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钢筋工程作业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现就一些常见质

量通病提出以下一些防治措施。

一、基础钢筋工程

1.筏板基础

(1)筏基多采用双层钢筋网片,在钢筋施工程序上必须予以

保证。

下层钢筋网先放纵向钢筋后放横向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绑

扎;上层钢筋网先放横向钢筋后放纵向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绑

扎,上下钢筋网之间根据设计要求筏板厚度用马凳架立。

带形基础梁筏基的钢筋施工时,要注意网片筋距纵横基础梁

主筋两侧50处放第一道钢筋,其余同无梁筏基。

(2)搭接方式及要求

筏基钢筋网多采用对焊、绑扎搭接、搭接焊等形式。如果采

用绑扎搭接时,纵向钢筋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50204-2002)第5.4.3~5.4.6条要求,其搭接数量应不大于50%,横向钢筋的接头数量可不考虑,但必须相互错开,采用焊接时,

接头数量不考虑,但仍须相互错开。

纵向梁上部主筋在横向梁位置绑扎搭接,下部主筋在跨中绑

扎搭接,接头数量不大于50%,如果集中搭接,其搭接部位箍筋

加密且不大于100,横向主筋对焊搭接,其搭接数量不大于50%。其搭接长度按规范要求或设计文件确定。在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

保证的同时,要防止钢筋重叠而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2.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的钢筋施工难点在于L形接头和T形接头。

(1)L形接头

在L形接头处,纵墙条基的受力钢筋(主筋)必须排到横墙

条基外边缘(考虑规范或设计文件要求的保护层),分布筋或箍筋沿纵墙条基方向通长设置。横墙条基受力筋排至纵墙条基外边缘,预留保护层位置。横墙分布筋从纵横墙交接处算起进入纵墙35d (d为分布筋直径)长。如果在L形交接处两方向受力筋交时纵墙

条基受力钢筋在下,横墙条基受力钢筋在上。

(2)T形接头

在T形接头处,纵墙的受力筋和分布筋沿纵墙方向通长设置,

横墙的受力筋进入纵墙条基边缘4(A为纵墙条基宽度)处,分布筋配置与受力筋在同一位置处断开。当两方向受力筋交叉布置时,纵墙受力筋在下,横墙受力筋在上。

如果T形、L形交接处受力筋及分布筋按纵墙、横墙两个方向同时配置至横、纵横条基外边沿时,形成交接处钢筋重叠,给混

凝土浇筑带来不便,混凝土也难以达到密实要求,易造成露筋、

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同时也造成钢筋的浪费。

3.桩基础

桩基的钢筋施工主要在于用材符合设计要求,采用螺旋箍筋

时搭接头单面焊不小于60;如果采用非螺旋箍筋作法时,勿忘每

隔2m增设一道焊接加强箍筋。钢筋笼竖向钢筋均不设弯钩,加工时需增设吊装钩。桩基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为35,有地下水时为50。

二、主体结构钢筋工程

1.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钢筋施工时常有结构构造、异形柱、节点等方面出

现的质量通病。

(1)结构构造

框架结构按工程特点、使用功能及用途、建筑规模有不同的

抗震要求,但因施工难度大,在施工中常有随意改变设计的现象,

给结构带来事故隐患。

1)梁柱节点为箍筋加密区,此处钢筋密集,主筋到位难度大,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存在箍筋弯钩采用900的作法,不符合规范“箍筋的弯钩为1350且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10d,抗震设计时且不应小于75”的要求。

2)框架结构中间节点处钢筋过于密集,不能满足施工规范对

钢筋最小净距的要求,且混凝土及振捣棒不易通过。一般对这种

情况应与设计、监理等单位沟通,采用节点处框架梁的下部纵向

钢筋改为在术外搭接,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3-2002)第6.5节规定,这样等同于下部钢筋变为通长,与设计、施工规范不存在矛盾,钢筋过于密集和混凝土浇筑难度大的问题

可以得到缓解。

3)剪力墙主筋位移是框剪结构最常见的质量通病,通常采用

剪力墙主筋伸到上层预留主筋的方法,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点焊

两道辅筋上,拉结牢固。为防止钢筋位移,内外拉结筋的水平间

距应按设计文件设置。为保证这种方法的实施。要合理选择铁丝,

绑扎铁丝要求:直径12以下钢筋选用22号铁丝;直径12以上钢筋选用20号铁丝或适当增加铁丝股数。绑扎时尽量选用不易松扣

和绑扎形式:绑扎平板钢筋时,除采用一面顺扣外,应适当加一

些十字花扣;钢筋转角处要采用兜扣并加缠;对竖向的钢筋网,

除十字花扣以外,也要适当加缠。

4)梁柱节点箍筋加密区间距过大也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

结构在地震作用或其他外力(包括荷载)作用时,梁柱节点核心

区的混凝土处于剪压复合应力状态,当其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

拉强度时,在梁柱节点核心区会出现斜裂缝,从而影响结构的合

理使用寿命,因此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间距应严格按《高层建

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2002)第6.4节的规定或设计文件设置。

同样,如果梁内钢筋伸入柱内的锚固长度不足、钢筋混凝土

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的拉结筋少放、漏放等情况,会在地震作用

下发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降低、产生斜裂缝及填充墙倒

塌等质量事故。

(2)异形柱

异形柱主要指L形、十字形、T形及长条形框架柱,在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有梁柱同宽、梁二排钢筋不到位、转换层框架柱变

径等。

1)异形柱的箍筋绑扎时,常遇见横纵箍筋互套、大小箍筋互

套的情况,既不符合规范要求,又不能满足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

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多与监理、设计单位协商,通过正

常渠道改为大方箍套单肢箍的形式加以解决。如果为抗震设计时,框支柱箍筋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

2)梁柱节点处梁柱截面同宽的情况也较多,理论上许多根钢

筋处于同一位置(在某一交叉点),常见方法是在满足柱包梁的前

提条件下,让梁的钢筋适当弯曲(通常以1:2.5的坡度缩放)为柱筋让道,对弯曲部分采用特制小截面箍筋来保证此处剪力要求。

3)梁二排筋难于到位是由于箍筋为满足规范要求其端头角度

为1350且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而角部二排筋正好被箍筋端头顶住不能就位,致使二排筋变成腰筋,此时可

要求工人绑扎二排筋前用小钢管或小钢筋板子使箍筋端头弯至水

平(端头角度几成1800),二排筋则可顺利到位,然后复位至1350又未破坏箍筋的功能。

4)转换层指因柱截面变化或增减柱子数量而形成的结构的转

换,带转换层的建筑比较复杂,关键在于找准锚、留钢筋的位置

或替换位置以及生根钢筋的位置,保证其位置、型号、接头处理

位置符合设计文件。

框架结构作业中还会遇到如漏设箍筋加密区、吊筋位移、梁

底弯起钢筋弯起位置不正确,梁筋层间距不准确、板角负弯距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