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公路隧道

合集下载

大断面公路隧道(参考资料)

大断面公路隧道(参考资料)

仅供借鉴@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成果报告完成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依托项目:昆明东南绕城负责人:二零一四年四月十七日仅供借鉴@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主要内容 (1)1.3工期目标 (2)1.4总体施工组织布置 (2)1.4.1组织机构设置 (2)1.4.2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2)1.4.3 施工进度安排 (2)1.5临时设施方案 (3)1.5.1项目经理部及施工队布置 (3)第二章隧道施工 (5)2.1 施工方案 (5)2.2施工方法 (5)2.2.1 洞口及明洞施工 (5)2.2.2 中导洞施工 (6)2.2.3 正洞导坑的开挖及初期支护 (7)2.2.4 洞内防排水施工 (9)2.2.5洞身衬砌 (9)2.2.6 洞内施工辅助作业 (11)2.2.7 地质超前预报和现场监控量测 (11)2.3技术措施 (14)2.3.1隧道防坍方 (14)2.3.2 隧道防渗、防漏 (15)2.3.3喷射混凝土 (15)2.3.4 二次衬砌 (16)2.4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 (16)第三章项目经费支出 (19)仅供借鉴@ 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城市绕城环线和云南省干线公路“9210”骨架网的环线之一,本项目的建设是扭转昆明交通“外拥内堵、过境交通线缺乏”的局面,加快客、货流通,实现低碳经济,快速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需要。

本工区段起于项目起点北羊街镇大村以东山梁上K24+750,路线由西北向东南丘陵区布线,经岔河村、马鞍山村、回香村、贾家村、北羊街、宋家营、曾家营、宋家营、宜良北老古城等地,止于宜良北老古城以西南盘江边K40+700。

路线全长15.948Km。

本项目全线采用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整体式路基宽度32m,分离式路基宽度2×16m,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执行。

大断面隧道设计技术

大断面隧道设计技术

大断面隧道设计
高速铁路的大断面隧道与公路大断面隧道相比要小得多。
高速公路隧道断面积达到170 - 200m2,局部断面积甚至达230m2开挖 宽度达23m以上。 我国最大断面的铁路隧道是位于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 上的张茅隧道(全长8483米),其最大开挖断面面积达164平方米。
• 车头形状
– 选择长细比大的流线形车头是缓解微气压波的一个重要措施
空气动力学效应
空气动力学效应影响的解决办法: • 扩大隧道断面
– 从经济、技术的合理性出发,采用相对比较富裕的 净空有效面积。
• 密封车辆
– 通过提高车辆的密封性来减小瞬变压力对乘客的影 响。
• 设置辅助坑道
– 合理设置的辅助坑道(斜井、竖井和横洞)能缓解压 力波动的程度。
中等断面 大断面 超大断面
10-50 50-100 >100
大断面隧道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净空有效面积标准(m2) 类别 200km/h 客运专线兼顾货物运输 单线 双线
52(53.6) 80(85)
250km/h 高速铁路 300~350km/h 高速铁路
58(60) 70
92 100
注:括号内数值为客运专线兼顾双层集装箱运输条件下, 考虑特定接触网高度等因素的面积。
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
• 北京地铁是我国第一条地铁,一期工程于1965年动工,
1969年10月通车试运行,宣告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历史的 结束。
国内公路大断面隧道 最大宽度:33 m
世界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
青藏铁路重点难点控制工程风火山隧道坐落于海拔超过5000 米的青藏高原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高程为 4905米,比秘鲁铁路的海拔最高点4817米高出88米,是世 界海拔最高的隧道 。为修建该隧道,施工单位研制建成 了两座每小时可生产24立方米医用氧的世界海拔最高的大 型医用制氧站,对洞内实行弥漫式供氧和氧吧车供氧。

320国道至富阳大桥连接线大盘山隧道设计要点

320国道至富阳大桥连接线大盘山隧道设计要点

0 引言 大断面土质隧道的稳定性一直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本文根据笔者参与设计的大盘山隧道的情况,提出对大断面隧道的理解,供设计及施工人员参考。

1 工程概况 大盘山隧道是320国道至富阳大桥连接线上的控制性工程,一级公路兼市政快速路标准,限速80 km/h,为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隧道,洞口局部小净距。

左洞长2 320 m,右洞长2 335 m,单洞净宽13.75 m,净高5 m。

2 地质概况 隧址区为低山斜坡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围岩进洞口为侵入岩燕山晚期花岗岩,地表第四系覆盖层较厚。

进洞口段约110 m位于V级围岩土质路段。

土质为残坡积碎石土及全风化花岗岩,围岩稳定性极差,易导致隧道掘进时塌方。

隧道围岩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主要由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组成,基岩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山坡坡脚处等地排泄。

3 隧道V级围岩衬砌设计320国道至富阳大桥连接线大盘山隧道设计要点施德泉(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杭州 310000)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施工技术的提升,大断面公路隧道日渐增多。

本文是笔者参与设计的一座大断面隧道的设计要点。

本文目的是通过描述该隧道的地质特点及支护方法,展示笔者对大断面隧道的理解,为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做参考。

关键词:大断面;土质隧道;设计要点表1 隧道V级围岩土质路段衬砌支护参数围岩级别衬砌类型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中夹岩柱加固备注锚杆钢筋焊接网喷砼钢拱架拱、墙仰拱ⅤSA5JQ 管棚或小导管注浆Φ25先锚后灌式注浆锚杆0.5 m×1.0 m,长4.5 m双层E6间距15×15 cm28 cmC25砼I22b,间距0.5 m60 cm C30钢筋砼60 cm C30钢筋砼Φ25先锚后灌式注浆锚杆0.5 m×1.0 m,长6.0 m;对拉锚杆V级围岩位于洞口全风化或土层路段4 隧道超前支护设计 大管棚设置在洞口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外径108 mm,壁厚6 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环向间距40 cm,纵向外插角上倾3°,超前搭接长度不小于3.0 m。

大断面公路隧道二衬台车洞内拼装技术

大断面公路隧道二衬台车洞内拼装技术

—121—《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3期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大断面公路隧道二衬台车洞内拼装技术进行总结,通过采用“锚杆悬吊+人工机械配合”的方法进行洞内台车组拼,实现了陡峻峭壁位置隧道无法直接进洞且无洞前平台的台车拼装,保证了施工安全、进度、经济的目标。

关键词:陡峻峭壁;悬壁邻河;大断面公路隧道;无法直接进洞;无洞前平台;锚杆悬吊+人工机械配合;洞内组拼;安全;经济大断面公路隧道二衬台车洞内拼装技术吴先庆(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1引言目前,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主要是通过钢模板衬砌台车实现的。

衬砌台车是以电动机驱动行走机构带动台车行走,利用液压油缸和螺旋千斤顶立模和拆模的隧道衬砌混凝土成型机器,具有结构可靠、操作方便、衬砌速度快、隧道成型面好等优点。

台车拼装一般在洞外采用吊车完成,要求洞口场地宽敞、平整。

受地形影响,部分山区隧道进洞条件较差,洞口不具备二衬台车拼装条件,针对此类情况,采用何种施工技术,能够在洞内有限空间内,既经济、安全,又快速的完成二衬台车拼装。

本文通过对济阳高速JYTJ-1标一分部焦树坪隧道左线二衬台车洞内拼装进行研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大断面公路隧道二衬台车洞内拼装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2工程概况焦树坪隧道设计为分离式公路隧道,左线ZK38+903~ZK40+452,长1549m,右线YK38+939~YK40+501,长1562m。

洞口段暗洞直接与洞门连接,无明洞过渡段。

进口端受地形限制,不具备进洞条件,只能采用出口端单向掘进方式。

图1焦树坪隧道进出口原地貌出口左洞实际位于陡峻峭壁位置,悬壁邻河,洞口距下方施工便道高差为29m,与河谷水平距离约31m,洞口深入岩体13m,围岩为中风化片麻岩。

左右洞之间山体为“凹”型槽,无法通过修筑便道将右洞施工平台连接至左洞洞口,洞口左侧为陡崖+坡积体构造,无法通过修筑便道至洞口位置。

图2焦树坪隧道出口端地貌3施工方法确定焦树坪隧道主洞设计开挖断面面积为103.35m 2,属于大断面公路隧道,车行横通宽5.8m,高6.97m。

单洞四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防火安全对策

单洞四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防火安全对策

s e e ofe r etn f I e I 一 a l ̄ c o r dt nlfo — ae T e  ̄ fe otl eg d l g a t nl  ̄ g s f r p v i , r i 1 w y a e e l a u e o f r l . h n W r c r s ni a fo m d u e i i e n o o s d O0 l x 8tno n u n e i nod i e a n ' n
5 ・ 6

工业安全与环保
Id sr lS ft n n iometl rtcin n u ta aeya dE vrn na oet i P o
2 1 年第 3 卷第 9 01 7 期
S pe e 01 e tmbr2 1
单 洞 四车道 大 断面 公 路 隧道 防火 安 全对 策 *
道大断面公路隧道防火安全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 以期 为国内
() 5火灾通风控制是逃生、 控火、 排烟和救援的先决条
件, 火灾事故发生地 点所处 位置不 同 , 风组织形式 应有所 通 区别 。 () 6张茅隧道在运营过程 中应不断健全交通安全管理体 系, 完善交通工程设施 , 加强隧道 土建结构 和机 电系统 的养 护管理 , 扎实推进 隧道防火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 。 2 公路 隧道火灾预 防策略 连霍高速公路是 国家东西 向路 网干线 , 交通量很 大 , 货 车比例较高 。因此 , 必须针对公路隧道火灾特性采取积极有 效 的预 防措施 。根据上 述提 出的张茅 隧道火灾 预防基本原 则, 本文从设 计 、 管理等层 面提出较 为系统 的火灾预防策略。 2 1 公路隧道防火安全等级 . 确定公路隧道 防火 安全等 级是进行 公路 隧道安全设 计 和制定 防灾救援 预案的基础 。根据笔 者提 出的基于风 险分 析的公路 隧道 防火安全等 级标 准【 , 6 张茅隧道防火安全等级 】 为 Ⅱ , 配备 较为完 善 的公 路隧道 防火安全 设施 , 级 故应 包括 监控系统、 消防系统 、 通风系统等。 22 公路隧道结构设计 防火 . 公 路隧道结 构设 计防火主要包括逃生通道设计 、 防灾排 烟分区划分 、 紧急停车带设计等 。 () 通道设计 。从 防火 安全角 度 出发 , 张茅隧道 1逃生 在 B 9 + 0 处设 置长 约 7 i的横通道 , K 8 20 0n 此举不仅有利于加快 建设期土建工程施工进度 , 而且在运营期 可用 于火灾时 隧道

大断面高速公路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大变形

大断面高速公路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大变形

大断面高速公路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大变形研究摘要:本文结合平阳高速公路大南山隧道出口端浅埋偏压段施工,对围岩破坏的原因从应力角度和位移角度做出了分析,同时对大断面高速公路隧道在浅埋偏压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做出分析。

并根据分析总结围岩支护的措施,提供塌方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为大断面高速公路浅埋偏压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大断面隧道浅埋偏压大变形一.大断面高速公路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概况以往我国的两车道和单车道隧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不断增加的公路车流量。

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交通量,高速公路隧道不断向三车道和四车道发展,但是三车道和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由于开挖断面较大,隧道施工安全性远远低于单车道和双车道隧道。

在浅埋偏压地段,大断面高速公路隧道经常因为施工大变形而发生失稳等意外事故。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部分大断面隧道经常穿越复杂的地质体系,这对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隧道选线时,可以采用一些新思路、新规划,将安全、和谐、舒适的理念贯穿在工程的选线过程中,改变以往传统的山体切挖的方式,转而设计多处不同大小的隧道,在开挖过程中注重保护天然水系和农田,在农田上采用高架桥梁,尽可能的避免损坏风景名胜和村落遗址。

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山西平阳高速公路中的大南山特长隧道为例,隧道位于喀斯特侵蚀剥蚀中、低山区,地表植被发育,地下水发育,岩层风化严重,溶蚀严重复,隧道地质条件复杂。

大南山隧道出口端300m范围内为浅埋偏压地段,围岩的主要构成有粉质黏土混碎石、全风化泥灰岩、坡积层,由于地表水的常年渗透,围岩内部节理密布,很容易发生滑塌。

洞室内层状全风化泥灰岩由于区域应力的调整,有多处呈现x型错动和s型扭曲,围岩的自稳能力大大削弱。

二.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危害在浅埋偏压的地质条件下施工会产生多种危害。

因此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要重视因地制宜的修改支护参数,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干预,将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降到最低,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大断面隧道坍塌冒顶突泥处治及预防措施探讨

大断面隧道坍塌冒顶突泥处治及预防措施探讨

大断面隧道坍塌冒顶突泥处治及预防措施探讨在隧道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隧道经常会出现坍塌冒顶突泥等地质灾害,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着隧道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以务川隧道为依托,探讨大断面隧道坍塌冒顶突泥处治及预防措施。

标签:隧道坍塌;冒顶突泥;处理措施;技术方法;预防措施前言: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隧道建设规模与数量与日俱增,特别对于贵州所处的地理环境,隧道占的比例非常高,喀斯特地貌特征加大了隧道施工难度。

岩溶、断裂破碎带岩体自身承載能力低、整体稳定性差,加之地下水在此富集,隧道穿越此区域易发生涌水、突泥、塌方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处治不当,严重影响隧道施工质量及以后的运营安全,正确处治与预防就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1 隧道的基本概况务川隧道位于贵州省务川至正安高速公路第WZTJ1合同段境内,该隧道为单洞三车道隧道,最大开挖面积可达147.6m2,施工难度较大。

隧道起讫桩号为:JK0+940~JK1+935,长995m,最大埋深约107m。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区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层含粉质粘土,基岩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灰岩、上统吴家坪组、长兴组灰岩,局部夹薄层泥岩;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灰岩夹泥岩、泥岩夹灰岩、下统茅草铺组灰岩。

隧道围岩级别主要为Ⅴ、Ⅳ级,隧道中部160m为Ⅲ级围岩。

隧道贯穿脊状山体,地势起伏较小,隧道区附近海拔600~843m,相对高差243m;隧道通过段地面高程为616~745m之间,相对高差129m。

隧道轴线所过地表大部见基岩裸露。

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溶蚀型低山地貌。

2 隧道坍塌冒顶突泥现场施工情况2013年11月9日,务川隧道掌子面开挖至JK1+138.4后,出现7~9m的泥槽,于当日14:12发生坍塌突泥,同时地表出现了塌陷。

洞内突泥长度48.4m,坍塌突出体为粉质粘土,局部含块、碎石,可塑状,基本全充填隧道上导坑内。

四车道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分部台阶施工工法

四车道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分部台阶施工工法

四车道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分部台阶施工工法四车道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分部台阶施工工法一、前言四车道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分部台阶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在大断面隧道中进行台阶施工的方法。

通过该工法,可以实现高效、安全、质量可控的台阶施工,保证了大断面隧道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主要特点是:1. 采用分部台阶施工,使得台阶的施工顺序清晰、逐步完善,减少了工期压力。

2. 结合大断面隧道的实际情况,采用了适应性强的施工方案,能够满足不同断面的施工需求。

3. 通过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机具设备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工效,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4. 该工法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高,采取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台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四车道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的分部台阶施工,可适用于各种断面形状和地质条件。

四、工艺原理四车道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分部台阶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如下: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该工法是根据大断面隧道的特点和施工要求设计出来的,与实际工程紧密相连,能够满足台阶施工的需求。

2. 采取的技术措施:该工法采用了分部台阶施工的方式,将台阶的施工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逐步进行,确保每个台阶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法的各个施工阶段如下:1. 桩基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基施工,保证台阶的基础稳固。

2. 模板搭设:搭设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和台阶的具体形状进行调整,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混凝土浇筑:按照预定的浇筑方案逐层浇筑混凝土,保证台阶的强度和稳定性。

4. 硬化养护:对浇筑完成的台阶进行适当的硬化养护,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六、劳动组织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和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七、机具设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机具设备,包括挖掘机、大型混凝土搅拌车、模板支撑架等,这些设备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大断面公路隧道 施工技术 成 果 报 告完成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依托项目: 东南绕城负责人: 二零一四年四月十七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主要容 (1)1.3工期目标 (2)1.4总体施工组织布置 (2)1.4.1组织机构设置 (2)1.4.2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2)1.4.3 施工进度安排 (2)1.5临时设施方案 (3)1.5.1项目经理部及施工队布置 (3)第二章隧道施工 (5)2.1 施工方案 (5)2.2施工方法 (5)2.2.1 洞口及明洞施工 (5)2.2.2 中导洞施工 (6)2.2.3 正洞导坑的开挖及初期支护 (7)2.2.4 洞防排水施工 (9)2.2.5洞身衬砌 (9)2.2.6 洞施工辅助作业 (11)2.2.7 地质超前预报和现场监控量测 (11)2.3技术措施 (13)2.3.1隧道防坍方 (13)2.3.2 隧道防渗、防漏 (15)2.3.3喷射混凝土 (15)2.3.4 二次衬砌 (15)2.4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 (16)第三章项目经费支出 (19).. s ..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国道主干线绕城公路是高速公路网城市绕城环线和省干线公路“9210”骨架网的环线之一,本项目的建设是扭转交通“外拥堵、过境交通线缺乏”的局面,加快客、货流通,实现低碳经济,快速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需要。

本工区段起于项目起点北羊街镇大村以东山梁上K24+750,路线由西北向东南丘陵区布线,经岔河村、马村、回香村、贾家村、北羊街、宋家营、曾家营、宋家营、宜良北老古城等地,止于宜良北老古城以西南盘江边K40+700。

路线全长15.948Km。

本项目全线采用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整体式路基宽度32m,分离式路基宽度2×16m,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执行。

林隧道作为东南绕城高速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为双洞3车道分离式隧道。

左线ZK13+250-ZK22+712,长度为9462m,右线K13+270-K22+680,长度为9410m。

进口位于嵩明县林镇甸头村,路径大泥塘-盐槽-丫巴龙-龙潭破-土桥村-大路村,出口位于海发村。

本工区林隧道施工段为K19+740至出口,左线长2972m,右线长为2940m。

林隧道所穿过地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主要有岩溶、富水软弱地层、采空区、低瓦斯不良地质条件。

1.2主要容按国际隧协的断面划分等级,林隧道净空面积为97.92m2,为大隧道断面。

根据我工区施工隧道管段工程地质(主要是Ⅳ、Ⅴ级围岩)及相关情况,确定研究容为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 s ..1.3工期目标我单位计划土建工期36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12月31日(实际以开工令签署之日起计算),计划交工日期由招标人统一安排交工,完全响应业主工期要。

1.4总体施工组织布置1.4.1组织机构设置为优质、高效地在合同规定期完成本工区施工任务,我公司拟安排素质高,业绩好,曾担负多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本工区工程的施工任务。

计划在本公司围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建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测量班、试验室、设备物资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征地拆迁部、综合办公室等九个职能部门。

1.4.2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根据本工程特点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拟组织8个施工队伍、3个预制场,1个混凝土拌和站。

1.4.3 施工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以开工为目标,认真进行施工准备,确保2013年12月31日准时开工,创造出全局性的施工作业面,同时路基处理工作及试验路段工作全面而有秩序地展开,并实行桥涵工程、隧道工程进场道路的施工,为桥涵工程全面开工施工奠定基础,还可以促使征迁工作遗留问题及早暴露,并得以解决。

2.第二阶段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由于本工程隧道进场道路受地形与工程线路的影响,隧道工程于2014年3月15日开始施工,整个隧道工程控制在2015年12月底.. s ..前完工。

3.第三阶段路基土石方工程、涵洞工程、防护工程全面开工阶段,其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控制在2016年3月30日前完工。

4.第四阶段桥梁工程全面施工阶段,2014年2月1日开始基础工程施工,于2016年5月31日前完成桥梁下部工程,于2016年10月15日前完成梁板预制与安装,整体桥梁工程控制在2016年11月10日前完工。

5.第五阶段工程扫尾、竣工资料整理、施工总结等工程全面竣工阶段。

1.5临时设施方案根据本工区的地形及交通条件、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经综合考虑,并遵循“集中布置、统筹规划、有利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

1.5.1项目经理部及施工队布置1.项目部驻地项目经理部驻地选址在北墩子村,租已有房屋作为项目部。

驻地选址满足安全和管理要求,项目部硬件设施满足“四室(即办公室、视频会议室、资料室、试验室)五小(宿舍、食堂、厕所、淋浴室、办公活动室)”要求。

2.施工队驻地根据现场实地考查结果及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施工队驻地沿线租用临时用地,采用活动彩钢板建设,按4㎡/人布置,每个施工驻地的生活、生产区设置污水处理池、垃圾池。

安全严格按照《省交通厅关于印发公路建设职、民工驻地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云交基建[2007]181)号实施。

3.通讯联络项目部拟配备安装程控和传真机各1部,所有管理人员配备移动,全经理部围包括施工队接入宽带互联网或配置无线上网设备,并在经理部部建设局域网,方便信息的流通。

4.水电供应.. s ..本工区沿线溪沟、泉点及水库均有分布,水源丰富,水质较好,无氯盐、硫酸盐等侵蚀性,均可用于道路建设。

生活用水在进入现场后,对水质进行取样化验达标后使用。

路线沿线均布设有电网,只需与相关部门协商就近架设下线变压后即可使用。

同时自备发电机机组,保证电网检修和停电时的正常施工。

.. s ..第二章隧道施工2.1 施工方案本工区一座连拱隧道拟安排一个施工队单向掘进。

严格按“新奥法”施工,施工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

隧道洞口及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自上而下分台开挖,边开挖边防护;土质地层采用机械开挖,石质地层采用钻爆法开挖。

明洞回填,应两侧对称分层夯实。

隧道洞身段采用暗挖法施工:洞口浅埋/偏压段、Ⅴ级围岩段宜采用三导洞法开挖;Ⅳ级围岩段宜采用中导洞法开挖。

对于连拱隧道中导洞,其Ⅴ级围岩段采用上下断面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Ⅴ级围岩段施工开挖时,加强超前支护,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

开挖过程中应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超欠、挖。

初期支护及时可靠,二次衬砌采用泵送砼和整体式模板台车的机械化配套施工方案,确保二次衬砌质量达到实外光。

本工区连拱隧道必须在中导洞贯通后,方可进行正洞开挖;隧道为山坡隧道,应先开挖山坡外侧正洞;山坡外侧正洞与侧正洞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小于40m,且外侧正洞二次衬砌施作完成并达成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相应段落侧正洞的开挖作业。

2.2施工方法2.2.1 洞口及明洞施工洞口、明洞挖方在满足机械开挖的条件下,使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装运弃碴至指定弃碴位置,人工辅助修坡。

不能直接用机械开挖的石方采用定向弱爆破,人工辅助机械装运弃方。

洞口仰坡、明洞边坡采用锚杆、挂钢筋网,喷砼防护。

洞口护拱施作后即可施作明洞,其施工顺序为:首先定位放线,开挖中隔墙仰拱,浇筑中隔墙砼,浇筑明洞仰拱,衬砌台车就位,绑扎钢筋,浇注明洞.. s ..混凝土衬砌;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时拆模,施做明洞防水层。

明洞施工完成后,安排合理时间进行防水层、回填、洞门侧端墙及装修施工,并做好景观美化施工。

同时恢复植被,搞好绿化。

2.2.2 中导洞施工中导洞施工开挖断面小,进洞均处于Ⅴ级围岩破碎地段。

中墙底按1.0×1.0m的间距打设长度为3m的Ф42×4.0的小导管,并注水泥浆。

1.注浆小导管施工①施工方法钻孔采用手风枪打眼、风枪推进小导管,注浆采用注浆机注浆,灰浆机拌制浆液,注浆压力根据地层致密程度决定,一般为0.6~1.0Mpa。

②施工工艺要点钻孔打小导管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作标记。

用手持风钻钻孔后,将小导管沿孔推入,对砂土类,可用Φ20钢管制作吹风管,将吹风管缓缓插入,高压风射孔,成孔后将小导管插入。

注浆采用单液注浆泵注浆。

对于强行打入的钢管应先冲清管积物,然后再注浆。

浆液用灰浆机搅拌,水泥浆水灰比为1:1~0.5:1,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即先注稀浆,然后逐步变浓直到0.5:1为止。

2.施工步骤第一步按边线开挖中心导坑上部;第二步安设锚杆、钢支架、挂网喷射混凝土等临时支撑;第三步开挖中心导坑下部;第四步安设临时支撑;第五步进行中隔墙基础开挖;第六步模筑中隔墙混凝土。

洞身开挖顺序见图2-3-1。

3.施工要点导坑开挖采取正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控制长度为5~7m,不宜过长。

进尺控制在1~2m左右。

侧壁导洞临时支护采用钢拱架、喷混凝土形式。

初期支护待中导坑出碴完成后,立即施作至掌子面。

先安装锚杆,同时对个别超挖(凹面)先喷射混凝土使之与圆弧面相平顺,然后安设钢拱架,焊接纵向连接钢筋,再喷射混凝土。

在中洞及侧导坑靠上的位置设木支撑,以加强墙体刚度。

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打入系统锚杆。

待中隔墙导坑贯通后,由中心里程向两侧中隔墙基础开挖,每次循环进尺.. s ..为8.0m,挖到设计高程后,清除浮碴,用防水砂浆抹平;再绑扎、焊接钢筋(注意中隔墙纵横排水管的埋设),支立模板,浇注混凝土。

2.2.3 正洞导坑的开挖及初期支护进洞采用超前大管棚,正台阶双侧壁保留核心土开挖,施工护拱,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快循环的施工方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1.施工步骤第一步在长管棚导管支护的掩护下开挖洞身上部;第二步施做初期支护;第三步开挖核心土;第四步浇筑仰拱防水混凝土;第五步挂设土工布、防水板及软式透水管;第六步浇筑拱墙防水混凝土。

地质条件特别差地段,在侧壁导坑拆除前,先施作边墙,再施作拱部,最后施作仰拱。

2.洞身开挖环形开挖左右单洞分别错开进行,右洞滞后左洞7~10m,每次进尺为0.8~1.5m左右,以人工开挖为主。

开挖核心土离上弧导开挖面距离控制在5.0m左右,自洞口至掌子面方向成斜坡状,以便装载机作业。

开挖时,需拆除中隔墙中心导坑与侧导坑临时支撑钢筋混凝土结构,只可用风镐、气割作业方式拆除。

出碴(进料)采用无轨运输。

出碴采用装载机、挖掘机与自卸车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