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垃圾处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学校垃圾调查情况汇报

学校垃圾调查情况汇报
近年来,学校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们也积极参与了垃圾分类工作,并对学校垃圾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对学校各个角落的垃圾桶进行了实地调查。
结果显示,学校内的垃
圾桶设置较为合理,涵盖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三类,符合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
此外,我们还发现学校内部设置了分类指示牌,为师生提供了分类投放的指引,提高了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其次,我们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垃圾分类意识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
分师生对垃圾分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将日常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进行初步分类。
但是也有一部分师生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存在将不同类型垃圾混在一起投放的情况。
因此,我们认为学校需要加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此外,我们还对学校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已经与
专业的垃圾处理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了专门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这一举措有效地减少了学校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并为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垃圾分类水平,我们建议学校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加强对垃圾分类规定的执行力度,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加强与垃圾处理公司的合作,提高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率。
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环保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校园及其周边垃圾调查报告

周边环境垃圾问题分析
垃圾投放点不足
01
周边街道和社区存在垃圾桶设置不足的问题,导致垃圾乱扔现
象。
垃圾分类管理不到位
02
缺乏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管理,导致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
执行不到位。
非法倾倒现象
03
存在非法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现象,影响周边环境卫生
。
垃圾处理建议及措施
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 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垃圾产生量
根据调查,校园内每天产生的垃 圾量较大,其中以食堂、教学楼 和宿舍为主。
垃圾来源
校园垃圾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 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 和其他垃圾。
校园垃圾处理方式及效果
垃圾处理方式
校园内的垃圾一般采用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处理效果
通过垃圾分类和处理,校园内的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 足。
加强监管力度,对乱 扔垃圾的行为进行惩 处,同时鼓励和表彰 环保行为。
优化垃圾桶设置,增 加垃圾投放的便捷性 和垃圾分类的引导。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徐文婷, 何康, 王婷, 赵丽. (2020). 高校校园及周边垃圾 分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 四川省四所高校为例. 中国资
源综合利用, 38(10), 198201.
卫生问题
垃圾堆放可能引发疾病传 播,如蚊虫滋生等。
04
垃圾问题分析及建议
校园垃圾问题分析
垃圾分类不规范
校园内垃圾桶分类标识不 清晰,导致学生无法正确 分类投放垃圾。
垃圾堆积严重
部分区域垃圾桶数量不足 ,导致垃圾堆积,影响校 园环境。
垃圾处理调查报告(精选9篇)

垃圾处理调查报告垃圾处理调查报告(精选9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垃圾处理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垃圾处理调查报告篇1一、简介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对垃圾实行分类回收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污染,增加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
二、主要分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1、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三、主要危害1、塑料:如塑料袋、塑料包装、快餐饭盒、塑料杯瓶、电器包装、冷饮皮等等。
危害:难以分解,破坏土质,使植物生长减少30%;填埋后可能污染地下水;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
2、电池:如纽扣电池、充电电池、干电池危害:纽扣电池含有有毒重金属汞;充电电池含有有害重金属镉;干电池含汞、铅和酸碱类物质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校园垃圾处理和再利用研究报告

校园垃圾处理和再利用研究报告1. 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垃圾问题日益严重。
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再利用校园垃圾,不仅可以减轻环境压力,还能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报告对校园垃圾处理和再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校园垃圾处理和再利用现状2.1 校园垃圾的分类校园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其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等;湿垃圾主要指厨余垃圾;干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等。
2.2 校园垃圾处理方式目前,我国校园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资源回收和生化处理。
其中,填埋和焚烧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回收利用率有待提高,生化处理则相对环保,但技术要求较高。
2.3 校园垃圾再利用现状校园垃圾再利用主要包括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
目前,我国校园垃圾回收体系尚不完善,资源回收率较低。
循环利用方面,部分学校开展了一些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的活动,但整体规模较小,效果有限。
3. 改进措施3.1 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立和完善校园垃圾分类体系,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在校园内设置分类垃圾桶,定期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
3.2 提高垃圾处理技术引进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如生化处理、资源回收等,减少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确保处理效果。
3.3 促进垃圾再利用建立校园垃圾回收站点,鼓励师生参与垃圾回收和再利用活动。
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大赛等公益活动,激发师生参与垃圾再利用的积极性。
3.4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校园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工作的监管。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4. 结论校园垃圾处理和再利用问题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环保课题。
通过完善垃圾分类体系、提高垃圾处理技术、促进垃圾再利用和加强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等措施,有望有效解决校园垃圾问题,实现环保和资源利用的双赢。
校园及其周边垃圾调查报告

结论概述
01
3. 部分学生和教职工对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不够重视,需要加 强宣传和教育。
02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 增加校园内垃圾分类和收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03
结论概述
01 2. 对周边地区的露天垃圾进行清理和整治,改善
环境卫生和景观。
02
3. 加强学生和教职工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宣传 和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学生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垃圾桶设置不合理
01
垃圾桶数量不足
校园内垃圾桶的数量往往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导致垃圾堆积。
02
垃圾桶分布不均
垃圾桶的分布不均衡,有些区域垃圾桶过多,而 有些地方则不足。
垃圾处理不及时
垃圾清理不及时
校园内的垃圾清理不及时,导致垃圾堆积、腐烂,影响 环境卫生。
• 目前,校园周边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虽然有 一些分类回收的措施,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填埋和焚烧方 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一定 的影响。
04
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保意识不足
学生缺乏环保知识
许多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了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缺乏环保实践
校园内垃圾处理方式
• 目前校园内的垃圾主要采用分类收集的方式进行处理,分为可 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三类,其中可回收物由学校统一收 集后交由回收公司处理,有害垃圾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安全处理 ,湿垃圾则由学校食堂进行统一处理。
03
校园周边垃圾情况
周边垃圾种类
食品垃圾
包括剩菜剩饭、塑料包装 、零食包装等。
垃圾分类不规范
大学垃圾调研报告

大学垃圾调研报告大学垃圾调研报告引言:垃圾问题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垃圾产生量也不断增加。
大学作为知识的摇篮和人才的培养基地,在面对这个全球性问题时也应承担起责任,积极探索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本报告旨在对大学垃圾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大学垃圾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1.调研目的:了解大学垃圾产生的情况,分析产生原因,探讨解决办法。
2.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大学师生发放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研结果分析1.垃圾产生量:根据调查结果,大学每日平均垃圾产生量为X公斤。
2.垃圾分类状况:在调查对象中,有X%的人会主动进行垃圾分类,X%的人会将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
3.垃圾特点:大学垃圾主要以餐厨垃圾和纸张垃圾为主。
4.垃圾处理方式:大部分大学采取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但仍有一些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存在隐患。
三、问题分析1.意识不足:一些大学师生对于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意识不足,缺乏对此问题的深刻认识。
2.设施不完善:大学内垃圾分类设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垃圾桶和回收箱分布不够均衡。
3.管理不到位:垃圾管理人员及时清理、收集和处理垃圾的意识不够强烈,工作不尽职。
四、解决方案1.提高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大学师生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和重视,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2.改善垃圾分类设施:加大投资,完善大学内的垃圾分类设施,确保垃圾桶和回收箱数量和分布的合理性。
3.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垃圾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和监督,确保他们的工作尽职尽责。
五、结论大学垃圾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大学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方式亟需改进。
解决大学垃圾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学应该发挥示范作用,提高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加强管理和监督。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学垃圾问题必将得到有效解决,为创造一个清洁、可持续的校园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校园垃圾分类现象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

校园垃圾分类现象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校园垃圾分类现象调研报告怎么写(精选篇1)都说保护环境,再不能挂在嘴边,要重在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而垃圾分类,早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为环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那我们学校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意识如何呢?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学校同学对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实践活动。
一、实地调查我们在学校小卖部附近连续几天对同学们进行了观察,并作了一些记录。
我们发现:同学们大多数都能自觉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能不随地扔垃圾,有时地上出现零食包装袋,废纸等,也会有同学主动捡起。
可是,我发现,同学对于垃圾分类,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校虽然在垃圾桶上都贴上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但还是有同学把它们分错,有时候可回收垃圾桶里装着果皮,而不可回收垃圾桶里却出现了许多矿泉水瓶。
二、同学谈话我们随机抽问了几位同学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发现虽然有些同学都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并切身实际去做,但仍有少数同学不清楚到底如何做好垃圾分类。
从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在同学心中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却还是不明白怎么去实践。
比如有个别同学认为,自己还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不知道塑料纸到底应该仍在哪个垃圾桶……接着我们还问了一些老师,老师们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好,可以说是我们的榜样作用了,而且学校里也给同学们发了关于一些环保的小常识,还在垃圾桶上贴了标识,并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志愿者的活动。
综合以上调查的情况,我们总结出了在学校,个别同学在垃圾分类这方面做得很好,环保意识强,但仍有少数同学在这方面意识薄弱。
而且在家里时,同学们也没有这种意识,没有向父母宣传这些,而在农村,也没有完善的条件来支持垃圾分类这项行动。
从对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对垃圾分类意识还不高,未能主动的进行垃圾分类。
校园乱扔垃圾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学秩序。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校园乱扔垃圾现象却屡见不鲜。
为了提高校园环境卫生,培养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开展了校园乱扔垃圾实践调查活动。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校园乱扔垃圾的现状及原因;2. 分析校园乱扔垃圾对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影响;3.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校园环境卫生。
三、实践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校园乱扔垃圾现象的认知程度、态度和行为;2. 观察法:实地观察校园内垃圾投放、清理情况;3. 访谈法:与部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校园乱扔垃圾问题的看法和建议;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践过程1. 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调查结果显示,88%的学生认为校园乱扔垃圾现象严重,其中70%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乱扔垃圾的行为。
2. 观察法在校园内观察垃圾投放、清理情况,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将垃圾随意丢弃在垃圾桶外;(2)垃圾桶数量不足,部分垃圾桶已满;(3)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清理速度较慢。
3. 访谈法通过与部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到以下原因:(1)部分学生环保意识淡薄,对乱扔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2)学校对环保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措施;(3)校园环境设施不完善,如垃圾桶数量不足、位置不合理等。
4. 数据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校园乱扔垃圾现象严重,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2)提高校园环境卫生,需要加强环保教育,完善环境设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实践结论1. 校园乱扔垃圾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环保意识淡薄、学校环保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环境设施不完善;2. 校园乱扔垃圾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如影响校园环境卫生、降低学校形象、增加垃圾处理成本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垃圾处理情况的
调查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
《xx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垃圾及周边处理情况的调查报告专业:机械设计班级:xx班
姓名:xx学号:xx姓名:xx学号:xx实践时间:xx.4.2——xx.4.7共5天
xx年4月7日
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垃圾及周边处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班级:机械xx
姓名:xx
学号:xx
姓名:xx
学号:xx
一、前言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不断用“文明”的方式增加大自然的负荷。
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一些环境问题正在逐渐的威胁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但是这些慢性自杀的行为却还没被大多数人们完全认识到。
各种破坏环境,威胁生态平衡,以牺牲生活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行为屡见不鲜,甚至在培养下一代人才的
校园中也存在着这些问题。
校园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园,美丽的校园环境会使我们心旷神怡,有更高更好的学习状态,但现在我们这美丽的校园却在经受着垃圾的侵犯。
为了保护我们的校园,我们小组对我校的垃圾投放现状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从中我们发现了校园的垃圾处理情况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
而校园垃圾的处理成不成功是关系到校园形象的重大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式
此次调查对象为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及其周边情况,我们主要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方面,由于东湖校区内各个区域功能不同,其垃圾成分有所差异,所以将浙江农林大学分成3个区域:学生生活区,包括各个学生公寓在内;教学区,包括各个教学楼、运动场在内的广大区域;商业饮食区,包括校内各个超市、小卖部和学校食堂等区域。
实地调查方面
校园内产生垃圾有其独特的特点。
比如产生量大,不同区域垃圾种类不同且各区域产生垃圾种类集中。
例如大学生在食堂就餐不需要自己做饭,所以学生宿舍的垃圾主要是纸张,包装袋,塑料瓶和餐盒等等。
而大西门附近的垃圾种类庞杂难以区分。
教学区方面垃圾桶的数量基本是足够的,相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垃圾桶,而宿舍方面就看的比较少,平时有点垃圾也要拿着走会才能看到垃圾桶。
其实校内的垃圾桶的数量也不少,学校在这方面投入
的也还是蛮大的,只是有些布局不合理。
像在篮球场附近的垃圾桶就不多,而到了夏天的时候饮料瓶的乱扔现象有点严重,大家都找不到垃圾桶去扔垃圾,要扔也过于远,不方便。
在路边两侧的垃圾桶倒是蛮多的,但是一般蛮少人会去扔,总是不会有太多垃圾。
还有教室方面,教室里座位上总是会留有外卖盒和袋子,教室里的垃圾桶不够放,每次都会满溢出来,大家也就不想再去放了。
还有在一些垃圾桶的旁边总会有一些垃圾散落在附近,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学生们缺乏一些环保意识是造成这个的重要原因。
一些学生不懂得去维护校园卫生,致使校园的垃圾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的形象。
另外学校缺乏治理垃圾的好办法,对于校园垃圾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学校处理垃圾方面也不够,在小西门是垃圾堆放处,当我们从哪来经过时,总会闻到一阵阵的恶臭,而那里也离a区寝室楼比较近,对那里的学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学生生活区主要是学生日常生活、休息的区域,学生生活丢弃物是其垃圾的主要来源。
垃圾主要种类有:废纸(箱),塑料食品袋(瓶),果皮,废电池,生活废物,学生生活区的垃圾组分中塑料等可回收物品所占比例较大,这与学生的生活习惯相关。
如在宿舍楼栋中,因为宿舍离食堂较远,许多同学叫外卖或吃方便面,这不但增加了垃圾桶内一次性塑料盒,方便面盒(袋)的数量,而且导致垃圾桶里有许多油或汤等不利于清洁的垃圾,这些废物不仅味道不好闻,而且还引来许多的蚊子。
商业饮食区的垃圾主要是废纸,塑料食品袋,果皮,剩菜剩饭等等,而食堂的剩菜剩饭有食堂员工统一收集,处理,用来卖给一些村
民等等,故食堂部分不做考虑,其它的垃圾组成与学生生活区相似,多数可回收。
问卷调查情况
从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是从课本中学习的xx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下便是具体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方面我们总共发放了150份调查报告,实际回收138份,可利用率为92%,主要被调查人员为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
调查结果和现状
(一)从数据上显示62%的同学认为学校还是比较干净的,百分之23的同学认为一般,而选择很干净与不干净的同学只占了15%。
(二)对于学校垃圾的主要分布处学生们的选择还是很相似的百分之89的同学认为教学区跟商业饮食区是垃圾的主要分布地点。
(三)校园垃圾的主要成分还是餐饮外卖包装和饮料瓶之类的东西,这些是大多数同学的锁普遍认可的
(四)学生处理垃圾方面主要看学生个人素质,90%的学生是很自觉的将垃圾扔到垃圾桶中,但是还是有那么10%的同学是乱扔或是放置在教室的桌子里。
(五)学校是否正确的处理回收垃圾这个95的同学选择的是不清楚,因为大家都不是很在意这方面,只有5%的同学说有,而没有同学说没有
(六)垃圾分类一直是我们的软肋,在这道题上大家全军覆没,
几乎没有人回去在意这个,只要看到垃圾桶大家就会直接扔,不回去考虑要不要分类
(七)从第六道题就很明显得出答案,大家都不怎么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存在
(八)垃圾桶分布方面有42%的认为不满意,36%满意,还有22%的同学不怎么去关注这个。
(九)这题的回答大多数是不知道,所以大家对这方面视乎不怎么关心
解决方案
目前校园的垃圾还是比较单一的,所有的垃圾都对方在小西门那边,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去处理那些垃圾,然后定期有垃圾车来将垃圾运走,希望学校方面能更关注分类方面,让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能有效的处理。
希望学校在篮球场和操场附近多安放几个垃圾桶,能方便的学生,使垃圾不会被到处乱扔。
还有教学楼方面能再教师中贴上警示语,提醒学生能将垃圾带走,扔在走廊上的大垃圾桶中,而不给下面来上课的学生造成困扰。
寝室楼方面也能在一定距离内多安放点垃圾桶。
还有希望学校将垃圾集中处弄得离a区寝室远点的地方,希望是一个比较僻静点的没什么人的地方,不要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还有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和分类意识,督促学生不乱扔垃圾促使其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
五、结语
经过这一次的调查,我跟我的同伴都发现改善校园及其周边卫生
环境,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学生的使命。
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建设新型生态环境学校,我们更加应该为建设学校而努力。
相信只要每个学生都能以身作则,谨记“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身体力行,为保护我们的校园贡献一份力量,和谐美好的校园将指日可待。
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垃圾及周边处理情况的问卷调查
亲爱的
朋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性别:
男
女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专业:
1.你认为我们学校的卫生状况如何
a很干净b比较干净c一般d不干净
2.你认为我们的校园垃圾主要是分布在那些地方a教学区b宿舍区c商业饮食区d其他地方
3.在学校你看到的垃圾主要是那些
a生活垃圾b建筑垃圾c商品包装废物以及其他废物d餐饮外卖
包装
4.你看到的最多的垃圾处理方法
a扔进垃圾桶b散落在地上c放置在桌面d其他
5.你认为学校方面正确做到合理回收垃圾a有b没有c不清楚
6.关于垃圾你是否会分类的去扔
a会b偶尔会c不会d不清楚具体怎么分类
7.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对垃圾分类意识强吗a强b不强
8.学校的垃圾桶分布方面你是否满意a满意b不满意c不怎么注意
9.你认为现在学校对垃圾的处理有没有问题a有b没有c不知道
10.你对学校关于如何更加有效的处理垃圾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