数Δki=Σδi
基本控制导线按照测角精度分为± 7 ″和 ± 15 ″ 两级。 采取控制导线也按测角精度分为± 15 ″和± 30 ″两级。
二、 井下导线的发展与形式
井下导线往往不是一次全面布网,而是随井下巷道掘 进而逐步敷设。如图 1-1 ,当由石门处拉门开始掘进主要 运输大巷时,随巷道掘进而先敷设低等级的 ± 15 ″和 ± 30 ″导线(如图 1-1 中虚线所示),用以控制巷道中线的 标定和及时填绘矿图,随巷道掘进每 30 ~100m 延长一次。
( 二 ) 矿用经纬仪的维护
经纬仪是精密贵重的测量仪器,应当对其精心爱护。针对井下特 殊的环境条件,在安置仪器和进行观测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1 )在井下安置仪器之前,应对巷道两帮及顶板进行仔细检查, 即“敲帮问顶”,确认无浮石、无冒顶和片帮危险后,再安置仪 器。 ( 2 )井下黑暗,巷道中过往矿车及行人很多,因此,在安置好 经纬仪之后,必须有专人看护,不得离人。
煤矿井下导线测量贯通设计与总结

xx煤业有限公司10203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书XX煤业有限公司地质测量科二0XX年X月X日设计审批栏一、工程概况 (1)二、测量方案设计 (2)1、设计点坐标 (2)2、起算点成果表 (3)3、施测方案设计 (3)三、井巷贯通相遇点的误差预计 (7)1、误差参数的确定 (7)2、假定坐标系的选定,贯通重要方向的选取 (7)3、贯通点在贯通水平方向上的误差 (10)4、贯通点在贯通竖直方向上的误差 (11)5、其他注意事项 (12)四、贯通误差预计平面示意图五、贯彻学习记录 (13)、工程概况二、测量方案设计2起算点成果表3施测方案设计三、井巷贯通相遇点的误差预计1、误差参数的确定测角中误差:7〃;测距中误差:(2+2D)mm;2、假定坐标系的选定,贯通重要方向的选取设Y轴为贯通重要方向,取Y'轴正向为垂直于回风顺槽方向(坐标方位角0°0'0〃),X'轴正向选定在回风顺槽掘进反方向(坐标方位角90°0'0〃),与Y轴垂直,以贯通点K为坐标原点,建立误差预计直角坐标系。
3、贯通相遇点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误差预计1)10203回风顺槽导线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1)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点在X轴上的影响= ±0.079m(2)量边误差:M J m 2 cos2x运" l= ±0.003m(3)各项测量工作均独立观测两次,故10203回风顺槽导线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203回风顺槽导线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M xk^=土 J M , 2 M什±0.056mX,]22)10203胶运顺槽导线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1)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点在X轴上的影响(2)量边误差:= ±0.003m(3)各项测量工作均独立观测两次,顾10203胶运顺槽导线 引起K 点在X 轴上的误差为M xkS = ±qM ,2 M -点= 士0.071m3)上述两条顺槽误差引起K 点在X 轴上的综合误差 4)取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则M = 2M =±0.180m < ±0.2m 误差预计结果说明所采用的测量方案是可行的。
井下测量工操作规程

井下测量工操作规程一、开工前准备1、接收任务,明确工作要求。
认真检查、复核设计图纸。
2、抄录起始数据和放线数据,有关数据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3、根据工作需要支领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钢尺、棱镜等测量工具,检查仪器工具是否完好并登记台账。
4、正确携带测量仪器,防止仪器跌落、震动。
路上注意来往车辆、防止滑倒,确保人身和仪器安全。
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井下经纬仪观测方法1、在已知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
风速过大,对中困难的地段,可采用镜上光学对中,或采用挡风措施以确保对中精度。
2、照准后视目标,安置水平度盘的读数略大于0度。
3、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4、纵转望远镜照准后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5、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二)基本控制导线边长丈量方法1、钢尺两端各有一人拉尺,精确对准测点,通过信号联络后,由两司尺员精确读数;每尺段应以不同起点读数三次,读至毫米,长度互差应不大于3毫米。
2、分段丈量时最小尺段不得小于10米,定线偏差应小于5厘米。
3、对钢尺施以比长时的拉力,悬空丈量或托平丈量,并测记温度。
4、丈量时钢尺不得扭曲或触及障碍物。
5、边长必须往返测量,丈量结果加入各项改正数的水平边长互差不得大于边长的1/6000。
6、在边长小于15m或倾角在15度以上的倾斜巷道中丈量边长时,往返水平边长的允许互差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边长的1/4000。
(三)一般导线边长丈量方法1、钢尺两端各有一人拉尺,精确对准测点,通过信号联络后,由两司尺员精确读数;2、可凭经验拉力,不测记温度,采用往返测量或错动尺位(1米以上)的方法丈量两次,其互差均不得大于边长的1/2000。
(四)三角高程测量方法1、当倾角大于6度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可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2、观测两点间的倾角,正倒镜观测,并往返观测。
量取仪器高和觇标高,量至毫米,并量注测点至底板高度。
试述提高井下导线的测量精度的途径(精选、)

word.1 / 11.试述提高井下导线的测量精度的途径。
论述要点: (1)井下测量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各种巷道,因受条件限制,平面控制只能采用导线测量方法。
矿井整个生产时期都少不了导线测量。
提高导线测量精度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2)井下黑暗、潮湿、狭窄,施测条件困难,再加上井下导线都是从井底车场向井田边界延伸,导线距离愈长,其产生最远点误差愈大,如何保证最远点误差不超过规程规定的±3米生产限差,是我们从事井下导线测量的重要任务。
(3)导线测量中时刻存在仪器对中,瞄准、读数,钢尺拉边等误差;要提高导线测量精度必须采取措施,吧误差减少到最小。
(4)提高导线测量的措施,结合个人在生产实践论述。
a. 设法提高定向测量精度,在有条件时,用陀螺经纬仪加测陀螺定向边。
b. 在施测高精度导线时,要尽可能采用长边导线,对短边要提高仪器对中精度.c. 必要时,增加测回数提高测角精度。
d. 在有风的巷道中,采取加重锤重,或进风挡风,减少对测角对中的影响。
e. 采用“三角架”减少对中误差.f. 导线形状尽量布闭合导线,支导线一定要往返测量。
g. 在倾斜巷道测角注意仪器对中整平。
(5)导线测量是集体工作,人员事先要分工好,互相配合好,实测时按设计要求,遵守规程规定,对超限差的一定要返工。
在导线测量质量上要尽力做好,为煤矿生产真正起到眼睛作用。
2.如何做好井巷贯通测量工作。
论述要点: (1)采用贯通掘进井巷,可加快速度,缩短通风距离,改善通风距离,改善工作条件,做好贯通测量工作,对矿井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都十分重要。
(2)确保准确无误贯通是我们测量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遇到贯通,首先选择合理方案。
重要工程,须编制测量设计书,并进行贯通误差预计。
(3)认真做好贯通导线的施测工作。
巷道贯通精度,取决于中腰线的精度,而中腰线的方向是按导线点的坐标和高程反算的。
因此,关于再提高导线的精度。
影响导线终点位置误差的主要来源于测角误差,而对中误差又是井下测角误差的主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导线测量
隧道内(井下)平面控制测量通常有两种形式:当直线隧道长度小于1000m。
曲线长度小于500m时,可不做洞内平面控制测量,而是直接以洞口控制桩为依据,向洞内直接引测隧道中线,作为平面控制。
但当隧道长度较长时,必须建立洞内紧密地下导线作为洞内平面控制。
地下导线的起始点通常设在隧道(矿井)的洞口、平坑口、斜井口,而这些点的坐标是通过联系测量或直接由地面控制测量确定的。
地下导线等级的确定取决于隧道的长度和形状,
第一节实习安排
一、实习任务:
熟悉井下测量的测量环境,完成井下一条导线的测量
二、实习时间:
2008—2009学年12月8日----15日
三、实习地点:
学院模拟矿井内
四、组员:
贾石虎、崔洋、蒲秀娟、徐佳、刘祥、张黄星、向淼
五、实习仪器:
拓扑康(330)全战仪(一台)、棱镜(两个)、脚架(三副)、
卷尺(三把)、矿灯(7个)
第二节井下导线测量
一、地下导线的特点
1.地下导线由隧道洞口等处定向点开始,按坑道开挖形状布设,在隧道施工期间,只能布设成支导线形式,随隧道的开挖而逐渐向前延伸。
2.地下导线一般采用分级布设的方法:先布设精度较低、边长较短(边长为25~50m)的施工导线;当隧道开挖到一定距离后,布设边长为50~100m的基本导线;随着隧道开挖延伸,还可布设边长为150~180m的主要导线,如图11-3示。
三种导线的点位可以重合,有时基本导线这一级可以根据情况舍去,即直接在施工导线的基础上布设长边主要导线。
长边主要导线的边长在直线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段不短于70m,导线点力求沿隧道中线方向布设。
对于大断面的长隧道,可布设成多边形闭合导线或主副到导线环,如图11-4示。
由平行到导坑时,应将平行导坑单导线与正洞导线联测,以资检核。
3.洞内地下导线点应选在顶板或地板岩石等坚固、安全、测设方便与便于保存的地方。
控制导线(主要导线)的最后一点应尽量靠近贯通面,以便于实测贯通误差。
对于地下坑道的相交处,也应埋设控制导线点。
4.洞内地下导线应采用往返观测,由于地下导线测量的间歇时间较长且又取决于开挖面进展速度,故洞内导线(支导线)采取重复观测的方法进行检核。
二、 地下导线观测及注意事项
1.每次建立新导线点时,都必须检测前一个就“旧点”,确认没有发生位移后,才能发展新点。
2.有条件的地段,主要导线点应埋设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或内外架式的金属吊篮,并配有灯光照明,以减小对中误差与照准误差的影响,这有利于提高观测精度。
3.使用2J 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角度,施工导线观测1~2测回,测角中误差为6''±以内,控制长边导线宜采用全站仪(Ⅰ、Ⅱ级)观测,左、右角两测回,测角中的误差为5''±以内,圆周角闭合差6''±以内。
边长往返两测回,往返平均值小于7mm 。
4.如导线长度较长,为限制测角误差积累,可使用陀螺经纬仪加测一定数量导线边的陀螺方位角。
一般加测一个陀螺方位角时,宜加测在导线全场2/3处的某导线边上;若加测两个以上陀螺方位角时,宜以导线长度均匀分布。
根据精度分析,加测陀螺方位角数量以1~2个为宜,对横向精度的增益较大。
5.对于布设如图11-4(246页)所示主副导线环,一般副导线仅测角度,不测边长。
对于螺旋形隧道,由于难以布设边长导线,每次施工导线向前延伸时,都应从洞外复测。
对于长边导线(主要导线)的测量宜与竖井定向测量同步进行,重复点的重复测量坐标与原坐标较差应小于10mm ,并去加权平均值作为长边导线引伸的起算值。
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