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研究论文
4D—HyCoSy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及评估中的应用观察

4D—HyCoSy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及评估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实时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4D-HyCoSy)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及评估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4D-HyCoSy检查,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4D-HyCoSy 诊断输卵管通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对阻塞部位的准确率。
结果本组200例不孕症患者在4D-HyCoSy检查过程中,均一次插管成功,获得满意的图像,共检查400条输卵管,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为标准,4D-HyCoSy诊断出阻塞230条(230/400),诊断通畅符合150条(150/170);4D-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的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91.67%,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95.65%。
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为标准,4D-HyCoSy 诊断输卵管阻塞部位的准确率为67.39%。
结论4D-HyCoSy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及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准确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对于检出阻塞部位亦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输卵管通畅性;实时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腹腔镜腹腔镜检查为检查及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常规方法之一,但腹腔镜检查需要住院并全身麻醉,存在不便及一定风险,患者不易接受[1]。
近年来,4D-HyCoSy逐渐应用于检查及评估的输卵管通畅性中,可立体观察输卵管的形态结构,根据造影剂在宫腔、输卵管腔内的流动情况,分析输卵管通畅性,并可准确检出输卵管阻塞的部位。
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4D-HyCoSy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及评估中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8月~2017年1月治疗的20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6.6~38.5岁,平均年龄(33.5±3.5)岁;病程6.4个月~3.2年,平均病程(21.6±5.6)个月。
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应用价值

114• 临床研究 •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应用价值岳丽丽(辽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 辽阳 111000)【摘要】目的 探讨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50例不孕症患者行4D-HyCoSy检查,分析图像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其中52例随后行腹腔镜检查。
结果 150例共292条输卵管,超声造影显示132条输卵管通畅,102条输卵管通而不畅,58条输卵管阻塞;4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敏感度93.0%,特异度86.7%,诊断符合率87.5%;4D-HyCoSy与腹腔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4D-HyCoSy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评价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4D-HyCoSy;输卵管通畅性;超声造影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3-0114-02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身体、心理等因素。
属于生殖健康缺陷,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
当前因输卵管阻塞而导致的不孕占不孕症的25%~40%[1],因此,对于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中,输卵管通畅性评价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本研究对150例不两组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用彩超的检查方法进行相关检查。
均使用彩超仪,对双侧乳腺进行超声检查,设定5~8.5 MHz频率的探头。
在检查前嘱咐患者要保持放松状态,并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和双侧的腋窝,用耦合剂均匀涂于探头对乳腺进行详细多切面的相关检查(肿块的大小、厚度、内部和后方的回声、边界和形态、血运情况等),并以侧卧位检查双侧腋窝的淋巴腺。
1.3 观察指标:①将检查的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与实际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其诊断符合率。
②整理、分析患者经彩超检查的结果(确诊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所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妇女输卵管通畅性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妇女输卵管通畅性临床诊断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造影诊治育龄期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42例原发性不孕妇女和42例继发性不孕妇女分作甲组与乙组。
治疗后记录并分析甲、乙两组妇女输卵管的通畅程度以及两组妇女在治疗后的受孕状况,来判断其效果。
结果甲组由治疗前45.24%的通畅率提高至90.48%,乙组也由治疗前28.57%的通畅率提高至83.33%,显著的改善(P<0.05);甲组42例原发性不孕妇女在治疗后的总受孕率为95.24%,乙组42例继发性不孕妇女在治疗后的总受孕率为92.86%,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造影对不孕症妇女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与治疗均有明显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输卵管通液造影;通畅性如何治疗不孕症状长久以来得到未孕女性的重点关注,造成妇女不孕的原因有许多,像最常见的有输卵管不通畅、排卵管受阻等[1]。
据有关资料表明,因输卵管受阻使得妇女不孕的大概占到三分之一之多[2]。
这就说明检查不孕妇女的输卵管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42例原发性不孕妇女和42例继发性不孕妇女分作甲组与乙组为研究对象,在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造影治疗后的输卵管通畅程度和受孕状况进行仔细分析,并对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造影诊治育龄期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42例原发性不孕妇女和42例继发性不孕妇女分作甲组与乙组。
其中,甲组42例不孕妇女的年龄范围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6.35±6.37)岁,不孕时间1-4年。
乙组42例不孕妇女年龄范围22~35岁,平均年龄(26.74±5.86)岁,不孕时间1-5年。
两组不孕妇女的基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研究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研究作者:郭鹊晖赵红佳游涛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6期【关键词】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SonoVue;输卵管通畅性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4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00-01近年来,输卵管阻塞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因而准确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研究采用第二代声学造影剂SonoVue结合超声造影方法(SonoVue-HyCoSy),与传统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作对照,评价SonoVue-HyCoSy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2O12年1O月患者在入院前经HSG及SonoVue-HyCoSy检查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
在造影后入院行腹腔镜检查者,共36例,其中原发不孕13例,继发不孕23例,平均年龄32±9.3岁;不孕时间1-10年。
所有患者均排除女方子宫卵巢、男方不育以及生殖器急慢性炎症等因素。
1.2 仪器与方法 HSG检查采用GE800mA遥控数字胃肠机;造影剂采用40%碘化油或泛影葡胺。
SonoVue-HyCoSy采用Acuson Sequoia 512 超声诊断仪,EV-8C4 及C5-2探头,探头频率6-8MHz 及3.5MHz。
选用Cadence CPS条件。
造影剂采用SonoVue(5mg冻干粉/支),术中配成1mg/ml SonoVue生理盐水混合液。
1.3 HSG检查过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阴道消毒铺巾。
将6号双腔导尿管缓慢插入宫腔,在透视下注入40%碘化油10mL或泛影葡胺,待子宫充盈显露宫角,立即拍摄第1张正位骨盆片,然后继续推注,当输卵管伞端有对比剂溢出时摄第2张,24h后拍摄第3张。
1.4 SonoVue-HyCoSy检查过程消毒准备同HSG;在超声下寻找暴露子宫角部的最佳切面,然后将SonoVue生理盐水混合液10ml匀速注入宫腔,同时观察双侧输卵管近段造影剂充盈情况,并分别追踪至双侧输卵管伞部,储存造影全过程于仪器硬盘,以备进行图像分析。
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分析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月 第3卷第17期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MRI检查结果手术病理检查证实20例患者均为垂体脓肿,术前MRI 检查显示垂体瘤2例,垂体瘤伴囊变1例,垂体脓肿16例,垂体炎1例。
MRI检查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符合率为80.00%。
2.2 MRI检查影像学表现MRI平扫显示,20例患者的垂体明显增大并向鞍上方向突出,垂体高度不一。
20例患者中,病灶内部呈T1WI 高信号3例(15.00%),等高混杂信号5例(25.00%),高低混杂信号4例(20.00%),等低混杂信号8例(40.00%);T2WI高信号12例(60.00%),等高混杂信号8例(40.00%)。
MRI增强扫描检查显示,病灶薄壁出现环状强化12例(60.00%);软脑膜强化7例(35.00%),视交叉神经受压10例(50.00%);20例患者均出现蝶鞍扩大情况。
3 讨论垂体脓肿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尚未完全明确,但认为可能与感染有关,按照感染途径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
原发性感染为血行性播散或颅内感染、垂体周围炎症扩散,严重外伤、营养不良、糖尿病、感染等全身因素均可能增加垂体脓肿发生风险[3];继发性感染一般出现在垂体病变、鞍区手术后,大部分情况下难以找到具体的垂体脓肿。
垂体脓肿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垂体脓肿发生后,会压迫患者大脑内的神经组织,引起视力视野缺损、头痛等临床症状,且垂体脓肿会对正常垂体造成破坏,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进而降低肾上腺功能和甲状腺功能[4],导致感冒、乏力、月经紊乱等一系列症状发生;垂体脓肿侵袭到垂体柄、垂体后叶、下丘脑,易引起多饮多尿症状。
影像学是临床诊断垂体脓肿的主要方法,但垂体脓肿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临床表现相似于垂体瘤、垂体转移瘤、垂体腺炎等疾病,因此在鉴别诊断中易出现误诊情况。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应用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初步诊断输卵管源性不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4月临床诊断考虑输卵管源性不孕症患者行超声造影267例作为研究对象。
以腹腔镜通染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在初步诊断输卵管源性不孕中的价值。
结果腹腔镜下通染液共检查527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通畅227条,占42.97%,输卵管不通142条,占26.94%,输卵管通而不畅158条,占29.98%。
HyCoSy检查结果通畅191条,符合率为84.1%,通而不畅111条,符合率为70.3%,不通128条,符合率为90.1%,HyCoSy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81.6%。
与“金标准”比较,HyCoSy检查输卵管总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08,P>0.05),说明HyCoSy检查输卵管性不孕准确率高。
结论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能准确判断输卵管通畅性,可重复性强,无明显过敏反应,无辐射,不影响受孕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不孕症;声诺维目前我国不孕症发病率逐渐升高,已达7%~10%,其中输卵管源性不孕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对于输卵管源性不孕症的诊断方法,目前主要有子宫输卵管x线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sterosalpingocontrastsonography,HyCoSy)、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ransvaginalhudrolaparoscopy,THL)和输卵管镜检查。
目前判断输卵管通畅与否的“金标准”是腹腔镜检查,HSG对输卵管阻塞的确诊率较高,适合门诊操作,是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简单经济的筛查试验。
但因过敏反应及其放射性损伤,限制其应用范围。
随着声学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以可重复性强,无明显过敏反应,无辐射,不影响受孕时间等特点,其优越性日益凸显。
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我院行HyCoSy的病例,探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四维超声造影在评估不孕症输卵管通畅程度中的临床价值

四维超声造影在评估不孕症输卵管通畅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四维超声造影在评估不孕症输卵管通畅程度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44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经阴道二维、四维超声造影检查及宫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评估其输卵管通畅程度,统计分析用不同方法评估输卵管通畅程度的情况。
结果:经阴道2维和4维超声造影检查评估不孕症输卵管通畅程度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62.50%、90.00%、83.33%、75.00%和77.78%及81.82%、96.63%、93.75%、89.58%和90.72%,且经阴道四维超声造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二维超声(P<0.05)。
结论:四维超声造影评估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程度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且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的优点。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4 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tubal patency of infertility patient. Methods:One hundred and forty-four patients with infertility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nd the extent of their tubal patency was evaluated by transvaginal 2 and 4 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examination and palace via lapa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Results: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ere 62.50%,90.00%,83.33%,75.00% and 83.33% in transvaginal 2 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examination and 81.82%,96.63%,93.75%,89.58%,93.75% in transvaginal 4 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examination and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4 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than the 2 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P<0.05). Conclusion:Four 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xtent of tubal patency of infertility patients possesses good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and is fast,simple and accurate.KEY WORDS 4 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infertility;tubal patency不孕症是指一对配偶1年内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依据以前是否有怀孕史分为原发性不孕症及继发性不孕症,主要表现有排卵障碍、精液异常、输卵管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超声晶氧造影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

w n e p ai o a— r n i ra sesda ec [ ] Am J a :m hs n gsf mig le bcs ibt s J . s o v i
G s o neo, 9 3,8 1 ) 1 l —1 1 at e trl1 9 8 ( 1 :9 1 9 5 r
点 是 负 氮平 衡 , 肝 脓 肿 系 消 耗 性 疾 病 , 而 可加 重 机 体 负 氮平 衡
有 关。
[ ] 吕亚 丽 , 国 辉 , 伟 华 .糖 尿 病 病 人 合 并 细 菌 性 肝 脓 肿 4 3 刘 佟 O例
临床分析[] J .中 国 老 年 学 杂 志 ,0 7 2 ( ) 11 2 0 ,7 9 :70—1 1 7l [ ] T paA,lnsO,hr c a.P oei l e asesE p r 4 ai Lao S apA。t 1 ygnc i r bcs. xei v — ee i 0cssJ .R vMe hl19 l2 97— 1 newt 5 ae [ ] e dC i 94,2 :0 9 2 h ,
,
显 。 与 糖 尿 病 多 伴 有 内 脏 自主 神 经 损 害 , 成 痛 觉 减 退 、 钝 造 迟
诊 应 根 据 经 验 选 择 抗 G一 菌 的 抗 生 素 控 制 感 染 , 三 代 头 杆 如 孢 菌 素 , 时考 虑 合 并 厌 氧 菌感 染 者 较 常 见 , 应 联 用 甲硝 唑 同 故
或 替 硝 唑 。后 期 根 据 药 敏 结 果 及 时 调 整 , 程 要 足 够 。③ 及 疗
时 进 行 引 流 肝 脓 肿 。脓 肿 早 期 尚未 完 全 液 化 时 , 保 守 治 疗 , 可
一
作 用 、 噬 作 用 及 杀 菌 功 能 受 损 。④ B超 简 便 、 济 、 重 吞 经 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研究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sonovue;输卵管通畅性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4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00-01
近年来,输卵管阻塞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因而准确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研究采用第二代声学造影剂sonovue结合超声造影方法(sonovue-hycosy),与传统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作对照,评价sonovue-hycosy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2o12年1o月患者在入院前经hsg 及sonovue-hycosy检查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
在造影后入院行腹腔镜检查者,共36例,其中原发不孕13例,继发不孕23例,平均年龄32±9.3岁;不孕时间1-10年。
所有患者均排除女方子宫卵巢、男方不育以及生殖器急慢性炎症等因素。
1.2 仪器与方法 hsg检查采用ge800ma遥控数字胃肠机;造影剂采用40%碘化油或泛影葡胺。
sonovue-hycosy采用acuson sequoia 512 超声诊断仪,ev-8c4 及c5-2探头,探头频率6-8mhz 及
3.5mhz。
选用cadence cps条件。
造影剂采用sonovue(5mg冻干粉/支),术中配成1mg/ml sonovue生理盐水混合液。
1.3 hsg检查过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阴道消毒铺巾。
将6号双腔导尿管缓慢插入宫腔,在透视下注入40%碘化油10ml或泛影
葡胺,待子宫充盈显露宫角,立即拍摄第1张正位骨盆片,然后继续推注,当输卵管伞端有对比剂溢出时摄第2张,24h后拍摄第3张。
1.4 sonovue-hycosy检查过程消毒准备同hsg;在超声下寻找暴露子宫角部的最佳切面,然后将sonovue生理盐水混合液10ml 匀速注入宫腔,同时观察双侧输卵管近段造影剂充盈情况,并分别追踪至双侧输卵管伞部,储存造影全过程于仪器硬盘,以备进行图像分析。
1.5 腹腔镜输卵管通染液术(lps)检查流程手术于全身麻醉下进行,依次检查子宫、双侧附件、直肠子宫陷凹等。
亚甲蓝通液评价输卵管通畅情况,通液顺利无任何阻力视为通畅;通液缓慢或者夹持另一侧输卵管时才通畅视为通而不畅;推注阻力大有反流,输卵管未显影而输卵管膨大,伞端扩大而无亚甲蓝流出视为输卵管阻塞。
1.6 超声诊断标准[1] 根据《超声医学》判断标准分为:ⅰ输卵管通畅;ⅱ输卵管欠通畅;ⅲ输卵管阻塞;ⅳ盆腔粘连。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例患者lps之前均行hsg及sonovue-hycosy检查,有6例置管失败,诊断为宫腔粘连,后均经lps证实诊断无误,诊断符合率为100%。
其余30例患者共55条输卵管均造影成功,另5条输卵管
为输卵管妊娠术后改变。
30例患者分别行hsg及sonovue-hycosy检查,以lps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13%、81.08%、93.75%及78.13%vs92.59%、93.75%、93.75%及92.59%。
两者比较阴性预测值无差异;但hycosy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优于hsg(p<o.05)。
hsg和
sonovue-hycosy分别与lps检查结果比较,sonovue-hycosy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与lps结果吻合度均较高(p<o.05)。
3 讨论
准确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能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
供重要依据。
虽然lps已被认可为检测输卵管形态、通畅性及盆腔粘连的金标准;其优点是直观、既可检查又可治疗,但操作难,风险大,费用高。
hsg目前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查方法,准确率较高,有助于判断输卵管走行及粘连梗阻部位;所使用的造影剂主要有碘化油、泛影葡胺等。
但存在以下缺点:①碘油吸收慢易造成肉芽肿、油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②碘油进入血管后有导致肺栓塞的风险;③须进行过敏试验;④操作时需暴露在x线下;⑤泛影葡胺盆腔弥散迅速,易造成影像重叠而影响质量。
因此,很多医院不开展hsg,影响了其作为常规检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所以,探索一种简便实用准确的检查方法具有深远的临床价值。
hycosy技术的准确性取决于造影剂和超声成像技术两个方面。
本
研究所采用的sonovue是目前在我国注册上市可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超声造影剂,具备了以下优点:①以磷脂做为微泡包膜,内含sf6气体,有良好的气泡稳定性;②对黏膜无刺激,对人体无危害;③无需过敏试验;④腔内使用无剂量依赖性。
其造影成像是利用低机械指数cps技术进行灰阶成像,超声仪器仅接受谐波信号,而周围组织的基波信号被抑制,从而增强了宫腔、输卵管与周边组织的对比度,使得输卵管显影更清晰,且对微泡破坏小,可延长显影时间,多切面观察输卵管的梗阻部位,使诊断结果更准确。
且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表明:sonovue-hycosy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优于hsg,检查效果较好。
虽然存在上述优点,但因为存在个体差异,且输卵管走行迂曲,二维超声无法在任何切面使输卵管得到完整显示,所以如何完整全面呈现整条输卵管的形态,准确判断梗阻或病变所在,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摸索并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696-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