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太极图变八卦图 - 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纪 …

第十六讲 太极图变八卦图 - 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纪 …
第十六讲 太极图变八卦图 - Confucius2000·孔子2000·21世纪 …

第十六讲太极图变八卦图

下图是从《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中抠出的“古太极图”。

图16-1 古太极图

图16-2 还原图一图16-3 还原图二图16-4 还原图三

首先,我们把上面“阴阳相含之象,就其中八分之”。(见图16-2)

其次,把“黑白鱼眼”还原:原来“白鱼眼”是离卦的上爻;“黑鱼眼”是坎卦的上爻。(见图16-3)

第三,用震卦初爻的半黑补巽卦初爻的半白:得完整的震、巽两卦。(见图16-4)

图16-5 还原图四图16-6 还原图五图16-7 还原成先天八卦图

第四,用坎卦中爻的半黑补离卦中爻的半白:得完整的坎、离两卦。(见图16-5)

第五,用艮卦上爻的半黑补兑卦上爻的半白:得完整的艮、兑两卦。(见图16-6)

第六,把黑白块八卦图还原作原本卦爻符号的八卦图,即可得到“先天八卦图”。(见图16-7)

由此可见,若想从所谓的“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演变成“伏羲八卦图”,就如同明代宋濂文章中叙述的那样,必须先就“阴阳相含”之图“八分之”,然后以黑白半爻互补的方法还原成用黑白块替代原本卦爻符号的“八卦图”,然后再用卦爻夫人原本符号还原黑白块“八卦图”。于是就能够得到“先天八卦图”。

“八分之”的关键,在于先找好三个同心圆的半径。我们从图16-2可以看出,外圆的半径必须是内圆半径的二倍,而中圆的半径则是内圆半径的一倍半。

我们“八分之”,完全是在《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里面抠出来的“古太极图”上面进行的,这就足以证明这样的“阴阳相含图”与黑白块八卦图之间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至于这种关系究竟谁先谁后,我们将在下一讲里详细讨论。

思考题

1.既然能够从《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演变成《伏羲八卦图》,那么对原来伏羲本

着“古太极图”画卦的说法,您又如何看呢?

2.所谓的“先天八卦”,真的是从所谓的“古太极图”演变而来的吗?

本讲参考资料

1.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图书一》:

欧阳子言“河图洛书怪妄之尤甚”者,自朱子列之《本义》,家传户诵,今有见欧阳子之言者,且以欧阳子为怪妄矣。然欧阳子言其怪妄,亦未尝言其怪妄之由,后之人徒见图书之说载在圣经,虽明知其穿凿傅会,终不敢犯古今之不韪而黜其非。中间一二大儒,亦尝致疑于此。张南轩以河图为兴易之祥,魏鹤山则信蒋山之说,以先天图为河图,五行生成数为洛书,而戴九类一者则太乙九宫之数。宋潜溪则信刘歆以八卦为河图,班固《洪范》本文为洛书。皆碍经文而为之变说也。是故欧阳子既黜图书,不得不并《系辞》而疑其伪,不伪《系辞》,则“河出图,洛岀书”之文驾乎其上,其说终莫之能伸也。

然则欲明图书之义,亦惟求之经文而已。六经之言图书凡四:《书·顾命》曰“河图在东序”;《论语》曰“河不出图”;《礼运》曰“河出马图”;《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由是而求之,图书之说从可知矣。

圣人之作易也,一则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再则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此章之意正与相类,“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者,仰观于天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者,俯察于地也。谓之图者,山川险易,南北高深,如后世之图经是也。谓之书者,风土刚柔,户口扼塞,如夏之禹贡,周之职方是也。谓之河洛者,河洛为天下之中,凡四方所上图书,皆以河洛系其名也。

《顾命》西序之大训,犹今之祖训,东序之河图,犹今之黄册,故与宝玉杂陈。不然其所陈者,为龙马之蜕与,抑伏羲画卦之稿本与?无是理也。

孔子之时,世莫宗周,列国各自有其人民土地,而河洛之图书不至,无以知其盈虚消息之数,故叹“河不出图”。其与“鳯鸟”言之者,鳯不至为天时,图不出为人事。

言天时、人事两无所据也。若图书为画卦叙畴之原,则卦画畴叙之后河复出图,将焉用之,而孔子叹之者,岂再欲为画卦之事耶?观于《论语》而图书之为地理,益明矣。

《礼运》出于汉儒,此可无论。扬子曰“众言淆乱,则折诸圣”,经文既如是其明显,则后儒之纷纭,徒为辞费而已矣。

某之为此言者,发端于永嘉薛士隆。士隆曰:“河图之数四十有五,乾元用九之数也。洛书之数五十有五,大衍五十之数也。究其终始之数,九实尸之,故地有九州,天有九野,传称河洛皆九曲,岂取数于是乎?”士隆既不安后儒之说,超然远览而又胶滞于数,始信众言之难破也。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案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解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律演化。在阴阳的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指导。 六十四卦方图、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六十四卦词义辨析

六十四卦: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各卦的含意可参见:周易上经三十卦一览及周易下经三十四卦一览。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 乾(天)1乾 11泰 34大壮 26大畜 14大有 5需 43夬 9小畜

坤(地)12否 2坤 16豫 23剥 35晋 8比 45萃 20观 震(雷)25无妄 24复 51震 27颐 21噬嗑 3屯 17随 42益 艮(山)33遁 15谦 62小过 52艮 56旅 39蹇 31咸 53渐 离(火)13同人 36明夷 55丰 22贲 30离 63既济 49革 37家人坎(水)6讼 7师 40解 4蒙 64未济 29坎 47困 59涣 兑(泽)10履 19临 54归妹 41损 38睽 60节 58兑 61中孚 巽(风)44姤 46升 32恒 18蛊 50鼎 48井 28大过 57巽

易经八卦及太极图

卦图真的是转动的,而且是永恒转动永不停息的,是在宇宙诞生时就已产生的 我发现了八卦图确实原本就在转动的,不是因被我们拔转后才动的。不管这张后天八卦图如何转动,其中之八卦宫位是永恒不变的,是处于一种恒动中之真静,其所示之大方向也是不变的,她的五行属性也是不变的,她归纳了宇宙间的万物万象。我们都知道,后天八卦图中显示的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而巽东南的,这是其基础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八卦图的转动有四种形式,现分述于下: 一.阴阳太极图的转动即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学易之人都不会不熟悉这张阴阳鱼的太极图的,它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那两个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中的一点真阳(白点)和一点真阴(黑点)。也就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互为依存。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是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的,阳极则转阴,阴极则转阳,如此阴阳不停地旋转互化永无停息。这张阴阳太极图中的相对于后天八卦图中的坎位的阴阳交界点,即八主图中的十二地支中的子水位就是阴极,为一阳生的转接处,由此而阳气始生阴气渐消,随着顺时针的向右旋转,也即后天八卦图中的地支子水位顺时针的旋转由子到丑,经寅卯辰巳到午离卦位,阳气由子位之一阳始生慢慢地转化成了离卦地支午火位的阳气的极盛时期。物极则反,此时阳气盛极而一阴暗生,阴阳又开始了阴始渐长而阳始渐消的时候了。随着阴气渐长而阳气渐消的过程,阴气向右旋转到了坎宫子位阴盛极转衰,而一阳暗生,又形成了阴阳互转,阴阳如此反复变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就形成了阴阳太极的永恒转动,也就是后天八卦图的内在的真正的一种永恒转动的形式的体现了。这动转动形式是先天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亘古不变永恒存在的。 二.时间的永恒流动也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真实体现。 时间是流动不息的,从亘古的不知何时开始而永不停息地流动至今,乃至于将来的永无止息,它都将永远流动下去,我们也无法知道它将流转到何时。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是研究《周易》象数学并探索河洛深意和卦爻精蕴的最完备的易学工具书。全书收集易学图谱近千幅,集中了宋代至清代之易学大家的主要研究心得和治易菁华,资料完备详实,可谓穷幽测隐,奥妙无穷。《周易八卦图解》自亚994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为治易者通透《周易》,提供了重要津梁。 《周易八卦图解》是有关《周易》图谱最完备的工具书,收图近千幅:《周易》之精蕴,从而“藏万于一”,使读者存一书而可见易图发生及发展之大概。《周易八卦图解》图象内容跨越哲学、象术、术理、大文、医学、军事、堪舆、卜筮等众多领域,是对《周易》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探寻。其中对天地万物共通规律的揭示,堪称穷幽测隐,奥妙无穷,闪烁着古代东方智慧之光芒。 《易经·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说八卦产生于古代初民们“观天俯地”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先天八卦 】 一、先天八卦次序图,也称伏羲八卦次序图 图1:先天八卦次序图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邵雍《皇极经世》)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邵雍《皇极经世》) “从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缺,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此八卦之象也。 二、先天八卦圆图 图2 :先天八卦图

图3 :八卦相生图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周易·说卦》) 图4 :八卦数S图

八卦详解

八卦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证认为所谓太极即宇宙,两仪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长日照的夏季称太阳,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春是少阳,秋是少阴,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节气。表面上“太极八卦图”明显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年而复始。 阴阳学中对八卦认识: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无论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缘分缔结就不会消失。世界貌似很大,其实很小只限于自己看的见的,手摸得到的。也是因此,古人认为祈福是重要的事情,女士需要带橘子石手链,男士带红竹石饰品,在结印册上添加“但马土佐、梦窗疏石、

隐岐元简”结押从而可以祈福带来人生幸福的机遇。 及至宋朝,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真理:“道”。 八卦卦象 宋代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写了一首《八卦取象歌》帮助人记住八卦的卦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简释:《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后人多以此作为上图的说明,也有人认为图中的乾(天),坤(地),艮(山),兑(泽),震(雷),巽(风),坎(水),离(火)的方位关系即由此而来。 先天八卦的方位与后天八卦为何不同?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反映了世界未产生前的景象,而后天八卦则相反。也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分别代表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类似于西学中之维度),如清人张潮〈幽梦影〉中即有“先天八卦,竖看者也;后天八卦,横看者也”之句。 简释:《说卦》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与上图中由“震”出发,顺时针经巽,离,坤,兑,乾,坎,艮回到震位的顺序一致。 后天八卦方位与东南西北方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震离兑坎分别代表东

周易八卦易象歌诀

周易八卦易象歌诀 一、乾卦 乾物金玉与珠宝,冠镜木果钱钟表。高档用品如轿车,圆物刚物全是了。动物马狮天鹅象,寺院皇宫都市撞。高楼宫殿博物馆,君父长官有名望。英雄独裁掌权人,刚毅果断积极行。冷酷傲慢是缺点,还有强制任专横。身体胸部头骨肺,季节秋天戌亥配。颜色大赤玄金黄,一四九数西北位。 二、坤卦 坤人勤劳又恭敬,沉默迟缓性柔顺。消极懒躺懦弱穷,依赖吝啬要谨慎。人物普通之大众,农夫乡人泥瓦工。老母后母妻寡妇,臣民顾问村干部。大腹之人地产商,阴气盛者小人狂。牛马雌兽脾胃肉,西南八五十色黄。辰戌丑未均旺季,五谷布衣包瓦器。矮旧农舍会市场,田野仓库平原地。 三、震卦 震怒躁动起虚惊,性急无礼强霸民。表现进步显勇敢,追求紧迫便粗心。人物有名是将帅,警察法官长子在。狂士声大善吹牛,运动驾驶跑得快。住宅楼阁闹市中,公园车站大道同。唯有庭院山林静,歌厅舞厅乱轰轰。春来寅卯四八三,龙蛇鹰蜂鹤鹿眠。足肝神经声音发,竹木制品采花鲜。 四、巽卦 巽为长女为僧道,教师商人手艺妙。优柔寡断科技人,额宽面白头发少。奔波忙碌飘难定,多欲空虚基不牢。进退忧疑生权谋,鼓舞附和直爽好。场地山林之寺观,商店码头邮局连。窄路管道长直物,木制纤维丝线牵。蝇笔蚊香电风扇,兰花草约救生圈。鸡鹅鸭蛇五三八,青兰辰巳股肱边。 五、坎卦

坎人算计太聪明,义气漂泊不安宁。时时险陷灾难困,狡猾欺诈亦劳心。善则思想多创造,恶则暗昧匪与盗。劳苦沉默变酒鬼,耳血腰肾防不妙。江湖泉井与河沟,酒店澡堂监狱囚。车库饭店地下室,油盐酱醋饮料流。带核桃李放酒具,磁盘影带计算器。一六亥子属北方,色黑猪鱼狐鼠遇。 六、离卦 离为火兮为日电,聪明虚心重表现。煽动轻浮好虚荣,自满扩张示鲜艳。中层美人文艺人,目疾兵戈幻多情。报刊印章图书信,影视机器灯照明。大腹中空瓶笼类,玻璃门窗烧烤会。名胜书馆影剧场,医院学校火山射。公安法院检察院,三二七南红紫变。雉龟虾蟹凤孔雀,心目上焦小肠患。 七、艮卦 艮为少男与儿童,僧道闲人土建工。石匠囚犯监狱吏,奴仆官僚可怜虫。主观任性太顽固,困阻偏激保守路。沉着冷静慢更新,建设改善莫停步。丘陵坟墓山高台,银行寺庙休息宅。堤坎监狱派出所,仓库门坎桌子鞋。磁器石碑床与伞,硬木硬果钱袋满。五黄十七在东北,手背胃鼻虎鼠犬。 八、兑卦 兑为少女妾可爱,巫师巫婆娼妓坏。动口职业如歌女,饮食金融与破败。喜悦温柔逞雄辩,谗毁谤说成淫滥。笑骂吵闹空议论,服从脱落装伪善。身体口舌肺咽痰,泽中之物羊猴猿。饮食用具缺损品,金刀金类乐器玩。有口瓶子酒杯罐,山洞池井水泽畔。废墟路口破壁屋,四二九白西方看。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阴阳论 《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认识。就现代来看,颇像近代天文学所倡导的宇宙产生的“大爆炸”理论,那个原始的一点就是太极。 太极图: 八卦产生图解: 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八卦卦名如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称之为“八经卦”,每个经卦又各领一个宫,“八经卦”彼此两两组和就产生了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古人对万物都具六十四种基本形态的抽象概括。

八卦数目属性代表图

八卦基本意义 卦象:天 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袖 天气:晴天、乾旱 身体:头、脑、骨髓 方位:西北 数字:一 五行:金 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 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决、红色

卦象:泽 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天气:多云、梅雨 身体:口、齿、舌 方位:西 数字:二 五行:金 场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边、洞穴 其他:喜悦、不完整的、金属、乐器、白色

卦象:火 人物:中女、文人、军人 天气:阳光普照、闪电 身体:眼睛、心脏 方位:南 数字:三 五行:火 场所:图书馆、法院、美容院、学校、灯塔其他:文明、发光的、外表美丽的、紫色 卦象:雷 人物:长男 天气:行雷、地震 身体:脚、肝脏、头发、声音 方位:东 数字:四 五行:木 场所:树林、闹市、大街、发电厂 其他:有核的、木器、惊恐、发怒、碧绿色

奇门遁甲八卦图:解析数字的五行属性

奇门遁甲八卦图:解析数字的五行属性 数字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很多事离开了数字甚至没法表达清楚。《易经》认为万事万物分阴阳五行,数字也不例外。事实上有观点认为,数理是先于五行存在的,五行是由数生出来的,先后天八卦之象是由数理生出来的,概括起来为理生数、数生相。 《易经》中的数来自河图、洛书。《易经》本身非常神秘,成书于何时、为何人所著一直有争议,比《易经》更久远的河图、洛书神秘程度更要加倍,简直可以称为天书。伏羲氏见到在黄河里见到了一个长着既像龙又像马的怪兽,看到它身上的花纹和斑点受到启发,画出了八卦的符号。后人将这个怪兽称为龙马,其背上的图案叫河图,伏羲氏所画八卦称为先天八卦。 与“河图”的形成相似,大禹治水的时候遇到瓶颈找不到解决方法,有一天洛水中冒出来一直乌龟,乌龟背上也有很多图案,被后人称为“洛书”,这大禹见到洛书,茅塞顿开,成功地治好水患。 这河图、洛书上讲的是啥呢,讲的是一种道理,这个道理可以数来说明。河图之数讲究天地生成(阴阳正配)之数,其中单数为阳、为天,有五个(13579)合数是25;偶数为阴、为地,也有五个(246810)和数是三十。 具体到水火木金土五行的出现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古人认为河图是先天,洛书是后天,河图以天地化合生成五行分在四方,洛书则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而变为九宫。 洛书以五居于中,取1234 6789居于四周,其对角、纵横三数之和均为15,其中:一六生成水居于北和西北,二七生成火居于西和西南,四九生成金居于南和东南,三八生成木,居于东和东北,五居于中土,统乎四方。 关于河图八卦与节气、方位如何相配,洛书九宫与八风、节气、方位如何相配历来也是研究者争论的不休的话题。现代观点,在涉及楼层五行,鱼数目五行时,一般采用:一、六五行为水,二、七五行为火,三、八五行为木,五、十五行为土。

教你学易经八卦

教你学易经八卦(八卦图解) 《易经·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说八卦产生于古代初民们“观天俯地”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先天八卦

一、先天八卦次序图,也称伏羲八卦次序图 图1:先天八卦次序图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邵雍《皇极经世》)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邵雍《皇极经世》) “从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缺,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此八卦之象也。 二、先天八卦圆图

图2 :先天八卦图 图3 :八卦相生图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周易·说卦》) 图4 :八卦数S图 图5:卦划相对图 S线说明是太极的中玄,也是阴阳鱼的旋转方向。 三、先天八卦图的特点 (1)先天八卦图循环的过程有顺逆之分,即“由一至四,反时针方向,顺序为乾、兑、离、震四卦,乾象征天在最上方。亦即南方。由五至八,顺时针方向,顺序为巽、坎、艮、坤四卦。坤象地,在最下方,亦即北方”。(《白话

易经》)(见图6.2、图6.3) (2)卦划相对,“乾三阳与坤三阴一对也,坎中满与离中虚一对也,震初阳与巽初阴一对也,艮末阳与兑末阴一对也。”(见图5) (3)先天八卦主生,图中“震巽为一炁,乾金生坎水,艮土生兑金,离火生坤土。”(《周易浅述》)震巽在五行上都属木,震一阳生,巽一阴生,故为一炁。乾为金,坎为水,故乾金生坎水。艮为土,兑为金,故艮土生兑金。离为火,坤为土,故离火生坤土。(见图6.3。) (4)在人事上表现了老与老,少与少相对。老男与老妇相对,长男与长女相对,中男与中女相对,少男与少女相对。 图6 :阴阳消长图 (5)阳极阴生,阴极阳生,阴阳消长。坤左顺时针至乾阳长阴消,乾阳盛极,巽起阴长阳消右顺至坤阴盛极。(见图6) (6)先天八卦图的炁的运转方向两种,可用两种阴阳鱼旋转表示。即右旋和左旋也称顺转和逆转。炁以先天数的顺序可形成S形逆转。所以先天八卦图中间配阴阳鱼图也划有左旋的。气功逆修理论系用逆转图。(见图4)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八卦基本概念】 八卦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具体符号表示见下面的『八卦符号』。《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符号解析】 八卦符号: 乾:乾三连坤:坤六断震:震仰盂艮:艮覆碗 ▅▅▅▅▅▅▅▅▅▅▅▅▅▅▅▅▅▅ ▅▅▅▅▅▅▅▅▅▅▅▅▅▅▅▅▅ ▅▅▅▅▅▅▅▅▅▅▅▅▅▅▅▅▅▅ 离:离中虚坎:坎中满兑:兑上缺巽:巽下断 ▅▅▅▅▅▅▅▅▅▅▅▅▅▅▅▅▅▅ ▅▅▅▅▅▅▅▅▅▅▅▅▅▅▅▅▅▅▅ ▅▅▅▅▅▅▅▅▅▅▅▅▅▅▅▅▅▅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 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克(木)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_周易_六十四卦图_解_上_

英才高职论坛 2006年第4期(总第5期)The Forum of Yingcai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06 No.4(Serial No.5) 36 《周易》“六十四卦图”解(上)* 常光明 (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济南 250104) 摘要:本文通过论证“龟甲九宫”与“八卦图”组成“九宫八卦图”,进而揭示出“八卦相重(八乘八)成六十四卦” 的生成原理,纠正了《易》学界流传至今的宋代邵雍、朱熹所谓“八卦变十六卦变三十二卦变六十四卦”错误理论。 关键词:龟甲;洛书;八卦图;九宫图;九宫八卦图;六十四卦图 一、宋儒成卦论质疑 关于《周易》中“六十四卦”的形成,宋代大儒朱熹在《周易本义》卷首按语中说:“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若逐爻渐生,则邵子所谓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者,尤见法象自然之妙也。”[1]为形象说明,朱熹在《周易本义》的扉页,用黑白色块画出了“六十四卦生成图”(见图1)。此“六十四卦生成论”及“六十四卦生成图”,自宋至今被易学家们奉为真理,似乎已成定论。但笔者却不以为然。20年前,笔者写作论著《周易图解》时,已破解“六十四卦”的生成,并扬弃了邵雍、朱熹“六十四卦生成论”。因种种原因《周易图解》未得出版,只有其中两章在学术刊物上单独发表:一为《河图洛书解》[2],二为《太极图、八卦图解》[3]。而其中的另一章《六十四卦图解》,至今未能发表。没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易学界依然信奉邵、朱的“六十四卦生成论”之教条,其错误观点仍无人纠正。% 邵雍、朱熹所说的“六十四卦”形成次序,实际是根据《系辞》所言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4][P62]的规律,延伸推演出来的。由“太极”到“八卦”,似乎均属二倍关系:太极1×2=2仪,2仪×2=4象,4象×2=8卦。于是,邵雍与朱熹便想当然地依此类推:8卦×2=16卦,16卦×2=32卦,32卦×2=64卦;而“六十四卦生成图”的画法,也是“一分为二”法,按两倍数率渐多生成。表面看上去,此“六十四卦生成图”颇有规律,似近完美。所以,自古以来无人对大儒邵、朱敢生怀疑。% 笔者以为,由“太极”到“八卦”,固然有二倍关系,但由“八卦”到“六十四卦”却未必然。由“八卦”变为“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的“二倍变法”,纯属邵、朱二人主观臆造的错误说法。因为自古至宋,就只有“八卦”和“六十四卦”两种说法,而从未听说过“十六卦”和“三十二卦”;而且,自古以来,不管是《连山易》、《归藏易》,还是《周易》,“八卦”和“六十四卦”均有卦象与卦名,也 从未见过“十六卦”和“三十二卦”的卦象与卦名。%《系辞》所言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规律,并非只是数学关系,其中蕴涵着远古先民对宇宙自然运行规律的观测总结,体现出天文、地理、气象、物候、时节等等,而且是随着认识的由浅入深,逐渐细化而来的,绝非像宋儒眼中的数字游戏。%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5][P989]《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6][P168]*% 初民根据天地、日月、昼夜、寒热、上下、左右、大小等时空的简单两极,先有了“阴阳”两分法;到商周时已有了“四时”(春夏秋冬)和“四方”(东南西北)的“四分法”;春秋之前也有了“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和“八方”(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的“八分法”;此后,《春秋》中有一年“十二月”的划分,即“十二分法”;《管子?幼官图》和《淮南子?天文训》中又有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与名称,可谓“二十四分法”。汉前的《周髀算经》也说:“凡八节二十四气”。赵爽注:“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是为八节。节三气,三而八之,故为二十四。”[7][P157]可见《史记》之言,是有古史根据的。同时,我们可知,自古有“二分法”、“四分法”、“八分法”,乃至“十二分法”和“二十四分法”,而独独没有“十六分法”和“三十二分法”。 孔颖达《周易正义》引东汉马融说:“易有太极,谓北辰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8][P168]汉《易》中,有用“十天干”配“八卦”,而称“纳甲”的;有用“十二地支”配“六十四卦”,称“十二消息卦”,代表十二月或十二时辰;还有将“八节”三分,“三而八之,为二十四”,称“二 * 收稿日期:2006-08-10 作者简介:常光明(1954- ),男,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讲师。

河洛太极图

河洛太极图 河图洛书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说它是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地理、历法、气象、音律、医学等诸多高明学科之母,其中包含了诸多未被人们理解的宇宙奥秘。人们只要明了其神秘,就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故而历代研究者,都急于知道其具体涵义与答案。 数学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向导,人们离不开数学,否则,就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客观事物,就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太极图与河图洛书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太极图、河图、洛书是三个最古老的图形, 太极图就是道的示意图,河图是阳的示意图,洛书是阴的示意图. 幻方(纵横图)——解法 幻方最早记载于我国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大戴礼》中,这说明我国人民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知道了幻方的排列规律。而在国外,公元130年,希腊人塞翁才第一次提起幻方。我国不仅拥用幻方的发明权,而且是对幻方进行深入研究的国家。公元13世纪的数学家杨辉已经编制出3-10阶幻方,记载在他1275年写的《续古摘厅算法》一书中。在欧洲,直到574年,德国著名画家丢功才绘制出了完整的4阶幻方。 摘要:一部《周易》,“简捷明了”。因“象、数、理”寓其中,不需再去说明。《周易》系辞讲得好,“一阴一阳谓之道”,即凡事都一分为二,《周易》之书也一样,因其过于简捷,随着时间变易,语言环境变迁,思辨方式的演变,弄得繁缛末节,反而不能明了了。其实,《周易》有其深化,完善的过程,有其内在规律性。“数、象、理”是其核心内容,“占”是其技术手段及应用。《伏羲八卦次序图》主“数”,《先天八卦图》主“象”,《后天八卦图》主“理”。“占”是以对“数、象、理”之综合应用。《周易》是“数、象、理、占”的提炼、归总和综合应用。 本文论述“数、象、理”是根据日、月、地三者运动关系而来的,具有客观性。日、月、地运动是地上一切能量变化,生命活动之源泉。任何生命活动和社会现象都脱离不了日、月、地天体运动节律及其影响范围,即都超越不了太极八卦规律。也就是任何事物都遵循太极八卦之“数象理”。故太极八卦具有物质基础,具有客观性。至于“占”,则类似于当今的生命“克隆”技术,是一种信息克隆。 自古以来,对待《周易》一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肯定。持肯定态度者,倾毕生精力,学习,研究,应用《周易》。历朝历代以来,著书《周易》可谓汗牛充栋。一种是否定。持否定态度者极力歪曲,打压《周易》的研究,应用。尤其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占领思想阵地以后,认为“八卦”的应用,是“无根无据的迷信”。不管是肯定也好,否定也好,《周易》的研究与应用,由过去官方太卜掌握,到后来流入民问,持久不衰,除《易经》之外,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学问,持续研究,应用几千年而不衰,这不是仅仅用“文化热”现象能解释得了的。那么,“太极八卦”到底蕴含了什么?也就是说“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易经卦象图解

易图详解(图解) 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讲对峙, 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 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 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 称为天地定位; 震巽两卦对峙, 称为雷风相薄; 艮兑两卦相对, 称为山泽通气; 坎离两卦相对, 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 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 按上述峙图式的内容, 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 从坤卦左行, 表示冬至一阳初生, 起于北方; 从乾卦右行, 表示夏至一阴初生, 起于南方, 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 即由卦的初爻组成. 这一寒一暑, 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 第二周期: 由卦之中爻组成, 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 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 这是记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象.

第三周期: 由卦之上爻组成, 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 即朔; 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 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 中天八卦图 中天易的天文依据,乃本地法之晷景而来, 晷景又决定于"昼参日影,夜考极星"之历数. 参阅中天八图,我们可以了解中天八卦与节令宫辰的关系. 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讲流行, 形容周期循环, 如水流行, 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 五行的母子相生. 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 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 万物的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每周天360日有奇, 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 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每卦有三爻, 三而八之, 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比较

易经八卦64爻图

【易经八卦】六十四卦爻象全图 发布时间: 2008-09-22 08:45 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乾宫八卦属金: 乾为天 父母戌土、世 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 父母辰土、应 妻财寅木、 子孙子水 天风姤 父母戌土、 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应 兄弟酉金、 子孙亥水、 父母丑土、、世 天山逐 父母戌土、 兄弟申金、应 官鬼午火、 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世 父母辰土、、 天地否 父母戌土、应 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 妻财卯木、、世 官鬼巳火、、 父母未土、、

风地观 妻财卯木、 官鬼巳火、 父母未土、、世妻财卯木、、官鬼巳火、、父母未土、、应 山地剥 妻财寅木、 子孙子水、、世父母戌土、、妻财卯木、、官鬼巳火、、应父母未土、、 火地晋 官鬼巳火、 父母未土、、兄弟酉金、世妻财卯木、、官鬼巳火、、父母未土、、应 火天大有 官鬼巳火、应父母未土、、兄弟酉金、 父母辰土、世妻财寅木、 子孙子水、 兑宫八卦属金:兑为泽 父母未土、、世兄弟酉金、 子孙亥水、

父母丑土、、应妻财卯木、 官鬼巳火、 泽水困 父母未土、、兄弟酉金、 子孙亥水、应官鬼午火、、父母辰土、 妻财寅木、、世 泽地萃 父母未土、、兄弟酉金、应子孙亥水、 妻财卯木、、官鬼巳火、、世父母未土、、 泽山咸 父母未土、、应兄弟酉金、 子孙亥水、 兄弟申金、世官鬼午火、、父母辰土、、 水山蹇 子孙子水、、父母戌土、 兄弟申金、、世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父母辰土、、应 地山谦 兄弟酉金、、子孙亥水、、世

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应父母辰土、、 雷山小过 父母戌土、、兄弟申金、、官鬼午火、世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父母辰土、、应 雷泽归妹 父母戌土、、应兄弟申金、、官鬼午火、 父母丑土、、世妻财卯木、 官鬼巳火、 离宫八卦属火: 离为火 兄弟巳火、世子孙未土、、妻财酉金、 官鬼亥水、应子孙丑土、、父母卯木、 火山旅 兄弟巳火、 子孙未土、、妻财酉金、应妻财申金、 兄弟午火、、子孙辰土、、世 火风鼎 兄弟巳火、

太极图的宇宙演化基础和九宫八卦五行图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太极图的宇宙演化基础和九宫八卦五行图 作者:张一方, Zhang Yi-fang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物理系 刊名: 安阳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YA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2(3)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12条) 1.DUQUENNOYM;MAYORM Multiplicity among solar-type stars in the solar neighbourhood 1991(02) 2.Zhang Y F A nonlinear dynamical model of formation of bimary stars from a nebula[外文期刊] 2000(03) 3.DURISEN R H;GINGOLD R A;TOHLINE J E;BOSS A P Dynamic fission instabilities in rapidly rotating n = 3/2 polytropes 1986(01) 4.BOSS A P Collapse and fragmentation of molecular cloud cores 1993(01) 5.张一方八卦构成一类亚夸克模型 1988 6.张一方粒子物理和相对论的新探索 1989 7.张一方;易学西方科学思想和混沌 1993(03) 8.朱伯崑易学哲学史 1989 9.陈凯东周易志 2001 10.张一方中医理论的基础是对称群 1989(01) 11.张一方;沈涛;易经八卦和血型系统 1992 12.张一方五行一八卦空间和药物矩阵力学 199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邱德文.Qiu Dewen《黄帝内经》的运气学说(中)[期刊论文]-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2) 2.刘彦骅颇具中医特色的《五行养生格言》[期刊论文]-养生月刊2010,31(9) 3.杜亚辉.DU Ya-hui论刘向、刘歆父子的易学观[期刊论文]-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 4.郝晓强研发投入对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的影响——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期刊论文]-科技与企业2012(2) 5.杨作龙.YANG Zuo-Long关于河图及太极图的传承--答顾吉辰先生对《太极图河洛探源》质疑[期刊论文]-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6) 6.张鹏飞.ZHANG Pengfei论中华"太极图"生命范式的文化情韵[期刊论文]-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 7.文超元太极与科学[期刊论文]-中国优生优育2007,13(2) 8.严健民.JIAN Yan-min远古太极图“(S)”曲线探源——论天地定位图演绎为太极图[期刊论文]-中华医史杂志2012,42(1) 9.杨贤帛书《周易》浅析[会议论文]-2008 10.伊世同卦符的创始与变演——引自"鬼方"的故事[期刊论文]-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1) 引证文献(6条) 1.张一方易的结构演化及其数学基础和发展,生态及系统的生克模型[期刊论文]-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1(2) 2.张一方符号动力学、易经、太玄和思维空间[期刊论文]-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2) 3.张一方易学的量子表示,天人合一和粒子结构[期刊论文]-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2)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八卦基本概念】 八卦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具体符号表示见下面的『八卦符号』。《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符号解析】 八卦符号: 乾:乾三连坤:坤六断震:震仰盂艮:艮覆碗 ▅▅▅▅▅▅▅▅▅▅▅▅▅▅▅▅▅▅ ▅▅▅▅▅▅▅▅▅▅▅▅▅▅▅▅▅ ▅▅▅▅▅▅▅▅▅▅▅▅▅▅▅▅▅▅ 离:离中虚坎:坎中满兑:兑上缺巽:巽下断 ▅▅▅▅▅▅▅▅▅▅▅▅▅▅▅▅▅▅ ▅▅▅▅▅▅▅▅▅▅▅▅▅▅▅▅▅▅▅ ▅▅▅▅▅▅▅▅▅▅▅▅▅▅▅▅▅▅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 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克(木)坤、艮(土),坤、艮(土)

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七)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坎为水 火-离离为火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 【太极八卦】 1.提起太极八卦图,许多人都感到很神秘,至于其中的奥妙,则很少有人能说出几分道理来。 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 《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 能够观察到的宇宙的现象,将之归纳成八大类,画成八卦,这岂非是超人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学,我们看到京戏中孔明出场,身穿阴阳八卦袍,就是说明高度的智慧,太极图就是一个圆,里面画着阴阳鱼;八卦图是一个正八边形,每条边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符号(如题图)。有两条原因妨碍着人们去探讨和认识太极八卦图:一是神秘化观点,认为太极八卦图的道理深不可测,非一般人所敢于问津;二是迷信观点,认为太极八卦图是卜卦算命的迷信东西,必须严加禁止。相传太极八卦图,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创,在“五经”的“周易”中,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古人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太极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论。它原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是朴素的唯物论;但是,后来的一些学者,牵强附会,图谶预测,宣扬万物天定的宿命论观点,使太极八卦掺杂进了唯心主义的内容,涂抹上了迷信的色彩,失去了本来的科学意 【八卦图解】 THE EIGHT DIAGRAMS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5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也就是儒家教科书)。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乾(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

从易经太极图看东西方的思维模式-4页文档资料

从易经太极图看东西方的思维模式 引言 十九世纪以来,由于科技事业的逐步发展伴随着交通工具电讯业的广泛应用,特别二十世纪后期电子计算机的普遍运用。太平洋此岸、彼岸的距离在逐渐缩短,东西方人越来越频繁地接触、交流。表现在文化、学术、政治、经济、管理、宗教……如何看待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根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生活特性? 笔者由于长期研究《易经》,在此,试以易经的《太极图》所显示的原理,对东西方相反相成的思维模式作一论述。 笔者又从自己感悟到的上述表中,联想到我们应该遵循的宇宙客观规律:东西方将由分(一分为二)转为合(合二为一)。东西方必须采取互补的原则,取长补短,东西合璧。这样,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纪才是完美的。 东西方两种基本自然观 当今世界上,唯物主义自然科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形成了两种基本自然观——西方粒子论自然观和东方(以中国周易为核心)元气论自然观。 粒子论自然观又称原子论自然观,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之间的空隙里一无所有,是虚空的。因之,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虚空,原子就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道尔顿新原子学说的确认,粒子自然观得以公认。但原子论在确认物质粒子性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表现在“虚空”构设及原子不变和原子运动外因论方面。

元气论自然观,源于中国《周易》及老子哲学,随着社会进步,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元气论自然观认为:充满整体宇宙并具连贯性的客观物质是气,而不存在非物质的虚空。气永恒存在是不灭的,且永恒地运动变化。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包含在对立统一的阴阳体系中,由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形成气的运动变化状态:当气凝聚则成物成象,气散则归于太虚,气把宇宙万物联成一个整体。元气论的不足之处是对有形有象的物体缺乏微观粒子结构的观察。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类对自然图像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了原子论的一些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同时也发现元气论的单间证观能深刻反映客观自然面貌,已充分显示出原子论自然观和元气论自然观合流的趋势。 为什么出现东西方的相反相成? 从太极图上可以看出,两条黑白颜色不同的交流着的鱼中,黑鱼和白鱼是同一时间轴上不同的空间,这两个不同的空间分别代表着东方与西方。 由于这两条黑白鱼同起源于太极点,又同归根于太极点(即阴阳鱼眼)又以其对称的形态交织在一起。因此,当地球随宇宙的磁力旋转时,东西方处于相反(空间的反向对称)相成(同根于太极点)。 东西方的发展趋势 “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长,孤阳不生,阴阳偏枯不能发展。也就是说,每当东西方的阴阳达成中和时,整个世界文明就向前迈进一步。

八卦和六十四卦图表(周易,易经)

《周礼〃春官》说,“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辨九筮之名”。 连山和归藏次序因为失传,不得而知。八卦次序和卦象,自古有之。传说是伏羲画八卦。太极图则公认为宋〃陈抟所画。陈抟传穆修伯,穆修伯传李之才,李之才传邵康节。邵“康节先生衍《易》作《经》,曰《皇极经世》。其书浩大,凡十二册,积千三百余板。以元经会二策,以会经运二策,以运经世二策,声音律吕两相唱和四册,准《系辞》而作者二册”(王湜《皇极经世节要序》)。邵康节发明《梅花易数》的占卜方法。邵康节传朱熹。 朱熹将卦图列在周易之前,著《周易本义》。由于明朝皇帝姓朱,将朱熹封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周易本义》就成了官定的正本周易。 八卦有先天八卦(伏羲八卦)和后天八卦(文王八卦)之分。卦有阴阳,这是人的大脑工作的最基本模式。大脑工作要靠神经元。和电脑一样,神经元工作,无非是关与开,这就是阴阳,这就是1与0。这就是毕达哥拉斯讲“万物皆数”的物质基础,这就是我们讲“周易的本质是数”的物质基础。 易就是日月,易就是阴阳,伏羲在五千年前就画出来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两千多年就由孔子说出来了,六十四卦方位图,一千年前就由朱熹写在《周易本义》里了。朱熹后六百年,法国传教士白

晋把易图带到德国,莱布尼兹看到易图,恍然大悟,说他搞了二十年二进制,没搞明白,而中国在两千年前,就把二进制搞得明明白白了。 八卦与现代二进制数、十进制数互换如下: 坤艮坎巽震离兑乾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0 1 2 3 4 5 6 7 六十四卦与现代二进制数、十进制数互换如下: 坤剥比观豫晋萃否 000000 000001 000010 000011 000100 000101 000110 000111 0 1 2 3 4 5 6 7 谦艮蹇渐小过旅咸遁 001000 001001 001010 001011 001100 001101 001110 001111 8 9 10 11 12 13 14 15 师蒙坎涣解未济困讼 010000 010001 010010 010011 010100 010101 010110 010111 16 17 8 9 20 21 22 23

八卦太极图

“八卦太极图”是外星人制造飞碟的图纸? 产生在七千年前的《八卦太极图》,以其独特的外观、诡秘的内涵,成为中华神秘文化的起源。几千年来,众多的学者、智士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对它所做出的极力阐述,造就了《八卦太极图》涉及范围广泛几乎无所不在的特点。古时涉及万事、万物、生死、长消、胜负、苦乐、阴阳,近代波及哲学、宇宙、天文、地理、数学、生物、医学,近几年又产生出了一些太极专利。这些理论或专利都企图独辟蹊径,以达到能够登堂入室的解开《八卦太极图》的来历这个寰古之谜。所以,可以说《八卦太极图》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寰古至今的困惑。其实,《八卦太极图》的真正内涵完全超乎想象,与众多的太极说毫无关系。 我们从未研究过《八卦太极图》,对众多的太极说也毫无兴趣。如果不是它关系到了飞碟的新科学问题,我们也不想轻易的介入其中。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在对飞碟飞行力学的研讨中,似乎在有意无意之间就揭开了这个寰古奇谜,了解到了它的因果关系与产生过程。下面,对此做出介绍 我们以下面这张图为根据制做了8种飞碟的飞行力学模型。每当研究飞碟向斜上方飞、做水平飞、向斜下方飞这三种飞行的具体情况,以及由此产生出其它的飞行变化时,都需要对这三个模型做俯视。然后才可以进一步考虑,飞碟船体中正负质心(即船体的两个正负受力点)的位置变动。而每当我们对这三个模型做俯视时,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下面,我们只用飞碟做水平飞行时的模型做说明。该模型的制作如下:

得到了一个圆与圆中的两个黑白点.这就是《八卦太极图》中的圆与两个黑白点的来历。古往今来,人们对《八卦太极图》中黑白点的来历有很多种猜测,但是都无法自圆其说,最后都倾向于神秘论。有一段时间,我们从对飞碟内正负质量做变化的讨论中,分别得到了正负质量在圆柱船体内各自的物理区域做增减变化的积分曲线。见下图: 将这两条曲线放到一个正负轴完整的解析坐标中,就得到了一个S形曲线。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