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合集下载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体会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体会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体会抗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的象征。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以祖国利益为重,保卫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在那个时期,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侵略势力,不畏强暴,勇于抵抗,用鲜血和牺牲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这种奋斗精神启示着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坚守对祖国的忠诚,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战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集体意识。

当时,各阶层人民都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侵略,形成了强大的抗战合力。

这种团结精神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并且,这也提醒我们,要注重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展现出了不怕困难和牺牲的顽强意志。

无论是在战场上的勇敢战斗,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助自强,都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毅力。

这种精神告诉我们,在面对逆境和挑战时,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只有这样才能追求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无论是对家庭,对工作,还是对社会,我们都应当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发扬抗战时期的团结精神,展现坚韧不拔的意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

通过学习和宣传抗战精神,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是中华民族英勇伟大抗战精神的完美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尽管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沉痛的历史却不能遗忘,伟大的抗战精神需要代代相传。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抗日战争是一项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

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中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举国奋起,拥有了开展人民战争的无穷力量。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各路百姓齐动员,由涓涓细流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救国洪流,亿万中国人民形成了举国抗战的局面。

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行动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担应有责任、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如此勇气,如此气魄!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以救国为己任,以不畏强暴的英勇抗争打败了残暴的日本侵略者。

左权、彭雪枫、杨靖宇、赵尚志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杰出代表。

现如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一场新的攻坚战。

我们要继承抗战时期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精神,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实现民族复兴,为实现民族梦而不懈努力。

弘扬抗战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从古至今,中国的仁人志士就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推崇的思想价值和道德标准。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中学生演讲稿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中学生演讲稿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中学生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在这个演讲中,我将向大家介绍抗战背景、抗战精神的内涵以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

延续八年,焚烧亿万生命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是中国人民英勇抵抗外敌入侵,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一段历史。

大家知道,抗战时期是我国民族精神跃然纸上的一幅画。

面对强大的侵略者,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创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首先,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抗战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顽强的斗争精神以及对自由和和平的向往。

它强调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的观念,以民族大义为重。

在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抗敌,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守护了祖国的安全和尊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次,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教训。

抗战精神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传承而弘扬起来的,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坚决捍卫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其次,它是对未来的担当和激励。

抗战精神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它教导我们要用勇气和智慧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轻言放弃,坚持战斗到底。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呢?第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民族的英雄人物,热爱我们的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二,注重思想修养。

只有在思想上不断提高,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被各种外界因素动摇。

第三,加强身体锻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可以更好地为祖国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我们应该注重锻炼身体,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5篇

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5篇

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5篇一、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性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最重要的历史任务。

抗战精神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和奋斗精神,它们激励着全体人民奋勇抗敌,不畏艰险苦难,团结奋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为了发扬抗战精神,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抗战精神,永不忘记这段历史,完整地传承和发挥抗战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牢记永不放弃主义,用勇敢的斗志和革命的担当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抗战精神的意义抗战是人类斗争反法西斯的英雄历程,是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的重要转折点,它宣告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号角,激励了中华民族屹立不倒。

抗战精神集中体现在爱国精神、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和奋斗精神上,它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苦难、永不放弃、奋勇前进的精神和追求民族复兴的信念。

三、抗战精神的影响抗战精神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历史任务,激发出我们的责任感,提醒我们要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它让我们明白爱国主义的意义,让我们珍惜当下的幸福;它让我们体会到牺牲精神的重要性,以及拼搏奋斗的快乐。

四、学习抗战精神的重要性要发扬抗战精神,我们就要正确理解、尊重和学习抗战精神。

要把抗战精神作为一种共同的历史资源,坚守革命理想,勇于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朝着共和国之光奋进;要把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敢于担当的精神作为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永远铭记在心;要把抗战精神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智慧和品格的标准,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五、抗战精神的继承抗战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积极弘扬抗战精神,深入学习,把抗战精神作为指引行为和人生信仰的理念,充分发挥我们为中华民族永远发扬光大的光荣传统而奋斗的精神;二是要继续不断地发扬抗战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指导,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不忘国耻抗战精神弘扬活动方案

不忘国耻抗战精神弘扬活动方案

不忘国耻抗战精神弘扬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历史。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段历史逐渐远去,一些人对其的记忆也逐渐模糊。

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特制定本次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1、让广大民众深刻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铭记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岁月,不忘国耻。

2、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3、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倡导和平发展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活动主题“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抗战精神”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六、参与人员全体市民七、活动内容及形式1、抗战历史展览在活动地点设置展览区域,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要战役、英雄人物等。

展览内容包括日军侵华的罪行、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等,让观众直观地感受那段历史的沉重与伟大。

2、抗战主题讲座邀请历史专家、学者举办抗战主题讲座,深入解读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抗战精神的内涵。

讲座内容可以涵盖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以及抗战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3、抗战电影展播选择一些经典的抗战题材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血战台儿庄》等,在活动期间进行展播。

通过电影这种生动的艺术形式,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抗战历史,感受抗战精神。

4、抗战故事分享会邀请抗战老兵、烈士家属或历史见证者,现场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

让观众从真实的故事中,体会抗战的艰辛与伟大,感受抗战精神的力量。

5、抗战主题征文比赛面向社会开展抗战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广大民众用文字表达对抗战历史的感悟和对抗战精神的理解。

优秀作品可以在活动现场展示或在相关媒体上发表。

6、抗战歌曲演唱组织抗战歌曲演唱活动,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演讲稿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演讲稿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演讲稿《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格外沉重而又充满力量,因为我们要共同探讨的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当我们回首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敬佩与感慨。

那是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壮丽篇章。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的大好河山,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妄图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英勇的中华儿女并没有屈服,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从东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方的丘陵水乡,从华北的广袤平原到西北的黄土高原,处处都有抗日的烽火在燃烧。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让敌人见识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狼牙山五壮士,在悬崖绝壁上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还有无数的抗日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抗战精神,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的仁人志士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

他们坚信,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

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抗战精神,是一种顽强的意志,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勇气。

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的战士毫不畏惧,他们以简陋的武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在战场上,他们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在敌后,他们忍饥挨饿,与敌人周旋。

正是这种顽强的意志,让我们的民族在困境中崛起,在磨难中前行。

抗战精神,是一种团结的力量,是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民族凝聚力。

在抗日战争中,无论是军人还是百姓,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海外侨胞,大家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抗击日寇的强大合力。

这种团结一心的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在危难时刻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对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的深深敬意。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斗争中铸就的不朽精神丰碑,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弘扬与传承。

抗战精神,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舍生忘死,奔赴战场。

他们或许是农民,或许是工人,或许是学生,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都毫不犹豫地肩负起了保卫祖国的重任。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口号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担当精神。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这种爱国情怀,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凝聚了全民族的意志,让我们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始终坚守着胜利的信念。

抗战精神,也是一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面对敌人的凶残和残暴,中华儿女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

狼牙山五壮士,在弹尽粮绝之际,宁死不屈,毅然跳下悬崖;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数日后,壮烈牺牲,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里面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这些英雄们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他们的英勇事迹告诉我们,在民族大义面前,生死不足惧,唯有坚守气节,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

这种民族气节,是我们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不能丢失的精神支柱。

抗战精神,还是一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人民没有被敌人的强大所吓倒,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在漫长的抗战岁月里,无数次的战斗,无数次的冲锋,都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这种气概,让我们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能够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抗战精神,更是一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j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研讨材料

j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研讨材料

j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研讨材料
摘要:
一、伟大抗战精神的意义
二、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三、新时代下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性
四、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正文:
一、伟大抗战精神的意义
伟大抗战精神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在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使我们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而且为我们整个民族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成为激励我们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

二、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使其成为推动我们事业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要通过多种途径,如教育培训、纪念活动、文化传播等,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战历史,深刻领会抗战精神的内涵,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三、新时代下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弘扬抗战精神,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我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我们战胜困难、追求卓越的勇气和决心。

同时,伟大抗战
精神也是我们抵御外部压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大精神支柱。

四、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抗战历史的研究,深入挖掘抗战精神的内涵,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其次,将抗战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和文化传播,让伟大抗战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把抗战精神化为实现中国梦的恒久动力
柳建辉李庆刚
《人民日报》(2015年08月19日07 版)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

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历史惊天地、泣鬼神,伟大抗战精神昭日月、铭青史。

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就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神聚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昨天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沉痛的历史不能遗忘,伟大的抗战精神必须代代相传。

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

抗日战争是一项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它与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现了全民族的广泛参与。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的召唤下,抗日战争成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各社会阶层和海外侨胞等广泛参与的全民族抗战。

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中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举国奋起,拥有了开展人民战争的无穷力量。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由涓涓细流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救国洪流,亿万中国人民形成了举国御侮的生动局面。

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行动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担应有责任、奉献聪明才智。

弘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精神。

从古至今,中国的仁人志士崇尚舍生取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诗句,就是这种价值尺度和道德标准的反映。

这是千百年来积淀于民族血脉之中的中华之魂,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饱经沧桑而永葆生机的内在基因。

在抗日战争中,许许多多中华儿女“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外敌入侵,无需时刻面临生死抉择的考验。

但我们仍然需要这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能够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弘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精神。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这是何等的勇气和气魄!七七事变爆发时,日本侵略者狂妄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以不畏强暴的英勇抗争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

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杰出代表。

当前,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一场新的攻坚战。

我们要继承抗战时期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精神,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

弘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精神。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日本侵华战争的凶恶性和残酷性,决定了中国军民必须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以落后的武器装备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达10年之久。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能够克服千难万险并坚持到底,没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做不到的。

这种精神,使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和同盟国中的重要一员,自始至终抗击着
日军主力,先后粉碎了日本“北进”与“南进”计划,有力配合了盟军尤其是太平洋战场盟军的作战。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当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托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精神,奋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