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离子反应

高考化学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离子反应

高考化学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离子反应1.(2021·浙江)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KOH B.H3PO4C.SO3D.CH3CHO【答案】A【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为强电解质。

【解析】A.KOH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出K+和OH-,KOH为强电解质,A符合题意;B.H3PO4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不够完全电离,H3PO4为弱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C.SO3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SO3属于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D.CH3CHO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CH3CHO属于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2.(2021·浙江)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CO2B.H2O C.HNO3D.NaOH【答案】B【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若电解质。

【解析】A.CO2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电离,为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H2O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B符合题意;C.HNO3为一种强酸,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C 不符合题意;D .NaOH 为一种强碱,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

3.(2021·全国高考乙卷)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223434CO CaSO CaCO SO --+=+B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332Fe 4H NO Fe NO 2H O +-+++=+↑+ C .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钾溶液:322Al 4OH AlO 2H O +--+=+D .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22Cu S CuS +-+=↓【答案】A【解析】A.硫酸钙微溶,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转化为难溶的碳酸钙,离子方程式为:C 23O -+CaSO 4=CaCO 3+S 24O -,故A 正确;B .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应为:3Fe+8H ++2N 3O -=3Fe 2++2NO↑+4H 2O ,故B 错误;C .硫酸铝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钾,离子方程式应为:Al 3++3OH -=Al(OH)3↓,故C 错误;D .硫化氢为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离子方程式应为:Cu 2++H 2S=CuS↓+2H +,故D 错误;答案选A 。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 含答案) 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向含a mol (NH4)2Fe(SQ)2溶液中逐7^加入b mol 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H4)2Fe(SQ)2是复盐B.b = a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Fe2+) = c(NH4+)C. b = 2a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 2OH=Fe(OH)2 JD.当2avbw 4a 时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3 NH4++ 2Fe2++ 70H=2Fe(OH)2 J + 3NH • H2O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NH4)2Fe(SQ)2是由NH4+和Fe2+> SQ2」构成的盐,在溶液中能电离出2种阳离子,为复盐,正确, A 不选;B. b=a时,Fe2+先和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有一半的Fe2+生成沉淀,NH4+不反应,Fe2+、NH4+都水解且相互抑制水解,所以存在c(Fe2+)<c(NH4+),错误,B选;C. b=2a时,Fe2+先和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且Fe2+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 + +2OH =Fe(OH)?^ ,正确,C 不选;D,当2avbw 4a时,Fe2+完全反应,部分NH4+反应生成NH3 . H2O,所以可能发生离子反应3NH4++2Fe2++7OH — 2Fe(OHk J +3NH3 - H2O,正确,D 不选。

答案选B。

2.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X1。

12molL-1的溶液:NH4+、Na\ C「、HCO3-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AlO2-、ST、O32-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K+、BrD. pH=1 的水溶液中:Al>、NH4+、CH3COO、Br【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X1d2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溶液,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NH4+与碱反应,能大量共存,A错误;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条件下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 正确;G Fe3+与SCN不口厂都能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pH=1的水溶液呈酸性,CH3CO6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专项练习题附答案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物质可导电,属于电解液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盐酸熔融氢氧化钾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作用下使钠离子和氯离子电离-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c、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部分电离,因此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d.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2na++s6++4o2-如果在水中电离生成,COH=1-×10-13mol/L,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基团为a.al3+、na+、no-3、cl-b.k+、na+、cl-、so2-4c、 k+、na+、cl-、co2-3d。

k+、i-、no-3、cl-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SO2-4+Ba2+==BaSO4↓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d、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Fe2++Cl2==Fe3++2Cl-5.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2-4、hco-3、mno-4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2另取部分溶液,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此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a、 k+、hco-3、mno-4b。

al3+、mg2+、hco-3c.al3+、mg2+、so2-4d.al3+、mg2+、nh+4、cl-6.以下描述是正确的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可通过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判断强弱电解质d、 NaHSO 4溶液中的离子为Na+、H+、hso-4和oh-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fe+cu2+==fe2++cu②ba2++2oh-+2h++so2-4==baso4↓+2h2o③cl2+h2o==h++cl-+hclo ④co2-3+2h+==co2↑+h2o⑤ag++cl-==agcl↓a.只有③b.②③c.③⑤d.①④8.在有限的条件下,溶液中的以下离子组可以大量共存:a.ph=3的溶液:na+、cl-、fe2+、clo-b、能用铝产生氢气的溶液:K+、SO2-4、CO2-3、NH+4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2-4、al3+d、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12mol/L溶液:K+,Ba2+,Cl-,br-9.在含有co2-3且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so2-3、so2-4、k+b、na+、cu2+、br-、ba2+c.k+、mno-4、no-3、na+d.k+、ca2+、so2-3、cl-这个问题包括3个小问题,每个问题6分,总共18分10.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向能释放H2的溶液中加入铝:Fe2+、Al3+、NO-3、Cl-、S2-b.在ph=11的溶液中:na+、alo-2、no-3、s2-、so2-3c、在CH+=10-12mol/L的水电离溶液中:Cl-、HCO-3、NO-3、NH+4、F-d.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2-411.下面的离子方程式是正确的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2-3b、氯化铁溶液对铜板的腐蚀:2fe3++Cu==Cu2++2fe2+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na++co2↑+h2od、 Fe 3O 4与足够稀HNO 3的反应:3Fe 3O 4+28h++NO-3==9fe 3++NO↑ + 14h 2O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SO2-4+Ba2+==BaSO4↓b.将大理石投入到足量盐酸中:caco3+2h+===ca2++co2↑+h2oc、将Cl2放入ki溶液中:2I-+Cl2==2Cl-+I2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3+h2o===hco-3+oh-这个问题包括4个小问题,共46分13.9分1将nahso4溶液滴加到滴有酚酞试液的baoh2溶液中,当溶液的颜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H+、Mg2+、Al3+B.Mg2+、Al3+、Fe2+C.H+、Ba2+、Al3+D.只有Mg2+、Al3+【答案】A【解析】由图像可知,加入NaOH溶液后开始无沉淀,后有沉淀,再后来部分溶解。

A、NaOH先与H+反应无沉淀,后与Mg2+、Al3+反应有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Al(OH)3溶解,余Mg(OH)2沉淀,正确;B、开始就有沉淀,错误;C、加入NaOH溶液后开始无沉淀,后有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全部溶解,错误;D、开始就有沉淀,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Al(OH)3的两性及解决图像问题的能力2.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HNO3和Na2CO3B.NaCl和AgNO3C.K2SO4和BaCl2D.HNO3和BaCl2【答案】D【解析】A、硝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C、硫酸根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D、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后不会发生反应。

【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2.、AgNO3、HCl和Na2CO3四瓶溶液。

为了确定这四种溶液成分,将他们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根据上述实验填空:(1)A、B、C三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A和B不发生反应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易错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易错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易错题练习含答案1. 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3SO2-3+Cl2+H2O===2HSO-3+2Cl-+SO2-4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C.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2Fe3++H2O2===O2↑+2H++2Fe2+D.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NH+4+OH-===NH3·H2O2.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l2通入水中制氯水:Cl2+H2O2H++Cl-+ClO-B.NO2通入水中制硝酸:2NO2+H2O===2H++NO-3+NOC.0.1 mol·L-1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 D.0.1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Ag++NH3+H2O===AgOH↓+NH+4 3.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Na+、NH+4、SO2-4、S2O2-3B.含大量NO-3的溶液中:H+、Fe2+、Cl-、I-C.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Na+、NH+4、HCO-3、SO2-4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溶液中:Na+、K+、AlO-2、CO2-34.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Cl-时,用硫酸酸化后再加AgNO3溶液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Fe2+时,用硝酸酸化后再加KSCN溶液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2-4时,用盐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D.为提高MnO-4的氧化性,向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6.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3Fe2++NO-3+4H+===NO↑+3Fe3++2H2OB.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SO2+H2O===HClO+HSO-3C.碘化钾溶液酸化后加入少量双氧水:2H++2I-+H2O2===I2+2H2OD.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OH-+CO2===CO2-3+H2O9. 对比类推法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化学】高考化学离子反应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化学】高考化学离子反应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C.在空气中蒸干并灼烧该溶液,最后所得的残留固体为Al2O3、Fe2O3
D.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当SO42-完全沉淀时,Al3+、Fe2+恰好被完全沉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溶液中的铝离子和亚铁离子会水解,因此溶液显酸性 NhomakorabeaA错误;
B.电荷守恒,因此该溶液中:3c(Al3+)+2c(Fe2+)+c(H+)= 2c(SO42-)+c(OH-),B错误;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则离子浓度减小,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据此分析。
【详解】
A.AgCl难溶于水,NH3∙H2O为弱电解质,生成络合物[Ag(NH3)2]Cl,A正确;
B.生成CuS沉淀,硫离子浓度减小,B正确;
C.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次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则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根,反应的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C选项正确;
D.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2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Ca2+和OH-为1:1,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D选项错误;
A.Fe2O3•2SO3•7H2OB.4Fe2O3•10SO3•25H2O
C.3Fe2O3•6SO3•20H2OD.2Fe2O3•5SO3•17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取5.130g碱式硫酸铁(xFe2O3•ySO3•zH2O),溶于足量盐酸中,则所得的溶液中含Fe3+和SO42﹣。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5.825g即BaSO4物质的量 =0.025mol,根据S原子的守恒即可知碱式硫酸铁(xFe2O3•ySO3•zH2O)中“SO3”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质量m=nM=0.025mol×80g/mol=2.00g;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离子反应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离子反应

1.(2019·全国Ⅲ)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离子反应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水中的、、Cl−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离子交换法的净水原理,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结合上述分析及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多,A错误;水中的NO3-、SO42-、Cl-被阴离子树脂吸附除去,B正确;经过净化处理后,水中的离子浓度降低,水的导电性减弱,C正确;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交换时产生的H+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与OH-反应生成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正确。

【知识拓展】离子交换法净化水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上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H+和OH-与水中阳、阴离子杂质进行交换,将水中阳、阴离子杂质截留在树脂上,进入水中的H+和OH-重新结合成水而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凡能与阳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

2.(2019·江苏)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NaOH溶液:Na+、K+、CO32-、AlO2-B.0.1mol·L-1FeCl2溶液:K+、Mg2+、SO42-、MnO4-C.0.1mol·L-1K2CO3溶液:Na+、B a2+、Cl-、OH-D.0.1mol·L-1H2SO4溶液:K+、NH4+、NO3-、HSO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A项,题给四种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均能大量存在,正确;B项,MnO4-可以氧化Fe2+,错误;C项,CO32-与Ba2+会发生反应生成BaCO3沉淀,错误;D项,H+可以与HSO3-反应生成SO2,且酸性条件下NO3-会氧化HSO3-生成SO42-,错误。

离子反应练习题含答案1

离子反应练习题含答案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羧基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溴原子在碱中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BrCOOH+2OH- CH2(OH)COO-+H2O,A选项错误;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氧化膜的成分为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B选项错误;
B. =10-10mol•L-1的溶液中:NH4+、I-、Cl-、K+
C. =1×106的溶液中:K+、Na+、Cl-、HCO3-
D.惰性电极电解AgNO3后的溶液中:SO32-、K+、Na+、S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0mol•L-1的溶液可能是碱性溶液,也可能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H+、NO3-和Fe2+发生氧化还原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Fe2+和OH-反应生成Fe(OH)2,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盐酸:CO32-+H+=HCO3-
B.向KAl(SO4)2溶液滴加过量NaOH溶液反应:Al3++4OH-=AlO2-+2H2O
C.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H2O=2H++Cl-+ClO-
D.固体SiO2和NaOH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加入Ba(OH)2溶液大于50mL后,硫酸氢钠中氢离子已经反应完全,此时的反应为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SO42-=BaSO4↓,故D错误;
故选B。
D.从框图可知:排放”出来的海水,是经过加天然海水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后排放的,溶液的体积显然比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大,所以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排放出来的海水中浓度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5.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点睛】
离子推断问题有定量计算时可根据电荷守恒,得出是否存在某些离子。
3.向0.02mol·L-1CuSO4溶液中匀速滴加1mol·L-1氨水,先观察到有浅蓝色沉淀[Cu2(OH)2SO4]生成,后沉淀溶解,逐渐变为深蓝色溶液。该实验过程体系的pH和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u2+):a点=b点
B.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要用O2进行氧化处理,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被氧化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具有还原性,所以氧气将H2SO3、HSO3-、SO32-等氧化为硫酸,如亚硫酸被氧化的反应为2H2SO3+O2=2H2SO4,故B正确;
C.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天然海水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是因中和稀释经氧气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H+),故C正确;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份: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CO32−、SO42−;
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生成的0.08mol气体为氨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且物质的量为0.08mol;
第三份:能够与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4.66g为硫酸钡,12.54g为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因此一定不存在Mg2+、Ba2+。 ,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 ;再根据电荷守恒,正电荷为:n(+)=n(NH4+)=0.08mol;负电荷:n(-)=2n(CO32−)+2n(SO42−)=0.12mol,故一定有K+,至少0.04mol;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NH4+、CO32−、SO42−,可能含有Cl−,若存在氯离子,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04mol;若不存在氯离子,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所以A正确。故答案选:A。
C、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发生变化,灯泡不会变暗,故C项正确;
D、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发生变化,灯泡不会变暗,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6.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2O3、K2SiO3、K2SO3、K[Al(OH)4]、MgCl2、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A.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4+、CO32-、SO42-,可能含Cl-
B.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K+、Cl-
C.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Mg2+、K+、Cl-
D.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SO42-,可能含Mg2+、K+、Cl-
D.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iO3,一定不含有MgCl2,可能含有K[Al(OH)4]、K2CO3,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需要注意把握反应的现象,根据实验现象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易错点为B和D。
7.烧杯中盛有100mL 0.1mol/L的NaHSO4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0.1mol/L的Ba(OH)2溶液,烧杯中某些物质(或微粒)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⑤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Cl2可以氧化SO32-成为SO42-,所以SO32-浓度降低,SO42-浓度增大,Cl2也可以和Br-发生置换反应,使Br-浓度降低,生成的溴溶于水中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Cl2溶于水生成的盐酸还可以跟CO32-发生反应生成CO2,使CO32-浓度降低,和SiO32-生成H2SiO3白色胶状沉淀,使SiO32-浓度降低,所以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Cl2溶于溶液中发生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2个是Cl2分别和SO32-、Br-发生的,另一个是Cl2和水的歧化反应,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故选A。
B.bc段生成浅蓝色沉淀的反应为 、而不是 ,B错误;
C.c点沉淀达到最大值,此时溶质为(NH4)2SO4,c到d,pH突变,但导电率几乎不变,故d点,溶质为(NH4)2SO4和 ,那么d点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NH4+)+c(H+)=c(OH-)+2c(SO42-),因此时pH>7,c(H+)<c(OH-),故c(NH4+)>2c(SO42-),C错误;
A.天然海水pH≈8的原因是由于海水中的CO32-、HCO3-水解
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SO3、HSO3-、SO32-等氧化生成SO42-
C.“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
【答案】D
【解放的含SO2的烟气通入吸收塔和天然海水,得到溶液通入氧气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加入天然海水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详解】
A.海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在这些离子中能发生水解的是CO32-、HCO-3离子,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它们水解呈碱性,所以天然海水的pH≈8,呈弱碱性,故A正确;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固体粉末X中Fe、Fe2O3不溶于水,加入浓硝酸,产生有色气体二氧化氮,则一定含有金属铁,得到的溶液B中含有硝酸铁,遇到硫氰化钾显示血红色,K2SiO3、K2SO3、K[Al(OH)4]、MgCl2、K2CO3能溶于水,向其中过量的稀硝酸,硅酸钾和H+反应得到硅酸沉淀,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K2SiO3,则一定不含有MgCl2,K2SO3被氧化为硫酸钾,会产生NO气体,K[Al(OH)4]和稀硝酸反应,先析出沉淀随后溶解,MgCl2不和硝酸反应,K2CO3可以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溶液A中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K2SO3,可能含有K[Al(OH)4]、K2CO3,则一定不含有MgCl2,据此回答判断。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一定只是NO
B.由于在溶液A中加入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因此可以判断溶液甲中含有K2SO3
C.若向固体甲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再加KSCN溶液,没有血红色,则证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没有Fe2O3
D.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iO3,可能含有K[Al(OH)4]、MgCl2
A.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硫酸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
D.盐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未发生变化,灯泡不会变暗,故A项错误;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减小,灯泡亮度不断降低,直到熄灭,当氢氧化钡过量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灯泡亮度升高,故B项正确;
【详解】
固体粉末X中Fe、Fe2O3不溶于水,加入浓硝酸,产生有色气体二氧化氮,则一定含有金属铁,得到的溶液B中含有硝酸铁,遇到硫氰化钾显示血红色,K2SiO3、K2SO3、K[Al(OH)4]、MgCl2、K2CO3能溶于水,向其中过量的稀硝酸,硅酸钾和H+反应得到硅酸沉淀,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K2SiO3,则一定不含有MgCl2,K2SO3被氧化为硫酸钾,会产生NO气体,K[Al(OH)4]和稀硝酸反应,先析出沉淀随后溶解,MgCl2不和硝酸反应,K2CO3可以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溶液A中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K2SO3,可能含有K[Al(OH)4]、K2CO3,则一定不含有MgCl2;综上可知:原物质中一定含有:Fe、K2SiO3、K2SO3,可能含有:K[Al(OH)4]、K2CO3,Fe2O3;
【点睛】
Cl2和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SO32-浓度降低,还要考虑到生成了SO42-,使SO42-浓度增大,所以溶液中的SO32-、SO42-浓度都发生了变化。在Cl2通入该溶液的反应中,除了Cl2和SO32-、Br-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外,不要忽略了还有Cl2和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2.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 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 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B.bc段生成浅蓝色沉淀的反应为
C.d点时:
D.导电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c到d溶液pH突变,说明c点沉淀达到最大值,a到c发生生成沉淀的反应: ,c到e发生沉淀溶解反应: + =2 +8H2O+SO42-+2OH-,据此分析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