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离子反应(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通用版):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答案
解析 A 项,NaHCO3 完全电离生成 Na+和 HCO-3 ;C 项,HA 为 弱酸,部分电离;D 项,CaCO3 难溶,但属于强电解质,全部电离。
解析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NO3:____H_N__O_3_=_=_=_H__+_+__N_O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CO3:___H_2_C_O_3____H__+_+__H_C__O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H2O:_N__H_3_·__H_2_O_____N_H_+ 4__+__O_H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Cl:___N__a_C_l_=_=_=_N_a_+__+__C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HSO3:__N_a_H_S_O__3=__=_=_N_a_+_+__H__S_O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H3COOH:__C_H_3_C_O__O_H_____C_H__3C__O_O__-_+__H_+________________。
角度一 电解质类别的判断 1.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 确的是( )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Fe CH3COOH 蔗糖
B NaCl NH3 BaSO4
C CaCO3 H3PO4 酒精
D HNO3 Fe(OH)3 H2O
答案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溶于水部分电离,故CO2是弱电解质 B.NaCl是电解质,故NaCl晶体能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 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解析 A 项,NaHCO3 完全电离生成 Na+和 HCO-3 ;C 项,HA 为 弱酸,部分电离;D 项,CaCO3 难溶,但属于强电解质,全部电离。
解析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NO3:____H_N__O_3_=_=_=_H__+_+__N_O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CO3:___H_2_C_O_3____H__+_+__H_C__O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H2O:_N__H_3_·__H_2_O_____N_H_+ 4__+__O_H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Cl:___N__a_C_l_=_=_=_N_a_+__+__C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HSO3:__N_a_H_S_O__3=__=_=_N_a_+_+__H__S_O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H3COOH:__C_H_3_C_O__O_H_____C_H__3C__O_O__-_+__H_+________________。
角度一 电解质类别的判断 1.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 确的是( )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Fe CH3COOH 蔗糖
B NaCl NH3 BaSO4
C CaCO3 H3PO4 酒精
D HNO3 Fe(OH)3 H2O
答案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溶于水部分电离,故CO2是弱电解质 B.NaCl是电解质,故NaCl晶体能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 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课件

解析:由图 c 可知,生成水合离子时,H2O 分子的氢原子(显
正电性)倾向于 ,则 代表Cl-,其电子式为
,A 正确;
图a中离子有序排列,未发生移动,说明放入的是NaCl固体,NaCl 固体不能导电,B 正确;图 b 代表 NaCl受热熔化,图c 代表NaCl
溶于水,均发生电离,但并非化学反应,C 错误;图 b 中 NaCl 受
3.(1)联氨(N2H4)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 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H3PO2 为一元弱酸,向 H3PO2 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 生成 NaH2PO2。H3PO2 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1 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导电性 1.(2022 年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三模)图 a~c 分别为氯化钠在不 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 均表示石墨电极)微观示意图。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图a
图b
图c
A.图示中 代表的离子的电子式为 B.图 a 中放入的是氯化钠固体,该条件下氯化钠不导电 C.图 b 和图 c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完全相同 D.图 b 能证明氯化钠固体含有离子键
(3)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影响因素 ①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__自__由__移__动__离__子__
__的__浓__度____和__离__子__的__电__荷__数___。 ②温度升高时,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离子浓度增大,导
电能力_增__强__;但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_不__变___。
考向3 离子共存的判断 5.(2021 年湖南卷)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
第4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2024-2025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9)HCO-3 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 NaHCO3 属于弱电解质。( × ) (10)液氯不导电,氯水导电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电离而导电,故氯气是非 电解质。( × )
题组一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判断及电离方程式
1.(2022 浙江 1 月选考)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
微溶物出现在反应物中时,澄清溶液可以拆,悬浊液不可拆;微溶物出现在生成物中
时当沉淀处理,不可拆。 如 澄清 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用石灰乳制漂白粉的
离子方程式:Ca(OH)2+Cl2===Ca2++Cl-+ClO-+H2O。
[名师提醒] 氨水作为反应物,书写成 NH3·H2O;氨水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 在浓溶液中生成,则书写成 NH3↑+H2O,若无加热条件或在稀溶液中生成,则书写成 NH3·H2O。
[解析] NaHCO3===Na++HCO-3 、HCO-3 H++CO23-,A 错误;Ba(OH)2===Ba2 ++2OH-,B 正确;S2-+H2O HS-+OH-、HS-+H2O H2S+OH-,D 错误。
题组二 通过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数判断溶液导电性 5.今有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把符合要求的图像序号填在相应的题目后面括号 中。
C 不符合题意。CH3COOH 与氨水发生离子反应:CH3COOH+NH3·H2O===CH3COO- +NH+ 4 +H2O,反应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灯泡更明亮,不可 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的变化,D 符合题意。
考点2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概念: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它是指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 化学反应。 (2)本质:反应物中某些离子的浓度 减小 。 (3)发生条件 ①复分解反应类型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课件

CO32-+2H+ == CO2↑+H2O
→+3:Fe+4H++NO3- == Fe3++NO↑+2H2O
→+2:3Fe+8H++2NO3- == 3Fe2++2NO↑+4H2O
Ca2++HCO3-+OH- == CaCO3↓+H2O
Ca2++2HCO3-+2OH- == CaCO3↓+2H2O+CO32-
4、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原子守恒、③化合价升降守恒
Na++NH3+CO2+H2O == NaHCO3↓+NH4+
CO2 + H2O + CO3 2- + 2Na+ == 2NaHCO3↓
制备漂白粉离子方程式:
Ca(OH)2+Cl2 == Ca2+ + ClO- + Cl- +H2O
2H++2OH-+SO42- + Ba2+ == 2H2O + BaSO4↓
Fe少量
Fe过量
2.物质配比型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加反应时(如复盐或酸式盐),导致的离子方程式与量有关。其书写方法一般为设“1”法→定少为1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①NaOH不足:
②NaOH过量:
→HCO3- +H+ == CO2↑+H2O
CO32-+H+ == HCO3-
CO32- +H2O + CO2 == 2HCO3-
继续通入反应:
SO2少量:
继续通入反应:
SO32- +H2O + SO2 == 2HSO3-
→+3:Fe+4H++NO3- == Fe3++NO↑+2H2O
→+2:3Fe+8H++2NO3- == 3Fe2++2NO↑+4H2O
Ca2++HCO3-+OH- == CaCO3↓+H2O
Ca2++2HCO3-+2OH- == CaCO3↓+2H2O+CO32-
4、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原子守恒、③化合价升降守恒
Na++NH3+CO2+H2O == NaHCO3↓+NH4+
CO2 + H2O + CO3 2- + 2Na+ == 2NaHCO3↓
制备漂白粉离子方程式:
Ca(OH)2+Cl2 == Ca2+ + ClO- + Cl- +H2O
2H++2OH-+SO42- + Ba2+ == 2H2O + BaSO4↓
Fe少量
Fe过量
2.物质配比型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加反应时(如复盐或酸式盐),导致的离子方程式与量有关。其书写方法一般为设“1”法→定少为1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①NaOH不足:
②NaOH过量:
→HCO3- +H+ == CO2↑+H2O
CO32-+H+ == HCO3-
CO32- +H2O + CO2 == 2HCO3-
继续通入反应:
SO2少量:
继续通入反应:
SO32- +H2O + SO2 == 2HSO3-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课件(58张)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能 全部 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平衡
不存在
溶液中存在的 微粒种类
水合离子、 水分子
举例
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等 强碱:KOH、NaOH、Ba(OH)2等 绝大部分盐:BaSO4、BaCl2等
离子(如HC
O
3
、HS-、HS
O3
等)、沉淀、气体、非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均
不能拆分,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浓盐酸、浓硝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可拆,浓硫
酸一般不拆)、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拆成离子形式。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写成拆分形式。如NaHSO4应写成Na+、H+
发生反应 ,则不能大量共存。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2.分析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必备知识
(1)中学常见的四种有颜色的离子:
Mn
O
4
(紫红色)、
Cu2+
(蓝
色)、 Fe3+ (棕黄色)、 Fe2+ (浅绿色)。
(2)常见的表示溶液呈酸性的表述
a.pH=1的溶液(常温下);
b.使紫色石蕊试纸变 红 的溶液;
H2CO3+OH- ( ✕ )
(8)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H2O+SO2 2HClO+S O32 ( ✕ )
(9)Mg(OH)2与醋酸的反应:OH-+H+ H2O ( ✕ )
(10)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C O32+2H+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ppt课件

Ca2++HCO3 - +OH-===CaCO3↓+H2O。 所谓的“少定”,即将量少的反应物的计量数确定为1,而
“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的计量数根据反应的需要确定,不
受化学式中比例制约,是可变的。量少物质产生的离子数
之比符合化学式。
(2)离子反应中的优先氧化或优先还原 ①溶液中有多种还原性离子,加入氧化剂时,还原性强
(2)作为反应物,处于悬浊液或固态,应写分子 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光的第三种现象——光的折射,看看谁能给我们应用画图,科学地解释这两个问题。
通过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包括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如:在石灰乳加入Na CO 溶液: 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Cl-+2H2O==H2↑+Cl2↑+OH-
(2015全国新课标2卷) 28(3)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写出
(3)①2ClO2+10I-+8H+=2Cl-+5I2+4H2O
考点三: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做《南方》P13:自主测评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看 P13—14:2、常见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 练习:P14:例1
《南方》P15 及时巩固一
二、电解质的电离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BaSO4、HClO、 2、H3PO4、Fe(OH)3、Ba(OH)2
3、NH4HCO3、KHSO4
1、先判断是强还是弱电解质; 强用“=”,弱的用“ ”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 3、多元弱碱,尽管它们也是分步电离,但要一步书写。
[特别提醒]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讲 离子反应(PPT版)共张

Fe(OH)3↓+3H+(✕),因
只有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能拆写成离子,其他物质均不能拆写。
如Ca(HCO3)2+2H+
Ca2++2CO2↑+2H2O(✕),因未将Ca(HCO3)2拆分成Ca2+和HC O3。
如Cl2+H2O 2H++Cl-+ClO-(✕),因将弱酸HClO拆分成了H+和ClO-。 ④“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
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氨水导电,液氨不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 ✕ ) (2)液氯不导电,氯水导电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电解质电离,故氯气是 非电解质 ( ✕ ) (3)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 ) (4)HClO是弱酸,故NaClO是弱电解质 ( ✕ ) (5)H2SO4是强电解质,故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导电性 ( ✕ ) (6)盐酸的导电性一定强于醋酸溶液的导电性 ( ✕ ) (7)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 ( ✕ )
解析 根据题意知,不断通入C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①Ca(OH)2+CO2 CaCO3↓+H2O,②CaCO3+CO2+H2O Ca(HCO3)2;当CO2不足量或恰好反应 时,发生的反应是①,碳酸钙是沉淀,水是弱电解质,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离 子浓度逐渐减小,导电能力逐渐减弱;当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发生的反 应是②,生成的碳酸氢钙是强电解质,易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 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N H4+CH3COO-
解析 AlCl3是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铝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2《离子反应》ppt课件

(3)向
NaAlO2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
:
2AlO
-
2
+
CO2
+
3H2O===2Al(OH)3↓+CO32-( )
(4)少量 Ca(OH)2 和 NaHCO3 反应:Ca2++OH-+HCO- 3 ===CaCO3↓+H2O( )
(5)NH4HSO3 与 NaOH 等物质的量反应:NH+ 4 +HSO- 3 + 2OH-===NH3·H2O+SO23-( )
【深度挖掘】 “三步”突破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判断题 第一步.“细审题干关键” (1)注意“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 能大量共存”等关键点。 (2)注意“透明溶液”意味着无难溶物和微溶物,但并不 意味着溶液无色。
第二步.“分析限制条件” (1)常见表示溶液呈酸性的表述: ①常温下,pH=1 的溶液;②使 pH 试纸变红的溶液; ③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④与镁粉反应放氢气的溶液; ⑤c(OH-)=1×10-14 mol/L 的溶液。
3.分析离子方程式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要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若是氧化还原 反应,还要符合电子守恒。 4.分析反应物用量与离子方程式的对应关系 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的要求。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 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如在溴化亚铁 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 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 2Cl-;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 Cl2 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4Br-+3Cl2===2Fe3++6Cl-+2Br2。
【解析】 A.该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
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B.NaHCO3 在溶
液中电离出的 HCO- 3 不能完全电离,故在离子方程式中只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Fe2+ Br- Cl-(H+)
MnO
4
√
√ √√ √
√
ClO-
√ √ √√ √
√
NO
(H+)
3
√
Fe3+
√
√ √√× √ √××
× ×
另外,H+和S2 O
2 3
相遇或H+、S2-和S
O
2 3
相遇时也会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
• 【例1】(2010高考•天津)下列实验设计及其 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B )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 Cu+2Fe3+===Cu2++2Fe2+
•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H2O===2Na++2OH-+O2↑
•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Cl2+H2O===2H++Cl-+ClO-
•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 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6H++5H2O2===2Mn2++5O2↑+8H2O
共的Si 存 酸,根)如离,F子eA3:+l、O3C+与32A lS3+2与-,、HNCOClO3 -与、(或AAO l比l2 H、、2CSCOi6H3酸5O性等-、弱。
则一定为MgCO3。
•
(4)通过上述试验仍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Al2(SO4)3。
• 考点二 溶液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规律
•
1.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关键是分析给出
的离子间有无反应,其判断方法是根据离子
反应条件判断。
•
(1)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
• 量共存(,2)如生B成a2易+、挥C发a2性+、物OS质24 的离。子不能大量
共存,如N 与OH-;H+与HC 等。
H
4
O
3
•
(3)生成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与F-、OH-,OH-与HC
O
、 HS
3
O
等 。 3
•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
• 存Fe, 2+、如S(F5e)3发+与O生等I32 -彻; 。底Fe双2+与水N解O反3、应H的+;离C子lO不-与能S大2-、量I-、
•
解析 B中元素不守恒,正确的离
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C中的HClO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 形式;D的离子方程式本身没有问题,但
KMnO4的强氧化性能将浓盐酸氧化,不能实 现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的目的(还原性: HCl>H2O2,HCl先反应),D错。
• 【答案】A
• 体验2 (2010高考•全国Ⅰ)能正确表示下列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
•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 2Fe3++Cu===2Fe2++Cu2+
•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3Fe3++酸混合: Fe2++4H++NO===Fe3++2H2O+NO↑
• 【变式1】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 Al2(SO4)3 、 Na2SO4 、 Ba(NO3)2 、 AgNO3 和 CuSO4。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 给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对于能确定的物质在相 应位置写化学式,暂不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 位置填“无”):
•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
•
(1)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肯
定 无 CuSO4, 因 为 CuSO4 溶 液 是 蓝 色 的 。 因 为 BaCO3、BaSO4、MgCO3等都是不溶于水的白 色沉淀,所以无法确定存在哪些物质。
•
(2)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存在钠盐,
即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a2SO4。不能确定哪种 物质肯定不存在。
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的 肯定不存在
物质
的物质
无
CuSO4
理由
溶液无色,而 CuSO4溶液为蓝色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的 物质
Na2SO4
肯定不存在 的物质
无
理由 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
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 肯定不存 的物质 在的物质
•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6H+===2Fe3++3H2↑
• 【解析】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 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的应 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 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 3Fe2++NO+4H+===3Fe3++NO↑+2H2O;D错误, 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只能产生Fe2+和H2。
理由
MgCO3
MgCO3沉淀溶于盐酸,有
Ba(NO3)2 AgNO3
气 体 放 出 ; 如 有 Ba(NO3)2 , 生 成 的 BaSO4 沉 淀 不 溶 于 盐 酸;如有AgNO3,生成的AgCl
沉淀在盐酸中不消失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 Al2(SO4)3。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的检验和共存。
• 体验3 在含Fe3+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
存的离子(请用化学式填充):
•
A.Fe3+与OH- 生成沉淀;
• •
Fe3+与BC..FFee33++与与H结CI-合O3形发成生生红成氧色气化物体还质;原,反因应此,Fe3+
与上S述CN离- 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 考点一 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发生条件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 课时 离子反应(一)
• 体验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
于非电解质的是
D( )
•
A.CH3COOH
B.Cl2
•
C.NH4HCO3
D.SO2
•
注意:虽能与水反应,但在熔融状态
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如Na2O等); 能与水反应,但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
合物,属于非电解质(如CO2、NH3等)。
•
(3)在(2)中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混合物
中 含 有 Na2SO4 , 则 混 合 物 中 一 定 不 含 Ba(NO3)2 溶 液 , 否 则 和 Na2SO4 反 应 生 成 BaSO4,不溶于盐酸;另外混合物中也一定 不 含 AgNO3 溶 液 , 否 则 加 入 盐 酸 生 成 白 色 AgCl沉淀。白色沉淀溶于盐酸,并放出气体,
•
1.离子反应的条件
•
①离子间交换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复分
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有难溶物或难电离的
物质或挥发性的物质生成。
•
②离子间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是
强氧化性离子与强还原性离子间易发生反应。
•
溶液中常见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况见
下表(“√”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不能发生反
应):
S2-
S
O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