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与检测筛选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验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验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评估方法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下,在一定时间内,电子元器件在规定的性能限度内始终正常工作的能力。
对于电子产品制造厂家来说,确保产品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可靠性不仅关乎到产品的质量,更关系到用户的体验和信任度。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及验证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法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可靠性测试方法1. 加速寿命测试加速寿命测试是通过模拟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加速测试过程中,将产品置于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等恶劣环境中,观察元器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以此来预测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可靠性。
其中,常用的加速寿命测试方法有高温寿命测试、高温高湿寿命测试和温度循环寿命测试等。
2. 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进行一系列实验,通过对大量样品进行测试和观察,以确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寿命和故障率等。
可靠性试验主要包括寿命试验、失效分析试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并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3. 可靠性试验计划设计可靠性试验计划设计是针对特定产品制定一套全面可行的试验计划,以实现对产品可靠性的评估。
设计可靠性试验计划要考虑到不同环境因素、产品使用条件、样品数量等因素,并采用合适的试验方法和统计学方法,以获取可靠的试验结果。
常见的可靠性试验计划设计方法包括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可靠度增长试验等。
二、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评估方法1.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评估MTBF是评估产品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平均无故障时间,即产品预计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
通过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和收集故障数据,可以计算出MTBF的值。
高MTBF值代表产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故障率评估故障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是评估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产品进行长时间的可靠性试验和数据收集,可以计算出故障率的值。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与评估研究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与评估研究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是指元器件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在各个领域生成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航空航天、核电站、能源、通信、医疗等领域对元器件的需求就非常大,要求元器件能在恶劣的环境下运行,如高温、低温、高湿度、辐射等特殊条件环境下能长期稳定工作。
因此, 对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研究已成为电子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是为了评估元器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实验测试。
主要目的是确定元器件的可靠性参数,为元器件的设计、选择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为确保元器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需要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各种环境实验和性能测试。
因此,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包括环境适应性实验、加速寿命试验、高可靠性试验等多个方面。
环境适应性实验是指在元器件规定的使用场合下,对元器件进行各种环境参数变化范围内的试验,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此类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元器件在环境变化下的运行特性,预估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表现。
加速寿命试验是指对元器件进行一定时间的人工加速老化,来研究元器件在较短时间内的老化规律和可靠性特征。
试验时, 需要按照元器件规定工作条件设置测试条件,比如特定的温度、电压等。
通过样品实验和实际应用信号的比较,来确定加速寿命试验的可靠性特征参数和模型。
加速寿命试验用于预测元器件在实际使用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是元器件可靠性试验的最主要方法。
高可靠性试验有多种形式,如温度循环试验、电压倒置试验、脉冲宽度调制试验等。
高可靠性试验是为了模拟元器件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遭受的各种类型的故障,通过实验来检测元器件的可靠性。
通过这些实验来评估元器件可靠性,并找出故障的原因,做出相应的改进来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让元器件真正达到所需的稳定运行。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不仅在理论研究中非常重要,在工业实践中也是至关重要。
检测元器件的可靠性不仅仅是为了评估和提高元器件的质量,也是为了确保在各种要求严格的应用场景下,元器件能够运行稳定。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与质量控制最佳实践和质量标准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与质量控制最佳实践和质量标准在现代的电子设备中,电子元器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电视、手机、电脑还是其他各种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电子元器件的支持。
因此,保证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与质量控制的最佳实践和质量标准。
一、可靠性测试1.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是确保元器件在设计寿命内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
这些测试包括环境应力测试、可靠性试验和可靠性审核。
其中环境应力测试是模拟元器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以检测元器件对温度、湿度、振动和冲击等因素的适应能力。
可靠性试验是通过对元器件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来评估其寿命和稳定性。
可靠性审核是针对元器件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2. 为了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一些最佳实践应该被应用。
首先,元器件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其次,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元器件的品质和工艺。
再次,对元器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包括原始材料检测、工艺过程控制和最终产品测试等。
最后,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元器件的来源可靠。
二、质量控制标准1. 一些国际组织和标准机构制定了质量控制标准,以指导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和测试。
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和质量的标准,如IEC 60068系列和IEC 60749系列。
这些标准规定了元器件的环境应力测试方法和可靠性试验方法。
2. 此外,一些行业协会和厂商也发布了自己的质量控制标准。
例如,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提供了一系列关于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测试的标准,如IEEE 1284和IEEE 610等。
此外,一些知名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也制定了自己的质量控制标准,如Intel和Texas Instruments等。
三、质量问题的处理1. 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中的错误以及运输和存储中的损坏等。
元器件复验与筛选的定义

元器件复验与筛选定义
元器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本单元,其质量和可靠性对于电子设备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元器件复验和筛选是保证元器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排除不合格的元器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复验
元器件复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已经检测过的元器件进行再次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复验的目的是确保元器件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防止由于检测设备或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元器件复验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外观检查:对元器件的外观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封装、标记、颜色等方面,以确保没有损坏或不一致之处。
(2)性能测试:对元器件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如电阻、电容、电感等,以确保其性能符合规格书要求。
(3)环境试验:将元器件置于高温、低温、湿度等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各种环境下的工作表现。
(4)老化测试:对元器件进行长时间工作或反复开关机测试,以检查其寿命和稳定性。
2. 筛选
元器件筛选是指在生产前对元器件进行初步检测,以排除不合格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筛选的目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尽早发现不合格品,减少生产成本和风险。
元器件筛选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目测筛选:通过目视检查元器件的外观和结构,排除存在明显
缺陷或不合格的元器件。
(2)参数筛选:对元器件的各项参数进行测试,如电压、电流、频率等,以排除不符合规格要求的元器件。
(3)破坏性试验:对元器件进行超出正常工作范围的测试,以加速其失效,从而发现潜在的不合格品。
(4)统计筛选:通过统计方法对大量元器件进行检测,以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水平。
电子元器件的筛选与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

电子元器件的筛选与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摘要: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科学地筛选,并对其品质进行有效地控制,以保证其性能的完全发挥。
焊接性能测定仪是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筛选、复检、组装之前的焊接性能检测设备。
它包括温度、润湿力、浸渍深度、浸渍速率、浸渍时间等技术指标,并根据有关标准和实践,对可焊性试验机进行了标定。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电子元器件的筛选和品质的管理,以提高产品的筛选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筛选;质量控制引言由于电子元器件在电子产品生产及其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针对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的研究就从未停止,国内外研究学者都针对其质量控制方法开展过一系列研究,并切实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根据本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当前研究多从电子产品生产厂商的角度出发开展研究,却鲜有人关注到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对电子元器件的筛选与审查,基于此,本文从供应商和厂商两个角度出发,对电子元器件筛选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具有较高创新意义。
1电子元器件的筛选概述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筛选的原因是厂家在进行筛选之后,没有满足用户对其质量上的要求,因此就要对电子元器件在厂家筛选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筛选,同时这也是对厂家筛选工作的补充和验证。
电子元器件在成产时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为因素、原材料、设备条件的限制、工艺条件等,这些因素都会使产品无法全部满足用户要求的水平,同时这些因素也会导致部分电子元器件存在缺陷,而这些存在缺陷的产品,其使用寿命就会大大缩减,使之成为早期失效产品。
因此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筛选时就要选用不同的模式,使其通过有关的试验,进一步来提高电子元器件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2电子元器件筛选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对电子元器件筛选及其质量控制开展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电子元器件筛选及其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而明确其筛选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工作要求,以为后续的方法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而言,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会对电子产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检测成了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但电子元器件的筛选与质量控制却不是电子产品生产厂商的职责,而是电子元器件生产与加工企业的重要职责。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与质量控制策略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与质量控制策略在电子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及相关的质量控制策略,旨在提高电子产品的品质。
一、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分析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在给定时间内,不发生失效的能力。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意味着能够预测其寿命和失效情况,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1 可靠性的评估指标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失效率:衡量在给定时间内电子元器件失效的概率。
-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衡量在特定时间内电子元器件无故障运行的平均时间。
- 可靠度:衡量在给定条件下,电子元器件在特定时间内无故障的概率。
1.2 影响可靠性的因素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温度变化:高温环境容易导致电子元器件损伤或失效。
- 湿度变化:过高的湿度可能引起电子元器件的腐蚀。
- 电压应力:超出电子元器件耐受范围的电压可能导致失效。
- 组装工艺:不良的焊接和连接可能导致元器件间的电气连接问题。
- 运输和存储条件:不当的运输和存储条件可能损坏电子元器件。
二、质量控制策略2.1 零部件选择与供应链管理为了保证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是至关重要的。
这涉及到供应链管理,包括:-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的持续性。
-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其质量控制体系、生产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等。
- 采用多品牌、多样品的策略,以减少供应链风险。
2.2 工艺控制与制造过程监控对于电子元器件制造过程,有效的工艺控制和制造过程监控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参数,以保证生产环境的稳定性。
- 建立可追溯性体系,确保每个步骤都有完整的记录和检查。
- 使用自动化设备和工艺技术,减少人为误差的发生。
- 进行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3 可靠性测试与验证可靠性测试和验证是确保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电子元器件是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良好运行,可靠性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可靠性测试的定义、意义、测试方法以及测试标准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可靠性测试的定义与意义可靠性测试是指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长期运行测试,以验证其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的能力。
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提前发现元器件的故障情况,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由于元器件故障带来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可靠性测试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对电子元器件质量的判断依据,为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只有通过可靠性测试,才能全面了解元器件的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二、可靠性测试的方法1. 加速寿命测试: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工作环境,进行长时间的运行测试,以加速元器件的老化过程,从而评估其寿命和可靠性。
2. 温度循环测试:通过将元器件在高温和低温之间进行循环变化,模拟元器件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情况,评估其在温度变化下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湿热循环测试:将元器件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模拟产品在高湿环境下的使用情况,测试元器件的耐湿热性能。
4. 机械振动测试:通过模拟产品在运输和使用中的震动环境,测试元器件在振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冲击测试:在实验室中模拟产品受到的各种冲击条件,如机械冲击、电击等,测试元器件的抗冲击性能。
三、可靠性测试的标准为了保证可靠性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测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可靠性测试标准:1. MIL-STD-883:美国军用标准,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用于评估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 JEDEC标准:电子行业标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的标准,涵盖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元器件。
3. IPC标准:国际电子组装行业协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电子组装和连接技术的标准,其中包括了可靠性测试的相关内容。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本身特性以及外部环境等原因,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问题。
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是保障产品品质和用户利益的重要手段。
该文章将从可靠性测试的基础概念出发,对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进行探讨。
二、可靠性测试1. 可靠性测试的基本概念可靠性测试是指在产品研制完成后,通过一定的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可靠性的检验和判定。
目的是为了评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
2. 可靠性测试的方法可靠性测试方法通常分为三种:加速寿命测试、正常寿命测试和数据分析。
加速寿命测试是指将产品放置在高温、高湿、高低温交变等条件下进行测试,加速产品老化。
根据老化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正常寿命测试是指通过模拟产品预期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对产品进行测试,以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情况下出现的问题。
这种测试方法是判定产品质量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开发商会将产品在生产前进行正常寿命测试。
数据分析是指通过收集、分析产品的运行数据,判断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缺陷,以此预测产品的寿命。
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子元器件通常分为被动器件和有源器件两类。
被动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这些器件在电路中主要负责传输信号和储存能量。
有源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这些器件在电路中主要负责控制电信号的放大、调整、转换等功能。
2.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电子元器件通常会经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电压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电子元器件受损,并可能造成电路故障。
因此,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可靠性测试与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在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中,首先要进行电气参数测试,包括电容、电感、电阻、漏电等参数的测试,以保证电子元器件的电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 定义》 ,可靠 性的基本
概念是产 品在规定 的条件下 ,和规 定的时间 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 性又 可分 为 固有可 靠性 和使 用 可靠 性, 是指 电子元器件在实 际使用中表现出 的可 靠性 。影 、 电子元器件本 身的工作 方式和工作条件 的因素等等。国外 大量的故 障 统计表 明, 电子元器件失效 中 , 在 由于固有可靠 性 和使用 可靠 性造 成 的元器 件 失效 比例 各 占 5 左右 。由此可见 , 『是产品质量的重要 ∞ 可靠 生 指标之一 ,国家 已把可靠 陛列 为评价 产品质量 的主要指标。 因此我们首先选用有 质量保 证的 , 经实践 证 明固有 可靠性较 高 的电子元器 件 , 其 次是进行 电子元器件 的二次筛选 , 次筛 选 的 二 目的是 针对元器 件的不 同失 效模式 所作试 验 , 将不合格的元器件 ( 电性能没有达到标 准要 既 求的 ) 及其 它缺陷引起 早期失效的元器件剔 除 掉 , 过二次筛 选来 保证元器件 的质量 , 次筛 通 二 选是元器件采取质量控制工作 中的重要措施 之 对产 品的可靠性保证有着重要 意义。 2电子元器件 的质量等级 电子元器件 的质量直接影 响其 失效率 ( 或 可靠性 ) 同质量 等级 对电子元 器件失效率 的 不 影 响程度不 同 ,高质量 等级的电子元器件预 示 着产 品的高可靠 『已是不争的事实。 生 元器件质量等级
一
电性 能测 试是 被广 泛 采用 的一 项基 本技 术 , 过对元器件特 『 通 生曲线 的测试 , 以方便对 可 半导体 分立器件 的输入输 出特性 进行评 价 , 利 用测试杼 『 生曲线对 电子元 器件进行分析 ,是简
J
,
元器件 别 § 有可靠性指标的元件
依据 标准 … G ̄ 9 9 .24 3 6 6
G B
附加技术协议
符合 G B的 1 类产品
G B
附加技术协议 附加技术协议
附加技术协议
特殊专用定制产品 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低档产 品 企业标准
由于电子元器件的种类有很 多 , 相应 的失 效模式和失效机理也有很多 ,电子元器件 的失 效 主要是在 产品 的制造 、 试验 、 运输 、 存和使 储 用等构成中发生的 , 与原材料 、 设计 、 制造 、 用 使 都是 密切相 关的 ,固通 过二次筛 选使早期失效 的产 品从 整批产 品中淘汰掉 、使整批产 品的可 靠性得到提高。 3元器件 的检测筛选与早期失效 31基本条件 . =次 击穿 特性 曲线 元器件检测与筛选 必须具备基本 的元器件 测试仪器及筛选试验设备 。各种 仪器设 备及实 晶体三极管一般应测试下列参数 验室必须符合防静 电要求 , 各种仪 器 、 设备必须 B co集电极— — 发射极击穿电压 Ve 有 良好的接地装置。 I o集电极— — 发射极反 向饱和 电流 c e 3 _ 2人员要求 H E 直流电流放大 系数 F 熟悉 各种元 器件 的电性 能参 数及 测试 条 输出特 陛 件 , 各种元器件的相关标准 , 熟悉 正确操作 仪器 用 晶体 管特性图示仪测 试输 出特性 ,常见 设备及认真填写测试 和试 己 。 录 特殊曲线有
,
饱 和 压 降 过 大 时 的 输 出特 性 曲线
漏 电流 大的输 出 特 性 曲线
以上这些异常 的特性 曲线 , 均与工 艺上的 某些缺 陷有一定 的内在联系 。 : 如 表面杂质或氧 化层 污染 、 层错 、 错 、 位 金属的腐蚀 、 厚度不 外延
苻台 G B的 I J 类产品
应
质量, 搬
f 从低到高) ’
、
元器件 电参数 的测试 , 在外观检验合格 应 后才进行 的测试 , 由于各种元器件 的性能不 同, 同,由于元器件 失效是 通过 P N结 特性异常来表现的 , 以我 们通过测 所 试特殊 曲线来判 断早期失效 的电子元器件 。 半导体二极管一般应测试下列电参数 I 向压 降 I F正 R反 向漏 电流 V 反 R 向击穿 电压 VI 眭 —特 我们用测试二极管特 性图示仪来进 行电参 数 的测试 , 得出正常的 P N结特 陛曲线 由于构成 P N结的材 料 、 、 工艺 结构等不同 , 其失效机理也不 同 , 这样我们 在测试 时时常 出 现如下特性曲线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 4— 13
2 Q
:
C iaNe e h oo isa d P o u t hn w T c n lge n rd cs
工 业 技 术
电子元 器 件可靠性 与检 测 筛选
黄苏 萍
( 尔滨 电机 厂 有 限 责任 公 司 , 龙 江 哈 尔滨 104 ) 哈 黑 5 0 0
摘 要: 电子元 器件是 电子设备的基础 , 是保证 电子设备 高可靠的基本 资源, 其可靠性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电子元器件是 电子设备、 系统 的基础 。 随着 电子技 术的发展 , 电子元 器件在设备 中应 用数量逐渐增 多,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也提 出了越来越 高的要 求。 对 本 文介 绍 了元 器件 可靠性 的重要 性及 利 用仪器设 备 对元 器件 的电参数 特性 曲线判 断其早 期 失效 。 关 键词 : 电子元 器件 ; 可靠性 ; 失效机 理 1 可靠性的意义 根据 中华人 民 和国国家标准 G 3 8— 2 共 B 1 7 8 3 . 验规则 3检 应按到货批次 , 依次检验合格 证是否齐全 , 包括 : 标 、 商 型号 、 质量 等级 、 验 日 、 检 期 检验 员 印章 、 防静 电标识 、 包装 日 等。再看外观质 量 期 ( 引出端有无锈蚀 、 损伤 、 壳漆皮起泡 、 外 脱落 或 标识等。 ) 3 . 4电参数测试 。 为 了保证所测元器 件数据 的准确 性 , 据 根 国家军标 G B 3A 9( - J 8 - 7'导体分立元 器件试 验 1 (  ̄ 方法》 中的规定 , 按器件规定 的有 关标准一般 应 在下面环境条件下进行电参数测试
4结论 通 过一系列的严格的检验 ; 严格 的测试 ; 严 格 的筛选 ; 严格的保管制度 , 能使元 器件 的早期 失效及 早的发现 , 早期剔除 , 以便提 高电子元器
件 的使用可靠性 ,进而提高整机 的可靠性 及产
品质量 。
参 考 文献
【韩英岐 , 文忠 . 元器件应 用检测 与筛选 l 】 娄 电子 技 术资料 汇编 . 中国电子质量协会 ,096 20 , . f阳鸿钧 等. 用元 器件应 用与检 测【 国电力 2 ] 通 J ] 冲
均匀 、 扩散不均 匀 、 陷阱电荷 、 氧化层 针孔 、 钻蚀 等等 。这些都 是由于材料 、 、 结构 工艺等造 成的 诸多失效模 式 , 这些 失效模式都将严重影 响元 器件 的可靠性 , 在工作中都应淘汰掉 。 通过对元器件 的电特 I测试 , 生 对特 『曲线 生 的分析 , 只是失效 分析 中一项基 本的技术 。 如果 要弄清被分析 的元 器件真正失效的原 因 , 还应 该利用先进 的分析仪器 , 据各类 元器件的不 根 同特性进行微 观失效 分析 ,才能弄清被分析元 器件的真正失效原 因。
出版 社 , 0 9 4 2H ’ D
[王 蕴辉等 . 3 ] 电子 器件 可靠 性设 计叨科 学 出版 .
社 .0 7 20.
作 者简介 : 黄苏 萍(9 4 ) 黑龙江哈 尔 16 一 女 滨人 ,99 18 年毕业于哈 尔滨 电机厂职工 中专 , 从 事半导体元器件检测 工作 , 工程师。 助理