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复习题黄疸

合集下载

黄疸诊断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黄疸诊断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黄疸诊断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黄疸的临床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 皮肤黄染B. 尿液深黄C. 粪便呈白色D. 体重增加答案:D2. 哪种类型的黄疸是由肝脏疾病引起的?A. 溶血性黄疸B. 肝细胞性黄疸C. 胆汁淤积性黄疸D. 混合性黄疸答案:B3. 以下哪项检查可以用于区分黄疸的类型?A. 血常规B. 肝功能检查C. 尿常规D. 粪便常规答案:B二、多选题1. 黄疸的常见病因包括:A. 肝炎B. 胆结石C. 贫血D. 遗传性代谢病答案:A、B、D2. 以下哪些检查有助于黄疸的诊断?A. 血清胆红素测定B. 肝脏超声C. 血常规检查D. 腹部CT答案:A、B、D三、判断题1. 所有类型的黄疸都会伴有尿液深黄和粪便浅白。

()答案:错误2. 黄疸患者必须进行肝功能检查以确定黄疸类型。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黄疸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黄疸的三种主要类型包括:- 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快,释放大量非结合胆红素,常见于溶血性疾病。

-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损伤,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常见于肝炎等肝脏疾病。

- 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胆汁排泄受阻,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道疾病。

2. 黄疸患者应进行哪些常规检查?答案:黄疸患者应进行的常规检查包括:-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排除溶血性疾病。

- 肝功能检查:测定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

- 肝脏超声或腹部CT:观察肝脏和胆道结构,排除胆道疾病。

五、案例分析题1. 患者,男性,35岁,因皮肤黄染、尿液深黄就诊。

体检发现肝大,肝功能检查显示ALT、AST明显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

请分析可能的黄疸类型及原因。

答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可能的黄疸类型为肝细胞性黄疸,原因可能是肝炎,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

2. 患者,女性,28岁,因皮肤黄染、尿液深黄、粪便浅白就诊。

黄疸练习题

黄疸练习题

黄疸一、填空题:1、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胆红素(TB)正常值为5.1—17.1umol/L, 其中直接胆红素(CB)为3.42μmol/L2、黄疸按病因学分类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3、Charcot三联征是指黄疸、右上腹剧痛、畏寒发热常常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

4、实验检查中,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支持胆汁郁积性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支持溶血性黄疸,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支持肝细胞性黄疸。

5、胆汁瘀积性黄疸,实验检查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试验阳性,尿色深,大便呈白陶土色。

二、判断题:1、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

( √ )2、旁路胆红素约占总胆红素15-20%(√ )3、PTC是区别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的最好辅助检查( Ⅹ )4、Charcot三联征是指黄疸、右上腹痛、肝肿大。

( Ⅹ )三、名词解释:1、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2、隐性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在17.1-34.2umol/L之间,临床上不易觉察胆红素升高所致的症状与体征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小部分尿胆元在肠内被吸收,经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其中的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4、旁路胆红素:正常人约有15-20%的胆红素并非来自衰老的红细胞,而是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这些胆红素称为旁路胆红素。

5、Gilbert综合征:是指由于胆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血中UCB增高而出现黄疸6、核黄疸:系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UCB不能形成CB导致血中UCB增多,而出现黄疸,血中UCB甚高,多见于新生儿预后极差。

四、选择题:A型题1、旁路胆红素不包括:(E )A、过氧化物酶B、细胞色素氧化酶C、幼稚红细胞D、肌红蛋白E、衰老红细胞2、引起黄疸的疾病中,下列哪项不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B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海洋性贫血C、伯氨喹啉引起的溶血D、新生儿溶血E、蛇毒引起的贫血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汁瘀积性黄疸:(D )A、肝内胆管结石B、长期服用甲基睾丸酮所致黄疸C、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D、肝硬化E、妊娠复发性黄疸4、下列那种疾病可引起肝细胞性疾病黄疸?( E)A、蚕豆病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C、毛细胆管型炎病毒性肝炎D、胆总管结石E、中毒性肝炎5、区别肝外或肝内胆管阻塞的部位,下列哪项检查最好:( D )A、X线检查B、CTC、B型超声波D、ERCPE、PTC6、下列哪项不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C )A、Girlbert综合征B、Crigler-Najiar 综合征C、Mirizzi综合征D、Roter综合征E、Dubin-Johnson综合征7、全身黄疸,粪便呈白陶土色,可见于:(A )A、胰头癌B、溶血性贫血C、钩端螺旋体病D、肝硬化E、重症肝炎8、血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结合胆红素下降,粪便颜色加深,提示:( A )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胆汁瘀积性黄疸D、Roter综合征E、核黄疸9、下述药物哪种易出现溶血性黄疸?( C)A、氯丙嗪B、卡铂C、伯氨喹啉D、甲基睾丸酮E、甲基硫氧嘧啶10、下列哪项有助于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瘀积性黄疸:( A)A、尿胆元定性和定量检查B、有无血红蛋白尿C、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D、皮肤粘膜颜色E、尿胆红素阳性11、Charcot三联征常常提示:(B )A、肝脓肿B、急性化脓性胆管炎C、胆道蛔虫病D、原发性肝癌E、钩端螺旋体病B型题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胆汁瘀积性黄疸D、Crigler-Najiar 综合征E、Rotor综合征1、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故可产生核黄疸(见于新生儿) ( D )2、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增加( C )3、血清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加( B)4、血清中总胆红素增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 A )X型题1、按病因学分类,黄疸可分为:( ABCD )A、肝细胞性黄疸B、胆汁瘀积性黄疸C、溶血性黄疸D、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E、药物性黄疸2、引起溶血性黄疸的疾病包括:( ABC DE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蚕豆病C、海洋性贫血D、阵法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下列哪些疾病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 ABCE )A、钩端螺旋体病B、病毒性肝炎C、败血症D、蚕豆病E、酒精性肝硬化4、引起黄疸的疾病中,下列哪些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ABD )A、新生儿溶血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海洋性贫血5、黄疸伴右上腹痛可见于:( ABCDE )A、肝脓肿B、原发性肝癌C、胆总管结石D、病毒性肝炎E、胆道蛔虫症6、下列检查结果中,提示黄疸的为:( ACE )A、总胆红素>17.1umol/LB、肝功能转氨酶明显增高C、粪便呈白陶土色D、还原血红蛋白>50g/LE、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增高7、下列各项符合胆汁瘀积性黄疸的有:( BC )A、皮肤黄染较轻,呈柠檬色B、长期服用氯丙嗪可发生C、粪便颜色呈白陶土色D、易出现肝性脑病E、常有寒战、高热8、肝细胞性黄疸时,下述检验哪项符合:( ACD )A、血清总胆红素增加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非结合胆红素减少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尿胆元增高E、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9、下列疾病哪些可出现黄疸伴胆囊肿大:( ADE )A、胰头癌B、蚕豆病C、肝脓肿D、胆总管结石E、胆道蛔虫病10、关于黄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BCE )A、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B、尿胆红素试验对鉴别溶血性黄疸与胆汁瘀积性黄疸无意义C、Charcot三联征是指黄疸、右上腹痛、肝肿大D、ERCP是区别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的最好辅助检查E、肝细胞性黄疸患者皮肤搔痒,大便呈白陶土色五、问答题:1、从实验室检查方面鉴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瘀积性黄疸1、项目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瘀积性TB 增加增加增加CB 正常增加明显增加CB/TB <15-20% >30-40% > 50-60%尿胆红素-+++尿胆原增加轻度增加减少或缺如ALT、AST 正常明显增高可增高ALP、GGT 正常增高明显增高PT 正常延长延长对VitK反应无差好胆固醇正常轻度增加或降低明显增加血浆蛋白正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正常2、简述黄疸的问诊要点,并举例说明2、(1)确定有否黄疸应注意与胡萝卜血症、球结膜下血症等相鉴别。

诊断学-黄疸

诊断学-黄疸
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肝内泥沙样 结石,癌拴,寄生虫
肝内胆汁淤积:毛细胆管型病毒性 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 汁性肝硬化
肝外性: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 肿、肿瘤和蛔虫等
14
⒉机制:
由于胆道阻塞,致近端胆管压力增高,近端胆管扩 张,后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结合型胆 红素反流入血。
此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肝内胆汁淤积也可因药物致胆汁分泌功能障 碍,毛细胆管通透性增加胆汁浓缩而流量减少,导致胆 道内胆盐沉淀与胆栓形成。
22
⒌脾肿大:
可见于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 症、疟疾、门脉性或胆汁性肝硬化、各种原因 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及淋巴瘤等。 ⒍腹水: 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等 ⒎消化道出血: 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 胆结石、胆管癌、Vater壶腹癌等。
23
六、辅助检查: ⒈十二指肠引流 ⒉ B超 ⒊ X线 ⒋ERCP ⒌PT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⒍放射性核素检查 ⒎CT ⒏MRI ⒐腹腔镜 ⒑肝穿刺
溶血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8
⒊临床表现: ①黄疸: 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 ②急性溶血:急性溶血时症状常严重,表现为寒 战、高热、头痛、呕吐、腰痛、血红蛋白尿, 严重时可以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 ③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贫血、脾肿大。
9
⒋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 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 结合型胆红素基本正常,也可代偿性↑ 肠内尿胆原↑ 粪胆素↑ 粪色加深 血中尿胆原↑→→尿中尿胆原↑ 尿胆红素(—)性 血红蛋白尿(酱油),尿隐血试验(+)性 贫血、网织红细胞↑ 骨髓红系增生旺盛
3
二、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

诊断学:黄疸

诊断学:黄疸

皮肤瘙痒及心动过速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3பைடு நூலகம்伴随症状
1、黄疸伴发热 2、黄疸伴腹痛 3、黄疸伴肝肿大
4、黄疸伴胆囊肿大
5、黄疸伴脾肿大
6、黄疸伴腹水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4、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波检查
2、X线检查 3、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PT 对VitK的反
应 胆固醇 血浆蛋白
溶血性
↑ 正常 <15%— 20% —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无
正常 正常
肝细胞性
↑ ↑ >30%— 40% + 轻度↑
↑↑ ↑ ↑
延长 差
轻度↑或↓ Alb↑Glob↑
胆汁淤积性
↑ ↑↑ >50%— 60% ++ 减少或消失
可↑ ↑↑ ↑↑
延长 好 ↑↑ 正常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肝细胞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循环血液
血红蛋白
红细胞

非结合胆红素

与葡萄糖醛酸 结合
结合胆红素
门静脉
肠 尿胆原
肝细胞广泛受损
粪胆素
尿胆原 结合胆红素 尿胆素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2、肝细胞性黄疸
(1)机制:使肝细胞广泛受损的疾病为病因,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中毒性肝炎症、败血症等。
(4)非结合胆红素(UCB):不溶于水,不从尿液排出; 结合胆红素(CB):溶与水,可从尿液排出。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五分。
溶血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黄疸(诊断学第9版,2学时 )

黄疸(诊断学第9版,2学时 )

溶血性黄疸
(一)发病机制: 1、大量RBC破坏→UCB↑→超过肝脏处理 能力→UCB↑ 2、贫血、缺氧等→削弱正常肝细胞代谢 能力→UCB↑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血红蛋白
循环系统
溶 血胆 性红
非结合胆红素 (UCB)
红细胞 (RBC)
UCB ↑↑

黄素
疸正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发常
生代 机谢 制示 示意
结合胆红素 (CB)
肠肝循环
3.胆汁淤积性黄 疸(阻塞性黄疸) 肠
4.先天性非尿溶胆素
尿胆原
血性黄疸
粪胆素
按胆红素性质分类: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bilirubin
1、以UCB增高为主的黄疸
Jaundice with increased UCB
2、以CB增高为主的黄疸
正常或轻度↑ >50%
深黄色
正常或稍浅
浅黄或白陶土色
伴随症状
1、伴发热:急性胆管炎、肝脓肿等。
Accompanied by fever: acute cholangitis, liver abscess, etc.
2、伴上腹剧痛:胆道结石、蛔虫等。
Accompanied by epigastric pain: biliary calculi, Ascaris and so on.
肝细胞性黄疸
(四)实验室检查特点
Laboratory ex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血清:UCB CB TB 尿:尿胆原 尿胆红素(+) 大便:粪胆素 大便:粪色变浅或无明显变化
胆汁淤积性黄疸

内科学黄疸试题及答案大全

内科学黄疸试题及答案大全

内科学黄疸试题及答案大全黄疸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黄染。

内科学中黄疸与内脏器官疾病密切相关,掌握黄疸试题及答案对于医学学生及从事内科学的医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内科学黄疸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对黄疸疾病的认识与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黄疸形式主要是由于梗阻性黄疸引起的?A. 肝细胞性黄疸B. 非溶血性黄疸C. 胆汁淤积性黄疸D. 溶血性黄疸答案:C2. 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的特点是:A. 轻度黄疸B. 持续性黄疸C. 深度黄疸D. 暴发性黄疸答案:A3. 一名28岁男性病人出现皮肤、眼球脱色,病人常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身体乏力,你认为这名患者可能患有以下哪种疾病引起的黄疸?A. 肝炎病毒感染B. 肝硬化C. 胆囊结石D. 肝癌答案:C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黄疸的病理生理过程。

答案: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寿命结束后,被脾脏或肝脏清除。

胆红素生成后与血浆白蛋白结合,通过肝脏转运和排泄。

然而,在某些疾病情况下,由于肝脏功能受损或胆道梗阻等原因,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造成黄疸。

2. 黄疸的分类有哪几种?答案:黄疸可分为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三种类型。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释放大量胆红素而引起;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而引起;肝细胞性黄疸则是由于肝脏功能异常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与排泄。

三、解析题1. 一位47岁女性患者出现黄疸、恶心、呕吐和肝部疼痛等症状,请分析可能的疾病原因以及相应的检查。

答案:这位女性患者的症状提示可能患有急性病毒性肝炎。

相关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AST和ALT升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血清胆红素测定等。

2. 一位60岁男性患者出现进行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同时伴有腹水,请分析可能的疾病原因以及相应的检查。

答案:这位男性患者的症状提示可能患有肝硬化。

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考点习题及答案:黄疸

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考点习题及答案:黄疸

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考点习题及答案:黄疸魔鬼训练呕吐物含多量胆汁提示梗阻平面在A.幽门以上B.十二指肠乳头以上C.十二指肠乳头以下D.贲门以上E.幽门以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梗阻在十二指肠以下才会出现呕吐胆汁。

右上腹痛并黄疸及肝大可见于A.肝硬化B.肝炎C.脂肪肝D.肝癌E.血吸虫肝『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肝癌见黄疸,右上腹进行性肝肿大,伴持续性胀痛。

下列除哪项外,常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A.疟疾B.急性甲型肝炎C.中毒性肝炎D.钩端螺旋体病E.肝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肝细胞性黄疸病因: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伤寒等。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引起阻塞性黄疸A.疟疾B.胆管癌C.肝癌D.胆道蛔虫症E.总胆管结石『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阻塞性黄疸病因①肝外梗阻性黄疸:如胆道结石、胆管癌、胰头癌、胆道炎症水肿、胆道蛔虫、胆管狭窄等引起的梗阻。

②肝内胆汁淤积:如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全身黄疸,粪便呈白陶土色,可见于A.胰头癌B.溶血性贫血C.钩端螺旋体病D.肝硬化E.重症肝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黄疸,粪便呈白陶土色见于阻塞性黄疸。

胰头癌为阻塞性黄疸。

符合阻塞性黄疸临床表现的是A.粪便色加深B.尿中胆红素阴性C.尿中尿胆原增加D.心律增快E.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阻塞性黄疸:反映胆道梗阻的指标改变,如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脂蛋白-X增高等。

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均中度增加,可见于A.蚕豆病B.胆石症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急性黄疸性肝炎E.胰头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肝细胞性黄疸实验室检查:血清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多。

尿中尿胆原通常增多,尿胆红素阳性。

急性黄疸性肝炎为肝细胞性黄疸。

患者食欲减退,乏力。

查体:全身及巩膜黄染,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

应首先考虑的是A.胰腺癌B.胰腺炎C.胆道蛔虫症D.胆囊炎E.胆结石『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黄疸伴胆囊肿大多因胆总管有梗阻,常见于胰腺癌、壶腹癌、胆总管癌等患儿,男,10岁。

《诊断学》 第十六节 黄疸

《诊断学》 第十六节  黄疸

第十六节黄疸黄疸(jaundice)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1/L(0.1~1mg/dl)。

胆红素在17.1~34.2μmo1/L (1~2mg/d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 μmol/L(2mg/dl)时出现临床可见黄疸。

引起黄疸的疾病很多,发生机制各异,全面理解胆红素代谢过程对黄疸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血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经单核一巨噬细胞破坏,降解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组织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红素和珠蛋白,血红素在催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胆绿素,后者再经还原酶还原为胆红素。

正常人每日由红细胞破坏生成的血红蛋白约7.5g,生成胆红素4275μmo1(250mg),占总胆红素的80%~85%。

另外171~513μmo1(10~30mg)的胆红素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与肌红蛋白等),这些胆红素称为旁路胆红素(bypass bilirubin),约占总胆红素的15%~20%。

上述形成的胆红素称为游离胆红素或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与血清清蛋白结合而输送,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故尿液中不出现非结合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通过血循环运输至肝后,与清蛋白分离并经DiSSe间隙被肝细胞所摄取,在肝细胞内和Y、Z两种载体蛋白结合,并被运输至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微粒体部分,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或称结合胆红素(conjLtgated bmrubin,CB)。

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

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经胆管排人肠道后,在回肠末端及结肠经细菌酶的分解与还原作用,形成尿胆原(总量为68~473μmo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胆红素仃B)正常值为_______________ u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CB)为 ______________ ____ 卩mol/L2、黄疸按病因学分类分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Charcot 三联征是指__的诊断。

常常提示 ______________4、实验检查中,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支持__________________ ,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支持 _________________ __ ,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 。

5、胆汁瘀积性黄疸,实验检查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__________________ ,尿胆红素试验 ____________ ,尿色 ____________ ,大便呈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1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

( )2、旁路胆红素约占总胆红素 1 5-20%( )3、PTC 是区别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的最好辅助检查( )4、Charcot 三联征是指黄疸、右上腹痛、肝肿大。

( )三、名词解释:1 、黄疸2、隐性黄疸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4、旁路胆红素5、Girlbert 综合征6、核黄疸四、选择题:1、旁路胆红素不包括:()A、过氧化物酶B、细胞色素氧化酶C、幼稚红细胞D、肌红蛋白E、衰老红细胞2、引起黄疸的疾病中,下列哪项不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海洋性贫血C、伯氨喹啉引起的溶血D、新生儿溶血E、蛇毒引起的贫血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汁瘀积性黄疸:()A、肝内胆管结石B、长期服用甲基睾丸酮所致黄疸C、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D、肝硬化E 、妊娠复发性黄疸4、下列那种疾病可引起肝细胞性疾病黄疸?()A、蚕豆病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C、毛细胆管型炎病毒性肝炎D、胆总管结石E 、中毒性肝炎5、区别肝外或肝内胆管阻塞的部位,下列哪项检查最好:()A、X 线检查B、CTC、 B 型超声波D、ERCPE、PTC6、下列哪项不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A、Girlbert 综合征B、Crigler-Najiar 综合征C 、Mirizzi 综合征D 、Roter 综合征E 、Dubin-Johnson 综合征7、全身黄疸,粪便呈白陶土色,可见于:()A、胰头癌B、溶血性贫血C、钩端螺旋体病D、肝硬化E、重症肝炎8、血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结合胆红素下降,粪便颜色加深,提示:()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胆汁瘀积性黄疸D、Roter综合征E、核黄疸9、下述药物哪种易出现溶血性黄疸?()A、氯丙嗪B、卡铂C、伯氨喹啉D、甲基睾丸酮E 、甲基硫氧嘧啶10、下列哪项有助于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瘀积性黄疸:()A、尿胆元定性和定量检查B、有无血红蛋白尿C、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D 、皮肤粘膜颜色E 、尿胆红素阳性11、Charcot三联征常常提示:()A、肝脓肿B、急性化脓性胆管炎C、胆道蛔虫病D、原发性肝癌E、钩端螺旋体病B型题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胆汁瘀积性黄疸D、Crigler-Najiar综合征E 、Rotor 综合征1 、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故可产生核黄疸(见于新生儿)()2、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增加()3、血清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加()4、血清中总胆X 型题1 、按病因学分类,黄疸可分为:()C、溶血性黄疸A、肝细胞性黄疸B、胆汁瘀积性黄疸D、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E、药物性黄疸2、引起溶血性黄疸的疾病包括:()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蚕豆病C、海洋性贫血D、阵法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下列哪些疾病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A、钩端螺旋体病B、病毒性肝炎C、败血症D 、蚕豆病E 、酒精性肝硬化4、引起黄疸的疾病中,下列哪些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A、新生儿溶血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海洋性贫血5、黄疸伴右上腹痛可见于:()A、肝脓肿B、原发性肝癌C、胆总管结石D、病毒性肝炎E 、胆道蛔虫症6、下列检查结果中,提示黄疸的为:()A、总胆红素>17.1umol/LB、肝功能转氨酶明显增高C、粪便呈白陶土色D、还原血红蛋白>50g/LE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增高7、下列各项符合胆汁瘀积性黄疸的有:()A、皮肤黄染较轻,呈柠檬色B、长期服用氯丙嗪可发生C、粪便颜色呈白陶土色D、易出现肝性脑病E 、常有寒战、高热8、肝细胞性黄疸时,下述检验哪项符合:()A、血清总胆红素增加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非结合胆红素减少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尿胆元增高E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9、下列疾病哪些可出现黄疸伴胆囊肿大:( )A、胰头癌B、蚕豆病C、肝脓肿D 、胆总管结石E 、胆道蛔虫病10、关于黄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A、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B、尿胆红素试验对鉴别溶血性黄疸与胆汁瘀积性黄疸无意义C、Charcot 三联征是指黄疸、右上腹痛、肝肿大D、ERCP 是区别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的最好辅助检查E 、肝细胞性黄疸患者皮肤搔痒,大便呈白陶土色五、问答题:1、从实验室检查方面鉴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瘀积性黄疸2、简述黄疸的问诊要点,并举例说明六、病案分析:患者XXX,男性,36岁,未婚,干部,湖南长沙人。

因食欲下降、乏力5天,皮肤巩膜黄染1天入院。

患者5天前因受凉而出现食欲下降,全身乏力。

感畏寒,无发热、腹痛等不适。

今日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呈浓茶样,腹泻 3 次,稀水样便而就诊,既往有乙肝标志物HBsAg(+) HBeAg(+) HBcAg(+) ,否认” 肺结核、痢疾、伤寒”等病史。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化验:WBC5.8 X 109/L,N 0.75 L 0.25TB 93.9umol/L CB 46.5umol/L问:1、该患者最可能是那种类型黄疸?2、为确定诊断,你认为还需要作什么化验与检查?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参考答案与题解】一、填空题:1.1.7-17.1;0- 3.422、肝细胞性黄疸、胆汁瘀积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3、黄疸、右上腹剧痛、畏寒发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4、胆汁瘀积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5、增加,阳性,深,白陶土色二、判断题:1>V 2>V3、X 4、X三、名词解释:1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2、隐性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在17.1-34.2umol/L 之间,临床上不易觉察胆红素升高所致的症状与体征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小部分尿胆元在肠内被吸收,经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其中的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4、旁路胆红素:正常人约有15-20%的胆红素并非来自衰老的红细胞,而是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这些胆红素称为旁路胆红素。

5、Gilbert综合征:是指由于胆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血中UCB 增高而出现黄疸6、核黄疸:系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UCB 不能形成CB 导致血中UCB 增多,而出现黄疸,血中UCB 甚高,多见于新生儿预后极差红素增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四、选择题:【A 型题】1 、 E 2、B 3、 D 4、 E 5、 D 6、 C 7、 A8、 A 9、 C 10、 A 11 、 B【B 型题】1、D2、 C3、 B4、 A【X 型题】1、ABCD2、ABCDE3、ABCE4、ABD5、ABCDE6、ACE7、BC 8、ACD 9、ADE 10、BCE五、问答题1、项目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瘀积性TB 增加增加增加CB 正常增加明显增加CB/TB <15-20% >30-40% > 50-60%尿胆红素-+++尿胆原增加轻度增加减少或缺如ALT 、AST 正常明显增高可增高ALP 、GGT 正常增高明显增高PT 正常延长延长对VitK 反应无差好胆固醇正常轻度增加或降低明显增加血浆蛋白正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正常2、(1)确定有否黄疸应注意与胡萝卜血症、球结膜下血症等相鉴别。

(2)黄疸的起病急性或缓慢,有否群集发病、外出旅游、药物使用等。

(3)黄疸的伴随症状如有否右上腹痛、发热、肝脾肿大等,伴发热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伴肝肿大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癌等。

(4)黄疸的时间与波动情况有利于鉴别梗阻性与肝细胞性黄疸的区别。

(5)黄疸对全身的影响肝细胞性黄疸有肝功能的损害,而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全身情况较好。

六、病案分析1、肝细胞性黄疸2、肝功能化验: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尿常规化验:尿胆元升高,尿胆红素试验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丫―谷丙氨酰转氨酶(GGT)均增高;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3、 B 超:排除肝内占位性病变或其他引起胆道梗阻的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