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密切相关:
婴幼儿期未形成α节律 3岁左右出现8Hz α节律 10岁时接近成人节律10Hz
60岁后节律开始减慢
β活动:
正常成人清醒脑电图的主要成分,分布
广泛,波幅较低。额区、中央区、后头部。
药物性快波,前头部为著。
儿童后头部慢波:
为2---4Hz左右中高幅以正相波为主的多
位相慢波或慢波节律,反复出现在枕区α节 律中。 3岁后逐渐增多,9---10岁最多,13岁后 逐渐减少,20岁左右消失。
多位相慢活动:
2---4Hz中高幅正相波为主的多位 相慢波,反复出现在枕区α节律中。
后位慢波节律:
2.5---4.5Hz中高幅慢活动,非恒 定地出现于某一侧α节律中。
后头部孤立性慢波:
发作期脑电图:
在临床发作对侧大脑半球中央—中 颞区频繁棘波节律或低电压快波活动,随 时间延长波幅逐渐增高,频率逐渐减慢, 扩散至同侧或对侧皮层。
脑电图基础知识
脑电图定义:
脑电图是从颅外头皮或颅内记 录到的局部神经元电活动的总和。 即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及其顶树突 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脑电图在儿科的适应症:
鉴别儿童各种发作性症状的性质,特别 是癫痫与癫痫综合征的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脑功能损伤的判断
指标
在新生儿窒息、脑病中对脑损伤程度的
闪光刺激
癫痫的脑电图
发作间期:
脑电图的表现形式为单个或孤立的棘 波\尖波和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多 棘慢波,表示病灶存在. 发作期: 可见明显不同于背景活动的脑电活动, 通常为单一节律性波,或波幅突然降低 \弥漫性不规则慢波或快波\假性正常 化.
儿童失神癫痫
发作期:
双侧同步对称3Hz为主(2---4Hz)棘慢 波爆发,突发突止. HV可诱发. 发作间期: 少量单发全导棘慢波,有时限局在额 区,背景活动正常.
《脑电图基础知识》课件

相干性分析
相干性分析研究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机器学习方法
机器学习技术被用于自动化脑电图分析和模式 识别。
常见的脑电图异常结果
癫痫发作
脑电图揭示了癫痫发作时的异常 电活动模式。
睡眠中的尖波
睡眠中的尖波是正常睡眠阶段的 特征之一。
阿尔法波
阿尔法波是一种低频、高振幅的 脑电活动,在放松状态下出现。
安德拉基和博巴尔的工作开创了脑电图研究的新篇章。
3
现代脑电图
使用高级技术和计算机分析,脑电图已经深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1 神经元活动
脑电图是通过观察大脑的神经元活动电位来测量。
2 电极放置
电极被放置在头皮上,以记录不同区域的电活动。
3 波形和频率
脑电图波形和频率可提供关于大脑状态的重要信息。
《脑电图基础知识》PPT 课件
欢迎来到《脑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探索脑电图的奇妙世界,从历史到应 用,一起揭开脑电图的神秘面纱。
脑电图基础知识的定义
了解脑电图是如何记录大脑活动的。探索脑电图的定义、测量单位和特征波。
脑电图的历史背景
1
1875 年
理查·卡莱尔首次记录到人类脑电图。
2
20 世纪 30 年代
脑电图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
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新的脑电图技术使我们能够以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观察大脑活动。
2
脑电图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将脑电图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3
脑电图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脑电图在研究神经网络和大脑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脑电图的应用领域
临床诊断
《脑电图基础知识》课件

脑电图的原理
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这些信 号会产生微弱的电流。
脑电图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收集这些微弱的电 流,并将其转化为可观察的图形。
脑电图的波形和频率可以反映大脑的不同状态和功 能。
脑电图的应用
01
02
03
04
癫痫诊断
脑电图是癫痫诊断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发现异常的脑电波活 动。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质量、数量或时序上出现异常的疾病,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症等。脑电图可以检测到睡眠障碍患者的脑电波异常,帮助医生确诊病因和 制定治疗方案。
通过脑电图监测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周期和睡眠深度等指标,医生可 以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电图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 应用于认知过程、情绪调节、 学习与记忆等领域,有助于深 入了解大脑的认知机制。
对未来脑电图发展的展望
02
01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脑电图技术将更加精准和便捷 ,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脑电图与其他神经影像学技术的结合将有助于更全面 地揭示大脑的功能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脑电图是诊断 癫痫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脑电图可以检测到癫痫发作时脑 电活动的异常变化,帮助医生确诊癫痫的类型和病灶位置。
在治疗癫痫时,脑电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生可以根据脑 电图的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药物种类、剂量和服用 时间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脑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脑电图简介 • 脑电图的记录与解读 • 脑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脑电图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结论
01
脑电图ppt课件

脑电图讲座
1
第一部分 脑电图基础
2
脑电图原理
•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元的电活动
• 脑电图是通过放置适当的电极,借助电子放大技术, 将脑部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100万倍 并记录
• 与心电图的原理一致是EEG将生物电活动经放大加以 描记,不同的是心电的测量单位是毫伏(mV),脑 电的单位是以微伏(μV)计算
双侧性3CPS棘慢波综合——失神发作、失神癫痫
双侧性规则/不规则多棘波多棘慢——肌阵挛发作、肌阵挛癫痫
局灶性尖/棘波及尖/棘慢波综合——部分性(局灶性)癫痫
三相波——代谢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及缺氧等
周期性放电——病毒性脑炎、CJD等
中央中颞尖波双向尖波——罗兰多区癫痫
慢波睡眠中持续放电——ESES
局限于额颞区周期复合波——单纯疱疹脑炎
在枕部不超过50%,其它部位不超过20% • 波幅不应过高, α波平均波幅小于100微伏,β波小于50微
伏 • 在睁闭眼、精神活动及感受到刺激时,α波应有正常的反应 • 慢波:为散在低波幅慢波,多为θ 波,任何部位均不应有连续
性高波幅β或δ波 • 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无异常电活动 • 无发作波: 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波综合
• 2001年的分类主要根据发作的症状进行,体现了发 作类型和解剖结构的联系
• 按照病因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特发性和症状性部分性 癫痫
52
• 颞叶癫痫:耳极导联(睡眠,NREMⅡ期),Fp2、F4、C4、P4等可见正相尖波(耳极活化)
53
• 颞叶癫痫(续前图)平均导联:F8可见尖慢 波综合
• 双极导联:F8、T4可见尖波针锋相对,慢波
• 50Hz交流电伪差:由于现代EEG仪通常带有5060Hz滤波器,这种伪差在常规工作中罕有发生。伪 差的来源可能是附近电扇或空调,另一常见原36因是 来自萤光灯。因此,操作间下的房间最好悬挂白炽
1
第一部分 脑电图基础
2
脑电图原理
•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元的电活动
• 脑电图是通过放置适当的电极,借助电子放大技术, 将脑部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100万倍 并记录
• 与心电图的原理一致是EEG将生物电活动经放大加以 描记,不同的是心电的测量单位是毫伏(mV),脑 电的单位是以微伏(μV)计算
双侧性3CPS棘慢波综合——失神发作、失神癫痫
双侧性规则/不规则多棘波多棘慢——肌阵挛发作、肌阵挛癫痫
局灶性尖/棘波及尖/棘慢波综合——部分性(局灶性)癫痫
三相波——代谢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及缺氧等
周期性放电——病毒性脑炎、CJD等
中央中颞尖波双向尖波——罗兰多区癫痫
慢波睡眠中持续放电——ESES
局限于额颞区周期复合波——单纯疱疹脑炎
在枕部不超过50%,其它部位不超过20% • 波幅不应过高, α波平均波幅小于100微伏,β波小于50微
伏 • 在睁闭眼、精神活动及感受到刺激时,α波应有正常的反应 • 慢波:为散在低波幅慢波,多为θ 波,任何部位均不应有连续
性高波幅β或δ波 • 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无异常电活动 • 无发作波: 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波综合
• 2001年的分类主要根据发作的症状进行,体现了发 作类型和解剖结构的联系
• 按照病因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特发性和症状性部分性 癫痫
52
• 颞叶癫痫:耳极导联(睡眠,NREMⅡ期),Fp2、F4、C4、P4等可见正相尖波(耳极活化)
53
• 颞叶癫痫(续前图)平均导联:F8可见尖慢 波综合
• 双极导联:F8、T4可见尖波针锋相对,慢波
• 50Hz交流电伪差:由于现代EEG仪通常带有5060Hz滤波器,这种伪差在常规工作中罕有发生。伪 差的来源可能是附近电扇或空调,另一常见原36因是 来自萤光灯。因此,操作间下的房间最好悬挂白炽
脑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从上到下, 从额到枕, 从左到右, 从左脑到 右脑。
5
脑电图记录的内容
输入和输 出两个 电极间 的电位 差。
6
脑电图仪参数的设置---1Hz
低频滤波(low-frequency filter, LF)也称时间常 数:该频率滤波点脑波的电压衰减30%,在此 点之下,频率越慢,衰减越明显。
低频滤:0.1Hz
脑电图基础知识
1
脑电图的历史
Hans Berger 是脑电图之父,他第一次在人 体头颅记录到了脑地图。
2
脑电图的定义
从颅外头皮或颅内记录到的局部神经元电活 动-------神经细胞群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3
脑电图的电极安装
10-20系统
4
脑电图的导联
单导联:记录 电极连接 同侧耳电 极。
双导联。纵 联常用。
22
正常睡眠脑电图---思睡期
(1)后节 律变慢或 者分裂。 (第一秒 10Hz,第七 秒8Hz)
(2)眼一 侧环视现 象。(蓝 色方框)
23
正常睡眠脑电图---睡眠Ⅰ期(顶尖波)位置Βιβλιοθήκη C3,Cz 和C4波幅高 24
正常睡眠脑电图---睡眠Ⅱ期(纺锤波)
额部和中央部
12-14Hz的梭形节律
25
正常睡眠脑电图---睡眠Ⅱ期(K-综合波)
17
脑电图的术语---位置
18
脑电图的波形---棘波
棘慢 波 棘波:波宽<70ms
19
脑电图的波形---尖波
尖波:波宽70-200ms
20
正常清醒脑电图---闭眼
闭眼:从 前到后波 幅逐渐增 高,频率 逐渐减慢。 后节律出 现。
21
正常清醒脑电图---睁眼
5
脑电图记录的内容
输入和输 出两个 电极间 的电位 差。
6
脑电图仪参数的设置---1Hz
低频滤波(low-frequency filter, LF)也称时间常 数:该频率滤波点脑波的电压衰减30%,在此 点之下,频率越慢,衰减越明显。
低频滤:0.1Hz
脑电图基础知识
1
脑电图的历史
Hans Berger 是脑电图之父,他第一次在人 体头颅记录到了脑地图。
2
脑电图的定义
从颅外头皮或颅内记录到的局部神经元电活 动-------神经细胞群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3
脑电图的电极安装
10-20系统
4
脑电图的导联
单导联:记录 电极连接 同侧耳电 极。
双导联。纵 联常用。
22
正常睡眠脑电图---思睡期
(1)后节 律变慢或 者分裂。 (第一秒 10Hz,第七 秒8Hz)
(2)眼一 侧环视现 象。(蓝 色方框)
23
正常睡眠脑电图---睡眠Ⅰ期(顶尖波)位置Βιβλιοθήκη C3,Cz 和C4波幅高 24
正常睡眠脑电图---睡眠Ⅱ期(纺锤波)
额部和中央部
12-14Hz的梭形节律
25
正常睡眠脑电图---睡眠Ⅱ期(K-综合波)
17
脑电图的术语---位置
18
脑电图的波形---棘波
棘慢 波 棘波:波宽<70ms
19
脑电图的波形---尖波
尖波:波宽70-200ms
20
正常清醒脑电图---闭眼
闭眼:从 前到后波 幅逐渐增 高,频率 逐渐减慢。 后节律出 现。
21
正常清醒脑电图---睁眼
脑电图基本知识 ppt课件

ppt课件 54
ppt课件
55
ppt课件
56
ppt课件
57
ppt课件
58
ppt课件
59
ppt课件
60
脑电图基本知识
基本波波幅异常: 波幅异常增高 波幅异常降低 基本波波型异常:
ppt课件
61
脑电图基本知识
出现病理波. 棘波 20-80ms 100μv
阳性棘波 阴性棘波 双相棘波 三相棘波
诱发时原有异常波消失,诱发试验停止后原有异常
波又出现 在正常阈值以下的刺激即出现临床发作
ppt课件 70
脑电图基本知识
异常EEG的形式
阵发性异常 节律性阵发异常 非节律性阵发异常 持续性异常
ppt课件
71
ppt课件
72
ppt课件
73
ppt课件
74
ppt课件
75
ppt课件
脑电图基本知识
ppt课件
1
脑电图基本知识
脑电图概述
脑电图描记术 脑电图的基本成分: 时间 波幅 位相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脑电图基本知识
周期和频率
周期( period ) : 一个单一形态的正弦波从一个波底
(波顶)到下一个波底(波顶)所需要的 时间称 之为周期,通常用毫秒(ms)表示。 频率(frequency):同一周期的脑波在一秒内所出 现的次数称之为频率,以次/秒(c/sec)表示。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脑电图基本知识
六. 调节和调幅
ppt课件
55
ppt课件
56
ppt课件
57
ppt课件
58
ppt课件
59
ppt课件
60
脑电图基本知识
基本波波幅异常: 波幅异常增高 波幅异常降低 基本波波型异常:
ppt课件
61
脑电图基本知识
出现病理波. 棘波 20-80ms 100μv
阳性棘波 阴性棘波 双相棘波 三相棘波
诱发时原有异常波消失,诱发试验停止后原有异常
波又出现 在正常阈值以下的刺激即出现临床发作
ppt课件 70
脑电图基本知识
异常EEG的形式
阵发性异常 节律性阵发异常 非节律性阵发异常 持续性异常
ppt课件
71
ppt课件
72
ppt课件
73
ppt课件
74
ppt课件
75
ppt课件
脑电图基本知识
ppt课件
1
脑电图基本知识
脑电图概述
脑电图描记术 脑电图的基本成分: 时间 波幅 位相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脑电图基本知识
周期和频率
周期( period ) : 一个单一形态的正弦波从一个波底
(波顶)到下一个波底(波顶)所需要的 时间称 之为周期,通常用毫秒(ms)表示。 频率(frequency):同一周期的脑波在一秒内所出 现的次数称之为频率,以次/秒(c/sec)表示。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脑电图基本知识
六. 调节和调幅
脑电图图谱ppt课件

正常波形变化
解释正常脑电图在不同年龄、 性别和生理状态下的变化范围 。
正常参考值
提供正常脑电图的参考值,如 电压、频率和波形等。
异常脑电图图谱
异常脑电图图谱
展示异常脑电图的波形,用于诊断癫痫、脑 炎等神经系统疾病。
异常波形分类
根据异常程度和表现形式,将异常脑电图分 为不同类型。
异常波形描述
描述异常脑电图的波形特点,如棘波、慢波 等。
个性化定制
未来脑电图图谱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根据不同个体的脑电信号特征,为其提 供更加精准的脑电图图谱分析和解读。
多模态融合
将脑电图图谱与其他神经影像技术(如MRI、fMRI等)进行多模态融合,可以更 全面地揭示大脑活动的机制和功能,为神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常波形。
解读
由专业医生根据分析结 果解读脑电图图谱,并
给出诊断意见。
03 脑电图图谱解读
脑电图波形分析
脑电图波形分类
脑电图波形主要分为α波、β波、 θ波和δ波,每种波形具有不同的 频率和特征,代表了大脑的不同
活动状态。
波形识别
通过对脑电图波形的形状、幅度 、频率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识 别出不同的波形,并判断大脑的
分析波形意义
根据不同类型的波形,分析其 代表的大脑功能状态和可能的
异常情况。
综合分析
结合多个时间段的脑电图数据 ,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以获
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04 常见脑电图图谱示例
正常脑电图图谱
正常脑电图图谱
展示正常人的脑电图波形,用 于比较异常脑电图。
波形描述
描述正常脑电图的波形特点, 如频率、幅度、节律等。
0Hale Waihona Puke 脑电图图谱的未来发展脑电图技术的进步与挑战
脑电图教学ppt课件

脑电图可以检测到脑部疾 病引起的脑电波异常,如 脑炎、脑肿瘤等,为疾病 诊断提供依据。
睡眠障碍诊断
脑电图可以监测睡眠过程 中的脑电波变化,帮助医 生诊断失眠、睡眠呼吸暂 停等睡眠障碍。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元活动研究
脑电图可以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 ,帮助神经科学家了解大脑功能
和神经机制。
认知过程研究
通过脑电图分析,神经科学家可以 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如注意力、 记忆、思维等。
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如何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电极和导联数可以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电极应该根据患者 的年龄、病情和检查目的进行选择,导联数越多,记录到的脑电信号越 全面。
正确的安放电极和保持记录环境安静可以降低干扰,提高脑电图的清晰 度和准确性。
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医生应该熟 悉脑电图的基本原理、正常值范围和异常波形的意义,并具备解读脑电 图的能力。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神经元电活动
大脑中的神经元在活动时 会产生微弱的电信号。
电极与放大器
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能够 检测到这些电信号,并通 过放大器将其传输到记录 设备。
波形与节律
脑电图的波形和节律反映 了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状 态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 系。
脑电图的分类与解读
分类
根据记录时间的长短,脑电图可分为 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和长程脑电 图。
解读
脑电图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医生通过分析脑电图的波形和节律,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诊断和 评估。
02
脑电图的采集与记录
脑电图的采集设备
电极帽
计算机
用于固定电极,确保电极与头皮紧密 接触。
睡眠障碍诊断
脑电图可以监测睡眠过程 中的脑电波变化,帮助医 生诊断失眠、睡眠呼吸暂 停等睡眠障碍。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元活动研究
脑电图可以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 ,帮助神经科学家了解大脑功能
和神经机制。
认知过程研究
通过脑电图分析,神经科学家可以 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如注意力、 记忆、思维等。
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如何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电极和导联数可以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电极应该根据患者 的年龄、病情和检查目的进行选择,导联数越多,记录到的脑电信号越 全面。
正确的安放电极和保持记录环境安静可以降低干扰,提高脑电图的清晰 度和准确性。
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医生应该熟 悉脑电图的基本原理、正常值范围和异常波形的意义,并具备解读脑电 图的能力。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神经元电活动
大脑中的神经元在活动时 会产生微弱的电信号。
电极与放大器
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能够 检测到这些电信号,并通 过放大器将其传输到记录 设备。
波形与节律
脑电图的波形和节律反映 了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状 态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 系。
脑电图的分类与解读
分类
根据记录时间的长短,脑电图可分为 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和长程脑电 图。
解读
脑电图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医生通过分析脑电图的波形和节律,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诊断和 评估。
02
脑电图的采集与记录
脑电图的采集设备
电极帽
计算机
用于固定电极,确保电极与头皮紧密 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 α频率带:8~13/s
• ④ β频率带:13/s以上
ppt课件
12
波、活动、背景活动、节律的 概念
波:单个电位差。
活动:出现的波。
ppt课件
13
•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 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 部分外,其表现为占优势的 持续的活动。
•节律:周期和形状比较懒定 而连续出现三个以上的波。
ppt课件
36
异常波出现在空间上的方式
ppt课件
37
•1)局限性:异常波局限于一 个或一个脑叶。
•2)一侧性:异常波局限于一 侧半球上。
•3)弥散性:异常波出现于两 侧大片区域
•4)广泛性:异常波出现于所
有区域
ppt课件
38
低波幅、中波幅、高波幅、极高波幅
• 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 • 25-75微伏为中波幅 • 75-100微伏为高波幅。 • 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
肝昏迷、尿毒症、胰腺炎、低
血糖等。也可见于颅脑外伤和
癫痫。
ppt课件
34
异常波的出现在时间上的的方式
ppt课件
35
• 1)散在性:零星或单个出现。 • 2)节律性: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 3)杂乱性:无规律地反复出现。 • 4)持续性:连续出现超过10秒 • 5)阵发性:突出于背景活动突
然出现且突然消失。
ppt课件
21
棘波概念、产生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22
•棘波:在走纸速度为3厘 米/秒的纸速下,脑电波 的电位变化呈陡直上升和
下降,与a波相比呈极端 尖锐的一种波,极性多为
阴性。
ppt课件
23
棘波有四个特点:
•1)上、下支均陡直。
•2)周期小于80毫秒,多为 20-60.
•3)波幅一般在100-150微 幅。
ppt课件
14
•不同波形的脑波图 如图
ppt课件
15
快活动和慢活动的产生pptFra bibliotek件16
•快活动可能是由网状结构 来的冲动消除了丘脑非特 异性核的节律性放电,使 大脑皮质神经元电位变化 成为去同步化而产生的。
ppt课件
17
• 慢活动可能是在睡眠时、过度 疲劳时等生理性的或是在各种 病理状态下(如:皮质抑制或 缺氧等原因造成皮质神经元代 谢功能低下,而使锥体细胞的 应激能力下降),由皮质深层 许多锥体细胞自主地发生突触 后电位而产生的。
锐波的产生:是皮质神经元的兴奋 性增高所引起。
临床意义:其周期所以比棘波长可
能是因为神经元同步性不够完善。
阴性锐波对癫痫诊断有一定意义。
也可见颅内炎症和颅内肿瘤等。
ppt课件
27
棘波与锐波的区别
ppt课件
28
•1)锐波不如棘波尖锐。
•2)棘波上、下支均陡直。锐 波上升支陡直,但下降支略缓 慢。
•3)周期不同:棘波80毫秒, 锐波大于80毫秒(200毫秒 以内)。
ppt课件
39
短程、中程和长程的概念
•1秒以内为短程。 •1-3秒为中程。 •3-10秒为长程。
ppt课件
40
失律和高度失律
• 失律:背景活动表现为不同 波幅的快波和慢波相互混杂。
• 高度失律:背景活动表现为 不规则高幅慢波活动并杂心 棘波、尖波发放。主要见于 婴儿痉挛。
1)丘脑非特异性神经核节律性地向 大脑皮质发放冲动的结果。
2)大脑皮质的中、大锥体细胞本身 有节律性、自发性电位改变。
ppt课件
8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及概念
ppt课件
9
• 基本特征:周期、频率、振幅、 波形和位相。
• 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 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 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 秒。
ppt课件
18
正常成人脑电图波形
ppt课件
19
• 正常成人在清醒、闭目状态下 脑电图的主要节律是a节律,呈 正弦形。电波圆滑而清晰,外 形很规则,无杂乱电活动加入, 并反复出现。a节律常见的形态 还有m形、u形、带切迹形。这 些形态的a节律也属正常范围。
ppt课件
如图
20
正常成人睡眠中脑电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4)突出于背景活动。
ppt课件
24
• 临床意义:棘波的产生是由于
皮质神经远的泱泱大国性增高,
超同步性放电所引起。在某种
程度上说,棘波是癫痫的特异
性、发作性放电现象之一,但
棘波不是癫痫的同义语。棘波
也可见于颅内炎症、脱髓鞘病
及颅内肿瘤等。
ppt课件
25
锐波的概念、产生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26
锐波:也叫尖波。是周期大于80毫 秒,波幅大于100微伏,波顶比较 尖锐的一种波。
• 临床意义:3周/秒棘-慢波综合最
觉于癫痫的失神发作。2.5周/秒棘
-慢波综合见于癫痫的变异性小发
作。
ppt课件
32
三相波概念及意义
ppt课件
33
• 概念:典型的三相波第一相为 较小的负相较尖锐的波,第二 相为正相波,第三相为高于第 一相的负相慢波。
• 意义:三相波主要见于代谢障
碍引起的脑病的昏迷前期,如:
ppt课件
29
•4)临床意义略有不同: 锐波表明病变深在或范围 较广或位于健侧或位于远 隔部位。
•5)锐波的背景活动异常 程度较轻。
ppt课件
30
棘-慢波综合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31
• 概念:随棘波之后有一周期为200 -500毫秒的慢波。慢波的波幅一 般在100-200微伏。棘波为单发 者称为棘-慢波综合,多发者称为 多棘-慢波综合
脑电图学
ppt课件
1
脑电图的概念
ppt课件
2
•以大脑皮质具有节律性的 自发电活动的电压为纵轴, 时间为横轴,把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放大并描记下 来所形成的曲线
ppt课件
3
脑电的来源
ppt课件
4
•正常成人在安静、闭目、没 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脑电 周期为100毫秒左右。实验 证明这种缓慢的电位其主要 成分是皮质锥体细胞树突突 触后电位的总和
ppt课件
5
•脑电的同步化:具有节律性的 脑电活动是由许多神经元同位 相地同时放电和同时停止的结 果。这种同时放电和同时停止 的过程称为同步化
•同步化的意义:同步化的程度
越大,波幅就越高
ppt课件
6
脑电活动节律性的维持
ppt课件
7
大脑皮质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 况下,时刻保持着自发性、节律性 电位改变。其节律的维持有两种可 能:
• 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以 周/秒(c/s)表示。
ppt课件
10
•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 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 位为微伏。
•波形:即波的形状。
•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 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 负相,向下为正相
ppt课件
11
脑电波的频率被分为4个频率带
• ① δ频率带:3.5/s以下 • ② θ频率带:4~7.5/s
• ④ β频率带:13/s以上
ppt课件
12
波、活动、背景活动、节律的 概念
波:单个电位差。
活动:出现的波。
ppt课件
13
•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 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 部分外,其表现为占优势的 持续的活动。
•节律:周期和形状比较懒定 而连续出现三个以上的波。
ppt课件
36
异常波出现在空间上的方式
ppt课件
37
•1)局限性:异常波局限于一 个或一个脑叶。
•2)一侧性:异常波局限于一 侧半球上。
•3)弥散性:异常波出现于两 侧大片区域
•4)广泛性:异常波出现于所
有区域
ppt课件
38
低波幅、中波幅、高波幅、极高波幅
• 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 • 25-75微伏为中波幅 • 75-100微伏为高波幅。 • 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
肝昏迷、尿毒症、胰腺炎、低
血糖等。也可见于颅脑外伤和
癫痫。
ppt课件
34
异常波的出现在时间上的的方式
ppt课件
35
• 1)散在性:零星或单个出现。 • 2)节律性: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 3)杂乱性:无规律地反复出现。 • 4)持续性:连续出现超过10秒 • 5)阵发性:突出于背景活动突
然出现且突然消失。
ppt课件
21
棘波概念、产生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22
•棘波:在走纸速度为3厘 米/秒的纸速下,脑电波 的电位变化呈陡直上升和
下降,与a波相比呈极端 尖锐的一种波,极性多为
阴性。
ppt课件
23
棘波有四个特点:
•1)上、下支均陡直。
•2)周期小于80毫秒,多为 20-60.
•3)波幅一般在100-150微 幅。
ppt课件
14
•不同波形的脑波图 如图
ppt课件
15
快活动和慢活动的产生pptFra bibliotek件16
•快活动可能是由网状结构 来的冲动消除了丘脑非特 异性核的节律性放电,使 大脑皮质神经元电位变化 成为去同步化而产生的。
ppt课件
17
• 慢活动可能是在睡眠时、过度 疲劳时等生理性的或是在各种 病理状态下(如:皮质抑制或 缺氧等原因造成皮质神经元代 谢功能低下,而使锥体细胞的 应激能力下降),由皮质深层 许多锥体细胞自主地发生突触 后电位而产生的。
锐波的产生:是皮质神经元的兴奋 性增高所引起。
临床意义:其周期所以比棘波长可
能是因为神经元同步性不够完善。
阴性锐波对癫痫诊断有一定意义。
也可见颅内炎症和颅内肿瘤等。
ppt课件
27
棘波与锐波的区别
ppt课件
28
•1)锐波不如棘波尖锐。
•2)棘波上、下支均陡直。锐 波上升支陡直,但下降支略缓 慢。
•3)周期不同:棘波80毫秒, 锐波大于80毫秒(200毫秒 以内)。
ppt课件
39
短程、中程和长程的概念
•1秒以内为短程。 •1-3秒为中程。 •3-10秒为长程。
ppt课件
40
失律和高度失律
• 失律:背景活动表现为不同 波幅的快波和慢波相互混杂。
• 高度失律:背景活动表现为 不规则高幅慢波活动并杂心 棘波、尖波发放。主要见于 婴儿痉挛。
1)丘脑非特异性神经核节律性地向 大脑皮质发放冲动的结果。
2)大脑皮质的中、大锥体细胞本身 有节律性、自发性电位改变。
ppt课件
8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及概念
ppt课件
9
• 基本特征:周期、频率、振幅、 波形和位相。
• 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 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 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 秒。
ppt课件
18
正常成人脑电图波形
ppt课件
19
• 正常成人在清醒、闭目状态下 脑电图的主要节律是a节律,呈 正弦形。电波圆滑而清晰,外 形很规则,无杂乱电活动加入, 并反复出现。a节律常见的形态 还有m形、u形、带切迹形。这 些形态的a节律也属正常范围。
ppt课件
如图
20
正常成人睡眠中脑电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4)突出于背景活动。
ppt课件
24
• 临床意义:棘波的产生是由于
皮质神经远的泱泱大国性增高,
超同步性放电所引起。在某种
程度上说,棘波是癫痫的特异
性、发作性放电现象之一,但
棘波不是癫痫的同义语。棘波
也可见于颅内炎症、脱髓鞘病
及颅内肿瘤等。
ppt课件
25
锐波的概念、产生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26
锐波:也叫尖波。是周期大于80毫 秒,波幅大于100微伏,波顶比较 尖锐的一种波。
• 临床意义:3周/秒棘-慢波综合最
觉于癫痫的失神发作。2.5周/秒棘
-慢波综合见于癫痫的变异性小发
作。
ppt课件
32
三相波概念及意义
ppt课件
33
• 概念:典型的三相波第一相为 较小的负相较尖锐的波,第二 相为正相波,第三相为高于第 一相的负相慢波。
• 意义:三相波主要见于代谢障
碍引起的脑病的昏迷前期,如:
ppt课件
29
•4)临床意义略有不同: 锐波表明病变深在或范围 较广或位于健侧或位于远 隔部位。
•5)锐波的背景活动异常 程度较轻。
ppt课件
30
棘-慢波综合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31
• 概念:随棘波之后有一周期为200 -500毫秒的慢波。慢波的波幅一 般在100-200微伏。棘波为单发 者称为棘-慢波综合,多发者称为 多棘-慢波综合
脑电图学
ppt课件
1
脑电图的概念
ppt课件
2
•以大脑皮质具有节律性的 自发电活动的电压为纵轴, 时间为横轴,把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放大并描记下 来所形成的曲线
ppt课件
3
脑电的来源
ppt课件
4
•正常成人在安静、闭目、没 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脑电 周期为100毫秒左右。实验 证明这种缓慢的电位其主要 成分是皮质锥体细胞树突突 触后电位的总和
ppt课件
5
•脑电的同步化:具有节律性的 脑电活动是由许多神经元同位 相地同时放电和同时停止的结 果。这种同时放电和同时停止 的过程称为同步化
•同步化的意义:同步化的程度
越大,波幅就越高
ppt课件
6
脑电活动节律性的维持
ppt课件
7
大脑皮质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 况下,时刻保持着自发性、节律性 电位改变。其节律的维持有两种可 能:
• 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以 周/秒(c/s)表示。
ppt课件
10
•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 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 位为微伏。
•波形:即波的形状。
•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 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 负相,向下为正相
ppt课件
11
脑电波的频率被分为4个频率带
• ① δ频率带:3.5/s以下 • ② θ频率带:4~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