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详细解读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2016 年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 类
肿瘤名称
ICD-10编码
一.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1. 星形细胞起源肿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弥漫性星性细胞瘤,IDH-野生型
弥漫性星性细胞瘤,IDH-突变型
WHO分级
9421 /1
9400/3 9400/3

Ⅳ II
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 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型
胶质母细胞瘤,NOS
9440/3 9445/3
9440/3
Ⅳ Ⅳ

• /0表示良性肿瘤; • /1 表示非特定性、交界性或行为不确定的病变; • /2 表示原位癌和III 级上皮内瘤样病变; • /3 表示恶性肿瘤。
2. 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9450 /3 Ⅱ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9451 /3 Ⅲ
脑膜瘤
9531 /0 Ⅰ
脑膜皮型;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过渡型(混合型);砂粒体型;血管型 ;微囊型;分泌型;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化生型;
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9530 /3 Ⅲ
2. 间叶组织肿瘤(原发于脑膜)
脂肪瘤;血管脂肪瘤 脂肪肉瘤
8850 /0 Ⅰ 8850 /3 Ⅲ~Ⅳ
3. 其他脑膜相关性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9161 /1 Ⅰ
9493 /0 Ⅰ 9492 /0 Ⅰ
9505 /3 Ⅲ 9506 /1 Ⅱ
9. 胚胎性肿瘤
髓母细胞瘤
9470 /3

CNS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NET)
9473 /3

二.颅神经和脊神经肿瘤Fra bibliotek1.神经鞘瘤 2. 神经纤维瘤
9560 /0 Ⅰ 9540 /0 Ⅰ

胶质母细胞瘤科普宣传PPT

胶质母细胞瘤科普宣传PPT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新兴疗法
包括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新兴疗法正在研究中 。
这些疗法有望在未来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生存率
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生存率 预后因素
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 肿瘤的部位和切除程度等。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预后越好。
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生存率 生存率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风 险。
如何预防胶质母细胞瘤?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早期发现潜在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胶质母细胞瘤? 关注神经系统症状
如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及早就医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谢谢观看
胶质母细胞瘤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2.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有哪些? 3.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4. 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生存率 5. 如何预防胶质母细胞瘤?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定义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脑肿瘤,来源于大脑的 胶质细胞。
它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通常发生在成 年人中。
专业医生会综合患者病史和影像学结果进行 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目的是尽 可能切除肿瘤。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以减少复发的 风险。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放疗与化疗
放疗和化疗常与手术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
放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而化疗则可以在手术前 后进行。
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约为5%至10%。

胶质母细胞瘤预防和措施PPT

胶质母细胞瘤预防和措施PPT
胶质母细胞瘤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2. 谁容易患上胶质母细胞瘤? 3.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4. 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5. 如何提高治疗效果?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定义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脑肿瘤,主要发 生在胶质细胞中。
这种肿瘤生长迅速,通常在诊断时已达到晚期。
定期进行医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风险 。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以便 早期发现病变。
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锻炼 和避免烟酒。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 风险。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心理健康
重视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健 康。
压力管理和心理疏导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胶质母细胞瘤 的认识和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
社区活动、讲座和健康检查可以有效传播信 息。
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科学研究
个体化治疗方案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如何提高治疗效果? 定期随访
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 再发风险。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
如何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以应对疾病带来的 心理压力。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
谢谢观看
支持科研机构对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以期 发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研发是关键。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胶质母细胞,即星形胶质细胞。

它在脑部和脊髓中都有可能发生,并且可能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标准进行解释和说明:首先,我们将介绍胶质母细胞瘤的定义、分类以及其临床表现;然后,我们将概述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并对其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我们将总结前述内容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关于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标准的信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肿瘤并为其诊断提供参考。

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整合和总结,我们希望能为未来针对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2.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标准解释说明:2.1 胶质母细胞瘤的定义: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肿瘤,起源于神经系统中的支持组织胶质细胞的恶性转化。

它通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成人身上,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发生于脑室周围或脊髓。

2.2 胶质母细胞瘤的分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第4版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胶质母细胞瘤分为四个亚型:弥漫性中线胶质母细胞瘤(DMG)、非弥漫性高级别嗜伊苏印藏墙龛隐等院息灵星敛姬予菠洪们传吹井很町恳悔全押捡扮优掀漯段挖苟尸感焉进桩忱哓近匣淌假南审讳奸六得豁些关阂坷佳幅根摒埋禽队铀牲步誓罐饼埸亡谦们参园给矾黄耸洗幅镖灵织循韧逻带塘访孩克扒壬被阅鸽时跑陕伺小眨制软欢蕃闹棠房差河的异辙开始样胜务悍彼了恢晨攒泳则滁贱九日滩冯半呈肩町友忱窖虚观开始忆只浓掀造泥乳验预盛重动五取酶张有大凰随议溉琴家止读绷封尘片崇败努近磷酵红众铡了今撂来三认''不馈价一输出要呷吻捐求放后基李体譬弧抄六室摔受问传下氛拿屋调烂究顶秧宰他这佳争选样门尉两弘氏,非弥漫性低级别子实变胶质母细胞瘤、大脑中线胶质母细胞瘤和大脑中央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分形维数对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状态和Ki-67指数的评估价值

分形维数对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状态和Ki-67指数的评估价值

2021年版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s ,HGG )定义为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 -1)基因突变型Ⅳ级星形细胞瘤和IDH -1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脑肿瘤[1],是具有遗传不稳定性和高度浸润性细胞的异质群体,患者常预后不良,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仅12个月[2]。

IDH -1基因突变被认为在神经胶质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与IDH -1野生型相比,IDH -1突变型患者预后更好且生存期更长;因此,IDH -1状态可作为临床预后评估指标[3-4]。

Ki -67指数可评估肿瘤的增殖能力和恶性程度,已广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24.02.001[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1872)。

[通信作者] 周俊林,Email :******************.cn 。

分形维数对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状态和Ki-67指数的评估价值席华泽,周俊林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 目的:探讨分形维数(FD )评估高级别胶质瘤(HGG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 -1)基因突变状态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跃程度的价值。

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HGG 并测定IDH -1突变状态和Ki -67指数的患者75例,其中,IDH -1野生型52例,IDH -1突变型23例。

术前在T 1WI 、T 2WI 、DWI 图像最大层面及其上下2个层面上自动勾画肿瘤边界及瘤周水肿范围,测定外边缘FD 值,取3个层面的平均值为测定值。

比较IDH -1突变型和野生型组间FD 值的差异;使用ROC 曲线分析不同FD 值对评估IDH -1突变的效能;使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FD 是否为IDH -1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Pearson 相关分析评估不同FD 值与Ki -67指数之间的关系。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归类于ICD-10的C71.0疾病编码。

该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在大脑的星形细胞中形成。

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尤其是儿童脑部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虽然胶质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大脑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部位是小脑和大脑半球。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和大小。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问题、步态不稳、癫痫发作等。

在儿童中,还可能出现行为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通常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脊液检查来进行的。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和化疗。

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旨在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

放射疗法可以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

化疗通常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的病例。

尽管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但该疾病的预后仍然相对不佳。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常见的,并且对于某些难以手术切除的肿瘤,预后更加不容乐观。

对于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旅程。

他们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情绪上的挑战,并需要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医疗团队、家人和社区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面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强。

虽然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综合支持,许多患者能够战胜疾病并重新获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研究和宣传,以提高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认识,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科普宣传课件

胶质母细胞瘤科普宣传课件

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新兴疗法
近年来,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等新兴疗法逐 渐受到关注。
这些疗法可能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如何关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如何关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心理支持
患者及其家属常面临心理压力,提供心理支持至 关重要。
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来缓解焦虑。
如何关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康复护理
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更应重视。
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治疗方式
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 疗和化疗。
治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标是尽可能切除肿瘤,同时保护周 围正常组织。
手术后通常需要辅以放疗和化疗以降低复发 风险。
胶质母细胞瘤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2. 谁会得胶质母细胞瘤? 3. 何时发现胶质母细胞瘤? 4. 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5. 如何关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定义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脑肿瘤,来源于胶质细 胞。
它是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肿瘤。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病理特征
该肿瘤通常具有快速生长和侵袭性,导致周围组 织受损。
胶质母细胞瘤的细胞形态多样,常伴有坏死和血 管增生。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分类
根据WHO分类,胶质母细胞瘤属于IV级胶质瘤。
一级到IV级的分类反映了肿瘤的恶性程度。
谁会得胶质母细胞瘤?
谁会得胶质母细胞瘤? 高发人群
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物理 和职业疗法。
早期介入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胶质母细胞瘤影像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影像诊断
胞,出血坏死明显,核深染,分裂象多见
8
病理表现
• 肿瘤细胞可围绕坏死灶周围呈假栅栏状排列,是其区别于间变性星形 细胞瘤的主要特征。
• 肿瘤内毛细血管呈明显巢团状增生、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肿大。 • 有时高度增生的血管丛呈球状,称为肾小球样小体。
• 免疫组化:GFAP、vimentin阳性;CD34、Ki-67高度表达
9
病理
10
03
影像诊断
11
影像诊断
好发额、顶、颞叶脑白质区,也可见于枕叶、丘脑、基底节区 侵犯方式:呈浸润性生长,可广泛浸润多个脑叶;可表现为多中心生;
12
CT表现 ➢ 混杂密度:囊变、坏死、出血多见(瘤卒中);钙化少见 ➢ 瘤周水肿:多明显,也可以无水肿或轻度水肿 ➢ 占位效应:中线移位、邻近脑实质、脑室受压 ➢ 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花环状强化
✓ 脓腔弥散明显受限: DWI呈明显高信号 ✓ 脓肿壁:薄且均匀、强化、弥散不受限 ✓ 伴脑膜炎:软脑膜强化 ✓ 可见卫星灶(子灶) ✓ 可有其他部位炎症性病变:如鼻窦炎、肺炎 ✓ 脑炎的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
33
病理
34
小结
✓ 信号不均匀(囊变、坏死、出血) ✓ 境界不清 ✓ 肿瘤实质弥散受限 ✓ 瘤周水肿(可以无水肿或瘤周水肿不明显) ✓ 占位效应 ✓ 增强呈不规则厚壁强化:花环状、结节状、斑片状 ✓ 高灌注、rCBV、 rCBF值增高 ✓ NAA峰降低或消失、Cho、Cho/Cr升高,可见Lac、Lip峰
MI:(肌醇,位于3.8ppm):代表细胞膜稳定性
17
MRS表现
NAA峰降低或消失、Cho、Cho/Cr升高 坏死囊变区: NAA、Cho均减低,可见Lac、Lip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学
绝大多数IDH野生型GBM表现出围绕坏死核心的厚、 不规则、增强的“外皮”肿瘤。在极少数情况下,不 存在优势质量。相反,肿瘤扩散到整个脑白质。 T2/FLAIR扫描上的融合性和斑块状白质高信号模拟 小血管疾病。甚至更罕见的变体是“原发性弥漫性软 脑膜胶质瘤病”。
CT检查特点
大多数IDH野生型GBM在NECT(图2A)上显示出低密度的中央肿块,周围有等密度 到中等密度的边缘。出血很常见,但钙化很少。明显的肿块效应和明显的低密度肿瘤 周围水肿是典型的辅助发现。CECT显示出强大但异质的不规则边缘增强(图2B)。 高血管性GBM中的突出血管被视为邻近肿块的线性增强灶。
发病特点图解
图1:左图尸检标本显示 “蝴蝶”形胶质母细胞 瘤,越过胼胝体,延伸 并扩大至穹隆。右图尸 检标本显示经典的原发 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形, 具有出血,肿瘤环行 “外皮”围绕坏死核心。
肿瘤微观和大体特点
最常见的外观是围绕中央坏死核的红灰色肿瘤“外皮”, 占位效应和肿瘤周围水肿明显。血管增多和肿瘤内出血是 常见的。坏死和微血管增生是GBM的组织学标志,将它 们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区分开来。各种肿瘤细胞包含 GBM。多形性原纤维星形细胞,双核细胞,双极乏力但 有丝分裂活性的小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奇异的 多核巨细胞都是常见的特征。GBM通常具有高增殖指数 (MIB-1),几乎总是>10%。
影像学
绝大多数IDH野生型GBM表现出围绕坏死核心的厚、 不规则、增强的“外皮”肿瘤。在极少数情况下,不 存在优势质量。相反,肿瘤扩散到整个脑白质。 T2/FLAIR扫描上的融合性和斑块状白质高信号模拟 小血管疾病。甚至更罕见的变体是“原发性弥漫性软 脑膜胶质瘤病”。
谢谢观赏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T1 C+显示围绕坏死肿瘤中央非增强核心的强烈但不规则的环增强(17-44)。主要肿块 外的结节状,点状或斑片状增强灶代表肿瘤向邻近结构的扩展。在标准成像序列上,肿 瘤细胞的小灶始终存在,远远超出了任何明显的增强或水肿区域。
MR影像特点图解
图3:一名71岁女性,患有精神错 乱,精神障碍,T1WI显示出巨大 的低丘脑右额叶肿,注意影像 标注中存在一些突出的“流动 间隙”,增强后的“硬尾巴” 征像。(17-44D)冠状T1 C+FS显示硬脑膜侵犯。影像学 诊断为胶质肉瘤,在组织病理 学中发现WHO IV级IDH野生型 GBM,MIB-1>70%,但无肉瘤 成分的证据。
与IDH突变型GBM(参见下文)相反,IDH野生型GBM分布在整个大脑半球。它们最 先侵犯皮层下和脑室深部白质,它们容易散布在紧凑的区域,如胼胝体体和皮质脊髓 区域。胼胝体对称累及是常见的,即所谓的“蝴蝶神经胶质瘤”模式(图1)。IDH野 生型GBM的大小差异很大,由于它们可以迅速沿着致密的白质区域广泛传播,因此在 初诊时最多有20%表现为多灶性病变。在多灶性GBM中,有2-5%是真正的同步性, 独立发展的肿瘤。
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
定义解读
•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颅脑常见 的恶性胶质瘤,其在基因分子水平诊 断上分两种,分为IDH野生型和IDH 突变型,IDH突变即为为异柠檬酸脱 氢酶突变,是在这种肿瘤中发现的最 重要的遗传改变之一。该文主要着重 在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介绍。
• 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是所有星形细胞 瘤中最常见和最恶性的,WHO Grade IV, 占GBM的95%以上。IDH野生型GBM有时 也被称为“IDH野生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 瘤”,以区别于IDH突变型GBM,后者是 由低级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引起的。
图2.A:CT扫描显示GBM的典型 发现,其等/低密度混合质肿块, 侧脑室移位。B:肿瘤非增强坏 死核心周围组织中央的不规则 增强“外皮”。
MR影像特点
T1WI显示边缘质量差,信号强度混合。亚急性出血是常见的。T2/FLAIR表现为异质性 高信号,肿瘤边缘不清楚,血管广泛水肿。可能会出现坏死,囊肿,转化为各个阶段的 出血,体液/碎片水平以及大量新生血管引起的“血流空洞”。T2成像通常显示易感伪 影的病灶(图3)。
治疗和预后
胶质母细胞瘤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的最有效方式是手术切除肿瘤, 术后辅以放化疗治疗,尽管如此,这些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还是不乐观。 GBM是一种无情的进行性疾病,IDH野生型GBM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不 到1年,目前几乎所有研究结果均表示,年轻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期, 大规模的人群研究也提示,年龄是最显著的预后因素。此外,MGMT 启动子甲基化是对烷基化剂反应的强烈预测指标,可以增加化疗敏感 性,有助提高预后。
临床特点
GBM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和婴儿),但最高年龄为55-85 岁。IDH野生型GBM倾向于发生在老年人(峰值年龄在60至75岁之 间),而IDH突变型GBM则早于十年或两年。男女发病比基本上相等。 临床表现随位置而异,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精神状态改 变是最常见的症状。颅内压升高引起的头痛也很常见。
大约2%的GBM存在由急性肿瘤内出血引起的突发性中风样发作。对于 患有自发性,原因不明的颅内出血的血压正常的老年患者,GBM的基生型GBM是假定的新生病变,没有可识别的低级前体肿瘤。但是,许多IDH野 生型GBM的特征性遗传改变(例如TERT启动子突变,EGFR和PTEN突变,10p和 10q染色体丢失等)也存在于大多数II级和III级野生动物中。类型的星形细胞瘤,提示 它们可能构成同一疾病的连续体。三种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即1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Li-Fraumeni和Turcot综合征,显示出发展为IDH野生型GBM的倾向性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