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思路和措施-文档资料共46页文档
【徽商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徽商职业学院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目录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 (1)(一)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2)(二)建设基础 (4)(三)存在不足 (8)二、建设目标 (8)(一)建设总体目标 (8)(二)具体建设目标 (9)三、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 (12)(一)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对接 (12)(二)探索系统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3)(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 (17)(四)推行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20)(五)建设教学团队,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22)(六)实施第三方评价,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23)四、预期成果与建设绩效考核指标 (24)(一)预期成果 (24)(二)专业建设绩效考核指标 (27)五、建设经费预算 (29)六、保障措施 (32)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一)背景分析1. 区域行业发展分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连锁经营模式以来,我国的连锁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每年连锁企业总销售额增长率达20%以上,到2010年我国百强连锁企业销售额已达1.66万亿元,门店总数已达150,211家。
并且我国现有专业连锁经营人才非常贫乏,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安徽省在十几年连锁经营的实践中,商业组织现代化有明显进步,很多国有商业企业走出困境,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零售商业的变化尤为明显:一些大型商场走出了过去固定的市场空间,扩大了规模。
据统计,到去年底,全省31家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商品销售总额73.1亿元,比上年增长27.6%,连锁店(铺)554个,连锁企业超5亿元商品销售总额的有6家,目前,安徽省连锁经营形势喜人,主要表现为:(1)大型零售企业连锁发挥龙头作用安徽商之都、合肥百货大楼股份公司、蚌埠百大股份公司、淮南华联商厦、宿州市华夏商社等商业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的形式,扩大了企业规模,企业也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为我省发展连锁经营起到了龙头作用。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对策研究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对策研究作者:宋雪霞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以构建校内产学一体实训基地为突破,开展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等一系列专业建设实践,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高职联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训基地0 引言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连锁专业)创建于2007年,是我院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物流专业群里隶属的专业,其通过近5年的建设,以工学结合作为改革的切入点,进而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将构建产学一体实训基地作为首要环节,从而为突破专业改革与建设奠定基础,在高职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方面,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
目前,超市已成为我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实训超市得到锻炼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能成为企业的“抢手货”,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就成为连锁门店的店长和部门负责人。
专业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企业领导对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就业率达到95%以上,就业质量随之大幅度提高,专业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1 连锁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1.1 建立理论教学-基地实训-商场经营三位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
加强专业与校外企业合作关系,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连锁专业市场,使专业建设成为生产行为和市场行为,实训超市以市场经营为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超市里有效实施生产经营性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1.2 建立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训场所相互促进的专业建设模式。
改革传统学科教育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经营性实训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工学结合、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训场所互促进的专业建设模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思路探析-最新教育资料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思路探析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高职类院校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市场越来越复杂化,因此,要求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及管理人员要具备更多专业性知识与技能,连锁经营企业只有拥有足够的专业管理经营人才,连锁企业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复杂化的经济市场,连锁企业才能够得以更好的发展。
高职类院校开设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够培养出一批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巧的专业型人才。
根据人们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其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有效,本文就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加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方法探究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使高职类院校转变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学校要彻底转变其教学观念,认识实践教学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建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二学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要落实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岗位实践基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实践基地供学生学习实践,以达到让学生在实际实践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的目的[1]。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理念的转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新设立的专业,其发展时间较短,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上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专业知识的教育为主,此前高职类院校由于不了解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效果而未重视其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因此在传统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但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教育而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其所学知识,培养出来的人才对连锁企业的发展与建设也还缺乏了解,所以这些人才刚进入到实际岗位上时的工作能力有限,需要经过长时间积累工作经验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之中。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对策研究

促 进理 论 教 师与 实训教 师 专业 建 设 的思 路和 方法 方面 , 基 于工 学 结 合人 才培 养模 式 师的课 堂理 论教 学 和 实训 指导 , 建 立 结 构合 理 、 素质 优 良的专 业 教 学 团 进行 积 极 的 实践和 探 索 , 并在 工 学 结合 人 才培 养 关键 环节 之 间 的相 互 融 合 , 队 , 达 到 工学 交替 的工 学结 合人 才培 养模 式 改革 的要求 。 取得 重 点突破 。目前 , 超 市 已成 为我 系连 锁经 营 管理 专业 、 物流 管理 专 业和 工 商管理 专 业 的生 产性 实训I 基地。 在 实训 超市 得 到锻 炼 的学生 在顶 岗实 习期 间就 能 成 为企业 的“ 抢
【 上接第 2 5 7页 )
生 产经 营 性 学 生 实训 基 地 。我 们 把 基 地建 设成 为 自主 经
1 . 1 建 立理 论 教 学 一基 地 实 训 一商 场 经 营 三位 一体 营 、 独 立 核 算、 自负 盈亏 的企 业 法人 , 由学校 提供 场地 和 设
2019年(安徽)【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安徽亳州目录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定位 (1)(一)专业建设背景 (1)(二)专业定位 (4)二、专业建设基础 (4)(一)培养学生现状 (4)(二)师资条件基础 (5)(三)课程条件基础 (5)(四)实习实训项目基础 (5)(五)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5)(六)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基础 (6)(七)专业特色 (6)(八)存在问题与建设方向 (7)三、专业建设目标 (7)(一)总体目标 (7)(二)具体目标 (7)四、专业建设内容 (11)(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二)三元互动,推进与连锁企业全面对接 (12)(三)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探索系统培养模式 (16)(四)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育人 (17)(五)改革现有教学方式,努力转变培养方式 (19)(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立个人工作室 (20)(七)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 (22)(八)发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辐射作用,带动专业群建设 (23)(九)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4)五、改革举措 (25)(一)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 (25)(二)系统设计中高职衔接,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25)(三)多渠道强化实践育人,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25)(四)持续不断地加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 (26)(五)广拓渠道,全面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三方评价 (26)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26)(一)加强组织领导 (26)(二)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实施 (28)(三)落实项目建设经费 (28)(四)质量控制 (28)七、人才培养质量绩效指标 (28)八、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 (3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定位(一)专业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连锁经营是近代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连锁店运营管理方案

连锁店运营管理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连锁店在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连锁店是指一家商店在多个不同地方设立分店,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并享有统一管理和运营、统一品牌形象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的连锁经营发展中,连锁店成为了市场竞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通过连锁店运营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管理,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扩大品牌影响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本文旨在从连锁店运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连锁店的运营管理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连锁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二、连锁店运营管理的总体思路1. 制定明确的运营管理目标在连锁店运营管理中,首先要明确连锁店的运营管理目标。
这包括:规模化发展、品牌口碑建设、市场占有率提升等。
运营管理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衔接,要实现企业长期的利润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
2. 健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为了实现连锁店的规模化、标准化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
这包括:总部管理人员和分店管理人员。
总部应该具备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并根据分店的规模和特点,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和员工。
同时,还应严格审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确保管理团队的有效运作。
3. 优化供应链管理在连锁店的运营中,供应链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供应链管理应该包括:采购、库存管理、配送、物流等方面,以确保供应链畅通和高效。
4.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连锁店的品牌形象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通过积极的品牌推广和宣传,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提高顾客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增加品牌价值。
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连锁店运营管理的重点问题1. 人员管理在连锁店的运营中,人员管理是一个重点问题。
首先要注重团队建设和培训,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议书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想在这里向您推荐一项关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项目。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连锁经营已成为一种日趋流行的商业模式。
作为一种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经营管理形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对于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提出的这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推动我国连锁经营行业的健康发展。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一种复合型的专业,需要学生掌握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及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
因此,我建议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计算机及软件设备,以提供学生们进行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授课和讲座,为学生提供实战经验和业内最新动态。
这样一来,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还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行业,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我们计划与一些知名的连锁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促进专业技能培养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在专业群建设方面,我们计划开设相关的专业方向,如连锁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与人力资源等。
通过设立专业方向,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组织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为师生提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最后,我建议在校园内设立连锁经营管理实训基地。
这个基地将提供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真实地体验连锁经营业务,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该基地可以与一些知名连锁企业合作,提供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场景,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一些建议。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一、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区域和行业产业背景《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
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5.9亿元,同比增长17.3%。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发布的2011连锁百强名单中,山东省共有11家连锁经营企业入围。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区交叠处,具有良好的行业产业和政策基础,吸引了沃尔玛、大润发、家乐福等国际连锁业巨头纷纷抢滩,也激发了本土连锁企业如山东银座商城股份、山东家家悦集团、潍坊百货集团等的快速扩张,推动了区域连锁经营业的快速发展。
山东省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目前,农产品经纪、农村连锁经营、农产品营销策划、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物流配送等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2.人才需求分析《山东省流通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推动连锁向大范围、宽领域、多行业延伸,向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拓展,形成快速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住宿、餐饮、家政服务5大连锁体系,打造100户跨区域运作、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连锁品牌(企业)。
”山东省连锁经营管理人才供不应求现象仍将持续。
潍坊作为连接鲁东、鲁西经济的重要贸易增长体、鲁中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有着巨大需求。
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经济学院联合发布的《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的“行业——学科人才增量转换矩阵”19个行业中,流通业以1.71万人的人才需求量居第三位。
随着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现代日用品流通网络、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发展迅速,急需大量连锁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等专门人才,每年缺口超过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