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个时候,流行音乐被引入中国,受到了西方乐器和音乐风格的影响。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流行音乐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许多变化。

以下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

上海滩有着繁华的夜总会和舞厅,引进了大量的西方乐器和乐曲。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主要以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结合为特色。

到了40年代,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中国的流行音乐经历了一段停滞期。

然而,在抗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复苏,社会气氛渐渐积极起来,流行音乐再次迎来了繁荣时期。

此时,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变得更加多样化,流行歌手和乐队开始崭露头角。

到了60年代,中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音乐受到了严重压制。

只有官方认可的歌曲才能够被演唱和传播,音乐产业几乎被禁止。

这段时期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70年代中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复苏。

大批音乐人开始创作和演唱歌曲,其中包括邓丽君、邓沙利文和林忆莲等。

他们的歌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流行音乐行业开始兴起。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涌现出来,创作了许多经典歌曲。

此时,流行音乐开始吸收国际音乐的元素,中国摇滚乐也开始兴起。

到了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多元化。

流行乐队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此外,一些独立音乐人也开始兴起,这些音乐人通过互联网和独立音乐厂牌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进入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融入国际音乐市场。

越来越多的中国歌手和乐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他们的音乐作品也受到全球关注。

同时,中国音乐市场也逐渐扩大,音乐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总结来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许多起伏。

在各个时期,流行音乐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然而,流行音乐始终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人民特别是年轻人表达自己情感和态度的重要途径。

音乐的发展趋势如何描述

音乐的发展趋势如何描述

音乐的发展趋势如何描述
音乐的发展趋势可以描述为:
1. 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变得更加多样化。

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典音乐、嘻哈音乐等,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2. 融合:音乐的发展趋势还包括不同类型音乐的融合。

许多音乐家将不同类型的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例如,流行音乐中常常可以听到摇滚、电子、古典等元素的融合。

3. 数字化:随着科技的进步,音乐的传播和制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数字化技术使得音乐可以以更便捷的方式进行录制、制作、发布和传播。

音乐流媒体平台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听音乐,这也改变了音乐产业的格局。

4. 自主性:现代音乐制作和发行的工具和渠道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可以独立自主地制作和发布音乐作品,而不再依赖传统的音乐公司。

这种自主性使得音乐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5. 实验性:音乐的发展趋势还包括对实验性和创新性的探索。

许多音乐家在创作过程中尝试新的音乐风格、技术和表现形式,以追求独特和前卫的音乐体验。

总的来说,音乐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融合、数字化、自主性和实验性的。

这些
趋势反映了社会和技术的变化,同时也展示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不断演变和创新。

浅析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浅析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浅析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声乐表演形式和风格。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活力。

本文将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进行浅析。

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声乐技巧和表演方式,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形式。

著名歌唱家齐秦在80年代就尝试将民族声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风靡一时的歌曲,成功地打破了传统声乐的局限,使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

二是展现时代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反映和表达当代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精神追求。

华语流行乐坛的歌手林忆莲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深情的演唱风格,将许多触动人心的歌曲表达得淋漓尽致,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三是契合市场需求。

随着文化市场的扩大和音乐产业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也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受欢迎的音乐作品。

近年来国内音乐选秀节目的兴起,为民族声乐艺术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舞台,许多优秀的声乐演员也通过这些节目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一是注重创新。

民族声乐艺术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和表现方式,使民族声乐艺术更加富有活力和吸引力。

二是跨界融合。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这也为民族声乐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民族声乐艺术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声乐艺术相互借鉴和影响,融合创新,形成更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艺术形式。

三是注重教育培养。

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

政府和音乐界应该加大对声乐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使民族声乐艺术得以长久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呈现出多元化、时代精神和市场需求等特点。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

浅谈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一、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中国现代创作歌曲是自萧友梅、黄自、青主、李叔同、赵元任等人开始的。

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

二.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主要有探戈、狐步等。

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

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创作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

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以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的群众性歌曲。

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进步音乐工作者继续沿着救亡歌咏活动的方向发展创作。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郑律成的《延安颂》(莫耶词)、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还有歌剧《白毛女》、《刘胡兰》等作品的诞生都显示出生气勃勃的发展趋势。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又出现了《解放区的天》、《山那边好地方》、《咱们工人有力量》和《胜利进行曲》等优秀歌曲。

四、新中国建国后17年间的歌曲创作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特别是群众歌曲的创作,呈现着良好的态势。

当属我国歌曲创作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自《歌唱祖国》到《我们走在大路上》。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红霞》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选曲也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五.流行歌曲之民谣时代——1978年到1988年,代表人物是邓丽君、罗大佑。

1977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先声,少量港台流行音乐通过广州进入内地。

刘文正、邓丽君等歌手的盒带开始流入内地,引发了内地听众的强烈追捧。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流行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原因,这些音乐受到了限制,并被视为堕落的代表。

然而,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行音乐开始逐渐在中国得到推广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革命歌曲和民歌开始流行起来,以表达人民的情感和社会变革的目标。

这种音乐形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为主流。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的音乐界开始受到外国音乐的影响。

1980年代,流行音乐的概念逐渐引入中国,一些流行乐队和歌手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

然而,这个时期的流行音乐依然受到政府审查的限制,歌曲的主题和内容需要符合当时的价值观。

到了19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蓬勃发展。

一些独立音乐人和乐团开始涌现,他们敢于挑战主流音乐的规范,创作出更多元化、自由思想的作品。

同时,亚洲流行音乐的影响也进一步扩大,例如韩国、日本的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21世纪初,中国的流行音乐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电子音乐、摇滚乐和嘻哈音乐等多种音乐流派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同时一些新生代歌手和音乐人开始崭露头角。

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音乐的兴起,使音乐的传播和推广更加便捷和广泛。

目前的中国流行音乐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

国内外音乐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了主流趋势,各种音乐节和演唱会也在中国不断举办。

音乐市场的发展也为更多的年轻音乐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总的来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受限制到自由创作的转变。

政治、社会以及技术的变革都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中国的流行音乐市场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摘要:当前随着全球经济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水平也逐步提升,同样也影响着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

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大众化文化形态,商业化也催化了现代流行音乐发展特征的变化,使其与现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让我国流行音乐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交相呼应。

但实际上,我国流行音乐发展逐渐陷入困境,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时代困境,浅述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性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流行音乐;发展困境;突破;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流行音乐发展至今,有过辉煌,有过尴尬,也有过迷失。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音乐更易被青年群体所接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精神。

流行音乐作品以写实的内容及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表达人们追求的美好情感或精神价值,是一种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寓教于乐的音乐形式。

与此同时流行音乐内在的文化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曾经激发了青年一代的精神意境。

然而随着资本的全球席卷,实用主义的广泛兴起,工具性和实用性特质侵入文化内部的各个领域。

使得目前的流行音乐商业价值凸显,而缺少文化品性。

一、流行音乐的时代特征分析随着媒体技术的转型、消费生活方式的转变及大众文化的多元融合,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社会音乐文化的主流,在社会文化结构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流行音乐是时代精神和时代情绪的艺术表达方式,而目前我国流行音乐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流行音乐多元化。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交流愈加频繁和迅速,流行音乐在旋律、特色及韵律上结合了不同的音乐要素,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模式,多种音乐百家齐放在今天的流行音乐范围内前所未有,体现出我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包容性。

二是流行音乐生活化。

我国目前的流行音乐在精神维度内逐渐下移,体现出越来越生活化的内容和形式,原生态要素植入流行音乐内容中来,是人们的生活艺术化和音乐化。

三是流行音乐技术化,如今高科技数字化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广泛兴起,使得流行音乐要素更加多元,非人声与音乐的结合也产生出新的听觉冲击。

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一、发展历程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音乐的主要形式是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歌曲。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在流行音乐的早期阶段,爵士乐是主要的音乐形式之一。

爵士乐是一种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的混合体,包括布鲁斯音乐、放克和摇摆乐等。

这种音乐形式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和和声体系,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摇滚乐的出现则标志着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摇滚乐以其强烈的节奏感和吉他演奏为主,成为了当时年轻人最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

摇滚乐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音乐文化。

流行歌曲则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以简单的旋律和歌词为主,易于传唱和模仿。

流行歌曲通常与爱情、友情、生活等主题相关,表达了人们对于情感和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歌曲的形式和风格也在不断变化,从抒情歌曲到摇滚、电子等多种风格都有所涉及。

二、趋势1.多元化风格:随着音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流行音乐的风格也在不断多样化。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多元化的音乐趋势。

2.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流行音乐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未来,社交媒体上的音乐分享和推荐可能会更加重要,这也将影响流行音乐的创作和传播方式。

3.个性化表达:随着人们对于自我表达和个性的追求,流行音乐的创作也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情感表达。

未来的流行音乐可能会更加注重个体经验和情感共鸣,呈现出更加个性化的特点。

4.技术进步的影响:随着音乐制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流行音乐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数字化音乐制作和流媒体服务可能会成为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总之,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

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新风格和新形式出现,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浅析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

浅析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

浅析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随着网络和各种媒体的发展,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听到音乐的旋律,通俗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俗音乐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经沧桑、风雨摇摆,中国通俗音乐,不管是从创作形式上还是从创作内容上,都朝着多样化发展着,并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人们社会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俗音乐从广义上讲包括流行音乐、布鲁斯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电子音乐等;从狭义上讲包括我们日常口头上所说的流行歌曲(也可以称为通俗歌曲)、流行器乐曲(例如爵士萨克斯管音乐、爵士钢琴音乐等)以及衍生出来的音乐剧(音乐与戏剧的结合)等;它是19世纪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化的音乐,后来扩展到美国,在美国发展成熟,由美国传遍世界,形成了一种超越国家、民族的音乐艺术流派。

中国的通俗歌曲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细数中国通俗歌曲真正得到的长足发展,还是要从改革开放后说起。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中国通俗歌曲的起步阶段。

经历了战乱迫害和自然灾害的中国百废待兴,一片萧条。

党和政府反省自身不足和政策上的失误,总结经验后指出中国应该走改革开放之路。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

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国家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运动越演越烈,人们在此过程中逐渐改变着许多原有的传统观念,开始解放思想,接受新鲜事物,放眼看世界,向世界人民学习。

思想解放的潮流不仅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也渗透进了当时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反应在歌曲上则表现为,中国通俗歌曲的大量出现和中国通俗歌曲被广泛认可与流传。

这一时期的通俗歌曲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并且带有一定的创新性。

对于通俗歌曲的创作打破了以往固守成规的创作方向,将歌曲的思想和中心逐渐从歌颂大家庭的政治歌曲转向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世界的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
作者:张欣悦
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13期
【摘要】流行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有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这种多元化发展可将其分为民族化、国际化以及娱乐化三个发展方向。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这种发展模式,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大众的需要,会让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逐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社会大众的需要。

因此,可以说流行音乐多元化的发展仅仅是目前形式上的需要,相信其还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多元化;趋势;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J613.6;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一、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流行音乐从发展到如今经历了多次转变,曾经被大众所喜爱,也曾举步维艰,被世人认为难登大雅之堂,虽然过程坎坷,但是在近些年,流行音乐被大众认可,同时也逐渐被国家认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有了系统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从最开始黎锦辉的《毛毛雨》开始,到后来上海流行音乐“时代曲”的发展,再到港台音乐时期,最终到中国内陆的流行音乐复苏,经历了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大众的口味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在发生转变,如今的流行音乐,已经逐渐摆脱了所谓的通俗音乐身影,流行音乐自称一脉,成为个性化最强,具备多种表演风格的音乐形式。

从最开始的邓丽君,刘文正,到后来的张学友,林忆莲,再有李宗盛,罗大佑。

又出现了港台填词人,原创音乐人。

中国音乐一步步的发展,吸收了欧美流行唱法,韩国舞台风格,造星模式,日本的作词作曲方式,更是在此过程中添加了本民族所固有的唱法、风格。

让内陆流行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好。

二、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现状
(一)商业化的流行音乐
这种音乐运作模式是从上世纪香港模仿英国所形成的一种运作模式,包装明星,凭借良好的形象,将爱情歌曲打入中国内陆市场,而正是这时,中国内陆突然发现,在长期的民族文化熏陶之后,原来音乐还可以以这种形式延长出来,从此,人们开始了追星的路程,在市场当中活跃起来。

随后在韩国音乐节目的基础上,湖南卫视引入“超级女声”,让众多草根歌手一夜爆红,众多人也开始了自身的造星之梦。

1.流行音乐国际化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欧美流行音乐、日韩音乐、港台音乐在中国内陆相互交融,与内陆音乐摩擦,蹦出火花。

这主要因为人们审美观念提高的同时,开始欣赏欧美文化,而这个时代的先驱者就是陶喆。

陶喆首次将欧美老外玩的R&B唱法引入中国,让中国产生了重大变动,同时,林俊杰、胡彦斌、王力宏等人逐渐以这种风格吸引一大批粉丝。

后来,崔健在舞台上唱响了《一无所有》,标志着属于欧美老外的摇滚音乐正式走入中国人的眼中,随后这种摇滚风格也开始了一片大火,出现了众多乐队以及代表歌手,如汪峰、五月天、信乐团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已经不再满足这种摇滚类型或是爱情歌曲,为了顺应时代需要,随后的爵士音乐、乡村音乐等众多音乐类型也逐渐在中国流传开来。

2.网络音乐时代
这一时代是在我国互联网刚刚建立之后,IT行业开始在各个领域发展,而这时网络化的流行音乐就开始被众多人熟知。

雪村在互联网刚进入中国没几年的时间,在网络发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大火,从而引起了媒体以及社会的关注,并且成功进入第八届全球华语榜。

这种模式的成功,代表了网络音乐时代的到来,随后网络也成为流行音乐发展的主要方式。

如庞龙的《两只蝴蝶》,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等将网络音乐进一步推向高潮。

2006年,许嵩凭借网络歌曲爆红网络,随后被海蝶公司签约,现任海蝶总监。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大批网络歌手,如本兮,汪苏泷,徐良等等。

当时的网络歌曲被人们所传唱,被业内人士所重视,但是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不断提高,网络音乐也逐渐走到了尽头,如今的网络音乐尽是口水歌曲,没有丝毫意义,人们更加倾向于林俊杰、杨宗纬、林志炫这些老牌艺人,更乐于听这些人所演奏的歌曲。

如今的网络音乐虽然有众多不堪,但是不可否认,网络如今已经成为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平台。

3.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流行音乐从发展到如今,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风格。

同时民歌与流行音乐结合,流行音乐与戏曲融合,与中国文化融合等等,如《天涯歌女》《千里送京娘》《苏三起解》《龙拳》《烟花易冷》《茉莉雨》等等众多歌曲,同时也有西方流行音乐与中国古典音乐融合的《缘分一道桥》等众多歌曲。

让人在听过之后,耳目焕然一新。

三、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趋势
(一)娱乐化趋势
中国流行音乐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

而其中主要有三种趋势,娱乐化、国际化以及民族化。

1.娱乐化趋势
如今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已经逐渐系统化、商业化,随着不断引入新的娱乐选秀节目,以及网络音乐的发展,不断出现一批又一批的词曲创作人,由于内容通俗,普通大众乐于欣赏
这种作品,让这些网络歌曲在百姓当中传唱。

如《38.6℃》《生僻字》等等,由于这些歌曲曲调简单,节奏鲜明,很容易被人民大众所接受。

不管是曾经港台所发起的“造星运动”还是以“四大天王”为首的偶像派,或是林忆莲,叶倩文、王菲等唱功显著的女歌星,还有小虎队、林志颖等,都成为了当时流行音乐的代表。

我国內陆造星是从广州开始的,是制作人陈珞推出李进,毛宁等人所引起的内陆明星。

随后以摇滚乐队为代表的郭峰、黑豹等明星为导向,陈奕迅,周杰伦等人先后出现。

内陆湖南广播电视台所推出的“快乐男声”“快乐女声”“梦想的声音”“中国好声音”等等造就了金志文、金池、章节、魏晨、张靓颖、谭维维等众多歌手。

随着歌手的出现就出现了追星族,出现了歌迷聚会、演唱会,而这种形式也逐渐成为了新时代最热的一股流行音乐潮流。

2.国际化趋势
因为受到国外众多音乐文化以及唱法、风格的影响,让中国音乐兼备了东西方双音乐文化的熏陶,正是这种熏陶,让中国的音乐文化开始丰富起来。

制作音乐方式、信息的传播以及歌手的打造等等均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歌曲在演唱过程中更加强调歌手对细节的处理,音乐旋律节奏的融合,舞台台风等等。

从90年代开始,英格玛、喜多郎、神秘园等西方流行音乐家将本民族文化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在世界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到了21世纪,林肯公园,玛丽亚凯莉以及艾薇儿、西城男孩等众多流行音乐歌手、乐队均在中国发展起来。

同时内陆逐渐知道了林志炫、王力宏、潘玮柏、杨宗纬等众多实力歌手,作品逐渐与世界音乐相靠近。

3.民族化趋势
民族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流行音乐发展的主要潮流,从最开始的上海音乐时期,再到香港粤语歌曲,再有台湾本土音乐,中国内陆的西北风,以及民族音乐和戏曲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都说明了中国流行音乐是朝着多元化、世界化方向发展的,中国的流行音乐也会逐渐向世界流行音乐发展,也会让中国特色的“中国风”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四、结束语
流行音乐从发展到如今,是在时代背景之下,才形成如今的发展形势,时间在不断的变换发展,流行音乐的发展也会逐渐发展,如今的多元化趋势仅仅是一方面,未来的流行音乐定会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安雯.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及多元化发展趋势[J].北方音乐,2012(4):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